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台江县南省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试论六盘水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1 矿区地质
1 . 1 地 层( 见图 1 )
矿 区 内 出露 地 层 呈 近 南北 向展 布 . 产状较为凌乱 . 总 体 倾 向西; 主 要 有 二 叠 系 中 统 茅 口组 一 段 ( P 2 m ) 、 二叠 系中统茅 1 : 2 组二段 ( P 2 m ) 、 二 叠 系 中统 茅 口组 5 - &( P 2 m ) , 二 叠 系上 统 龙 潭组( P 3 1 ) , 侏 罗 系 中统 和 平 乡组 ( J 2 h ) 等。 中二 叠 统 茅 口 组 一段 ( P 2 m ) : 岩性 为 一 套 滨 海 ~ 浅海相的
4 . 1 工程概 况
表 2 点 位 高 程 精 度 分 析
点 名
I ⅨO 7
大地 高
3 4 . 3 8 0 m
正 常 高( 高程 )
3 0 . 8 5 0 m
正常 高( 拟合 )
3 0 . 8 8 0 m
差 值
0 . 0 3 0 m( 东接 开发 区 , 多为丘 陵 地 , 同时. 所 给 L xO l 2 3 . 7 4 3 m 2 0 . 2 l 5 m 2 0 . 1 6 4 m 一 0 . 0 51 ( Ma x ) 已知 点的 只有 两个 , 又不通视 . 利 用 常规测 量的 方法难 以实现 。 我 由表 1和 表 2可 看 出 . 在 已知 两 个 点 , 用 4个 已 知 水 准 点 们 在科 学城 中部组 团市政 道路 勘测 设计 阶段 中 .利 用 G P S 技 术 平 而位 置 点位 精 度 在 毫 米 级 , 高 程 拟 快 速准 确地 获 得; 受 6 量 数 据 .既极 大地提 高 了测量 精度 和 工 作 效 去 拟 合 正常 高 的 情 况 下 , 合 的 最 大 差值 在 厘 米 级 。 益, 减 轻 了测量 劳动 强度 , 又解 决 了常规测 量难 以 完成 的任 务 。
贵州省五指山那雍枝铅锌矿成矿过程浅析

贵州省五指山那雍枝铅锌矿成矿过程浅析贵州省五指山那雍枝铅锌矿是中国重要的铅锌矿之一,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雍冠乡,是中国普遍存在的复式铅锌矿床之一。
该矿的地质状况复杂,存在多种成矿物质,从而造就了五指山那雍枝铅锌矿的丰富矿产资源。
五指山那雍枝铅锌矿主要成矿元素有铅、锌、银等,其中铅锌混合矿为主要品种。
该矿床属于热液型铅锌矿床,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晚三叠世晚期,该期间地壳浅部构造环境变化剧烈,特别是华南地区的构造事件导致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
五指山那雍枝铅锌矿区域韧性高,矿体变形量大,成矿流体循环性较强,因此在形成矿床的过程中,满足了铅锌矿物元素的聚集。
具体来说,五指山那雍枝铅锌矿的成矿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矿化前阶段:该阶段的特征是矿体整体或局部出现变形、碎裂以及化学风化,这种化学风化产生的物质可以作为成矿物质的源头。
2.热液阶段:该阶段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富铅、富锌的热液流体,通过不断的深入流动,逐渐沉淀聚集,形成了银铅锌硫化物矿物。
3.矿化后阶段:该阶段成矿作用比较弱,主要作用是对银铅锌硫化物矿物进行了部分氧化和还原,产生了硫酸根磷酸根等离子体反应,最终形成了含碳酸盐的铅锌矿物。
总之,五指山那雍枝铅锌矿的成矿过程具有明显的流体循环性和变形剪切性。
在成矿期间,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化学环境推动了铅锌矿物元素的聚集和沉淀,并最终形成矿床。
同时,在五指山那雍枝铅锌矿的开发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地质构造和成矿环境的影响,制定科学的矿床开发计划和技术方案,以保证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五指山那雍枝铅锌矿的一些相关数据:1.矿床规模:估计该矿床铅锌等金属储量约为550万吨,其中铅和锌的平均品位分别为1.31%和2.18%。
