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概论1.

质量管理体系概论1.
质量管理体系概论1.

第一节概论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 成立於 1946年

* 非官方组织

* 成员包括 1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化组织

* 由相关的技术委员会负责讨论和建立标准

* 经相关成员国批准后颁布

* 目前已发布 10,000多个国际标准

※ ISO9000族国际标准

* 源自美国军方标准 MIL-P-9858:1963

* 基于英国标准 BS5750:1979

* 颁布国际标准族 ISO9000:1987

* 第一修改后的国际标准族 ISO9000:1994

* 最新国际标准族 ISO9000:2000

* 目前已有 100多个国家等同采用 , 全世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已发证书约40余万张。

※ 2000版 ISO9000族标准更新

* ISO / TC176 一般应 5年左右对标准修订一次。

* 现行 94版 ISO9001标准 20个要素结构模式在使用中存在不适用情况: - 要素前后排列关联性不强 , 没有按要素的性质分,也没有按作用分; - 小规模企业贯彻有一定困难;

- 过分趋向于硬件制造业 , 使指南性标准增多。

* 迎合当今国际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

以顾客为中心 , 提高经营业绩,

过程管理模式,持续改进。

* 考虑与其他管理体系协调一致。

※ ISO9000:2000年版特点

* 加强通用性

* 结构简明易用

* 新的理论基础

* 强调最高管理者的作用

* 强化持续改进

* 突出顾客满意

* 全面测量 , 分析和改进

* 考虑相关方的利益

※ 2000版 ISO9000族标准内容

* ISO 9000 族国际标准组成 (2000版 :

- ISO 9000: 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与术语;

- ISO 9001: 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 ISO 9004: 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 ISO 19011: 2001 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

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术语及标准

※ 2000版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术语理解

*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 质量管理: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与质量有关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 要求:明示的、习惯上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 等级: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做的分类或分级。

* 顾客:接收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 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有序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 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 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觉。

* 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 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 质量管理体系: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质量方面的管理体系。

*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质量管理过程方法

*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 过程方法:系统的识别和管理这些活动和这些活动间的相互影响。

https://www.360docs.net/doc/5b8690736.html, 免费的商务管理资料平台

※质量管理原则

* 八大原则

- 以顾客为中心

- 领导作用

- 全员参与

- 过程方法

- 系统的管理方法

- 持续改进

-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 互利的供方关系

原则一:以顾客为中心

- 组织依存于其顾客;

- 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 满足和超过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理解要点:

1、组织依赖于顾客而存在,在市场的大潮中,任何组织的存在都是为顾客生产提供所需的产品,如果一个组织在市场大潮中生产的产品,没有顾客购买, 这个组织必然会倒闭。市场是由于有顾客和供方而形成的,企业在市场中既是顾客,又是供方。当企业将其生产的产品向顾客出售时,该企业是供方; 当企业为生产产品而购买所需的原材料等产品时,该企业又成了顾客,在市场交易中, 顾客河工方式平等的; 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则顾客是第一位的, 没有顾客就没有供方,也就没有市场。

2、组织提供的产品应满足其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包括质量好、服务好、价格合理,使顾客满意,才能占领市场。

3、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是变化的、发展的,今天满意了,明天又会有形的需求、更高的期望,组织应持续改进其产品,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期望,才能获得长久的成功。

4、如果组织能超越顾客当前的需求, 开发出深受顾客欢迎和满意的新产品 , 将使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优势的地位。

原则二:领导作用

- 统一组织的宗旨和方向;

- 创造并保持环境使员工理解参与实现组织的目标。

理解要点:

最高管理者在以下方面的领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a 建立并保持有效和靠晓得质量管理体系;

b 提高顾客满意程度并使所有相关方得到利益;

c 持续改进组织的业绩。

原则三:全员参与

- 组织的各阶层的参与,使其才能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

理解要点:

1、组织以人为本。组织的所有活动都是各级人员实施的,组织的业绩也是他们创造的,离开人,组织将一事无成。

2、最高管理者应营造良好环境,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能力,发挥创造精神,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做出贡献。

原则四:过程方法

- 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管理;高效地达到期望的结果。理解要点

1、过程的定义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说,过程的核心是活动,任何有输入和输出的活动过程均可视为过程,一个过程的输出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入,例如,设计和开发过程的输出使采购、生产和检验过程的输入。

2、在 2000版 ISO9000族标准中,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质量管理体系是由一系列过程组成的,质量管理是通过对每个过程的管理来实现的,质量管理体系的

评价也是在对构成体系的每个过程的评价基础上综合产生的。 3、使用过程方法对过程进行管理可使过程优化,提高过程能力。

原则五:系统的管理方法

- 识别,理解和管理体系;

- 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理解要点

1、管理是个系统,质量管理、环境管理也都是系统,管理系统包括质量管理系统、环境管理系统。

“系统” 一词的英文是 system , 可译为系统, 也可译为体系。 GB/T19000-2000将“体系(系统”定义为“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该定义有二个重要的特征:

a 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要素与系统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 2000版

ISO9000族标准中将“要素”称之为“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过程组成的。要素 /过程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b 关联性。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要素与环境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它是系

统呈整体性的根源。系统的这种关联性既反映多因素、多变量的复杂关系, 又反映多层次、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特点,而且随着系统的发展变化,这种关系更加复杂多变。

2、应用管理的系统方法,组织可得到的主要利益是:

确定过程在不同层次和职能之间的接口, 使之相互沟通, 得到控制, 从而从整体上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原则六:持续改进

- 是组织永远的目标。

理解要点

1、持续改进的定义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

2、定义中的“要求” 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要求或期望” , “明示的”要求,如在图样、规范、标准或合同中明确规定的要求; “通常隐含” 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这种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无需在文件中规定; “必须履行的”如法律、法规中规定的要求;

3、“持续”意味着不断进行,持续改进是永无止境的循环活动;

