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手机信息推送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短信推送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短信推送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智能手机的升级换代和互联网的普及,手机短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方式。
眼下,我们的手机每天都会收到若干条短信,其中不乏一些是我们感兴趣的信息内容,但更多的是让我们感到无聊和烦躁的广告宣传或垃圾信息。
这些繁琐和重复的信息让我们感到疲惫,甚至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厌恶短信。
在这样的情境之下,为了更好地让用户获得有用的信息,并且避免用户被烦扰或打扰,我们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短信推送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为用户推送最有价值的信息,拒绝无用的信息干扰。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这个系统的原理、功能和实现过程。
一、系统设计思路主要是通过数据收集和处理,数据挖掘与分析,以及短信智能推送的方式,实现一个具有智能化和自定义化的短信推送系统。
二、功能1. 大数据采集和处理该系统将通过收集包括用户个人信息、用户行为数据和网络服务数据等多种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存储,从而构建庞大的数据集。
数据集将包含用户的浏览历史记录、购物记录,社交圈子,位置记录等。
2. 数据分析与挖掘通过使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用户的偏好和行为模式,从而为接下来的短信推送提供有力的支持。
3. 短信智能推送通过吸纳用户的行为数据,该系统可以为每个用户推荐最符合其个人喜好和需求的信息,减少了无关信息和广告的干扰,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在推荐时,考虑到用户可能存在日夜生活规律的变化,系统还会根据用户的活动时间和时间等因素作为参数,定制化地进行个性化推荐。
三、实现过程1. 数据采集与清洗该系统通过增加用户行为追踪功能以及增加用户偏好设置等方式,收集和整理用户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工作,清理掉一些无用的数据。
2. 数据挖掘通过将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提取与用户偏好相关的特征值,快速、准确地建立用户画像。
3. 智能推送系统在推荐信息时,按照用户的偏好和需求进行筛选,通过智能算法对符合用户特征的信息进行过滤,这些信息也将被向用户推荐。
手机信息管理系统模型详细设计方案

手机信息管理系统模型详细设计方案概述手机信息管理系统是一款基于手机终端的信息管理软件,主要用于帮助用户进行通讯录、短信、文件等信息的管理。
本文档旨在描述手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系统架构、数据结构和算法、界面设计、系统测试等内容。
系统功能模块基本功能模块包括:通讯录管理、短信管理、文件管理三个模块。
通讯录管理主要用于管理用户的联系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地址、电子邮件等信息;短信管理主要用于管理用户的短信信息,包括收发短信、草稿箱、已发送、已删除等;文件管理主要用于管理用户的文件信息,包括上传、下载、删除等。
系统架构手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采用MVC设计模式,即模型-视图-控制器设计模式。
其中,模型负责管理数据,在本系统中,模型主要负责存储用户的通讯录、短信和文件信息;视图负责显示数据,在本系统中,视图主要负责显示用户的通讯录、短信和文件信息;控制器负责和用户进行交互,并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调用模型和视图处理数据和界面显示,从而实现业务逻辑。
数据结构和算法通讯录数据结构采用哈希表,其中键值为电话号码,值为联系人信息的链表。
哈希表可以实现快速的查找操作,并且可以解决哈希冲突的问题;联系人信息的链表可以实现快速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
短信数据结构采用单向链表,其中每一个节点表示一条短信,包括收件人、发件人、时间、内容等信息。
单向链表可以实现快速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文件数据结构采用二叉树,其中每一个节点表示一个文件,包括文件名、类型、大小等信息。
二叉树可以实现快速的搜索和排序操作。
系统界面设计系统界面采用简洁、直观、易用的设计风格,符合Android Material Design规范。
主界面采用底部导航栏设计,包括通讯录、短信、文件三个选项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进入相应的功能模块。
通讯录界面采用列表显示联系人信息,在列表头部提供搜索框和添加按钮,方便用户快速查找和添加联系人;短信界面采用列表显示短信信息,在列表头部提供选项卡切换各种类型的短信,左滑右滑操作可实现短信的删除和标记等操作;文件界面采用树状结构显示文件信息,支持点击展开和收起,右滑可弹出菜单实现文件的上传、下载和删除等操作。
《2024年Android手机界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Android手机界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Android手机作为一款便携式智能设备,其用户界面(UI)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本文将详细介绍Android手机界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二、系统需求分析1. 用户需求:Android手机界面管理系统应具备高效、易用、美观的特点,能够满足用户对手机界面的个性化定制需求。
