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3 Module1 西班牙建筑设计师高迪简介
安东尼奥·高迪

到了青年时期,他还是那样孤僻内向、不爱交际,所以真说不上有谁特别喜欢他。学习上他属于中不溜儿,只是画图画得特别棒。他最早的作品是替中学生自办的手抄本杂志《滑稽周刊》画一批插图,杂志每期出12份,算是相当多的了。
1870年,安东尼奥·高迪进入巴塞罗那建筑学校就读。在校的头两年,灾难接踵而至:先是医校刚毕业的大哥不幸去世,接着是母亲病故,再后是姐姐撒手人寰,留下一个幼小的女儿。老父只好带着外孙女搬到巴塞罗那来与儿子同住。安东尼奥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赚钱养家糊口。
后世评论
在后代的记忆里,高迪是天真的、孩子气的,有时甚至近乎无赖和疯狂:但同时又是自然和纯朴的:虽然高迪成天都跟百万富翁业主在一起,但他永远埋头苦干,永远本分做人,以致1926年被电缆车撞死时,竟没人认出他就是伟大的建筑师高迪,因为他就是那一副永远不变的“乞丐样子”,真是纯朴简单得可爱又令人伤感!
111高迪建筑生涯的顶峰是1883年接手的圣家教堂,为此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坦率地说,游欧洲不论到哪个国家,参观教堂是必不可少的节目。我到过的教堂确实不少,多数教堂一离开就回忆不起来,而高迪设计建造的圣家教堂,从任何意义上说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首先是设计,这座教堂突破了基督教千篇一律的传统格局,是用螺旋形的墩子、双曲面的侧墙和拱顶双曲抛物面的屋顶,构成了一个象征性的复杂结构组合。教堂的上部四个高达105米的圆锥形塔高耸入云,纪念碑般地昭示着不朽的神灵。塔顶是怪诞的尖叶柿,整个塔身通体遍布百叶窗,看上去像镂空的大花瓶。教堂外部的雕刻精美而独特,不论是十字架上的耶稣,还是根据《圣经》故事创作的主题雕塑,都给人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即便你对基督教一窍不通,只要伫立在圣家教堂前,你就会被那峥嵘、奇异的雕刻纹理所折服,你就无法平息内心的震撼。高迪虽不是一位教育家,但他深谙教育环境所具有的感染力是不可抗拒的。
安东尼奥.高迪

高迪作品
高迪自1883年开始主持该工程,直 至1926年去世。在生前的最后12年, 他完全谢绝了其他工程,专心致志 于这一教堂的建筑。这是他一生中 最主要的作品、最伟大的建筑,也 可以说是他心血的结晶、荣誉的象 征。
圣家族大教堂
圣家堂
这座大教堂至今尚未完全竣工。现在的建设者已经是第五代了。 由于资金匮乏,工程进展缓慢。工程平均每年耗资300万美元。 即使在资金供应很稳定的情况下,恐怕至少也还得建65年。实 际上,谁也说不准究竟还得建多少年。
小组成员:
胡梦思
高捷
向华
“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
在的东西!”
