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解剖学

合集下载

骨科医学课件--骨科解剖学入门精简版

骨科医学课件--骨科解剖学入门精简版

骨骼系统的分类和命 名
包括长骨、短骨、扁骨和 不规则骨,各具特定的形 态和功能。
骨骼系统的解剖学结构
骨头和骨骼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骨头通过关节连接,形成支持身体和使运动成为 可能的结构。
关节和关节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关节以不同方式连接骨头,实现不同范围和方向 的运动。
骨骼系统的运动学
1 骨骼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均衡饮食
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和蛋 白质,以促进骨骼的健康。
适度运动
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如散 步、跑步和力量训练,有助 于骨骼的强化。
避免损伤
采取安全措施,避免高摔跤、 高碰撞和过度使用关节。
结论
结构与功能 运动学
分类和命名 临床意义
解剖学结构学课件--骨科解剖学入 门精简版
本课件介绍骨骼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骨骼的组成、在身体中的作用,以 及骨骼系统的分类、命名、解剖学结构和运动学。欢迎探索骨科医学世界!
骨骼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骨骼的主要组成部分
由骨头、关节、韧带和肌 肉组成,形成稳定的支撑 结构。
骨骼在身体中的作用 和功能
提供支撑和保护内部器官, 参与运动和代谢。
配合肌肉和神经系统,骨骼系统完成复杂的运动,并保持身体的平衡 和姿势。
骨骼系统的临床意义
1
关节炎
2
关节炎是关节疾病的总称,常见的类 型包括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3
骨折
损伤骨骼结构,常见的骨折类型包括 闭合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低钙症
钙是骨骼的重要成分,低钙症可能导 致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
预防和保护骨骼

2.骨科解剖基础知识的培训包括血管及神经

2.骨科解剖基础知识的培训包括血管及神经

2.骨科解剖基础知识的培训包括血管及神经骨的构造一、人体解剖学的方位术语:以解剖学姿势为标准,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近腹者为前,又称腹侧;近背者为后,又称背侧。

以身体正中面为准,距正中面近者为内侧,远者为外侧。

在四肢,前臂的内侧也叫尺侧,外侧叫桡侧;小腿的内侧叫胫侧,外侧叫腓侧。

凡有空腔的器官,在腔里者为内,在腔外者为外。

以体表为准,近表面为浅,距表面远者为深。

在四肢根据距肢体根部的距离而有远侧和近侧之分。

二、骨的总论:成人骨一般有206块,约占体重的1/5,按骨在体内所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上肢骨和下肢骨。

1.骨的表面形态:每一块骨均为一活的器官,它的形态与功能有一定的关系,为了便于描述,我们了解一下骨的表面形态。

1.1骨面的突起:明显突起------称为突或棘基底较文广------称隆起粗糙的隆起------粗隆长形隆起------嵴小隆起------结节1.2骨面的凹陷:大的------“窝”小的------“凹”长的------“沟”浅的------“压迹”三、骨的整体形态与分类骨的形态和功能是相互制约的,由于各骨功能不同,骨形态各异,基本上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和籽骨五类。

1.长骨呈长管状,由中间的骨干和两端的骨骺构成,分布于四只肢,在运动中的起杠杆的作用。

长骨包括一体两端。

体又称骨干,骨质致密,围成骨髓腔。

在骨干的一定部位有血管出入的小孔,称滋养孔。

两端膨大部称骺,具有光滑的关节面,在活体有关节软骨覆盖,干和骺之间的部分,在幼年时有骺软骨,可使骨加长,成年后,骺软骨骨化。

干和骺融为一体遗留有线形的痕迹,称骺线。

2.短骨近似立方体,长成群聚集,分布于承受压力较大部位。

(如腕骨)3.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的壁以保护腔内器官,(如胸骨、肋骨)4.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主要分布于躯干,颅底和面部。

