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河口县香蕉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建议

河口县香蕉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建议作者:朱蓉静宇晴邬刚云黄斌全曾倩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21年第01期摘要香蕉产业是河口瑶族自治县农业支柱产业,在促进河口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河口香蕉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构建SWOT矩阵,分析指出河口香蕉产业应立足发挥优势、利用机遇、克服困难、回避威胁的发展战略,提出河口香蕉产业发展建议: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果品品质;打造绿色品牌,推动香蕉销售;创新合作机制,促進集约经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境外劳动力雇用管理制度;开辟休闲农业经营模式;加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关键词香蕉产业;SWOT分析;对策建议;河口县中图分类号:S668.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1.01.016河口香蕉已有100余年的栽培历史,通过长期的品种选育和生产实践,香蕉产业已形成了包括种植、生产物资、中介经纪、包装运输、餐饮等一体化的产业链。
2019年,河口瑶族自治县香蕉种植面积达1.15万公顷,总产量36万吨,产值超过6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参与香蕉种植的有3万余人,农户 6 000余户,分别占河口县总人口数、总农户数的28.5%、18.4%,香蕉已成为河口县农业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河口香蕉产业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压力增大,生产、采购成本增加,产业利润增长乏力,风险规避机制不健全,枯萎病防控体系措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为了加快河口香蕉产业化发展,亟需对河口香蕉产业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出科学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在河口香蕉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取长补短,抢抓机遇,实现河口香蕉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1 河口县香蕉产业发展SWOT分析1.1 优势1.1.1 自然条件优越香蕉是热带、亚热带多年生草本植物,对环境条件有严格的要求,其中气候、地势和土壤是最关键的因素。
香蕉正常生长温度为15~35 ℃,最适生长温度为24~32 ℃,年降水量要求在1 500~2 500 mm,适宜土壤pH值为5.5~6.5[1]。
云南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云 南适 宜 香 蕉 种 植 的 2个 县 市 大 部 分 远离 城 市 ,人 4 口密度 较低 ,属 于 少数 民族 地 区 ,土 地 开 发程 度 不 高 , 有 大量 的荒 田荒 地 荒坡 可 供 开 发 种 植香 蕉 ,与 其 他 植 蕉
现 “ 地蕉 ”的 品质特 色。 同时 ,由于采收 、运输 、 高
区包 括 开 远 、芒 市 、盈 江 、富 宁 、澜 沧 、江 城 、西 盟 、 双江 、云 县 、耿 马 等 1个 县 ( ),最适 宜 区和适 宜 区 2 市 的种 植 面 积 和产 量 占全 省 的 7%以上 。 0 ( ) 二 种植 面 积 和产 量
植香蕉 ,云南香蕉种植业发展很快 ,面临难得 的发展机
清洗 、分 级 、包 装等 环节大 多人工 操作 ,专业化程 度
低 ,机械损伤严重 ,影响了香蕉的外观质 量 ,降低 了香
蕉 的商 品 性 。产 品缺 乏市 场 竞 争 力 ,销价 低 ,很 难 生 产
区相比具有发展香 蕉种植 的土地资源优势 。
( ) 本 和 价 格优 势 二 成
云 南 属 我 国 西 部 欠 发 达 地 区 ,植 蕉 区 大 部 分 是 边 远少 数 民族 地 区 ,与沿 海 香 蕉 种 植 区相 比 ,劳 动 用 工 充
3 8
m嘲热带程鼬 2 1 .2 总 第3 期 01 9
[ 罗承强. 洱市发展绿 色经 济的思考 思茅 日报, 0 2 】 普 2 2 0 『 李颜. 小平市长调研 普洱 市咖啡产 业发 展情 况. 网云 3 】 李 新华
南 频 道 ,0 00 ,1 2 1 , 0 7
f】 李忠恒, 4 李光华, . 市咖啡寒 害气 象分析 与防御措 施 高敏 普洱