2.主要矿物种类:银铅锌硫化物矿物为主要矿物,如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等。
3.矿床控制因素:该矿床受地质构造和流体作用的控制,如断裂、褶皱、岩浆侵入以及热液流体的淋滤作用等。
4.矿区聚落:五指山那雍枝铅锌矿区有三个聚落,分别为新发、花店、赖家坳,有约3000人居住。
铅锌矿资源的地质特征分析

四川铅锌矿储量也较为丰 富,主要集中在攀枝花、 凉山等地区
甘肃铅锌矿储量相对较少, 主要集中在白银、金昌等 地区
内蒙古铅锌矿储量较少, 主要集中在赤峰、通辽等 地区
铅锌矿主要分 布在中国、澳 大利亚、秘鲁
等国家
中国铅锌矿主 要分布在云南、 广西、湖南等
地区
澳大利亚铅锌 矿主要分布在 昆士兰州、新 南威尔士州等
资源量估算的影响 因素:地质条件、 开采技术、市场需 求等
资源量估算:通过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估算铅锌矿资源的储量和分布。
品质评价:通过对铅锌矿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评价其品质和价值。
可开采性评价:根据矿区的地质条件、开采技术、经济因素等,评价铅锌矿的可开采性和经济 效益。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铅锌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土流失、污染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环 境保护措施。
成矿深度:铅锌矿通常形成于地下深处,深度通常在1000米以下 温度:铅锌矿的形成需要较高的温度,通常在200摄氏度以上 压力:铅锌矿的形成还需要较高的压力,通常在5000大气压以上 地壳运动:铅锌矿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如板块碰撞、地幔上升等
成矿流体:包括 地下水、岩浆、 天然气等,是铅 锌矿形成的重要 条件
化学成分:铅锌 矿的形成与地壳 中的铅、锌等元 素密切相关
温度和压力:铅 锌矿的形成需要 一定的温度和压 力条件
岩石类型:铅锌 矿通常形成于特 定的岩石类型中, 如石灰岩、砂岩 等
铅锌矿的主要矿物组成: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等 矿物之间的共生关系:方铅矿与闪锌矿、黄铁矿等矿物的共生关系 矿物分布规律:不同矿物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分布规律 矿物形态和结构:不同矿物的形态、结构和物理性质
国内铅锌矿开采存在环境污染 问题
贵州威宁昊星铅锌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浅析

[4-5]
ꎮ
目前区内已发现的百余处铅锌矿床(点)ꎬ但除了赫
章猪拱塘铅锌矿(275 万吨
金属量)
[6-7]
ꎬ其余矿床成矿规模均属于中小型ꎮ 因
高
[4ꎬ6ꎬ10-17]
ꎬ但是位于黔西北与邻省交界的云炉河
坝地区ꎬ铅锌成矿作用研究较少ꎬ新一轮的勘查工
[ 基金项目]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重大科研专项( 黔西北地区铅锌找矿攻关) 资助ꎬ编号:黔地矿纪要(2015)14 号ꎮ
[ 作者简介] 安正泽(1967—) ꎬ男ꎬ研究员ꎬ主要从事地质矿产调查工作ꎮ Email:anzhengze@ 163 com
[ 通讯作者] 闫斌(1982—) ꎬ男ꎬ助理研究员ꎬ主要从事地球化学研究ꎮ Email:yanbin703@ 163 com
裂成矿带与北西向罗卜荚断裂成矿带交汇部位ꎬ主
要的褶曲有河坝背斜、大坪子向斜等ꎬ总体表现为
单斜构造ꎬ倾向南东ꎻ断裂构造有:NE 向石门断裂
(F3 )及 NW 向断裂 F5 等ꎮ 石门断裂(F3 )为区内的
主干断裂(图 1)ꎬ即区域性银厂坡 - 石门断裂在矿
区内的显示部分ꎬ沿土地山 - 河坝 - 狮子硐 - 杨家院
作为深入研究该地区提供了契机ꎮ 本文在对昊星
