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运油车加油车技术条件
油品运输车辆标准及驾驶员要求

油品运输车辆标准及驾驶员要求为了确保油品运输的安全,对油品运输车辆的标准及驾驶员的要求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
一、油品运输车辆标准1.车辆要求(1)车况良好:油品运输车辆应保持良好的外观和整洁的内饰,车辆部件需要经常维护,如发动机、转向、制动、灯光等。
(2)质量标准:油品运输车辆的车体承载能力需高于其所装载的油品重量,同时在设计之初便要按照油品运输车辆的要求进行了优化。
(3)罐体标准:罐体在结构上应该具有优良的耐压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撞击性能。
在罐体制造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严格检测和检验,才能获得合格证书。
(4)装载要求:在油品运输过程中,车辆上的油品必须达到超过 90% 的装载率,以确保运输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2.驾驶室要求(1)司机座椅:油品运输车辆的司机座椅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在长时间驾驶的情况下仍能保证司机的身体健康。
(2)视线范围:司机视线范围应足够宽广,能够找到可靠的视觉参考点,并且需要达到国际或国家标准。
3.安全指示要求在油品运输车辆的玻璃、车身、灯光等处设置安全标示,标识交通条件和驾驶员的职责,以保障安全。
二、驾驶员要求1.资格要求(1)持有正常有效的驾驶证,并且需要满足驾驶油品运输车辆的要求。
(2)从业经验:驾驶员要具备足够的油品运输驾驶经验,至少应在国外或国内有 3 年以上的驾驶经验。
2.安全培训要求由于油品运输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要求驾驶员参加各种油品运输方面的安全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应急处置的培训。
3.健康要求作为油品运输车辆的驾驶员需要身体健康,不可以患有有关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
总体来说,对于油品运输车辆的要求和驾驶员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这是为了保证油品的安全运输。
只有合格的油品运输车辆和合格的驾驶员才能确保油品运输的顺利和安全。
道路运输车辆油箱及液体燃料运输罐体阻隔防爆安全技术要求

道路运输车辆油箱及液体燃料运输罐体阻隔防爆安全技术要求1. 引言道路运输车辆油箱及液体燃料运输罐体的阻隔防爆安全技术要求是为了确保道路运输过程中液体燃料的安全储存和运输。
本文将从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等方面对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2. 设计要求2.1 油箱和液体燃料运输罐体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正常的使用条件下的压力和冲击。
2.2 液体燃料运输罐体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阻止燃油泄漏。
密封部位应采用可靠且耐久的材料,并经过适当测试验证其密封性。
2.3 液体燃料运输罐体应具备适当的固定装置,确保在行驶过程中不会发生移位或倾斜。
固定装置应符合相关标准,并经过合理设计验证其可靠性。
2.4 油箱和液体燃料运输罐体的设计应考虑到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温度变化,确保在极端温度下仍能保持正常工作。
3. 制造要求3.1 油箱和液体燃料运输罐体的制造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质量检测合格。
3.2 制造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焊接技术,确保焊缝的质量和强度。
焊缝应进行适当的非破坏性检测,以确保其无裂纹、无孔洞等缺陷。
3.3 液体燃料运输罐体内部应进行防腐处理,以防止腐蚀物质对罐体材料的侵蚀。
3.4 制造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尺寸和几何形状的偏差,确保油箱和液体燃料运输罐体与其他部件的连接紧密可靠。
4. 使用要求4.1 道路运输车辆油箱和液体燃料运输罐体在使用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试验,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密封性能、固定装置、防腐状况等。
4.2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油箱和液体燃料运输罐体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洗、除锈、补漆等。
如发现罐体存在严重腐蚀或损坏情况,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4.3 液体燃料运输罐体应采取防止静电积聚和放电的措施,以避免静电引起的火灾或爆炸事故。
5. 维护要求5.1 道路运输车辆油箱和液体燃料运输罐体的维护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可靠。
5.2 维护人员应定期检查油箱和液体燃料运输罐体的密封性能,并进行必要的维修或更换。
《运油车、加油车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标准编制说明(精)

