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地铁总体规划
武汉地铁第四轮规划

金银湖公园 - 东风公司
36
2016 270.52 84.1 通、9 月开始分段试运行、10 月 20 日前开始全线试运行、11 月 20 公司各部门
日前按运营图试运行
金银潭 - 天河机场
19.8
2016
100.48
20.1
2016 年 10 月达到开通试运营条件,其中 3 月洞通、5 月轨通、6 月 电通、7 月开始试运行
建设总部 建设总部 建设总部
宏图大道 - 沌阳大道
30.1 2015 221.28 25.40 收尾
集团公司
-8-
6 号线一期
建设规模
总长约 36 公里,设站 27 座,全地下,6A 编组
建设模式
政府投资
总投资约 270.52 亿元
开工时间
2013 年 7 月
业主单位: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汉阳、汉口片区
武昌区政府、 江岸区政府、 江汉区政府、 东西湖区政府
野区间右线线贯通,出入段
线出线贯通
- 10 -
8 号线一期
建设规模
总长约 16.5 公里,设站 12 座,6A 编组,预留 8A
建设模式
总投资约 135.84 亿元
开工时间
BT 2013 年 12 月
建设地点 江岸、武昌区
起讫点
三金潭车辆段 - 梨园
17.1
运行;11 月 20 日前按运营图 试运行;11 月竣工初步验收
完成;12 月 15 日前完成验收
及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工作;
12 月 28 日开通试运营
-9-
7 号线一期
建设规模
总长约 30.9 公里,设站 19 座,8A 编组
2025地铁规划图

常码头 金山大道 城华路
王家墩北
范湖 王家 墩东
菱角湖
香港路
黄浦路 铁机路
礼和路
王家墩中心 王家 墩南
新华路 苗栗路
徐家棚 三阳路 大智路 武车路 徐东
二郎庙
欢乐谷
台北路 青年路 中山 公园 利济北路 友谊路 循礼门
双墩
湖北 大学
汪家墩
红庙
新生路
江汉路
沙湖路 新河街
积玉桥
岳家嘴 东亭
中南民族大学 文馨街
南湖 东山头 壕沟 南湖桥 关南园 软件园 湖口 奥体中心 关南园四路 光谷三路 二妃山
驿山南路
三角湖
太子湖北路
车城东路
体育中心北
省农科院
国博中心 江城大道 老关村 八坦路 张家湾 烽胜路 南湖大道
周庄路 高科园路 生物园路 神墩二路 同力路 梨山路
未来二路 毛坦村 板桥村
丁字桥南路
体育中心南
水蓝路
当代国际花园
南太子湖 沌阳大道 白沙四路 车城南路 东荆河路 枫树三路
全力一路
科技四路 华师园路
野芷湖
青菱南路
汤湖 车城大道 万家湖
黄家湖大学城北
金融港
生物园路
城铁汤逊湖站
大桥新区
高科园路
黄家湖大学城南
金樱街
滨湖路
九凤街
藏龙东街
光谷一路
汪田村
佛祖岭二路 东湖保税区西 东湖保税区 东湖保税区东
崇仁路 太平洋 硚口路
梨园
古田三路 古田四路 汉西一路
烟霞路
青鱼嘴 楚河汉街
省博物馆 蔡家嘴
试用限制
古田路
友谊南路 汉正街 武胜路
中山路
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2016—2030年)

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2016—2030年)一、项目概述当前,按照2015年中央及省市城市工作会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发展战略,遵循2049远景发展目标,武汉市正在全面建设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的世界城市,努力打造国际创新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建设活力、高效、绿色、宜居、包容的世界城市。
在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下,我市正在谋划新一轮武汉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工作,力求通过规划统领,进一步明确城市远景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结构,强化区域统筹和协作,实现武汉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作为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和内容,是明确交通发展方向,配置交通资源,支撑空间拓展,布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起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
遵循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立足实现总规、土规、交规“三规同步,交通先行”,强化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功能和作用,特组织开展本次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工作。
