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路面施工措施

雨季路面施工措施
雨季路面施工措施

雨季道路路面施工措施

批准:

审核:

编制:

射江公路工程项目部

目录

1概述 (3)

1.1工程概况 (3)

1.2水文气象状况 (3)

1.3雨季适宜安排施工项目 (3)

2雨季施工准备 (4)

2.1雨季施工前准备 (4)

2.2雨季施工安排 (5)

3雨季施工措施 (6)

3.1一般措施 (6)

3.2具体施工措施 (7)

4质量保证措施 (9)

5安全保证措施 (10)

雨季道路路面施工措施

1概述

1.1工程概况

本合同工程路线起点位于日部乡集镇,起点高程2683.3m,路线在日部乡集镇脚木足河右岸岸边接现有X6813县道,接线后沿脚木足河右岸岸坡逆流上行展线,途经巴拉电站尾水池、进厂交通洞回车场、出线洞出线场,火烧山料场,止于铁柱岩沟上游拟建的铁柱岩桥右岸桥台,途中设两座短隧道分别穿越狮子嘴与落丝矸陡峭山壁,路线全长10.791km,终点设计高程为2794.30m。由于本工程途经巴拉电站工程区,线路布置受巴拉电站水工枢纽建筑物控制。

1.2水文气象状况

脚木足河流域每年3月下旬随着气温的回升,有少量的融雪水和雨水补给,此间有一些小洪水出现,但量级不大。5月份由于降水量明显增多,洪水量级也显著增大,5月为汛前过渡期,年最大流量一般发生在6~9月,6~9月为主汛期,10月为汛后过渡期,每年11月~次年2月为稳定退水期,其中2月份最枯。根据脚木足河的洪水特性,将全年划分为12~2、3、4、5、6~9月、10、11共7个分期。

脚木足河流域因地势高,又远离水汽源地,降水量较少,除梭磨河的刷金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900mm以上,一般在600~800mm左右。该地区很少出现暴雨,最大日降水量在40~70mm,降水日数一般约为160d。夏季因受暖湿气流影响,水汽充沛,降水量集中,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90%左右。由于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跳的影响,6月份降水量最多,约占全年的20%,7月份次之,8月份相对较小,9月份水量又有所增加。

本工程区地处川西高原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8.6℃;极端最高气温34.5℃;极端最低气温-17.5℃;年降水量为765.2mm,一日最大降水量为53.5mm,5~9月为雨季,由于降水量较大、降水日数较多,将会对明路段施工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必须采取适合的保护措施,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工期。

1.3雨季适宜安排施工项目

(1)路基石方的填挖

(2)碎砾石土、砂类土路堤的填筑和路堑开挖;

(3)挖方高度小,运输距离较短的土质路堑开挖;

(4)各种路基排水、防护和加固工程。

(5)部分混凝土路面施工。

2雨季施工准备

2.1雨季施工前准备

(1)技术准备:在雨季的施工组织安排要进行充分优化组合,对于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或灾害要有充分的对策,雨期前针对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编制《防汛应急预案》,加强对民工、职工的教育管理,充分收集及掌握当地的气象及水文资料,并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获得有关的天气预报资料。准备充足的应急物资,防汛领导小组成员及防汛值班人员要保持警惕,当达到汛情预警值时,立即向有关方面汇报并启动应急预案,让预案组织工作在防汛过程中得到实施,不至于对工程造成较大的损失。

(2)组织准备:项目部成立抗洪领导小组,同时成立抗洪突击队。抗洪领导小组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主管生产的副经理担任,组员要有各业务部门、施工队主管参加。抗洪突击队的队员要挑选年轻力壮、责任心强、勇于吃苦的同志参加。

(3)施工场地的布置:施工现场根据地形对场地内排水系统进行疏通,以保证水流畅通,不积水,并要防止四邻地区地面水倒流进入场地。场地内的施工便道要进行硬化,并做好路拱。道路两旁做好排水沟,保证雨后通行不陷。