4、实施持续改进的过程,可使组织不断提高全面业绩,增强竞争优势。

原则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 有效的决策的基础是对数据和信息的分析

理解要点

本项原则是讲数据和信息分析对成功决策的重要意义。这里的数据就是事实, 特别是数据化事实。

原则八:互利的供方关系

- 组织和供方是相互依存的

- 互利能增强组织和供方的创造力

理解要点

1、在供方—组织—顾客的供应链中,供方是向组织提供产品的一方,组织要依靠供方提供能满足要求的产品,才能生产出组织的顾客所要求的产品,反过来说,供方要依靠组织(也就是供方的顾客的订单而获得利润,没有组织 (顾客的订单 , 供方将不可能生存。因此, 组织与其供方是相互依存和互利的伙伴关系,不是竞争的对手。

2、组织应主动处理好与供方的关系,对供方不能只讲控制而不讲合作互利,特

别是对关键的供方,更要建立互利关系,以确保持续稳定的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

3、建立组织与供方的互利合作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获得更高的

利润。

※质量体系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1 范围

1.1 总则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 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B 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 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1.2 应用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 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 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

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 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面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9000— 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ISO9000:2000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 GB/T 19000中的术语和定义。本标准表述供应链所使用的以下术语经过了更改,以反映当前的使用情况:

供方→→→组织→→→顾客本标准中的术语“组织”用以取代 GB/T 19001—1994所使用的术语“供方”, 术语“供方”用以取代术语“分成包方”

本标准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

4 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的要求:

A 建立形成文件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实施、保持持续改进

B 按 PDCA 方法建立、实施、改进

组织应

- 识别体系所需要的过程以及在组织中的应用 (见 1.2 -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 确定准则和方法以确保过程得以受控

- 确保获取运作及监控所需的信息和资源

- 测量,监控和分析这些过程

- 实施措施 , 实现计划的结果和持续改进

C 影响产品符合性的外包过程,应识别并控制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

体系文件应包括:

A 质量方针和目标

B 质量手册

C 程序文件 (标准所要求的

D 组织要求的文件

E 记录 (见 4.2.4

质量体系的文件化程度取决于:

A 组织规模和活动类型

B 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C 人员素质

4.2.2 质量手册

手册应包括:

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B 不适用的条款的解释 (仅针对与产品实现有关的

C 包括或引用程序文件

D

删剪:

A 取决于:产品的属性;顾客要求;适用的法规要求。

B 必须有合理的解释。

C 仅限于第七部分。

D 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

E 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

4.2.3 文件控制

必须制定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的范围:

A 质量体系所要求的文件;

B 记录按 4.2.4控制

控制内容包括:

A 批准后发行

B 必要时评审和更新 , 并重新批准

C 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被标识

D 发放文件至现场

E 清晰 , 可识别和检索

F 外来文件标识并控制发放

G 过期文件的处理

4.2.4 质量记录

制定记录控制程序文件,控制内容:

A 标识

B 贮存

C 保护检索

D 保存期限及过期记录处置方法以使记录清晰,便于取得和可识别 5管理职责

5.1 管理层承诺

A 内部沟通,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的重要性

B 制定质量方针

C 确保目标实现

D 进行管理评审

E 确保资源

5.2 以顾客为中心

最高管理层应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A 识别顾客的需求希望

B 转化为要求

C 通过过程的实现达到顾客满意

5.3 质量方针

A 适合于组织的宗旨

B 承诺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

C 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D 在组织内各阶层沟通并理解

E 评审持续适宜性

5.4 策划

5.4.1 质量目标

A 可度量的

B 与质量方针一致

C 包括满足产品要求的内容

D 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分目标与最高层次的质量目标一致

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A 满足质量目标和总则 (4.1 的要求

B 保证体系的完整性

5.5 职责 , 权限和沟通

5.5.1 职责和权限

A 明确职责 , 权限

B 组织内进行传达

5.5.2 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指定一名管理者,其职责是 :

A 确保体系所需的过程已建立 , 实施和保持

B 报告体系运行情况和改善需求

C 确保顾客要求在组织中被传达

5.5.3 内部沟通

最高管理层应确保:

A 建立适当的内部沟通方法

B 不同的职能部门和层次之间进行

C 体系的有效性为沟通的内容

5.6 管理评审

5.6.1 总则

A 最高管理者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

B 确保体系的持续的有效性 , 充分性 , 适宜性

C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机会及更改的需求(包括方针和目标

D 保持记录

5.6.2 评审的输入

审核的结果

A

B

C

D

E 可能对体系有影响的变化

F 改进建议

5.6.3 评审的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包括以下的决定和措施

A

B

C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6 资源管理

6.1 资源的提供

组织应确定和提供必要的资源目的是:

A 实施和保持质量体系

B 持续改善

C 达到顾客满意

6.2 人力资源

6.2.1 总则

A 从事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工作的人员应有相应的能力

B 能力基于所受的教育 , 培训 , 技能和经验

9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修订概述

9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修订概述 按照公司“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治理效率”的要求,结合集团管控模式和治理审批权限的调整,公司综合治理部在各部门负责人及内审员的大力支持下历经三次修改组织完成了公司新版ISO9000质量治理体系文件(B /0版)的换版修订工作。 一、修订总体概述 1、治理体系架构的调整 此次修订对公司ISO9000质量治理体系的治理架构进行了较大地调整,更新了质量职能,整合了部分治理内容和程序文件,精简和细化了相应的工作规程和标准,补充了便于操作的治理流程图,调整和删减了部分质量记录表格。同时,还对近年来公司公布的有关制度进行了梳理和索引。修订后的治理体系,程序文件从25个减少到23个,工作规程从73个大幅减少到33个。 2、治理模块优化 此次修订重点增加了投资治理、打算治理及客户服务等治理,治理模块增加到综合治理模块、投资治理模块、前期治理模块、设计模块、物资采购模块、工程营造模块、策划治理模块、销售治理模块、客户服务模块、其他模块等10个模块。同时明确了外来文件及文件资料报送治理流程、工程勘察和室内设计等设计评审流程、室内装修工作流程、修理工作流程等规程,重新整理了各个治理模块、工作规程的治理审批权限和工作接口。 3、文件表述形式的改进 新版体系文件大部分采取了文字性讲明与治理流程图相结合的表述方式,简化了制度标识,提升了文件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阅读和查阅需求。 二、具体修订讲明 1、质量手册的修改 新版体系文件的质量手册要紧调整了以下内容:明确了新版质量体系文件的颁布和实施时刻;更新了公司简介;调整了公司质量组织架构和质