铅锌矿床详实的矿床地质和矿物学研究基础上ꎬ
通过对硫化物的 S 和 Pb 同位素组成分析ꎬ揭示该
矿床成矿物质的来源与演化过程ꎬ进而分析矿床
的成因机制ꎬ为此拓展新的有效找矿方法ꎬ争取实
现该带铅锌矿的重大找矿突破ꎮ
[ 收稿日期]2019-06-06 [ 修回日期]2019-08-12
此ꎬ黔西北地区一直被自然资源部列为中国急需加
1 前言
强地质工作的重点成矿区带之一[4ꎬ8-9] ꎮ
铅锌矿特征

铅锌矿特征铜、铅锌矿基本特征及找矿标志——2009.10.20钒铅锌矿【晶体结构】斜方晶系。
【形态】晶体呈双锥状、柱状、较少板状,集合体呈块状、粒状、壳状、钟乳状、纤维状、葡萄状等。
【物理性质】颜色有褐红、橙、黑褐色等。
条痕橙至褐红色。
透明。
油脂光泽。
无解理。
贝壳状或参差状断口。
具脆性。
硬度3—3.5。
比重6.2。
【鉴定特征】颜色以褐红、黑褐或橙色为主,并具有橙至褐红色的条痕,比重大,硬度低,易溶于酸为其特色。
【成因及产状】钒铅锌矿为次生矿物,常与钒铜铅矿一起产于铅、锌矿床的氧化带中。
而经常共生的矿物还包括钒铅矿、磷氯铅矿、方解石、砷铅矿和白铅矿等。
【主要用途】矿物收藏与研究。
【其它】世界重要产地有纳米比亚、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地。
方铅矿【化学组成】PbS。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
【形态】晶体外形常呈立方体,有时为立方体和八面体的聚形,集合体常呈粒状和致密块状。
【物理性质】【鉴定特征】铅灰色,强金属光泽,立方体完全解理,相对密度大,硬度小。
【成因及产状】形成于不同温度的热液过程,其中以中温热液过程为最主要,经常与闪锌矿一起形成铅锌硫化物矿床。
在氧化带,方铅矿不稳定,转变为铅矾、白铅矿等一系列次生矿物。
【主要用途】是炼铅的主要原料,同时常可综合回收银。
【其它】世界著名产地有美国密西西比谷地、新南威尔士布若肯山、墨西哥圣犹拉里亚、加拿大苏里万矿以及东欧的保加利亚、捷克和斯洛伐克。
中国的著名产地有云南金顶、广东凡口、青海锡铁山等。
一、铅锌矿基本特征在自然界,特别是原生矿床中,铅锌具有密切的共生关系,可说是似影随形。
它们具有极为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均具有强烈的亲硫性,能形成相同类型的易溶络合物,能被铁锰质、粘土或有机质所吸附。
铅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约为15×10-6,其中,砂岩7×10-6、碳酸盐岩9×10-6、页岩20×10-6。
锌在地壳中平均含量约为80×10-6,其中,玄武岩105×10-6、花岗岩中60×10-6、砂岩16×10-6、碳酸盐岩20×10-6、页岩95×10-6。
贵州省铜炉上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40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贵州省铜炉上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王 军,杨 天,杨思涛(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地质大队,贵州 六盘水 553001)摘 要:贵州省铜炉上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在区域性的北西向垭都-蟒洞构造带内。
铅锌矿主要赋存于二叠系栖霞组灰、深灰色中-厚层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中,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其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地层岩性控制。
