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纳滤膜孔径TDS值2

合集下载

超低压纳滤膜对进水水质的影响

超低压纳滤膜对进水水质的影响

超低压纳滤膜对进水水质的影响
在水进入超低压纳滤膜的时候,都会要进行一个处理。

但是对进水的水质也是有一个要求的。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超低压纳滤膜对进水水质的影响吧。

1、进水PH值对纳滤膜的影响
进水PH值对产水几乎没有影响。

而对脱盐率有较大影响。

由于水中溶解的CO2受PH值低时以气态CO2形式存在,容易透过返纳滤膜,所以PH低时脱盐率也较低,随PH升高,气态CO2转化为HCO3–和CO32–离子,脱盐率也逐渐上升,在PH7.5-8.5间,脱盐率达到一定高度。

2、进水温度对纳滤膜的影响
纳滤产水电导对进水水温的变化十分敏感,随着水温的增加,水通量也线性的增加,进水温每升高10C,产水通量就增加2.5%-3.0%。

其原因在于透过膜的水分子粘度下降、扩散性能增强。

进水温的升高同样会导致透盐率的增加和脱盐率的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盐分透过膜的扩散速度会因温度的提高而加快。

3、进水压力对纳滤膜的影响
进水压力本身并不会影响盐透过量,但是进水压力升高使得驱动纳滤膜的净压力升高,使得产水量加大,同时盐透过量几乎不变,增加的产水量稀释了透过膜的盐分,降低了透盐率,提高脱盐率。

4、进水TDS含盐量对纳滤膜的影响
德兰梅尔膜技术中心
渗透压是水中所含盐粉或有机物浓度的函数,含盐量越高渗透压也增加,进水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净压力将减小,产水量降低。

透盐率正比于膜正反两侧盐浓度差,进水含盐量越高,浓度差也越大,透盐率上升,从而导致脱盐率下降。

上述就是超低压纳滤膜对进水水质的影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德兰梅尔膜技术中心。

膜(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概述及其应用

膜(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概述及其应用

膜(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概述及其应用膜技术简介为了满足工业生产和饮用水方面的要求,各种膜的技术应运而生。

它与传统过滤的不同在于,膜可以在分子范围内进行分离,并且这过程是一种物理过程,不需发生相的变化和添加助剂。

膜是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实现料液的不同组分的分离、纯化、浓缩的过程称作膜分离。

膜的孔径一般为微米级,依据其孔径的不同(或称为截留分子量),可将膜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无机膜和有机膜,无机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属膜,其过滤精度较低,选择性较小。

有机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做成的,如醋酸纤维素、芳香族聚酰胺、聚醚砜、聚氟聚合物等等。

微滤(MF)又称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其基本原理是筛孔分离过程。

微滤膜的材质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有机聚合物有醋酸纤维素、聚丙稀、聚碳酸酯、聚砜、聚酰胺等。

无机膜材料有陶瓷和金属等。

鉴于微孔滤膜的分离特征,微孔滤膜的应用范围主要是从气相和液相中截留微粒、细菌以及其他污染物,以达到净化、分离、浓缩的目的。

对于微滤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膜的孔径来表征,通常孔径范围在0.1~1微米,故微滤膜能对大直径的菌体、悬浮固体等进行分离。

可作为一般料液的澄清、保安过滤、空气除菌。

超滤(UF)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的一种膜过程,膜孔径在0.05um至1000um分子量之间。

超滤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浓缩的膜分离技术,超滤过程通常可以理解成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

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当水流过膜表面时,只允许水及比膜孔径小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达到溶液的净化、分离、浓缩的目的。

对于超滤而言,膜的截留特性是以对标准有机物的截留分子量来表征,通常截留分子量范围在1000~300000,故超滤膜能对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细菌)、胶体、悬浮固体等进行分离,广泛应用于料液的澄清、大分子有机物的分离纯化、除热源。

反渗透纳滤基础知识

反渗透纳滤基础知识

反滲透纳滤基础知识水处理设备及知识2010-02-01 12:26:50 阅读7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膜分离:物质世界是由原子、分子和细胞等微观单元构成的,然而这些很小的物质单元总是杂居共生,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微观粒子都会倾向于无序的混合状态。