量治理结构;另外,结合程序文件和规程文件的调整对相应章节进行了细微修改。 2、程序文件、作业规程和记录表单的修改 此次体系文件修改将程序文件从25个减少到23个,其中添加了项目投资操纵程序、项目打算操纵程序2个文件,将原先的项目策划操纵程序、销售合同评审操纵程序、顾客沟通操纵程序、营销过程操纵程序、产品交付操纵程序、营销服务标识操纵程序及顾客中意监视及测量操纵程序等7 个程序整合为营销策划操纵程序、销售治理操纵程序及客户服务治理程序3个程序,改进了文件和资料操纵程序、项目前期治理程序、设计治理操纵程序、工程营造过程治理等10个程序,差不多坚持了质量记录操纵、内部质量审核操纵程序等8个程序。其中具体各程序文件、规程及记录修改如下:(细微修改参见文件) (1)文件和资料操纵程序及相应规程、记录 增加了外来文件操纵规程及文件资料报送规程,减少了工程技术类文件资料治理规程,将工程技术类资料纳入到整个文件和资料操纵治理中。对外来文件进行分类,并明确了不同类型文件的责任部门和治理要求。明确了公司报送文件的实施流程,强调了各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整合了部分质量记录。 (2)质量记录操纵程序 修改了有关规程和制度的索引。 (3)质量目标操纵程序 添加了相应责任治理部门。 (4)内部沟通操纵程序及记录 进一步明确了责任部门和治理权限。 (5)人力资源治理程序及记录 减少了人力资源各具体工作治理规程,添加了人力资源治理体系制度索引。增加了指导、协助各部门做好内部人员治理的职责。增加了部分常用记录表单。 (6)设备、设施和软件操纵程序及记录

(完整word版)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1..1关于质量管理体系 帮助组织增强客户满意度、提升产品质量,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之一。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产品,都希望能提供令客户满意的产品。客户要求产品应当具有满足其需求的特性,并以合同的方式规定或由组织自己确定。在组织产品的实现过程中,这些要求通过产品规范来表述。在任何情况下,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是否被接受是由客户决定的。每个组织都会面临客户期望和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同行竞争压力的情况,这些都将促使组织持续改进其产品、过程,并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提供持续改进的框架,因而可以增加客户及其他相 关方面对组织及其所提供产品的满意程度,同时也帮助组织提高竞争力。质量管理体系还能够持续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向组织及其客户提供信任。质量管理体系方法的意义在于鼓励组织分析客户的要求,规定满足客户要求的实现过程以及相关的支持过程,并使其受控,以实现并提供顾客能接受的产品。 1..2质量管理体系与产品质量 任何一个组织在使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时,应一并考虑产品的要 求,而不可偏废任何一项。表1.1表述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产 品要求的差异。 表1.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产品要求的差异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产品要求的相互关系为: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本身不规定产品要求,它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但是不能取代产品要求。 1..3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是为帮助组织致力于质量管理,建立一个协调的、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实现组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而提出的一套系统而严谨的逻辑步骤和运作程序。它是将质量管理原则——“管理的系统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研究的结果。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一.质量方针和目标 1、公司质量方针:精益求精,追求更好。 2、公司质量目标:所有单位工程竣工一次核验合格率100%。 二、质量体系机构与职责 (1)质量体系机构:质量体系机构是质量体系的要紧组成部分之一,是实施质量治理的重要保证,旨在使质量体系有效地运行。公司质量体系机构确定了各质量职能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协调原则和方法,要求各质量职能部门及人员均按分管的要素和承担的责任完成各自的工作,并对主管领导负责。 (2)职责 公司总经理 1.组织贯彻国家及上级有关质量的方针、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公司各级质量责任制,加强对各级质量教育,在生产、经营中确立“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 2.主持制定、签署、颁发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对公司质量体系的建立、完善、实施并长期有效运行负有决策和领导责任。

3.审批质量体系的结构设计,主持治理评审。 4.公司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全面负责。 5.主持重大质量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参加公司质量工作会 议。 6.任命治理者代表。 治理者代表 1.负责组织建立、完善和实施质量体系,主持编制《质量手册》,审批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组织贯彻实施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推动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2.定期组织内部质量审核,代表公司同意顾客或认证机构审核。 3.负责向公司总经理报告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定期组织治理评审。 4.负责策划内审工作所需资源,任命审核组长,选择审核员;向公司治理评审会议报告质量治理体系运行情况。 5.对公司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实施质量体系情况有监督和奖罚权。 6.负责就企业质量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各方的联络工作。 副总经理 1.主管工程技术、材料、设备、安全等方面工作。 2.协助总经理贯彻落实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体系文件,对分工组织领导的治理和工程质量负责。 3.组织、监督下属部门及项目经理部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地点法规。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概述

质量治理体系与措施 1.1、质量目标 1、我公司确定本标段工程的质量目标是:工程竣工验收一次合格率100%。 2、为全面实现质量目标,确保“施工必优、一次成优”,我公司将在本标段以GB/T19002-ISO9002《质量体系治理体系》标准,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治理模式,“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实施本标段工程的质量体系治理工作。 建立高效务实、运转有序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全过程受控状态。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3、我公司将在本项目实施质量目标治理,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治理领导组,负责组织分时期规划和质量打算的编制与实施,组织质量、技术、安全、试验及各