—— 安东尼· 高迪
一:高迪简介; 二:高迪的故事;
三:高迪作品 ;
四:高迪密码。
西班牙建筑师 安东尼奥· 高迪
“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 不存在的东西!” ——安东尼· 高迪
高迪曾就学于巴塞罗那省立建筑 学校,毕业后初期作品近似华丽的 维多利亚式,后采用历史风格,属 哥特复兴的主流。
米拉公寓
古埃尔公园
米拉之家
古埃尔公园
古埃尔公园
为“上帝的建筑师”的天才大师安东尼奥· 高 一生留下无数知名建筑,也让人感慨, 有哪座城市会像巴塞罗那,因一个人(高迪) 得熠熠生辉。” 的建筑带给作家灵感,2007年,一部围绕着 七座建筑而展开的小说《高迪密码》在西班牙
以高迪之死为起点,设计了大量离奇巧合,还 迪的七座建筑制造了弦外之谜,它们分别是圣 Sagrada Familia)、古埃尔公园(Parc Guell)、 之家(Casa Vincens)、采石场大宅(La ra,也称米拉之家)、巴特罗之家(Casa 、卡佛之家(Casa Calvet)、古埃尔宫(Palau 。作者巧妙地将这七处建筑与天上的北斗七 一呼应,构成了陆地上的“大熊星座”,成为 中的解密关键。
高迪(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搜狗百科

高迪(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搜狗百科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的建筑作品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 i Cornet,也译为安东尼·高迪、安东尼奥·高第等。
1852.6.25—1926.6.10),其父弗朗西斯科·高迪(Francesc Gaudi I Serra)为铜匠。
在前往巴塞罗那(Barcelona)学习之前,高迪曾当过短期铁匠学徒。
他于1869年前往巴塞罗那,但1873年方获得加泰罗尼亚省立建筑学校之学习许可。
高迪学生时代受到了冯塔纳(Miloy Fontanas)的影响,并于1878年毕业,取得建筑师执照,此后至死几乎都在巴塞罗那工作生活,未曾离开。
毕业后初期作品近似华丽的维多利亚式,后采用历史风格,属哥特复兴的主流。
高迪最早接受的主要委托项目是完成巴塞罗那的神圣家族教堂(1883开始建造),这是一座极有个性和感染力的建筑物(高迪去世时仅完成一个耳堂和四个塔楼之一),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又译为巴特罗之家、巴特略之家等),古埃尔领地教堂和古埃尔公园(又名奎尔公园)。
高迪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唤醒存在于人类心中的直觉潜能,虽受英国美术大师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自然主义学说和新艺术风格(Art Nouveau)的影响,但他心中那股浓烈的加泰罗尼亚民族意识,和来自蒙特瑟瑞(Montserrat)圣石山的灵感泉源,却与他的作品密不可分。
高迪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不但能结合传统与当代的各种建筑风格,还同时保有原创力,在技术上做大胆的突破,并运用精彩、独特而且深富创意的装饰,让每一件作品从建材、型式、到门、角、窗、墙等任何一处细部,都独一无二,也因此高迪的建筑风格很难被归类,也莫怪乎他能得到“建筑史上的但丁”雅号。
而让高迪拥有源源不绝的创意及不停超越自己的动力,则是“大自然”。
高迪曾说:“艺术必须出自于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已为人们创造出最独美丽的造形。
高迪

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
