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Core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与冲突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与冲突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环境保护和国际贸易是两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国际贸易的扩张给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并重点分析两者之间的可能冲突。
首先,环境保护和国际贸易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全球化给国际贸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更加频繁。
然而,贸易活动也对环境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比如,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大量开采资源,导致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
此外,贸易活动产生的运输、能源消耗等问题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环境保护和国际贸易之间存在一定冲突。
国际贸易的扩张可能导致环境标准的降低。
为了降低成本,一些国家可能会忽视环境保护标准,进行低价竞争,这样既对环境造成了损害,也对那些注重环境保护的国家构成了不公平竞争的压力。
此外,国际贸易还可能导致一些国家成为环境倾销的牺牲品,即将高污染产业转移到环境标准较低的地区,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环境不均衡。
然而,环境保护和国际贸易也可以相互促进。
环境保护可以为国际贸易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加,一些环保技术和产品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新兴产业。
国际贸易可以促使各国在环保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
同时,国际贸易也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经济支持。
贸易的发展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财政资源,使其能够更好地实施环境保护政策和项目。
为了实现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的有效协调,需要采取多项措施。
首先,各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加强环境标准的制定与执行,减少环境迁移的风险。
其次,国际贸易规则应更加注重环境问题,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同时,加强环境技术的合作和转让,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是实现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双赢的重要途径。
总之,环境保护和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潜在的冲突。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实现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良性互动,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共生。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平衡探讨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平衡探讨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平衡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环境保护是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而国际贸易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不可忽视其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平衡关系,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矛盾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压力。
随着全球贸易的增长,大量的商品生产和运输导致了过度开采资源,能源消耗的激增以及大规模的空气、水和土壤污染。
另一方面,环境保护的严格要求可能会对国际贸易造成一定的限制,例如进口国对于高碳排放产品的限制,或者出口国对环境友好产品的要求,这可能导致贸易壁垒的产生,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尽管存在矛盾,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也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首先,环境保护促使企业愈发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推动了绿色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发展。
这些环保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减少排放,还具有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潜力。
其次,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提高了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这为环保产品的出口创造了市场机会,引导了企业向环保产业转型升级。
再次,环境标准的提高也鞭策了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因此,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双赢关系。
三、平衡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策略为了平衡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需要制定一些有效的策略。
首先,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环境保护标准和规则,强化环境保护的国际执法与监督机制,减少环境负面影响。
其次,各国政府可以通过采取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实现。
同时,加大对环保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投入,提高其竞争力,促进环保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此外,还需要通过制定有效的环境税收和减排机制,引导企业和消费者减少对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需求,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浅析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poe t n a d i u tae h rn fe vrn n r tcin a r sn .Fn l , sme s g e t n l b u rtci n l s ts te te d o n i me tp oe t tp e e t i al o l r o o y o u g si swi e p t o l
关键 词 :国际 贸易 环境 保 护
[ 中图分类号 ] 7 1 F4.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3 2 7 (0 0 — 06 0 10 —4 92 1 )7 06 — 3 1
Rea i n h p b t e n e n t n l a ea d En i o m e t r t ci n l to s i e we n I t r a i a o Tr d n v r n n o e to P
f r a d a c r i gt e s u t nt a h n c d i e r c n e r . o w r c o d n t i ai t i af e t e t a s oh t o h C a nh e y Ke r s I tr a in l r d ; v r n n r t c in y wo d : n e n t a a e En i me t o e t o T o P o
境 问题 日益严 重 , 境 因素 对 国 际贸 易 的制 约 和影 环
不顾 及环 境和 生态 负荷 的 国际贸 易 自由化 ,可能 会
带来 生态 危机 或环境 灾难 。国际 贸易对 环境保 护 的
响 逐步 显 现 , 贸易 与 环境 的关 系越 来 越 受 到人 们 的 关 注 , 调 环境 保 护 与 国 际 贸易 之 间 的关 系 , 进 协 促 可持 续 发展 ,已成 为世 界各 国面 临 的重 要任 务 。本
浅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浅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发展,环境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影响。
国际贸易导致资
源消耗和污染的不断增加,而环境的恶化又会对贸易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保护
环境成为了国际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源消耗和污染方面。
随着贸易的不断增加,资源的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种趋势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加速趋势。
同时,由于生产和运
输过程中的排放和废物处理,污染也不断加剧。
例如,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
