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混凝土连体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建筑主体连体施工方案

建筑主体连体施工方案

建筑主体连体施工方案建筑主体连体施工方案连体施工是指在建筑主体工程施工中,将建筑的各个部分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连结,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连体施工一般分为预制连体和现场连体两种方式,具体施工方案如下:一、预制连体施工方案预制连体是指在厂房或工地之外,对建筑的各个部分进行预先制作,然后再将其组装到现场进行连体施工。

预制连体的优势在于加工精度高,质量可控,施工速度快。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建筑结构设计:根据建筑的结构要求,进行详细的施工设计,确定建筑的结构尺寸和各个连接部位的布置。

2. 材料准备:准备预制构件所需要的材料,例如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等。

3. 构件制作:在工厂中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构件的制作,包括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和预制板制作等。

4. 运输和安装:将预制构件运输到现场,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配,利用吊装设备将构件吊装到指定位置。

5. 连体施工:在构件安装好之后,进行连体施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混凝土浇筑等方式,将构件连接成整体。

6. 填缝和修整:对连接处进行填缝处理,保证连接紧密,然后进行修整,使整体结构平整。

二、现场连体施工方案现场连体施工是指在建筑现场进行连体施工,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施工周期较短的建筑。

现场连体施工的优势在于灵活性高,适应性强。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对现场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施工设备安装和材料准备等。

2. 施工组织:根据建筑的结构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明确各个施工工序的时间和作业内容。

3. 基础施工:在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包括地基处理、基础浇筑和基础强度检测等。

4. 分部施工:将建筑划分为若干个分部,按照施工组织方案进行分部施工,将分部工程逐步完成。

5. 连体施工:在各个分部施工完成后,进行连体施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混凝土浇筑等方式,将分部连接成整体。

6. 填缝和修整:对连接处进行填缝处理,保证连接紧密,然后进行修整,使整体结构平整。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

1 回顾我们对超高层的定义进行了总结,根据CTBUH的定义,将300米以上的建筑定位为超高层建筑(Supertall),将600m以上的建筑定位超级高层建筑(M egatall)。

我们将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主要划分为筒体结构、束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巨型结构、连体结构和其它一些新型结构体系等。

图1 超高层结构的体系分类我们在上一篇中着重分享了筒体(框筒、支撑筒以及斜交网格筒体)结构体系的特点及案例,在本篇中主要着重分享关于束筒和筒中筒(框筒-核心筒、支撑筒-核心筒以及斜交网格筒-核心筒)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及案例。

2束筒结构(Bundled Tube)束筒可以认为是由一组筒体组成的结构,这些筒体由共用的内筒壁相互连接以形成一个多孔的多格筒体。

在这个筒体中,水平剪力主要由平行于水平荷载方向的腹板框架来承担,而倾覆力矩则主要由垂直于水平荷载方向的翼缘框架来承担。

并且,筒体的各个筒格可在不同的高度任意截断而不削弱结构的整体性。

各个筒格所形成的封闭筒体在建筑体型收进后,仍具有较好的抗扭性能。

图2 由半圆筒体和矩形筒体组成的束筒结构束筒是在框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对于框筒结构,由于剪力滞后的负面影响,较大的平面尺寸中间位置的结构不能充分参与到结构抗侧中去,这也是限制框筒结构适用高度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果利用框筒结构来设计更高的超高层建筑,可能需要采用更小的柱距来减小剪力滞后的不利影响,例如410m高的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的柱距达到了惊人的1m左右,即使这么小的柱距依然呈现出明显的剪力滞后效应。

图3 世贸中心双子塔框筒的剪力滞后效应提出筒体结构体系的Fazlur博士在指导学生的论文时发现,如果利用通长的剪力墙将框筒长边一分为三时,由于隔板剪力墙的协同作用,大尺寸筒体的剪力滞后效应明显降低了,其抗侧刚度也可以得到大幅提升。

