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武汉市轨道交通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后备信号系统的论证分析

上接第 4 页 模式 的 价值 预期 5
()土地集约 : 高节点建筑群容积率 、使 建筑面积 大幅 度增 加 ( 1 提 如由 3 为 6 增 、建筑面积就增 大一倍 ) 。由地铁车 站引导的地下空间连 片规模开发 , 使地下建筑面积 大幅度增加。通过节点拓扑优化 .使节点建筑 利用率大幅度增加 。通
运 提 供 了 可 能 ,是 当 今 信 号 系 统 的 发 展 方 向 。这 些 国 内
但 目前 中 国 还 不 掌 握 其 核 心 技 术 ,在 开 通 、调 试 过 程 中 完
开 通 或 在 建 的采 用 C T 技 术 的轨 道 交 通 线 路 均 配 备 有 后 全 依 赖 外 国公 司 ,由 此 造 成 的技 术 风 险也 较 大 ,工 程 建 设 BC
中 国 轨 道 交 通 发 展 速 度 如 此 之 主信 号系统进 行运营 但前提 是对运 快 以至 于 国 外 的信 号 系 统 提 供 商 们 能 要 求 不 高 的 线 路 同 时 他 们 自 己掌 不 能 应 对 特 别 是 目前 先 进 的 CB C 握 其 核 心 技 术 ,这 一 点 很 重 要 。如 中 T 系 统 .有 许 多 技 术 和 设 备 ,外 国厂 商
行适应性 改造的能 力。 根据 目前 国 内C T B C的建设情 况看 ,
基 于无线 的 C T B C在 实 际 调 试 、开 通 中 技 术 上 还 存 在 一 些
从 20 0 4年 底 到 现 在 ,中 国 国 内 所 有 建 设 或 改 造 的 线 问题 由于 城 市 特 点 ,地 理 条 件 、文 化 背 景 、规 划 理 念 等 路全 部采用 C T B C技 术 , 一 技 术 的 采 用有 利 于 提 高 地 铁 各 因 素 的不 同 使 得 各 个 城 市 对 轨 道 交通 具 体 需 求 也 有 所 这 控 制 系 统 的 自动 化 水 平 , 同 时 也 为地 铁 系 统 开 展 联 通 联 不 同 ,各 原 国 外 设 备 结 合 这 些 不 同 需 求 的 改 造 在 所 难 免
武汉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工程区间及车站土建施工第十一标段(进场道路)

武汉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工程区间及车站土建施工第十一标段进出场道路施工方案编制单位: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0一一年七月十七日目录一、工程概况及施工方法 (2)二、施工组织 (3)1、管理机构 (3)2、人员组织 (3)3、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4)4、施工用水 (4)5、施工用电 (5)6、工期控制 (5)三、主要施工方案 (5)1、清理路基 (5)2、道路基层 (5)3、混凝土面层 (6)4、注意事项 (9)5、砖砌拱桥加固 (10)6、路肩 (10)四、质量保证措施 (10)五、安全生产措施 (11)(一)方针 (11)(二)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见附表4) (11)(三)现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11)1、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11)2、施工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2)3、项目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2)4、安全防护设计与管理 (13)5、安全用电防护措施 (14)6、现场治安防火等技术措施 (14)7、施工机具防护 (15)六、工期保证措施 (16)(一)组织管理保证 (16)(二)技术保证 (18)七、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18)八、环保与环卫管理 (18)(一)环境燥声污染防治措施 (18)(二)水污染的控制措施 (19)(三)土壤污染的控制措施 (19)(四)垃圾污染的控制措施 (19)(五)临时厕所设施 (19)一、工程概况及施工方法武汉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工程区间及车站土建施工第十一标段位于黄金口工业园至米粮村内,车站与市政干道无道路连接,施工机械、材料无法进入施工现场。
本着“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便于维护、减少业主投资”为原则,结合实际勘踏情况,拟从汉阳大道延长线三眼桥村路段为入口,沿什湖农场现有简易机耕道路为走向到达施工现场,对简易机耕道路进行整修加固利用,以保证施工机械、材料能顺利、安全到达施工现场。
经现场实测,从汉阳大道延长线入口至施工现场需整修加固道路两条,长度约为792+455米,结合现有简易机耕道路的宽度,本着“少占地、少伐树、少拆迁”为原则,拟修道路路面宽度为3.5m,路基宽度为4.5m,其中在距入口约200m的位置有一座砖砌拱桥需要加固,拱桥宽4.5m,长6m(附拱桥加固图)。
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工程GPS控制网的建立及精度分析

G S控 制 网作 为 轨 道 交 通 施 工 作 业 的 平 面 起 P
必须 构成 闭合环 或 附 合路 线 , 每个 闭合 环 或 附合 路
线 中的边 数不应 大 于 6 。 条
2 2 主 要技术 指标 . 轨道交 通 G S控 制 网 的精 度 指标 , P 主要 是 满 足 《 城市轨道交通工 程测量 规范  ̄ B 00 - 20 G 5 38 0 8中首级
