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控制技术

合集下载

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

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

Í » 1.3 ¿ û Ó Â ª ä À ÷º ú ¬ é É µ Ï Ö µ ç À ¦ ª ä º
10
如何用电力电子开关器件实现电能的变换?
v0=s¬vi
vi
+ 电源 B S2 A
分析中我们常常认为图中的开关均为理想开关。此时有:
( S称为开关函数 )
C
io
+ 负 载 -
C
vo
+
io
Ii
S1
}
{
}
¾Ö × Å»É õ ¨À £ ¬Ð ø¡ ¢¿ èÈ ¢£ ©
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电力
技术的新兴交叉学科,称为 电力电子技术或电力电子学
» 1.1 í Í ªÕ ÷µ çÀ ¦µ ç¬ Ó»É õµ õ ¸Ç ý¼ ÆÐ Î
(Power Electronics) 。
5
电力电子学科的形成(续三)
3


1.1 电力电子学科的形成(续一)

电子技术: 利用电子元器件(电子管、半导体器件、集 成电路、微处理器、电感、电容等)组成电 子信息系统,应用电磁学基本原理处理信号 的产生、变换、存储、发送、接收的技术称 为电子技术。 其应用所依赖的器件是电子器件(二极管、三 极管、MOS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等) 研究对象是载有信息的弱电信号
电力电子学
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
1
第一章 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导论


电力电子学科的形成
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的技术经济意义


开关型电力电子变换的基本原理及控制方法
开关型电力电子变换器基本特性

开关型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应用领域
2
1.1 电力电子学科的形成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电力电子控制技术有哪些应用场景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电力电子控制技术有哪些应用场景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电力电子控制技术有哪些应用场景电力电子技术是指将电能进行转换和调节的技术。

而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则是指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频率、功率进行精确控制的技术。

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本文将分别从这四个方面介绍电力电子技术中的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场景。

一、电力系统应用场景1. 电力传输与配电系统:电力传输系统和配电系统中,需要利用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对电力进行转换、调节和保护。

例如,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进行远距离传输,提高了电力输送的效率和稳定性。

2. 电力负荷调节: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可以对电力负荷进行实时调节,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例如,STATCOM(静止同步补偿器)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调节能力。

二、工业生产应用场景1. 变频调速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电动机的变频调速。

通过对电机的电压和频率进行精确控制,可以实现对工业设备的精准控制和节能降耗。

例如,在输送带、风机和泵站等工业设备中广泛应用的变频器。

2. 电力因数补偿:在工业生产中,一些高功率设备的运行会造成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下降,影响电力质量。

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可以通过对电力因数进行调节和补偿,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能源的消耗。

三、交通运输应用场景1. 电动交通工具: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在电动汽车、高铁、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动汽车中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可以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控制电动汽车的加速、制动和节能等功能。

2. 轨道交通系统:在地铁、高铁等轨道交通系统中,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列车的牵引和制动控制,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四、可再生能源应用场景1. 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太阳能发电中,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在能源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门研究关于电能的控制、调节以及转换的学科,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电力变流与变频、能源储存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应用,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1.1 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基础,它被用于控制和调节电能流动。

常见的电力电子器件包括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开关管等。

这些器件通过开关操作,可以实现对电能的高效控制和转换,使得电能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状态和负载需求。

1.2 开关电源技术开关电源技术是电力电子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它能够将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并通过开关器件进行高效控制。

开关电源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密度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军事、通信、工业等。

而且,开关电源还可以实现电能的变压、变频和变流等功能,满足各种复杂的电能需求。

1.3 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控制技术是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内容,它通过对电力电子器件和开关电源的控制,实现对电能的精确调节和控制。

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可以使电能的传输和转换更加高效、可靠,同时也可以提高电能的质量和稳定性,确保电能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2.1 电力传输电力传输是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长距离电力传输中,电力电子技术可以实现输电线路的无功补偿、无功控制、降低线路损耗等功能,提高电力传输效率。

而在直流输电领域,电力电子技术可以实现高功率的直流变换和逆变,实现长距离、大容量的电能传输。

2.2 电力变流与变频电力变流与变频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技术,可以实现交流电能向直流电能的转换,或者将一种频率的交流电能转换为另一种频率的交流电能。