2. 功能需求:系统应支持界面元素的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支持界面主题的切换与定制,同时具备兼容性,可适配不同型号的Android手机。
三、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
数据层负责数据的存储与访问,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业务逻辑,表示层负责用户界面的展示。
2. 界面设计:遵循Android系统设计规范,采用扁平化设计风格,提供丰富的界面元素供用户选择与定制。
3. 主题定制:支持用户自定义主题,包括颜色、字体、图标等,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四、系统实现1. 数据层实现:采用SQLite数据库存储用户界面数据和主题数据,提供数据访问接口供业务逻辑层调用。
2. 业务逻辑层实现:负责处理用户界面管理相关的业务逻辑,如界面元素的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以及主题的切换与定制。
3. 表示层实现:采用Android开发技术栈,包括Java语言和XML布局文件,实现用户界面的展示。
同时,利用Android提供的API实现界面元素的动态添加与修改。
五、系统功能实现细节1. 界面元素管理:通过自定义的View类或布局文件实现界面元素的管理,包括按钮、文本框、图片等。
系统支持动态添加、删除和修改界面元素,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2. 主题定制功能:提供丰富的主题颜色、字体和图标供用户选择与定制。
用户可在系统设置中切换主题,同时保存用户的个性化设置。
3. 兼容性设计:考虑不同型号的Android手机屏幕尺寸和分辨率差异,采用自适应布局技术,确保系统在不同设备上都能良好地运行。
完整的消息推送流程设计

完整的消息推送流程设计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消息推送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设计一个完整的消息推送流程出发,从人类的视角进行叙述,以保证文章的自然度和流畅度。
二、用户订阅用户需要主动订阅感兴趣的消息推送服务。
他们可以通过安装相关应用程序或访问网站来注册账号,并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领域。
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自由选择订阅频率和推送方式。
三、消息分类与整理在用户订阅后,系统将根据用户的订阅信息,将各类消息进行分类整理。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实现,以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消息生成与编辑系统根据用户的订阅信息和系统内部的内容资源,生成相应的消息内容。
在生成的过程中,系统会根据用户的偏好和兴趣,筛选和编辑合适的内容,并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五、消息推送生成和编辑完成的消息将通过推送通道发送给用户。
推送通道可以是手机应用程序、电子邮件、短信或其他即时通信工具。
系统根据用户的设定,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或事件触发条件,将消息推送给用户。
六、用户阅读与互动用户在收到消息推送后,可以选择阅读和互动。
他们可以点击推送通知,进入应用程序或网站,查看完整内容。
用户还可以对消息进行点赞、评论、分享等操作,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
七、反馈与优化系统根据用户的阅读和互动行为,收集用户的反馈信息。
这些反馈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偏好、喜好、不满意之处等。
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不断优化消息推送流程,提供更加个性化和贴近用户需求的服务。
八、安全与隐私保护在整个消息推送流程中,系统需要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得到充分的保护。
系统应采取严格的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措施,防止用户信息被泄露或滥用。
九、结语通过设计一个完整的消息推送流程,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便捷的信息获取服务。
同时,系统也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以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我们相信,在人类的视角下,消息推送流程将更加人性化和有效。
《2024年Android手机界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Android手机界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Android系统以其开放性和易用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手机界面作为用户与设备交互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篇论文旨在介绍一个高效且灵活的Android手机界面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该系统致力于优化用户界面操作流程,提供友好的用户体验。
二、系统需求分析首先,对Android手机界面管理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