算 依据 , 度要 求 高 、 期 要 求 紧 , 大部 分 测 区为 精 工 且 城 市 繁华 闹 市 区 , 功 率 无 线 电 发 射 源 多 , 路 上 大 道 人 、 流量 大 , 车 道路 两 侧 高层 建 筑 密集 , 些 因素 都 这 给控制 点 选埋 及施 测带 来 了较大 难度 。
段 )设 站 7 , 2站 。同时 , 入线 路 附近 的武汉 市连 续 加 运行 卫 星定 位服 务 系统 3 基准 站点 ( SB级 ) 个 GP 的 同步静态 观 测数 据 , 设 站 数 达 9 总 9站 , 均 重 复 设 平 站率 为 2 8 。 . 3 每 日外业 观测 结 束 后 , 收机 观测 数 据 均 及 时 接
下载 , 并进 行 预处 理 。所有 基线 观测 质 量 良好 , 能 均
第 6期
孙
伟, : 等 武汉市轨道 交通 4号线二期工程 GP S控制 网的建立及精度分析
・7 5・
以上 分 析 表 明 : S基 线 观 测 质 量 可 靠 , 据 GP 数 处理 合理 , 果可 靠 , 含 明 显粗 差 , 结 不 各项 指 标 均 满 足规 范 限差 要求 。
2 全 网基 线共 组成 6 个 同步环 , ) 8 其环 线全 长 闭 合 差 最大值 为 0 6 m( . 4c 限差 为 3 . 3c , 坐标 3 4 m) 各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车辆地板设计

地铁车辆地板指敷设在车体底架上 , 处于 乘客视野 的底 部 , 面积 大 , 是车辆
砂, 由经过燃烧形成 中空的陶粒砂与树脂胶搅拌 而成 。这 种地板结构具有抗压强度高 , 隔声 、 隔热 、 防火性能好等特 点。 北京 D K型地铁车辆多采用这种型式 的地板结构 , 但陶
图3 所示结构 。 地板布直接粘接在车体 底架 型材上面 , 型
地板的最上面铺装地板布 , 地板布下面是由优质水泥
和橡胶乳液搅拌而成的橡胶水泥层 , 橡胶水泥层与地板布 用粘接剂粘接于一体 ; 橡胶水泥层与波纹地板之间为陶粒
收稿 日期 : 0 0 0 — 3 2 1— 3 0 作者简介 : 刘
Fl o sg fm e r e cei uh n alt a i n x e o rde i n o t ov hil n W a r i r nstLi e 1e t ndi ng
L U N n , A G G oj I ig Y N u -i
( S hlh uE e tcL c moieC . t . Z uh u 1 0 , hn ) C R Z I o lcr o o t o,Ld , h z o 4 2 01 C ia z i v
面铺装 地板布 , 地板布粘接在铝蜂窝板上 , 蜂窝板 与车 铝 体底架之 问是 由橡 胶制成 的减振元件 和隔声 隔热 材料 。 这种地板 结构不仅 具有 良好 的减振 、 隔声 、 隔热效果 , 还 可以弥补车体底架 的平 面度误差 , 提高地板的平整 度。
地 板 布
l 地 板 设 计
交通 1 号线二期 _程车辆地板设计 的特点 , 绍 了橡胶地板布 的主要物理机械性能 、 l l : 介 防火性能参数和检验标准。 关键词: 地铁车辆 ; 地板 ; 地板布 中图分类号: 204 U7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17 一 17 2 1 )4 0 2 — 2 6 2 l8 (0 0 0 — 0 6 0
交通疏解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 (1)总体简介 (1)玫瑰苑站工程概况 (1)区间隧道工程概况 (1)玫瑰苑站总体布置 (2)玫瑰苑站周边环境情况 (2)2、交通导改原则 (2)3、交通疏解方案 (3)总体思路 (3)交通疏解方案 (3)4、交通保证措施 (5)组织措施 (5)安全、保畅措施 (6)5、附图 (7)6、附表 (7)1 工程概况总体简介武汉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二期工程自黄金口停车场至首义路站,线路长16.857km。
其中永安堂站以西(不含永安堂站)为高架线,长3.35km,永安堂站(含)以东为地下线,长13.507km。
二期全线设站13座,其中高架站2座,地下站11座。
二期工程连接汉阳和武昌两个城区。
本标段工程为第八标段,范围为玫瑰苑站、王家湾站~玫瑰苑站区间(简称王玫区间)、玫瑰苑站~永安堂站区间(简称玫永区间),共一站两区间。
玫瑰苑站工程概况车站站址:玫瑰苑站位于武汉市汉阳区,汉阳大道与玉龙路的交叉路口下,沿汉阳大道设置。
车站设计范围: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右CK5+,起点里程:右CK4+,终点里程:右CK5+,全长465m。
包括车站主体建筑、出入口建筑、结构、供电、环控、给排水、消防以及工程投资估算的设计和编制。
车站结构尺寸、总建筑面积、主体建筑面积及各分区建筑面积:车站外包长度:约465m 标准段宽度:19.7m车站总建筑面积:24083.406m2主体建筑面积:18858.252m2附属建筑面积:5225.154m2站台形式与宽度:11m岛式站台(单柱两跨双层矩形框架结构)出入口及通道建筑面积:1088.0m2车站建筑概况:玫瑰苑站沿汉阳大道设置,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有效站台长118m,宽11m,站前设折返线,受道路及线路条件限制,折返线位于曲线上。
车站共设置了9个直通地面的出入口,1个紧急疏散口,及4组风亭。
其中地铁部分5个出入口,物业部分4个出入口(另有1个远期预留)。
