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历史回顾
隋唐历史总结

隋唐历史总结隋唐历史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隋朝和唐朝两个时期。
隋朝建立于公元581年,结束于公元618年。
唐朝建立于公元618年,结束于公元907年。
这两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对隋唐历史进行总结。
隋朝是由隋文帝杨坚所建立的。
隋文帝统一了北方各国,建立起了短暂但强大的隋朝。
隋朝的最重要成就是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
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隋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减少了地方豪强势力,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加强了国家的治理和军事实力。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继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重大工程建设。
例如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运河——大运河,加强了北方和南方的交通联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然而,隋朝的统治并不长久,因为隋炀帝的荒淫无道和贪婪暴虐,引发了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势力的抵抗。
最终导致了隋朝的覆灭。
隋朝的统治结束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分裂的时期,直到唐朝的建立。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之一,称为“盛唐”。
唐朝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国家的治理和民生福祉。
唐太宗李世民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和行政管理。
他还推行了科举制度,大大提升了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和效率。
唐太宗在位期间,国家的疆域不断扩张,对外开展了一系列战争,使中国的影响力达到了最高点。
唐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国力充实。
唐朝是中国文化的高峰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人墨客,如杜甫、白居易、李白等,他们的诗词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
唐朝还是佛教传入中原的高峰时期,佛教文化对于唐朝社会的发展和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然而,唐朝的统治并不是一帆风顺。
唐朝后期,国内发生了一系列动乱和农民起义,如安史之乱等。
这些动乱严重削弱了唐朝的实力和影响力。
另外,在唐朝后期,唐朝王朝逐渐衰落,政治腐败和贪污现象严重,导致国家治理失控。
最终,唐朝于公元907年灭亡,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
总的来说,隋唐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中国历史知识线索之隋唐五代史

中国历史知识线索隋唐五代史(581年——960年)★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二个繁荣期。
脉络: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589年灭陈统一全国;↓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隋亡;↓907年,朱温废唐哀宗自立,建立粱,史称后梁,唐亡,五代十国开始;↓960年,陈桥兵变,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一、隋唐五代鼎盛时期总述1、社会制度先进;2、生产发展水平高;A、表现 3、长期统一;4、文化繁荣昌盛;5、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B、史料:《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唐律疏议》《通典》(唐杜佑撰,一部典章制度通史)二、隋朝立国(581年——618年)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
三年后,迁都大兴城,改元开皇。
A、隋王朝统一全国的条件:1、人民要求和平安定的愿望;2、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条件 3、民族矛盾缓和,民族融合加快,分裂势力衰落;4、北方政治清明,南方陈朝政治腐败;B、隋文帝的统一准备工作:1、政治经济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2、妥善处理与突厥的关系,是灭陈一统工作无后顾之忧;准备工作 3、废除江陵的后梁政权,消除灭陈的障碍;4、广泛征求文武群臣的意见;A+B↓开皇八年(588年)十月,以次子晋王杨广为元帅,高颖协助,发动平陈战役;↓开皇九年(589年)灭陈朝,统一全国。
★★C、隋王朝政治经济革新——隋文帝施政措施1、在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作用: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皇权;2、地方上实行州县两级制;九品以上地方官均由中央任免;→作用:消(一)政治革新地方割据因素,加强中央集权;3、改革选官制度,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科举制;4、改定律例,制定《开皇律》;1、实行均田制,颁行租庸力役制,五十岁以上均田农民实行庸法;(二)经济革新2、“大索貌阅”,整理户籍;3、颁行输籍之法,制定户等和纳税标准;4、统一度量衡、货币;(三)军事上进行府兵制改革,府兵有军籍和户籍,可按均田制授田;隋王朝政治经济革新——隋炀帝施政措施1、营建东都洛阳,加强对南方和山东地区的控制;2、开凿大运河,巩固和发展统一事业;3、进行北巡、西巡和南巡,巩固统一,同时通西域,加强东西交往;4、改革和完善官制。
历史年代表及重要文学事件--隋唐