生平年表 1852年6月25日 诞生于加泰罗尼 亚小城雷乌斯 1870年 进入巴塞罗那建筑学校就 读 1877年 毕业设计为一所大学的礼 堂 1878年 获得了建筑师的称号,且结 识了欧塞维奥· 古埃尔 1883年 主持圣家族大教堂的修建 1900年 决定建造“古埃尔公园” 1926年6月10日 于巴塞罗那有轨 电车通车典礼被电车撞倒去世
棕榈叶铸铁大门,这在后来奎尔公园等处都 可见到的,算是高迪开始有自然主义的创作 雏形。
由于屋主是瓷砖制造商,高迪运用了许多的 磁砖铺在屋子裡裡外外,而且这些磁砖都配 合着花坛里栽种的非洲万寿菊,让此屋更为 耀眼;据说屋子里有更多花、鸟与植物的磁 砖与壁饰,替屋主做了最好的招牌,或许这 称得上是置入型行销的滥觞。
高迪为圣家堂设计了三个立面,共三个正门。每 个门上有4座尖塔,这12座高塔象征基督的12位门 徒。教堂后部有一个半圆形的圆顶象征圣母玛利 亚。另外还有4座塔象征4位福音书的作者,而中 央最高的尖塔象征基督,高度为170米。教堂内部 各个小礼拜堂由倾斜的柱子支撑,所有的平面组 成了复杂的双曲线。三个立面分为不同的主题: 东面是最先建设的以基督降生为主题的立面,其 上方第一个尖塔完成于1918年,而第四个尖塔则
完成于1926年。这个立面用了超过100种具有原始
意味的动植物造型进行装饰,表达基督降临人间 所带来的希望。西面以基督受难为主题,在高迪
去世后,于1952年到1978年逐步完成。
文森之家
文森之家正是高迪成为建筑师 之后的处女之作。虽然和之后 摒除直线的设计明显不同,文生 之家还是是透露出了日后高迪 建筑的特色。这栋房子的 主人 ,一位瓷器制造商,在1878年邀 请高迪设计一栋夏天要住的房 子,“当时高第毕业证书的墨 汁都还没干呢!”就 有这么一件大工程等着他,十分幸运,文森之家于1883年动工, 耗费五年完成。
建筑师:安东尼·高迪人物简介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安东尼·高迪的生平与背景
安东尼·高迪的出生与成长
1852年6月25日出生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
• 出生在一个铸造工家庭,从小就对建筑产生浓厚兴趣 • 在童年时期,高迪就开始观察和分析建筑物 • 1870年进入巴塞罗那建筑学院学习
在巴塞罗那建筑学院学习期间,高迪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高迪建筑的代表作品分析
帕斯奇格拉西亚教堂是高迪的代表作之一
• 教堂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的形态,如树干、螺旋、贝壳等 • 教堂的内部空间具有很高的开放性和通透性,光线从屋顶的彩色玻璃窗照射进来, 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 教堂的外墙装饰精美,采用了马赛克、彩绘玻璃、雕刻等多种材料和技术
圣家堂是高迪的另一个代表作
高迪的建筑作品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帕斯奇格拉西亚教堂于198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圣家堂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高迪的建筑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 高迪获得了多个建筑界的奖项和荣誉,如普利兹克建筑奖等 • 高迪的建筑作品成为西班牙和世界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游客
• 高迪风格融合了哥特式、现代主义、自然主义等多种元素 • 高迪风格的建筑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被誉为“建筑界的诗人” • 高迪风格的建筑作品对后世建筑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迪风格的建筑有以下特点
• 强烈的个性化色彩,每个作品都有独特的造型和装饰 • 对自然形态的模仿,如曲线、螺旋、锥形等 • 丰富的色彩和质感,如马赛克、彩绘玻璃、雕刻等 • 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扬,如锻铁、木雕等