二、规划内容(一)交通发展战略目标1、交通总体目标2个总体目标:全力构建以世界性门户机场和国际内陆港为纽带、以绿色交通为主导,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多模式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建立依托骨架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发展的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促进区域、城乡交通统筹协调发展,将武汉建成为国际枢纽城市和绿色出行楷模。
5个交通远景:一个以满足人的交通需求特性为根本原则、以绿色交通方式为主要载体、以智慧去管理、以高效为显著标志的高度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即实现武汉的智慧交通(Wisdom)、人本交通(User-oriented)、一体化交通(Holistic)、高效交通(Accessible)和绿色交通(Natural)。
2、交通目标内涵(1)国际枢纽城市:以航空港和内陆港“双港齐飞”为核心,全面提升“空、铁、水、公”枢纽功能,强化多式联运,将武汉建设成为中部乃至中国走向世界的门户。
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特点

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特点摘要结合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分析总结了其规划研究过程的一些方法和特点,以期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科学思路。
轨道交通网络规模2020 年为130 km ,远景年为215 km 。
城市地区轨道网规模为325 km。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由7 条路组成,总长215 km ,设站178 座,设置车辆维修基地3 处,车场10 处;规划大型客运枢纽5 个,布置跨长江线路3 条(控制预留4 个通道),跨汉江线路2 条。
关键词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Wuhan City rapid rail transit network planning, analysis summed up the study of their planning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me methods with a view to explore the suitable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s rapid rail transit network planning scientific ideas. Rail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ize in 2020 to 130 km, the vision was 215 km. The orbital network of urban areas the size of 325 km. Wuhan City,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 planning program by the seven road component, with a total length 215 km, set up 178 stations, set up vehicle maintenance base 3, 10 yards; planning five major passenger hub, layout lines cross the Yangtze River 3 ( Control set aside four channels), cross the Han River Line 2.Key words: Wuhan, rail transit, network planning1 线网规划特点(1) 线网布局与武汉三镇8 个主要发展方向相吻合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延续了长江两岸三镇鼎立、均衡发展的城市格局。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简本)

