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新生儿常见消化道畸形的诊治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4例诊治分析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4例诊治分析目的:总结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及合并畸形的临床表现特点,探讨合适的治疗方法。
方法:本组病人全部采用将压迫于十二指肠前方的腹膜带彻底松解的治疗方法。
结果:4例均治愈,住院时间最长25 d,最短7 d。
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手术中勿遗漏合并畸形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标签:肠旋转不良;先天性;诊治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一种复杂的消化道畸形,尤其是新生儿急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1]。
我院2000年12月~2007年7月共手术治疗肠旋转不良4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4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
病史最长者9年,最短者2 d。
体重2~28 kg。
均有反复上腹部饱胀、隐痛或阵发性疼痛的临床表现;均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容内物及胆汁1例,呕吐咖啡色胃容物1例;呕吐为间歇性反复发作,发作时间2~17年;伴排便困难2例,其中1例发作时不能平躺,只能抱膝而坐,症状长达17年之久。
查体: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右腹膨隆。
部分可见胃型。
其中2例因进食困难而明显消瘦;均行消化道钡餐检查:十二指肠明显扩张,十二指肠空肠曲位于脊柱右侧,肠系膜上动脉压迹现象,其中3例空、回肠位置倒置现象。
均行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结肠肝曲处转向脊柱左侧逐渐变细变窄,肠管强直性狭窄,其中1例钡剂不能进入升结肠和回盲部。
1.2 方法手术方法及术中所见:4例均行手术治疗。
行剖腹探查术,有小肠坏死者行肠切除吻合,有十二指肠受压迫者行腹膜索带松解。
小肠扭转(90°~720°),回盲部位于左上腹及中腹l例,位于右上腹中上腹及右中腹2例。
手术方法即将扭转肠管正确复位,彻底松解压迫十二指肠的腹膜索带,以及缠绕空肠起始部的膜状组织,将十二指肠拉直,将整个小肠置于右腹部,结肠置于左腹部。
2 结果4例均治愈,住院时间最长25 d,最短7 d。
3 讨论先天性肠旋转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肠管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的正常回转运动发生障碍,使肠管位置变异;肠系膜附着不全和异常腹膜系带导致十二指肠、空肠受压和肠扭转等的病变,是小儿尤其是新生儿急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2]。
胎儿消化道先天性发育异常的超声诊断价值

锁 : 食 管发 育 过程 中 , 在 内胚 层 上皮 细 胞 大 量增 值 一 度使 管 腔 闭塞 . 直到 胚胎 末期 。 管腔才 又重 新 出现 。 一演 变过 程 出 这
现异 常 。 可能 使上 消化 道闭 锁 , 出现超 声 图像上 胃泡未 显示 。
20 0 5年 1 ~ 0 0年 1月在 产 科 超 声 检查 中发 现 的有 月 21 关 胎 儿消 化道 方 面 的图像 变 化 、 图像 异 常 的患 者 。 检 以及 尸
常, 如气 管食 管瘘 、 肠膀 胱瘘 、 门闭锁 等『 直 肛 1 1 。 按 照 消 化道 闭 锁 的部 位 分 上 消化 道 闭 锁 和下 消 化道 闭
论, 充实 产前 诊 断 的价 值和 意 义 , 优 生优 育 国策 的实 施 具 对
有 重大 意义 。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诊 断价 值 。 法 :0 5年 1月~ 0 0年 1月在 产科 超声检 查 中发现 的有 胎儿 消化 道 图像 异 常 的患者 , 方 20 21 以及尸 检 、 新生
儿 中发 现的 患者 , 1 。 共 4例 孕妇 排尿 后取 仰卧位 , 按产前 常规 检查 胎儿 , 观察胎 儿体 位 , 测量 双 顶径 、 盘 、 胎 观察 胎儿
影像与介入
20 4第7第O 0年 月 l l 1 卷 期
胎儿消化道先天性发育异常 的超声诊 断价值
郑 金 霞 . 士 杰 赵
(. 1山东省章 丘市 文祖 镇卫 生院 , 山东章 丘
200 ;. 5 2 5 2山东 省章 丘市 官庄 乡卫 生 院 , 山东 章丘
2 00 ) 5 2 7
[ 摘要】目的 : 以观 测分 析超声 图像 的方 法提 示胎 儿消化 道先 天性 发育 异常 , 讨胎 儿消 化 道先 天性 发 育异 常 的临床 探
消化道畸形胎儿表现有哪些【母婴健康常识】

