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八种结构及类别

合集下载

汉字八种结构及类别

汉字八种结构及类别

汉字八种结构及类别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结构丰富多样,每种结构都有独特的特点和规律。

了解汉字的结构,对于我们正确书写和理解汉字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汉字的八种结构及类别。

一、独体字结构独体字是指由一个笔画组成的汉字,它没有上下左右的结构之分,是一个独立的整体。

例如“日”“月”“山”“水”“人”等。

独体字在汉字中数量相对较少,但却是构成其他复杂汉字的基础。

独体字的特点是笔画相对较少,结构简单,但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走势和重心的平衡。

由于其独立性,独体字的意义往往比较单纯、明确。

二、上下结构上下结构的汉字是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部分和下部分在书写时要注意比例和重心的协调。

比如“尖”字,上面是“小”,下面是“大”,上小下大,重心稳定;再如“爸”字,上面是“父”,下面是“巴”,上下比例要适中。

上下结构的汉字,有的上下部分意义相关,有的则没有明显的关联。

在书写时,要注意上下部分的紧凑和呼应,避免出现松散的情况。

三、上中下结构上中下结构的汉字由上、中、下三个部分组成,例如“意”字,上面是“音”,中间是“日”,下面是“心”。

这种结构的汉字在书写时要更加注重各部分的比例和协调,避免出现比例失调、重心不稳的问题。

上中下结构的汉字相对较为复杂,各部分之间的组合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是上下紧密相连,中间稍宽;有的则是上中下宽度相近,需要根据具体的字形来把握。

四、左右结构左右结构是汉字中最为常见的结构之一,由左右两个部分组成。

例如“林”字,左边是“木”,右边也是“木”;“好”字,左边是“女”,右边是“子”。

左右结构的汉字,左右部分的宽窄、高低往往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字形特点进行合理安排。

在书写左右结构的汉字时,要注意左右部分的呼应和避让,使整个字看起来协调美观。

同时,还要注意笔画的穿插和连接,增强字的整体性。

五、左中右结构左中右结构的汉字由左、中、右三个部分组成,比如“做”字,左边是“单人旁”,中间是“古”,右边是“反文旁”。

汉字笔顺规则

汉字笔顺规则

汉字笔画名称表汉字常见的八种结构:结构字例独体字:乏麦左右结构:割澡左中右结构:斑街上下结构:塑籍上中下结构:密裹(形声字:衣+果)半包围结构:逆句全包围结构:囫园品字形结构:晶森汉字笔顺规则写字笔顺口诀: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水),右上有点后补(戈);上包下时先外(网),下包上时先内(凶);三框首横末折(匣),大囗最后封底(国);分歧遵照《规范》,做到流畅美观。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定了7000个汉字的规范笔顺。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在全国施行,通知规定:“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

“乃”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

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

“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

“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

“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

“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重”上面的撇和横写后,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

“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

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玉、瓦”等。

“匚”的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讲解及训练——汉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讲解及训练——汉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

汉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一、考点梳理偏旁汉字的偏旁与部首部首独体字结构汉字的间架结构汉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合体字结构汉字的间架结构表(供参考)汉字的偏旁部首名称表(供参考)二、考点讲解1、汉字的偏旁与部首汉字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种。

①独体字指汉字的一个字只有一个单个的形体,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的。

这种字大都是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和表意字。

因为这类字是从图画演变而成的,所以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整体。

应以不能拆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为独体字。

其中,部件应以在字源上有独立意义为准如日、月、山、水、牛、羊、犬、隹、人、止、子、戈、矢等都是独体的象形字;如天,立,上、下、一、二、三、儌(四)、见、臣等都是独体的表意字。