图4 束筒结构的原型如果横隔剪力墙可以有效降低长边的剪力滞后效应,那么对于大尺寸的框筒结构,在两个方向都引入横隔剪力墙,必然可以提高大尺寸框筒的整体空间作用。

关于高层建筑物间连廊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关于高层建筑物间连廊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主楼采用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裙房三 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桩基筏板。 4.1 连廊的整体计算
本工程两单体间连廊结构采用一端铰接一端滑动的弱 连接的方式,连廊结构型式为钢结构,主要构件为变截面 H
型钢梁,楼板采用钢 筋 桁 架 楼 承 板。 承 受 的 荷 载 为 永 久 荷 载,可变荷载,包括楼面活荷载、风荷载、水平及竖向地震作 用,温度作用等。
ordertoimprovethefunction,itisnecessarytoopenholesintheroofofthefirstfloorhallandthecorrespondingsecondfloorfloor.
ThePKPM softwareisusedtomodel,andtheSATWEanalysisshowsthat:thestabilityofthestructuremeetsthedesignrequire
ments,theaxialcompressionratioofthecolumnexceedsthelimit,andseismicreinforcementisneeded,structuralreinforcement
isrequiredattheopeningfloor.
Keywords:RCframework,seismicperformance,functionaltransformation,reinforcementmeasures
·46·
第 47卷 第 2021年
12期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JVaonl.. 472N02o1.2
文章编号:10096825(2021)02004603

(完整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强条

(完整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强条
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当荷载与荷载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荷载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
式中: ——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楼面活荷载分项系数;
——风荷载的分项系数;
——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荷载调整系数,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取1.0,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取1.1;
——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
——楼面活荷载效应标准值;
——风荷载效应标准值;
——分别为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和风荷载组合值系数,当永久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分别去0.7和0.0;当可变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分别取1.0和0.6或0.7和1.0。
注:对书库、档案库、储藏室、通风机房和电梯机房,本条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取0.7的场合应取为0.9。
式中: ——第i层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
——水平地震剪力系数,不应小于规程表4.3.12规定的值;对于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第j层得重力荷载代表值;
n——结构计算总层数。
表4.3.12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
类别
6度
7度
8度
9度
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3.5s的结构
3.9.4
B类建筑
抗震等级
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本规程表3.9.4确定。
4.2.2
基本风压
基本风压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
4.3.1
地震作用
各抗震设防类别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0
二级

大底盘多塔连体复杂体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大底盘多塔连体复杂体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大底盘多塔连体复杂体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摘要]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在大底盘多塔连体复杂体型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通过合理的的结构设计来保证建筑的安全。

[关键词]大底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一、前言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的结构设计对建筑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大底盘多塔连体复杂体型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涉及到地下室,基础及结构的相关设计,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二、大底盘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的概述根据《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其中所描述的多塔楼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在多个高层建筑的最底部有一个大裙房,将这些大裙房连接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大底盘;大底盘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在大底盘上一层突然收进,属竖向不规则结构;大底盘上有2个或多个塔楼时,结构振型复杂,并会产生复杂的扭转振动,因此如果结构布置不当,竖向刚度突变,扭转振动反应及高振型影响将会加剧。

在高层建筑中,大底盘多塔楼结构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为了设置为大底盘多塔楼结构,我们需要将多幢独立的高层建筑设置成一个整体的大型地下结构,在低地板上的第一层应该突然收进,从而形成一个不规则的竖向结构。

2、在建筑结构的大底盘上,一般都会有两个及以上的塔楼,这种复杂的结构形式会在建筑投入使用之后产生扭曲振动问题,因此在对该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必须要将各种影响因素考虑在其中,然后对其严格控制,避免各种问题的发生。

在对大底盘多塔楼高层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该将大底盘结构的顶层当做塔楼的固定端,通过该处的稳定来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稳定性。

