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型病毒分析
计算机病毒机理分析

ISA
• ISA插槽是基于ISA总线(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 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的扩展插槽,其颜色一般为黑色,比PCI 接口插槽要长些,位于主板的最下端。其工作频率为8MHz左 右,为16位插槽,最大传输率16MB/sec,可插接显卡,声卡 ,网卡以及所谓的多功能接口卡等扩展插卡。其缺点是CPU资 源占用太高,数据传输带宽太小,是已经被淘汰的插槽接口。 • 在1988年,康柏、惠普等9个厂商协同把ISA 扩展到32-bit, 这就是著名的EISA(Extended ISA,扩展ISA)总线。可惜的 是,EISA 仍旧由于速度有限,并且成本过高,在还没成为标 准总线之前,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就给PCI 总线给取 代了。
9
被破坏的主引导区记录
“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disk and press a key to reboot”(非系统盘或盘出错) “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装入DOS引导记录错 误) “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不能进入ROM Basic, 系统停止响应)
完成信息的检测之后,Windows XP会在屏幕上显示那个著名的 Windows XP商标,并显示一个滚动的,告诉用户Windows 的启动进程
30
Step4:检测和配置硬件过程--
会收集如下类型的硬件信息:
1.系统固件信息,例如时间和日期等 2.总线适配器的类型 3.显卡适配器的类型 4.键盘 5.通信端口 6.磁盘 7.软盘 8.输入设备,例如鼠标 9.并口 10.安装在ISA槽中的ISA设备
8
分区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对抗

实验一:引导区病毒联系一:Dos引导区病毒实验目的:1.了解系统启动过程2.学习实模式下DEBUG命令的相关操作3.了解引导区病毒的基本原理4.学会如何修复引导区系统环境:DOS网络环境:交换网络结构实验工具:DEBUG调试工具实验原理:一.引导型病毒定义引导型病毒,也叫开机型病毒,主要感染计算机主引导扇区和引导扇区的一类计算机病毒;其中,感染主引导扇区的病毒称作MBR病毒,感染引导区的病毒称为BR病毒。
二.计算机的启动过程在计算机系统启动时,BIOS加电自检及设备初始化成功后,BIOS将启动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的主引导记录(MBR)加载到内存物理地址0000:7C00(文档中的内存地址均采用16进制表示),并检查物理地址0000:7DFE处的字是否为0xAA55(引导区有效标记),若不相等给出“No Rom BASIC”提示,然后死机,若相等执行主引导程序,主引导记录(MBR)先将自己复制到内存的其他地方以让出0:7C00处的512B的空间,然后在主分区表中搜索标志为0x80(分区已被激活,0则表示未被激活)的激活分区,如发现没有或有多个激活分区,则提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并停止,否则将激活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即系统引导扇区DBR)读入内存物理地址0000:7C00,并查找物理地址0000:7DFE处的字是否等于0xAA55,若不等于,则显示“Missing Operating System”然后停止,否则继续执行操作引导程序,引导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完成整个引导过程。
三.中断中断就是CPU暂停当前程序的执行,转而执行处理紧急事物的程序,并在该事物处理结束后能自动恢复执行原先程序的过程,在此,称引起紧急事物的事件为中断源,称处理紧急事件的程序为中断服务程序或中断管理程序。
中断的分类很多,按触发的原因,有硬中断和软中断之分。
硬中断有实际的硬件事件引起,例如,除以零、算术溢出、按下键盘键等;软中断是因程序执行了计算机的INT指令造成的,例如,INT 21H将执行21H中断,这里21H称作中断号,其中“H”表示该数据为16进制。
计算机病毒分类