广西香蕉产业发展SWOT分析和发展对策

广西香蕉产业发展SWOT分析和发展对策作者:向赛男王少群迟志广李宝深来源:《农业研究与应用》2020年第05期摘要:利用SWOT法,对广西香蕉产业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利用互联网扩宽销售渠道;增强组织化管理程度,进行统一市场调控;提高技术水平进行标准化生产和抗病品种种植等广西香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香蕉产业广西发展现状 SWOT中图分类号:S668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Using SWOT method,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banana industry in Guangxi, and puts forward som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uch as widening marketing channels, strengthening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to control the market, improving technical level for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and planting disease-resistant variety for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banana industry in Guangxi.Key words: Banana industry; Guangxi; development status; SWOT“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2020年是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标,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聚焦重点产业,强化创新引领,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
从香蕉大王到无核沃柑种植先锋,面对产业困境勇于转型才是破局之道-文案案例

云南红河州河口县是享誉全国的高原香蕉种植基地。
以前,河口经济作物主要以香蕉种植为主,高峰期近20万亩。
一批香蕉种植企业,得以迅速做大和成长。
红河麟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麟源农业)便为其中的典型,该公司高峰时种植香蕉面积接近7000亩。
但是连续低迷价格影响下,加上黄叶病袭虐,河口香蕉产业从2015年起,便进入了下行通道。
黄龙病爆发给河口县香蕉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也给麟源农业的种植事业带来巨大影响。
(图红河麟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邓麟)从香蕉到无核沃柑积极转型应对产业危机红河麟源总经理邓麟回忆:“以前我们种植的香蕉园,最高年产量突破1万三千吨。
但是近几年受黄叶病的影响,现在香蕉园只有3000亩产量也只有3000多吨。
”(图香蕉黄叶病)河口香蕉产业的衰落逼迫着大量的种植者进行种植产业结构升级,突破单一种植作物的限制,积极尝试更多类型的经济作物。
眼看整个河口都在积极转型,邓麟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但是怎么转型?转型种什么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
经过多方考察,邓麟最后决定种植沃柑,而且是最新的091无核沃柑。
“从种植香蕉到转种无核沃柑,看似是我们公司的一次被迫转型,但实际上也是我们公司在日益激烈的水果市场竞争的一次尝试与实力的提升。
”红河麟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邓麟笑道。
无核沃柑种植难点多远邀江西脐橙种植团队选定品种后,邓麟又面临一个新的挑战——如何种好沃柑?虽然邓麟有着丰富的香蕉种植经验,但是对于如何种植沃柑,尤其是新品种沃柑,他是两眼一抹黑。
“我们当时从种香蕉转型到091,这个技术上肯定是个短板,是个大问题。
”邓麟介绍,他们专门从江西邀请具有多年赣南脐橙管理经验的种植技术人员来种植无核沃柑。
从江西远道而来的技术团队为无核沃柑培育带来技术上的支持,也使得邓麟“蕉改桔”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我们在江西种植了40多年的赣南脐橙,有着比较丰富的柑橘管理经验。
”这支技术团队的首席技术员凌永胜介绍,无核沃柑因为没有核没有内源激素,所以相比于有籽的沃柑更难保花保果。
龙江飘来了“香蕉船”——海南省龙江农场香蕉产业发展纪实

规 划 ,实 施梯 田化 、林 网化 工程 建 设 ,建 设 完善