《运油车、加油车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标准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为贯彻国家汽车工业主管部门抓紧制定危险品运输车辆标准的要求,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用汽车分技术委员会成立了道路运输危险品车辆标准工作组,并组织QC/T653-2000《运油车加油车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标准的修订工作。
QC/T653-2000《运油车加油车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标准修订已列入工信部2012年标准制修订计划。
2、目的和背景随着国内交通运输行业的高速发展,机动车的保有量迅猛增加,油品能源的需求也逐年升高,而作为油品能源陆路运输主体的运油车、加油车以其机动灵活的运输和装卸方式,穿梭于油库与城市各加油站之间、各种工程机械不方便加油的地方装运配送油品,运油车、加油车的增量也在逐年提高。
目前,该产品的行业标准QC/T653-2000《运油车加油车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发布实施已超过十年,这期间运油车、加油车无论是结构还是使用功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满足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别是安全、环保方面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国内该产品的主要技术条件、试验方法,推动我国运油车、加油车的开发、研究、生产及试验,科学评价运油车、加油车的质量;同时,科技在进步,油罐车在安全配件方面也得到较大的升级换代,性能可靠性也大大提高;油罐车是危险品运输车辆,一旦发生事故,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与损失,因此有必要把相关的、新颖的、国外成熟应用的安全配件,例如RSS (防侧翻控制系统,GPS,车速限制系统、安全底阀、油气回收系统等配置到油罐车中,这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
为此,亟待重新制订运油车、加油车的行业标准。
3、标准制订的原则和依据3.1力争使制订的标准能与目前我国运油车、加油车的发展同步,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逐步靠拢国际先进水平;能满足我国运油车、加油车的开发、设计、生产和试验的需要,以推动我国运油车、加油车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
3.2在本标准的制订过程中,其格式按照GB/T1.1标准的规定,其技术要求保留了QC/T653-2000《运油车、加油车技术条件》标准中现行有效的条款,同时根据国内目前运油车、加油车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试验手段和条件,并结合国外同类先进产品的结构及相关技术法规修订。
QCT6532000运油车加油车技术条件

QC/T 653-2000(2000-08-15发布,2001-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在GB/T 9419-1988标准基础上增加了对经改装后的汽车整车行驶、安全、制动等方面的要求及试验方法和飞机加油车的一些基本要求。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9419-1988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专用汽车制造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卫杰、付先宜、孙广仁、杨守勋、姚传珠。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运油车、加油车技术条件QC/T 653-2000代替GB/T 9419-1988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装运轻质燃油的运油车、加油车(含飞机加油车)的定义,分类及主要性能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随车文件、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用定型汽车底盘改装的装运轻质燃油的运油车、加油车(含飞机加油车)(以下简称油车)。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0-19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1495-1979 机动车辆允许噪声GB 1589-1989 汽车外廓尺寸限界GB 3847-1999 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GB 5296.1-1997 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GB 7258-199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0543-1989 飞机地面加油和泄油用橡胶胶管GB 11567-1994 汽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要求GB 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 13348-1992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 14761-1999 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GB/T 1496-1979 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GB/T l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GB/T 12536-1990 汽车滑行试验方法GB/T 12538-1990 