上元 (760-761)
刘长卿任南巴尉 钱起为蓝田县委 萧颖士卒,52岁 权德舆生 760 元结编《箧中集》 储光羲卒,54岁
皎然在江东与颜真卿、顾 况、韦应物相唱酬
761 杜甫闲居草堂作《春夜喜雨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王维卒,61岁 十 唐代宗李豫 在位17年 年号:宝应 (762-763) 762 李白卒于当涂,62岁 杜甫仍居草堂 763 安史之乱平 763 十月吐蕃攻入长安,自此
刘长卿登进士第 753
李白自幽燕西游太原,旋至梁宋,南 返宣城。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杜甫在长安,作《丽人行》
张继登进士第 殷番编《河岳英灵集》 754 王维拜吏部郎中 李白游宣城、秋浦一 带,作《秋浦歌》
岑参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判 官,再次出塞
元结、韩诩登进士第 崔颢卒,51岁 陆贽生 755 “安史之乱”自此始 天宝十四 王维迁给事中
上官仪举进士,诏受弘文馆学士
王绩罢门下省,调太乐丞。 纵酒为乐,后弃官而去
629 玄奘赴印度取经 630 李靖大败东突厥,各属国归顺唐 633 李世民召孔颖达编《五经正义》 634 卢照邻生 唐军大败吐谷浑 638 孔颖达拜国子祭酒,侍讲东宫 641 文成公主出嫁吐蕃 欧阳询卒(85岁)
高士廉等撰《文思博要》
王昌龄登博学鸿词科,授汜水尉 岑参年二十,至洛阳,献书阙下
高适南返宋州 735 王维因张九龄荐,擢右拾遗
杜甫自吴越归,举进士,不第
高适赴长安应试,无成
萧颖士、李华、贾至、李颀登同 榜进士。李颀授新乡尉
736
张九龄请杀安禄山,玄宗不从;旋为 李林甫所 ,罢知政事
李白赴长安,干谒失败,失意而归
杜甫始游齐赵 737 杀太子瑛。张九龄为李林甫
人物与历史事件(隋唐时期)

29
松赞干布
7世纪前期
统一吐蕃
21
唐朝
文成公主
7世纪前期
嫁到吐蕃
21
唐朝
金城公主
8世纪初
嫁到吐蕃
22
唐朝
唐玄宗
713--741年
开元盛世
10
唐朝
鉴真
唐玄宗时候
东渡日本
28
唐朝
安禄山和史思明
唐玄宗后期
安史之乱
13
唐朝
907年
唐朝灭亡
13
五代十国、宋元时期
辽
阿保机
10世纪初期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45
郑和七次下西洋
84
明朝
明成祖时
营建北京城
81
明朝
明成祖(朱棣)
1421年
迁都北京
82
1553年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88
明朝
戚继光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击倭寇
87
努尔哈赤
1616年
建立后金
90
清朝
皇太极(清太宗)
1636年
建立清朝,
91
清朝
1644年
清军入关,迁都北京。
91
清朝
郑成功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94
1683年
清朝统一台湾
95
清朝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95
清朝
康熙帝
雅克萨之战
96
清朝
中俄两国
1689年
签订《尼布楚条约》
97
清朝
1727年
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
100
清朝
隋唐时期的历史故事70字

