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诚实守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诚实守信》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诚信的重要性,明白诚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诚信问题,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品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对于诚信这一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网络环境下,可能会遇到诚信的挑战和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诚信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信的意识。
3.提高学生面对诚信挑战时的应对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诚信。
3.面对诚信挑战时的应对策略。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诚信问题。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境模拟法:创设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践行诚信。
4.经验分享法: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践行诚信的经历,激发学生的诚信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讲解。
2.设计讨论问题和情境模拟活动。
3.准备经验分享环节的引导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诚信相关的图片,如诚信标语、诚信榜样等,引导学生关注诚信这一主题。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一个关于诚信的案例,如诚信商人、诚信学生等,让学生阅读案例材料,然后分组讨论以下问题:a.你认为案例中的诚信行为是什么?b.为什么这些行为被认为是诚信?c.你觉得诚信对于个人和社会有什么意义?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设计一个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践行诚信。
八年级道法《诚实守信》教案

《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政治学科教学模式:时政导入--自主预习--教师讲授--学生、教师总结--评讲练习一、教学专题4.3诚实守信二、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关于诚信主题,小学阶段已经有所涉及,学生对诚信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也知道在生活中应该诚实守信。
但是对于诚信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文明进步的作用,如何在诚信两难中遵循诚信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等,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八年级学生出于青春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部分学生对遵守道德规范持消极态度,甚至通过违反道德规范来显示自己的存在。
这种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需要我们加强引导,从尊重道德规范的深层原因和社会价值角度给学生提供帮助,以不断克服和解决成长中面对的问题,在学生道德规范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引导。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诚信做人做事的美好,树立诚信价值观;(2)能够积极参加社会诚信建设,为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2、能力目标:认识在社会生活中失信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高辨别能力;3、知识目标:(1)阐明诚信的含义,知道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2)理解诚信的价值和意义,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诚信的具体要求。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如何践行诚实守信。
2、难点:运用诚信的智慧。
五、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朗读完成预习;2.学生课前搜集诚信有关资料;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以端州法院推出“公交车流动曝光台”,让“老赖”曝光在大街小巷寸步难行案例引出课题--诚实守信。
(二)新课讲授1、自主预习。
学生结合《同步导学》,对本节课知识点有整体把握。
2、教师指导: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3、举例--身边诚信的人和事、古言和故事。
引出知识点: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为品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4、案例探讨1--“老赖”的行为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失信人寸步难行。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掌握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诚实守信的原则。
二、教学重难点4.教学重点: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5.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诚实守信的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6.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诚实守信的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诚实守信。
7.讲授新课(1)诚实守信的含义:诚实就是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
(2)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社会交往的基石,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3)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言行一致,知错就改。
8.课堂活动(1)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关于诚实守信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诚实守信的原则,并说明理由。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诚实守信,并请小组代表发言。
9.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诚实守信的原则。
10.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诚实守信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掌握了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诚信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对学生的引导不够深入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明白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
教材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价值,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逐步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对诚信有一定的理解。
但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存在考试作弊、欺骗家长和老师等不诚信行为。
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
2.培养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3.引导学生将诚信融入日常生活,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诚信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如何树立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诚信的价值。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诚信的理解和感悟。
3.实践操作法: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实践操作活动,如诚信承诺、诚信宣传等。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关于诚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诚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要讲究诚信?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关于诚信的案例,如考试作弊、欺骗家长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行为为什么是不诚信的?诚信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3.操练(15分钟)设计一个诚信承诺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要践行的诚信承诺,如不再作弊、诚实待人等,并签字留念。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践行诚信的经历和感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诚信。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5篇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第3课时《诚实守信》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诚信的含义;了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对个人、对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明白用实际行动践行诚信能力目标懂得诚信是每个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珍惜个人诚信记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诚信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践行诚信的做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子。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