计算机病毒分类 计算机病毒分类是怎么样的呢?你有去探讨过吗?下⾯由店铺给你做出详细的计算机病毒分类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计算机病毒分类⼀: 按感染对象分为引导型、⽂件型、混合型、宏病毒,⽂件型病毒主要攻击的对象是.COM及、EXE等可执⾏⽂件;按其破坏性分良性病毒、恶性病毒! 按照病毒程序⼊侵系统的途径,可将计算机病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操作系统型:这种病毒最常见,危害性也最⼤。
外壳型:这种病毒主要隐藏在合法的主程序周围,且很容易编写,同时也容易检查和删除。
⼊侵型:这种病毒是将病毒程序的⼀部分插⼊到合法的主程序中,破坏原程序。
这种病毒的编写⽐较困难。
源码型:这种病毒是在源程序被编译前,将病毒程序插⼊到⾼级语⾔编写的源程序中,经过编译后,成为可执⾏程序的合法部分。
这种程序的编写难度较⼤,⼀旦插⼊,其破坏性极⼤。
计算机病毒分类⼆: 1、⽹络病毒通过计算机⽹络传播感染⽹络中的可执⾏⽂件 2、⽂件病毒感染计算机中的⽂件(如:COM,EXE,DOC等) 3、引导型病毒感染启动扇区(Boot)和硬盘的系统引导扇区(MBR) 4、还有这三种情况的混合型,例如:多型病毒(⽂件和引导型)感染⽂件和引导扇区两种⽬标,这样的病毒通常都具有复杂的算法,它们使⽤⾮常规的办法侵⼊系统,同时使⽤了加密和变形算法。
计算机病毒分类三: 恶性程序码的类别中,电脑病毒和蠕⾍是较具破坏⼒,因为它们有复制的能⼒,从⽽能够感染远⽅的系统。
电脑病毒⼀般可以分成下列各类: 引导区电脑病毒 ⽂件型电脑病毒 复合型电脑病毒 宏病毒 特洛伊/特洛伊⽊马 蠕⾍ 其他电脑病毒/恶性程序码的种类和制作技巧 引导区电脑病毒 90年代中期,最为流⾏的电脑病毒是引导区病毒,主要通过软盘在16位元磁盘操作系统(DOS)环境下传播。
引导区病毒会感染软盘内的引导区及硬盘,⽽且也能够感染⽤户硬盘内的主引导区(MBR)。
⼀但电脑中毒,每⼀个经受感染电脑读取过的软盘都会受到感染。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

XX 大学XX 学院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目录第一章计算机病毒概述------------------------------------ 31.1 计算机病毒定义------------------------------------ 31.2计算机病毒的传播---------------------------------- 31.3计算机病毒新形势---------------------------------- 3 第二章计算机病毒原理------------------------------------ 42.1引导机制------------------------------------------ 42.2传播机制------------------------------------------ 42.3触发机制------------------------------------------ 5 第三章计算机病毒实例分析-------------------------------- 53.1引导型病毒---------------------------------------- 53.2文件型病毒---------------------------------------- 63.3宏病毒-------------------------------------------- 63.4脚本病毒------------------------------------------ 63.5蠕虫病毒------------------------------------------ 6 第四章计算机病毒防治------------------------------------ 74.1计算机病毒发作表现-------------------------------- 74.2反病毒技术分析------------------------------------ 74.3计算机病毒防范------------------------------------ 8 参考文献------------------------------------------------ 9第一章计算机病毒概述1.1 计算机病毒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及原理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及原理从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类型来分,计算机病毒可以分为系统引导型病毒、可执行文件型病毒、宏病毒、混合型病毒、特洛伊木马型病毒和Internet语言病毒等等。
●系统引导型病毒系统引导型病毒在系统启动时,先于正常系统的引导将病毒程序自身装入到操作系统中,在完成病毒自身程序的安装后,该病毒程序成为系统的一个驻留内存的程序,然后再将系统的控制权转给真正的系统引导程序,完成系统的安装。
表面上看起来计算机系统能够启动并正常运行,但此时,由于有计算机病毒程序驻留在内存,计算机系统已在病毒程序的控制之下了。
系统引导型病毒主要是感染软盘的引导扇区和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或DOS引导扇区,其传染方式主要是通过用被病毒感染的软盘启动计算机而传染的。
只要用这些有系统引导型病毒的软件启动计算机,不管有没有引导成功,系统引导型病毒都将自动装入内存。
而在这些由系统引导型病毒控制的系统下,将感染所有进行读、写操作的软盘和硬盘的引导扇区或主引导扇区,一旦硬盘感染了系统引导型病毒,那将感染所有在该系统中使用的软盘。
这样,通过软盘作为传染的媒介,病毒就会广泛传播。
●可执行文件型病毒可执行文件型病毒依附在可执行文件或覆盖文件中,当病毒程序感染一个可执行文件时,病毒修改原文件的一些参数,并将病毒自身程序添加到原文件中。
在被感染病毒的文件被执行时,由于病毒修改了原文件的一些参数,所以首先执行病毒程序的一段代码,这段病毒程序的代码主要功能是将病毒程序驻留在内存,以取得系统的控制权,从而可以完成病毒的复制和一些破坏操作,然后再执行原文件的程序代码,实现原来的程序功能,以迷惑用户。
可执行文件型病毒主要感染系统可执行文件(如DOS或WINDOWS系统的COM或EXE文件)或覆盖文件(如OVL文件)中,极少感染数据文件。
其传染方式是当感染了病毒的可执行文件被执行或者当系统有任何读、写操作时,向外进行传播病毒。
此时,病毒程序首先将要被感染的文件读入内存,判断其特定位置上是否有该病毒程序的标记,如果已经感染了就不再重复感染,如果没有感染,则将病毒程序写到该文件中。
常见病毒介绍