作业层开展创优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针对本项目工程特点,成立各级质量治理小组和各类重点及难点工程QC小组,形成创优网络,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4、依靠科学治理和科技进步,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施工工艺水平,从而提高和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创优目标实现。 5、选派组织、指挥能力强,决策水平高,富有开拓精神和治理经验的人员进入各级治理层。选调具有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经验的专业工程队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施工和施工技术治理。以高效的治理机构、高素养的技术治理人员、高技术水平的施工队伍,确保本标段工程质量达到合格工程。 1.2、质量保证体系 强化全面质量治理,针对本标段工程的难点和重点工程,建

立TQC领导小组。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组织技术攻关,及时总结和推广优质、样板工程施工经验。 质量治理工作从合同文件、质量目标抓起,从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入手,依据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规程及验标,着眼于人员、物资、机械设备、工程试验、施工工艺,由始至终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 依照体系的建立,各级治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要提高质量意识,明确自己的职责,严把质量关,保证实现预期的质量目标。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下图。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质量管理概论和理论

质量管理概论和理论 1、什么是质量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简单地说,品质就是满足顾客的要求。——(GB/T19000-2015) ■与质量相关术语 (1)过程: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由输入、实施活动和输出三个环节组成,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产品支持过程。 (2)产品:过程的结果。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产品分成四类:硬件、软件、服务、流程性材料,服务与软件是无形的,硬件与流程性材料是有形的。 (3)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和个人。有的顾客是显在的,有的顾客是潜在的。有的顾客是外部的,有的顾客是内部的,组织内部互相协作的下一个环节便是内部的顾客。 (4)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和个人。如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供方也可以是内部的,组织内部互相协作的上一个环节便是内部的供方。 (5)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规定的要求符合顾客的愿望并得到满足,也不一定确保顾客很满意。顾客抱怨是一种满意程度低的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但没有抱怨并不一定表明顾客很满意。 ■质量特性 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 (1)硬件产品质量特性:性能、寿命、可信性、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安全性、经济性 (2)软件产品质量特性: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 (3)流程性材料质量特性: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外观 (4)服务产品质量特性:功能性、时间性、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文明性 2、质量管理发展阶段 ①质量检验阶段(二十世纪初) 在成品中挑废品,这是事后把关,无法起到预防和控制作用。 ②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二十世纪30/40年代) 这一阶段是把数理统计与质量管理结合,由休哈特发明了控制图。但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在当时计算机和软件的应用不广泛,难度很大。 ③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二十世纪50年代后) 经过不断地发展,演变为一套以质量为中心,综合的、全面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 3、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五项活动内容。在这些活动

质量管理概论和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管理(doc 301页)

质量管理概论和质量管理体系知识管理(doc 301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质量(品质管理)专业综合知识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 第一节质量的基本知识 质量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质量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质量管理是兴国之道,治国之策。人类社会自从有了生产活动,特别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活动,便产生了质量的活动。围绕质量形成全过程的所有管理活动,都可称为质量管理活动。人类通过劳动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质量上。质量是构成社会财富的关键内容。从人们衣、食、住、行,到休闲、工作、医疗、环境等无不与质量息息相关。优良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能给人们带来便利和愉快,给企业带来效益和发展,给国家带来繁荣和强大。而劣质的产品和服务会给人们带来烦恼甚至灾难。 一、质量的概念 质量的概念最初仅用于产品,以后逐渐扩展到服务、过程、体系和组织,以及以上几项的组合。 1.质量的概念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在理解质量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关于“固有特性” 特性指“可区分的特征”。可以有各种类别的特性,如物的特性(如机械性能);感官的特性(如:气味、噪音、色彩等);行为的特性(如礼貌);时间的特性(如:准时性、可靠性);人体工效的特性(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和功能的特性(如飞机的最高速度)。 ①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固有的”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例如,螺栓的直径、机器的生产率或接通电话的时间等技术特性。 ②赋予特性不是固有的,不是某事物中本来就有的,而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如产品的价格、硬件产品的供货时间和运输要求(如:运输方式)、售后服务要求(如:保修时间)等特性。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案详细

关于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 方案 参考资料: 《cmmi3级软件过程改进方法与规》 《 ISO9001:2000标准》 修改记录: 作者简介: 软件企业质量经理、高级项目经理,联系方式__qq:317974257 方案说明: 参考了《cmmi3级软件过程改进方法与规》、《 ISO9001:2000标准》。同时参考了业界同行

写的相关方案或文章,吸收了他们的优秀见解。 1.引言 (3) 1.1软件质量概述 (3) 1.2公司软件质量现状分析 (4) 1.3软件质量管理的特点 (4) 1.4软件质量责任分配 (7) 2.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总体方案 (7) 2.1进一步推动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原则 (8) 2.2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完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9) 2.3配置管理—实施软件质量管理的重要步骤 (10) 2.4进一步完善我们的测试管理体系 (12) 2.4.1.软件测试的组织与管理规划 (13) 2.4.2.测试管理体系过程控制 (15) 2.4.2.1测试流程模型 (16) 2.4.2.2测试流程控制 (16) 2.4.2.3测试小结 (18) 2.5软件质量保证(SQA)的实施 (19) 2.5.1.SQA概述 (19) 2.5.1.SQA实施 (20) 2.5.2.SQA与SQC区别与协作 (22) 2.6全面软件质量管理 (23) 2.6.1.全面软件质量管理 (23) 2.6.2.全面软件质量管理的方法---制定质量管理计划 (23) 2.6.3.全面软件质量管理的方法---技术评审 (24) 3.结束语 (24)