• 1870年,高迪进入巴塞罗那建筑 学院学习 • 在学院期间,高迪学习了建筑理 论、历史和设计技巧 • 高迪还学习了工程技术、艺术和 历史等课程
创造奇迹的建筑师

创造奇迹的建筑师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之一,而在这个领域中,有一些建筑师通过他们创造的作品,成为了世界上的奇迹。
他们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予了人们美的享受和难以置信的体验。
本文将介绍几位创造奇迹的建筑师,他们的作品既是建筑史上的里程碑,也是对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真实见证。
1. 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í)安东尼·高迪是西班牙巴塞罗那地区最杰出的建筑师之一。
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圣家族大教堂(Sagrada Família),这是一座始建于1882年的天主教教堂,至今仍在建造当中。
高迪的设计风格独特,融合了哥特式、现代主义和独特的有机形态。
圣家族大教堂的建筑结构异常复杂,令人叹为观止。
它的尖塔高耸入云,每个细节都充满了华丽的装饰。
高迪的设计灵感来自自然界,他将树木的分枝和蜂巢的结构应用于建筑中。
圣家族大教堂的建造目标是将整个基督教历史的故事展现出来,这使得它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
2.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奇才。
赖特的设计理念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融合,他提出了“有机建筑”的概念,即建筑应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
赖特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是佩特肯大厦(Fallingwater),这是一座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住宅。
佩特肯大厦建造在一条瀑布上方的岩石上,巧妙地利用了周围自然环境的形态和材料。
它的设计使得瀑布河流完美地融入了建筑中,给人一种流动与静止同在的感觉。
3. 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伦佐·皮亚诺是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他的作品遍及世界各地。
他以功能性和环境友好而闻名,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其中,凡尔赛现代艺术中心(Fondation Louis Vuitton)是皮亚诺的代表作之一。
高迪介绍简短

高迪介绍简短1.介绍下高迪我的印象中,很少有建筑师为了一个设计穷毕生精力.而高迪,19世纪西班牙建筑师.从1883年进行建筑创作开始,直到1926年一次意外的车祸夺去他年迈的生命,43年!高迪为圣家堂付出了一生,青年,壮年,中年,暮年!所以现在当你从远处遥望巴塞罗那这颗地中海明珠时,城市的天际线上才有了这么一座令人骄傲的建筑!当然,还有她周围一直伴随她度过一个多世纪的建筑工地,就像公主与她忠诚亲爱的士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今天已经是第5代建筑师在这个工地上忙碌了,也许我们应该祷告上帝让我们在有生之年哪怕等上50,60,70,就算100年也要看到她宏伟的竣工!愿上帝保佑西班牙人,保佑所有关爱圣家堂的人!19世纪末的西班牙,工业革命对社会带来巨大冲击.如何坚定对基督的信仰,成为当时许多宗教界人士关心的问题.圣约瑟的信徒在书商约瑟夫·博卡贝尔的带领下开始以募捐的方式筹建一座大教堂.