标签: BAT a DelAV 0801 摘要:它将会删除下列服务 r_server _avp _avp32 _avpcc _avpm _findviru ackwin32 advxdwin agentsvr agentw ahnsd alerter alertsvc alogserv amon amon9x anti-trojan antivirus ants apimonitor wefewaplica32 apvxdwi
蓝屏伪杀软变种
标签: 蓝屏 antivirusxp2008 winifixer 摘要:这又是一个最近十分流行的伪装安全工具的木马,加未知壳。
病毒作业变种
标签: 释放文件 感染型 变种 dnssvr.dll 摘要:1, 感染型变种,感染正常文件,被感染文件新增加一节表名为.LWY,病毒代码中有很多调试信息;
词条名称 EXE 感染虫
摘要:在 12 月份,这个感染型病毒给不少电脑用户带来了麻烦。它能感染几乎所有的 EXE 文件,被感染的文件一 旦随着 U 盘进入其他电脑,便有机会将病毒传染上去。而当它进入电脑后,会根据变种执行不同的行为。其中比 较常见的行
文件夹模仿者
摘要:此毒是一个 U 盘病毒,它将自己的图标伪装成系统文件夹的样子,用户在 U 盘中看到一个陌生文件夹时, 多半都会去点击。如此一来,即使用户禁止了 U 盘自动播放,该毒依然能够实现运行。运行后,此毒会下载一些 别的恶意程序,
PCClient 后门
标签: 金山毒霸 摘要:黑客通常利用端口扫描或者漏洞扫描工具获取目标程序然后植入到目标系统,一旦安装成功就可以像控制 自己电脑一样远程控制用户计算机。可以盗取用户重要文件、监控用户摄像头音频、盗取网游帐号,用户计算机 沦为&ldquo
引导型病毒的机理和解析

引导型计算机病毒的机理和解析摘要:引导型病毒是什么,其技术发展,优缺点,特点以及来源,引导型病毒的机制,解析源于DOS高级版本以及Windows 9X的新型引导型病毒的结构,并提出引导型病毒的检测和防治方法。
关键词:引导区硬盘内存新型引导型病毒病毒结构防治计算机病毒是指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具有3个基本特性:感染性、潜伏性和表现性。
换句话来说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的特制程序或指令程序,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并有一定的潜伏性、特定的触发性和很大的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繁多,按感染方式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感染病毒和混合型病毒。
引导型病毒感染硬盘主引导扇区或引导扇区以及软盘的引导扇区,如大麻、火炬、BREAK等病毒。
1 引导型病毒1.1 简介引导型病毒寄生在主引导区、引导区,病毒利用操作系统的引导模块放在某个固定的位置,并且控制权的转交方式是以物理位置为依据,而不是以引导型病毒寄生在主引导区、引导区,病毒利用操作系统的引导模块放在某个固定的位置,并且控制权的转交方式是以物理位置为依据,而不是以操作系统引导区的内容为依据,因而病毒占据该物理位置即可获得控制权,而将真正的引导区内容搬家转移,待病毒程序执行后,将控制权交给真正的引导区内容,使得这个带病毒的系统看似正常运转,而病毒已隐藏在系统中并伺机传染、发作。
引导型病毒进入系统,一定要通过启动过程。
在无病毒环境下使用的软盘或硬盘,即使它已感染引导区病毒,也不会进入系统并进行传染,但是,只要用感染引导区病毒的磁盘引导系统,就会使病毒程序进入内存,形成病毒环境。
1.2 计算机启动过程在分析引导型病毒之前,必须清楚正常的系统启动过程。
上电或复位后,ROM_BIOS的初始化程序完成相应的硬件诊断,并设置ROM_BIOS中断和参数,调用INT19H自举。
注意ROM_BIOS初始化程序已设置了BIOS中断。
简述计算机病毒及分类