变暖,海洋污染导致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森林砍伐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
其次,环境的恶化也会对国际经济和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环境恶化将导致景气程度
下降,减少就业机会,大幅削减生产能力,并给当地居民带来数以千万计的负面影响。
另
一方面,环境保护将对生态和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优化能源使用和生产,在保护环境的
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最后,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关系已经引起了全球关注,并取得了某些积极的成果。
例如,多数国家加强了对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法律监管,制定了相关环保标准,倡导了清洁生产
和低碳经济等环保概念。
而且,环保技术和绿色经济决策是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的趋势,
确保了环境和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国际经济和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球范围
内的合作和协调,制定环境保护的政策标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确保可持续发展
和环境的健康状况。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研究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研究环境保护和国际贸易是当今全球发展的两个重要议题,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本文将从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挑战以及寻求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平衡等方面,探讨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使得一些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这为技术先进的国家提供了贸易机会。
其次,环境问题的凸显和国际社会的呼吁使得环境友好型产品日益受到重视,买家偏向购买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
第三,环境保护行动可能会影响到一些资源的开采和加工,限制了相应产品的贸易。
二、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挑战同时,国际贸易也对环境保护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一方面,为了争取竞争优势,一些国家可能会降低环保标准或者将污染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从而导致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增加了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加剧了对环境的压力。
因此,如何在促进贸易的同时保护环境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寻求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平衡为了实现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平衡,各国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国际组织和政府可以通过谈判和协议制定统一的环境标准和法规,以确保各国在贸易过程中遵守环境保护要求。
其次,鼓励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提高技术先进性,为企业提供更环保的生产方式。
此外,制定差别化的贸易政策也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即对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给予优惠政策,激励符合环保要求的贸易活动。
结论在当前全球面临日益紧迫的环境问题的背景下,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愈发重要。
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贸易对环境的挑战。
为了实现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平衡,各国需要加强合作与协调,推动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发展,并制定差别化的贸易政策。
只有通过合作与创新,才能实现环境保护和国际贸易的双赢局面。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平衡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作为推动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贸易活动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和挑战。
如何在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成为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贸易活动往往会导致资源过度开采、污染问题、生态破坏等环境负面影响。
二、贸易活动对环境保护的挑战1. 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国际贸易的需求推动了全球各地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采,这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例如,石油、矿产等资源的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加剧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问题。
2. 环境污染问题贸易活动往往涉及大量的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这些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监管力量的情况下,环境污染问题尤为严重。
3.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国际贸易中的非法野生动植物交易、非法木材砍伐等活动,给全球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
这些行为破坏了生态平衡,威胁到了珍稀物种的生存。
三、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之道1. 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各国应加强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严格约束贸易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这包括对污染排放的控制、非法野生动植物交易的打击等。
2. 推动绿色贸易推动绿色贸易是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平衡的重要途径。
各国应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3. 加强环境信息的透明度透明度是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平衡的基础。
各国应加强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供准确的环境数据和评估结果,以便制定科学的环境政策和贸易规则。
4. 国际合作与多边主义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多边机制,共同制定和遵守环境法规和行为准则,以实现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成为了重要的议题之一。
国际贸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人们对于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颇有争议。
本文将讨论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联,并探讨两者如何相互影响。
1. 环境保护对于国际贸易的挑战环境污染问题无疑是全球范围内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工业化进程导致了大量的排放物和废弃物的产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然而,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各国不得不增加生产,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环境保护对于国际贸易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2. 贸易自由化对环境保护的压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倡导着无税或低税的商品流通,相较于环保产品而言,传统产品更具竞争力。
这导致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环保产品的成本通常较高。
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许多国家不得不降低环境标准以降低生产成本。
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环境保护的力度,进一步加剧了环境问题。
3. 环境法规与贸易壁垒为了应对环境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法规,以保护环境免受进口货物的污染。
然而,这些法规有时会被视为一种贸易壁垒,限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产生贸易壁垒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法规的制定往往是针对国内产品,而不是进口产品。
