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规划第四轮(超清版)
武汉地铁第四轮规划

金银湖公园 - 东风公司
36
2016 270.52 84.1 通、9 月开始分段试运行、10 月 20 日前开始全线试运行、11 月 20 公司各部门
日前按运营图试运行
金银潭 - 天河机场
19.8
2016
100.48
20.1
2016 年 10 月达到开通试运营条件,其中 3 月洞通、5 月轨通、6 月 电通、7 月开始试运行
建设总部 建设总部 建设总部
宏图大道 - 沌阳大道
30.1 2015 221.28 25.40 收尾
集团公司
-8-
6 号线一期
建设规模
总长约 36 公里,设站 27 座,全地下,6A 编组
建设模式
政府投资
总投资约 270.52 亿元
开工时间
2013 年 7 月
业主单位: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汉阳、汉口片区
武昌区政府、 江岸区政府、 江汉区政府、 东西湖区政府
野区间右线线贯通,出入段
线出线贯通
- 10 -
8 号线一期
建设规模
总长约 16.5 公里,设站 12 座,6A 编组,预留 8A
建设模式
总投资约 135.84 亿元
开工时间
BT 2013 年 12 月
建设地点 江岸、武昌区
起讫点
三金潭车辆段 - 梨园
17.1
运行;11 月 20 日前按运营图 试运行;11 月竣工初步验收
完成;12 月 15 日前完成验收
及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工作;
12 月 28 日开通试运营
-9-
7 号线一期
建设规模
总长约 30.9 公里,设站 19 座,8A 编组
武汉最新最全地铁完整站点名单new资料

根据武汉地铁建设规划,武汉加上在建地铁线路,共有13条线路将陆续建设开通,届时武汉地铁将遍布全市。
1号线汉口北--东吴大道(05:45--22:30)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34.57km,为地铁高架线。
位于武汉市长江及汉江以北的汉口地区,贯穿东西湖、硚口、江汉、江岸、黄陂五区。
共设站29站。
开通时间:2004年7月28日1号线站点站数站点换乘1 东吴大道--1号线首末班时间2号线光谷广场--金银潭(06:00--22:30)2号线一期工程北起金银潭,南达光谷广场,是我国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过江隧道最大埋深达47米,最浅处也有16米,是国内埋深最大的地铁线。
全长27.7公里,设计时速为80公里,穿越长江江底用时仅需3分钟。
开通时间:2012年12月28日2号线站点站数站点换乘1 光谷广场--2 杨家湾--3 虎泉--4 广埠屯--5 街道口--6 宝通寺--2号线首末班时间3号线沌阳大道--宏图大道(06:00--22:30)3号线共设24座车站,起于沌阳大道经过6个城区到达宏图大道,是连接汉口、汉阳的骨干线路,2012年03月31日全面开工。
开通时间:2015年12月28日3号线站点站数站点换乘1 沌阳大道--2 东风公司--3 体育中心--4 三角湖--5 汉阳客运站--6 四新大道--7 陶家岭--8 龙阳村--9 王家湾换乘4号线10 宗关换乘1号线11 双墩--12 武汉商务区--13 云飞路--14 范湖换乘2号线15 菱角湖--16 香港路--17 惠济二路--18 赵家条--19 罗家庄--20 二七小路--21 兴业路--22 后湖大道--23 市民之家--24 宏图大道--3号线首末班时间4号线黄金口--武汉火车站(06:00--22:30)4号线是我国第三条穿越长江的地铁,穿越了武汉市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3个城区。
4号线一期工程于2009年9月全面开工建设。
开通时间:2013年底4号线站点站数站点换乘1 武汉火车站--2 杨春湖--3 工业四路--4 仁和路--5 园林路--6 罗家港--7 铁机路--8 岳家嘴--9 东亭--10 青鱼嘴--11 楚河汉街--12 洪山广场换乘2号线13 中南路换乘2号线5号线武汉火车站--南三环5号线(青山段)穿越的区域,正是青山滨江生态商务区、循环经济试点区和高铁经济集聚区等三大集聚区所在地,设站25座。
武汉计划再建16条轨道交通线

武汉计划再建16条轨道交通线
佚名
【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年(卷),期】2014(17)5
【摘要】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2017年全部建成通车。
日前,从武汉市发改委获悉,武汉第三轮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已出炉,按照规划,未来6年,武汉将投资1266.5亿,建设16条轨道线(段),总长220km,原则上每个新城区将建设一条轨道交通线路。
本轮规划不仅解决了中心城区连接远城区的问题,也对中心城区现有骨架线网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总页数】1页(P164-164)
【关键词】轨道交通线;武汉市;近期建设规划;中心城区;交通线路;新城区;线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1.7
【相关文献】
1.对新时期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特色的思考——以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为例 [J], 何继斌;孙小丽
2.武汉未来6年将投资1266.5亿元建16条轨道交通线 [J],
3.武汉计划再建16条轨道交通线路 [J], 长江商报
4.天津启动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6年再建8条轨道交通线 [J],
5.天津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6年再建8条轨道线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汉地铁6号线东方马城站建筑方案设计