建筑师弗朗西斯科·德·比利亚尔被推举无偿为教堂起草方案,他的设计是新哥特式,三个中庭和一个根据基址的直角轴线定位的地下室.在1882年3月19日圣约瑟纪念日那天,第一块基石立下了.一年以后,由于资金问题分歧,比利亚尔放弃了工作.于是1883年10月3日,年仅31岁的高迪由建筑师琼·马托里推荐,在维拉接受了这一设计使命并开始工作.圣家堂不是高迪某个时期的作品,从1883年到1926年她贯穿了高迪的整个设计生涯,见证了高迪建筑风格的转变,体现了高迪不同时期的建筑特征,是高迪一生设计的集大成者.所以单纯就圣家堂论圣家堂,肯定是片面,不负责任的赘述.简单的回顾一下高迪的一生:1852年6月25日在西班牙的雷乌斯高迪诞生,1863年到1868年高迪受教于当地的中小学.并在1867年,15岁的他就显示出了对建筑的独特兴趣,和好友一起投入到当地波夫莱特修道院的修复工作中.17岁时浓厚的建筑兴趣驱使他决定到巴塞罗那发展,并在1874年考入了巴塞罗那市新成立的建筑学院,受到系统的建筑教育直到1878年毕业.而在这期间,成功的建筑实习使他的专业设计更加娴熟!在何塞·逢特塞雷建筑事物所学习,并参加设计了著名的巴塞罗那市城堡公园.高迪创作了公园装饰栏杆以及公园的瀑布,同时也协助设计了博内尔市场的铁制装饰和喷水池.这些装饰设计使高迪以后对铁制装饰材料的掌握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可以从他为格尔设计的别墅,公园,酒窖和博丁内斯之家,以及圣家堂的精致铁门和铁制栏杆中看到他青年时的影子.1878年是高迪职业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一年.这年,他不仅获得了建筑师的称号,更主要的是结识了欧塞维奥·格尔这位后来成为他的保护人和同盟者的朋友.毕业后的高迪马上接到了为巴塞罗那市政府设计街灯的工作,那些六脚八脚的街灯至今仍在夜间为巴塞的行人照亮归途!高迪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抱着对家乡的热爱在27岁就担任了加泰罗尼亚主义协会科学机构的指导员,加泰兰人的文化流淌在他的设计血液里.乔治屠龙的故事,高迪从1883年一直讲到了1926年,看看比森斯,看看巴略特,看看格儿公园它们的屋顶,你就了解了乔治是怎样用剑插入龙脊杀死恶龙的神奇故事!高迪早期东方风格的建筑设计(1883-1889),艺术家杜克为他的设计带来了生命.比森斯之家,科米亚随性屋,格尔之家,格尔馆便成于这一时期,高迪作品的“注册商标”︰立体十字架,也从此开始正式使用直至1926的圣家堂.1888年—1990年,是高迪探索新哥特建筑时期,他修改特瑞莎修道院,设计贝列斯瓜尔特之家,科洛尼亚小教堂.这里谁又会想到圣家堂的设计构造思路和这个小教堂是如此举足轻重。
高迪

高迪高迪,安东尼奥高迪,西班牙天才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
高迪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家人过着平静,简朴,寂寞的生活。
但是他生逢其时,当时正掀起着一场营造新的建筑狂热。
大家别出心裁,争奇斗艳,也就在这环境的熏陶下,年少的高迪便心存远志。
他的想法虽与众不同,却不是刻意地去想发明什么。
他将自己置身于自然当中,将自然融入建筑设计,效仿自然,行云流水,潇洒自在,无拘无束,将全部的爱献给了大自然。
这独来独往的人,给世界建筑学注入了如新鲜的血液跟奇异的灵魂,给世人留下了前无仅有的宝贵的财富。
高迪初期作品近似华丽的维多利亚式,之后采用历史风格。
高迪主要的建筑作品有米拉公寓,古埃尔公园,圣家族教堂,巴特罗公寓,古埃尔礼拜堂。
其中的米拉公寓,以其独特的充满诱惑力的造型闻名世界,前卫而灵动,以一种空前的设计观念与手法震慑世人。
用流线勾绘了无限的魅力。
他将曲线发挥到淋漓尽致。
高迪认为“直线是人为的,曲线是神圣的”。
大自然中的每一样物体都是以曲线存在,他用曲线创造生命和自然。
他的作品有别于单纯的几何线条的塑造,有如自然般的生长,建筑材料上本土石材与铸铁相结合,凝聚成粗犷的怪异扭曲的特点,加上瓷砖与马赛克的拼贴,色彩鲜丽,细部曲折,含意无穷。
波浪线条的外观,仿佛海浪般翻滚。