本文从地层岩性、构造条件对矿体的控制作用及找矿标志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铅锌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铜炉上;贵州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3-0040-2收稿日期:2020-07基金项目:贵州省地矿局青年科研项目“贵州省垭都-蟒洞断裂带北西段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研究(黔地矿科合[2019]29号)”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王军,男,生于1989年,汉族,陕西渭南人,工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地质勘查。
贵州省铜炉上铅锌矿床位于赫章县兴发乡和水塘乡境内,距赫章县城约20km。
铅锌矿开采历史悠久,建国前就有采矿活动,1958年~2008年先后有贵州省地质局赫威水地质大队、贵州有色地勘院、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队等单位在研究区内开展矿产勘查工作。
上世纪七十年代贵州省地质局一0八队完成了1:20万威宁幅区域地质调查和区域矿产调查;一一三地质队完成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2009年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提交了贵州省铜炉上铅锌矿区详查报告。
近年来,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该研究区开展了少量地质工作,取得了一定认识。
1 研究区地质概况研究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黔北台隆之六盘水断陷与遵义断拱两个三级构造单元结合部位。
属于早古生代晚期形成的垭都-蟒洞构造带。
该带总体走向310°,以垭都一蟒洞断裂为主体,在长约55公里,宽约30公里范围内形成一系列背向斜和次级褶皱,这些背斜都被纵向逆冲断层切割,总体上构成一个由南西向北东方向逆冲的复杂褶断带,本工作区内出露的F1,即为断裂带的主断层,断距可达200m~1500m,其两侧有较多平行、斜交的次级断层发育,该带内有众多铁矿和铅锌矿床(点)即产于F1主断层内及下盘二叠系灰岩中。
浅议黔东北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1 成 矿 背 景
1 . 1 区 域 地 质 概 况
1 . 1 . 1 地 层
尔造 山期后 , 随着 Ro d i n i a 超 大 陆裂 解 , 使 江 绍 缝合
带 的斜 向俯 冲转 变 成 左 行 走 滑 , 形 成江 绍 转 换 断 层 系, 使 华 夏 陆块 向东运 动 , 扬 子 陆块 向西 运 动 , 导 致 华南 残 留盆 地 拉 张 , 在 残 留盆 地 背 景 上形 成 复 合 的 盆地 、 扬子 东南 大 陆边 缘 盆 地 和 华 夏 西北 大 陆 边 缘
可 供 进 一 步 地 质 勘 查 工 作 的找 矿 远 景 区 。 关键词 : 地 质 特征 ; 找矿方 向; 铅锌矿 ; 黔 东 北 地 区
中 图分 类 号 : P 6 1 3 ; P 6 1 8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1 4 1 2 ( 2 0 1 3 ) 0 2— 0 2 1 6 —0 8
。该 裂谷 盆地 系 由华南 裂 谷 黔 东北 地 区位 于云贵 高原 向 四川 盆地 与湘 西 丘 转换 拉张 型裂谷 盆地 ]
陵之 间的斜 坡地 带 ( 武 陵 山 区) , 出露 地 层 属 扬 子地
形 成 不 同级 别 的 复 杂 堑 垒 构 造 层 区 ¨。 区内的 出 露地 层 从 老 至 新有 蓟 县 系 ( 梵净 盆地 3部 分 组 成 ,
5 5 43 0 0; E- ma i l : 3 4 4 7 5 4 5 3 3 q q .c o n r
第 2 8卷
第 2期
兰天龙 : 浅议黔东北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方 向
系 ] 。R o d i n i a超大 陆 裂 解 和 裂 解 之 后 的 雪 峰 运 动 向的褶 皱及 断 裂 , 形成地堑式盆地l _ 7 ] 。加 里 东 运 动