汽车重心高度测定方法GB/T 12539-1990 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GB/T 12540-1990 汽车最小转弯直径测定方法GB/T 12543-1990 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GB/T 12544-1990 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GB/T l2545-1990 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T 12547-1990 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方法GB/T 12673-19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GB/T 12674-1990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GB/T 12677-1990 汽车技术状况行驶试验方法QC/T 252-1998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QC/T 486-1999 汽车标牌QC/T 503-1999 特种挂车通用技术条件QC/T 625-1999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JB/T 4185-1986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JB/T 5943-1991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JT 230-1995 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HB 6122-1987 飞机压力加油接嘴通用技术条件HB 6130-1987 飞机压力加油接嘴外形尺寸标准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QCT XXX-XXXX《道路运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紧急切断阀(平衡底阀)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

I
QC/T XXXXX—XXXX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II
QC/T XXXXX—XXXX
道路运输用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紧急切断阀 (平衡底阀)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底阀与罐体连接法兰尺寸规格 ...................................... 11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底阀出口连接法兰尺寸规格(圆形) 底阀出口连接法兰尺寸规格(方形)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破裂安全性测试位置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破裂安全性测试装置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944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T 21465 阀门 术语 GB 12220 通用阀门 标志 GB/T 12221-2005 金属阀门 结构长度 GB/T 13927-2008 工业阀门 压力试验 GB/T 15114-2009 铝合金压铸件, GB/T 15115-2009 压铸铝合金 GB/T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4356-2002 不锈钢盘条 GB/T 5218-1999 合金弹簧钢丝 GB/T 1239.2-2009 冷卷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技术条件 第二部分:压缩弹簧 JB/T 106-2004 阀门的标志和涂漆 JB/T 308-2004 阀门型号编制方法 JB/T 7928-1999 通用阀门 供货要求 JB/T 9092-1999 阀门的检验与试验 HG 3158-2005 液化气体罐车用紧急切断阀
QCT644-2000-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1

QC/T 644-2000(200-07-07发布,2001-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制定的目的是适应汽车对燃油箱技术要求愈来愈高的实际需要,以提高汽车燃油箱的设计制造水平和实物质量水平。
本标准中燃油箱振动耐久性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D 1601-1995《汽车零部件振动试验方法》。
本次修订对汽车燃油箱的密封性、燃油箱盖的密封性、清洁度有所提高,并增加了对燃油箱的外观的要求及原材料、进气阀等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QCn 29034-1991。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通达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市汽车油箱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友、彭立行。