整座公寓如同历经海水侵蚀的海岩,千百万年,屹立在汹涌波涛中,享受浪花的亲吻。
咸咸的海风贯穿于被侵蚀洞之间,好似一颗虎眼石点缀在无边无际的蓝绸子上。
又如同大海的眼睛,大自然的眼睛。
公寓外观是洞穴式的设计,用材造型都超越了凡人的想象,突兀怪异而又和谐优美。
米拉公寓和严谨的古典构图截然不同,曲线成为整个建筑的主角,它突破了传统的线,面,体的构成方式,大量采用的曲线,曲面,从体量和雕塑上赋予了建筑新的生命,并背离了传统建筑对称,和谐,稳定性的设计原则。
而高迪后半生的心血,都注入在圣家教堂中,这也是高迪最后一件作品。
只可惜巨作未成,天才就不幸撒手人寰,留给世人“断臂维纳斯”般的神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ook3 Module1西班牙建筑设计师高迪简介(by Anne 2019.4.17)青年时期安东尼奥·高迪1852年6月25日诞生于离巴塞罗那不远的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
父亲是一名锅炉工,母亲在家操持家务。
他们敦厚善良,是虔诚的教徒,过着简朴、平静甚至有些寂寞的生活。
安东尼奥排行第五,也是老小。
理应说,安东尼奥生逢其时——就在他出生前不久,国王刚签署了全面改建巴塞罗那的诏令。
工商界的富豪们纷纷斥巨资投入巴塞罗那的改建工程。
他们在营造新的建筑时都喜欢别出心裁,争奇斗妍。
那时,建筑师的职业十分吃香,人们趋之若鹜。
正如多年之后很多男孩子都渴望成为宇航员一样,那时的男孩都想快些长大,造出奇妙的建筑来,以便扬名天下。
安东尼奥也渴望成为建筑师,但如何建造,他的想法与众不同。
他不想挖空心思地去“发明”什么,他只想仿效大自然,像大自然那样去建筑点什么。
年轻的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有的东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爱,而且能够说,还是疾病协助他培育起了这份情愫。
还在很小的时候他就患有风湿病。
他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只能一人独处,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静观”。
哪怕一只蜗牛出现在他的眼前,他也能静静地观察它一整天的时间。
到了青年时期,他还是那样孤僻内向、不爱交际,所以真说不上有谁特别喜欢他。
学习上他属于中不溜儿,仅仅画图画得特别棒。
他最早的作品是替中学生自办的手抄本杂志《滑稽周刊》画一批插图,杂志每期出12份,算是相当多的了。
1870年,安东尼奥·高迪进入巴塞罗那建筑学校就读。
在校的头两年,灾难接踵而至:先是医校刚毕业的大哥不幸去世,接着是母亲病故,再后是姐姐撒手人寰,留下一个幼小的女儿。
老父只好带着外孙女搬到巴塞罗那来与儿子同住。
安东尼奥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赚钱养家糊口。
还是学生的时候,高迪便参加了巴塞罗那若干“奇观”的建造。
名义上他是几位大建筑师的助手,但是交给他设计的几个部分全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
1877年,高迪为一所大学设计礼堂,这也是他的毕业设计。
方案出来后,引起很大争议,但最后还是被通过了。
建筑学校的校长感叹地说:“真不知道我把毕业证书发给了一位天才还是一个疯子!”结识莫逆之交1878年是高迪职业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一年。
这年,他不但获得了建筑师的称号,更主要的是结识了欧塞维奥·古埃尔这位后来成为他的保护人和同盟者的朋友。
古埃尔既不介意高迪那落落寡合的性格,也不在意他那乖张古怪的脾气,因为他深信,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建筑学天才。
看来,他也已认同了这样一个真理:“正常人往往没有什么才气,而天才却常常像个疯子。
”高迪的每一个新奇的构思,在旁人看来都可能是绝对疯狂的想法,但在古埃尔那里总能引起欣喜若狂的反应。