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界面设计:系统应提供多样化的界面设计,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审美需求。
2. 交互性:系统应具备优秀的交互设计,使用户操作更加便捷、直观。
3. 响应速度:系统应保证快速的响应速度,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4. 兼容性:系统应兼容不同型号、不同配置的Android手机。
5. 安全性:系统应具备数据保护和隐私保护功能。
三、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进行系统设计。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架构设计: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架构模式,将数据模型、视图和控制器分离,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 界面设计:采用Android原生控件和自定义控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多样化的界面设计。
同时,采用响应式设计,使界面在不同分辨率的屏幕上都能良好地显示。
3. 交互设计:根据用户行为习惯和操作习惯,设计直观、便捷的交互方式,如手势操作、语音控制等。
4. 数据处理:建立高效的数据处理流程,包括数据的存储、读取、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采用SQLite数据库或云存储技术,保证数据的快速访问和安全存储。
5. 安全设计:采用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
同时,设置权限管理,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四、系统实现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实现。
主要步骤包括:1. 编码实现:根据设计文档,使用Java或Kotlin等编程语言进行编码实现。
包括界面开发、数据处理、交互逻辑等部分的实现。
Android平台下移动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Android平台下移动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移动健康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健康管理平台,旨在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数据、监测健康状况、制定健康计划和获取健康信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健康管理系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在Android平台下移动健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移动健康管理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根据用户群体和功能需求,我们可以确定系统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用户注册与登录: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号或邮箱注册账号,并使用账号密码登录系统。
健康数据录入:用户可以录入个人健康数据,如身高、体重、血压、血糖等。
健康数据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用户录入的健康数据,并生成相应的图表展示。
健康计划制定: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健康计划,并设置提醒功能。
健康资讯推送: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健康数据和兴趣推送相关的健康资讯。
2. 系统架构设计基于以上需求分析,我们可以设计出移动健康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
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用户模块:负责用户注册、登录、个人信息管理等功能。
数据录入模块:负责用户录入个人健康数据。
数据监测模块:负责监测用户录入的健康数据,并生成相应的图表展示。
计划制定模块:负责用户制定健康计划和设置提醒功能。
资讯推送模块:负责根据用户的健康数据和兴趣推送相关的健康资讯。
3. 系统实现技术选型在Android平台下实现移动健康管理系统,我们可以选择以下技术进行开发:开发语言:Java或Kotlin开发工具:Android Studio数据库:SQLite或Room网络请求框架:OkHttp、Retrofit图表展示库:MPAndroidChart推送服务:Firebase Cloud Messaging4. 系统功能实现4.1 用户注册与登录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号或邮箱注册账号,并使用账号密码登录系统。
基于Android的校园APP的设计与实现——以“校园学生信息服务助手”APP为例

2021年1月10日第5卷第1期现代信息科技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Jan.2021 Vol.5 No.1992021.1收稿日期:2020-11-28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青年创新创业能力模型及实践研究——以江西为例(JD1609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基于Android的校园APP的设计与实现——以“校园学生信息服务助手”APP 为例余丽娜(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摘 要:为了满足学生能随时随地掌握校园学生信息的需求,在研究学生日常基本需求及行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基于Android 的“校园学生信息服务助手”APP 。