目前,在城市中,很多有地下室结构的住宅建筑都是采用这种结构进行设计并施工的。

由于我们要将大底盘结构的顶端作为塔楼的固定端,那么各个塔楼的荷载也是相对独立的,因此我们在分析建筑结构内力的过程中,应该将其分开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0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 要素
基础设计
01
02
03
地质勘察
对建筑所在地的地质条件 进行详细的勘察,为结构 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基础类型选择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选择 合适的基础类型,如桩基 、独立基础等。
基础承载力设计
根据建筑荷载和使用要求 ,设计基础能够承受的承 载力。
主体结构设计
结构体系选择
根据建筑高度、功能和抗 震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 体系,如框架结构、剪力 墙结构等。
结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总结词
结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 环节。合理的施工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够保证结 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详细描述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工艺的可行 性和质量控制的可靠性。首先,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 案,包括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施工时间等方面的规 划。其次,应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 质量和效率。此外,还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系统,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测,确保施工 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 患应及时处理和纠正,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绿色水资源
采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减少用水量。
绿色能源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 消耗和碳排放。
绿色建筑外观
设计美观、实用、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建筑 外观。
数字化设计与优化
数字化建模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 建筑结构建模,提高设计效率
和准确性。
数字化仿真
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建筑结构进行 性能分析和优化,降低成本和风险 。
建筑高度
结构体系
风阻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2章_高层建筑结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2章_高层建筑结

际风压与基本风压的比值,它表示不同体型建筑物表面
风力的大小。 • 当风流经过建筑物时, 通常在迎风面产生压力(风荷
载体型系数用+表示),在侧风面及背风面产生吸力
(风荷载体型系数用-表示)。
• 风压值沿建筑物表面
的分布并不均匀, 如
右图所示, 迎风面的
风压力在建筑物的中
部最大, 侧风面和背
风面的风吸力在建筑
2021/8/30
16
2.1 高层建筑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
三、地震作用
2. 三水准抗震设计目标及一般计算原则
④ 一般计算原则
a) 一般情况下, 应至少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 地震作用计算;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 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 作用。
b)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算双 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附表8.5 采用,
计算8、9 度罕遇地震作用时, 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
2021/8/30
20
2.1 高层建筑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
三、地震作用 4. 反应谱理论
2021/8/30
21
2.1 高层建筑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
4. 反应谱理论
附表8.4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② 当建筑结构的阻尼比不等于0.05时,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的形状参数和阻尼比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曲线水平段地震影响系数应取

b) 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应按下式确定:
γ=0.9+(0.05 - ζ)/(0.3+6ζ)
式中 γ ——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ζ ——阻尼比。

高层建筑混凝土连体结构设计的分析

高层建筑混凝土连体结构设计的分析
为办公用房 。其中 C塔楼 为 1 ,总 高度 5 .m,与两 层裙楼 通 9层 86
过伸缩缝相连 ;A、B塔 楼为 1 8层 ,两 栋 塔楼 顶 部两 层 ( 三层 楼
板 )相连 ,总高度 6 . m,A、B塔 楼 与两 层裙 房间 通过钢 结构 连 44 廊相连 ,连廊与塔楼间设置伸缩缝 。由于建筑 功能 的要求 ,本工 程 A 、B塔楼采用框架 一 力墙连 体结 构 ,底 部局部 大空 间转 换剪 力 剪 墙结构 ,转换 层在第 3层顶 面。 由于 同时采用 了两种 复杂结构 ,且 结构体 形较复杂 , 本工程按超限高层 结构进行 了送 审。该地 区地 故
8~2
2 结构整体设计及计算 结果
2 1 结构计 算单元的确定 . 由于本工程 主体 分为 A 、B 、c三栋 高 层塔楼及一栋两层 的裙楼 ,所有塔 楼之间 由地下室 顶板相连 ,考虑 地下室墙体较多 ,地下 室顶 板 ( 5 30 m) 厚度 较 厚 ,整体 刚 2 0~ 0 r a 度较大 ,故将上部结构 的计算嵌 固点 设在 ± .0 0 0 0处 ,计算 单元 分 成三个部分 ,即 C栋和两层 的裙楼 各为一个计算单元 ,A楼 和 B楼
措施 :
( )框支 柱 、框支梁 、剪力墙底 部加强部 位的抗震 等级提 高一 1
4 5 灯笼广场具有 中华 民俗特 色 的灯 笼 ,烘托 出喜 庆气 氛 ,是 市 .
民欢庆节 日的首选场所。 4 6 赣文 化民俗景观区 ,江西 各大名胜古 迹 的微缩 景观尽收眼底 , .
大量的安放在道路交 汇处及 人 口。
7 户 外 家具 概 念
根据户外家具 、公用设施 、 具系统 的实用性 与舒适性 , 达 灯 为 到风格 的统一性 ,本设计是特 别针 对红谷滩新 区临 江岸线景观作 出 的系列 性设计。突出设 汁的设 施包括座 椅 、废 品箱 、庭院灯 、 坪 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高层混凝土连体结构设计
摘要:高层建筑连体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形式,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因此加强对高层混凝土连体结构设计的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以某办公楼为例,对高层混凝土连体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连体结构设计
引言
因为连体结构需要保证各个建筑物所承受的作用力相协调,有很明显的扭转效应,受力也较为复杂,在结构设计之时非常有难度。