(4)物资准备:雨季施工所需要的各种物资、材料都要有一定的库存量,尤其是外加剂、水泥等库房要做好保管与防潮工作,确保雨季的物资供应。同时严格按防汛应急预案的内容储备一些必要的抗洪抢险物资,例如编织袋、防雨棚、彩条布、铁锹及必要雨具等,一旦哪里有危险,立即组织抢险。

(5)机械、机具准备:在雨季来临之前,对机电设备的配电箱要采取防雨、防潮等措施,并严格按规范要求安装接地要求安装接地保护装置。同时要备足抗洪用水泵、泥浆泵,并加强对抗洪设备的检查。

(6)大小型临时设施的检修及停工维护

①临时设施检修:对现场临时设施,如职工宿舍、值班室、食堂、仓库等

进行全面检查,对危险建筑物进行全面加固或拆除。

②对停工工程进行检查并做好维护,在雨季施工期间加以遮盖,防止雨水灌入。

③对一般不列入雨季施工的工程,力争雨季到来前完成到一定部位,同时也考虑防雨措施。

(7)对选择的雨季施工地段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研究,编制实施性的雨季施工组织计划;

(8)修好施工便道并保证晴雨畅通;

(9)修好临时排水设施,保证雨季作业的场地不被洪水淹没并能及时排除地面水;

2.2雨季施工安排

雨季施工安排主要有明路段部分施工项目、桥梁、涵洞和隧洞段施工。

明路段雨季施工适宜安排的项目:路基石方的填挖;碎砾石土、砂类土路堤的填筑和路堑开挖;挖方高度小,运输距离较短的土质路堑开挖;各种路基排水、防护和加固工程;隧洞过渡路面施工。

桥梁、涵洞工程雨季施工适宜安排的项目为钻孔灌注桩施工,隧洞段雨季施工适宜安排的项目为隧洞开挖支护及混凝土衬砌。

(1)土方调运、基础工程、圬工等受降雨影响的项目,雨季来临前,针对工程各自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雨措施,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视实际的天气情况,可安排受雨天影响较小的项目充分利用雨季中的间歇时间组织施工,做到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施工生产,尽可能地提高工效。

(3)填筑路基时,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取得气象资料,根据气象资料调整施工工序,紧凑衔接。合理配置机械劳力,按施工区精心组织、安排,施工一段,成型一段。

(4)路基每一压实层面做2%~3%的人字横坡以利排水,保证路基面平整不积水。已摊铺好松土层在雨天来临前抓紧时间压实,来不及碾压的覆盖塑料薄膜,防止雨水进入路基。路基边坡保持平整,不留坑,以免雨水冲蚀。

(5)做出路肩,并在路基两侧每间隔50m(局部可能加密到20 m)设置一道临时汇水槽至路基外排水沟,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确保在雨季路基上的水从

汇水槽排出,避免雨水冲刷边坡。

(6)桥涵施工时,准备充足的抽排水设备,基坑开挖后要及时组织施工,同时坑外设拦水设施,确保基坑不受水浸泡。

3雨季施工措施

3.1一般措施

①加强组织领导,有针对性的进行抗洪,防汛安全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抗洪防汛意识和警觉性。

②在雨季、汛期到来之前,开展抗洪防汛大检查,重点检查抗洪防汛方案是否可行,职工住房环境、设备停放地点、材料储存场所等是否安全可靠,排水、防水设施是否齐备等。必要时增设排水设施,保证水流畅通。在施工场地周围结合永久结构物加设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场内。并认真执行雨季、雨后两检查制度。

③积极与当地气象局联系,及时收集气象信息,并向各施工队发布信息,合理规划作业区间及机动工程。

④项目经理部成立防汛抗洪领导小组,在雨季、汛期,各施工队在项目经理部统一领导下,组成应急突出队,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⑤坚持值班制度,遇有险情及时组织力量抢修,并及时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受洪水威胁的地段,增设专职值班人员,随时掌握周围水情和汛情,并配备必要的防洪抢险的物资及抽、排水设备等。