这种不公平的环境标准可能导致贸易不平衡,并给国际贸易带来不确定性。
4. 环境与贸易的互动关系虽然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挑战和冲突,但二者并非对立关系,实际上二者还可以相互促进。
环境友好型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有助于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同时,贸易自由化也可以促进技术和知识的传播,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更多的解决方案。
5. 面对挑战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的争议,国际社会需要建立更加合理和可持续的贸易规则。
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各国应加强环境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并共同努力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此外,加强跨国合作和信息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也是关键的解决方案。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日益扩大,对环境保护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贸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需要深入研究和理性应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一、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资源消耗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动员到生产、制造和运输领域。
资源消耗的增加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退化等。
2.排放增加贸易的扩大导致了交通运输和制造业的发展,这进一步加剧了大气、水和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这些排放对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3.生态平衡破坏贸易活动的发展和世界人口的增长导致了开垦土地、钻探石油和矿产等行为的激增,进而破坏生态平衡。
许多珍稀的动物和植物因此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人类社会也因此受到威胁。
二、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合规要求加强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取严格的环保政策,加强了对进出口产品的质量和环保管理要求。
这导致了许多企业的成本增加,从而影响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非关税壁垒增加为了保护本国环境和健康,越来越多国家采取了非关税壁垒措施,如强制要求进出口产品符合特定的环保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征收高额惩罚关税等。
这些措施对外贸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3.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增加环保意识的提高促使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增加。
这使得许多企业把绿色产品作为开拓市场的重点产品,而不是仅仅以低价竞争为主。
三、促进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方式为了实现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的双赢,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环境保护机制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建立跨国的环境保护机制,制定相关环保标准和规章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共同保护全球环境。
2.加强技术传递和转移发达国家应该加大技术转移的力度,协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和生产能力。
并在合作过程中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避免知识产权纠纷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Zheng Zhixin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illustrates the trend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t present.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will b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that China faced in the recent years.Key words :International Trade ;Environment Protection※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博士研究生浅析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郑智昕※引言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通过交换增加了人们的福利。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制约和影响逐步显现,贸易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协调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贸易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第二部分说明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第三部分阐述经济全球化和WTO 框架下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第四部分针对我国的现状,提出有关贸易与环保的相应对策。
一、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影响首先,国际贸易对环境具有负面影响。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之一,能够增加社会财富、提高社会福利,因此,贸易自由化势在必行。
但是,国际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因为产出的增加必定加速自然资源的消耗,不加限制的贸易自由化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在国际间蔓延,不顾及环境和生态负荷的国际贸易自由化,可能会带来生态危机或环境灾难。
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负面影响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外部性问题。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国际贸易会鼓励环境破坏。
Garrett Hardin 所提出的“公地悲剧”理论充分解释了这一现象。
如果某些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但这种环境成本又未能完全反映在生产成本中,则会导致市场失灵,于是国际贸易会对环境质量造成损害。
另外,某些国家为了实现短期经济目标主动降低环境标准,使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本优势,这种竞争性地降低环境标准的行为会引起环境的普遍恶化。
第二,污染产业及危险废物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及发展中国家过度开发资源密集型产品的问题。
东南亚纵横AROUND SOUTHEAST ASIA 2011.7摘要:本文介绍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影响,阐述了经济全球化和WTO 框架下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并针对我国的现状提出贸易与环保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贸易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F7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479(2011)07-0066-0366在发达国家,对有害废弃物处理的环保法规和管理标准十分严格,所以,治污成本很高。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环境法律法规不健全、环保标准较低,有害废弃物的处理费用较低。
因此,一些发达国家以兜售“资源再生性”废物为名,通过贸易把洋垃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有些甚至是本国淘汰的废弃产品或明令禁止流通的有害废物。
另外,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贸易活动是某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增加外汇收入的重要途径,商业目的的过度开发,影响了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可能导致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
第三,国际贸易间接导致资源掠夺。
贸易使经济活动增多,必然会消耗更多的资源和能源。
全球性生产和消费的膨胀,会使环境恶化,加速资源的耗竭。
由于各国拥有的资源不均衡,保护资源的力度不同,贸易自由化催生了一国对别国生态资源的依赖。