本标准于1987年首次发布,1991年11月第一次修订,1999年9月第二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QC/T 644-2000代替QCn 29034-199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金属燃油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金属燃油箱。
其它车辆金属燃油箱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232-1988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T 1839-1993 钢铁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 2975-1982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QC/T 572-1999 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测定方法YB/T 5130-1993 热镀铅合金冷轧碳素薄钢板3 定义3.1 压力指相对压力。
其它定义见GB 18296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4 技术要求4.1 燃油箱必须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要求。
QCT汽车传动轴总成专业技术条件

3.7传动轴装配前零部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3.7.1十字轴的油道应清洁畅通,轴承碗中的滚针排列无横倒或少装
3.7.2万向节总成装配后轴承转动灵活、油封完好、装配尺寸应符合图样要求。
3.7.3传动轴管焊接合件焊接前后必须进行校直,滑动轴、非滑动轴轴颈的径
向跳动不超过0.1mm,轴管全长上的径向跳动应符合表1规定:
JB/Z汽车油漆涂层
3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3.1传动轴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
造。
3.2万向节轴承应符合ZB J11014的规定。
3.3万向节十字轴应参照JB 524的有关规定。
3.4装配用的零部件必须经过检验合格。
3.5装配用的零部件在装配前必须清洗干净。
3.6传动轴外观及零件加工表面不得有毛刺、碰伤、锈蚀、折痕、扭曲变形及
4.6进行型式检验时,除按4.5进行检验外,还应检验3.20~3.24规定的项目。
4.7新设计的传动轴,必须按JB3741规定的全部项目进行试验考核,并符合本
标准的技术要求。
4.8订货单位有权按4.5规定的程序对所购传动轴进行验收检查,如不符合本标
准的要求,可以拒绝验收。
4.9传动轴装车出厂之日起一年内,或行驶里程25000公里以内,确因制造质量
4.3传动轴的动平衡品质100%进行检验。
4.4传动轴的外观检查,允许使用3~4倍的放大镜。
4.5传动轴的出厂检验,每批抽取5%,但不少于5件,按3.6、3.17和3.19要求
进行检验,如发现有可修正的缺陷,允许修正后再检验,如果再检验有一件不合
格时,则应加倍复查,若复查结果仍有不合格时,该批传动轴不能出厂。
当轴管长度小于轴管直径的1.5倍时,滑动轴、非滑动轴轴颈的径向跳动量
矿用加油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矿用加油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上岗条件1、所有的加油车司机必须具有三年以上驾驶经验,且经矿培训中心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才可持证上岗。
2、加油车司机除安全驾驶外,并负责一般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3、加油车司机除遵守相关行管部门的条文和规定外,还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矿内的有前规定。
4、加油车司机上岗必须佩戴安全用品,严禁穿化纤衣服。
5、加油车司机上班前要充分休息好,严禁酒后上班或酒后驾驶,身体过度疲劳或患病、服用镇静药物者不准驾驶加油车。
二、加油车启动前必须做以下检查工作:1、检查好水箱的水量,曲轴箱的机油量,燃油箱的贮油量是否足够。
2、喇叭、灯光、雨刮器、反光镜、牌照、灭火器等是否齐全有效。
3、轮胎、半轴、传动轴、钢板弹簧等处的紧固和螺母是否有松脱现象。
4、检查防静电带是否接地、完好有效。
5、检查空气滤清器,必要时清理空气滤清器外滤芯。
6、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规定,螺栓有无松动和丢失,轮胎压圈及压圈锁是否正常。
7、发动机发动后有无异响,各种仪表的工作是否正常,有关部件是否漏油、漏水、漏气。
8、起步前试验制动效能及方向盘是否灵活有效。
9、清理设备上的泥土杂物;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有无变形、裂纹等异常损坏。
10、检查发动机风扇皮带、发电机皮带张紧度以及皮带有无损坏。
11、检查仪表、指示灯是否齐全完好。
三、启动时应检查的事项:1、检查一切正常并确认周围无障碍物及人员后,将各操纵杆放到空位,停车制动在锁止位置。
2、发动机启动后,观察各仪表指示是否正常,机油压力如果在6秒后仍不正常,应立即熄火检查。
3、发动机启动后应怠速运转3~5分钟,检查发动机等有无异响、异味、异常振动和渗漏现象。
4、在冬季停放时间较长的车应先进行预热,方可启动。
5、如果使用启动液辅助启动,必须遵守有关启动液使用规定。
四、加油车运行中应注意的事项:1、起步前检查车辆前后、左右是否有人和障碍物,鸣笛示意。
2、不准发动机熄火或空档滑行。