出入口及风亭均设置在汉阳大道两侧。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南京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2016~2021年)的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南京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2016~2021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11.01•【文号】发改基础[2016]2331号•【施行日期】2016.1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产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南京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2016~2021年)的批复发改基础[2016]2331号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上报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0年)调整方案的请示》(苏发改设施发〔2015〕82号)收悉。
经研究,并商住房城乡建设部,现批复如下:一、为支持南京江北新区建设,落实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发挥轨道交通网络效益,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同意对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确定的建设任务及目标进行调整。
鉴于2016年作为起始年,将规划期限确定为2016~2021年。
二、规划调整内容(一)调整方案同意新增4号线二期工程、11号线一期工程和S8线南延工程,线路总长度39.2公里。
4号线二期工程自龙江至珍珠泉站,线路长9.7公里,设站6座,投资78.95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6~2020年。
11号线一期工程自马骡圩至浦州路站,线路长27公里,设站20座,投资181.71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1年。
S8线南延工程自泰山新村至大桥站,线路长2.5公里,设站2座,投资17.11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0年。
预计到2021年,形成11条运营线路、总长373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除上述调整外,原二期规划的其余批复内容不变。
(二)主要技术标准4号线二期、S8线南延均采用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的B型车,其中4号线二期采用6辆编组,S8线南延采用4辆编组;11号线一期采用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的A型车6辆编组。
规划实施阶段,进一步深化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车辆转向架的技术特征

基础制动为踏面制动,制动单元的蓄能缸横置。 第三轨下部接触受流器安装在侧梁中部外侧。
2 主要技术参数
轴式 B0-B0 轨距 1 435 mm 轴距 2 200 mm
转向架中心距 12 600 mm 轴重 14 t 车轮滚动圆直径(新轮/全磨耗) 840/770 mm 轮对内侧距 1 353±2 mm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5 km/h) 110 m 齿轮中心距 361 mm 齿轮传动比 7.69(100/13) 车轮踏面 LM磨耗型踏面 制动单元的杠杆比 3.01 动力学性能:经计算,动力学性能指标符合标准 G B 5 5 9 9 - 8 5《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 范》,主要动力学性能指标如下: 横向及垂向平稳性指标 ≤2.5 脱轨系数 <0.8 轮重减载率 ≤0.6 倾覆系数 ≤0.8
武汉轨道交通1 号线二期工程车辆转向架是南车 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在已有的技术平台ZMA120 型 地铁转向架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的ZMB080 型转向架,即 以ZMA120 型(广州地铁3 号线SF2500 型)转向架为基 础,运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并充分借鉴 Z M A 1 2 0 型和 ZMA080 型(上海4 号线SF2100 改进型转向架)等地铁 转向架的成熟技术,进行集成创新的转向架。
图3 为构架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图4 为动车构架在
图 3 构架有限元模型
— 53 —
机 车 电 传 动
2011 年
牵引电机短路时齿轮箱冲击载荷工况下齿轮箱吊挂座 的Top 面Von Mises 应力云图,图5 为位于构架主体结 构焊缝区域较大应力与许用应力的比较。
值谱对比,安装阻尼环的车轮噪声衰减很快,在0.2 s处 的噪声比标准车轮1.6 s时的噪声值还低,在0.4 s以后 安装阻尼环的车轮基本没有噪声。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武环管〔2020〕17号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正文:----------------------------------------------------------------------------------------------------------------------------------------------------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武环管〔2020〕17号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你公司报送《武汉市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以下简称《报告书》)及相关资料已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该工程起于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终点金银湖公园站(不含),经金山大道止于富民南路站,线路全长约7.0公里,全部为地下线。