②合体字,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

合体字有两种。

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

(1)偏旁是合体字的基本单位,也就是合体字的某一组成部分。

如“桩”分为“木”和“庄”两部分,这两部分就被称为“粧”字的偏旁。

(2)部首则是字典、词典根据汉字形体偏旁所分的门类,把相同偏旁的字放在 —起,归为一部,这个偏旁就叫部首,如“打、推、拾”等这些字都属于“中”部。

2、汉字的间架结构间架结构是指汉字内部结构的合理布局。

“间架”指汉字各部分的比例大小,“结构”指汉字笔画或偏旁部首在一个字中的组合规律。

汉字的间架结构包括独体字结构和合体字结构,掌握了这些基本结构便于分析、记忆字形,从而把字写得更加匀称、美观。

(1)独体字结构独体字结构是针对字的结构而言的,独体字的构成大致有三种情况:①由基本笔画构成一个部件独立成字的。

如:“一、乙”(1画),“人、几”(2画),“口,山”(3画),“手、车”(4画)。

②由一个部件加上一些笔画构成的。

如:“玉、刃、太、龙、匆”等。

③虽有几个部件,但由于笔画连贯失去了本身的独立性而组成一个独立整体的。

如:“出、串、果、里、肃”等。

(2)合体字结构一般来说,合体字有下面8种类型:①上下结构:思、歪、冒、意、安、全②上中下结构:草、暴、意、竟、竞③左右结构:好、棚、和、蜂、滩、往、明④左中右结构:谢、树、倒、搬、撇、鞭、辩⑤全包围结构:围、囚、困、田、因、国、固⑥半包围结构:包、区、闪、这、句、函、风⑦穿插结构:噩、兆、非⑧品字形结构:品、森、聂、晶、鑫、錄3、汉字的间架结构表4、汉字的偏旁部首名称表(供参考)靴、鞭、勒三、易错提示1、就合体字而言,所有的部首都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2、分辨部首口诀形声取形不奇怪,包围结构都取外。

汉字八种结构及类别

汉字八种结构及类别

汉字八种结构及类别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形态丰富多样,结构精巧复杂。

了解汉字的结构,对于深入理解汉字的含义、书写规范以及文化内涵都具有重要意义。

汉字的结构主要分为八种,分别是: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和独体字结构。

上下结构的汉字,顾名思义,是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

比如“笔”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毛”;“朵”字,上面是“几”,下面是“木”。

这种结构的汉字,上下两部分的比例和组合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上下相等,有的上小下大,有的上大下小。