楔;进一步明确各新城组群是武汉城镇化的重点发展区,承接主城区疏解 的人口和功能,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本次规划新增和延伸线路在上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进一 步沟通和串联了主城与周边二、三、四级城镇轨道交通联系,尤其主城与 是与吴家山、盘龙城、蔡甸、纸坊和阳逻新城的联系。通过本轮轨道交通 建设规划的实施,将能改变单一道路交通为基础的城镇带形发展,为将外 围产业组团、居住新区及中心商业区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和促进城市发展, 形成结构紧凑、集约发展的轴向组团式城镇发展格局,实现城市规划发展 目标,有力促进城市城市空间的拓展,实现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城市空间布 局目标。
7 号线一期
东方马城‐‐野芷湖
8 号线一期
三金潭‐‐梨园
2 号线北延(含 2 号线 延长线北段)
金银潭‐‐宏图大道 宏图大道‐‐天河机场
5 号线
武汉火车站‐‐青菱
7 号线南段(27 号线)
野芷湖—纸坊
8 号线二期
梨园‐野芷湖
9 号线期
植物园—汤逊湖
9 号线支线
中南民族大学—恒安路
10 号线东段
武汉火车站—阳逻
因此,本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线路布局具有环境合理性。 ②敷设方案的环境合理性 本轮建设规划新增和延伸线路总规模为 226.9 公里,其中在城市中心 城区均采用地下敷设方式,规划地下线总规模 178.1 公里,占本次规划总 规模的 78%。规划项目实施后,由于轨道交通的大运量输送客流,可相应 减少其它地面交通车辆的流量,特别有利于核心城区声环境质量、大气环 境质量的改善。 规划仅 1 号线径河延伸线、2 号线北延(机场线)马家湖大堤‐佳海工 业园站段、4 号线西延线、21 号线三环线‐阳逻段、11 号线西段(24 号线) 全线共 5 部分线路采用高架敷设方式,规划线路均位于 2 类区和 3 类区, 不涉及 1 类区,与声环境功能区划总体协调。 综上所述,本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规划线路敷设方案具有环境合理
武汉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

“十二五”武汉轨道交通规划一览“十二五”武汉轨道交通规划一览根据武汉地铁规划,武汉轨道交通分三期目标。
一期目标至2012年,建成2号线和4号线一期,串联起武汉三大火车站。
二期目标至2017年,建成1号线、2号线、3号线、6号线、7号线和8号线,基本覆盖武汉市区。
这一阶段,地铁2号线将从光谷广场延伸至江夏流芳,地铁3号线将从沌口体育中心延伸至蔡甸区的文岭,8号线修进黄陂区的盘龙城。
第三期目标是远景规划,武汉将建设12条地铁线路,其中1号线(轻轨)从堤角至黄陂;7号线连通黄陂天河机场和江夏的纸坊;8号线在黄陂继续延伸,从盘龙城延伸至横店;地铁4号线从武汉火车站穿越长江延伸至新洲区的阳逻;10号线连接汉南和新洲;11号线进蔡甸城区。
武汉轨道交通线路总长540公里,共12条线路(如图一),其中1号线(图一中的U1)为轻轨,其它均为地铁,其中主城340公里;过江通道7条,其中主城6条,轨道交通线网将由3条市域快线和9条市区线路构成,共设站309座。
3条市域快线连城郊E1——由蔡甸向东沿汉蔡公路、四新大道过长江,经雄楚大街至豹澥(xie),实现汉阳与武昌的快速直达联系。
线路全长61公里,设站24座。
E2——由黄陂向南,经天河机场、王家墩,沿三阳路过长江,然后转向武昌火车站、经南湖组团至纸坊,实现汉口与武昌的快速直达联系。
线路全长76公里,设站21座。
E3——由蔡甸常福向北沿318国道,经沌口沿芳草路过汉江,沿发展大道、二七路过长江,之后沿友谊大道至武汉站、经化工新城到阳逻。
全线贯通武汉三镇,连接了汉口站、武汉站。
线路全长80公里,设站28座。
5条骨架线路跨两江 跨长江线路3条分别为U2(金银潭—鲁巷)、U7(黄家湖大学城—盘龙城)和U4(永安堂—武汉站)。
跨汉江线路2条分别为U3(吴家山—博览中心)与U6(军山—三金潭)。
镇间骨架线路进一步加强三镇之间的紧密联系,均衡三镇发展格局,重点解决跨江交通问题。
4条主干线路串城区汉口2条 分别为U1(吴家山—堤角)和U8(古田—阳逻);武昌2条 分别为U5(青菱—青山)和U9(鲁巷—东湖高新)。
武汉市7条地铁最新规划、竣工时间及商业价值

转] 武汉市7条地铁最新规划、竣工时间及商业价值 [图片]武汉市的7条地铁线线路分布地铁2号线站点走向分布图地铁3号线站点走向分布图地铁4号线站点走向分布图图为:《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20)》去年年底评估通过。
根据规划,到2017年,武汉将建设7条轨道线,轨道交通建设总规模将达到215.3公里,其中新增项目总长142.6公里。
武汉以轨道交通为骨干,辅以其他交通方式的大交通格局初现。
城市轨道交通(RailTransit)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和磁悬浮列车等,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被誉为城市发展的引擎。
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且其积极影响要大于负面影响。