⑥对施工现场及构件生产基地,根据地形对场地排水系统进行合理布置,以保证水流畅通,不积水,并防止四周水倒流进入场内。

⑦施工现场主要运输道路路基碾压坚实,做好硬化处理及满足排水要求,保证雨后正常交通。

⑧防汛器材、工程防雨材料、防护用品及抽排水设备准备齐全。

⑨机电设备的电闸箱采取防雨、防潮等措施,并安装好接地保护装置。

⑩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使用其符合规程要求。

?对不宜遭受雨淋的原材料、半成品采取保护措施。

?专人负责已施工段及现场设施的防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雨季人员和设备避开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段施工,并派专人对以上地段进行观察、记录,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采取适当的防护和处理措施。

?雨季施工时,特别是雷暴天气,加强对供、配电设施及用电器材等的维护管理,防止因雷击,漏电等发生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等事故。

3.2具体施工措施

(1)路堤填筑

①场地处理

在路堤填筑前,在填方坡脚以外挖掘排水沟,保持场地不积水。如果原地面松软,采取换填等措施进行处理。

②填料选取

在路堤填筑时,选用透水性好的碎石土、卵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作为填料。利用挖方土作填方时,随挖随填及时压实。含水量过大无法晾干的土不得用作雨季施工填料。

③填筑方法

路堤分层填筑,每一层的表面做成2%~4%的排水横坡。当天填筑的土层当天完成压实。防止表面积水和渗水将路基浸软。

④路床排水

路堤填筑完成后,为防止路床积水,在路肩处每隔5~10m挖一道横向排水沟,将雨水排出路床。

(2)路堑开挖

①场地处理

路堑开挖前在路堑边坡坡顶2m以外修筑截水沟,并做好防漏处理。截水沟接通出水口。

②土方开挖方法

雨季开挖路堑分层开挖,每挖一层均设置排水纵横坡。

挖方边坡不一次挖到设计位置,沿坡面留30cm厚。待雨季过后再修整到设计边坡度。

以挖作填的挖方随挖、随运、随填。

开挖路堑至路床设计标高以上30~50cm时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排水沟,待雨季过后再挖到路床设计标高后压实。

如果土的强度低于规定要求时,超挖30~50cm,并用粒料分层回填按路床要求压实。

③石方开挖方法

边坡按设计坡度自上而下开挖,开挖前做好截排水沟,雨期开挖注意边坡稳定,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并随时核对其坡度是否合乎设计要求,作好锚喷防护,使边坡在雨水冲刷时,能保持稳定。

采用防水爆破材料。

雷暴天气一般不进行大爆破施工,中小型爆破采用非电起爆方式。

④土石方填筑

适当缩短流水作业长度,碎石土料及时平整压实。

填筑面适当留坡,以利排除积水。

作好路面保护,必要时用塑料布等覆盖,防止表面冲刷。

填筑面略向上游倾斜,以利排除积水。要根据天气预报和实际天气变化采取及时的措施:在中、大雨来临之前迅速将路面采用振动平碾(不激震)压成光面,并铺设彩条布覆盖,防止雨水冲刷和下渗。

料场开采时作好各种防水、排水措施外,并采用立采的方式。

下雨或雨后不许践踏路面,禁止车辆通行。复工前清除稀泥,或经晾晒处理,使土料调节至控制范围内,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复工。

碎石土料的雨天施工要十分精心、周密计划。日降雨量小于5mm不停工;5~10mm雨日停工、雨后复工;10~30mm雨日停工、雨后停工1天:大于30mm雨日停工、雨后停工2天。

(3)路面施工

①雨天不得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雨季铺筑沥青路面时,加强与气象台的联系,已摊铺的沥青层未进行压实的予以铲除。

②集中力量,分段铺筑,在雨前作好碾压坚实;施工时随时疏通边沟,保证排水良好。

③在垫层或基层施工之前,完工的路基顶面或垫层,保持合格状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