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上下两部分的重心对齐,使整个字看起来平稳端正。

上中下结构的汉字相对复杂一些,由上、中、下三个部分组成。

例如“意”字,上面是“音”,中间是“日”,下面是“心”;“赢”字,上面是“亡”“口”,中间是“月”“贝”,下面是“凡”。

书写这类字时,需要合理安排三个部分的比例和位置,避免出现头重脚轻或比例失调的情况。

左右结构的汉字在汉字中非常常见,左右两个部分相互搭配。

像“林”字,左边是“木”,右边也是“木”;“河”字,左边是“氵”(三点水),右边是“可”。

左右结构的汉字,左右部分的宽窄、高低也有不同,有的左窄右宽,如“作”;有的左宽右窄,如“都”;还有的左右等高,如“朋”。

书写时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呼应和协调。

左中右结构的汉字则更加复杂,由左、中、右三个部分构成。

比如“做”字,左边是“亻”(单人旁),中间是“古”,右边是“攵”(反文旁);“粥”字,左边是“弓”,中间是“米”,右边是“弓”。

书写此类汉字,要处理好三个部分的比例和穿插关系,使字的整体布局合理。

包围结构的汉字可以分为全包围和半包围两种。

全包围结构,如“国”字,四四方方将内部的部分完全围住;“圆”字,外框把里面的“员”字包裹起来。

半包围结构又有多种类型,像“同”字是上包下,“区”字是左包右,“句”字是右上包左下,“庆”字是左上包右下等等。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分解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分解
汉字的结构方式,就是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部件在汉字中的位置排列的方式。
合体字的部件各有一定的位置。
汉字的结构方式有七种。
汉字的结构方式
1、左右结构:
信 任 明 确 吗
2、左中右结构: 脚 谢 涨 绑 撕
费 香 罢 竟 朵 3、上 下结构: 4、上中下结构: 葱 鼻 哀 裹 舅 5、全包围结构: 国 图 固 回 因
4、部首
部首是指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
始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许慎编 写《说文解字》时,根据汉字的形义关系 排列汉字。他把含有相同表意成分的字排 列在一起,并把这种排字方法叫做“分别 部居”。每“部”第一个字就是“部首”。
许慎把9353个汉字分为540部。
4、部首
现代汉语确定部首遵照“检字法”原则。
(三)笔顺
1、笔顺:一个汉字书写时笔画的先后顺 序叫笔顺。 笔顺受字形结构的制约,是在长期书写 实践的基础上约定俗成的。 汉字是平面图形字符,不管多少笔画都 要把整个字形安排得工整匀称。 按笔顺写字比较容易找准中心、便于整 个字的布局,也容易写得顺手。
(三)笔顺
1、笔顺:一个汉字书写时笔画的先后顺 序叫笔顺。 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中,有一类根据汉字 字形特征进行汉字编码的方法,其中多数方 案都需要参考笔顺信息。 因此,正确地学习和掌握汉字的笔顺,也 有助于正确学习和使用这类形码方案快速输 入汉字。
人、入、上、工、久、
兵、山、口、刀、几;
3、笔画组合
(2)相离: 笔画与笔画之间互相分离, 没有接触之处,例如:
八、二、三、仁、兴、 川、小、心、儿、氵; (3)相交:笔画与笔画之间互相交叉,如: 九、又、丈、丰、卅、 干、十、七、丰、世。
注意:
相同的笔画和笔顺,由于不同的组合关 系,会形成不同的字。例如:

汉字八种结构及类别

汉字八种结构及类别
57,卜字直勿偏。 与上截中部相对 卜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上截的中间相 对。如:是、足、走
58,土字直勿偏。 与下截左紧正对 老字头中竖是字的中心。 土字要写正不 要偏,与下截左边的竖画要对正。如: 者、老、考
59,错综者, 贵迎浪穿插而恶纷纭 结构错综复杂的字,要穿插对应退让, 但不能乱。如:繁、馨
5, 横担者中画宜长 。有横担的
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 安、黄、甚、青、未、畏
6, 直卓者中竖宜正。 有竖笔贯中 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如:甲、平、 干、午
7, 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 以横 折钩为主笔, 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 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 折角正方。 如: 葡、萄、蜀、葛 、均
下面的横画, 应该稍微长点, 以与右竖 的末尾相接。如:口、日、田、
76,末钩宜微拖似有带下之势。 末 笔为竖钩的字,竖钩的钩锋稍像左平 出,象有萦带下字之势。如:丁、宇、 亭
77,之迭中字, 宜于上略大而下小。 走之上的字, 应上略大而下稍小, 且紧 靠左下。如:远、还、逮
78,画长撇短者,右不宜用捺 。 横长撇短的字, 右边不宜用捺而用反捺 (长点)。如:矢、契 、莫
83,从卩之字,准此。 带单耳旁 的字,横折钩宜短,长竖应为垂露,直 挺向下。如:印、叩、却
84,从邑之字准此。 带右耳旁的 字,弯钩稍大,长竖应为悬针,直挺下 垂。如:郊、郑、邻
85,从埠之字准此。 带左耳旁的 字,弯钩稍小,长竖应为垂露,直挺向 下。 如:阪、陔
86,从葵之字准此。 带登字头的 字,撇伸捺展,两脚齐平,舒展盖下。 如:登、凳
54,联撇恶排牙 。有并排几个撇 的字, 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 要有大小 变化。如:友、及、反、皮
55,三撇法,以下撇首,顶上撇之 腹。 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依次顶着 上撇的中间。如;修、参、须、形

汉字的八种结构

汉字的八种结构

汉字的八种结构
汉字的八种结构指的是汉字的基本构造形式,它们包括:
1.单一形体结构:由一个单一的形体组成的汉字,如“日”;
2.层叠形体结构: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形体叠放在一起而组成的汉字,如“木”;
3.联结形体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形体联接在一起而组成的汉字,如“门”;
4.合并形体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形体合并在一起而组成的汉字,如“囧”;
5.并列形体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形体并列而排列而组成的汉字,如“空”;
6.内含形体结构:一个形体的内部嵌入有其它形体而成为汉字,如“匚”;
7.复合形体结构:由两个或多个形体复合在一起而组成的汉字,如“机”;
8.衍生形体结构:由一个或多个形体经过变形演化而成的新的形态,如“马”演化为“驭”。