隋唐时期的历史故事70字1、三征高句丽三征高句丽是隋炀帝杨广在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对高句丽进行的三次战争。
三次均为炀帝御驾亲征。
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起,刚刚结束巡游江都的炀帝便开始为这次东征进行各项粮草军备,至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二月,隋炀帝正式进军,第一次东征,因隋炀帝指挥错误,隋朝遭遇惨败,损失惨重,隋朝国内开始发生农民起义。
第二年正月,隋炀帝就开始筹划第二次东征,但因杨玄感叛乱而退兵。
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四月,隋炀帝第三次发动战争,高句丽国王遣使请降。
并将去年叛隋投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隋炀帝班师还朝。
但是高句丽国王却不按隋炀帝的命令入朝,还不放回其俘获的大批隋朝军民,唐初使节到高句丽时看到大量当年被高句丽俘获的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三征高句丽给隋朝的统治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
三次大规模的征战,不仅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亦造成了百姓民不聊生,严重激发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2、瓦岗寨起义瓦岗寨起义,又称瓦岗军起义,是隋大业七年(611年)至隋大业十四年(618年)期间发生的一场农民起义。
瓦岗农民起义,在历史舞台上活动了七、八年时间,动员了上百万的群众,转战中原,“破化及,摧世充,声动万里,威行四方”,演出了许多雄伟壮观的活剧,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在推翻隋王朝的整个斗争中,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是瓦岗军的巨大历史功绩。
遗憾的是,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及其保护下的政权,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走向下坡路,以至最后失败。
3、江都兵变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炀帝从东都第三次乘龙舟南下江都。
这时农民起义的烽火已蔓延全国。
大业十三年(617年),瓦岗军逼近东都,公布炀帝十大罪状。
李渊亦攻进长安,拥立代王侑,自封唐王。
江南起事队伍逼近江都,炀帝自感末日将临,引镜自照说:“好头颅,谁来砍它呢!”江都宫中人人自危。
这时宫中由司马德戡率领的骁果军都是关中人,他们长期在外,思念故乡。
隋唐历史简介资料

隋唐历史简介资料隋唐时期(581年—907年),为隋朝(581—618年)和唐朝(618—907年)两个朝代的合称,也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时期之一。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隋唐历史资料,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隋唐历史简介资料隋唐是经历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两个漫长时期后的两个大一统皇朝。
在民族思想上比较开放。
两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科技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隋唐两朝君主在治国政策上较为开明,也影响了周边诸国向中国朝贡、学习。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在二百八十多年的战乱之后重新统一了中国。
隋末大乱严重分裂,经过九年的统一战争唐朝建立。
所以史学家常把“隋唐”并称。
在这三百多年间中国的封建社会得到很大的发展。
隋朝鼎盛时期北至东北辽宁一带,西至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东临东海,南至越南北部一带。
唐朝鼎盛时期北至贝加尔湖以北和外兴安岭,西至中亚的咸海,东至库页岛,南至越南北部。
隋唐历史公元581年隋朝建立,隋文帝是开国皇帝,主要的贡献是创立新的选官制度;创立《开皇律》;律法不比南北朝时更加残酷,兴建义仓;简化地方官制。
隋文帝时期,国家繁荣强盛,政治清明,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好局面,为了纪念隋文帝的功绩,人们把隋文帝时期尊称为“开皇之治”。
隋炀帝过度残暴的征敛,导致民不聊生,百姓大规模起义,发生严重战乱,人口锐减到200余万户,隋炀帝逃到江都,叛军反,被缢弑于江都,仅存在了几十年隋朝便宣告灭亡。
唐朝,从公元618年建立,到907年被朱温灭掉,共存在了289年。
唐朝分前期和后期,中间以安史之乱为界限,前期是昌盛期,后期则是衰亡期。
唐高祖建立了唐朝,而唐太宗李世民领兵用十年时间完成了统一大业。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成功登位后,励精图治使唐朝在中国封建社会空前繁荣,出现了“贞观之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此后,唐玄宗时期又出现了“开元盛世”,国强民富,升平之世再次出现。
但同样也是在唐玄宗时期发生了安史之乱,从此唐朝走向了衰亡。
宁欣:隋唐五代的历史发展脉络

