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2020年远景规划图高清
武汉市地铁总体规划

据记者了解,从2012年至2017年,我市每年都将建成开通一条地铁线。
2012年,开通地铁2号线一期,从常青花园至鲁巷广场。
2013年,开通地铁4号线一期,从武昌火车站至武汉火车站;2014年,开通地铁4号线二期,从汉阳黄金口至武昌首义路;2015年,开通地铁3号线,从沌口至三金潭;2016年,开通地铁8号线一期,从三金潭至梨园广场;2017年,开通地铁6号线一期,从三角湖到东西湖区假日广场。
建成7号线,从金银湖至南湖研究了下12号线各地区的人都照顾到了,这个图仔细看了看,很完美,很好非常好,1号线大汉口线,2号线连通汉口武昌,3号线连通汉口汉阳,4号线高铁线,实现高铁地铁无缝换乘,连通武昌汉阳,5号线大武昌线,六号线连通金银湖沌口未来两大卫星城,7号线是武汉未来的机场线,实现飞机地铁无缝换乘,8号线连接盘龙城,南湖两大居民区以及华侨城和大学城,9号线横跨汤逊湖,贯穿整个东湖高新,打通光谷到纸坊的直线,带动东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片发展,10号线联动常福,沌口,阳逻三大卫星城,11号线实现蔡甸和豹澥到中心城区首尾相应,12号线为1号线大汉口线的补充,在汉口地区和一号线组成一个内环线,汉口同时拥有1号线和12号线实现汉口小循环武汉唯一的三条地铁线转乘站香港路超级地铁站即将开建咯。
根据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2005-2012年为城市道路网与轨道网打基础时期,推进地铁网络建设控制走廊。
建成轨道1号线(轻轨)、过江地铁2号线一期和地铁4号线一期,共计70公里,构成“工”字型轨道骨架。
到2013年,地铁2号线和4号线建成后,常青花园、武广、江汉路、中南、鲁巷、徐东、建二等七大商圈将连成串,形成武汉一条新的“地铁经济带”。
届时,只要40分钟,就可以把从江汉路到鲁巷的武汉七大商圈转个遍。
当2015年,武汉将建成地铁1号线、2号线一期、3号线—期、4号线、8号线一期5条地铁,形成近150公里的轨道网,比2013年“工”字形轨道通车里程翻了一番。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背景为深化落实国家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东湖示范区)的宏观战略以及东湖示范区发展战略,落实东湖示范区产业发展需求的空间支撑;实现东湖示范区与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和东湖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指导东湖示范区各项城市建设,特编制《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作为东湖示范区下层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法定依据。
二、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机遇,全面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武汉市委、市政府关于东湖示范区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全面提高东湖示范区的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成为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
1、区域协调,示范带动:在武汉城市圈武鄂黄城市带的区域背景下,坚持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周边区域特别是鄂州西部的发展,加强其在产业、生活、生态环境、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对接。
2、创新特色,开放平台:充分挖掘“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内涵,塑造具有创新特色的城市功能、空间布局、景观特色,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工作、学习、生活、游憩的公共服务共享平台。
3、研发主导,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三产业协调发展;由高新技术制造业逐步向创新研发产业转变,兼顾产业经济、社会生活、生态环境三方面的关系,营造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的和谐社会。
4、安居乐业,城乡和谐:合理安排原住民的居住和就业,建立和谐的城乡关系。
5、集约节约,绿色低碳:实行紧凑和集约化的发展格局,建立以面向公众利益为基点的城市交通、市政和公共设施配套体系;树立节约型城市理念,贯彻节地、节水、节能等措施;尊重山、水等自然生态环境,确保城市健康、安全。
6、立足长远,引导实施:从时间和空间的更高层面上去认识城市发展的远景和趋势,用区域的观点思考城市的发展,并注重近远期结合安排建设时序,提出科学合理的实施建议。
武汉地铁武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两方案【高清原图】【最新版】