这对于电机调速、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3 能源储存能源储存是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

电子信息技术中的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中的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中的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与电机控制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力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电网、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等领域,而电机控制技术则是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和高效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分别介绍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机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电力电子技术是研究通过电子器件和电气设备实现电能的转换、控制和调节的技术领域。

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变频调速、无功补偿、电压变换、电流变换等。

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是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应用,如晶闸管、功率晶体管、IGBT等。

这些器件具有高功率、高频率和高效率的特点,可以实现电能的快速转换和调节。

例如,变频调速技术可以实现电机的无级调速,提高电机的效率和控制精度。

无功补偿技术可以实现电网的功率因数校正,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机控制技术是研究如何通过控制电机的转矩、速度和位置,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和高效运行的技术领域。

它是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电机控制技术可以分为传统控制和先进控制两种。

传统控制主要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

这些控制方法通过对电机的输入输出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根据误差进行修正,实现对电机的控制。

而先进控制技术则采用更加先进的控制算法,如神经网络控制、模型预测控制和自适应模糊控制等,提高了电机控制的性能和精度。

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机控制技术相辅相成,共同应用于众多领域。

例如,电机控制技术可以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实现电动汽车的高效运行和行驶安全。

电力电子技术可以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电力转换和储能控制,提高太阳能发电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风能发电系统中,电力电子技术可以实现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变频调速,提高了风能发电的可利用率和经济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机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功率半导体器件将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高的工作温度,提高电力电子装置的可靠性和散热能力。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是指将电力和电子技术相结合,通过半导体器件将电力进行变换、传递和控制的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电力电子技术的概述电力电子技术是一种电力工程和电子工程相结合的技术。

其主要应用在将电力进行变换、传递和控制的过程中。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当时出现了用半导体器件实现交流电到直流电的变换技术,即交流输电系统的直流输电技术(HVDC)。

这项技术实现了对远距离长距离输电的需求,缩短了电力传输距离,减少了线路损耗,提高了电力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如市电变频器、电力电容、UPS等系统都是电力电子技术的代表。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力系统的革新,提升了电力传输的能力和效率,实现了电网智能化、数字化、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大幅提升。

二、1、 HVDC交流输电系统的直流输电技术(HVDC)是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基础应用之一。

它可以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从而实现不同地点之间的电力互联、跨越海洋和山区、进行长距离电力输送。

HVDC技术可以提高输电线路的容量、减少输电损耗,并且提高电力传输的可靠性。

HVDC技术正在逐渐普及,已经被应用到欧洲、北美、亚洲等地区的多条输电线路中,成为了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输电方式。

2、 FACTS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技术是一种电力电子技术,它可以根据负荷不同而调整电力系统的电压、电流和相角,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抗干扰能力。

FACTS技术可以使电力系统在电力负载发生变化时,自动调整电力参数和稳定电力系统,从而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减少配电线路的损耗,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3、 STATCOM静止补偿器(STATCOM)是一种电力电子设备,它可以在电力系统中自动实现电容电抗补偿,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电力线路的损耗。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动机控制中的创新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动机控制中的创新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动机控制中的创新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在近年来为电动机控制领域带来了许多创新。

电动机作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动力源,其控制方式的创新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动机控制中的创新应用。

1. 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控制无刷直流电动机是一种基于电子换向器实现转子换向的电机。

与传统有刷直流电动机相比,无刷直流电动机具有更高的效率、更长的寿命以及更小的体积和重量。

电力电子技术在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控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例如,采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算法,可以实现对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精确控制,使之在不同负载情况下运行更加稳定和高效。

2. 变频器控制变频器是一种电力电子设备,可以将输入的电流或电压频率进行变换,从而实现对电动机转速的调节。

在电动机控制中,采用变频器可以实现对电动机的无级调速,从而适应不同负载要求和工作场景。

通过改变输入的频率和电压,可以实现电动机的平滑启动、变速运行和制动控制。

此外,变频器还能够通过控制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减小电动机的谐波噪声和损耗,提高电动机的效率。

3. 直接转换控制直接转换控制是一种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高级控制策略,可以实现对电动机转矩和转速的精确控制。