的排 灌 和道 路 系 统 。 同时 ,农 场 制定 出 《 代 农业 现 香 蕉 生 产示 范 区管 理 办 法 ( 代农 业香 蕉 生产 示 、( 现 范 区生 产技术 细 则》 ,使 示 范 区香 蕉 生产基 地 的管理 做 到 有 章可 循 ,并 以此来 规 范 、指 导其 它 生 产 园 区 的管 理 。在 建设 无 公 害香 蕉 生 产示 范 基地 上 ,农 场 将 五 区职工 以家庭 承包 形 式为主 的 28 旱坡地 进 00亩 行 科 学 整 合 规 划 ,形 成 连 片 开 发 ,采 取 统 一 标 准 、
江 飘 来 了 能 蕉船 香
海南省龙江农场香蕉产业发展纪实
文 /海南 省龙江 农场
龙江 农 场 是海 南 垦 区重要 的香 蕉 主产 区 ,被 列 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 国农业标准化香蕉生
产 示 范基 地 和海 南 农 垦西 部香 蕉 标 准化 生产 核 心基
投入 资 金 3 0万 元 ,按 山 、水 、 园 、林 、路 进 行统 0
好 ,而且 单 块橡 胶 更 新地 一 般 在 百亩 以上 ,如果 职 工 个 人 经营 ,财 力 无 法支 撑 ;如果 分 散 种植 ,管 理 必 然 参差 不 齐 ,上 市 时 间不 统 一 ,势 必会 影 响产 品
取 国家 支 持 、总 局 支 持 、农 场 自筹 相 结 合 的办 法 ,
( 二)推广 “ 胶蕉”间种 ,扩大生产规模。20 00
年农 场试 验橡 胶与香 蕉 间种获 得 了可观 的 经济效益 , 从 此 ,农 场 职 工 每 年 都 可 利 用 当 年 的 20 00~ 30 00 亩老 胶 园更新地 ,进 行 “ 胶蕉 ” 间种发展 香蕉 种植 。 农场 专 门出 台 了 关于 橡胶 中小 苗行 间 间种香 蕉 的 规定 ,详 细规 定 了间种香 蕉 的时 间 、株 行距 、修 枝 修 叶 、水肥 管 理 、种 植 年 限等 技 术措 施 ,做 到 既 合 理 利 用土地 发展 ,又确保 橡胶小 苗 速生快 长。 目前 , 利用 橡 胶小 苗 幼 龄期 在 其行 间种植 香 蕉 已成 为 职 工 投入 热 情最 高 的 一种 经 营模 式 ,全 场 问 种香 蕉 面积
江城县香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江城县香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近年来,江城县香蕉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链,香蕉已成为江城县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香蕉产业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对江城县香蕉产业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改善和促进香蕉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1. 优势明显,产业规模逐渐壮大江城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香蕉的生长,自然条件优越,香蕉品质也比较优良。
近年来,江城县加强了香蕉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引进了一系列优良品种,为香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江城县政府也大力扶持香蕉产业,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香蕉产业规模逐渐壮大。
目前,江城县香蕉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2万多亩,年产量也在逐年提高。
2. 产业链逐渐完善,生产效益逐年提高在江城县种植香蕉的同时,相关产业链也逐渐完善。
包括香蕉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其中香蕉销售成为了香蕉产业链的最后一环。
江城县香蕉销售渠道较为多样化,包括集贸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多种销售渠道。
同时,江城县各大企业也推出了自己的香蕉品牌,并在市场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这些都为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香蕉价格波动较大,市场竞争加剧然而,随着香蕉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在近几年的香蕉市场中,价格波动较大,种植者的利润水平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香蕉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生产者的收益逐渐减少。
这也使得香蕉种植者对香蕉种植行业的前景越来越担忧。