武汉筹划部分颁布2013-2049版武汉轨道交通线网筹划的两个初步筹划,2013年8月28日两套筹划表态市平易近之家.之马矢奏春创作(这是最新版,内含两幅高清原图,下载另存桌面即可)《武汉2049年远景计策成长筹划》【初步计整齐】【初步筹划二】轨道线网计整齐技能指标表线路名称起点止点线路长度(km)底子网1号线径河汉口北 402号线金银潭佛祖岭 373号线文岭三金潭 324号线新汉阳火车站武汉火车站 365号线青山郑店 466号线体育中央吴家山 457号线前川、机场纸坊 858号线盘龙城大桥新区 43机场线金银潭河汉机场 209号线磨山左岭 3910号线常福阳逻 7811号线蔡甸葛店 7012号线武汉火车站武汉火车站 57 13号线金银潭左岭 5614号线走马岭后湖 4315号线武汉火车站阳逻北 2916号线径河龙泉山 6817号线径河豹澥 5718号线阳逻邾城 2619号线阳逻双柳 1620号线青菱金口 2221号线国博中央纱帽 36合计 981为打造“国家分化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助力“拔擢国家中央城市”,武汉市开始第三轮轨道交通线网筹划修编,筹划到2049年,建成“一环串三镇,十射联新城”的轨道交通.昨日,两套筹划在市平易近之家表态,广征平易近意.■ 深远意义助力“拔擢国家中央城市”打造“国家分化交通枢纽”第三次修编筹划到2049年近年来,武汉经济社会迟缓成长,轨道交通拔擢也进入了高速成长时期.为拔擢成为国家中央城市,武汉要求进一步强化主城区城市成效,实施“三镇三城”成长计策,周全构建“1+6”城市成长新格局,出力打造“国家分化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在此布景下,武汉市国土筹划局会同市发改委、交委、地铁集团等部分,开展了第三轮《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筹划修编》义务.按照《武汉2049年远景计策成长筹划》,到2049年,武汉人口到2020年将达到1150万-1200万,到2030年将达到1300万-1400万,到2049年将达到1600万-1800万.届时,武汉将形成“大临港经济区”、“大临空经济区”、“大车都经济区”、“大光谷经济区”四大财产集群.所以,第三轮修编义务参照以上两大方面展开,将有效避免城市重蹈“摊大饼”的成长模式,引导武汉新城区的成长标的目标,促进城市中止健康成长.筹划的时间结点也是2049年.为了让这一轮筹划尽量完善,武汉市成立了由武汉市交通成长计策研究院、法国赛思达(SYSTRA)、喷鼻香港弘达(MVA)、铁四院、北京城建院等多个单位组成的技能专班,于本年正式启动修编义务.经由5个多月的努力,今朝已经形成初步筹划.另据理解,武汉市已经明确,到2020年建成的轨道交通有11条,辨别是1、2、3、4、5、6、7、8、机场线、11号线东段、11号线西段.■ 交通影响中央城区内所有地铁线被大环线串联此轮线网筹划修编,武汉市国土筹划局交通筹划院提出,拔擢一条地铁环线串起武汉主城区,并供应了两个初步筹划供市平易近参考.一种是“小地铁环线”筹划.该筹划长48千米,环线底子笼盖中间活动区,串起了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武汉火车站、王家墩CBD、四新城市副中央、沙湖中间文化旅游区等城市重点成效区.另一种是“大地铁环线”筹划.该筹划长达60千米,比“小地铁环线”筹划笼盖范围更大,串起了汉口火车站、古田组团、四新城市副中央、南湖组团、省级行政中央和东湖风景区等城市重点成效区.武汉市国土筹划局交通筹划院专家介绍,地铁环线的主要传染感动是将城市市区各个片区慎密地连在一路,削减市平易近换乘次数,别离换乘客流,缓解换乘压力.六大新城区轨道交通半小时直达市中央在这一轮轨道交通筹划修编中,不但筹划了一条地铁环线,还筹划了其他的轨道交通线路.其他的轨道交通线大部分与地铁环线订交.是以受地铁环线大小的影响,两种初步筹划中的线路总数、线路总长度以及站点总数也响应不合.“小地铁环线”筹划总共有22条线路(详见计整齐),总长度981千米,站定总数567座,个中主城区占495千米,设站365座.“大地铁环线”筹划总共有23条线路(详见筹划二),总长度1009千米,站点总数571座,个中主城区占521千米,设站370座.但是,无论是拔擢“小地铁环线”,照样拔擢“大地铁环线”,武汉都筹划拔擢10条放射性的轨道交通与六大新城组群联系.武汉市国土筹划局交通筹划院专家介绍,这10条放射性轨道交通辨别通往江夏、新洲、黄陂、蔡甸、汉南、器械湖六大新城区.建成后,新城区的居平易近到达主城区只需要半个小时.。
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控制中心规划研究