该控制方法通过使电动机的相电流与所需转矩或转速的参考信号保持一致,实现对电动机的快速响应和高精度控制。

直接转换控制减少了传统控制方式中电机控制的层次和环节,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和控制精度。

4.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是一种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电力输送方式,主要用于长距离、大容量的电力输送。

在电动机控制中,采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以减小传输损耗,提高电能传输效率。

同时,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还具有稳定性好、故障穿越能力强的特点,可以提高电动机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动机控制中的创新应用为电动机系统的性能提升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了重要支持。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电力电子控制技术是什么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电力电子控制技术是什么

电力电子技术中的电力电子控制技术是什么电力电子技术是指将电力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用于实现电力的调控、变换和控制的一门学科。

其中,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则是电力电子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控制电力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输出特性,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本文将就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 可控硅技术:可控硅是一种具有开关特性的电子元器件,可通过外部控制信号,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在电力电子应用中,可控硅被广泛应用于交流电压的调制、变换和控制等方面。

2. 双向开关技术:双向开关是指能够实现正向和反向电流流动的电子开关元器件。

双向开关技术常用于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之间的转换与控制。

3. 脉宽调制技术:脉宽调制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电流或电压的脉冲宽度来控制输出功率的方法。

通过调整脉冲的宽窄,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电流的精确控制。

二、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1. 交流传动系统:在交流传动系统中,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可用于调节电机的速度、转矩和位置。

例如,变频调速技术可以通过调整电机的频率和电压,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2. 新能源发电系统: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可以用于控制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等。

例如,逆变器技术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实现与电网的互连。

3. 电力质量控制:电力质量控制是指在电力系统中,通过电力电子控制技术提高电力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例如,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可以减小电压波动和谐波,改善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

三、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电子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节能: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将更加注重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例如,采用无感应功率器件和高效控制算法,以提高系统的能源转换效率。

电力电子技术知识点总结

电力电子技术知识点总结

电力电子技术知识点总结一、电力电子器件1. 晶闸管:晶闸管是一种具有双向导电性能的电子器件,可以控制大电流、大功率的交流电路。

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可用作直流电压调节元件、交流电压调节元件、静止开关、逆变器等。

2. 可控硅:可控硅是一种具有双向导电性的半导体器件,具有控制开关特性,可用于控制大电流、大功率的交流电路。

可控硅具有可控性强,工作稳定等特点,适用于电力调节、交流电源、逆变器等领域。

3. MOSFET:MOSFET是一种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栅极场效应晶体管为基础的器件,和普通的MOS晶体管相比,MOSFET在导通电阻上有较低的压降、耗散功率小、寄生电容小、开关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开关电路、逆变器、电源调节等领域。

4. IGBT:IGBT是一种继承了MOSFET和双极晶体管的特点的半导体器件,具有高阻塞电压、低导通压降、大电流、耐脉冲电流等特点,适用于高频开关电路、变频器、电源逆变器、电机调速等领域。

5. 二极管:二极管是最基本的电子元件之一,具有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的特点,广泛用于整流、短路保护、开关电源等方面。

以上所述的电力电子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掌握了这些器件的特性和应用,对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电力电子拓扑结构1. 变流器拓扑结构:变流器是电力电子技术中的一种重要装置,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或者改变交流电的频率、电压和相数等。

常见的变流器拓扑结构包括单相全桥变流器、三相全桥变流器、单相半桥变流器、三相半桥变流器等。

2. 逆变器拓扑结构:逆变器是电力电子技术中的一种重要装置,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逆变器可以选择不同的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以满足不同的电力系统需求。

常见的逆变器拓扑结构包括单相全桥逆变器、三相全桥逆变器、单相半桥逆变器、三相半桥逆变器等。

3. 母线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母线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是一种新型电力电子系统,用于将大容量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进行长距离输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电子控制技术》课程实践教学大纲Power ElectronicControl Technology课程编号:02课程类别:独立开设实验课程学时:32(总学时32 实验学时32)学分:1适用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先修课程:电路原理A、模拟电子技术Z、数字电子技术Z和电力电子技术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班提供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课程的任务:进一步巩固《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技术领域的电路基础知识、控制技术和测试实验技术。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加深理解电力电子变换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掌握电力电子变换主电路的选型及参数计算方法;掌握电力电子器件和装置的控制电路设计方法;通过让学生完成较为综合的实验课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完成“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索求知精神,为今后从事与电力电子技术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电力电子控制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课程设计这一集中实践环节,巩固和加深对电力电子技术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及相关课程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选用参考书,查阅手册及文献资料的能力。