喀 流控制。
2 2 站 位 方 案 设 计 及 比 选 .
适感 。
相邻车站便捷换乘 , 备 布置工艺 流畅 , 设 保证 百年运 营 的安
全性 。那么在设计 时 , 当考虑安 全 、 应 实用 、 经济 、 舒适 四个
因素 。
3 1 安 全性 .
4 结束 语
在设计车站 的建筑方案时 , 充分考虑站址周 边的环境 应
条 件 , 用 好 车 站 的 多 样 性 和 灵 活 性 的 特 点 , 通 过 多 个 方 利 并 案 的 技术 经 济 比较 , 而 提 出 一 个 让 车 站 最 大 限 度 的 发 挥 着 从
四川 建筑
第3 2卷 3期
2 1 .6 020
5 9
房, 以满足车站设备 的布置 、 运输 及运行 管理 和完善 的使用
功能 。
33 . 经济 性
我 国正处于城市轨道交通 建设 发展的黄金时期 , 对其投 资是相当大的。根据我 国已建成 的轨 道交通设计 , 地铁 的造 价平均每公里约为 6—7亿元 人 民币 , 中车 站土建 工程造 其 价约 占总投资的 1 % l , 3 3 因此在车站建筑设 计时 , J 在满足 功
所有 的建筑物 , 无论再 怎么实用 、 美观 , 其安全永远要 放
在 第 一 位 。特 别 是 公 共 建 筑 , 旦 出 问题 将 危 及 千 百 人 的 生 一
命 。地铁车站一般位于城市道路或休 闲广场 附近的地下 , 其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简本)

楔;进一步明确各新城组群是武汉城镇化的重点发展区,承接主城区疏解 的人口和功能,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本次规划新增和延伸线路在上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进一 步沟通和串联了主城与周边二、三、四级城镇轨道交通联系,尤其主城与 是与吴家山、盘龙城、蔡甸、纸坊和阳逻新城的联系。通过本轮轨道交通 建设规划的实施,将能改变单一道路交通为基础的城镇带形发展,为将外 围产业组团、居住新区及中心商业区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和促进城市发展, 形成结构紧凑、集约发展的轴向组团式城镇发展格局,实现城市规划发展 目标,有力促进城市城市空间的拓展,实现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城市空间布 局目标。
7 号线一期
东方马城‐‐野芷湖
8 号线一期
三金潭‐‐梨园
2 号线北延(含 2 号线 延长线北段)
金银潭‐‐宏图大道 宏图大道‐‐天河机场
5 号线
武汉火车站‐‐青菱
7 号线南段(27 号线)
野芷湖—纸坊
8 号线二期
梨园‐野芷湖
9 号线期
植物园—汤逊湖
9 号线支线
中南民族大学—恒安路
10 号线东段
武汉火车站—阳逻
因此,本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线路布局具有环境合理性。 ②敷设方案的环境合理性 本轮建设规划新增和延伸线路总规模为 226.9 公里,其中在城市中心 城区均采用地下敷设方式,规划地下线总规模 178.1 公里,占本次规划总 规模的 78%。规划项目实施后,由于轨道交通的大运量输送客流,可相应 减少其它地面交通车辆的流量,特别有利于核心城区声环境质量、大气环 境质量的改善。 规划仅 1 号线径河延伸线、2 号线北延(机场线)马家湖大堤‐佳海工 业园站段、4 号线西延线、21 号线三环线‐阳逻段、11 号线西段(24 号线) 全线共 5 部分线路采用高架敷设方式,规划线路均位于 2 类区和 3 类区, 不涉及 1 类区,与声环境功能区划总体协调。 综上所述,本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规划线路敷设方案具有环境合理
武汉市7条地铁最新规划、竣工时间及商业价值