在确定开发方案和总体结构的基础上,确定了“校园学生信息服务助手”的核心功能,具体包括:个人信息管理模块、课程表模块、校园论坛模块、私人会话模块。
通过该APP ,学生可以查询自己的课程信息、发表以及回复主题帖、收藏帖子及关注用户、查看用户间的热门话题、进行用户间的聊天交友。
关键词:校园;服务助手;Android 中图分类号:TP3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706(2021)01-0099-03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ampus APP Based on Android——Take “Campus Student Information Service Assistant” APP as an ExampleYU Lina(Jiangxi Youth Vocational College ,Nanchang 330045,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to master campus student information anytime and anywhere ,“campus studentinformation service assistant ” APP based on Android i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students ’daily basic needs and behaviors. On the basis of determining the development plan and overall structure ,the core functions of the “campus student information service assistant ” are determined ,which specifically include :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odule ,curriculum module ,campus forummodule and private conversation module. Through the APP ,students can query their course information ,publish and reply to topic posts ,collect posts and follow users ,view hot topics among users ,and chat and make friends among users.Keywords :campus ;service assistant ;Android0 引 言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之余,能有效地扩大自己的交际网络,丰富日常生活,解决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生日常活动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满足学生群体空闲时间交流的特定需求方面,笔者开发了基于Android 的“校园学生信息服务助手”APP ,该APP 主要面向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生,提供一些基本功能及交流讨论方式的校园移动应用。
手机APP的推送通知功能设计与实现

手机APP的推送通知功能设计与实现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APP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与用户保持互动,APP的推送通知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着重探讨手机APP的推送通知功能的设计与实现,以提供用户便利、增加用户粘性,并提升APP的用户活跃度。
一、推送通知功能的设计推送通知功能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用户需求和使用习惯,以及实现技术和资源的可行性。
在设计推送通知功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用户个性化设置:用户应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设置推送通知的类型、频率和时间段。
例如,用户可以选择接收新消息通知、促销活动通知等。
2.精准目标推送:根据用户的兴趣、地理位置等信息,将相关的消息推送给用户,以提高推送通知的点击率和用户满意度。
例如,根据用户所在城市,推送当地的天气预报和周边美食推荐。
3.及时性和实时性:推送通知应保证及时传达给用户,并且能够在用户打开APP后立即显示相应内容,避免用户错过重要信息。
4.频率控制:推送通知的频率控制需要考虑用户的接收能力和疲劳度。
过多的推送通知可能会打扰用户,甚至导致用户卸载APP。
5.多渠道推送:推送通知不仅可以通过APP本身实现,还可以通过短信、邮件、微信等多种渠道进行推送,以增加消息的可达性。
二、推送通知功能的实现推送通知功能的实现主要涉及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开发工作。
下面将分别介绍两者的具体实现方法:1.客户端实现:客户端需要集成推送服务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如极光推送、个推等。
通过SDK提供的接口,APP可以向推送服务器注册设备、订阅推送通知、接收并展示推送通知等功能。
2.服务器端实现:服务器端需要搭建推送服务器,并与客户端进行通信。
推送服务器可以使用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推送服务,如Firebase、APNs(Apple Push Notification service)等。