这些不同的结构形式赋予了汉字丰富的形态和表达方式。

字结构分类

字结构分类

字结构分类
汉字结构是指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特定的点和线,也是汉字字形的构成基础。

汉字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认识。

一、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是由左右两部分组成的。

根据左右两部分的不同作用,一般分为左右两部分主次分明的和左右两部分基本等高的两种情况。

二、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的字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的,根据上下两部分的不同作用,一般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主次分明的和上下两部分基本等高的两种情况。

三、包围结构
包围结构的字可以分为全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

全包围结构是指字的四周都被包围的;半包围结构是指字的周围有一部分被包围的,而不是全都被包围。

四、特殊结构
除了左右、上下、包围结构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结构,如穿插结构、指事结构、假借结构等。

这些结构的构成方式和规律比较复杂,需要特别注意。

五、半包围结构
半包围结构是指字的周围有一部分被包围的,但不是全都被包围的结构。

这种结构在汉字中也比较常见,如“病”、“句”等字。

六、独体字结构
独体字是指没有其他部分组成的字,它们通常是象形文字或指事文字。

独体字结构的字比较少见,但也有一些常见的独体字,如“人”、“口”等。

七、复合结构
复合结构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合而成的结构。

在汉字中,很多复杂的字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的,如“森”、“淼”等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八种结构及类别一、汉字八种结构及类别独体结构米、日方正、四角充盈品字形结构品、森上紧下松、下部左右相等,四角充盈上下结构思、华上部笔画稍多的字,上下相等,四角充盈霜、花上部笔画少的字,上小下大,四角充盈,基、想上部笔画多的字,上大下小,四角充盈上中下结构意、中间应小,上紧下松下略大于上,四角充盈褒、裹上中下不等,四角充盈村、联左部笔画稍多的字,左紧右松、左高右低,左中右结构街、坳两边笔画少,中间笔画多的字:中间务正、紧,左中右相等,四角充盈滩、傲两边笔画多,中间笔画少的字:中间宜小,左右不等,四角充盈全包围结构圆、国全包围,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半包围结构医、叵左包右: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庆、尾左上包右下:纵撇恶鼠尾竖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要避免末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黄自元和他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黄自元,清末书法家,实业家,他的书法是一种实用书法。

他所编写的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科学性的分析了楷书的间架结构,是学楷书者的入门法帖。

此外黄自元所临《九成宫》也对学习欧楷者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有湖南美术出版社重印和出版的《黄自元临九成宫》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以及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黄自元楷书九十二法》。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1,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

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它、宝、家、下、京2,地载者有画皆托于其上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上、且、土、直、且、正、亚、丕、三、3,让左者左昂右低。

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郝、和、邦、勘、欿、师、靓4,让右者右伸左缩。

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松,左边要短、紧。

如:绩、议、读、端、像、禄、锦5,横担者中画宜长。

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黄、甚、青、未、畏6,直卓者中竖宜正。

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7,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