4. 经济效益仍有提升空间,产业结构需要调整总的来说,江城县香蕉产业发展有着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虽然香蕉生产收益逐年提高,但仍有提升空间;香蕉产业结构也需要进一步调整,注重开发高附加值的香蕉副产品,提升产业效益。
1. 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品牌建设对于提高香蕉的附加值具有重要作用。
各香蕉生产企业可以结合本地的民俗文化、地域特色、资源禀赋等,提出独具特色的品牌理念,并将其与香蕉本身相融合,从而打造出独特的香蕉品牌形象。
香蕉产业升级配套技术及对策研究

广西农业科学
2 0 年第 3 卷第 3 08 9 期
・3 7 ・ 9
香 蕉 产 业 升 级 配 套 技 术 及 对 策 研 究
雷 武逵
( 西 壮 族 自治 区农 业技 术推 广 总 站 , 南 宁 广 502 ) 3 0 2
摘要 : 针对广 西香 蕉主产 区存在 的单 产低 、 品质 差 、 种植 效益低 等 问题 , 取推 广高 产优质 香蕉 新品种 、 采 病虫 害 综合防治 、 果穗套袋 、 采后 商品化处理等技术进行 为期两年 的产业 升级示 范 , 取得 了 良好 的经 济 、 会及 生态效益 。 社 通过试验示范 总结 出加快广西香蕉产业升级 的 4 对策 : 项 建立党 政参与 机制 , 强化 项 目的社会 性 ; 建立培 训宣传 机
制, 强化示 范样板 带动作用 ; 强化技术推广体系作用 , 利用 现代信 息传播 工具 提高服 务水平 ; 化技术 革新 , 现丰 强 实
产提质增效 。
关键词 : 香蕉 ; 产业升级 ; 配套技术 ; 对策
中 图 分 类 号 : 3 6 1 F 2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1 12 0 )3 3 7 4 10 —8 6 (08 0 —0 9 —0
b n f swe e a he e ,Afe h e o ta in.4 c u t r a u e r on e u c eea e t e u g a i f a a a e e t r c v i i d trt ed m n rt s o n e me s s we e p i t o tt a cl r t h p dn O n o r d O r g b n
Co p e e a y u r di e h l g o a a n s r m l m nt r pg a ng t c no o y f r b n na i du t y a d is c u e m e s r s n t o nt r a u e
当前我国香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及发展转基 因育种 技术等 方面提 出了推进 我 国香 蕉产 业 良性发展 的相 关对 策
建议 。
关键词: 香 蕉产 业 ; 产 业链 ; 品牌 ; 产 业组 织化
中图 分类 号 : F 3 2 3 . 1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3 1 5 1 ( 2 0 1 3 ) 2 0一 o o 5 3— 0 4
年均上升率 为 2 9 % , 主 要 在 于 我 国香 蕉 进 口的 技
( 二) 进 出 口贸 易 概 况 。 据粮农 组 织 统 计 数 据 库 ( F AOS T AT) 统计 ,
自2 0 0 7年 以 来 , 由 于 中 国一 东 盟 自 由 贸 易 区 以 及 金融 危机 的影 响 , 我 国 香 蕉 出 口量 明 显 减 少 ,
据 粮农 组 织 统 计 数 据 库 ( F AO S T AT) 统计 ,
2 0 1 1年 我 国香 蕉 产 量 达 到 1 0 7 0 . 5 Z i - 吨 , 位 居 全 球 第 2位 , 收获 面积达 到 4 0 . 3万 公 顷 , 位居 全 球
第 5位 , 成 为 名 副 其 实 的香 蕉 生 产 大 国 , 单 产 达 到2 6 . 5 吨/ 公 顷, 占据 世 界 第 2 9位 , 与 单 产 名 列 全 球 首位 的印 度尼西 亚 香蕉 单 产值 5 8 . 8 7吨/ 公
阶段 。
“当家 品 种 ”) 趋 同性 高 , 缺乏 可供 不 同生 态 条件
和不 同市场 需要进 行选择 的品种 , 不 时出现 结构
香 蕉 易 腐 的 特 点 决 定 了 建 设 存 储 设 施 的 迫 切性和 重要性 , 如 不 能 在 香 蕉 主 产 区 内建 立 充 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果附件
项目名称:香蕉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升级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
项目简介:香蕉是世界贸易的大宗水果,在鲜果贸易中排名第一。
我国是香蕉生
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消费量在全球排名第一。
香蕉栽培品种是三倍体,无法
进行杂交育种,导致高产优质主栽品种缺乏,同时还存在种苗繁殖效率低、生产
技术落后等瓶颈问题。
