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当你老了》鉴赏

合集下载

叶芝当你老了的其他解读方法

叶芝当你老了的其他解读方法

叶芝当你老了的其他解读方法叶芝的诗作《当你老了》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之一,该诗以明晰、深情的文字描绘了年老时的生活景象。

除了传统的解读方法外,我们可以从其他角度来解读这首诗,探索其更深层的含义。

首先,可以从情感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诗。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年老时生活的关怀和温暖的感受。

通过描绘亲密关系、默契配合以及长久的爱情,叶芝呈现出深情厚意的形象。

这种情感的描绘可以视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强烈讴歌,也是一种对生命中的真挚情感的呼唤。

其次,可以从时间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诗。

叶芝在诗中以时间的流逝呈现了人生的变迁,尤其是年老之后的生活状态。

通过揭示老年的孤独与无助,作者传达了他对时光流逝、青春逝去的忧虑和惋惜。

这使我们反思人生的意义,珍惜大自然赋予的时光以及与他人共度的时刻。

另外,可以从人生态度的角度解读这首诗。

尽管诗中描绘了年老时的无助与孤独,但作者并未沉溺于悲伤之中。

相反,他鼓励读者积极面对老去,珍惜每一个宝贵的时刻。

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传递了一种对生命的肯定和对未来的希望,激励人们在面对岁月荏苒时依然保持活力和热情。

此外,可以从艺术表现形式的角度解读这首诗。

叶芝以婉约凄美的文字形象描述了老年生活的片段和细节。

通过运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的描绘,他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

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使诗歌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总之,叶芝的诗作《当你老了》不仅仅是关于年老时生活的描绘,还可以从情感、时间、人生态度和艺术表现等角度进行深入解读。

这首诗引发了读者对生命、人情和时光流转的思考,使我们更加珍视眼前的时光,亦激发了对爱、情感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当你老了叶芝全诗解析

当你老了叶芝全诗解析

叶芝的《当你老了》是一首深情的爱情诗,写于1896年,是叶芝早期爱情诗中的佳作。

1889年,叶芝在伦敦遇上了毛特·岗,随即坠入情网。

从此,她就成为叶芝大多数爱情诗的主题,这首诗就是献给她的。

这首诗的开篇很奇特,展示了一个想象的场景——诗人心爱的姑娘已经年迈,在炉火边打盹。

这使得诗歌的基调显得有些沉重,似乎诗人已经预感到爱情的结局。

但他仍然请她“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

诗人当然是请她回想他对她的爱情,但只写下请她回想自己“过去眼神的柔和”和“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就结束了这一段。

实际上,这些柔和的眼神和浓重的阴影中映现的正是诗人的爱恋与情思。

第二段是诗人对爱情的直接表白,虽然写得很白,但读来却觉得真挚坦诚。

诗人宣称自己的爱情与一般人的有所不同。

许多人都爱她青春时容颜的美丽,而他爱的是她像朝圣者一样的灵魂和她衰老的脸上的痛苦的皱纹。

最后一段又回到第一段的场景,在炉火旁,年迈的爱人读罢诗人的表白,不禁垂下头,叹息他们昔日爱情的消逝。

结尾两句用了全诗唯一的一个复杂的比喻,描写爱情在山顶上缓缓离去,于星空中时隐时现,既像一位年迈的老人,又如一段飘逝的时光。

这首诗的特点是:其场景完全是想象的,但所表达的感情却异常真挚。

虽然诗的调子有些低沉,但内在的情绪却是积极的。

在对爱情、岁月、人生的感慨中,最终肯定了爱情的真实。

叶芝诗歌《当你老了》的美学赏析与译文浅析

叶芝诗歌《当你老了》的美学赏析与译文浅析

叶芝诗歌《当你老了》的美学赏析与译文浅析叶芝是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总是富有哲理性,充满了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尤其是他凝练的乐此不疲的语言,更显示出了叶芝诗歌的精美,从而使他成为众多诗人心中的神话。