1.引言 1.1软件质量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软件产品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也造就了软件行业激烈竞争的生存环境,随着软件规模及复杂性急剧加大,软件质量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技术是软件企业的生命,而质量则是它的灵魂,软件企业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软件质量保证是第一要素。由此,软件质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软件质量是指与软件产品满足规定的和隐含的需求的能力有关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通常来说,软件质量应该包含六方面的特性: 功能性、可靠性、易使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可移植性。 软件质量管理包括:软件质量计划编制、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质量控制三个过程域。质量计划就是为了实现质量目标的计划,它主要结合各个公司的质量方针,产品描述以及质量标准和规则通过收益、成本分析和流程设计等工具制定出来实施方略,其容全面反应用户的要求,为质量小组成员有效工作提供了指南,为项目小组成员以及项目相关人员了解在项目进行中如何实施质量保证和控制提供依据,为确保项目质量得到保障提供坚实的基础。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QA)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的人员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通过客观地检查和监控“过程质量”与“产品质量”,从而实现持续地改进质量。质量保证是一种有计划的、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方法。质量控制是对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一、概述 为了实现质量的管理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和对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的控制,必须形成件,通过形成件的程序,加以实施和保持,并不断加以改正。 质量管理体系件应包括: )本标准所要求的程序件; b)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运作得到控制所要求的件。 这些质量管理体系件的详细程度由组织的规模和类型、过程的复杂程度和相互作用、员工的能力等因素而决定。并且,形成件的程序和其他件可采用任何的媒体形式或类型,如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样件,也可以是它们的组合。 质量管理体系的件要编制形成件的程序的目的是: 1)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件是适宜的; 2)件得到评审,必要时进行修改并再次得到批准; 3)识别件的现行修订状态; 4)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有关版本的适用件; 5)确保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6)确保外来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7)防止作废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件时,对这些件加以适当的标识。 二、质量管理体系件 一、形成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是指“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与质量有关的组织总的意图和方向”。 在制定质量方针的过程中,应考虑质量方针的内容及质量方针的实施,并且制定质量方针要有长远的观点,应是组织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中长期的方向。

在质量方针的内容上: 1)质量方针是组织经营方针的一部分,因此,质量方针应与组织的总体经营方针相适应、相协调。 2)应从产品质量要求及使顾客满意角度出发作出承诺。 3)应承诺作出持续改进。改进涉及到改善产品的特征及特性、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活动。 4)应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相对应,且便于质量目标逐层展开及分解。 对质量方针要大力宣传,使管理、执行、验证和作业等各层次都能理解及贯彻,并应不断地对其进行评审。 2质量目标 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各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是最高管理者的职责。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针的基础上建立,并在根据质量方针规定的框架内展开。 1)设定质量目标的原则:在目标设定时,应考虑市场当前的情况及未来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状况,因此,设定质量目标的原则是:不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使顾客满意。 2)质量目标的内容:包括对产品的要求及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资源、件、过程和活动等内容。质量目标还应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3)质量目标的分解:质量目标应分解到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职能部门及各层次,在展开时要密切注意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以保证实现总的质量目标。 4)对质量目标的要求:所制定的质量目标应该是可测量的,所采用的测量方法必须明确。因此,作业层次上的质量目标应尽可能定量,以便于通过检验、计算等测量方法确定其量值,才能与设定的值进行比较。 二、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是指“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件“,即用件的形成规定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由于组织的规模和复杂程序不一样,因而在其详略程序和编排格式方面可以是不同的。 A质量手册应包括如下内容 1)明确质量管理的围。该围应包含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所要求的内容。

软件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说明参考样式

**公司软件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说明 我公司已软件工程要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策划和过程,确保新产品满足市场要求。 一:职责分工 研发总监 ●主管公司技术、产品发展方向的调查研究,确定新产品的开发项目和新技术 的研究方向; ●主管新产品的确定、设计、开发、评审、验证、确认等过程; ●主管新产品市场推广的技术支持和新产品的试运行。 研发部 ●组织实施新产品开发之前的可行性调研; ●参与对立项报告的评审; ●实施新产品的形态设计,编制新产品研发计划; ●负责根据公司技术发展战略开展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及老产品的改造、升 级工作; ●负责针对每个开发的软件产品进行全方位的测试,保障产品质量; ●参与对产品开发过程的阶段性评审和开发结束时的验收。 ●负责软件技术的积累和成长,产品的软件开发、测试,产品软件的技术支持 等,对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负责,部门成员参加具体的产品的软件开发过程。 二、开发要求 1、确立设计开发项目 ●根据市场调查、技术发展或市场需要提出新产品立项或重大改进需求的由指 定专人进行可行性调研,编写《立项报告》,申请立项; ●根据立项申请,由研发总监组织相关人员(必要时聘请专家)进行评审并对 结果进行记录。 2、设计开发的策划 ●由研发部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对已立项的新产品编制《设计开发需求》,然 后开始系统设计,以此作为项目组成员进行设计开发活动的依据。应阐明设计项目的输入和输出要求、设计的进度要求、人工预计、任务描述、设计验收的时机等活动的安排,并规定实施这些活动的职责; ●研发部在系统设计完成时形成设计文档,由项目小组进行内部评审,形成记 录。然后开始进行程序代码开发;

质量管理体系概论1.

第一节概论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 成立於 1946年 * 非官方组织 * 成员包括 1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化组织 * 由相关的技术委员会负责讨论和建立标准 * 经相关成员国批准后颁布 * 目前已发布 10,000多个国际标准 ※ ISO9000族国际标准 * 源自美国军方标准 MIL-P-9858:1963 * 基于英国标准 BS5750:1979 * 颁布国际标准族 ISO9000:1987 * 第一修改后的国际标准族 ISO9000:1994 * 最新国际标准族 ISO9000:2000 * 目前已有 100多个国家等同采用 , 全世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已发证书约40余万张。 ※ 2000版 ISO9000族标准更新 * ISO / TC176 一般应 5年左右对标准修订一次。