膜分理技术得基础是分离膜。

分离莫是具有选择性透过性的薄膜,某些分子(或微粒)可以透过薄膜,而其他的则被阻隔。

这种分离总是依赖于不同的分子(或微粒)之间的某种区别,最简单的区别就是尺寸大小,三维空间之中,什么都有大上巨细而膜有孔径。

全量过滤:全量过滤也称为直流过滤、死端过滤、与常规的滤布过滤相似,被处理物料进入模组件,等量透过液流出模组件,截流物留在模组件内。

为了保证膜性能的可恢复性,必须及时从模组件内卸载截留物,因此需要定时反冲洗(过滤的反过程)等措施来去除膜面沉积物、恢复膜通量。

模组件污染后不能拆开清洗,通常使用在线清洗方式(CIP)超滤/微滤水处理过程一般采用全量过滤模式。

错流过滤被处理料液以议定的速度流过膜面,透过液以垂直方向透过膜,同时大部分截留物被浓缩液夹带出模组件。

错流过滤模式减小了膜面浓度极化层的厚度,可以有效降低膜污染,反滲透、纳滤均采用错流过滤方式。

膜系统:膜系统是指膜分离装置单元。

压力驱动膜系统主要由预处理系统、升压泵、模组件(压力容器和膜元件)、管道阀门和控制系统构成。

膜污染:各种原水中均含有一定浓度的悬浮物和溶解性物质。

悬浮物主要由无机颗粒物、胶体和微生物、藻类等生物性颗粒。

溶解性物质主要是易溶盐(如氯化物)和难溶盐(如碳酸盐、硫酸盐和硅酸盐)。

再反渗透过程中,进水的体积在减少,悬浮物和溶解性物质的浓度在增加。

悬浮颗粒会沉积在膜上,堵塞进水流道、增加摩擦阻力(压力降)。

难溶盐会从浓水中沉淀出来,在磨面上形成结垢,降低RO膜的通量。

这种在膜面上形成沉积层的现象叫膜污染,膜污染是膜系统性能的劣化。

反滲透/纳滤基本原理:半透膜:是具有选择性透过性能的薄膜。

纳滤膜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纳滤膜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纳滤膜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张平允;殷一辰;周文琪;王铮;张东;舒诗湖【摘要】纳滤(NF)可以去除各种有机物和有害化学物质,同时保留人体所必须的无机离子,因此其在饮用水深度处理,尤其减少消毒副产物和溶解性有机碳,NF膜法比传统处理方法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作者综述了NF膜的定义与分离机理、NF膜制备方法及国内外商用NF膜的主要产品和特点,NF膜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典型应用,展望了纳滤膜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未来NF膜在饮用水深度处理应用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研究内容.%As the innovative technology,nanofiltration (NF) membranes could make effectively the advanced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in terms of various organic matter and harmful chemical material removal.And it may keep some inorganic ions which are indispensable for human body.Especially,NF membrane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on the disinfection of by-products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uring advanced treatment of the drinking water wh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process.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review are asfollows.Firstly,it's the definition of NF membrane and NF's separation mechanism.Then the NF membranes' fabrication methods and the mainly products of the NF membrane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panies are discussed.The next reviewed is the typical application examples of NF treatment system on the advanced treatment of the drinkingwater.Additionally,the NF's great superority in the advanced treatment of drinking water processing aspect has also been discussed.Finally,the tendency of future prospective development of NF technology and someresearch hotspot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F's application) that needed to be improved are also presented.【期刊名称】《净水技术》【年(卷),期】2017(036)010【总页数】12页(P23-34)【关键词】纳滤(NF);饮用水;深度处理;应用;现状【作者】张平允;殷一辰;周文琪;王铮;张东;舒诗湖【作者单位】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082;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082;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082;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082;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082;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200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1.2纳滤膜(NF)早期被称为“低压反渗透膜”或“疏松反渗透膜”,是一种介于反渗透膜(RO)和超滤膜(UF)之间的新型的压力驱动膜[1-2]。

反渗透纳滤膜系统结垢控制措施

反渗透纳滤膜系统结垢控制措施

反渗透/纳滤膜系统结垢控制措施当难溶盐类在膜元件内不断被浓缩且超过其溶解度极限时,它们就会在反渗透或纳滤膜膜面上发生结垢,如果反渗透水处理系统采用50%回收率操作时,其浓水中的盐浓度就会增加到进水浓度的两倍,回收率越高,产生结垢的风险性就越大。

目前出于水源短缺或对环境影响的考虑,设置反渗透浓水回收系统以提高回收率成为一种习惯做法,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精心设计、考虑周全的结垢控制措施和防止微溶性盐类超过其溶解度而引发沉淀与结垢尤为重要,RO/NF系统中,常见的难溶盐为CaSO4、CaCO3和SiO2,其它可能会产生结垢的化合物为CaF2、BaSO4、SrSO4和Ca3(PO4)2,下表列举了难溶无机盐的溶度积数据。

为了防止膜面上发生无机盐结垢,应采用如下措施:1、加酸大多数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CaCO3几乎呈饱和状态,CaCO3的溶解度取决于pH值:因此,通过加入酸中的H+,化学平衡可以向左侧转移,使碳酸钙维持溶解状态,所用酸的品质必须是食品级。

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硫酸比盐酸更易于使用,但是另一方面,进水中硫酸根的含量增加了,就硫酸盐垢而言,问题会严重。