通常情况下,环保标准较高的发达国家会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而且发达国家出于战略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鼓励并引导本国工业企业充分利用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甚至将高能耗、高污染的夕阳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以保持本国的自然资源不被破坏、维护本国的环境质量。
间接的资源掠夺加速了发展中国家生态资源与能源矿产的高消耗和不合理开发,造成了新的环境压力和生态退化。
尽管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但也带来了一些积极因素:第一,国际贸易将世界各国的供给和需求联系起来,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拥有不同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国家可以突破自身条件的制约,扩大经济规模,并通过交换提高本国收入水平和福利水平。
收入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会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可用于处理环境问题的资金。
而且随着各国环保立法的完善和绿色贸易壁垒的施行,各国的环保意识也逐步增强。
第二,国际贸易可以带来环保技术的扩散。
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环保产品和技术服务,弥补技术开发的不足,节省大量的研发费用,还可以避免其他国家走过的弯路。
二、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首先,环境保护对贸易自由化具有积极的影响:第一,环境保护是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利于开拓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方向,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为最终实现贸易自由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环境保护带来了环保产品的贸易需求。
为了保护环境,各国必然采取一些环保措施,引进环保技术,购买环保设备,这就为环保产品的贸易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第三,随着环保政策的推行,企业不得不重视对环保设施和环保技术的投资,从而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其次,环境保护对国际贸易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体现为环境状况和环境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制约:第一,环境保护会增加产品成本。
如果将环境视为一种生产要素,当生产造成的污染超过环境容量时,将治理污染的技术和设备投入以及排污收费纳入生产成本,从而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则环境因素会对生产成本产生影响。
此外,一国政府对环境保护提供财政支持或其他政策支持,也会影响产品的出口成本,从而影响同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二,环境保护对产品市场准入的影响。
世界经济领域存在产品标准和市场准入问题引起的贸易摩擦。
各国在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环境保护标准和环保意识方面的差异导致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与环保相关的产品标准给国际市场准入带来了挑战。
各国根据本国的环境法规及其所参加的国际环境公约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会对贸易自由化产生一定的限制。
第三,环境保护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环境敏感型产品受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影响相对较大,环境成本会提高总的生产成本,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下降,对于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准较低、环保法规较为宽松,在环境政策方面占有优势,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偏向生产环境敏感型产品。
而发达国家国内的环保法规较为严格,因此,往往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价格相对低的环境敏感型产品,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大力发展环保产品。
三、经济全球化和WTO框架下的环境保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比如耕地面积和森林面积的减少、全球变暖、温室气体排放、干旱、水污染等问题,需要国际社会来共同解决,环境保护的国际趋势也呈现出以下一些新特点:首先,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绿色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潮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消费心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重视环保、崇尚自然、追求健67康的绿色消费逐渐兴起。
各国的环保法律、法规不断融入国际贸易规则之中。
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制定了180多项与环境和资源有关的国际条约、协定或协议,大部分都涉及到国际贸易问题,比如《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禁止象牙贸易公约》、《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以及《关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迁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等。
其次,WTO框架下的环保力度不断加大。
《GATT1994》第2条规定,缔约方可以在不违反国民待遇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环境计划对进口产品征收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环境税费。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规定了促进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将“政府按新的环保要求,促进现有设备改造,对企业造成更大的困难的财务负担给予的资助”列为不可申诉的补贴。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成员国为了保护各自的公共利益和防止环境污染,且不构成不合理的差别待遇,不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有权制定本国的环保政策,并组织实施。
《农产品协议》规定,保护生态环境计划及农场主的直接绿色补贴等国内扶持措施,不在协议规定的削减之列,以降低现代农业对环境的危害。
《服务贸易总协定》允许成员方采取或加强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生命或健康所必须的措施。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规定,可以出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考虑而不授予专利权,并阻止某项发明的商业性应用,鼓励各国更多地进行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创新、转让和使用。
再次,绿色贸易壁垒将取代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并逐步得到强化。
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境壁垒,在国际贸易中,某些国家借环境保护之名,对外国商品制定过分高于国际公认或大多数国家所能接受的环境标准,或制定比本国商品更严格的环保标准,从而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是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
绿色壁垒的产生与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密不可分,环保因素被纳入国际贸易领域,作为防止污染越境的有效措施,最初并不具有贸易壁垒的特征,但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政府对贸易的干预不断深入,当某些国家为了保护国内企业,以环境保护为名,设置种种苛刻的要求,以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时,就形成了绿色贸易壁垒,这实质是变相的贸易保护,且具有表面上的合理性、歧视性和隐蔽性。
四、我国的应对策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处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意识较为淡薄、污染治理尚不完善的阶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对外开放的深入,贸易与环境保护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因此,我国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应对策略:第一,加强本国环保力度,大力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比如制定相关的绿色新兴产业扶持政策,建立环保产业的风险投资机制,开辟多元化的社会融资渠道,引进先进环保技术,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二,减少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我国出口产品在生产、加工方法、包装材料以及商品废弃后的处理方式等方面都受到国外环保法规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