消化道畸形胎儿表现有哪些
文章导读
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胎儿畸形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而引起胎儿畸形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是由于基因问题或者是孕妇不注意饮食所导致的,而胎儿出现消化道畸形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可以通过孕检来进行检查,而消化道畸形胎儿会在B超内呈现异常。
胎儿消化道畸形的表现
胎儿消化道畸形会导致腹中羊水容易浑浊,可以通过检查来确定
胎儿消化道畸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消化道畸形:出生缺陷可以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食管、胃、小肠、大肠、直肠和肛门。
畸形多为器官的发育不全,导致梗阻。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是胎儿在胚胎早期各种原因所致发育缺陷而引起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是胎儿在胚胎早期各种原因所致发育缺陷而引起。
临床上以消化道梗阻为主要表现,其症状出现的时间和程度与病变部位的高低和程度有关。
导致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两大原因:(1)遗传因素25%;(2)环境因素。
这两种因素加上一些不明原因可占出生缺陷的65%。
围生儿消化道畸形在新生儿出生缺陷中并不少见。
消化道畸形的形成多见于胎儿期4~8周时,因各种因素引起消化道发育障碍,除少数为染色体异常综合征的局部表现外,大多数受环境因素影响,特别是感染因子在胚胎早期作用的结果。
另外如X线、微波、电脑、电视、铅、烟草、酒精、农药等因素的影响亦不容忽。
胎儿消化系统超声检查ppt课件

6周生理性中肠疝
12
常见先天性消化系统畸形
食道闭锁 小肠闭锁 肠重复畸形 膈疝
十二指肠闭锁 肛门闭锁 脐疝 、裂腹畸形 巨结肠
13
超声诊断先天性消化系统畸形
胃肠道解剖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 肛门;观察是否充盈,有无扩张、狭窄、离断及闭锁。
超声连续多次动态观察胃泡持续明显小或不显示、肠管扩张且进 行性增加时,应考虑胎儿消化道闭锁可能。目前超声检查无法直接 显示胎儿消化道闭锁,产前超声诊断主要依据间接声像图表现,产 前超声诊断胎儿消化道闭锁应注意与腹盆腔脏器囊肿、腹盆部囊 性肿块、输尿管扩张等相鉴别。
14
消化系统畸形产前诊断特征
• 食道闭锁产前超声间接征象: 胃泡过小或不显示;羊水过多。 • 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表现为上腹部“双泡征”,羊水过多。 • 空肠回肠闭锁,中腹部肠管扩张,腊肠征、蜂窝征,羊水过多。 • 结肠、表现为结肠扩张,肠腔内有结肠皱襞。 • 肛门闭锁呈双叶征,肛门闭锁常无羊水过多。 • 羊水量异常为消化道闭锁的另一重要间接征象,消化道闭锁部
23
胎儿食道闭锁
4.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食道闭锁更易引起胎儿生长不良,胎儿出现腹部平坦或凹陷征象, 但需结合其他超声征象,如小胃泡或胃泡不显示、颈部长囊状无 回声等综合考虑判断,以免过度诊断。 5.超声检查必须注意鉴别生理性和病理性图像,其鉴别要点为对 食道和胃泡反复动态观察至孕晚期。
24
胎儿食道闭锁
17
பைடு நூலகம்
胎儿食道闭锁
发病机制:
胚胎早期食管与气管均由原始前肠发生,二者同为一管,5 ~6 周时中胚层发育成一纵嵴将气管食管分隔成前后两部分。食管先 经过一个实变阶段,然后管内空化将食管再行贯通成空心管,如 胚胎前 8 周内分隔或空化不全,既导致不同类型的畸形。
新生儿消化道畸形36例临床分析