(如椎骨)。

5.籽骨形如豆状分布于手足的肌腱内,并位于着力点处。

(如髌骨)四.骨的构造和功能每块骨都由骨质,骨髓和骨膜构成,并有血管、神经分布。

从解剖学的角度谈中医骨科疾病的发生规律

从解剖学的角度谈中医骨科疾病的发生规律

教学 ・
从 解 剖 学 的 角 度 谈 中 医 骨 科 疾 病 的 发 生 规 律
赵 永 ( 州省毕 节地 区卫生学校 贵州毕 节 510 ) 贵 570
Hale Waihona Puke 中医骨科 学是 祖 国传 统 医学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是 3活动范 围大与活动范围小交界处 的骨折 脊 、 研究 如何 预 防和治 疗 骨折 、 位 、 组织 损 伤 及 内伤 柱 各部 的运动 I 和范 围不 同 。在 颈部 , 脱 软 生质 颈椎 关 节突 的一 门学 科 。中 医骨 科疾 病的发 生发展 、 诊断及 治疗 的关节 面略成呈 水平 位 , 节囊 松弛 , 间盘较 厚 , 关 椎 故 屈 曲和旋 转 幅度 较大 ; 在胸 部 , 椎 与肋 骨相连 , 问 胸 椎 均 与解 剖 学存在 着 密 切 的联 系 。作 为 中 医骨科 临床 关 棘 这 医护人 员 , 一方 面应具 有运 动系统 、 神经 系统 、 管系 盘 较薄 , 节突 的关节 面呈冠 状 位 , 突成 叠瓦 状 , 脉 统等系统解剖学知识 。着重掌握各部位骨的名称 、 位 些 因素 限制 了胸 椎 的运 动 , 活 动 范 围较 小 。 在 腰 故 腰椎关 节突 的关节 面几 乎呈 水平 位 , 问盘最 厚 , 椎 置、 形态结构 ; 各部位关节的名称、 组成、 结构特点 ; 各 部 , 部 位肌 肉的名称 、 置 、 止点 、 位 起 收缩 方 向 和作 用 ; 躯 屈 曲运动灵 活 。 因此 , 柱 的 骨 折 , 要 发 生 在 C 、 脊 主 6 干、 四肢 主要 血管 的走 行 及 各 分支 的营养 情 况 ; 以及 C 7和 T1以及 T1 、 1 L 2 I 、 2之 间 。 . 周 围神 经主 干的行 程 、 支 、 配 范 围及 损 伤后 的 表 12 关节的结构 特 点与脱位 的关 系 分 支 现 。另外 还应具 有 局部解 剖学 的知识 , 熟悉 各部位 的 关 节 的脱位 与关 节解 剖结 构 特 点 存 在 着 密 切关 稳 稳 皮肤、 膜、 肉、 筋 肌 骨骼 、 节 、 关 神经 、 管 的位 置 、 次 系 。一般来说 , 定性 较好 的关 节 不 易脱 位 , 定性 血 层 及相 互关 系 。本 文 从解 剖 学 的 角度 分 析 骨科疾 病 的 差 的关 节易 于脱位 。 1稳定 性 较好 的关 节 髋关 节 由股 骨 头 和髋 臼 、 好发 部位 、 移位 情况 、 血管 神经 的损伤 , 明其具 有一 证 以增 加 髋 臼 的深 度 、 定 的规律 性 , 以说 明解 剖知识在 学 习中 医骨科 中的 构 成 。髋 臼周缘 附着 有 髋 臼唇 , 借 宽 度 , 股 骨 头 有 z3在 髋 臼 内 。关 节 囊 紧 张 而 坚 故 / 重要性 。 韧, 囊外 前 、 均有 较为强 大 的韧带加 强 , 内有股 骨 后 囊 1 解 剖 结构特 点与 骨科疾 病好发 部位 的关 系 关 人 体 结构有 薄弱 的部 位 , 这些 部位往 往是 伤科疾 头 韧带加 强 , 节运 动 幅度 不 及肩关 节 。因此 该关 节 较 稳定 , 不易发 生脱 位 。 病 的好 发 部位 。 2稳 定 性 差 的关 节 肩关 节 由肩 胛 骨 的关 节 盂 、 1 1 骨 的结构 特点 与骨折 发 生的部位 . 关 般来说 , 骨干形状发生变化的部位 、 松质骨与 和肱骨的肱骨头构成 。由于肱骨头大 , 节盂小而 密 质骨 交界 的部 位 、 活动 范 围大与 活动范 围小交界 的 浅 , 肱骨头只有 13 / 在关节盂 内, 围关节囊和韧带 周 松弛, 关节 囊 的前下 方 缺少 韧 带 和肌 覆 盖 , 之 该关 加 部 位都 是解 剖结构 上 的薄弱部 位 , 往易 于骨折 。 往 l 骨干形 状发生 变 化处 的骨折 锁骨呈 ‘ ’ , 、 ~ 型 节活动范围大, 因此该关节不稳定 , 易发生前下脱位 。 且 外侧 副韧 带加 强 , 关 内侧 z3凸 向前 , 侧 13凸向后 , 点处最 薄弱 , / 外 / 交 故 肘关 节两侧 壁厚 而紧 张 , 有 内 、 后 尤其 囊 的后壁 最 薄弱 , 因此肘 锁 骨骨折 多发 生在 中外 13处 ; / 胫骨 干中上 z 3 切 节囊 前 、 壁薄 而松弛 , /横 面呈 三角形 , 13 切 面呈 四边 形 , 行处最 薄弱 , 关 节易发 生后 脱位 。 下 /横 移 1 3 解剖 结构特 点与软 组 织 的损 伤 . 故胫 骨骨 折易发 生在 中下 13 。 /处 2 松质 骨 与密质 骨交界 处 的骨折 肱骨外 科颈 、 、 有 些软 组织在 特 殊 的解 剖 结 构 及 生 理 条件 下 易 发生损 伤 。如肱二 头 肌长 头 腱 通 过 结 节 间 沟较 长 的 肱骨 髁 上部 、 骨下 端 、 骨转 子 间 都是 骨 端 的 骨松 桡 股 腱鞘 , 由于结节 间 沟较 狭 窄 , 当肩 关 节 长期 频 繁 活 动 质 与骨 干 的骨密质 交界 处 , 故易发 生骨折 。

