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线路长期规划高清图(2018-2049)
武汉地铁第四轮规划

金银湖公园 - 东风公司
36
2016 270.52 84.1 通、9 月开始分段试运行、10 月 20 日前开始全线试运行、11 月 20 公司各部门
日前按运营图试运行
金银潭 - 天河机场
19.8
2016
100.48
20.1
2016 年 10 月达到开通试运营条件,其中 3 月洞通、5 月轨通、6 月 电通、7 月开始试运行
建设总部 建设总部 建设总部
宏图大道 - 沌阳大道
30.1 2015 221.28 25.40 收尾
集团公司
-8-
6 号线一期
建设规模
总长约 36 公里,设站 27 座,全地下,6A 编组
建设模式
政府投资
总投资约 270.52 亿元
开工时间
2013 年 7 月
业主单位: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汉阳、汉口片区
武昌区政府、 江岸区政府、 江汉区政府、 东西湖区政府
野区间右线线贯通,出入段
线出线贯通
- 10 -
8 号线一期
建设规模
总长约 16.5 公里,设站 12 座,6A 编组,预留 8A
建设模式
总投资约 135.84 亿元
开工时间
BT 2013 年 12 月
建设地点 江岸、武昌区
起讫点
三金潭车辆段 - 梨园
17.1
运行;11 月 20 日前按运营图 试运行;11 月竣工初步验收
完成;12 月 15 日前完成验收
及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工作;
12 月 28 日开通试运营
-9-
7 号线一期
建设规模
总长约 30.9 公里,设站 19 座,8A 编组
武汉计划再建16条轨道交通线

武汉计划再建16条轨道交通线
佚名
【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年(卷),期】2014(17)5
【摘要】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2017年全部建成通车。
日前,从武汉市发改委获悉,武汉第三轮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已出炉,按照规划,未来6年,武汉将投资1266.5亿,建设16条轨道线(段),总长220km,原则上每个新城区将建设一条轨道交通线路。
本轮规划不仅解决了中心城区连接远城区的问题,也对中心城区现有骨架线网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总页数】1页(P164-164)
【关键词】轨道交通线;武汉市;近期建设规划;中心城区;交通线路;新城区;线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1.7
【相关文献】
1.对新时期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特色的思考——以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为例 [J], 何继斌;孙小丽
2.武汉未来6年将投资1266.5亿元建16条轨道交通线 [J],
3.武汉计划再建16条轨道交通线路 [J], 长江商报
4.天津启动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6年再建8条轨道交通线 [J],
5.天津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6年再建8条轨道线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5地铁规划图

常码头 金山大道 城华路
王家墩北
范湖 王家 墩东
菱角湖
香港路
黄浦路 铁机路
礼和路
王家墩中心 王家 墩南
新华路 苗栗路
徐家棚 三阳路 大智路 武车路 徐东
二郎庙
欢乐谷
台北路 青年路 中山 公园 利济北路 友谊路 循礼门
双墩
湖北 大学
汪家墩
红庙
新生路
江汉路
沙湖路 新河街
积玉桥
岳家嘴 东亭
中南民族大学 文馨街
南湖 东山头 壕沟 南湖桥 关南园 软件园 湖口 奥体中心 关南园四路 光谷三路 二妃山
驿山南路
三角湖
太子湖北路
车城东路
体育中心北
省农科院
国博中心 江城大道 老关村 八坦路 张家湾 烽胜路 南湖大道
周庄路 高科园路 生物园路 神墩二路 同力路 梨山路
未来二路 毛坦村 板桥村
丁字桥南路
体育中心南
水蓝路
当代国际花园
南太子湖 沌阳大道 白沙四路 车城南路 东荆河路 枫树三路
全力一路
科技四路 华师园路
野芷湖
青菱南路
汤湖 车城大道 万家湖
黄家湖大学城北
金融港
生物园路
城铁汤逊湖站
大桥新区
高科园路
黄家湖大学城南
金樱街
滨湖路
九凤街
藏龙东街
光谷一路
汪田村
佛祖岭二路 东湖保税区西 东湖保税区 东湖保税区东
崇仁路 太平洋 硚口路
梨园
古田三路 古田四路 汉西一路
烟霞路
青鱼嘴 楚河汉街
省博物馆 蔡家嘴
试用限制
古田路
友谊南路 汉正街 武胜路
中山路
第二讲城市交通(下)