服务器端需要将推送内容与目标用户进行匹配,并将推送通知发送到相应的推送服务提供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第23卷第7期技术与市塌技术研发Android手机信息推送管理系统设计殷晓静(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24)摘要:以Android手机为例,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信息推送管理的设计。
对项目的业务需求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业务需 求和系统指标进行分析,明确系统设计的方向,再对应用服务器、代理服务器、手机客户端进行设计,最后进行数据库的 设计。
关键词:Android手机;信息推送;系统设计doi:10. 3969/j.issn.1006 - 8554. 2016.07.0391需求分析在系统进行开发设计之前,首先要详细地分析项目的业务 需求,确定系统所要达到的指标,将业务需求与系统指标转化 为相应的技术问题,然后经过广泛地调研,以便确定整个系统 的架构,从而保证系统能满足项目的要求,避免出现麻烦。
通 过需求分析,充分了解了企业对于终端使用所遇到的问题,针 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指标,为系统设计提出了明确方向,避免需求与实现相分离的情况,最大限度降低系统设计变更所 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2总体设计要想实现推送功能,不管是Blackberry系统的推送,还是 I0S 的apple push notification service,以及 Android 的C2DM,必 须要与智能终端保持TCP/IP长连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 的实吋推送。
但是智能终端资源有限,必须降低网络流量及终 端电量的消耗。
同时,考虑到要适应高度动态的移动网络,本 系统选用发布/订阅机制来实现。
客户端向代理服务器订阅相应的主题,管理端即发布方就 可以通过向代理服务器的相应主题发布信息,实现通知命令的 发布和远程终端的管理。
同吋,应用服务器通过订阅特定的主 题,来接受客户端发布的信息(即客户端的回复信息)。
消息代 理服务器(中间件)的引人,使通信的参与者在空间、时间和控 制流上完全解耦,其特别适用于高度动态的移动网络环境,为 通信参与者能够高效可靠地进行消息传送,很好地实现推送服 务。
整个系统主要由应用服务器、代理服务器、手机客户端三 部分组成。
应用服务器包含两部分。
①作为Web服务器。
管 理者可以通过Web网页访问Web服务器发布通知、企业新闻、工作安排。
同吋管理者也可以下发管理指令来获取手机终端 的信息和远程管理手机终端。
②作为手机客户端回复信息的 订阅方,将回复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
代理服务器主要目的是 为了完成实时推送功能。
它负责接收和存储来自应用服务器 的推送内容,并最终推送给手机终端。
手机客户端的主要功能 是维持与代理服务器的连接,能够实时接收推送内容,并作出 相应的处理,如推送信息的呈现、命令的执行、命令执行结果的 回复。
同时,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直接访问应用服务器,获取 更详细的文件和资料。
2.1应用服务器设计系统采用结构。
系统的开发、维护、升级等非常方便,而且模式方便企业不同部门的使用,便于管理。
管理者可通过浏览 器随时随地访问应用服务器,实现消息的发布和智能终端的管 理。
从系统的逻辑功能上看,应用服务端的主要功能为信息发 布及远程智能终端管理。
而为了实现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将系 统分为前台显示和后台管理两大类。
前台显示仅仅为了提供 浏览、查询显示功能,后台管理才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后台管 理有六个功能模块:录验证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终端管理模 块、推送内容管理模块、文件上传下载模块。
前台显示有新闻 任务呈现模块、员工行程呈现査询模块、推送日志呈现查询模 块。
2.2代理服务器流程分析代理服务器是为了实现发布订阅,完成系统实时推送功能 最重要的部分,它通过主题以消息的形式在应用程序间传递数 据。
订阅者首先向broker进行主题订阅,发布者向该主题发送 消息,然后broker将该消息按主题发到订阅该主题的客户端 上。
此处的消息,是通信双方所传递的消息。
broker的基本要 求是①接收主题的订阅;②进行消息的存储和转发。
由于系统中存在大量的订阅者(智能终端)和发布者(管 理者),代理服务器要对这些用户进行管理和维护,并且代理服 务器要具备对订阅的管理和匹配、消息路由、消息存储、身份认 证、保证QoS等功能。
2.3 手机客户端设计手机客户端的功能模块中,客户端作为订阅者,主要是接 收推送来的指令并执行,然后回复执行结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 员工的工作效率,还添加了辅助功能。
具体的功能划分为:用 户登模块、密码设置模块、系统设置模块、通知显示模块、网络 通信模块、上传下载模块、备份删除校块、日志记录模块等。
3数据库设计数据库作为一种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的仓库,是整个 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数据库的设计的完整性和合理性直 接影响系统的成败。
不管是应用服务器还是手机客户端,都需 要数据存储过程,下面将分别介绍应用服务端和手机客户端的 数据库设计。
3.1 应用服务器数据库设计根据应用服务器的需求和应用服务器的设计介绍,本系统 构建了十几个数据表。
下面介绍系统中最重要的两个表格:新87技术研发TECHNOLOGY AND MARKET Vol.23, No.7,2016闻任务记录表和推送历史记录表。
3.1.1新闻任务记录表新闻任务记录表字段有新闻任务的唯一 ID、标题、内容、发布人、该新闻任务的所属部门、发布时间、点击数和类别。
类 别只有两类,即新闻和任务,分別用〇和1代表。