”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真的要杀猪?我是哄他的。
”曾子认真地说:“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
”他果真把猪杀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思考: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教师明确:诚实守信。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了解诚信(一)诚信的含义活动一:解读诚信阅读教材,思考:诚信的含义。
教师总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目标导学二:诚信的意义(二)诚信的重要性活动二: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学生阅读教材P41“运用你的经验”)1.思考:你怎么看待小方的言行? 2.你愿意与这样的人交往吗?教师讲述:不按时赴约耽误了同学的时间,影响了志愿者活动的进程,是不讲诚信的表现。
我们不愿与不讲诚信的人交往,因为我们觉得他言而无信。
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安身立世。
教师总结: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活动三: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学生阅读教材P42第二个“探究与分享”)1.思考:某工艺厂为什么赢得了市场?某公司为何宣告破产?2.通过以上案例,谈谈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
诚实守信优秀教学设计_诚实守信优秀9篇

诚实守信优秀教学设计_诚实守信优秀9篇诚实守信篇一8.2 诚实守信与善待他人复习目标: 1、记住诚实的内涵和意义,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做诚实守信的人;2、理解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尊重平等的人格做到平等待人。
复习重点: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复习难点:做到平等待人;中考考点1、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2、识记诚实守信的内容和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现象3、理解公民应怎样做到诚信4、识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5、理解平等待人的表现复习过程一、自主复习与知识梳理★1、如何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品德的基础。
①只有在一颗诚实的心中才能生长出善良、正直、勇敢、谦逊;(个人修养)②只有一个诚实的人才能信守诺言,履行约定,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他人信任)③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人际关系)④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社会才能和谐。
(社会进步)2、识记诚实守信的内容诚实意味着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
3、识记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现象①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人们的道德水准参差不齐。
在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讲诚信的人、见利忘义的行为只是社会前进中的逆流漩涡。
大多数公民和企业的诚实守信行为才是市场繁荣、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
②对“善意的谎言”的理解在某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善意的谎言”。
出于安慰、鼓励、帮助他人的目的,将一些负面的事实加以掩饰,那是与人为善的行为,与不负责任、不讲信用、损人利己的弄虚作假行为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4、理解公民应怎样做到诚信①诚实的人对自己是诚实的,意味着不自欺,内心坦坦荡荡,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②诚实的人对他人诚恳实在,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坚守诺言。
5、识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作为人,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3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1.理解诚实守信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2.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
3.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的原则,做到言行一致、守信用、负责任。
二、教学重点1.诚实守信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2.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的原则。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和践行诚实守信的原则。
2.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通过故事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因不诚实守信而引发严重后果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什么是诚实守信?为什么我们要诚实守信?如何践行诚实守信?【学生活动】认真听讲,思考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学习1.诚实守信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教师讲解】介绍诚实守信的内涵,即真诚待人、信守承诺、不骗人、不坑人、不做假、不欺诈。
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即它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不诚实守信的人或事?这些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理解并记忆诚实守信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结合实际例子,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做到了诚实守信以及不诚实守信可能带来的后果和问题。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对诚实守信的基本认识,明确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反思自己是否诚实守信以及不诚实守信可能带来的后果和问题,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诚实守信意识。
2.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的原则【教师讲解】结合实际例子和图片展示,详细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的原则,如做到言行一致、不撒谎、不隐瞒真相、遵守承诺、负责任等。
强调诚实守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和重要意义。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诚信意识,做文明诚信的人,能以诚实守信的道德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积极参加社会诚信建设,为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能力目标:认识在社会生活中失信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高辨别能力;自觉践行诚信,做文明诚信的人,掌握运用诚信的智慧。
知识目标:阐明诚信的含义,知道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和意义,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诚信的具体要求。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三框。
本课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导学生知道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理解诚信的价值和意义,强调“知”;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诚信,会运用诚信的智慧,重在“行”。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在集体中成长”。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
具体对应的内容是:“了解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树立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诚信无价”是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意识到诚信对于个人、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践行诚信”是教学难点,自觉践行诚信,做文明诚信的人,掌握运用诚信的智慧。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成长和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期。
青春期的学生一般情绪波动大、易冲动,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成人感的产生,使他们有爱面子的心理,为保全面子,有时不惜弄虚作假。
同时,学生交往中的诚信问题已经成为校园中的热点问题之一,例如考试作弊、包庇错误行为、言行不一、借物不还、轻易许诺而不兑现等现象时有发生。
讲究诚信做人、拥有诚信的智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要求,提高本课的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演讲比赛的形式加强对诚信的认识。
板书
一、诚信无价
、什么是诚信
、诚信的重要性
、不诚信的危害
二、践行诚信
、树立诚信意识
、运用诚信智慧
、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问:有同学知道“一诺千金”的典故吗?请跟大家分享。
学生回答。
问:从这个故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学生回答。
、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材料:“与人以实,虽疏笔密。
与人以虚,虽威必疏。”
——韩婴
总结: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活动:说说你知道的诚信的人和事。
二、践行诚信
、树立诚信意识
材料:小雨昨晚忘记做作业,早上组长收作业时,他谎称作业忘带了。
问:你有过类似的行为吗?