肘关节解剖结构探究

肘关节解剖结构探究

肘关节骨伤科局部解剖结构探究摘要目的探究肘关节及其连带组织的生理结构、功能、特点。

方法搜集整理文献。

结果全面认识肘关节,指导骨科临床。

关键词肘关节周围组织结构功能骨伤科损伤肘关节是由肱骨下端、桡骨小头、尺骨上端以及关节囊、韧带所组成,它包括肱骨、肱桡和桡尺近侧3个关节,关节两侧有尺侧和桡侧副韧带加强。

肘关节伸直时,肱骨两上髁和尺骨鹰嘴突出3点在一条线上[1]。

1 肘关节局部结构[2]1.1肘关节的骨性结构肱骨下端的关节面分为肱骨滑车和肱骨小头,肱骨滑车及其中央呈螺旋状、肱骨小头呈半球形。

尺骨上端有尺骨鹰嘴与冠突,两者之间下向前方有较大凹陷,称肱骨切迹。

切迹中间,有突出的嵴,将关节面分隔开,与肱骨滑车沟相适应。

肱骨上端的桡侧有桡骨切迹。

桡骨头呈盘状,并略呈椭圆形,其上面有微凹的桡骨头凹。

1.2肘关节的肌性结构1.2.1关节囊前面近侧附着于肱骨冠突窝的上缘,两侧附着于内、外上髁的远侧(故肱骨内、外上髁在关节囊外),在后面附着于鹰嘴窝之底及其内、外侧缘;在下附于滑车切迹两侧及环状韧带。