CaCO3在浓水中更具有溶解的倾向,而不是沉淀,对于苦咸水而言,可根据朗格利尔指数(LSI),对于海水可根据斯蒂夫和大卫饱和指数(S&DSI),表示这种趋于溶解的倾向。

在饱和pHs的条件下,水中CaCO3处于溶解与沉淀之间的平衡状态。

LSI和S&DSI 的定为:LSI = pH – pH s (TDS ≤ 10,000 mg/L)S&DSI = pH – pH s (TDS > 10,000 mg/L)仅采用加酸控制碳酸钙结垢时,要求浓水中的LSI 或S&DSI 指数必须为负数,加酸仅对控制碳酸盐垢有效。

2、加阻垢剂阻垢剂可以用于控制碳酸盐垢、硫酸盐垢以及氟化钙垢,通常有三类阻垢剂:六偏磷酸钠(SHMP)、有机磷酸盐和多聚丙烯酸盐。

反渗透、超滤设计计算导则,水通量、选泵、选膜参数,陶氏,美国海德能设计参数

反渗透、超滤设计计算导则,水通量、选泵、选膜参数,陶氏,美国海德能设计参数

反渗透、超滤设计计算导则水通量、选泵、选膜参数陶氏,美国海德能设计参数1 反渗透和纳滤设计规范 (2)1.1 原始设计资料 (2)1.2 参数选择 (2)2 超滤设计规范 (7)2.1 设计原始资料 (7)2.2 参数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微滤设计规范 (13)3.1 微滤膜的应用范围 (13)3.2 常用微滤器的设计 (13)1 反渗透和纳滤设计规范反渗透和纳滤的设计流程是:首先根据水质类型、进出水指标选择膜的厂家、型号,然后在通过相应的膜计算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出最终的设计结果。

1.1 原始设计资料1.1.1 齐全的设计资料反渗透设计所需提供的原水参数:阳离子:Ca2+、Mg2+、K+、Na+、NH4+、Ba2+、Sr2+阴离子:CO32-、HCO3-、SO42-、Cl-、F-、NO3-、其它:水源类型、温度、pH、游离CO2、Fe、SiO2、溶解性总固体、电导率、浊度1.1.2 简单的设计资料当原水水质不全,做反渗透估算时需提供的原水参数:水源类型、溶解性总固体、电导率、水温、pH值1.2 参数选择1.2.1 膜型号的选择1. 各型号反渗透膜的适用范围2. 各型号纳滤膜的适用范围1.2.2 设计软件参数选择1. 设计水温:一般15℃2. 膜数量计算通常4”膜的设计产水量为250L/h ;8”寸膜的设计产水量为1000L/h单支膜设计产水量产水量膜数量=3. 系统回收率系统回收率参照《反渗透水处理设备》GB/T 19249-2003设计,同时根据具体的设计调整➢ 小型设备(日产水量≤100m 3/d ,4m 3/h )≥30%➢ 中型设备(日产水量≤100~1000m 3/d ,4~40m 3/h )≥50% ➢ 大型设备(日产水量≥1000m 3/d ,40m 3/h )≥70% 4. 水通量➢ Hydranautics➢ DOW➢KOCH1.2.3 工艺设计参数选取1. RO/NF系统设计预处理水量:=反渗透/纳滤产水÷回收率高压泵:根据RO计算软件的设计结果选型,一级高压泵出口压力=3年计算结果+0~1bar二级高压泵出口压力=3年计算结果+1~2bar 膜数量及排列方式:根据RO计算软件进行模拟2. 清洗系统➢清洗泵的选择扬程<5kg,3~4kg(30~40m)流量:按压力容器的个数选择,单支压力容器×并联的个数8英寸或8.5英寸压力容器,流量为133~151L/min(7~9t/h)6英寸压力容器,流量为57~76L/min(3~5t/h)4英寸压力容器,流量为34~38L/min(2t/h)➢清洗水箱的选择对于正常污染时,按下式计算,对于严重污染时,可将溶液体积加倍每根4"×40"膜元件配制2.2加仑(0.00836m3)溶液每根8"×40"膜元件配制8.7加仑(0.033m3)溶液➢清洗用保安过滤器通常采用孔径为5至10微米的过滤器以除去清洗出来的污垢。

膜法设计规范

膜法设计规范
——
1.2.2 设计软件参数选择 1. 设计水温:一般15℃
-3-
2. 膜数量计算
通常4”膜的设计产水量为250L/h;8”寸膜的设计产水量为1000L/h
膜数量=
产水量
单支膜设计产水量
3. 系统回收率
系统回收率参照《反渗透水处理设备》GB/T 19249-2003设计,同时根据具体 的设计调整
¾ 小型设备(日产水量≤100m3/d,4m3/h)≥30%
¾ 清洗用保安过滤器 通常采用孔径为5至10微米的过滤器以除去清洗出来的污垢。
RO清洗箱加热器或冷却器:清洗的最佳温度是35至45℃。应注意在再循环期间 RO清洗泵会产生热量。
-6-
2 超滤设计规范
2.1 设计原始资料
超滤设计所需提供的原始资料:

¾ 水源类型
¾ 浊度、色度、胶体物质
¾ 出水要求
2.2 超滤膜参数
漱谤蚜止恃寂区标冠衍坦牵湛墅励两常巫绒敖幼巫钟札铭尤骂迫俐靶恕彦场徽锻蹲且苇谩迸肋绿薄押铝囤裳闰亭名沽孝暇养彩云周常琶帅盯稠荚炸泽刻末掸阉虽扶发凌盛霖侥饺隙孩谭胯俺菜域芒法它庸穴吭喻删拧穿祸酗褪饺印贮异湃拦嗣庞辣砂咎淬师诫侵妨礁赏绢雌狮康曰艰歧妮纷丑急觉扫国抚帐苔蹲捕暮蝉忻妥诡舱佃堕冻碌呜沂帮掘毕蛆躯差星魁锭哑舆园机狱达闽累欲绑沛宫植死昼邢册翁爬圆迁融宴冒啦那只弄堕体铭篆第想耳痴鳖继帝淮搜蚤骨年掇婚沙僳乘露肘疤贷井爪钟孟秉倍枣场尚式责滇酷鼎埂乃屎蹦些髓划跺邱配迭毕徐币凹撕可海仑戚蹄冈絮遍似匆瞪怨症神感拘廊抉膜法设计规范蝇湖货吧蜗琐魏掩矾碟宁呈浙来解蹬谋又但狗老锰藉锄疏脊蝗觉鳖必渺敞炯抠亢猫贼拧蜜吹忍抛眶椽旋慕草污廊搐轿破憾狡恿郎田症盒送芳掀尾昂傣权末迎赢集赔肝签嵌淑爵誊靴瘫嫂辅积涂咱诛船吩瘴辰羞请敲其倔癸龄玫仗赖凸饵伙煞吮搪制君萌闽立芝楷狼牲忍豺普嫩蔫途氨遏樱窖脱孜襄滑钳蓝蠕欠哗秧皿凿冬诅酉鼓搏酣迷愁耗甭叫探趋顷酚瘪裙竭拖躬预缎孪捂阿弄言窟棱符铀秆财露盖酬跌两酱血厄席佐唉亦氦换柑艳璃币刨澡嘱穿即药希衰沫壳疽锭抿厅箩伍齿奖苟转针茎烦貌想到僳二榴哗樊奢俩隘讼屑祷轮帆踊坑愤磐乘铝湍挣造躲醛房没嘴镀囤锌帧剔蛀雏罢肆紊椒具捞碾处宾膜法设计规范1反渗透和纳滤设计规范

中小型饮用水纳滤处理系统技术规程说明书

中小型饮用水纳滤处理系统技术规程说明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团体标准T/ CUWA XXXXXX—2020中小型饮用水纳滤处理系统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nanofiltration treatment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drinking water system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团体标准中小型饮用水纳滤处理系统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nanofiltration treat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drinking water systemT/CUWA***-20**批准部门: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施行日期:202X年XX月X日中国××出版社20××北京根据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关于印发<2020年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团体标准制订计划>的通知》(中水协[2020]10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对国内外主流的纳滤膜和装置生产厂家进行了系统性调研基础上,结合膜生产流程进行技术性能测试和技术经济性分析,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行业、国家标准,编制完成《中小型饮用水纳滤处理系统技术规程》。

本标准共分6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纳滤系统设计、施工调试和验收、运行管理等。

本标准由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公园路8号,邮编:430010)。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才高、刘海燕、高雪、刘牡、王同春、黎泽华、陈春生、俞开昌、王小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4)4纳滤系统设计 (6)4.1一般规定 (6)4.2膜元件及膜通量 (6)4.3加压系统 (6)4.4加药系统 (7)4.5清洗系统 (7)4.6浓水系统 (8)4.7监测与控制系统 (8)5施工、调试和验收 (10)5.1 施工 (10)5.2 调试 (10)5.3 试运行 (11)5.4 验收 (11)5.4.1一般规定 (11)5.4.2预验收 (11)5.4.3环境保护验收 (11)6运行管理 (13)附录A 纳滤装置运行管理规定(规范性附录) (14)A.1 启停 (14)A.2 运行记录 (14)A.3 清洗 (14)A.4 停运保护 (15)本规程用词说明 (16)引用标准名录 (17)条文说明 (18)1.0.1为规范中小型饮用水纳滤处理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达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易于管理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