15
都市快轨交通·第 25 卷 第 4 期 2012 年 8 月
燃、易爆、噪声、振动、强电磁干扰源等地区。
4. 2 控制中心设置的方式
从上述国内 外 发 展 情 况 来 看,轨 道 交 通 控 制 中 心 从物理位置规划布局角度来分,主要分为集中式、分散 式和区域集中式 3 种方式。 4. 2. 1 集中式
都市快轨交通·第 25 卷 第 4 期 2012 年 8 月
doi: 10. 3969 / j. issn. 1672 - 6073. 2012. 04. 004
快轨论坛
武汉市轨道交通 线网控制中心规划研究
甘建文 王 怀 李金龙
(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37)
摘 要 轨道交通线网控制中心的设置规划,将直接 影响城市轨道 交 通 线 网 规 划 的 实 施,并 将 对 今 后 的 运 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借鉴国内外轨道交通发达城市 的成功经验,结合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从运营管 理和工程建设两方面对运营控制中心的不同设置方案 进行比选; 结合武汉市轨道交通近期和远景规划线路 的实施方案,分析其对线路控制中心的需求,进而提出 武汉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控制中心; 线网指挥中心; 区域集 中; 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 U239.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6073( 2012) 04 - 0014 - 04
4 武汉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规划
4. 1 控制中心设置的原则
控制中心选 址 宜 选 择 在 靠 近 城 市 道 路 干 线、靠 近 地铁车站、接近监控管理对象的中心地带,这样能兼顾 多条线路,方便地铁运营管理; 应尽量缩短与地铁线路 的距离,降低工程和管线投资及运营管理成本,便于在 紧急情况下组织事故抢修及事件的处理; 也可根据实 际情况选择在车辆段内,或与管理中心集中统一设置。
2025地铁规划图

常码头 金山大道 城华路
王家墩北
范湖 王家 墩东
菱角湖
香港路
黄浦路 铁机路
礼和路
王家墩中心 王家 墩南
新华路 苗栗路
徐家棚 三阳路 大智路 武车路 徐东
二郎庙
欢乐谷
台北路 青年路 中山 公园 利济北路 友谊路 循礼门
双墩
湖北 大学
汪家墩
红庙
新生路
江汉路
沙湖路 新河街
积玉桥
岳家嘴 东亭
中南民族大学 文馨街
南湖 东山头 壕沟 南湖桥 关南园 软件园 湖口 奥体中心 关南园四路 光谷三路 二妃山
驿山南路
三角湖
太子湖北路
车城东路
体育中心北
省农科院
国博中心 江城大道 老关村 八坦路 张家湾 烽胜路 南湖大道
周庄路 高科园路 生物园路 神墩二路 同力路 梨山路
未来二路 毛坦村 板桥村
丁字桥南路
体育中心南
水蓝路
当代国际花园
南太子湖 沌阳大道 白沙四路 车城南路 东荆河路 枫树三路
全力一路
科技四路 华师园路
野芷湖
青菱南路
汤湖 车城大道 万家湖
黄家湖大学城北
金融港
生物园路
城铁汤逊湖站
大桥新区
高科园路
黄家湖大学城南
金樱街
滨湖路
九凤街
藏龙东街
光谷一路
汪田村
佛祖岭二路 东湖保税区西 东湖保税区 东湖保税区东
崇仁路 太平洋 硚口路
梨园
古田三路 古田四路 汉西一路
烟霞路
青鱼嘴 楚河汉街
省博物馆 蔡家嘴
试用限制
古田路
友谊南路 汉正街 武胜路
中山路
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2016—2030年)

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2016—2030年)一、项目概述当前,按照2015年中央及省市城市工作会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发展战略,遵循2049远景发展目标,武汉市正在全面建设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的世界城市,努力打造国际创新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建设活力、高效、绿色、宜居、包容的世界城市。
在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下,我市正在谋划新一轮武汉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修编工作,力求通过规划统领,进一步明确城市远景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结构,强化区域统筹和协作,实现武汉世界城市的建设目标。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作为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和内容,是明确交通发展方向,配置交通资源,支撑空间拓展,布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起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
遵循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立足实现总规、土规、交规“三规同步,交通先行”,强化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功能和作用,特组织开展本次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工作。
二、规划内容(一)交通发展战略目标1、交通总体目标2个总体目标:全力构建以世界性门户机场和国际内陆港为纽带、以绿色交通为主导,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多模式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建立依托骨架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发展的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促进区域、城乡交通统筹协调发展,将武汉建成为国际枢纽城市和绿色出行楷模。
5个交通远景:一个以满足人的交通需求特性为根本原则、以绿色交通方式为主要载体、以智慧去管理、以高效为显著标志的高度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即实现武汉的智慧交通(Wisdom)、人本交通(User-oriented)、一体化交通(Holistic)、高效交通(Accessible)和绿色交通(Natural)。
2、交通目标内涵(1)国际枢纽城市:以航空港和内陆港“双港齐飞”为核心,全面提升“空、铁、水、公”枢纽功能,强化多式联运,将武汉建设成为中部乃至中国走向世界的门户。
地铁17、18号线意义重大!建成后武汉临空港才能辐射黄陂南部