由高迪设计和古埃尔出资建筑的古埃尔庄园、墓室、殿堂、公园、宅邸、亭台等,都成了属于西班牙和全世界的建筑艺术杰作。
高迪在此中得到的是每个创作者所渴望的东西:充分自由地表现自我,而不必后顾财力之忧。
高迪终生未娶,他与女人似乎是无缘的。
他以前说过:“为避免陷于失望,不应受幻觉的诱惑。
”据说,他年轻时曾有过一段罗曼史,但后来那位姑娘另作了选择。
她是对的。
除了工作,高迪没有任何别的爱好和需求。
在生活上他真显得有点傻气、疯癫。
他常年留着大胡子,成天是一副阴沉沉、让人捉摸不透的表情。
除了古埃尔,他没有别的朋友。
他只说加泰罗尼亚语,对工人有什么交代就得通过翻译。
他只带了两个学生在身边,多一个他都嫌烦。
他似乎觉得,只要与这两个学生交往,就能保持他与整个世界的平衡了。
他吃得比工人还简单、随便,有时干脆就忘了吃饭,他的学生只得塞几片面包给他充饥。
他的穿着更是随便,往往三年五年天天穿同一套衣服,衬衫是又脏又破。
看着他那副穷酸样子,还真有人拿他当乞丐施舍。
设计古埃尔公园古埃尔把高迪引入巴塞罗那上流社会后,爱赶时髦的富人们纷纷请他设计、建造公馆、别墅等,从此他就忙开了。
他先是为一位工业家的遗孀建造富丽堂皇的巴洛克式宅邸,后又设计、建造了造型奇特的巴特略公寓,再后又建造了像哥特式城堡的贝列斯瓜德别墅。
当然,他更没有忘记为他的至友古埃尔效力。
能够说,古埃尔跟高迪一样也是一位幻想家。
1900年他突发奇想,决定建造一座花园式城市。
这是一个极为宏大的计划。
为此,他在巴塞罗那郊区买了一座光秃秃的山头,打算就在这里建设“古埃尔公园”——巴塞罗那上流社会的富人居住区。
高迪满腔热情地支持古埃尔的这个计划。
自然,当时他们俩谁也没考虑到,这个选址毕竟离市区太远,地势也太高了。
就是今天,人们除了使用两部大型升降梯代步外,还得走很长一段陡峭的山路才能到达那里。
难怪当时就有很多人认为,选择这样的地方建住宅区简直是发疯了。
高迪把这个大片山地划分成十几块单独的地块并用大圆石作了标记,接着浩大的建筑工程就开工了。
正是在古埃尔公园这里,高迪成功地将大自然与建筑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这里的一切——小桥、道路和镶嵌着彩色瓷片的长椅,都蜿蜒曲折,好像漂荡流动着似的,构成诗一般的意境。
按建筑师的意图将成为未来居民休憩场所的中央广场,建有柱廊,但其中的柱子没有一根是笔直的,全像天然森林中的树干。
这里处处能带给人惊喜。
整座公园像一个童话世界,又像一件悬挂在空中的巨型艺术作品。
即使高迪不曾建造任何其他建筑,单单这座公园就足以使他名垂青史了。
古埃尔公园从建筑艺术上说是一个伟大的成就,但从经济上说却是一大失败。
园内规划为私人住宅建筑用地的16块土地,仅售出了一块。
原因很简单:巴塞罗那人不想天天爬山越岭,他们不是山羊!设计巴特罗公寓巴特罗公寓(也译为巴特罗之家)与米拉之家相去不远,它虽然不是高迪所建,但却经过高迪从外到里全部改头换面的工程。
巴特罗之家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以圣乔治和恶龙的故事为背景的屋顶及正立面,上釉的波状麟片瓷砖如恶龙背部,使得刺在龙脊上的十字架格外耀眼;而屋子的外观,则以受难者的骨头为窗饰,增添童话故事般的氛围。
再以海蓝缤纷的磁砖拼贴出“海洋”的主题,所营造出的海洋味儿正象征加泰罗尼亚人与海为伍,冒险犯难、追寻自由和乐观进取的民族精神。
屋子内部的设计,同样令人惊奇。
高迪利用不同深浅的蓝色瓷砖、陶瓷,拼凑出如在深海中的天井,而以流线的柚木,做为家具、楼梯扶手、窗框、书桌、椅子等豪华家具,雍容华贵。
设计米拉公寓在巴塞罗那帕塞奥·德格拉西亚大街上,坐落着一幢闻名世界的纯粹现代风格的楼房——米拉公寓。
老百姓多把它称为“石头房子”。
它与高迪的另外两件作品一起,在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佩雷·米拉是个富翁,他和妻子参观了巴特略公寓后羡慕不已,决定造一座更加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
米拉找到了红极一时的中年建筑师高迪,请他来设计、建造,并答应给他充分的创作和行动自由。
不过事后他才发觉,他的这个允诺是有欠考虑的。
工程热火朝天地展开了。