而另一方面,地铁沿线房地产的开发,也有助于地铁的外部效应内部化以及地铁客流量的提高。
省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光本指出,大规模发展轨道交通将给城市带来巨大变化,开发企业应当调整思路,与未来的轨道交通相适应。
住宅:价值提升从各大城市修建地铁前后的房价浮动来看,轨道交通的兴建对于住宅物业的价值有相当大的提升作用。
北京是全国较早开展地铁建设的城市。
北京地铁5号线开通半个月,沿线住宅价格暴涨2367元/平米;北京地铁5号线开通前一个季度周边二手房销售价格上涨20%,月租金增幅在23%-25%,而10号线在建设的两年期间,周边物业价格平均上涨一倍多,成为名副其实的“增值黄金线”。
香港也是开通地铁比较早的城市之一。
有关数据显示,在香港,地铁沿线物业通过地铁带来的升值在30%到60%,其二手房的升值空间几年来甚至达到了300%。
专家强调,从香港多年的房地产市场情况分析,正是香港地铁给周边物业带来了价值保证。
在上海,地铁沿线的楼市也呈现出强势上升的趋势。
例如靠近浦东龙阳路地铁站的万邦都市花园,两年内从开盘时5000元/平米迅速涨到1,2000元/平米。
但决定房地产的价值有多方面的因素,除交通条件外,还有市场、政策、规划水平、周边环境和配套水平等。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

附件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一、线网规划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景(2049年)线网总长约1100公里,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导、与土地集约开发相协调,多元复合、衔接高效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实现“60/60客运目标”,即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60%、轨道出行占公共交通出行的60%。
二、建设规划(一)建设方案建设12号线、6号线二期、8号线三期、11号线三期(武昌段首开段、新汉阳火车站段和葛店段)、7号线北延线、16号线、19号线、新港线项目,总长198.4公里,其中:地铁项目4个(含延伸线)、总长81.7公里;市域快线项目4个、总长116.7公里。
到2024年,形成14条线路运营、总长606公里的轨道网。
12号线工程自武昌火车站至武昌火车站(环线),线路长59.9公里,设车站37座,投资583.8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
6号线二期工程自金银湖至富民南路,线路长7公里,设车站5座,投资45.58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
8号线三期工程自野芷湖至黄家湖,线路长4.9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25.9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2年。
11号线三期工程分为三段实施,其中武昌段首开段自武昌火车站至白沙洲,线路长4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79.8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新汉阳火车站段自黄金口至新汉阳火车站,线路长2.2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39.01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葛店段自左岭至葛店南,线路长3.7公里,设车站1座,投资16.25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2年。
7号线北延线工程(前川线)自马池路至黄陂广场,线路长33.6公里,设车站9座,投资175.5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16号线工程自国博中心至周家河,线路长32.3公里,设车站12座,投资154.2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
19号线工程自武汉火车站至高新二路,线路长20.6公里,设车站6座,投资171.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记者了解,从2012年至2017年,我市每年都将建成开通一条地铁线。
2012年,开通地铁2号线一期,从常青花园至鲁巷广场。
2013年,开通地铁4号线一期,从武昌火车站至武汉火车站;2014年,开通地铁4号线二期,从汉阳黄金口至武昌首义路;2015年,开通地铁3号线,从沌口至三金潭;2016年,开通地铁8号线一期,从三金潭至梨园广场;2017年,开通地铁6号线一期,从三角湖到东西湖区假日广场。