* 现行 94版 ISO9001标准 20个要素结构模式在使用中存在不适用情况: - 要素前后排列关联性不强 , 没有按要素的性质分,也没有按作用分; - 小规模企业贯彻有一定困难; - 过分趋向于硬件制造业 , 使指南性标准增多。 * 迎合当今国际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 以顾客为中心 , 提高经营业绩, 过程管理模式,持续改进。 * 考虑与其他管理体系协调一致。 ※ ISO9000:2000年版特点 * 加强通用性 * 结构简明易用 * 新的理论基础 * 强调最高管理者的作用 * 强化持续改进 * 突出顾客满意 * 全面测量 , 分析和改进 * 考虑相关方的利益 ※ 2000版 ISO9000族标准内容 * ISO 9000 族国际标准组成 (2000版 :

质量手册编写方法模板

质量手册编写方法

质量手册编写方法 一、什么是质量手册? 1) 质量手册是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它系统识别了影响质量的各个直接和间接过程, 描述了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规定了对重要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各项准则。 2) 质量手册是一部质量”胜”经。 其编制依据是ISO9001标准, ISO9001标准从是几十年质量管理历史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 并在几十年实践中证实是有效和适用的。能够说, 标准的每一个条款都是不少企业经验教训的总结和结晶, 也是将质量管理的普遍原理与公司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3) 质量手册是一部”法典”。 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在于”法治”。质量手册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其地位相当于”宪法”。其它各类文件( 管理性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则相当于单项”法规”, 规定了某些方面的具体要求。质量手册的编制就是”立法”, 发布后的宣贯就是”普法”, 让每一个人员”知法懂法”, 并自觉地”依法办事”。还需要职能部门当”警察””执法”, 不断地依据质量手册的要求去发现和纠正偏差 4) 质量手册是一本教材。 各级员工经过对质量手册的学习能够获取有益的质量管理知识, 从而不断提高意识和能力。比如, 能够了解到公司的概况、质

量理念和大政方针, 能够找到自己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位置, 知道到自己要扮演的”角色”, 搞清楚自己是谁的”顾客”, 以及谁又是自己的”顾客”。 5) 质量手册是一本宣传书。 它是证实质量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证明性文件, 这是第一个层次的证实, 经过文件来证实你是不是”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二、质量体系文件概论 ( 一) 质量体系文件: 定义: 描述一个企业质量体系结构, 职责和工作程序的一整套文件。 质量体系是实施质量管理所必须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一个企业的质量管理就是经过对企业内各种过程进行管理来实现的, 因而就需明确对过程管理的要求、管理的人员、管理人员的职责、实施管理的方法以及实施管理所需要的资源, 把这些用文件形式表述出来, 就形成了该企业的质量体系文件。许多企业在实施ISO9000标准中, 直接将标准的质量体系要求转化为本企业的质量管理的要求, 那么按标准要求所形成的文件也是质量体系文件。 ( 二) 质量体系文件的作用: ( 1) 文件的价值

软件开发质量保证体系

软件开发质量保证体系

软件开发质量保证体系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5b8690736.html, 1. 使用范围 2. 引用标准 3. 定义 4. 质量体系框架 4.1 管理职责 4.2 质量体系 4.3 评审 4.4 纠正措施 5. 质量体系生存周期 5.1 合同评审 5.2 需方需求规格说明 5.3 开发计划 5.4 质量计划 5.5 设计和实现 5.6 测试和确认 5.7 验收 5.8 复制、交付和安装 5.9 维护 4.1管理职责

4.1.1 供方(及具体的项目开发组)负责以下职责 组织机构 本公司内部专门设立部门质量保证部门,由部门负责人及专门经过培训的人员组成。具体项目开发组,设立质量保证组,或委托公司质量保证部门协助开展工作。 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以下工作: 建立并维护公司内部的质量保证体系。 对可能导致产品不合格的问题予以识别,采取措施予以避免。 发现并记录产品的质量问题。 提出、采取或推荐问题解决办法。 验证解决办法的实施效果。 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交付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最终问题得以纠正。 质量保证部门的评审活动应由与被评审工作无直接责任的人员组成。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确保项目组成员均理解质量方针并能坚持贯彻执行。 公司内部制定一般性的质量方针及对软件产品的质量目标,作为各项目组的参照,各项目组可根据具体客户期望及需求作出具体质量目标及质量承诺,具体质量目标及承诺,特别是超出公司目标的部分,提交给质量保证部门,以便提交给质量保证部门充分理解并协助实施。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见附录 管理评审 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应每月对质量体系进行评审,主要是对内部质量审核结果的评定,以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保存评审记录。 4.1.2 需方(客户)应负的职责 在项目中,应向需方(客户)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其需要承担的职责,以便相互配合,共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需方应明确指定项目相关负责人,应具有足够的权力处理以下问题: 向供方提出需求 回答供方提出的某些相关问题 认可供方的提案 与供方签订协议并能确保遵守签订的协议 规定验收准则和规程 向供方提供必要的信息,提供有利的环境并解决项目中一些障碍。 4.1.3 共同评审 双方定期地交流,并联合评审软件是否满足已经商定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质量管理相关知识概论(doc 13页)

质量管理相关知识概论(doc 13页)

第一节质量的基本知识 一、质量的概念: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1 关于“特性”:“可区分的特性” ①固有的: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永久的。 ②赋予的:不是固有的,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需求对产品增加的。 ③两者是相对的,不是一尘不变的。 2 关于“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①明示的:规定的要求。 ②通常隐含的:惯例和一般做法,是不言而喻的。 ③必须履行的:指法律法规要求的或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 以上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 3 质量的特性:经济性:[物有所值就是表明质量 的经济性的表征。高质量意味着最 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产品] 广义性:[质量不仅是指产品质量,也可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时效性:[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组织应不断调整对质量的要求]

相对性:[需求不同,质量的要求 也就不同,只有满足需求的产 品才会被认为是质量好的产 品] 与质量相关的概念 ⑴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 人员及设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 实现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安排通常是 有序的] ⑵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 互作用的活动。由输入、实施活动和输出三 个环节组成,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产品支持 过程。 ⑶产品:过程的结果。 产品包括: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四 种类别。 依产品的存在形式又可分为有形的(硬件、流 程性材料)和无形的(服务、软件) ⑷顾客:指接受产品的组织和个人。可以是组织 内部的或外部的。 ⑸顾客满足: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 受。