其中一首诗《当你老了》,是叶芝最被熟知的一首诗,在欧洲文学史上得到广泛传播。

本文将从叶芝诗歌《当你老了》的美学赏析和译文浅析两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要从美学角度来解读叶芝的《当你老了》这首诗,这首诗可以被分为三部分,第一段,有一种友善的语气,叶芝通过自然的形容,表达了非常真切的文字内容,写道:“当你老了,你将不会畏惧年纪给你带来的改变,也不会怨怼他令你受罪。

”这是叶芝对老年人的一种温情,用精细的语言给了老年人安慰。

第二段,叶芝像叙述一样,用一些感情色彩的语句描绘了老年的生活,运用抽象的笔调,深入描绘出老年老态,也体现出老年人的情感世界,并为他们沉淀出平和的幸福境界,表达了对老年的爱。

最后一段,叶芝用更加深入的真挚,写出老年人的缓慢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爱与希望,表达了深情,这种情感被他通过高超的叙述技巧,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样一种深层次的诗意,使得《当你老了》这首诗歌,深刻而持久,从而提高了它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美感。

经过上述分析,《当你老了》这首叶芝的诗歌,以温情的语言和纯净的笔调,把老年的情怀深深的流露出来,将心灵的深处抚慰的一声声的呼唤,每一句话都蕴涵着叶芝对老年的爱护与理解,这种微妙的情义被叶芝用高妙的诗句表达的淋漓尽致,形成了一幅幅安定的老年画卷,画面简单而朴素,传达出一种祥和的安宁之感。

此外,叶芝的《当你老了》还得到了流传各地的翻译,以丰富这首诗歌的魅力,以及更好的传播叶芝的思想。

根据叶芝诗歌《当你老了》的原文,可以翻译出:“当你老了,不要害怕年华带来的变化。

不要抱怨它的约束和挑战。

它不会让你软弱,只会让你更加坚定地站立。

你将会有乐趣和力量,让你把生活过得更有意义。

但你也会有更多的沉默,更多的孤独,更多的情感深入思考,更多的回忆,更多的思考着这个世界。

叶芝《当你老了》赏析

叶芝《当你老了》赏析

叶芝《当你老了》赏析爱情诗,尤其是现代爱情诗,几乎都会有关于爱情中的承诺。

因此,很多诗人喜欢在诗中设置种种障碍:如何得到对方的爱、获得爱情后怎么做等等。

叶芝却不落俗套,他反而告诉我们这些东西不重要,爱情本身就是美好的。

下面,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诗人是怎么写这首诗的吧。

叶芝的《当你老了》和他的其它爱情诗一样,没有涉及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没有谈论婚姻和爱情,也没有通过大段的抒情描写来表达爱情的幸福、甜蜜,甚至包括婚后的幸福、甜蜜,有的只是轻描淡写的自然流露,将一切袒露出来,非常直白,但是却是真实的。

“如果你还继续爱着你的母亲,那么这就是你的责任。

”这句话不仅仅是说,作为儿子,你对母亲应尽的责任,更是对你恋人之间互相照顾的忠告。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永远得到她的心。

同时,他也并没有单纯地强调,这种责任是男人的责任,女人并不用付出什么,她只需要让男人放心地去爱就行了,他们对于恋人双方都应该互相照顾,互相扶持。

“爱是一个长久之计,却又是一次性的事情。

”从字面上看,这句话意思非常明确,爱情必须建立在责任基础之上。

但是叶芝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这句话,即爱情并不是一生的事情,它是可以慢慢培养的,是经过两个人长期努力之后的结果,所以,爱情不能只是一个短暂的事件,而是要伴随你的一生,需要我们两个人共同去经营。

“从你的发丝我就知道,你不会为了婚姻而结婚。

”看似矛盾,其实却又不矛盾,因为两者相辅相成。

从发丝就可以推测出我对你是认真的,这难道不是爱情最初的形式吗?而婚姻就像是我们的小窝,虽然说爱情最终会变成亲情,但是婚姻就像是我们的家一样,有一种归属感。

我从头发就知道,我已经决定和你过一辈子了,既然这样,我还有什么理由再去改变呢?正是因为爱情是婚姻的前提,所以我们需要建立婚姻,建立家庭,而婚姻也正是爱情的一种保证。