建成7号线,从金银湖至南湖研究了下12号线各地区的人都照顾到了,这个图仔细看了看,很完美,很好非常好,1号线大汉口线,2号线连通汉口武昌,3号线连通汉口汉阳,4号线高铁线,实现高铁地铁无缝换乘,连通武昌汉阳,5号线大武昌线,六号线连通金银湖沌口未来两大卫星城,7号线是武汉未来的机场线,实现飞机地铁无缝换乘,8号线连接盘龙城,南湖两大居民区以及华侨城和大学城,9号线横跨汤逊湖,贯穿整个东湖高新,打通光谷到纸坊的直线,带动东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片发展,10号线联动常福,沌口,阳逻三大卫星城,11号线实现蔡甸和豹澥到中心城区首尾相应,12号线为1号线大汉口线的补充,在汉口地区和一号线组成一个内环线,汉口同时拥有1号线和12号线实现汉口小循环武汉唯一的三条地铁线转乘站香港路超级地铁站即将开建咯。
根据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2005-2012年为城市道路网与轨道网打基础时期,推进地铁网络建设控制走廊。
建成轨道1号线(轻轨)、过江地铁2号线一期和地铁4号线一期,共计70公里,构成“工”字型轨道骨架。
到2013年,地铁2号线和4号线建成后,常青花园、武广、江汉路、中南、鲁巷、徐东、建二等七大商圈将连成串,形成武汉一条新的“地铁经济带”。
届时,只要40分钟,就可以把从江汉路到鲁巷的武汉七大商圈转个遍。
当2015年,武汉将建成地铁1号线、2号线一期、3号线—期、4号线、8号线一期5条地铁,形成近150公里的轨道网,比2013年“工”字形轨道通车里程翻了一番。
2017年,待连通三环线外围的地铁6号线建成后,武汉地铁线路又将新增32.8公里。
届时,6条快速轨道贯通江城,三镇通车地铁网络将超过180公里。
◆地铁1号线横穿汉口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和东西湖区,沿长江和汉江北岸横贯汉口东西城区。
全长29.7公里,设站27座。
一期工程于2000年12月开建,全长10公里,沿京汉大道,从东往西设10座站点:黄浦路站、三阳路站、大智路站、循礼门站、友谊路站、利济北路站、崇仁路站、硚口路站、太平洋站和宗关站。
二期全长19.468公里,西段设汉西一路站、古田四路站、古田三路站、古田二路站、古田一路站、舵落口站、竹叶海车站、额头湾站、五环大道站、东吴大道站至金山大道站止,全长12.478公里,设11座车站;东段自一期工程黄浦路站起,沿解放大道向东,设头道街站、二七路站、徐州新村站、丹水池站、新荣站至堤角站止,全长6.99公里,设6座车站。
●2010年7月建成试运营。
◆地铁2号线一期一期工程线路贯穿武汉市西北-东南,是武汉市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
起点为汉口常青花园北侧的金银潭站,终点为武昌鲁巷站,线路全长27.98公里,全线设21座车站。
分别为:金银潭站、常青花园站、金色雅园站、汉口火车站站、范湖站、青年路站、航空路站、中山公园站、循礼门站、江汉路站、积玉桥站、螃蟹甲站、小龟山站、洪山广场站、中南路站、宝通寺站、街道口站、广埠屯站、虎泉站、名都站、光谷广场站。
●2013年建成试运营。
◆地铁3号线是武汉市第一条跨汉江线路,线路穿越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等4个城区,起于汉口三金潭,止于汉阳沌口,全长27.8公里,设站23座。
分别为:市民中心站、后湖大道站、兴业路站、二七路站、科技馆站、赵家条站、惠济二路站、香港路站、菱角湖路站、范湖站、王家墩北站、王家墩中心站、双墩站、宗关站、王家湾站、蔡家湾站、王家畈站、四新大道站、客运中心站、升官渡站、体育中心北站、体育中心南站、沌阳大道站●2014年建成试运营。
◆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起点为武昌站,终点至武汉站,全长16.488公里,设站15座。
分别为:武昌站、梅苑小区站、中南路站、洪山广场站、周家大湾站、青鱼嘴站、东亭站、岳家嘴站、铁机路站、罗家港站、园林路站、工业大道站、工业四路站、建十路站和武汉站;二期是武汉建设的第二条过长江地铁,线路全长16.9公里,设站13座。
分部为:黄金口站(高架站)、孟家铺站(高架站)、永安堂站、玫瑰苑站、王家湾站、十里铺站、七里庙站、五里墩站、汉阳火车站、钟家村站、拦江路站、复兴路站和首义路站。
●计划于2015年全线通车。
◆地铁6号线规划建设的第六条地铁——地铁6号线今年也提前上马,将连通三环线外围的沌口和金银湖,全长32.8公里。
按规划,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起点位于武汉新技术开发区的三角湖,过体育中心,穿越南太子湖,沿江城大道北行,过博览中心,走鹦鹉大道至钟家村、琴台路,穿越汉江后到汉口;沿中山大道向东,过江汉路、大智路,穿越京汉大道向北走香港路、唐家墩路、姑嫂树路,穿越张公堤;向西过常青花园,到东方马城,穿越银水湖,沿金山大道至终点假日广场,线路全长约32.883公里。
●计划在2017年建成通车。
◆地铁8号线一期是武汉规划建设的第4条地铁,连接汉口盘龙城和武昌野芷湖。
一期工程起于三金潭车辆段,止于梨园广场,线路长度18.04公里,设站13座。