武汉轨道交通最新修编规划图
六条城际铁路通达城市圈
武汉重新修编的轨道交通规划,首次将该市轨道交 通网延伸到“1+8”城市圈。 按规划,武汉城市圈将以武汉为中心,以3条市域 快线为基础,衔接6个发展方向,形成17大枢纽、6 条城际线、“点轴辐射、双网合一”的武汉城际铁 路网络,总长度489公里。 武汉城市圈将充分利用现有铁路资源,以黄石、 鄂州、黄冈、孝感、天门、仙桃、潜江、咸宁等8个 城市为第一级辐射区域,以九江、合肥、襄樊、宜 昌、长沙为第二级辐射区域。 据了解,原轨道交通网方案主要立足主城区。此 次修编,分为主城、市域、城市圈三个层次,重新 明确轨道交通发展的定位,将轨道交通向外延伸, 并加快建设进度。 武汉7条高速出口路建成后,加上将建的武汉至黄 石快速轨道交通,从武汉到周边县市将仅需1小时, 武汉城市圈联系将更紧密。
某地下人行过街通道照片
本讲完
The End
场下穿通道、徐东平价下穿通道、汉口 循礼门下穿通道,还有刚通车的理工大 学下穿通道等。
武汉洪山广场地下通道
通道全长660米,宽19.4米,高4.9米,为
双向4车道。该通道的建成,使武汉市内环 线的交通变得更加快捷、有序、安全。 (2000年9月24日通车) 通道采用明挖法施工,闭合砼框架,使原洪 山广场与董必武广场连为一体,形成面积达 10.8万平方米的省内第一大型绿化广场。
理工大地下通道(马房 山通道)长1020m(主体 600m),双向6车道,为 武汉目前位置最宽的地 下通道,附建江城首座 地下公交港湾。 工程于2007年1月19日 正式开挖,2007年9月 28日建成通车。
武汉其他地下通道
解放大道循礼门地下通道(380m)
友谊大道徐东地下通道(560m)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简本)

楔;进一步明确各新城组群是武汉城镇化的重点发展区,承接主城区疏解 的人口和功能,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本次规划新增和延伸线路在上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进一 步沟通和串联了主城与周边二、三、四级城镇轨道交通联系,尤其主城与 是与吴家山、盘龙城、蔡甸、纸坊和阳逻新城的联系。通过本轮轨道交通 建设规划的实施,将能改变单一道路交通为基础的城镇带形发展,为将外 围产业组团、居住新区及中心商业区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和促进城市发展, 形成结构紧凑、集约发展的轴向组团式城镇发展格局,实现城市规划发展 目标,有力促进城市城市空间的拓展,实现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城市空间布 局目标。
7 号线一期
东方马城‐‐野芷湖
8 号线一期
三金潭‐‐梨园
2 号线北延(含 2 号线 延长线北段)
金银潭‐‐宏图大道 宏图大道‐‐天河机场
5 号线
武汉火车站‐‐青菱
7 号线南段(27 号线)
野芷湖—纸坊
8 号线二期
梨园‐野芷湖
9 号线期
植物园—汤逊湖
9 号线支线
中南民族大学—恒安路
10 号线东段
武汉火车站—阳逻
因此,本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线路布局具有环境合理性。 ②敷设方案的环境合理性 本轮建设规划新增和延伸线路总规模为 226.9 公里,其中在城市中心 城区均采用地下敷设方式,规划地下线总规模 178.1 公里,占本次规划总 规模的 78%。规划项目实施后,由于轨道交通的大运量输送客流,可相应 减少其它地面交通车辆的流量,特别有利于核心城区声环境质量、大气环 境质量的改善。 规划仅 1 号线径河延伸线、2 号线北延(机场线)马家湖大堤‐佳海工 业园站段、4 号线西延线、21 号线三环线‐阳逻段、11 号线西段(24 号线) 全线共 5 部分线路采用高架敷设方式,规划线路均位于 2 类区和 3 类区, 不涉及 1 类区,与声环境功能区划总体协调。 综上所述,本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规划线路敷设方案具有环境合理
武汉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

“十二五”武汉轨道交通规划一览“十二五”武汉轨道交通规划一览根据武汉地铁规划,武汉轨道交通分三期目标。
一期目标至2012年,建成2号线和4号线一期,串联起武汉三大火车站。
二期目标至2017年,建成1号线、2号线、3号线、6号线、7号线和8号线,基本覆盖武汉市区。
这一阶段,地铁2号线将从光谷广场延伸至江夏流芳,地铁3号线将从沌口体育中心延伸至蔡甸区的文岭,8号线修进黄陂区的盘龙城。
第三期目标是远景规划,武汉将建设12条地铁线路,其中1号线(轻轨)从堤角至黄陂;7号线连通黄陂天河机场和江夏的纸坊;8号线在黄陂继续延伸,从盘龙城延伸至横店;地铁4号线从武汉火车站穿越长江延伸至新洲区的阳逻;10号线连接汉南和新洲;11号线进蔡甸城区。
武汉轨道交通线路总长540公里,共12条线路(如图一),其中1号线(图一中的U1)为轻轨,其它均为地铁,其中主城340公里;过江通道7条,其中主城6条,轨道交通线网将由3条市域快线和9条市区线路构成,共设站309座。
3条市域快线连城郊E1——由蔡甸向东沿汉蔡公路、四新大道过长江,经雄楚大街至豹澥(xie),实现汉阳与武昌的快速直达联系。
线路全长61公里,设站24座。
E2——由黄陂向南,经天河机场、王家墩,沿三阳路过长江,然后转向武昌火车站、经南湖组团至纸坊,实现汉口与武昌的快速直达联系。
线路全长76公里,设站21座。
E3——由蔡甸常福向北沿318国道,经沌口沿芳草路过汉江,沿发展大道、二七路过长江,之后沿友谊大道至武汉站、经化工新城到阳逻。
全线贯通武汉三镇,连接了汉口站、武汉站。
线路全长80公里,设站28座。
5条骨架线路跨两江 跨长江线路3条分别为U2(金银潭—鲁巷)、U7(黄家湖大学城—盘龙城)和U4(永安堂—武汉站)。
跨汉江线路2条分别为U3(吴家山—博览中心)与U6(军山—三金潭)。
镇间骨架线路进一步加强三镇之间的紧密联系,均衡三镇发展格局,重点解决跨江交通问题。
4条主干线路串城区汉口2条 分别为U1(吴家山—堤角)和U8(古田—阳逻);武昌2条 分别为U5(青菱—青山)和U9(鲁巷—东湖高新)。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