国外 .5 国内发 病率 新 生 儿 消 化 道 畸 形 是新 生 儿畸 形 中 的 主 锁 患 儿行 肛 门成 形术 , 对小 肠 狭 窄患 儿行 锁 等 , 发病 率 约为 02%, 要 类 型 , 守 治疗 的 效果 往 往 不能 令 人满 狭 窄 端 切 除及 端 ~ 吻 合 术 , 脐 膨 出患 约 为0 1 。 生儿 消 化道 畸形 是 先天 性 保 端 对 .% 新 意 , 儿 多需 要 外科 手术 治疗 才能治 愈 。 患 儿行 腹壁 修 补术 。 对食 道 闭锁 患 儿先 做食 的 发育 异常 性 疾病 , 多 属于 外科 急诊 。 大
2 结果
高 , 加 上 部分 家长 对 此 重 视 程 度 不够 , 再
导 致患 儿就诊 时 间较晚 , 成 感染性 中毒 , 造
. 先 天 性 肛 门 闭锁 l例 ( t7 ) 小 肠狭 窄 2 1 手 术治 疗效 果 5 4 .% ,
2 (.%)脐 膨 出5 1 .%)食 道 闭锁 例 56 , 例(3 9 ,
我院20年 1 0 6 月至 2 I年 6 对 收 治的 3 管 盲 端 牵 引 , 胃造 瘘 , 行 二期 手 术 吻 新 生儿 消化 道 畸形 的 发病 原 因复 杂 , 01 月 6 行 再 一般 例新 生 儿 消化 道 畸 形患 儿 进行 治 疗 , 得 合 。 先 天 性 肥 厚 性 幽 门 梗 阻 患 儿 行 幽 认 为 与遗 传 、 境 、 危妊 娠 等 多种 因素 取 对 环 高
i - { - , 。 。 , 。 _(。 c£ - : ) 7 。 j 。 医学检验 ’
新 生儿消化道畸形3 例 临床分析 6
叶建 军
( 陕西咸阳兴平市秦岭医院儿科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为提高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诊断准确性及治疗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3例新生 儿消化道畸 形惠儿, 6 对其诊断情况, 治疗方法及 手术效果进行 分析 。 果 治疗后, 例消化道畸 结 3 2 形惠儿呕吐. 腹胀 等症状缓 解, 正常后痊 愈 出院。例患儿手术 后3再次出现呕吐症状 , 手术治疗后缓解。 例惠儿家长放 大便 1 d 行 2 弃治疗出院。例惠儿因手术时间过晚死 于多 1 器官功能表竭。 例患儿发生吸 入性肺炎, 有2 经对症治疗后痊愈 。 结论 应做 到新生儿 消化道畸 形的早发现 、 早诊断, 治疗, 早 充分识别危险 因素, 把握 时机进行 手术治疗, 患儿病死卒 , 降低 减少并发症发病率。 【 关键 词】 新生儿 消化道 畸形 手术 疗效 病死率 【 中图分类号】 721 R 2. 【 文献标识码l A 【 文章编号l 62 55( l) ( 一 09 0 7— 64 01 1 )06— 1 1 2 la
小儿常见消化道畸形影像表现ppt课件

Case 1 : 男 8天 呕吐4天。
胃泡充气扩张,腹 部肠管充气明显减 少。
20
十二指肠远段狭 窄并扭曲呈螺旋状, 造影剂通过受阻。
21
第2、3组小肠分布于右上 腹部。
钡灌肠示:
横结肠、升结肠大 部分位于左侧腹部 及中上腹部。回盲 部位置较高、于右 上腹部。
22
Case2 : 男 13天 呕吐6天。
• 本病是由于远端肠管神经节细胞缺如,或功
能异常,使肠管处于痉挛狭窄状态,肠管通
而不畅,近端肠管代偿性增大,壁增厚,是
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
• 临床主要表现为:出生后排胎便延迟,便秘
进行加重、腹胀和呕吐。
43
影像表现
• 腹部平片:低位不全性肠梗阻征象。
• 钡灌肠:痉挛段肠管和扩张段肠管。以痉挛 段化分为6型:
Case4 男,19天 间歇性恶心、呕吐1 周
11
幽门前瓣膜
男性,33天 间歇性恶心、 呕吐2周 消化道造影: 造影剂通过 幽门缓慢, 受阻。
12
幽门前瓣膜
一种少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属于幽门 闭锁的一种类型。以间歇性呕吐为主要临床表 现。
幽门断 裂、闭 锁
内胚层发 育中断
胚胎8周 前
内胚层过 长连接
37
影像表现
<1>直接征象:胃导管于闭锁盲端受阻、卷曲,盲囊端 扩张。
<2>间接征象:大多数患儿有吸入性肺炎。通常合并其
他消化道畸形(如十二指肠闭锁、肛门闭锁等)、心血 管畸形、骨骼系统畸形、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等。
38
Case1: 男、1天 出生后无肛、呕吐一天 母亲怀孕曾服用酮康唑(抗真菌药)
平片显示胃管于T2水平卷曲返折。 腹部肠管充气,直肠高位闭锁。
新生儿消化道畸形11例临床分析