探讨铅锌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探讨铅锌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摘要:会泽铅锌矿在我国算是大型的铅锌矿床了,也是国家主要生产铅锌矿之一。
本文通过对云南会泽铅锌矿矿区的特征和规律分析,阐述了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岩相古地理和成矿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条件,认为矿床成因为多期次、多阶段、复成因的热水沉积一动力改造型迭加矿床。
关键词:铅锌矿;地层特征;矿床成因1 地质概况会泽铅锌矿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
其东部受昭通——曲靖隐伏断裂所限,西部为小江断裂。
该区在晋宁——澄江运动后,结束了地槽历史,小江断裂以东出现了大范围的不均匀沉降,形成了以NE向褶皱断裂为主的构造带,该区自此进人了相对稳定的地台阶段。
中生代期间,该区属于南北地洼区川滇地洼系的一部分和云贵地洼区西北部的一部分。
区内铅锌矿床主要分布于扬子准地台康滇东部边缘隆起带——昭通——牛首山隆起带北段及其与滇黔台坳接触带附近,总体上呈NNE向带状展布,从空问位置上看,会泽铅锌矿恰好位于滇川黔成矿带之中部。
区内各时代地层发育较为齐全,主要由一套海相碳酸盐、碎屑岩组成。
区域断裂构造主要有小江断裂带、北东构造带和垭都一紫云断裂带,控制了该区铅锌矿床的发育、分布和地层厚度变化、岩相古地理及区内岩浆岩活动。
区域岩浆活动主要为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广泛分布于该地区。
2 矿区地层特征矿床的形成离不开层积岩的堆积,矿床自然也就形成层叠式(见图1)。
矿区内保留有一整套完整的碳酸岩沉积建造,出露地层主要有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盆系的海口组和宰格组;石炭系地层从老到新有大塘组、摆佐组、威宁组和马坪组一整套完整的地层;还有下二叠统梁山组、栖霞一茅口组及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各地层之间均呈整合接触或假整合接触关系。
另外,在矿区沿山坡和沟谷还分布有第四系地层的冲积、洪积砂粒粘土层。
其中下石炭统摆佐组(C1b) 是该区主要的赋矿层位,厚约60 m.最厚可达276.5 m。
岩性为灰白色一红褐色中至粗晶白云岩.中间偶夹有灰岩或硅质灰岩薄层,两者呈渐变过渡关系,蚀变特征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 ,矿体 中锌 品位 1 7 . %~l.8 0 1 %,铅 品位09 % ̄70 %, 4 . 8 .6
铜 品位 00 % ̄00 %。伴 生 微 量 元 素 为 G 00 0 % ̄ 00 %、 .1 .6 a .0 7 .1
1 6
开 发 应 用
贵州省 台江县南省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 因浅析
谭 华
( 贵州省地矿局 1 4 地质 大队,贵 州 都匀 5 8 0 ) 0 5 0 0 摘 要:本文在 简述南省铅锌矿床 的区域地质 背景 、矿 区地层 、构造特征 、矿石质量的基础之 上,从构造控 制条件 、岩性对
成矿作用 、 矿质 来源、 成矿 时代 、 成矿温度等对 区内铅锌成矿规律进行 小结 , 认为 区内铅锌成 因属 与地 下热水作用相关的“ 中 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铅锌矿床” 类型。
区内沿蔓洞断裂带具有成片成 带的P 、 n b Z 水系地球化学
异 常 ,异 常 总 体 为 北 东 向 ,受 地 层 、构 造 控 制 明 显 。据 贵 州
标 :东径 18 1 7 ,北纬2 。25 ” 0 。 81” 64 9 。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 区大地构造 位处扬子 准地 台与华南褶皱 带过渡 带的 保 ( )一 铜 ( )一玉 ( )一凯 ( )一 三 ( 靖 仁 屏 里 都)深大
时,不易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 ,导致矿液 不易扩散,常常形