米拉却在工地上忧心如焚地打转转,因为他心里有很多问题百思而不得其解:为什么工程已开工却不见图纸?为什么没有预算?为什么没有设计方案?如此等等。
高迪默不作声——语言不是他表达意见唯一的和最好的方式。
不过,终于有一天,他沉不住气了,从口袋里摸出一张揉得皱巴巴的纸片,冲着米拉说:“这就是我的公寓设计方案!”可怜的米拉时而抓住自己的钱包,时而又揪住自己的胸口,高迪却若无其事似地微笑着。
他显得挺得意地搓着双手,对米拉说:“这房子的奇特造型将与巴塞罗那四周千姿百态的群山相呼应。
”米拉公寓的屋顶高低错落,墙面凹凸不平,到处可见蜿蜒起伏的曲线,整座大楼宛如波涛汹涌的海面,富于动感。
高迪还在米拉公寓房顶上造了一些奇形怪状的突出物,有的像披上全副盔甲的军士,有的像神话中的怪兽,有的像教堂的大钟。
其实,这是特殊形式的烟囱和通风管道。
后来它们与古埃尔公园和圣家族大教堂一样,也成了巴塞罗那的象征。
总来说之,米拉公寓里里外外都显得非常怪异,甚至有些荒诞不经。
但高迪却认为,这是他建造的最好的房子,因为他认为,那是“用自然主义手法在建筑上体现浪漫主义和反传统精神最有说服力的作品”。
占地一万一千平方公尺的米拉之家(Casa Mila),堪称高迪落实自然主义最成熟的作品。
从里到外,整个结构既无棱也无角,全无直线的设计营造出无穷的空间流动感。
因为采用乳白原色的石材,米拉之家又被巴塞罗那人昵称为采石场,外观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白色波浪形建筑,配上精雕细致的锻铁阳台,显得雄伟大器而且豪华精致,令人佩服高迪对铸铁素材之熟捻,并能将之发挥得淋漓尽致。
因为米拉之家位于转角,高第想尽所有的方式节省空间,首先是建筑的外观采用看起来厚重,但实际上非常薄的石材板;又设计了两个天井,住家平面图所以成为甜甜圈形,每一户都能双面采光,家中各个空间还得以互相串连,不但节省走道空间,内部也没有任何一道墙是不可拆的,可谓是节省空间到最后一厘米,不论在当时还是今日,应该都是大胆、科学,而且前卫的设计。
除了外观摄人,待你登上屋顶时,十几个造型新颖前卫的“外星悍客”矗立其上,恍如穿越时空,表现出的未来世界令人莞尔,其实这些都是排烟管或水塔,仅仅高第习惯将其美化,变成一个美丽而能够游憩的地方,不得不再次慑服于高第丰沛的想像力,即使近百年后的今天来看,一样前卫耀眼!不过,建于1906-1910年的米拉之家,命运坎坷,虽然原为工业巨子的豪宅,后来却沦为赌场,也曾翻身为补习班和分租公寓。
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才在1986年由卡沙文化基金会以九亿西币买下,又以十亿西币整修,而重现其美丽。
设计圣家族教堂建造这座教堂的想法是由巴塞罗那书商朱塞佩-玛丽亚·博卡贝里亚提出的。
他是圣徒约瑟夫崇敬会的创始人,该会的会员纷纷为此慷慨解囊,还聘请了建筑师弗朗西斯科·德比里亚设计并主持建造。
但开工不久建筑师与崇敬会吵翻了,撂了挑子,古埃尔便建议请高迪接手主持其事。
它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巴塞罗那市区中心,始建于1884年,保守估计竣工时间2050年,最乐观的估计也要在2026年才能看到成品。
即使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筑物,但丝毫无损于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教堂主体以哥特式风格为主,细长的线条是主要特色,圆顶和内部结构则显示出新哥特风格。
这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最伟大的建筑,也能够说是他心血的结晶、荣誉的象征。
圣家族教堂世人对巴比伦塔总有一种奇怪的偏爱,高迪也未能例外。
他为教堂圣殿设计了三个宏伟的正门,每个门的上方安置4座尖塔,12座塔代表耶稣12个门徒。
还有4座塔共同簇拥着一个中心尖塔,象征4位福音传教士和基督本身。
截止至2019年9月已完工两个门共8座高塔。
在设计教堂内部装饰时,他想方设法把《圣经》故事人物描绘得真实可信。
为此,他煞费苦心地去寻找合适的真人做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