附件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一、线网规划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景(2049年)线网总长约1100公里,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导、与土地集约开发相协调,多元复合、衔接高效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实现“60/60客运目标”,即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60%、轨道出行占公共交通出行的60%。
二、建设规划(一)建设方案建设12号线、6号线二期、8号线三期、11号线三期(武昌段首开段、新汉阳火车站段和葛店段)、7号线北延线、16号线、19号线、新港线项目,总长198.4公里,其中:地铁项目4个(含延伸线)、总长81.7公里;市域快线项目4个、总长116.7公里。
到2024年,形成14条线路运营、总长606公里的轨道网。
12号线工程自武昌火车站至武昌火车站(环线),线路长59.9公里,设车站37座,投资583.8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
6号线二期工程自金银湖至富民南路,线路长7公里,设车站5座,投资45.58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
8号线三期工程自野芷湖至黄家湖,线路长4.9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25.9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2年。
11号线三期工程分为三段实施,其中武昌段首开段自武昌火车站至白沙洲,线路长4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79.8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新汉阳火车站段自黄金口至新汉阳火车站,线路长2.2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39.01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葛店段自左岭至葛店南,线路长3.7公里,设车站1座,投资16.25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2年。
7号线北延线工程(前川线)自马池路至黄陂广场,线路长33.6公里,设车站9座,投资175.5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16号线工程自国博中心至周家河,线路长32.3公里,设车站12座,投资154.2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
19号线工程自武汉火车站至高新二路,线路长20.6公里,设车站6座,投资171.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武汉地铁最新规划图

【地铁】武汉地铁规划图研究了下12号线各地区的人都照顾到了,这个图仔细看了看,很完美,很好非常好,1号线大汉口线,2号线连通汉口武昌,3号线连通汉口汉阳,4号线高铁线,实现高铁地铁无缝换乘,连通武昌汉阳,5号线大武昌线,六号线连通金银湖沌口未来两大卫星城,7号线是武汉未来的机场线,实现飞机地铁无缝换乘,8号线连接盘龙城,南湖两大居民区以及华侨城和大学城,9号线横跨汤逊湖,贯穿整个东湖高新,打通光谷到纸坊的直线,带动东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片发展,10号线联动常福,沌口,阳逻三大卫星城,11号线实现蔡甸和豹澥到中心城区首尾相应,12号线为1号线大汉口线的补充,在汉口地区和一号线组成一个内环线,汉口同时拥有1号线和12号线实现汉口小循环武汉唯一的三条地铁线转乘站香港路超级地铁站即将开建咯。
根据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2005-2012年为城市道路网与轨道网打基础时期,推进地铁网络建设控制走廊。
建成轨道1号线(轻轨)、过江地铁2号线一期和地铁4号线一期,共计70公里,构成“工”字型轨道骨架。
到2013年,地铁2号线和4号线建成后,常青花园、武广、江汉路、中南、鲁巷、徐东、建二等七大商圈将连成串,形成武汉一条新的“地铁经济带”。
届时,只要40分钟,就可以把从江汉路到鲁巷的武汉七大商圈转个遍。
当2015年,武汉将建成地铁1号线、2号线一期、3号线—期、4号线、8号线一期5条地铁,形成近150公里的轨道网,比2013年“工”字形轨道通车里程翻了一番。
2017年,待连通三环线外围的地铁6号线建成后,武汉地铁线路又将新增32.8公里。
届时,6条快速轨道贯通江城,三镇通车地铁网络将超过180公里。
◆地铁1号线横穿汉口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和东西湖区,沿长江和汉江北岸横贯汉口东西城区。
全长29.7公里,设站27座。
一期工程于2000年12月开建,全长10公里,沿京汉大道,从东往西设10座站点:黄浦路站、三阳路站、大智路站、循礼门站、友谊路站、利济北路站、崇仁路站、硚口路站、太平洋站和宗关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