出( 中尚需克服组织重力 ) 而平位 子宫之位 置介于前两 其 ; 比较可见 , 前位子宫组 与于位 子宫组 药物完 全流产 率
很接近 ,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0 0 ) 前两组流 产成功率 P> .5 , 者 之间 , 宫体及 宫颈位置 接近 , 相对 于后 位子 宫 , 其促 使宫
内组织排出之力量较大 , 组织相 对较易排 出 , 上所述 , 综 子 宫前位 和平位利 于妊 娠产 物 的排 出 , 完全 流产率 较高 , 故 因此 , 在选择用 药对 象时 可将 此条 件考 虑人 内 9 20 0 0
・
4 0・
贵 阳中医学院学报
第3 O卷
新生儿消化道畸形是 最常见 的新生 儿外科 畸形 , 其发 病早 , 表现各异 。早期 诊断 是降低病 死 率 , 善预 后 的关 改
键, 为提高对其 临床特 点的认识 , 现将本 院 20 03年 1月 至 20 07年 1 2月确诊的 1 1例消化道畸形报告如下 :
差异性原 因在 于 , 前位 子 宫宫体 朝 向耻骨 前倾 , 官颈外 子
4 1 结果评定标准 . 4 1 1 完全流产 .. 用药后胚囊 自行完整排 出 , 或未见胚囊 排 出, 但经超声检查宫 内无 妊娠 物 , 未经 刮宫 , 出血 自行停 止 , H G转 为阴性 , 尿 C 子宫恢复正常大小 。 4 12 不全流产 用 药后胚囊 自然排 出, 随诊过程中因 .. 在
口朝 向后下方 , 体位 置 高于官 颈 口, 药致 胚囊 及蜕膜 宫 服
组织剥离 , 剥离后之胚囊及蜕膜 组织在 子宫收缩 力和重力
作用下 , 可顺势 而下 , 容易 白宫腔排 出 ; 位子宫 宫体朝 向 后 骶骨后倾 , 子宫颈外 口方 向朝 向前 上方 , 宫体 位置低 于宫
胎儿新生儿常见消化道畸形的诊治

检查
1. 腹部立卧位平片
2. 消化道造影示
诊断及鉴别诊断
• 根据产前超声及生后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可诊断。
• 但需及NEC,先天性巨结肠等鉴别。
治疗
• 尽早手术
预后
• 肠闭锁的成活率在90%以上,以空肠远端和回肠闭锁
的成活率高为主。死亡率高主要见于多发性肠闭锁(
57%)、苹果皮样闭锁(71%)或肠闭锁合并胎粪栓梗
皮肤瘘口排便,女性由前庭或阴道排便。
X线检查
• 1)骨盆倒立侧位片:出生12-24h作倒立侧位摄片,位
PC线以上者为高位畸形,位PC线及I线之间为中间位
畸形,位I线以下者为低位畸形。
• 2)瘘管造影:通过瘘管外口注入造影剂可显示瘘管的
方向,长度与直肠关系。
• 1. B超检查:B超可确定直肠盲端及肛门皮肤距离,
手术已得到广泛的开展,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先天性肛门直肠闭锁
先天性肛门直肠闭锁
congenital
malf anus ),俗
称“无肛”。
是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发
病率为1/1500~1/5000活
婴。男性略多于女性。本
病类型复杂,常合并其他
先天性畸形。
大于2.5cm为高位,在1.5~2.5cm之间为中间位,
小于1.5cm为低位
• 2. MRI:了解直肠盲端及肛门周围肌群的情况。
手术时机
窄段、移行段、扩张段
,但新生儿巨结肠表现
不典型,诊断率在90%
左右。
2、直肠肛管测压检查
3、直肠粘膜活检
鉴别诊断
1.特发性巨结肠:
2.获得性巨结肠:
3.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便秘:
4.内分泌紊乱引起的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