简述计算机病毒及分类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简述计算机病毒及分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简述计算机病毒简介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开发期→传染期→潜伏期→发作期→发现期→消化期→消亡期。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
就像生物病毒一样,具有自我繁殖、互相传染以及激活再生等生物病毒特征。
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它们能够快速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
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定义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3] 计算机病毒与医学上的“病毒”不同,计算机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是人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
它能潜伏在计算机的存储介质(或程序)里,条件满足时即被激活,通过修改其他程序的方法将自己的精确拷贝或者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序中。
从而感染其他程序,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所谓的病毒就是人为造成的,对其他用户的危害性很大。
特征繁殖性计算机病毒可以像生物病毒一样进行繁殖,当正常程序运行时,它也进行运行自身复制,是否具有繁殖、感染的特征是判断某段程序为计算机病毒的首要条件。
破坏性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页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学过程
预备知识 引导型病毒 实验1:引导程序设计 实验2:接管中断程序设计 清除病毒程序设计
2019年1月11日
第3页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1 预备知识
● 磁盘数据结构 ● DOS启动过程 ● 读写扇区方式 ● 程序常驻内存
2019年1月11日 第15页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年1月11日
第16页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清华大学出版社
读主引导扇区数据
2019年1月11日
第17页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保存内存数据到文件
2019年1月11日
第18页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移动主引导扇区数据
2019年1月11日
第19页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4 实验2:接管中断程序设计
代码演示了在DOS启动前,是如何接管int 13h,使自己的int 13h是如何常驻内存。 其中涉及到了0:413h处数据的修改,如何 计算自己的int 13h的长度,如何将自己复 制到内存高端等。
2019年1月11日
第12页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2.2 一个引导型病毒分析
2019年1月11日
第13页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3 实验1:引导程序设计
编写代码 实现步骤
2019年1月11日
第14页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实现步骤
(1) 准备系统盘 选择一张软盘,在 DOS 下执行 Format A:/S ,表示格式化 软盘且向它复制DOS系统文件。 (2) 备份主引导扇区数据到软盘 可以编写一个程序实现,也可以用 Debug实现。这样做的目 的是,万一系统崩溃了,还可以用软盘启动恢复。如果用 Debug,步骤如下: ① 建 立 一 个 文 件 , 如 ddd.txt , 随 便 敲 入 几 个 字 母 , 如 “aaaaaaaaaaaaaa”。 ② 用命令Debug ddd.txt,将该文件装载到内存。用命令 d可以看到文件在内存中位置为126C:0100H~126C:010DH
程序常驻内存
2019年1月11日
第9页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2 引导型病毒
引导型病毒原理 一个引导型病毒分析
2019年1月11日
第10页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2.1 引导型病毒工作原理
引导型病毒是一种在ROM BIOS之后,系统引导时 出现的病毒,它先于操作系统,依托的环境是BIOS中断 服务程序。引导型病毒是利用操作系统的引导模块放在某 个固定的位置,并且控制权的转交方式是以物理位置为依 据,而不是以操作系统引导区的内容为依据,因而病毒占 据该物理位置即可获得控制权,而将真正的引导区内容搬 家转移或替换,待病毒程序执行后,将控制权交给真正的 引导区内容,使得这个带病毒的系统看似正常运转,而病 毒已隐藏在系统中并伺机传染、发作。
2019年1月11日
第20页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5 清除病毒程序设计
用未被病毒感染的带系统的软盘启动后, 用int 13h的功能2在磁盘中寻找被病毒藏 匿的原引导扇区代码,用功能3将其回写到 本来位置即可。
2019年1月11日
第21页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标
系统引导过程 引导型病毒原理 中断与中断程序设计 清除病毒方法
2019年1月11日
第1页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学重点
引导扇区分析 读写扇区方式 程序常驻内存 引导程序设计 接管中断程序设计
2019年1月11日
2019年1月11日
第11页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感染前后比较
● 软盘中毒前的正常开机程序:开机→执行BIOS→自我测试POST→填 入 中 断 向 量 表 → 启 动 扇 区 (Boot sector)→IO.SYS→MSDOS.SYS→。 ● 软盘中毒之后的开机程序:开机→执行BIOS→自我测试POST→填 入 中 断 向 量 表 → 开 机 型 病 毒 → 启 动 扇 区 (Boot Sector)→IO.SYS→MSDOS.SYS→。 ● 硬盘中毒前的正常开机程序:开机→执行BIOS→自我测试POST→填 入 中 断 向 量 表 → 硬 盘 分 区 表 (Partition Table)→ 启 动 扇 区 (Boot Sector)→IO.SYS→MSDOS.SYS→。 ● 硬盘中毒之后的开机程序:开机→执行BIOS→自我测试POST→填 入中断向量表→硬盘分割表(Partition Table)→开机型病毒→启动扇区 (Boot Sector)→IO.SYS→MSDOS.SYS→。
簇描述信息含义 未使用的簇 一个已分配的簇号 保留的簇 坏簇 文件结束簇 第7页
2
3
4
5
2019年1月11日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读写扇区方式
Int 13h 用Debug的命令L和W可以读写分区的扇区 ReadFile
2019年1月11日
第8页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年1月11日
第4页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1.1 磁盘数据结构
2019年1月11日
第5页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引导扇区
2019年1月11日
第6页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扇区分布
FAT32表项意义
序号
1
表项值 0x00000000 0x00000002~0xffffffff 0xfffffff0~0xfffffff6 0xfffffff7 0xfffffff8~0xffffff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