本文以某综合办公楼为例对高层连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经研究发现,连体结构通常会有很明显的地震扭转效应,需要在设计时就通过多种软件的计算,分析出最适合的结构设计方案。

2工程简介
某栋办公大楼设计时建筑抗震设防为丙类,二级安全结构,建筑物应为不可分割的平面不规则结构,建筑物两侧竖向连体部分是竖向不规则结构。

大楼在建成之后平面形状呈“u”形,地上有16层,地下1层,建筑物长88m,宽约62m,整个地上部分的建筑面积有32000m2。

东西两侧竖向楼体的第11层至15层相连,整体呈现为凯旋门式的结构。

本建筑屋面的上部是6m高的钢结构飘架。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高层建筑,完工后,结构抗震的等级为一级,超出了预想的范围。

3建筑主体结构
确定本工程将主体确认为“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的筒体位置定为楼层的四角。

在楼、电梯间布置了4个右下至上厚度为350~200mm的钢筋混凝土质的剪力墙。

周圈部分的框架柱利用了建筑物的外立面,保持4m的柱距,而中间部分的框架柱的柱距为8m×8.8m,因为缩小柱距可以让整个建筑结构的抗扭增加。

建筑物楼板以及楼层梁处使用了等级为c30的混凝土,而剪力墙和柱右下至上的混凝土强度为c50~c30。

连体部分共有6层楼,由于结构关系刚度较大,所以选用了强连接的方式将连接体与塔楼相连。

连体部分平面见图1.
4建筑物连体部分的设计实施方案
高层连体结构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复杂的就是连体处受力结构的
分析。

建筑物从竖向来说,连体部分的层数较多而且自身跨度较大,由于荷载作用所承受的内力很大。

而水平方向上连体部分结构需要协调两侧建筑体的变形,承受了较大水平内力。

当建筑物受到水平地震或是风的作用之时,各个塔楼除了会产生一定的同向平动,同时伴随着相向运动。

而结构方面不但会产生平动变形,也会出现扭转变形现象。

在本工程中,每个塔楼的刚度各不相同,差距较大。

当发生的各种平动、扭转振型相耦合之时,对整体结构产生的扭转效果将非常明显,振动的形态也变得更为复杂。

经过严密的计算,最终定下的设计方案是经过多重比较之后的方
案。

连接体的刚度也调至刚好能够协调好几个塔楼间的刚度,调控好整个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

同时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控制连接体自身构件受到水平、竖向的荷载作用后所产生的变形、应力等。

