初中物理重点内容86页PPT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PPT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PPT
热学基础知识
《热学基础知识》是一本系统介绍热现象、原理及其应用的科学教材。
03. 04.
光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光学基本概念与原理》是一本深入探讨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揭示其科学原理 的专著。
电学基础知识
《电学基础知识》涵盖了电路理论、电磁场以及电能转换等基础电力科学知识。
01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与原理
光的反射和折射:镜像,透 镜成像,全反射
Read more >>
--------->
光的反射 光在介质界面上发生偏折,形成像。例如,镜子中的影像是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光在介质界面上发生弯曲,形成折射光线。例如,水中的倒影是由于 光的折射形成的。 全反射 当光线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全部被反射回原点,形成全反射现 象。例如,钻石的切割效果是由于光的全反射形成的。
初中物理重要知识点梳理 与总结
Sorting and summarizing important knowledge poi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2023.11.06
CONTENTS
目 录
01. 02.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与原理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与原理》深入探讨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的科学规律,为初学者奠定坚 实的物理基础。
02
热学基础知识
Fundamentals of Thermology
温度与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传导和对流
热力学第一定律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量的传递是单向的,即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 给低温物体。例如,在太阳辐射中,热量主要通过辐射从地面传递到大气 层,然后通过大气层的对流和传导过程传递到地表。 热传导和对流 热传导是指热量沿着物体内部分子间的直接接触传递的过程,而对流则是 热量在物体表面或液体中的垂直运动。例如,在金属棒上加热时,热量首 先通过金属棒内部的热传导传递到外部,然后再通过金属棒表面的对流传 热到周围环境。

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大全完整(共164张)ppt课件

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点大全完整(共164张)ppt课件

击声?

3次,因为固、液、气都能传声。V固>V液>V气
声音的三个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声音的大小
响度: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传播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高低音 频率:是指1秒钟振动的次数
音调:
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人能感受的音频范围:20Hz 至 20000Hz 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 次声波:频率小于20HZ
物距 (u)
像 大小
的 性质 正倒 虚 实
u> 2f u= 2f f< u<2f u=f u<f
缩小
倒立 实像
等大
倒立
实像
放大 倒立 实像
不能成像,成一平行光 放大 正 立 虚 像
热学部分
一.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二.原理:
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
三.摄氏温度: 1.规定:(一标准大气压下) 冰水混合物为0℃,沸水为100℃ 2.单位:℃ (读法)
• 水的比热容很大,为_4.2_×_10_3 J_/(k_g·℃) • 物理意义:它表示每1Kg的水温度每升高1℃所
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 水比热较大的应用:调节气温、作为发动机的冷
却液等
【典例分析】
• 例2、质量为3千克的石油,用去1/3后,剩下石
油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情况为( )
A、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2/3,热值不变 B、密度、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2/3
• 例1、下列事例中属于分子扩散现象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飘飘
• 解析:扩散是指两种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
现象。由于分子非常小,人的肉眼根本无法看见 一粒粒的分子在运动,只能通过颜色、气味等变 化来判断。这题的ACD三项都是我们能看见的物 体运动,显然不属于分子扩散现象,故为B。

初中物理重点难点分析ppt课件

初中物理重点难点分析ppt课件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6
第十章《力与运动》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第十五章《电功和电热》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7
初二重点内容 “速度” “重力” “压强” “密度” “摩擦力” “浮力”
“物体的浮沉条件” “二力平衡” “力与运动的关系”
14
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速度 压强
密度
功率
用归纳的方法建立概念的有: 力 惯性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15
主要规律有: • 光的反射定律 • 光的折射规律 • 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 阿基米德原理 • 物体的浮沉条件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16
•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关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 •牛顿第一定律
•力与运功的关 系 •杠杆的平衡条件 •欧 姆 定 律
•焦 耳 定 律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17
(三)从物理实验来谈
•观察性实验
•测量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体验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18
12
电流
电阻 电功率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通过实验建立概念而引入物理量的有:
密度 压强 热值 比热容 功 电阻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13
用类比的方法建立概念而引入物理量的有: 功率 电压 电流 内能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 6.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它们的主要区 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而非晶体没 有.
• 7.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 气 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 汽化有两种方 式: 蒸发和沸腾. 沸腾与蒸发的区别 是: 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 在液 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 象, 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 只在 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 5.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 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 6. 利用惯性解释:①先描述物体处于什么 状态,②再描述发生的变化,③由于惯性, 所以物体仍要保持原来的状态.
• 7. 两力平衡的条件是:①作用在一个物体 上的两个力,②如果大小相等,③方向相 反,④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力平 衡. 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
• 3.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能、功、热 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 转化.
• 17. 照相机的原理是: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 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18. 幻灯机、投影仪的原理: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成倒 立、放大的实像
• 19. 放大镜、显微镜的原理是:物体到凸 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 虚像.
• 20.天文望远镜分托普勒望远镜和伽利略望 远镜。托普勒望远镜的原理是目镜焦距小, 物镜焦距大,物镜呈倒立缩小的实像几乎 在焦点上,从而显倒立缩小实像,目镜在 此基础上呈放大的虚像,即f1+f2。伽利略 望远镜目镜呈放大虚像,即f1-f2.
八年级下册
•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力的作用效果是:
力的三要素是:
•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课件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课件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课件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力的分类:重力、摩擦力、弹力、支持力、拉力、压力等。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同一直线上的力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4.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F=ma,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运动的描述:-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米每秒(m/s)。