学生回答。
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材料:陈东见课件
问:针对考试作弊谈谈你对“老实人吃亏”这句话的看法?
考试作弊,虽然一时取得了好分数,但却不利于弥补学习上的漏洞。考试作弊还养成了自欺欺人、不诚实的坏品质,最终害了自己。
过渡语:在刘师傅身上我们看到了诚信。那什么是诚信。怎样做到诚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引入主题。
讲授新课
第三节诚实守信
材料:小方和同学约好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因为不守时晚起迟到了十分钟!
()你怎样看待小方的言行?
()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出现类似的行为?
学生回答。
一、诚信无价
、什么是诚信?
学生分享。
材料:肺癌晚期,他想到的头件事:给顾客退卡
材料:工艺厂发错产品见课件
问:你认为诚信经营对企业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材料:海尔见课件
播放视频《吴松航:诚实守信振兴国产奶粉品牌》
材料:小丽小王见课件
——不要轻易许诺,没有能力做的、不打算做的、不应该做的事情,绝不能去承诺。
材料:小蕾见课件
——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
播放视频《老兵欧兴田兑现承诺守墓多年》
材料:华盛顿见课件
——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
诚实与“善意的谎言”:出于安慰、鼓励、帮助他人的目的,将一些负面的事实加以掩饰,那是与人为善的行为,与不负责任、不讲信用、损人利己的弄虚作假行为完全不能等同。
出示漫画:修改分数见课件
问:修改分数是善意的谎言吗?
学生回答。
材料:年月日,国务院正式出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
材料:纳税信用级纳税享受项守信联合激励措施
播放视频《法院为“老赖”定制“失信彩铃”》
材料:失信惩戒见课件
列举身边不诚信的人或事,并说明它的危害。
通过列举,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对不诚实的现象和危害记忆也更深刻。
课堂小结
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诚实、守信用
播放视频《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
材料: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墨子:言而不信,行不果
庄子: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韩非子:巧诈不如拙诚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关链接:《民法总则》之诚信
总结:诚信也是民法原则。现代社会注重信用体系和制度建设,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材料:诚信超市见课件
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
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活动:诚信大拷问
学生回答。
播放视频《无诚信无朋友》
材料:中美教育白皮书:留学生被劝退者,不诚信占三成
材料:小菊的遭遇见课件
问:你怎么看待小菊的行为?如果你是小茜、小舟,你会怎么想?
学生回答。
探究与分享见课件
问:()你是否赞同上述同学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诚实与保护隐私的关系?
学生回答。
、运用诚信智慧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诚实守信》教案设计
教案过程
教案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问:接到彩民一个电话,自己垫钱帮彩民代买了一张彩票,结果中了万。要是你遇到这事会怎么办?
学生回答。
材料:山西太原一彩票店店主刘师傅,帮彩民代买了一张彩票,随后发现这张彩票竟然中了万元大奖!他毫不犹豫地将巨奖奉还,并拒绝了两万元酬谢金。他说,“不是自己的钱不能要!
设问:
当陌生人问你家的地址和电话号码时,你会……
当别人向你打听同学的隐私时,你会……
当公安机关向你了解有关案情时,你会……
假如你是一个军事或外事工作人员,当别人问你有关国家机密时,你会……
学生回答。
材料:小菊的疑问见课件
问:妈妈的行为与我们平常所说的骗人行为是否一样?请你帮助回答小菊的疑问。
学生回答。
材料:以次充好过期食品见课件
材料:每卖出一个假货会让阿里失去个用户
播放视频《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
材料:发改委见课件
、不诚信的危害
失去别人的信任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损害别人利益,败坏社会风气;
影响国家的声誉及国际地位。
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诚实的人?
阅读感悟见课件
问:杜正云家族的事例给你怎样的启示?
要信守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