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多的字,横折钩宜长直而挺,折角正方。

如:葡、萄、蜀、葛、均8,勾衂法,不可直长其势。

以横折钩为主笔,且被包围部分笔画较少的字,横折钩宜稍短而右倾,折角内收。

如:句、匀、勿9,横短撇长的字。

如:左、在、尤、龙、10,横长撇短的字。

如:右、有、灰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12,画长直短,撇捺宜缩。

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为相背的点,两相呼应。

如:乐、集13,横长直短。

在一个字中,横长则竖宜短,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

如:十、上、下、士14,横短直长。

在一个字中,横短则竖宜长。

横短略粗,竖垂直下挺。

如:才、斗、丰、井15,上下有画,须上短而下长。

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如:丕、正、亚16,左右有直,须左收而右展。

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如:目、自、因、固17,左撇右直,须左缩而右垂。

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

如:川、升、邦18,左直右撇,左敛而右放。

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收缩上靠而右撇应放展。

如:伊、侈、修19,点复者,宜偃仰向背以求变。

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

如:亦、赤、然20,画重者,宜鳞羽参差以化极。

有数横或者数竖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

如:三、冉21,两平者,左右宜均。

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

如:颜、顾、騵22,三合者,中间务正。

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

如:御、谢、树23,两段者,上下平分中微加饶减。

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

需、留24,三联者,头尾伸缩间仍要停匀。

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突出主笔,协调统一。

如:章、意、素、累25,左边小者宜齐上。

左偏旁小的字,左边笔画要与右边笔画的上边取齐。

如:吸、呼、峰、峻26,右边小者齐其下。

右偏旁小的字,右边笔画应靠下或与左边下部齐平。

如:和、知、细27,外四叠者,体格必整方。

在字的四周出现相同的笔画,应排列整齐,大小相当,形成包围。

如:嚣、器28,内四叠者,布置匀密。

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

如:爽、齿29,斜勒者,不宜平平则失势。

斜勒笔画不要写平,写平了则没有气势。

如:七、也、乜、此30,平勒者,不宜倚倚则无仪。

平勒画若写斜了则不端正。

如:云、去、且、旦31,纵捺之字,必要攒头收尾。

有斜捺的字,要藏锋入笔,回锋收笔。

如:丈、尺、史、又32,纵戈之法,最忌力弱身弯。

纵戈之字,最忌无力而又弯曲。

如:武、成、或33,横戈不厌曲。

有卧钩的字,其卧钩要弯曲圆润,切忌细长直挺。

如:恩、息、必、志34,伸勾贵抱持。

有竖弯钩且呈下包上的字,其竖弯钩要尽量向右伸展,以便包住被包围的部分。

如:勉、旭、抛35,承上之人,正中为贵。

承上之“人”字,应恰在正中。

天、父、外、文36,呈勾之势,退缩适宜。

左右结构的字中,竖弯钩居左时,应缩小让右。

如:鸠、辉37,马齿法其拏钩之锋注射四点之半。

马齿的钩锋,应对着四点之中。

有横四点的字,横点的折钩的钩尖应指向二、三点之间。

如:鸟、马馬、鳥38,上平之字,宜齐首。

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

如:师、明、既、野、39,下平之字,宜齐足。

笔画靠下的字,应与底对齐。

如:朝、故、辰40,重捺者,须有缩有伸。

有几个捺画的字,应有缩有伸。

如:谈、茶、黍41,叠趯者,当或挑或驻。

有几个钩提的字,有的要挑起钩,有的要藏笔锋。

如:禁、林、森42,上下钩趯者,下钩明而上钩暗。

上下有钩提的字,下钩明显而上钩要隐藏。

如:哥、柔43,俯仰钩挑者,俯钩缩而仰钩伸。

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钩要收,仰钩要放。

如;冠、寇、宅44,上占地步者,听其上宽。

以上部为主的字,应让上边宽。

如:普、皆、齐45,下占地步者,任其下阔。

以下部为主的字,下部应宽。