地铁17、18号线意义重⼤!建成后武汉临空港才能辐射黄陂南部黄陂观察,观察黄陂01前⾔:从现实来讲,由于东西湖区域内有国家级开发区,代表东西湖相对于黄陂可以引进很多⾼新企业,如果黄陂在接下来的10年内仍然没有国家级开发区落地的话,黄陂⼯业就必须依赖临空港开发区的外溢和辐射。
⼩编知道,部分黄陂⼟著⼈对东西湖是多少有些不以为然的,这⼀⽅⾯是作为宗主的⾃尊⼼作怪(东西湖很多⼟地是黄陂划出去的),另⼀⽅⾯也是武汉江北长期各⾃为政的结果。
江夏和光⾕亲密⽆间,希望黄陂和东西湖也能合作发展。
下⽂主要是探讨地铁17和18号线是如何连通东西湖和黄陂南部的。
02有粉丝问⼩编,黄陂南部离国家级的武汉临空港开发区这么近,黄陂能不能像江夏承接光⾕的外溢和辐射⼀样得到发展呢?⼩编的答案是肯定的,从武汉市对东西湖和盘龙城两地的道路和地铁规划就可以看出来,武汉市希望这两个地区能⽆缝连接的,且由于东西湖⼟地有限,开发区的供应链必然向黄陂延伸。
但这个辐射带动效果不会显⽰的那么快,⼩编估计5年后才会看到国家⽹安基地的产业链在黄陂南部落地的情形,原因在于,第⼀临空港才成⽴⼏年,⾃⾝内部都没发展完全,第⼆,临空港引进的企业多为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多是⼀个封闭的体系,⾃然其供应链就没有那么长。
由于黄陂区域内没有国家级开发区,现阶段是搞不来⾼新科技和⼤企业,也就代表黄陂区域内⾼薪机会不是很多,部分黄陂⼈需要跨过府河到有国家级开发区的东西湖上班(和江夏⼈到光⾕上班⼀个意思),过去,黄陂和东西湖之间虽然有绕城⾼速和盘龙⼤桥相通,但绕城⾼速要钱,⾛盘龙⼤道转⾦银潭⼤道⼜太堵,现状来看,黄陂和临空港开发区之间的联系是远远弱于江夏和光⾕之间的联系的。
03连接东西湖和黄陂南部主要有两条规划的地铁线路,17和18号线。
在具体谈这两条线路之前,⼩编需要澄清⼀个概念,那就是国家级武汉临空港开发区⾯积是很⼩的,只有20平⽅公⾥,东西湖区虽然和临空港开发区是“两个牌⼦⼀套⼈马”,但两者的管辖范围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

附件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一、线网规划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景(2049年)线网总长约1100公里,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导、与土地集约开发相协调,多元复合、衔接高效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实现“60/60客运目标”,即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60%、轨道出行占公共交通出行的60%。
二、建设规划(一)建设方案建设12号线、6号线二期、8号线三期、11号线三期(武昌段首开段、新汉阳火车站段和葛店段)、7号线北延线、16号线、19号线、新港线项目,总长198.4公里,其中:地铁项目4个(含延伸线)、总长81.7公里;市域快线项目4个、总长116.7公里。
到2024年,形成14条线路运营、总长606公里的轨道网。
12号线工程自武昌火车站至武昌火车站(环线),线路长59.9公里,设车站37座,投资583.8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
6号线二期工程自金银湖至富民南路,线路长7公里,设车站5座,投资45.58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
8号线三期工程自野芷湖至黄家湖,线路长4.9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25.9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2年。
11号线三期工程分为三段实施,其中武昌段首开段自武昌火车站至白沙洲,线路长4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79.8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新汉阳火车站段自黄金口至新汉阳火车站,线路长2.2公里,设车站2座,投资39.01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6年;葛店段自左岭至葛店南,线路长3.7公里,设车站1座,投资16.25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2年。
7号线北延线工程(前川线)自马池路至黄陂广场,线路长33.6公里,设车站9座,投资175.5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16号线工程自国博中心至周家河,线路长32.3公里,设车站12座,投资154.2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3年。
19号线工程自武汉火车站至高新二路,线路长20.6公里,设车站6座,投资171.9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