- 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二、能量和功1. 能量的概念:物体由于其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够进行工作的能力。

2. 能量的分类: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内能。

3. 功的概念: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移动时所做的工作。

4. 功的计算:W=Fs,即功等于力乘以位移。

5. 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单位是瓦特(W)。

6.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三、声现象1. 声音的产生:由物体振动产生,需要介质(如空气、水、固体)传播。

2. 声音的传播:声波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3. 声音的特性:- 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声波的频率决定。

- 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声波的振幅和距离决定。

- 音色:声音的特征,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4. 声音的反射和吸收: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被物质吸收会减弱。

四、光现象1. 光的直线传播: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 镜面反射:光线在光滑表面上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漫反射:光线在粗糙表面上反射,方向随机。

3. 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 斯涅尔定律:n1sinθ1 = n2sinθ2,描述两种介质中光的折射关系。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ppt课件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ppt课件

ppt课件
9
• •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 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 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ppt课件
10
• • • •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 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 和凝固点相同。
ppt课件
28
• • •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 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 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 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 和单位组成。 •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 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ppt课件
17
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
ppt课件
18
• •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 组成的。 •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 色是:红、黄、蓝。 •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 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 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 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 以灭菌 。
ppt课件

初中物理必备的基础知识ppt课件(共16张PPT)

初中物理必备的基础知识ppt课件(共16张PPT)
并联电路特点: I=I1+I2,U=U1=U2,1/R=1/R1+1/R2I1:I2=P1:P2=Q1:Q 2=W1:W2=R2:R1
物理学家与贡献 姓名贡献 安培:安培定则(右手定则) 牛顿(力)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色散、经典物理奠基人
托里拆利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大气压的值
沈括固体传声、磁偏角
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
常见的导热体:金属,不良导热体:空气,水,木头,棉 花等。
常见的新材料有纳米材料、超导材料、记忆合金、隐形材料。
11、运动和力的关系:①.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a受平衡力: 保持静止。b受非平衡力:沿合力方向运动
②.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a受平衡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受非 平衡力: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如 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运动。如果力的方向 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则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词冠:m毫(10-3),μ微(10-6),K千(103),M兆(106) 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c=3×105Km/s 沈括固体传声、磁偏角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和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转换法(电流表的原理,用温度计测温度,小磁场检验磁场)
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运动。 12、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①各用电器和插座之间都是并联,②开关一端接火线,一端接灯泡,③螺口灯泡的螺旋套要接在零线上④保险丝接
视镜);③折射现象:看水中的物体:透过水和玻璃 在火线上。 看物体、琥珀 热量:热传递吸放热Q=cm△t;燃料完全燃烧Q=mq=Vq;电热:Q=I2Rt
6、电学实验中应注意的几点:①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 开关处于断开状态.②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大 阻值状态,接法要一上一下.③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阻两 端,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④电流表和电压表接在电路中 必须使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PPT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PPT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PPT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涉及到我们周围世界的运行方式,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释自然现象的工具。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我们设计了一份精美的PPT。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PPT中包含的重要知识点,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物理。

一、力和运动1. 什么是力?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一种作用,它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

2. 力的计量单位——牛顿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简称N。

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等。

3. 运动的三大定律——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定律,对于解释物体运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包括三个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作用于它。

- 第二定律:加速度跟力成正比,跟物体质量成反比。

F=ma。

-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者作用于不同物体。

二、光的反射和折射1. 光的反射当光线碰到一个平滑表面时,它会发生反射。

按照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通过合理的演示,我们可以清楚地展示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过程。

2.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动画演示来展示光的折射现象,并介绍折射率的概念。

三、电流和电路1. 电流和电荷电流是电荷流动的现象。

电荷可以是正电荷或负电荷,而电流是正电荷的流动方向。

我们可以通过图示展示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2. 构建电路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电阻器等组成的。

我们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电器元件的符号和连接方式,演示构建电路的方法。

3. 并联和串联电路中的电器元件可以并联或串联连接。

我们可以用图表和文字说明这两种连接方式的区别和特点。

四、磁场与电磁感应1. 磁场和磁力磁场是指围绕磁体存在的空间范围,磁力是磁体对其他物体所施加的力。

我们可以通过展示磁铁对磁性物质的吸引力来说明磁场和磁力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