质量管理体系概论(参考Word)

概论 第一章概论 1.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1.1.1 ISO9000系列标准 1986年ISO/TC176发布第一个国际标准:ISO8402;1987年发布5项:(1)ISO9000 (2)ISO9001 (3)ISO9002 (4)ISO9003 (5)ISO9004 理解要点: 1. ISO8402:1986《质量术语》 2. ISO9000:1987《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 3. ISO9001:1987《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4. ISO9002:1987《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5. ISO9003:1987《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6. ISO9004:1987《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求指南》 1.1.2 ISO9000族标准 ISO9000族标准定义:由ISO/TC1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 1.1.3 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

a)核心标准; b)支持性标准; c)技术报告; d)小册子。 理解要点: 1. ISO9000系列标准于1994年进行第一次修订,此时标准已扩展为16个,并制定了许多分标准、支持性标准、工具性标准。 2. ISO/TC176发布了ISO9000族标准的概念。到2000年,ISO9000族标准已有26个。 3. 2000年对ISO9000族标准进行第二次修订,2000年12月15日正式发布。 4. 支持性标准—ISO10012《测量控制系统》。 技术报告—ISO/TR10017《统计技术在ISO9001中的应用指南》、ISO/TR10005《质量计划编制指南》(已列入计划)等若干。 小册子—《质量管理原则》、《小型组织实施指南》。 1.2 2000版GB/T19000族四个核心标准 (1)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GB/T1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4)GB/T19011-2003《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理解要点: 1.GB/T19000-2000标准是GB/T19000族的基础标准,内容包括: a)质量管理原则(八项) b)质量管理体系基础(12条) c)术语和定义(80个)

大型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大型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韩思音 弋陪余    国信朗讯科技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电信和朗讯科技合资的专业从事通信网络管理软件开发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位于上海浦东,注册资金2 980万美元,员工达150人,本科以上学历超过95%。公司在1999年成立后就开展了ISO9001贯标活动,并于2000年8月通过了ISO9001认证。公司以贝尔试验室的大型软件开发管理流程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三年来已经开发了“传输网络集中监控系统NetGuard”、“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NetMaster”两个大型软件系统。通过ISO9001的贯标活动,加强了公司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强化了软件开发过程的规范性,改进了软件开发过程,保证了软件开发的质量,对加强公司实力、提高市场形象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通过了ISO9001认证后,审核机构每年要进行一次复查,即监督审核。如果公司质量体系运行得不好,就可能被暂停证书;如发生重大事故,证书可能被撤消。除此以外,公司每年还进行一次内审,即公司内部对质量体系运行是否符合ISO9001标准进行的检查,各部门对内审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认真整改,由质量管理部验收。各部门对本部门的工作定期提出改进措施,由质量管理部对其进行验证,使质量体系不断改进。所以ISO9001的认证对企业的质量体系是有严格管理的,是有保证的。  1 软件产品质量的特点  按照ISO9126的定义,软件的质量通常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去衡量(定义)。  1)功用性(Functionality),即软件是否满足了客户功能要求。  2)可靠性(Reliability),即软件是否能够一直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上满足可用性。  3)可用性(Usability),即衡量用户能够使用软件需要多大的努力。  4)效率(Efficiency),即衡量软件正常运行需要耗费多少物理资源。  5)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即衡量对已经完成的软件进行调整需要多大的努力。  6)可移植性(Portability),即衡量软件是否能够方便地部署到不同的运行环境中。  可见,同其它产品相比,软件产品的质量有其明显的特殊性。

质量管理体系概论1

第一节概论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 成立於1946年 * 非官方组织 * 成员包括1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化组织 * 由相关的技术委员会负责讨论和建立标准 * 经相关成员国批准后颁布 * 目前已发布10,000多个国际标准 ※ ISO9000族国际标准 * 源自美国军方标准MIL-P-9858:1963 * 基于英国标准BS5750:1979 * 颁布国际标准族ISO9000:1987 * 第一修改后的国际标准族ISO9000:1994 * 最新国际标准族ISO9000:2000 *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等同采用, 全世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已发证书约40余万张。 ※ 2000版ISO9000族标准更新 * ISO / TC176 一般应5年左右对标准修订一次。 * 现行94版ISO9001标准20个要素结构模式在使用中存在不适用情况: - 要素前后排列关联性不强,没有按要素的性质分,也没有按作用分; - 小规模企业贯彻有一定困难; - 过分趋向于硬件制造业,使指南性标准增多。 * 迎合当今国际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 以顾客为中心, 提高经营业绩, 过程管理模式,持续改进。

* 考虑与其他管理体系协调一致。 ※ ISO9000:2000年版特点 * 加强通用性 * 结构简明易用 * 新的理论基础 * 强调最高管理者的作用 * 强化持续改进 * 突出顾客满意 * 全面测量, 分析和改进 * 考虑相关方的利益 ※ 2000版ISO9000族标准内容 * ISO 9000 族国际标准组成 (2000版): - ISO 9000: 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与术语; - ISO 9001: 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 ISO 9004: 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 ISO 19011: 2001 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 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术语及标准 ※ 2000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术语理解 *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 质量管理: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与质量有关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 要求:明示的、习惯上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 等级: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做的分类或分级。 * 顾客:接收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 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有序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 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软件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说明(模版)