该记录表保 存管理员发布的所有企业新闻和工作仟务,供员工通过w eb或 者Android客户端浏览査看。
3.1.2推送历史记录表推送历史记录表的字段有手机IMEI、推送机灵代号、推送 时间、推送内容、反馈时间和反馈内容。
信息获取指令和远程 操控指令针对特定终端,需要记录该终端IM EI号,推送内容即 为指令表格中的设定值。
而对于新闻任务推送的历史记录,推 送到特定的主题,不需要记录手机的IM EI号。
同时,不需要客 户端回复,反馈结果跟时间为空,推送的内容为该新闻或任务 的唯一编号。
3.2手机客户端数据库设计在Android系统中提供了多种存储方式,如SharedPrefer-ences,它可以将数据保存到应用程序的私有存储区,数据仅能 被写人这些数据的软件读取。
这种存储方式是最容易使用,也 相当安全。
因此在系统配置、密码设置和订阅发布的配置采用 这种方式。
当然,Android系统还支持文件存储、SQLite数据库 等方式。
根据前面客户端的设计,主要构建三个表格存储数据,即新闻任务表、推送日志记录表和G PS信息表。
下面分别介绍三 个表的具体结构。
3.2.1新闻任务记录表新闻任务记录表主要记录管理者发布的新闻和任务信息,员工可在任何时候浏览查看,也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删除己经不 再需要的新闻和任务。
(上接第86页)1 470.27 1^/&亚甲基蓝吸附值3〇1111/0.1&得率16.35%。
所 以在本实验条件下,确定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浸渍 20 min后120丈下脱水2 h,微波功率700 w,微波辐射时间 12 min,碳酸钾与紫茎泽兰的比例为1.25 :1。
5优质活性炭制备及机理分析通过对碳酸钾各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备活性炭的孔结构 进行分析阐述,对活化机理进行阐述,并与实验相结合,对实验 结果及其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5.1活性炭的孔结构分析活性炭之所以对很多物质有很强的吸附性能,是因为它具 有独特的孔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表面化学性能。
因此人们把比表面积作为表征活性炭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 是,目前还不能做到直接测定活性炭等吸附剂的比表面积,通常 是利用氮气吸附法来间接测定,即通过实验测定活性炭等吸附 剂对气体吸附质的吸附量,然后选择合适的吸附理论来间接计算。
微波一碳酸钾法所制紫茎泽兰活性炭孔径分布比较均匀,又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孔直径以内,在左右达到峰值,所以在 氮气吸附时很快就达到吸附平衡,与吸附等温线相符合。
5.2 碳酸钾活化机理分析通常认为碳酸钾与碳反应形成钾和一氧化碳时,会消耗掉 部分的碳,从而形成一些孔隙。
在碳酸钾分解为氧化钾和二氧3.2.2推送日志记录表推送日志记录表主要是完成对整个推送过程的记录,包括接收到的推送指令、推送时间、推送内容,也包括Android终端执行后的反馈结果等信息。
该记录表也可以供开发人员查看,对软件进行改进。
3.2.3 G PS信息记录表G PS信息记录表主要定时收集所在位置信息。
主要包括当时时间和经、纬度。
4结语笔者主要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分析了系统的目标需求、总体设计系统的各个模块。
根据系统设计,选取合适的通信协议,制定了主题空间和通信交换格式具体内容,并阐述了系统数据库的构建,为下一步系统的实现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1]刘东明.移动互联网发展分析[J].移动通信,2010(4):59 -62.[2] 游思佳,赵久成,伏京生.黑莓推送机制和联通黑莓业务发展分析[J].信息通信技术,2011(6)J 5 -79.[3]姜梦兰.基于消息中间件服务靠性保障方案的研究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4]高静,段会川.JS0N数椐传输效率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2(7) :2267 -2270.[5]刘培基,武亚娟.PUSH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J].通信世界,2001 (31 )J1 -32.作者简介:殷晓静(1984 -),男,山西朔州人,2007年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朔州市烟草专卖局朔城区局职员。
化碳的分解反应,也有助于孔的形成,分解生成的氧化钾与碳反应钾和一氧化碳时,也会有助于形成更多的孔隙,使孔隙结构变得更为发达。
同时,当活化温度超过钾的沸点762T时,钾会变成蒸汽,并扩散进人碳层,促进孔的形成和扩展。
由于钾离子较小,故炭内形成的孔以微孔为主,这与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符合的。
6结语以紫茎泽兰为原料,微波辐射化学法制备优质活性炭,其工艺是可行的,这为烟杆废弃物和紫茎泽兰的开发利用找到了较好的途径。
合理有效地对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不仅可以保护环境,减轻生态压力,还能创造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1]马柏辉,叶李艺,张会平.活性炭的生产及发展趋势[J].福建化工2002(4) :65 -67.[2]邦其庚.活性炭的应用[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5 -7.[3]吴新华.活性炭生产工艺原理与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3 -10.作者简介:王超(1985 -),女,江苏南京人,本科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现从事于教师工作。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