3、正常运行在坡道上,不准停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C/T 653-2000(2000-08-15发布,2001-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在GB/T 9419-1988标准基础上增加了对经改装后的汽车整车行驶、安全、制动等方面的要求及试验方法和飞机加油车的一些基本要求。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9419-1988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专用汽车制造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卫杰、付先宜、孙广仁、杨守勋、姚传珠。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运油车、加油车技术条件QC/T 653-2000代替GB/T 9419-1988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装运轻质燃油的运油车、加油车(含飞机加油车)的定义,分类及主要性能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随车文件、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用定型汽车底盘改装的装运轻质燃油的运油车、加油车(含飞机加油车)(以下简称油车)。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0-19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1495-1979 机动车辆允许噪声GB 1589-1989 汽车外廓尺寸限界GB 3847-1999 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GB 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GB 7258-199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0543-1989 飞机地面加油和泄油用橡胶胶管GB 11567-1994 汽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要求 GB 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GB 13348-1992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 14761-1999 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GB/T 1496-1979 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GB/T l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GB/T 12536-1990 汽车滑行试验方法GB/T 12538-1990 汽车重心高度测定方法GB/T 12539-1990 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GB/T 12540-1990 汽车最小转弯直径测定方法GB/T 12543-1990 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GB/T 12544-1990 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GB/T l2545-1990 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T 12547-1990 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方法GB/T 12673-19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GB/T 12674-1990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 GB/T 12677-1990 汽车技术状况行驶试验方法QC/T 252-1998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QC/T 486-1999 汽车标牌QC/T 503-1999 特种挂车通用技术条件QC/T 625-1999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JB/T 4185-1986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JB/T 5943-1991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JT 230-1995 汽车导静电橡胶拖地带HB 6122-1987 飞机压力加油接嘴通用技术条件HB 6130-1987 飞机压力加油接嘴外形尺寸标准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油罐总容量油罐装满燃油的全部容量。
余油量不能通过油车管路系统排出的罐内燃油量。
油罐额定容量设计要求的能通过泵油系统泵出的罐内燃油量。
膨胀容量罐内燃油(其体积为油罐额定容量及余油量之和)膨胀用的额外空间容量。
额定加油流量设计要求的最大加油流量。
额定工作压力在额定加油流量加油时的油泵出口压力。
吸油深度油泵吸油口中心至所吸燃油油面的垂直距离。
自吸时间油泵自开始运转到燃油开始泵到本车油罐所需的时间。
吸油流量泵油系统吸注到本车油罐的燃油量及吸注时间(不含自吸时间)之比。
4 分类及主要性能参数分类及主要参数参照表1。
表1 分类及主要参数5 要求整车油车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外购件、外协件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有制造厂的合格证。
经油车生产厂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所有自制零、部件经检验合格方可装配。
油车应能在环境温度为(-40~+40)℃条件下正常工作。
油车外廓尺寸应符合GB 1589的规定。
油车厂定最大总质量不得超过底盘最大许用值,转向轴(轮)载质量和侧倾稳定角应符合GB 7258的规定。
油车的运行安全要求应符合GB 7258的规定。
油车制动性能应符合GB 12676的有关规定。