通过实际系统的分析设计,建立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实际设计中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选用,掌握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工程选用方法。

通过小型电力电子系统的设计、电力电子变流系统的调试仿真与调试,掌握系统设计、调试和系统综合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够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能正确阐述和分析设计结果。

三、考核方式及办法采取上机考核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主要对实验的态度、操作熟练程度、完成实验的质量(内容与报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

平时实验占70%上机考核占30%每个实验,预习报告占30%实际操作40%总结报告30%实验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

四、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实验安排一览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分配必开或选开实验类型分组人数1MOSFET/IGBT驱动电路设计4必开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1212V/1A非隔离开关电源设计4必开1(Buck电路方案)4必开设计性实验1 312V/1A隔离开关电源设计(Boost电路方案)4PWM控制技术的单片机实现方法4选开设计性实验15SPWM控制技术的FPGA实现方4必开设计性实验1法6步进电机驱动及控制4必开设计性实验17SCR交流调压控制4必开设计性实验18直流电动机调速的控制设计4必开设计性实验1五、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实验一MOSFET/IGB驱动电路设计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理解MOSFET/IGB駆动电路电路设计方法。

(2)熟悉驱动测试方法。

2 •实践内容或原理实践原理:设计一个电压源或电流源电路对功率MOSFE或IGBT进行驱动。

可以参照图1.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1) 数字示波器;(2) 有源隔离电压、电流探头(3) 器件若干4.实践步骤或环节5. 教学方式本实验课程采用实际操作实验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参数由老师给出实验设计题目,学生可根 据实验题目自己设计实验电路或参照已有的电路,写出设计方案,将设计方案交老师检查后方可做 实验。

实验为一人一组,实验完毕要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回答思考题。

6. 实践教学报告要求实验二12V/1A 非隔离开关电源设计(Buck 电路方案)1. 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学习Buck 电路的原理及电压型控制方法,设计非隔离开关电源。

2 .实践内容或原理参照下图进行参数设计。

3. 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1) 数字示波器;(2) 有源隔离电压、电流探头(3)器件若干4.实践步骤或环节5. 教学方式本实验课程采用实际操作实验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由老师给出实验设计题目,学生可根据实 验题目自己设计实验电路或参照已有的电路,写出设计方案,将设计方案交老师检查后方可做实验。

—C 1 1. aVDCL(i=lO^Hl.f 34Fld=0.1 Q*IITIjls-2UnH''RepitiSarming£'i^y iiid i- Tdru ;e i C4亠Rs-0.005 Ohm 图1. MOSFET/IGB 驱动电路实验为一人一组,实验完毕要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回答思考题。

6. 实践教学报告要求将实验原理、设计过程、硬件测试实验结果及分析结果写进实验报告。

图2. MOSFET/IGB 驱动电路实验三 12V/1A 隔离开关电源设计(Boost 电路方案)1. 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学习Boost 电路的原理及电流型控制方法,掌握设计隔离开关电源的方法。

2 •实践内容或原理点T20VIkIDR Q AM Fin 弘to16w Uyr-jXGNU61X35甌L i.icOSCIOSC2 rCNDDR.1 campU1 'VRI1 LAinRI,Y IUT]H” if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1)数字示波器;(2)有源隔离电压、电流探头;(3)器件若干。

4.实践步骤或环节5.教学方式本实验课程采用实际操作实验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参数由老师给出实验设计题目,学生可根据实验题目自己设计实验电路或参照已有的电路,写出设计方案,将设计方案交老师检查后方可做实验。

实验为一人一组,实验完毕要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回答思考题。

6.实践教学报告要求将实验原理、设计过程、硬件测试实验结果及分析结果写进实验报告。

实验四PW控制技术的单片机实现方法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进一步掌握PWM勺原理;(2)实践单片机下实现PWM勺方法。

2.实践内容或原理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1)数字示波器;(2)有源隔离电压、电流探头;(3) 51系列或AVR等单片机最小系统( 4) 器件若干。