宁欣:隋唐五代的历史发展脉络隋唐五代的历史发展脉络隋唐五代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隋朝(581年至618年)隋朝虽然享国短暂,但它为强大的唐王朝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隋朝结束了四百余年的分裂割据,恢复了全国的统一。
北朝后期,中原地区各族人民已经逐渐实现了民族间的融合,南方经济不断发展,不仅为统一创造了物质基础,也孕育了强有力的客观需求。
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
北方入据中原的少数民族完成了从游牧向农耕经济的转化后,社会经济也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具备了统一的雄厚物质基础。
同时,北强南弱的局面异常明显。
因此,隋文帝在经过精心的准备和布置之后,很快平定南方,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二是隋朝对秦汉以来的制度进行了总结,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如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在地方,整顿了南北朝以来行政机构重叠混乱的状况,实行州、县两级制,把对地方官员管理和控制的权力收归中央;在选举制度上,废除了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从而打破了门阀士族对仕途的垄断,使国家政权建立在更广泛的阶级基础之上,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吏治的改善。
在兵制上,隋文帝对府兵制进行了改革,把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起来。
隋文帝还下令修订法律,在北魏、北齐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开皇律》。
此外,文帝还下令整理户籍,实行均田,对50岁以上的均田民允许以庸代役,推行输籍法,统一度量衡、货币等。
隋朝的这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具有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
唐承隋制,正是在隋朝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各项制度,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隋炀帝即位之后,在政治上,进一步深化了文帝的改革,从而使三省制最终得以确立,开创了唐代以知政事官为宰相的先河,进一步限制和削弱了门阀士族;科举制中增设了进士科,形成了通过考试选拔不同层次人才的更佳模式,最终完成了从察举制到科举制的过渡。
隋唐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隋唐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不仅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政治制度变革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成为了后来的史册中的重要记录,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
一、大运河的开凿和运输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它是隋朝时期开始修建的,整个工程历时6年,历时开凿出了一条连通了黄河与长江的南北大动脉。
这条运河总长达1800多公里,横跨八个省区,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
大运河的开凿为东西方的贸易和交流提供了方便,使得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更加繁荣和便利,对于这个时期中国的发展和繁荣贡献巨大。
同时,大运河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场所之一。
在唐代,大运河的运输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数字。
唐代人口普查中,从江南运输到东北的盐产量就达到了640多万斤,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由此可以看出,大运河的开凿使得运输更加便利,经济辐射能力更加强大,这也是唐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二、李世民的兵权之争李世民是唐朝时期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也是唐朝最早的拓土者之一。
在唐太宗即位前夕,李世民与其兄长李建成、李元吉一起进行了兵权之争。
由于唐太宗当时仅仅是太子,并没有实权,因此皇嗣之争变得非常激烈。
起初,李建成拥有五府千总的权力,李世民随之迎合,李元吉则伺机反抗。
后来,李建成因为信不直,声不中,被李世民与李元吉分别打败,最终李世民成功夺得了皇位,并开始了他的统治。
李世民后来的历史地位很高,被誉为“开国之君”。
同时,他还使得唐朝渐渐走向强盛,朝廷文化和军事力量均得到加强。
至今,人们对他的评价仍是由好评到高度评价。
三、诗歌的鼎盛和文化荟萃在隋唐时期,文学和诗歌都达到了顶峰。
这是由于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和经济的发达共同推动的产物。
在这个时期绝大多数诗人的写作场景都集中在宫廷内,许多高层领导也都是诗人,他们的共同创作和分享让中国文化在这个时期变得十分灿烂。
唐朝的最高繁荣时期可以追溯到唐玄宗时期,他开创的“开元盛世”不仅是经济发展,更是文化的真正起点,这个时期看到许多诗集如《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诗歌作品被流传,从而成为中华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篇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子虔《游春图》
敦 煌 壁 画
敦 煌 壁 画
外交
• 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 合同为一家 • 与外国的交往 • 鉴真东渡与玄奘西游
文 成 公 主
文 成 公 主 庙
结语
• 同学们, • 让我们铭记这盛世大唐, • 开创济
• 大运河开通的时间、目的、界限、水 域、意义?
• 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 陶瓷、茶
京杭运河杭州段
唐三彩
越窑 青瓷
白瓷
唐 代 服 饰
唐装
文化
• 科举制的诞生、完善、影响; • 建筑:赵州桥,长安; • 雕版印刷《金刚经》 • 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 书法;颜体、柳体 • 绘画:人物画 • 敦煌莫高窟
隋唐历史回顾
乾陵:中国唐高宗李治和武则 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乾 县
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高宗李 治死于弘道元年(683)十 二月, 光宅元年(684)葬于乾陵。武则 天于神龙元年(705) 死于洛阳, 神龙二年(706)五月合葬于乾陵。 1958年陕西 省文物管理委员 会对乾陵进行勘察。1960~ 1972年先后 发掘 5座陪葬墓。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