由于桡骨头及尺骨冠突完全位于关节腔内,骨折时易造成关节内出血。

鹰嘴骨折可使鹰嘴滑膜囊与关节腔相交通。

肘关节囊的前后部分较薄弱松弛,但借肱二头肌腱及肱三头肌腱加强。

1.2.2韧带①尺侧副韧带:一分为三束,作扇形行于内上髁冠突与鹰嘴之间。

前束自内上髁至冠突,为一坚固的圆形束,伸肘时紧张;后束薄弱作扇形,屈肘时紧张;斜行纤维(cooper韧带)由尺骨鹰嘴至冠突,可加深滑车切迹。

尺侧副韧带可稳定肘关节,防止屈曲时过分移向外侧。

②桡侧副韧带:呈扇形,起于外上髁,向下至于桡骨环状韧带,并延长至桡骨外面。

此韧带可稳定肘关节,防止桡骨向外脱位。

③环状韧带:由坚韧的韧带构成,围绕桡骨头,与尺骨之桡骨切迹合成一环,上大下小,对维持桡骨头的位置有重要作用。

④方形韧带:起自尺骨上端的桡骨切迹下缘,止于桡骨颈,其前部纤维限制桡骨的过度旋后活动,后部纤维限制桡骨的过度旋前活动。

骨科必看知识点总结

骨科必看知识点总结

骨科必看知识点总结一、解剖学知识1. 骨骼系统的解剖骨骼系统是由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等组成的,骨骼系统的解剖结构非常复杂,骨骼系统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骨骼系统中主要包括头部、躯干、四肢和骨盆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2. 骨骼系统的血管和神经骨骼系统的血管和神经是骨骼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骨骼系统的血管主要包括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等,而骨骼系统的神经主要包括脑神经、脊髓神经和末梢神经等。

3. 骨骼系统的发育和生长骨骼系统的发育和生长是骨骼系统整个生命周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骨骼系统的发育和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营养、激素等。

4. 骨骼系统的功能骨骼系统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支撑、保护、运动、造血和矿物贮存等。

二、生理学知识1. 骨骼系统的生理功能骨骼系统主要包括骨骼、肌肉和关节等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如骨骼的支持、肌肉的收缩和关节的灵活性等。

2. 骨骼系统的代谢骨骼系统的代谢是骨骼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骨骼系统的代谢主要包括钙代谢、磷代谢和骨密度调节等。

3. 骨骼系统的运动骨骼系统的运动是骨骼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骨骼系统的运动基本由肌肉和关节共同完成,肌肉通过传导神经冲动收缩,驱动骨骼的运动。

4. 骨骼系统的感觉骨骼系统的感觉是骨骼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骨骼系统的感觉主要包括力感觉和压力感觉等。

三、病理学知识1. 骨骼系统的疾病骨骼系统的疾病主要包括骨折、关节炎、骨质疏松、韧带损伤等,每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

2. 骨骼系统的病因骨骼系统的疾病有很多病因,如外伤、感染、炎症、肿瘤等。

3. 骨骼系统的诊断和治疗骨骼系统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骨科医生的核心工作之一,骨骼系统的疾病需要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诊断,并且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四、影像学知识1. 骨骼系统的常见影像学检查骨骼系统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和骨扫描等,这些检查在诊断骨骼系统疾病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骨科手术入路解剖学

骨科手术入路解剖学

骨科手术入路解剖学引言:骨科手术入路解剖学是骨科医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它涉及到骨骼结构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

准确了解手术入路解剖学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文将介绍骨科手术入路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要点。

一、手术入路解剖学的基本概念1. 手术入路:指手术切口或穿刺点的选择和定位,决定了手术器械进入体内的路径。

2. 解剖学:研究人体结构和组织相互关系的科学,是骨科手术入路选择的基础。

二、骨科手术入路解剖学的重要性1. 骨骼结构:骨骼是人体的支撑结构,手术入路需要穿过骨骼,因此了解骨骼的结构和形态对手术入路的选择至关重要。

2. 关节解剖学:骨科手术常涉及到关节,了解关节的结构和解剖关系可以帮助医生准确选择手术入路,避免损伤关节结构。

3. 肌肉解剖学:肌肉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入路需要穿过肌肉,准确了解肌肉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可以减少手术创伤。

三、骨科手术入路解剖学的基本知识1. 骨骼解剖学:骨骼由骨头、关节和韧带组成。

手术入路需要穿越骨骼,因此了解骨头的外形、结构和韧带的位置和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2. 关节解剖学:关节是骨头之间的连接点,了解关节的结构和解剖关系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避免对关节造成伤害。