为了能更直观地了解实施方案,可参考图2,图中右图为多层钢桁架结构。

本工程中,连体部分的受力主体选用了钢结构,并配合钢筋混凝土材质的楼板。

主受力结构的钢材用的是q345-b,而设置于底部的两层钢桁架,包括钢柱、横梁以及斜撑使用的都是焊接h 型钢。

在设置的时候钢柱应当旋转90°,上3层用钢框架,钢柱的设置同样旋转90°,并将其支撑在之下钢桁架的节点处。

钢柱、钢梁、钢桁架之间需要用固接方式相连。

而连体结构上的钢桁架的横梁与斜撑需要固接在两边的混凝土剪力墙筒体上。

将h型钢埋设在钢桁架的横梁及斜撑与剪力墙相连处的混凝土柱端之内。

由10层至16层均用强焊接的形式将钢构件与剖口相连,并在11层、13层、15层的钢梁之内的区格布置焊接的圆钢管作为钢支撑,以保证连体结构处楼板的平面内刚度。

5连体结构的选材
连体部分通常会选用钢结构、或是混凝土结构的桁架形式,两种方案的图示可见图1。

经过计算可得造价比较表,如表1。

混凝土方案,是在连体结构的部分使用3道巨型混凝土桁架。

钢结构方案,需要在连体结构的部分布置3道钢制的桁架。

这两种方案选材不同,在受力方面均能符合要求。

结合建筑物实际情况,分别分析两方案的优缺点。

若选用的是混凝土方案,结构梁、斜撑、柱等构件会产生较大断面,而建筑师需要底部两层的结构构件裸露于外,这样或多或少会对立面的美观性产生影响。

本建筑具有跨度大、连接层数多的特点,这就使得选用混凝土方案后结构自重预计将比选用钢结构方案多
出近3347t,自重增加的同时,连接体两侧柱以及剪力墙的基础造价也一起增加。

此建筑的连体部位相对较高,需要巨型桁架结构,所以需要有能够承受住所有连体处荷载的模板,且只有当所有桁架构件都达到强度要求之后才能将模板拆除。

但是混凝土的支模技术有一定的难度,支模的总费用支出达到200万元,会增加整体造价。

在模板拆除的时候还需要充分计算各方向的桁架受力作用,避免桁架在模板拆除时瞬时加载产生不利影响。

若选用的是钢结构方案,能够适当缩小结构的整体重量以及桁架的截面尺寸。

具有能够使建筑物轻盈、有造型感、空透的特点,有效增加了建筑物的实际使用面积。

除此以外,还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的优势。

所以在本工程中,最终就选用了钢结构的施工方案。

6对整体计算的简要说明
地震力的作用需要在结构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扭转耦连振动
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运用3种不同的力学模型的三维空间分析软件,分别进行位移以及整体内力的分析。

将7度设防烈度、0.05的阻尼比以及ⅱ类的场地类别等因素均考虑进去。

工程的模型及荷载的输入运用的是pwpm结构分析软件系列中的pmcad。

satwe主要负责工程结构的重点分析计算。

最终结构对比校核的工作由tat和
pmsap担当,并进行一定的补充计算分析。

经过3种程序的主要计算分析,汇总得到表2。

表中的层刚比取的是下部楼层侧向刚度与上相邻3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和与其相邻上层侧向刚度的70%两数据中较小的数值。

1)计算参数。

①建筑的结构确定为钢筋混凝土结合的高层结构;
②连体结构部分的楼板为弹性楼板;③楼层的刚度计算选用层间剪力比层间位移的方法;④以总刚模型的结构振动分析方法进行地震作用的分析;⑤地震按照不规则结构计算;⑥将计算振型数确定为15。

2)荷载工况。

荷载工况主要以风荷载、重力荷载以及水平地震力为主要考量因素。

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以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相关规定选用工况组合。

7结语
1)在分析复杂高层建筑之时不能单一使用一个程序,需要多种程序从不同角度分析,最终人工判断各个方法得出的计算结果。

本文就是以satwe为主,结合tat、pmsap进行的分析校核,最终得出较为满意的结果。

2)复杂的高层建筑通常会有显著的扭转效应,应设法减小其扭转周期。

本工程中运用的是增设连廊水平支撑,同时增加连体结构部分桁架的刚度来解决的。

3)连体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连接体本身跟两侧建筑物的
支座连接。

在本工程中选用的是强连接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完美地将受力协调掌控。

4)在设计竖向、水平都不规则的复杂高层建筑时,设置剪力墙以及竖向构件的时候要格外注意。

尽量使得整个结构的质量中心跟刚度中心是接近的,这样可以有效削弱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

参考文献:
[1]任旭.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探讨[j].工业建筑,2006(36):324-327.
[2]娄宇,王红庆,陈义明.大底盘上双塔和连体高层建筑的振动分析[j].建筑结构,1999(4):9-12.
[3]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