如:表、禹46,右占者,右不妨独丰。

以右部为主的字,右部可丰满些。

如:施、腾、靖47,左占者,左无嫌偏大。

以左部为主的字,左部应大些。

如:敬、敛、刘48,左右占者,中宜逊。

以左右为主的字,中间宜小。

如;弼、辩、衍、仰49,中间占者,中独雄。

以中间为主的字,中部应大。

如:掷、番;50,上下占者中小。

以上下为主的字,中间应小。

如:莺、寡51,纵腕宜典劲。

背抛钩的书写要弯中带曲,圆润有力。

如:风、飞、气52,横腕贵圆隽。

竖弯钩的书写要求竖直钩圆,应圆润俊秀。

如:先、见、元、毛53,纵撇恶鼠尾。

竖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要避免末端细而无力。

如;庭、居、底54,联撇恶排牙。

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

要有大小变化。

如:友、及、反、皮55,三撇法,以下撇首,顶上撇之腹。

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依次顶着上撇的中间。

如;修、参、须、形56,三点法,一下点提锋与上点驻笔相应。

三点的写法,第三点的出锋应与首点的结尾相对应。

如:治、洪、流、海57,卜字直勿偏。

与上截中部相对卜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上截的中间相对。

如:是、足、走58,土字直勿偏。

与下截左紧正对老字头中竖是字的中心。

土字要写正不要偏,与下截左边的竖画要对正。

如:者、老、考59,错综者,贵迎浪穿插而恶纷纭结构错综复杂的字,要穿插对应退让,但不能乱。

如:繁、馨60,缜密者,宜布置安排而嫌挤杂结构紧密的字,布置要得当,不要显得拥挤杂乱。

如:继、缠61,当悬针而垂露,则无韵。

当悬针的笔画若成垂露(结尾如露珠、圆形),则不美观。

如:车、申、中、巾62,当垂露而悬针,则无力。

当垂露的若悬针,则显得无力。

如:卓、单63,体虽宜斜,而字心必正。

倾斜型体的字要找准折画和撇画的中心位置,体虽是斜的,但字心要正。

如:易、乃、母、力;64,形本自正,而骨力必坚。

字体本是正的,要写得有骨力。

如:正、主、本、王65,字本瘦者,其形勿短。

字本来就瘦的,字形不要写得太短。

如:身、目、耳、贝;66,字本矮者,用笔宜肥。

字本来就矮的,就写得粗壮些。

如:白、工、日、四67,盖下之法,撇捺宜均。

盖下(指人)的写法要使撇和捺匀称。

如:会、合、金、命68,趁下之势,左右相称。

撇捺居中下俯的字,其捺脚双脚齐平,左右对称。

如:琴、吝、各、谷69,虽宜肥,而勿肿。

虽宜肥的字,但不要显得臃肿。

如:土、山、公、止70,虽宜瘦而勿臞。

笔画较少,形体较长的字,笔画要适当加粗,切忌细长无力。

如:了、寸、才、卜71,疏而丰之。

笔画少的字,就写的丰满些。

如:上、下、千、小72,密者匀之。

笔画繁多的字,笔画间要相互迎让,布白均匀。

如:赢、鼎73,堆叠者,消纳之。

三角同型的字,在笔画的运用上要有变化。

既不拥挤,也不松散。

如:晶、磊、森74,积累者,清晰之。

由下而上堆积起来的字,笔画要合理安排,伸缩有度,繁而不乱。

如:糜、零、靡75,下画宜微长,以承右竖之末。

下面的横画,应该稍微长点,以与右竖的末尾相接。

如:口、日、田、76,末钩宜微拖似有带下之势。

末笔为竖钩的字,竖钩的钩锋稍像左平出,象有萦带下字之势。

如:丁、宇、亭77,之迭中字,宜于上略大而下小。

走之上的字,应上略大而下稍小,且紧靠左下。

如:远、还、逮78,画长撇短者,右不宜用捺。

横长撇短的字,右边不宜用捺而用反捺(长点)。

如:矢、契、莫79,左竖不嫌短,右竖不嫌长。

在一个字中,左竖短,则右竖不宜长。

如:作、仰、冲、行80,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

左竖不嫌长,右竖不嫌短。

如:臣、巨、佳81,宝盖之勾,如鸟之视胸乃妙。

宝盖的钩,要写得象鸟低头看自己的胸部一样才好。

如:官、空、宰、82,排摹之画,如工之镂物乃佳。

纂集排列的笔画要象精工雕刻的那样才叫精美。

如:赫、鹧、鬻(yu)83,从卩之字,准此。

带单耳旁的字,横折钩宜短,长竖应为垂露,直挺向下。

如:印、叩、却84,从邑之字准此。

带右耳旁的字,弯钩稍大,长竖应为悬针,直挺下垂。

如:郊、郑、邻85,从埠之字准此。

带左耳旁的字,弯钩稍小,长竖应为垂露,直挺向下。

如:阪、陔86,从葵之字准此。

带登字头的字,撇伸捺展,两脚齐平,舒展盖下。

如:登、凳87,从祭之字准此。

带祭字头的字,撇直捺伸,左低右略高,宽展盖下。

如:祭、蔡、察88,从众之字准此。

带乑字底的字,上为短撇,中位垂露竖。

如:聚89,从豕之字准此。

从豕的字,以此为标准。

如:家、象、豪90,单人旁字准此。

从单人旁的字,以此为标准。

如:仁、仪、俯、休91,双人旁准此。

从“彳”的字,以此为标准。

如:徐、循、行、很92,带竖弯钩字准此。

带竖弯钩的字,以此为标准。

如:乳、乱、色、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