3. 肌肉解剖学:肌肉是骨骼的运动器官,手术入路需要穿越肌肉,了解肌肉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可以减少手术创伤。

四、骨科手术入路解剖学的影响因素1. 年龄和性别: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骨骼结构和关节解剖有所差异,手术入路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调整。

2. 疾病类型:不同疾病需要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例如骨折、关节炎等,手术入路的选择需要根据疾病类型进行调整。

3. 手术目的:手术入路的选择也与手术的目的有关,例如手术的治疗目的、手术器械的选择等。

五、骨科手术入路解剖学的应用1. 骨折手术:骨折手术需要通过手术入路将骨头复位并固定,手术入路的选择需要考虑到骨折的位置和类型。

骨科解剖学试题及解析答案

骨科解剖学试题及解析答案

骨科解剖学试题及解析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长骨的一般结构?A. 骨膜B. 骨质C. 骨髓D. 骨骺2. 股骨是人体最长的长骨,其主要功能是:A. 支撑身体重量B. 连接上肢与躯干C. 保护内脏器官D. 传导神经信号3. 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包括:A. 炎症反应期B. 骨吸收期C. 骨形成期D. 所有选项4.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A. 关节面B. 关节囊C. 关节腔D. 所有选项5. 下列哪项不是骨折的临床表现?A. 疼痛B. 肿胀C. 功能受限D. 皮肤颜色加深6. 骨折的X线表现通常包括:A. 骨折线B. 骨质破坏C. 骨质增生D. 所有选项7. 骨折的分类不包括:A. 闭合性骨折B. 开放性骨折C. 稳定骨折D. 不稳定骨折8. 下列哪项是脊柱的组成部分?A. 椎体B. 椎间盘C. 椎弓D. 所有选项9. 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其主要活动包括:A. 屈曲B. 伸展C. 旋转D. 所有选项10. 下列哪项不是骨折的治疗方法?A. 保守治疗B. 手术治疗C. 物理治疗D. 药物治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脊柱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其中________是脊柱的主要支持结构。

13. 骨折的愈合过程分为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4. 骨折的临床表现通常包括局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全身的________。

15. 骨科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骨折的临床诊断要点。

17. 描述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期的主要特点。

18. 解释什么是开放性骨折,并说明其治疗原则。

肱骨解剖参数-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肱骨解剖参数-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肱骨解剖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肱骨是人体上肢骨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上臂,在连接肩胛骨与桡尺骨之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肱骨的解剖参数的深入研究和了解对于医学领域的骨科外科手术、人体解剖学以及运动医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全面介绍肱骨的解剖结构、长度参数、角度参数以及骨质参数等内容。

首先,我们将深入探讨肱骨的解剖结构,包括其由哪些骨骼结构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其次,我们将详细介绍肱骨的长度参数,例如肱骨的总长度、近、远端骨折长度等,这些参数对于外科手术中的骨折复位和固定技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接着,我们将探讨肱骨的角度参数,如肱骨大转子角、肱骨干角等,这些参数对于评估肱骨解剖结构的正常变异和异常情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最后,我们将介绍肱骨的骨质参数,如肱骨的骨密度、骨质疏松程度等,这些参数对于了解肱骨的骨质健康状况以及预防和治疗骨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肱骨解剖参数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肱骨的结构特点,从而指导临床实践中的手术治疗和其他医疗操作。

同时,对肱骨解剖参数的深入研究也有助于提高人体解剖学的教育质量,为医学生及专业人员提供更准确的解剖知识。

此外,通过对肱骨解剖参数的探索,我们还可以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启示,为骨科医学和人体解剖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本文旨在全面介绍肱骨的解剖参数,以及对这些参数的研究意义和未来的展望。

通过深入了解肱骨的解剖结构、长度参数、角度参数和骨质参数等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和医学教育中,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肱骨解剖参数的探讨。