工程共设车站5座,设巨龙湖主变电所1座(需另行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不新设车辆段及停车场(建设内容详见《报告书》)。
该工程纳入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符合《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3)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查意见要求。
在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及污染防治措施后,环境不利影响能够得到控制。
我局同意你公司按照《报告书》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实施。
二、同意《报告书》采用的评价标准,该《报告书》可作为项目环保设计和环境管理依据。
三、工程建设和运营中,你公司应重点做好以下环保工作:(一)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
结合工程沿线敏感点分布,进一步优化施工场地布设、施工方案及施工时段,严格落实施工期噪声、大气、水、固体废物等各项污染防治措施,防止施工扬尘、污水、噪声、振动、固体废物等污染周边环境,严禁施工废水排入周边湖泊。
(二)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轨道交通沿线用地控制,根据《报告书》提出的达标控制距离要求,在地铁沿线、车站风亭、冷却塔等噪声和振动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宜规划建设住宅、学校、医院等噪声和振动敏感建筑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
6
风镐
85
73
②运营期振动源
高架线路区段列车运行时,由于车轮与钢轨之间产生撞击振动,经轨枕、道床传递至桥梁及其基础,再由基础传递给地面,从而引起附近地面建筑物振动。
高架段选择武汉1号线太平洋至硚口路站区间、上海地铁二号线龙阳路站~张江高科站区间进行高架线段振动源类比调查和监测,本次预测评价中,高架线路区段振动源强VLz10取值为67dB(列车速度55km/h,距轨道中心线7.5m)。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线路从宗关沿解放大道高架至吴家山开发区;东段线路以高架形式从黄浦路下穿长江二桥后沿解放大道至堤角。
西段调整线路及增设车站路段示意图
(1)西段调整线路段:二期工程西段线路工程起点经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至东吴大道站间线路发生变化,线路设计变化里程为YK0+000~YK1+308(WK0+130)~ WK1+824,长度为3.002km;另根据招商项目规划要求,在额头湾站(WK3+479)至舵落口站(WK5+230)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WK4+423),与原可研文件相比,考虑了新设计的汉宜铁路工程净空要求,该路段高架桥设计高度有所变化,该区段长度为2.513km;
40户
5层
60年代
新荣站~堤角站
22
13
EK6+460~WK6+520右侧
17
堤角边
50户
1~3层
90年代以来
新荣站~堤角站
23
14
EK6+500~WK6+780左侧
18
武汉市江岸区辅读学校
180名师生
3层
2005年
新荣站~堤角站
62
14
EK6+500~WK6+780左侧
19
江北社区300户ຫໍສະໝຸດ 5层90年代以来2
山水星辰小区
550户
7层
2005年
起点~东吴大道站
42
13.5
YK0+500~YK1+160右侧
3
星辰启航幼儿园
200名师生
1~2层
2005年
起点~东吴大道站
44
13.5
YK0+770~YK0+825右侧
4
武汉警官职业学校
3000余名师生
2~8层
90年代以来
东吴大道站~五环大道站
23
13.5
YK1+245~WK0+320右侧
2005年,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6月以环审〔2005〕607号文《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进行了批复。
由于在后续设计过程中,1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并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1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2010年1月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根据目前的最新设计文件,针对发生重大变化的部分编制《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78-83
68-71
推土机
89-92
76-77
65
挖掘机
84-86
77-84
69-73
吊车
83-86
77-80
空压机
92
88
压路机
86-92
振捣棒
79
73
64
商品混凝土