因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组织国内相关科研单位及企业,在科技项目支持下,开展跨部门跨领域的联合科技攻关,历经20多年,取得了
一批重要科技成果,研究成果得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香蕉产
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
创新点1.创新利用收集的种质资源,选育出桂蕉6号、巴西蕉2个香蕉主栽品
种和广粉1号等6个特色品种,推广面积占全国香蕉种植面积80%,显著提高我
国香蕉产业的良种覆盖率。
创新利用收集的302份核心种质资源,其中引自澳
大利亚的GB6-3和Nanicao两份种质材料, 经过多代组培纯化和连续继代诱变
培养,选育出桂蕉6 号和巴西蕉两个优良的主栽品种,平均产量分别比威廉斯
品种高14.3%和12.9%,推广面积占全国75%;从核心种质资源中选育出6 个特
色新品种,推广面积约占全国5%,其中广粉1号和金粉1 号占全国粉蕉面积90%。
创新点2:国内首创了香蕉组培苗“袋培养”、“暗培养”和病毒检测三项核心
技术,优化组培快繁技术及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种苗繁殖效率2000 倍,构建国际
领先的香蕉组培苗繁育技术体系,培育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香蕉生物技术产业,
建成世界最大的组培苗生产基地,占全国组培苗市场70%。
袋培养技术简化了组
培苗生产全过程,使各生产环节效率倍增;暗培养技术采用自然弱光,使空间利
用率提高3 倍,省电约0.01度/株;组培苗病毒检测技术及时淘汰带病毒的组培
快繁种芽,使发病率由92.5%降至1%以下;通过种芽遴选、培养基配方优化、
增殖代数限制、培养温度调控、变异芽和变异苗筛除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优化
组培快繁技术及生产工艺流程,提高质量。
创新点3. 研发了香蕉防寒关键技术,实现香蕉种植区域北移,研发病虫害防
控、高效施肥、果实养护和保鲜贮运核心技术,并集成无伤采收等配套技术,创
建香蕉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使国产蕉自给率达到96%。
抗寒技术使冬季寒害发
生时,寒害发生率由96%降至5.7%,促进植蕉区安全北扩,收获期提早60-65
天;高效施肥技术实现节水40%,节省劳力40%,节省化肥48公斤/亩;保鲜
贮运技术延长保鲜期40天,延长货架期3 天,减少采后损失25%;果实养护技
术和无伤采收技术显著改善香蕉品质,减少损伤,节省劳力,使优质果率提高
到90%。
选育的新品种累计推广7419万亩,占我国香蕉面积80%;建成世界最大的
香蕉组培苗生产基地,累计推广组培苗24 亿株,市场占有率70%,并远销东盟
多国;建立了全产业链香蕉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使全国香蕉种植面积由1995
年的307万亩发展到2015年的646万亩,单产从980公斤/亩提高到2248 公斤/
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国产香蕉自给率由86%提高到96%;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累计实现综合产值2186亿元,近三年新增利润281亿元。
项目实施期间,获省部级奖励18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 项,专利10件,制定香蕉生产标准6项,出版专著6 部,发表论文186篇。
推广应用情况:
项目历经20多年,选育出巴西蕉、桂蕉6 号2 个主栽品种和广粉1号等6个特色品种;在南宁建成世界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香蕉组培苗生产基地,年推广组培苗1.2亿株;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和福建等产蕉区推广一套全产业链香蕉标准化生产技术,显著提高国产香蕉产量和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1995-2015年间,项目选育的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7419万亩,约占我国香蕉种植面积80%,其中巴西蕉和桂蕉6号约占75%;累计推广种苗24亿株,占全国香蕉种苗市场70%;项目使全国香蕉种植面积由1995年的307万亩发展到2015 年的646万亩,单产从980公斤/亩提高到2248公斤/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国产香蕉自给率由86%提高到96%;
香蕉防寒及其产期
调节技术研究与应用2014.01
广西科技
进步奖
广西壮族自治区
人民政府
牟海飞、吴代东、
韦绍龙、许秋生、
邹瑜
二等奖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不超过1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