线路经盘龙城、府河、金银潭大道、宏图路、中一路、黄浦大街、芦沟桥路,在长江二桥上游穿越长江,沿和平大道、徐东路、梨园、东湖路、珞狮路至终点野芷湖,主线全长34.2公里,设车站25座,换乘站9座。
●一期工程计划今年开建,预计于2015年建成。
武汉地铁规划图武汉地铁规划13条线,560公里新方案 13条地铁线,共560公里总长。
全面贯通武汉三镇。
为了清晰,我用的是大图,大家可以右键图片,另存到本地主机浏览!1 吴家山-堤角 36km 解放大道——京汉大道——解放大道2 机场-花山 48KM 天河机场——常青花园——青年路——解放大道——江汉路——中南路——武珞路——珞瑜路——老武黄公路3 黄陴-常福 60KM 黄陂——后湖——建设大道——龙阳大道——开发区——常福4 阳逻-纸坊 52KM 阳逻——武汉火车站——中北路——中南路——武昌站——南湖——纸坊5 青山-青菱 29km 和平大道——解放路——武咸公路6 后湖-开发区 35km 新华下路——香港路——大智路——中山大道——武胜路——鹦鹉大道——开发区7 常青花园-华中农业大学 26.5km 常青花园——竹叶山——黄浦路——永清街——徐东路——东湖路——珞狮路8 金银湖-纸坊 52.4KM 金银湖——常码头——唐家墩商务区——宝丰路——硚口人民广场——中山大道——利济北路——龟山北路——民主路——洪山广场——八一路——卓刀泉北路——珞瑜路——鲁巷——关山步行街——关山大道——大学园路——江夏大道——纸坊9 古田-富士康工业园 39KM 古田——四新——南湖——关山流芳10吴家山-武汉火车站 34.5KM 武汉火车站——中北路延长线——二环路北段——二七路——发展大道——长丰大道——107国道11 蔡甸-豹獬 56KM 蔡甸——汉阳大道——武昌站——雄楚大街——关葛公路——豹獬12 机场-四新 39km 四新——硚口路——解放大道——后湖——天河机场13 古田-庙山 52km 汉口部分基本在中环线内侧,过江后——武汉火车站——沿东湖东侧——磨山西侧——鲁磨路——民院路——庙山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条线560公里.本方案是第3版无市域线武汉地铁规划方案。
本版方案相对于第2版(2009年5月版)主要是调整了光谷地区的2号线和8号线线路走向,并且新增加了一条14号线,使得轨道网络能够承担相当比例的光谷内部旅客流通任务。
其他地区线路则基本没有改动。
本方案第1版于2007年12月发表,是在原7条线武汉地铁规划方案基础上大幅扩充而成的。
第2版和第3版是在第1版基础上优化修编而来的,部分线路部分区段也参考了官方12条线方案走向。
本方案的线路选定原则严格遵循什么样的线路走向最合理,最有效率就采用什么样的走向,尽最大可能提高轨道网络运营效率。
整个方案共14条线,620公里总长。
全网络设计远景年(2030-2040年)日运送旅客约120 0万人次,届时轨道出行将占公交出行比例60%以上,实际轨道客流流通量(按人次×流通距离计算)将有望占总流通客流约50%。
整个网络共设站392座,其中换乘站74座,3线换乘站5座。
各条线路推荐最高速度80-100公里/小时,平均速度35-45公里/小时。
全部说明如下:(线路名称,里程,设站,编组,起点终点)(编组方面假设列车全部采用B型车)1号线,33公里,共设29站,4*B,吴家山-堤角;2号线,62公里,共设40站,8*B,天河机场-流芳(分支至九峰);3号线,70公里,共设34站,8*B,黄陂-常福;4号线,68公里,共设37站,8*B,蔡甸-阳逻;5 号线,32公里,共设24站,8*B,青山-青菱;6号线,38公里,共设30站,6*B,盘龙城-武汉开发区;7号线,45公里,共设31站,6*B,吴家山-大花岭;8号线,48公里,共设36站,8*B,金银湖-豹澥;9号线,49公里,共设30站,8*B,金银湖-豹澥;10号线,42公里,共设27站,6*B,走马岭-武汉火车站;11号线,26公里,共设16站,8*B,徐家棚-纸坊;12 号线,64公里,共设32站,8*B,阳逻-军山;13号线,21公里,共设14站,6*B,鲁磨路-纸坊;14号线,22公里,共设12站,4*B,武汉火车站-流芳。
各条线路具体说明如下:1号线是一条贯通汉口市区的高架轨道线路,起到连接汉口西部,北部和老城中心区作用。
目前部分区段已经开通运营,全线路正在施工建设。
2号线是连接汉口中心区和武昌中心区及整个城市东西向干线轨道线路,2号线还将服务于天河机场及光谷中心区和市区的联系。
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2号线都是所有线路中最主要的区域连接线路。
2号线在光谷地区的分支可以采用交路车的方式实现运营,即市区过来的列车一趟开往盘龙城流芳,下一趟则开往九峰。
3号线是所有线路中最长的一条轨道线,是整个城市西部南北向的干线轨道线路。
市区内将服务于王家墩商务区,武汉开发区等重要区域,郊区将服务于黄陂,常福等远郊新城。
4号线将是远景年所有线路中客流最大的一条线路,其中汉阳段也将是所有线路中最拥挤的区段。
4号线为主城西向东北向的干线轨道线路,市区服务于武昌中心区,汉阳中心区,郊区将服务于蔡甸和阳逻等卫星城。
5号线为城市中心位置的南北干线线路,具有重要的网络区域连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