成脉状矿体 。 ( )矿 质 来源 :通 过 铅 同位 素 测 试 ,p 2 /b。比值 为 3 b。 P 2
根据前述 , 区内分布有三条含矿 断层, 共发现 五个矿体 ,
矿 体主 要 为 含铅 锌 铜 等 多 金 属 矿 的 石 英 脉 组 成 , 产 出和 分 其
群乌叶组、番召组、清水江组 、平略组,岩性主要为一套浅 变质岩系,为华南褶皱带基底岩石组合 ;北西盘则主要出露 寒武系 、奥陶系地层,岩石组合为碳酸盐岩夹碎屑岩 ,为扬
子准 地 台 的盖 层 岩 石 组 合 。
北北西 ,倾角6 。 1,为一压扭性逆断层 ,破 碎带中主要 5~8 。 由石英脉组成,见铅锌矿 ( )体 ,是区 内的容矿构造 。 化
为 单 脉 矿 体 ,长 2 3 30 5  ̄ 5 m, 矿 脉 延 伸 3 ~ 2 0 ,矿 体 厚 0 om 05  ̄ 2 . 3 m,其 厚 度 常 受破 碎 带 厚度 变 化 控 制 ,而 成 同 步 消 涨 的关 系 。 2 5 矿 石 特 征 . 2 5 1矿 石 化 学成 份 .. 矿 石 化 学 组 分 为 铜 、铅 、锌 , 以锌 为主 ,铅 次 之 ,铜 最
断 裂 带 上 ,该 断 裂 带 为 上 述 两 个 一 级 构造 单 元 分 界 线 ,沿 断
省地矿局物 化探院 ,对 贵州省地球 化学块 体 ( 常面积 > 异 l0 k )研究最 新成果 ,在都匀. O 0m2 凯里. 铜仁 一带圈 了一个
北 东 向铅 锌 地 球 化 学块 体 ( b x 0 、Z >6 x 0 ) P >4 1~ n 0 1 ,说
119 ,由于在梵净 山地 区产 于辉绿 岩中之多金属矿点的矿 . l 0 质可能就来源于辉绿岩 , 为区内铅 主要来 自于上地幔或与 认 岩浆源有关 ;6 S . % ~2 .3 o ¨ 在71 。 28 % ,硫 主要 来源 海水形成 7
的硫 酸 盐 中…。
布 受北 东东 向的断层控制 ,矿 脉产状 与断层破 碎带产 状一 致 ,倾 角较 陡,多在 7 。 右 。富矿 体常在断层产状 由陡变 5左 缓部位 、被次级断层切割处 。当石英脉被 二次破 碎时,常形 成 由矿 石矿物胶结 的石英 角砾岩富矿体 。发现 的5 个矿体均
步富集 。
3 矿床控矿规律
( )构 造 控 矿 明 显 : 矿 体 受 断 裂 控 制 明 显 , 已知 铅 、 1 锌 、铜 多金 属 矿 ( )体 都 分 布 在 料 洞 断 裂 带 附近 次 级 断层 化 或 早 期 形 成 的 小 断 裂 中 。据 此 认 为 ,区域 性 料 洞 断 层 为 区 内
2 矿 床地 质特 征
2 1 地层 .
矿 区 出 露地 层 由老 至 新 依 次 为 青 白 口系 清 水 江 组 、平 略
组,南华系富绿组、南沱组 。其 中青 白口系清水江组 、平 略
组 为 区 内含矿 层 位 。
清水江组 ( q : Qb ) 岩性为粉砂质绢云母板岩 、 砂质板岩、 绢云母板岩及变余砂岩组成 。具有水平层理 、滑塌构造 。厚
关键词 :铅锌矿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台江县南省
D : 1 . 9 9 j s . 6 1 6 9 . 01 . 8 0 7 0I 0 3 6 / .i n 1 7 — 3 6 2 2 0 . 0 s
矿 床 位 于 台江 县 城 北 西 3 3方 位 ,平 距 约 5m, 地 理 坐 4。 k
眨
断层破碎带主要见碎裂岩 ,局部可见角砾岩 ,断层两盘岩性
即 钟踢l 謦
鄹翻阁
为青 白口系地层。为一逆冲 断层 。该断层的附近分布一系列 的多金属矿点 ,该断层是 区内的控矿和导矿构造 。 F3( l 大岩寨断层) :分布于矿 区南部,走向北东东,倾 向北北西 , 倾角7 。 0 , 8~8。 为一压扭性逆 断层 , 东段被F 排 4( 略断层 )断错位移 。破碎带中主要 由石 英脉 组成 ,见铅锌矿 ( )体 ,为区内的容矿构造 。 化
( )成矿 时代 :据局科研所 资料,铅 同位测试年 龄据 4
今约80 a 4 M ,大 致 与 雪 峰 运 动 相 当 。
( )成矿温度 :通过成矿期脉石矿物 中包体均一温度 , 5 石英中包体均一温度为14  ̄2 0 " 1. 3 .C,成矿温度为中低温[。 3 9 1 】
4 矿床 成 因
I 0 0 0 %  ̄ 0 0 0 % 、 Hg . 0 %  ̄ 0 0 % 。 n .0 3 .0 5 00 1 .3
2 52 矿 石 结 构 构 造 ..