软件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说明 我公司已软件工程要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策划和过程,确保新产品满足市场要求。 一:职责分工 研发总监 主管公司技术、产品发展方向的调查研究,确定新产品的开发项目和新技术的研究方向;主管新产品的确定、设计、开发、评审、验证、确认等过程;主管新产品市场推广的技术支持和新产品的试运行。 研发部 组织实施新产品开发之前的可行性调研; 参与对立项报告的评审; 实施新产品的形态设计,编制新产品研发计划; 负责根据公司技术发展战略开展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及老产品的改造、升级工作; 负责针对每个开发的软件产品进行全方位的测试,保障产品质量; 参与对产品开发过程的阶段性评审和开发结束时的验收。 负责软件技术的积累和成长,产品的软件开发、测试,产品软件的技术支持等,对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负责,部门成员参加具体的产品的软件开发过程。 二、开发要求 1、确立设计开发项目根据市场调查、技术发展或市场需要提出新产品立项或重大改进需求的由指定专人进行可行性调研,编写《立项报告》,申请立项;根据立项申请,由研发总监组织相关人员(必要时聘请专家)进行评审并对结果进行记录。 2、设计开发的策划由研发部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对已立项的新产品编制《设计开发需求》,然后开始系统设计,以此作为项目组成员进行设计开发活动的依据。应阐明设计项目的输入和输出要求、设计的进度要求、人工预计、任务描述、设计验收的时机等活动的安排,并规定实施这些活动的职责; 研发部在系统设计完成时形成设计文档,由项目小组进行内部评审,形成记录。然后开始进行程序代码开发;项目负责人的选定要求其具有相当的能力和经验,项目组成员的选定也要求遵循资源优化的原则,有利于提高效率,避开矛盾,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项

质量管理概论和管理体系

第一章质量治理概论 ?第一节质量的基础知识 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要求、顾客、体系、质量特性等) 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 熟悉质量概念的进展?一、质量的概念 质量活动的产生:人类社会自从有了生产活动,特不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活动,便产生了质量的活动。?质量治理活动:围绕着质量形成全过程的所有治理活动。 质量是构成社会财宝的关键内容,是经济进展的战略问题。 质量的概念最初仅用于产品,以后逐渐扩展到服务、过程、体系和组织,以及以上几项的组合。 1)"特性1、质量的概念?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指"可区分的特征。能够有各种类的特性,如:?物的特性,如:机械性能;?感官的特性,如:气味、噪音、色彩等;?行为的特性,如:礼貌; 时刻的特性,如:准时性、可靠性; 人体工效的特性: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 功能的特性:如飞机的最高速度。

A. 特性可分为固有的和给予的 固有特性确实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如:螺栓的直径、机器的生产率或接通电话的时刻等技术特性。给予特性不是固有的,不是某事物本来就有的,而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如产品的价格、硬件产品的供货时刻和运输要求(如:运输方式)、售后服务要求(如:保修时刻)等特性。?固有与给予特性的相对性:不同产品的固有特性和给予特性不同,某种产品给予特性可能是另一种产品的固有特性(转换)。 (2)关于"要求" 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明示的:能够理解为规定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的要求或顾客明确提出的要求。 通常隐含的是指组织、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如"化妆品对顾客皮肤的爱护性等。一般情况下,顾客或相关方的文件,如标准中可不能对这类要求给出明确有规定,组织应依照自身产品的用途和特性进行识不,并做出规定。必须履行的是指法律法规要求的或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组织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必须执行这类标准。?要求要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不同的相关方对同一产品的要求可能是不相同的。要求能够是多方面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概述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概述 1.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作用 *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际上就是对质量体系进行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体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开发和设计过程,它具有下列作用: ①质量活动的法规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指导企业开展质量活动的法规,是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都应该遵循的的工作规范。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企业的质量管理也需要定出“规矩”,才能有序的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作为企业的质量管理法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具有强制性,企业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以保证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 ②达到所要求的(产品)质量和预期管理目标的保障。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规定的质量活动都是为了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及为此提供必要的信任,最终实现顾客满意服务的。保障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要求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基本目标之一。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明确管理职责、工作程序及控制要求,通过保证质量活动的工作质量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执行文件对保持文件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是十分必要的。同理,其他管理目标(如:提高生产率;降低材料、能源的消耗;降低成本等)也要借助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现实施过程的规范化,保障预期目标的实现,从而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 ③评价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的依据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本身就是企业存在一个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证据,无论是进行外部还是内部的质量体系审核活动、在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质量管理标准的要求、是否有效、是否适宜时,都要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作为基本依据。 如:程序文件可以证明过程已经确定;程序以被批准;程序更改处于受控状态。 ④质量改进的保障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质量改进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它有助于: ⑴发现目标 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某个过程或某项质量活动的实施情况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相对照,较易发现问题寻求改进机会,从而需要改进的目标。 ⑵评价结果 对质量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可以对照体系文件规定的要求和预期目标,按其是否实现来评定。

xxxxxxxxxxxx质量管理手册概论

发布令 XXXXXXXXXXXXXX质量手册根据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结合本单位产品特点、服务类型、管理要求和顾客的需求而编制的,现予以批准颁布实施。 本手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法规文件,是指导建立质量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工厂全体员工必须认真执行。 我认命XXXX同志为工厂质量管理者代表,全面负责工厂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改进的具体事宜。 厂长:XXX 批准日期:2006年9月1日

1.质量方针:高质量、高品质、一流我服务态度2.质量目标:产品质量合格率先100% 优质服务满意率98%以上

厂长 管理者代表 副厂长副厂长 生产组技术组供应组办公室财务组 车设服技检计采仓文安环 间备务术验量购库件全保

适用范围 1.1总则 本手册描述的质量管理体系适用于润滑油生产的所有过程。其中包括原料检验、生产过程检验、成品检验、出厂检验及服务的所有过程。证实工厂具备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润滑油生产和服务。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和持续改进,防止各过程出现不合格产品开展有效的活动,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和行为准则,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1.2应用 本手册覆盖的产品范围为:抗磨液压油、柴机油、车辆齿轮油、中负荷工业齿轮油的生产和服务,适用于工厂的职能部门和生产场所。 由于工厂是对顾客提供的润滑油生产和服务,生产技术要求均按照国家标准执行,目前没有新的标准和要求,故对7.3设计和开发进行删减。 2应用标准 GB/T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和术语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术语和定义 本手册采用GB/T19000——2000 中的术语和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