首先,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及其重要性,并介绍文章的结构。

接着,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肱骨的解剖结构、长度参数、角度参数和骨质参数,以全面呈现肱骨的解剖特征。

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肱骨解剖参数的重要性,探讨对肱骨解剖参数的研究意义,并展望未来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括桡腕关节、腕骨 间关节、腕掌关节、掌 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 指间关节。
(一)髋骨的连结
.下肢骨的连结
1.骶髂关节 2.骶骨与坐骨间的韧 带连结
骶结节韧带 骶棘韧带 坐骨大小孔的构成?
3.耻骨联合
.下肢骨的连结
(二)骨盆 pelvis 骨盆以界线为界, 分为上方的大骨盆 和下方的小骨盆。 小骨盆分为骨盆上 口、骨盆下口和骨 盆腔。
2、髌骨patella 髌底
髌尖
关节面
3、小腿骨: 胫骨 腓骨
内侧髁 外侧髁 髁间隆起 胫骨粗隆 内踝 腓骨头 腓骨颈 外踝
包括7块跗骨、5块跖骨、14块趾骨。 4、足骨: 跟距舟三楔骰
跖骨
趾骨
附肢骨的 关节
.上肢骨的连结
(一)肩关节 shoulderjoint
1.构成:由肱骨头与肩胛骨 关节盂构成。 2.特点:关节盂浅而小;关 节囊薄而松弛;囊的下壁 最为薄弱,故肱骨头常发 生前下方脱位。 3.运动:
大腿横切面
前群肌受股神经支配 内侧群肌受闭孔神经支配 后群肌受坐骨神经神经支配
三、小腿肌 (一)前群
趾长伸肌、 母长伸肌、 胫骨前肌
(二)外侧群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三)后群 1、浅层 小腿三头肌:腓 肠肌:股骨内外 侧髁后面。 比目鱼肌:腓骨 后面的上部和胫 骨的比目鱼肌线。 作用屈踝和屈膝
深层
二、大腿肌 (一)前群 1、缝匠肌sartorius 屈大腿,屈膝关节, 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 2、股四头肌 quadriceps femoris 伸膝,股直肌有屈大 腿作用。
(二)内侧群
浅层
(二)内侧群 中层和深层 内收肌群的作 用:使大腿内 收和外旋。
(三)后群 1、股二头肌 屈膝,伸大腿, 在屈膝时,可使 小腿旋外。 2、半腱肌 3、半膜肌 屈 膝,伸大腿,使 小腿旋内屈膝。
二、臂肌
(二)后群 肱三头肌: 伸肘关节, 长头尚可 使上臂后 伸和内收。
三、前臂肌
(一)前群 肱桡肌 旋前圆肌 第一层 掌长肌 桡侧腕屈肌
尺侧腕屈肌 第二层 指浅屈肌 拇长屈肌 第三层 指深屈肌
第四层 前方肌
三、前臂肌
(二)后群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浅层 指伸肌
小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旋后肌 拇长展肌 深层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示指伸肌
.下肢骨的连结
附肢肌
一、上肢带肌
三角肌: 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
作用:使上臂外展。前部肌束 可使上臂屈和旋内,后部肌 束可使上臂伸和旋外。
二、臂肌
(一)前群
1、肱二头肌:屈 肘关节;当前臂 处于旋前位时, 能使其旋后,还 能协助屈上臂。 触摸肱二头肌肌腱
二、臂肌 (一)前群 2、喙肱肌: 协助上臂 前屈和内 收。 3、肱肌: 屈肘关节。
Appendicular Skeleton