我想,这大概就是他在诗中想要传递给我们的讯息。

作为恋人,除了精神上的爱之外,你还应该适当地付出物质上的爱。

虽然他很赞赏柏拉图式的爱情,也愿意用一生去守护对方,但是我想,爱情在他的眼中并不是一生一世,只要自己内心满足就可以了,但是作为恋人,我们应该学会适当地付出一些物质上的爱,这样才会使两个人的爱情更加长久,才会使我们的爱情更加完美。

也谈叶芝《当你老了》一诗的理解和翻译

也谈叶芝《当你老了》一诗的理解和翻译

也谈叶芝《当你老了》一诗的理解和翻译
一、书面表达
论叶芝的《当你老了》
叶芝,以文学思想丰富多彩而闻名于世,1919年创作的《当你老了》是她受访问者赞誉最多的一首诗,其作品反映出作者赋予的社会深刻的哲理,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诗歌描写的是一个外表平凡的老人,他习惯了一切,明白自己挣得多少,也知道自从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了什么。

叶芝通过这个老人的形象,向每个人展示了一幅安宁而温暖的景象,传达了古老而真实的生活真谛,以及家庭亲情,社会责任,友谊和合作的意义,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喜悦和希望。

诗歌的意义深刻,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现实也具有启迪意义。

但获得的成就也要有收获,心中不能总是空空,要想你的孩子将今天的成果传承下去,以便它们的子孙后代像诗中老人一样宁静而放心。

- 1 -。

叶芝诗歌《当你老了》的美学赏析与译文浅析

叶芝诗歌《当你老了》的美学赏析与译文浅析

叶芝诗歌《当你老了》的美学赏析与译文浅析叶芝是英国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写到了两个世纪。

叶芝诗歌《当你老了》充满了深刻的美学思想,也代表着叶芝在社会学、政治等多方面的思考结果。

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叶芝丰富而又隐晦的美学思想,释放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深刻苦恼。

叶芝的这首诗,从第一行就把其生活状态和社会观念全部表达出来,并向我们提出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随着年老,你会怎样做?你会抱着令人不安的担忧,害怕屈服于抗争似的苦难?”诗的主旨就是在提示人们,如果不去面对老年困境,那么就会被老年折磨。

在《当你老了》中,叶芝思考了一个重要问题:“年老是美丽还是凄凉?”特勒内尔斯乔格林曾说过,老年是一个孤独的时期,这也让叶芝在这首诗中让我们触摸到了它的心灵。

如果不迎接老年,老年就会成为一个黑暗的时刻。

叶芝希望读者对老年不要排斥,而是用积极的态度接受它,以免错过一生的珍贵时光。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叶芝的诗歌《当你老了》表达了永恒的精神。

叶芝用他特有的现实诗性,把老年时期的苦恼和孤独表现得栩栩如生,并且以婉转动人的语言表达出来,以恰当的字句和韵律表达了一种深沉而内在的对老年的珍贵赞美。

叶芝有自己特有的诗性,使得他的诗歌令人耳目一新,极具文学魅力和艺术感染力,能引起读者的立竿见影的思考,从而激发读者对生活的深层体验。

叶浅析当你老了,你会怎样做?你会抱着令人不安的担忧,害怕屈服于抗争似的苦难?此诗几乎代表了叶芝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智慧。

诗中隐含了许多问题,比如:人是否应该接受老年带来的压力,老年是否会带来精神上的痛苦,人是否可以继续自我提升等。

叶芝认为,只有放弃抵抗,把握住珍贵的老年时光,才能活出美好的生活。

这首诗激发了我们对老年的重新思考,也唤起了我们对抗衰老的动力。

《诗歌《当你老了》及其汉译文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范文

《诗歌《当你老了》及其汉译文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范文

《诗歌《当你老了》及其汉译文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篇一一、引言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着重研究语言的三大功能,即信息交流、人际交往和文化继承的建构功能。