运油挂车、加油挂车或运油半挂车,加油半挂车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分别符合QC/T503和JB/T 4185的规定。
黑色金属件表面须经防腐蚀处理,凡与燃油接触的零件不得污染燃油并满足耐油的要求。
橡胶制品应耐油。
焊接质量应符合JB/T 5943的规定。
仪表管和电线贯穿板孔应加装合适的保护圈。
零、部件装配前应清洗干净,不应有泥沙、灰尘、纤维和金属屑等杂物。
油车的所有零、部件应布置合理,联接牢固,使用可靠,操作和维修方便。
涂漆质量应符合QC/T 484的规定。
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应符合QC/T 625的规定。
飞机加油车应设置作业时的停车制动联锁装置和在紧急情况下的超越停车制动联锁装置和应急熄火装置。
油罐及其附件油罐额定容量应符合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膨胀容量不得小于额定容量的3%,不得大于额定容量的10%。
余油量不得大于额定容量的1%。
油罐内设置带人孔的横向防波挡板,其上的人孔尺寸任一方向不得小于450 mm,必要时可设置纵向水平的防波挡板。
油罐表面纵向任一素线直线度公差在每米范围内应不大于5mm,全长范围内,中小型容量的油罐表面任一素线直线度公差应不大于12 mm,大型油罐表面任一素线直线度公差应不大子15 mm。
油罐应设置上、下油罐的梯子,顶部应设置人孔、人孔盖和护栏。
人孔直径不得小于450 mm,人孔盖上应设观察口、通气阀。
通气阀应能调节油罐内、外压差,其出气阀门应在罐内压力高于外界压力6kPa~8kPa时开启,进气阀门应在罐内压力低于外界压力2kPa~3kPa时开启,使油罐内、外气体相通。
油罐底部应设置底部加油管、沉淀槽。
油罐的设计应便于水分和杂质集聚于沉淀槽,沉淀槽最低处应设置排放沉淀物装置。
油罐应能承受至少35kPa空气压力,不得出现渗漏和永久变形。
飞机加油车采用碳素钢板材料制造的油罐内表面应使用符合虚13348规定的导静电防腐涂料。
油罐内应设置指示容量的液位计或标尺,液位计表盘应装在油罐左侧;飞机加油车还应设置低液位控制装置和高液位控制装置,低液位控制装置应能自动控制油罐燃油的最低液位;高液位控制装置应能自动控制油罐燃油的最高液位。
加油车泵油系统泵油系统应能完成下述作业:a)将本车油罐中的燃油,经过滤、计量加注到其他受油设备;b)将满足吸油条件的其它容器中的燃油吸注到本车油罐;c)循环和搅拌本车油罐中燃油;d)作为移动泵站使用;e)抽回本车加油胶管中的部分燃油(飞机加油车不要求)。
泵油系统工作应满足下列要求:a)泵油系统加油流量和吸油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不低于60 h;b)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Tb)不低于4h;c)平均连续工作时间(Tcd)可靠度应不小于92%。
过滤分离器应满足下列要求:a)过滤后的燃油质量要满足受油设备对油品质量的要求;b)便于清洗和更换滤芯,能自动或手动排放沉淀物,上部应设置手动或自动放气阀; c)飞机加油车的过滤分离器进、出口处应设置油品取样点。
流量计应满足下列要求:a)允许为表:中加油软管流量的125%瞬时超量而无机械损坏和精度的降低;b)计量轻质燃油精度不低于级;c)适用于计量汽油、煤油和柴油;d)计量数值应显示清晰,便于观察。
泵油系统压力管路应能承受倍的额定工作压力,吸油管路应能承受200 kPa煤油压力,历时5min不得渗漏。
油泵进口前的管路中应设置一个符合油泵要求的滤网。
油泵最高工作压力应不大于额定工作压力的125%,否则应设置泄压阀。
飞机加油车应设置能控制加油接头出口压力的压力控制系统。
加油胶管应能导静电,一般油车的管端接头采用插入式CRJ型软管接头,飞机加油车管端接头采用符合HB 6122、HB 6130规定的压力加油接嘴。
泵油系统应形成导静电通路,系统中不允许出现没有导通的孤立导体,加油车与受油对象之间也要形成导静电通路。
管路最低处应设置能放尽管路中的燃油的放油塞。
工作仪表和操作装置应设在便于观察和操作处。
安全和环保要求油车应具备防止和消除静电起火的安全装置。
油车须配带灭火器,且便于存取,固定可靠。
油车应设置接地线卷盘,接地线应柔韧,展开、回收方便。
一般油车的接地线未端应设置便于插入潮湿地的插杆;飞机加油车的接地线应能自动回收,接地线未端应安装弹性“鳄鱼夹”,以便车辆与地面、车辆与飞机形成导静电通路。
油车下部防护装置应符合GB 11567的规定。
油罐底部应设置符合JT 230导静电拖地胶带。
金属管路的任意两点间或任意一点到接地线未端,油罐内部导电部件上任意一点到拖地胶带未端的电阻应不大于5Ω。
加油软管两端金属件之间的电阻应不大于5Ω,飞机加油车用导静电加油胶管的性能应符合GB 10543的规定。
电器元件和导线必须连接可靠、屏蔽良好、有防爆措施。
发动机的排气管消声器应选用防火型或加装防火装置,应改装于驾驶室前端,消声器出口应远离油罐及泵油系统,其距离不得小于。
飞机加油车发动机的排气管消声器出口应避开作业操作回。
油罐两侧要有明显的“严禁烟火”字样,油罐后部要有易燃液体标志且符合GB 190的规定。
油车的排放应符合GB 3847或GB 14761的有关规定。
油车的行驶噪声应符合GB 1495的规定。
在额定流量加油时,泵油系统噪声应不超过90 dB(A)。
6 试验方法油车试验条件和试验准备按GB/T 12534的规定。
试验装载物可以用水代替燃油。
技术状态行驶检查按GB/T 12677的规定进行。
尺寸参数的测量按GB/T 12673的规定进行。
质量参数的测量按GB/T 12674的规定进行。
质心高度的测量按GB/T 12538的规定进行。
最高车速试验按GB/T 12544的规定进行。
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按GB/T 12547的规定进行。
加速性能试验按GB/T 12543的规定进行。
爬坡试验按GB/T 112539的规定进行。
燃料消耗量试验按GB/T 12545的规定进行。
滑行试验按GB/T 12536的规定进行。
最小转弯直径测量按GB/T 12540的规定进行。
制动性能试验按GB 12676的规定进行。
汽油车排放物测量按GB 14761的规定进行;柴油车排放物测量按GB 3847的规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