一、上肢骨 Bones of Upper Limb (一)上肢带骨:直接连于躯干骨。 1. 锁骨clavicle 位置:横架于胸廓前上方。 形态:内侧2/3突向前,外侧1/3突向后, 上面平坦,下面粗糙。 好发骨折部位:锁骨中外1/3交界处
肩峰端 胸骨端
2.肩胛骨scapula: (1)位置:贴于胸廓后外面 (2)形态: 肩胛下窝 肩胛冈 冈上窝 冈下窝 肩峰 喙突 关节盂
舟月三豌、大小头钩
掌骨 近节指骨 中节指骨 远节指骨
二、下肢骨Bones of Lower Limb (一)下肢带骨:直接与躯干连接。 髋骨hip bone:髂骨、耻骨、坐骨。
(二)自由下肢骨: 1、股骨femur 股骨头 股骨头凹 股骨颈 大转子 小转子 粗线 臀肌粗隆 内侧髁 外侧髁 髁间窝
骨科解剖
(附肢骨与肌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梁 辉
临床解剖学先驱
Hippcrates
Hippocrates----希波克拉 底(公元前460~377)古 希腊名医、解剖学鼻祖。
骨骼的分部和组成
• 骨共有206块,以 骨连结构成骨骼, 可分为中轴骨 (躯干骨、颅骨) 和附肢骨。
附肢骨
.下肢骨的连结
(四)膝关节 knee joint 3.辅助结构
韧带 半月板
.下肢骨的连结
4.运动
.下肢骨的连结
(五)胫腓骨的连结 (六)足关节joints of
关节、跗骨间关 节、跗跖关节、 跖骨间关节、跖 趾关节和趾骨间 关节。
foot 包括距小腿
(七)足弓arches of foot 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而 形成的凸向上弓,称足弓。
头大盂小囊松薄 最易发生前下脱
.上肢骨的连结
(二)肘关节 elbow joint 1.构成:包括三个关节:肱 尺关节;肱桡关节;桡 尺近侧关节。
2.特点:关节囊的前、后壁 薄而松弛,内、外侧壁有 韧带加强。后脱位。 3.运动:
桡 骨 头 半 脱 位
.上肢骨的连结
(三)桡尺骨的连结
1.桡尺近侧关节 2.桡尺远侧关节 3.前臂骨间膜 (四)手关节
(二)自由上肢骨 1、肱骨humerus:
肱骨头 大结节 小结节 外科颈:易骨折,方肩 桡神经沟:骨折后易伤及 桡神经,垂腕 肱骨小头 肱骨滑车 鹰嘴窝 外上髁 内上髁 尺神经沟:尺神经,爪形手
2、前臂骨: 内尺外桡 桡骨头
桡骨粗隆
桡骨茎突 滑车切迹 鹰嘴 尺骨茎突
3、手骨: 包括腕骨(8块)、掌骨(5块)和指骨(14块),
.下肢骨的连结
(三)髋关节 hip joint
1.构成: 髋臼与股骨头 2.特点: 关节面几乎全 部纳入髋臼内;关节 囊紧张而坚韧;关节 囊后下部较薄弱,股 骨头易向下方脱位。 3.运动: 稳固性较大。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脱位
(四)膝关节 knee joint
1.构成:由股骨下端、胫 骨上端和髌骨构成。 2.特点:关节囊薄而松弛; 周围有韧带加强;关 节内有膝交叉韧带和 半月板。
(三)后群 2、深层 包括腘肌、 趾长屈肌、 母长屈肌、 胫骨后肌。
四.足肌
结束语
• •
谢谢大家的聆听

髋肌
下肢肌
大腿肌 小腿肌
足肌
一、髋肌(盆带肌) (一)前群 髂腰肌iliopsoas
腰大肌:起自椎体侧面 和横突 髂肌:起自髂窝 作用:使大腿前屈和旋 外。 下肢固定时,可使躯干 和骨盆前屈。
(二)后群 浅层: 臀大肌gluteus maximus 使大腿后伸和外旋。
中层: 梨状肌 piriformis 使髋关节外旋 和外展
四、手肌 可分为外侧、中间 和内侧三群 (一)外侧群: 拇收肌、拇短展肌、 拇短屈肌、拇对掌 肌 (二)内侧群: 小指展肌、小指短 屈肌、小指对掌肌
四、手肌
(三)中间群 1、蚓状肌: 屈2~5掌指关节, 伸指间关节。
四、手肌 (三)中间群 2、骨间肌 骨间掌侧肌3块,使第2、4、 5指内收并屈掌指关节,伸指 间关节。 骨间背侧肌4块,外展2~4指, 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