本篇将采用这一理论,针对威廉·巴特勒·叶芝的诗歌《当你老了》及其汉译文的翻译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诗歌《当你老了》的赏析《当你老了》是叶芝的一首经典情诗,诗中以一种深沉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以及其丰富的意象和象征,都充分体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在表达情感、构建意境方面的作用。

三、诗歌的翻译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关系在翻译诗歌的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充分理解原诗的意境和情感,并在翻译中尽量保留这种意境和情感。

这就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际交往功能的体现。

在诗歌的翻译中,不仅要实现语言间的准确转换,更要通过语言的艺术形式传递原文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色彩。

四、《当你老了》汉译文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针对《当你老了》的汉译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分析:1. 信息交流功能:汉译文的准确性,能否有效传递原文的信息,是评价翻译质量的重要标准。

对于《当你老了》的翻译,是否成功地传达了原文的意境和情感,是考察其信息交流功能的重要方面。

2. 人际交往功能: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

在《当你老了》的汉译过程中,翻译者如何通过语言艺术构建起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实现人际关系的交流,是考察其人际交往功能的重要方面。

3. 文化继承的建构功能:诗歌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翻译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当你老了》的汉译文是否成功地保留了原诗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是考察其文化继承的建构功能的重要方面。

五、结论通过对《当你老了》及其汉译文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诗歌在语言的信息交流、人际交往和文化继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优秀的翻译则需要将原诗的意境和情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呈现出来,从而实现语言间的无缝交流和文化的传承。

《当你老了》诗歌赏析

《当你老了》诗歌赏析

《当你老了》诗歌赏析《当你老了》诗歌赏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

诗歌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当你老了》诗歌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你老了》文/叶芝(爱尔兰)当你年老两鬓斑斑睡意沉沉打盹在炉火旁你取下这本书来慢慢的诵读梦呓着你昔日的神采温柔的眼波中映着倒影深深多少人爱你欢跃的青春爱你的美丽出自假意或者真诚但有一个人挚爱你灵魂的至诚挚爱你变幻的脸色里愁苦的风霜在赤红的炉膛边弯下身子心中凄然低诉着爱神怎样逃逸在头顶上的群山之间漫步徘徊把他的面孔藏匿在星群里这是一首情诗,写给诗人终生追求的一位女性──毛德冈。

她是位才华出众的演员,但一直投身于爱尔兰的民族自治运动,并成为这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在年轻时代,诗人第一次见到这位传奇的女性,就被她深深吸引,堕入了情网,但遭到了拒绝,这段痛苦的恋情几乎萦绕了诗人的一生。

《当你老了》一诗,写于诗人的感情受挫之后,诗歌成了化解内心苦痛的方式。

但是,诗人没有直接抒写当时的感受,而是将时间推移到几十年以后,想像自己的恋人衰老时的情景。

这种构思并非诗人的独创,16世纪的法国诗人龙萨也有过一首类似的作品,诗人或许受到了龙萨的启发,用同样的方式演绎了自己的感情。

第一节,时间设定在未来,诗人描摹着自己恋人的晚年生活,恳请她阅读他早年写下的诗篇,重新回顾年轻时的情感波澜。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般恋爱中的人,总会赞美自己的恋人如何美貌、如何青春,但叶芝笔下的恋人,早已年华老去,头发花白,睡思昏沉,这表明诗人眷恋的不是“你”的外貌,他的感情也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消退,反而历久弥坚。

请注意炉火这个意象,它在诗中出现过两次,具有多重含义。

首先,过去的政治的斗争、生活的动荡,已经变成往事,在炉火畔打盹、阅读,这不只是幻想中晚年生活的写照,也代表人生休憩时刻的来临;其次,炉火的光芒并不十分明亮,在它的摇曳中投射出的,是一个朦胧的世界,诗人不断强化这一点,衰老的身体、浓重的阴影、低垂的头颅,都暗示了时光的消失、记忆的模糊,烘托出一种恍惚、惆怅的氛围;然而,炉火虽然暗淡,它却仍“红光闪耀”,这也就是象征了爱的激情没有熄灭,穿越了人生漫漫的长夜,它仍然在诗人的胸中燃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当你老了》赏析
摘要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当你老了》的创作者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创作背景,与感情经历。