矿 石 结 构 : 自形 、半 自形 晶粒 结构 、溶 蚀 交 代 结 构 、碎
[】程 裕社,94 2 中 M] 北 地 19 . 3 贵 州 省有色 地 质勘 查局 六 总队 . 州省 台江 县南 省铅 锌矿 普 查地质 报 贵
F2( 冬 断 层 ) l 南 :分 布 于 矿 区 中部 ,走 向北 东 东 , 倾 向
l . 爿轴 纠聃睛 晴瓤 E I 嗡I j 马l 囔 , 峨 嘲 H哺如纠籼溉 静● 嘲溉l 翻喇: I ・ l 礴蛀1 —魅 糠姻趣 t讯 I tl } H瞄潮I ; 鼍
以 蔓 洞 断层 为界 ,南东 盘 出露 地 层 主 要 为 青 白 口系 下江
矿石矿物主要为 闪锌矿 、 方铅矿 , 次为黄铜矿 、 辉铜矿 、 孔雀石 、黝铜矿等 ;脉石矿物主要 为石英 ,次为黄铁矿、方
解石等 。
1 者 简介J谭华 ( 97) 作 17.,男,地质工程 师,主要 从事矿 产
评价工作 。
( 上接第 2 0页) 以尽 自己的天责 ;不是满足一切物欲 ,而 是达 到同宇宙的超 自然统一 ,即“ 天人合一” ,无为低熵态与大 自然和光 同尘。 熵定律告诉我们在各领域里不要大 肆挥 霍能源,尽可能 减少和延缓熵增 , 人们都应该 自觉不 自觉地接 受熵 定律 的支 配。 我们期望 以低熵为基础 的新概念激励人们 用新的眼光观 察建设经济文化生活等不 同的社会层面 。
告[ ] 0 5 R. 0 . 2
裂结构 、胶 状结 构等 ,其 中以半 自形 晶粒结构 、溶 蚀交代结
构为主 。
矿石构造 :浸染状、条带状 、脉状 、角砾状 、团块状等
构造 。 2 5 3矿 石 矿 物 成 分 ..
【】谭华等 . 州省 铅锌银 矿 资源 潜力 评价 报告 [] 0 0 4 贵 R . 1. 2 [】王华 云等 . 铅锌矿 成 矿规 律及 找矿 靶 区研究 [] 6 5 贵州 R. 9. 1 9
岩层倾 向南东,倾 角2 。 5 。在翼部见一些次级褶 曲,褶 0~3 。
曲轴 向与 向斜轴 向基本一致 。
断 层 :矿 区 断 层 构 造 较 为 发育 ,主 要 见 北 东 向 、北 东 东
向两组断裂构造。对区内主要断层描述如下: F 料洞断层 ) 2( :位于矿 区北西侧,为一区域断层 ,矿 区仅 为 该 断层 的 南 东 - ' 部 分 ,断 层 走 向5 。 3 ' O ,倾 向 南 东 , 倾角5 。 5 ,在 区域上长度大于4 k 0 m,垂直断距3 0 O 0 0 ~l0 m,
质 板岩、凝灰质板岩等 。 围 岩蚀 变 : 变 以 硅 化 为 主 , 为绢 云母 化 、 铁 矿 化 、 蚀 次 黄
( )岩性对成矿作用 的控 制:岩性对矿 体控 制十分 明 2
显 ,区 内铅 锌 矿 化 主 要 分 布 在 青 白 口系 浅 变 质 岩 中 ,岩 性 主
要 为绢 云母 板岩、砂质板岩 、凝灰质板岩中,上述岩性对区
明该区是一个铅锌资源潜力区,具有 良好的P 、 n b Z 地球化学
背景。
裂带两侧断裂 、褶皱构造极为发育。区域性蔓洞断裂从矿区 北部通过 ,该断层为上述深断裂在该区的浅部表现 ,其两侧 有超基性岩 出露 ,并且断裂两侧沉积 盖层岩石相变 明显 ,显 示 出其典型深大断裂特征 。 该断裂带 是贵州省重要 的汞、 、 锑 铅 、锌等热液矿产成矿带 。
矿 液循环的通道 ,为导矿构造 ;而次生断层或先期形成 的小 断裂是区 内的容矿构造 ; 而断层 由陡变缓处往往是矿体 富集
部 位 , 由主 要 断 层 错 切 部 位 往 往 是 矿 化 集 中 区 。
2 3围岩及 围岩蚀变 . 围岩:由于区 内铅锌矿产于断裂破碎带 ,断层两盘 的围 岩为青 白口系地层 ,岩性主要为浅变质岩系绢云母板岩 、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