翻斗车
84-89
81-84
68-72
重型运输车
86
80
70
混凝土泵车
78-81
73-76
66-70
风镐
95
85
②运营期噪声源
轨道交通噪声污染源主要由列车运行时产生的轮轨噪声、车体辐射噪声及桥梁结构振动噪声构成,其辐射面大、影响范围广。
→
车站装修、设备调试
↓
↓
↓
↓
↓
↓
↓
↓
↓
↓
↓
↓
居
民
生
活
影
响
扬
尘
噪
声
交
通
干
扰
建
筑
垃
圾
交
通
干
扰
扬
尘
噪
声
工
程
弃
土
影
响
地
下
水
位
扬
尘
噪
声
交
通
干
扰
建
筑
垃
圾
废
水
运营期环境影响示意图
列车运行
↓
噪
声
↓
振
动
↓
废
水
↓
废
气
↓
固
废
↓
电
磁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见表2-5。
表2-5 环 境 影 响 分 析
时段
工 程 内 容
环 境 影 响
5
南山家园小区、博大精品小区
1200户
7~8层
90年代以来
东吴大道站~五环大道站
43
13.5
WK0+210~WK0+525左侧
6
吴家山第三中学
2800余名师生
4层
1997年
东吴大道站~五环大道站
42.5
12.7
WK0+600~WK0+685左侧
7
博大学府花园
1000户
6~12层
2005年
东吴大道站~五环大道站
2~5层
80年代以来
竹叶海~舵落口站
52
20.3
WK4+590~WK4+770右侧
14
堤角小区
700户
6~7层
90年代以来
新荣站~堤角站
31
13.7
EK5+735~WK5+950右侧
15
美联公元前
200户
11层楼
90年代以来
新荣站~堤角站
50
14
EK6+330~WK6+410左侧
16
堤角公园职工宿舍
(2)振动源
①施工期振动源
本次调整工程施工期振动源主要为动力式施工机械产生的振动,各类施工机械振动源强见表2-9。
表2-9 施工机械振动源强参考振级
序 号
施工设备名称
参考振级(铅垂向Z振级,dB)
距振源10m处
距振源30m处
1
挖掘机
80
71
2
推土机
79
69
3
重型运输车
74
64
4
压路机
82
71
5
空压机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甲级 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2010年3月 武 汉
1 总 论
1.1 编制说明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原可研设计为全封闭全高架线路,全长29.41km,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由宗关至黄浦路10.234km,2004年9月投入运行;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续建工程,西段线路由宗关至吴家山长11.658km,东段线路由黄浦路至堤角长7.518km,全长19.176km。全线设26座车站,其中二期工程16座车辆段及综合维基地1处,主变电所2座等工程及运营设施和设备。
1.2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简介
1.2.1 项目地点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东西向贯穿汉口地区。线路从吴家山沿解放大道经舵落口、古田地区、宗关,再转向京汉大道,沿京汉大道经江汉路、大智路到黄浦路后转向解放大道经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二期工程从一期工程向东西两端延伸,西段线路从宗关站向西延伸,沿线经过汉西一路、古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至舵落口,沿解放大道北侧跨越汉丹铁路和三环线后,再沿107国道北侧前行至七雄路转向北,再沿七雄路跨东吴大道、金山大道至终点金山大道站。
4、方便居民出行,减少居民出行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车站运营
1、车站冲洗等废水,职工、旅客生活污水排放。
2、列车运行排放噪声。
3、车站产生生活污水。
4、车站产生生活垃圾。
2.2.3运营期环境影响特征分析
高架段(线路、车站)的环境影响:列车运行噪声传播至环境敏感目标;列车运行产生振动通过桥梁传播至地面环境敏感目标;车站清扫水、消防废水及出入口雨水排至地面市政雨水管道,生活污水排至地面市政污水管道;车站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系统收运处置。
新荣站~堤角站
154
14
EK6+780~WK6+970右侧
表注:1. 表中水平距离为敏感点与噪声源外轨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2.2 工程污染源分析
2.2.1环境影响概要
本工程的主要环境影响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施工期环境影响及运营期环境影响,具体如下:
施工期环境影响示意图
征地、拆迁、施工准备
→
区间、车站施工
施
工
期
工程征地
使征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对居民生活、城市景观、城市绿化、城市交通及社会经济等造成影响。
地下管线拆迁
1、对车辆、道路两侧居民造成通行障碍。
2.、土层裸露,晴而多风天气,造成扬尘,影响环境空气质量,雨天造成道路泥泞,甚至淤塞下水道,污染地表水体。
居民搬迁
干扰居民工作、生活,产生建筑垃圾。
本次评价在充分研究本工程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上海地铁一号线、二号线以及武汉轨道交通一号线等作为本次评价的主要类比工点,将主要噪声源类比调查与监测结果汇于表4-8和4-9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