并且分析了诗歌的美丽之处。

辞藻的朴素之美,感情的真挚之美。

关键词:当你老了叶芝爱情诗歌诗歌鉴赏
一、引言
叶芝写给爱尔兰著名演员茅德·岗的一首情诗,诗里虽然没有用大段激情的情话描写他对女主角热血沸腾的激情,却像是一只夜莺的歌唱,温柔婉转将他的爱温柔诉说,朴素而含蓄,温柔且优雅。

这首诗歌历史悠久,在偶然间听到一首歌曲,唱的人动情不已。

我始终认为,一首好的诗歌,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来修饰,而是纵使朴素的语言,依然能让人觉得它美到你的心都化了。

《当你老了》就是这样一首诗歌。

二、叶芝创作的感情之美
这首诗歌是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创作,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并且在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早期作品带有唯美主义倾向和浪漫主义色彩,因支持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诗风逐渐走向坚实明朗和接近现实。

叶芝几乎没有失败的作品,许多诗篇是如此的饱满圆熟,又不失活力。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家族中,很少像叶芝这样深入人心,具备永久魅力
的。

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在遇见心仪的女子的时候,心里依然激荡万分。

叶芝这样形容他第一次遇见茅德·冈的情形:“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了阳光的花瓣。

”在这其间,叶芝数次向冈求婚,即使冈早已结婚,当然结局总是以拒绝收尾。

可以这样形容叶芝对冈的感情,缘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叶芝一直等待,在像冈的女儿求婚被拒后,终于停止无望的念头,直到52岁,才结婚。

在这些年间,叶芝的无望痛苦和不幸促使他写下大量诗歌。

包括这首1893创作的《when you are old》。

三、诗歌朴素的辞藻之美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内心震撼住了。

年轻的岁月,容颜正好,你拥有无数青春欢畅的时辰,你拥有美丽的容颜,爱当然也就会有假意。

只有岁月流淌后,容颜不再,才会明白谁是真心。

这些句子表现了,叶芝内心对冈浓烈的爱,冈是如此之美,他多想让冈明白,他的爱不同。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轻柔而朴素的句子,犹如两双不再清澈的眼睛在灯火昏黄的小屋里相视而笑。

这是一种怎样的凄美,让读者内心隐隐作痛,却不知痛在何处。

这样的结尾,是一种圣洁的悲剧美。

诗人在倾诉,只有我一人是爱你圣洁的灵魂,只有我一人想陪你从最美的年华走到最苍老的岁月,只有我一人会心疼你欣赏你,无论什么时候。

叶芝的爱情观是多么震撼,深刻脱俗。

他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永恒的情感世界,悠远,
回味无穷。

“当你老了”,朴素而轻柔的句子,像一杯清茶,在某个清晨,静静的品味,回味遗忘的岁月。

四、诗歌内涵的感情之美
一方面诗歌饱含深情的爱情之美。

叶芝独有的爱情观,在19世纪的爱尔兰,一见钟情,一往而深。

他从内心深处对女子的爱慕,浸入骨髓,于是控制不了的爱了,这一爱就是大半辈子,直到生命的尽头。

他多希望和爱慕的女子,从青春走到昏暗的黄昏,于是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

叶芝的固执,也许是诗人本身的特性。

当然,也正是通过这种固执的劲,使得他在痛苦中写下了无数经典的诗歌。

不得不说,叶芝的爱是伟大而失败的。

另一方面我认为诗歌更像描绘情亲。

当你老了,好似日渐衰老的父母。

我们幼年时,父母年轻,为我们生活而奔波,我们却并不懂这种爱的伟大与深沉。

而现在,父母老了,我们却出门在外,见他们的时间越来越少,一年里陪伴的时间更寥寥无几。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永远欠他们的,这世上,只有父母的爱可与天齐。

毫无保留的付出,不求结果。

我们也更应该多给父母打电话,我们大了,多帮帮父母做家务事,用行动证明我们有多爱他们。

参考文献:
叶芝(爱尔兰)2003 河北教育出版社《叶芝诗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