转] 武汉市7条地铁最新规划、竣工时间及商业价值 [图片]武汉市的7条地铁线线路分布地铁2号线站点走向分布图地铁3号线站点走向分布图地铁4号线站点走向分布图图为:《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20)》去年年底评估通过。
根据规划,到2017年,武汉将建设7条轨道线,轨道交通建设总规模将达到215.3公里,其中新增项目总长142.6公里。
武汉以轨道交通为骨干,辅以其他交通方式的大交通格局初现。
城市轨道交通(RailTransit)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和磁悬浮列车等,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被誉为城市发展的引擎。
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且其积极影响要大于负面影响。
而另一方面,地铁沿线房地产的开发,也有助于地铁的外部效应内部化以及地铁客流量的提高。
省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光本指出,大规模发展轨道交通将给城市带来巨大变化,开发企业应当调整思路,与未来的轨道交通相适应。
住宅:价值提升从各大城市修建地铁前后的房价浮动来看,轨道交通的兴建对于住宅物业的价值有相当大的提升作用。
北京是全国较早开展地铁建设的城市。
北京地铁5号线开通半个月,沿线住宅价格暴涨2367元/平米;北京地铁5号线开通前一个季度周边二手房销售价格上涨20%,月租金增幅在23%-25%,而10号线在建设的两年期间,周边物业价格平均上涨一倍多,成为名副其实的“增值黄金线”。
香港也是开通地铁比较早的城市之一。
有关数据显示,在香港,地铁沿线物业通过地铁带来的升值在30%到60%,其二手房的升值空间几年来甚至达到了300%。
专家强调,从香港多年的房地产市场情况分析,正是香港地铁给周边物业带来了价值保证。
在上海,地铁沿线的楼市也呈现出强势上升的趋势。
例如靠近浦东龙阳路地铁站的万邦都市花园,两年内从开盘时5000元/平米迅速涨到1,2000元/平米。
但决定房地产的价值有多方面的因素,除交通条件外,还有市场、政策、规划水平、周边环境和配套水平等。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演变与推动城市发展的影响——以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编制为例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演变与推动城市发展的影响——以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编制为例胡润州【摘要】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兴起与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编制与发展演变,证明了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和网络形成,对城市交通与社会经济以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等,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是推动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生活幸福指数进步的重要动力.目前,轨道交通改变城市交通格局,公交出行日渐成为"主旋律",交通拥堵在缓解中,有力促进了武汉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增强了"三镇三城"的"同城效应",跨江工作、跨地区居住生活再不遥远;乘坐轨道交通的人越来越多,道路交通拥堵会逐步缓解;地铁连接了"公铁水空",使武汉成为中国中部最大的综合换乘枢纽之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大量减少空气污染,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期刊名称】《上海城市管理》【年(卷),期】2017(026)006【总页数】5页(P67-71)【关键词】轨道交通;城市社会经济;交通拥堵;重要动力【作者】胡润州【作者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正文语种】中文从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等世界大城市发展的历程看,轨道交通建设对一个城市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不仅改变一个城市的空间布局,让土地增值,而且促进其经济繁荣,消除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为代表的“城市病”的滋生,提升其现代化发展水平。
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处于工业化初期的武汉市就开始了建设轨道交通的探索。
当时,首先是遇上了以“公交乘车难”为特征的交通紧张期,常规公共汽电车难以满足广大市民(尤其是广大企业职工)的出行需求。
为此,国务院发文提出了“上天入地”的应对之策,轨道交通建设也随之应运而生。
其次是由于建设汉口新火车站,原穿越武汉市中心的京广铁路旧线要外迁,迁移后的铁路旧线干什么、武汉的轨道交通应如何建设,也由此提上议事日程。
基于这两点,从上世纪80~90年代武汉市就开始了其前期研究与规划工作。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简本)

电量的 2.5%。 因此,武汉市能源发展能为为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提供充
足的电力资源保障。 (4)规划建设项目属于城市具有系统性影响、确需建设的道路交通
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不在《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所禁止建 设的项目。其中对于涉及生态底线内的规划项目,将分别依据风景名胜区 管理规定、森林公园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分析其建设布局的合理性。因 此规划总体上符合《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 3、规划方案环境可行性分析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五、联系方式及公众意见征集说明 附图: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 年)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 年)敷设方案
2
一、评价工作概述
1、评价工作思路 本次评价将主要围绕《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2014~2020 年)》实施与城市相关规划的相容性、协调性以及规划实施 的环境资源制约因素、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其中以本项规划与城市相 关专项规划的协调性分析为评价重点。
11 号线东段
武昌火车站‐‐左岭
11 号线西段(24 号线) 新汉阳站‐‐蔡甸
19 号线一期
高新大道—高新五路
21 号线
新荣‐‐阳逻
1 号线径河延伸线
金山大道‐‐径河
2 号线南延
流芳‐‐藏龙岛
4 号线西延
黄金口‐‐新汉阳站
8 号线北延
三金潭‐‐汉口北
合计
2、投资估算
36.0
30.9
16.5
4.5
15.0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2014-2020 年)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 2605 号 2014 年 6 月 武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