4.实践步骤或环节5.教学方式本实验课程采用实际操作实验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参数由老师给出实验设计题目,学生可根据实验题目自己设计实验电路或参照已有的电路,写出设计方案,将设计方案交老师检查后方可做实验。

实验为一人一组,实验完毕要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回答思考题。

6.实践教学报告要求将实验原理、设计过程、程序、硬件测试实验结果及分析结果写进实验报告。

实验五SPW控制技术的FPG/实现方法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进一步掌握SPWM的原理;(2)学习FPGA实现SPW的方法。

2.实践内容或原理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1 ) 数字示波器;( 2) 有源隔离电压、电流探头;(3)FPGA最小系统4.实践步骤或环节5.教学方式本实验课程采用实际操作实验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参数由老师给出实验设计题目,学生可根据实验题目自己设计实验电路或参照已有的电路,写出设计方案,将设计方案交老师检查后方可做实验。

实验为一人一组,实验完毕要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回答思考题。

6.实践教学报告要求将实验原理、设计过程、硬件测试实验结果及分析结果写进实验报告。

实验六步进电机驱动及控制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2.实践内容或原理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4.实践步骤或环节5. 教学方式本实验课程采用实际操作实验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参数由老师给出实验设计题目,学生可根据实验题目自己设计实验电路或参照已有的电路,写出设计方案,将设计方案交老师检查后方可做实验。

实验为一人一组,实验完毕要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回答思考题。

6. 实践教学报告要求将实验原理、设计过程、硬件测试实验结果及分析结果写进实验报告。

实验七SCR交流调压控制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2.实践内容或原理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4.实践步骤或环节5.教学方式本实验课程采用实际操作实验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参数由老师给出实验设计题目,学生可根据实验题目自己设计实验电路或参照已有的电路,写出设计方案,将设计方案交老师检查后方可做实验。

实验为一人一组,实验完毕要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回答思考题。

6. 实践教学报告要求将实验原理、设计过程、硬件测试实验结果及分析结果写进实验报告。

实验八直流电动机调速的控制设计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2.实践内容或原理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4.实践步骤或环节5.教学方式本实验课程采用实际操作实验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参数由老师给出实验设计题目,学生可根据实验题目自己设计实验电路或参照已有的电路,写出设计方案,将设计方案交老师检查后方可做实验。

实验为一人一组,实验完毕要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回答思考题。

6. 实践教学报告要求将实验原理、设计过程、硬件测试实验结果及分析结果写进实验报告。

六、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组织管理的要求(1)实验授课计划由任课教师根据实践教学大纲编制。

(2)实验进程表作为实施、检查、考核的依据,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实验进程表规定的时间做实验,有关当事人应事前向教务处提出申请,经与实验室协商后另定时间。

(3)每个实验项目要有完整的实验指导文件,无实验指导文件,不可开实验。

(4)实验仪器设备要配套完好,所需配套设施预备齐全。

(5)将实验学生分组,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实际操作的机会。

2.对教师的要求(1)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

(2)实验前应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不合格者不准参加实验。

(3)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认真批改实验报告。

3.对学生的要求(1)具有一定的预备知识,如复习电力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课程,先行自学VHDL C语言、Quartus II软件、pspice软件和Saber软件的使用。

(2)上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认真做好预习报告。

4.对教学基地、实验室和实验员的要求(1)实验课同理论课一样,实验员要写好教案,无教案不准上实验课。

实验员应预先做实验,试做实验报告,并检查学生实验所用之仪器、设备等准备情况,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要求实验员对实验原理、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简明讲解,指导学生做好实验。

(3)实验时,确保学生都能实际操作,实验员应在场指导,要诱导和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和操作技能,切忌实验由实验员包办代替。

(4)实验完成后应由指导人员检查所得数据或结论的准确性、合理性。

同时应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后的整理工作,检查仪器设备、工具等是否缺损。

(5)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选用教材:(无)2、主要参考书:(1)《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陈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2)《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 5 版》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电力电子单片机控制技术》,谢运祥,欧阳森,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4)《EDA 技术实用教程》(第四版)潘松,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 年(5)《基于Orcad16.0的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谭阳红,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八、教改说明及其他无执笔人:陈文光系室审核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