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货币联盟论文
欧元:货币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兼论对建立东亚货币联盟的启示

2 减 少 汇 率 的 不 确 定 性 .
由于汇率风险的减少 , 贸易 、 产 、 资 领 域 的风 险 也 随 之 降 生 投 低 , 些 都 有 利 于 贸 易 , 产 和 投 资 的 发 展 , 进 了分 工 和 生 产 的 这 生 促
1制 度 层 面 .
N B 是 执 行 机 构 。 从 政 策 目标 上 , 洲 央行 参 考 德 国银 行 的长 期 Cs 欧 有效 的 最 终 目标 及 其 一 贯 性 的 政 策 经 验 来 制 定 货 币 政 策 目标 , 工 具 。 进行 独立性方 面的设计 , 现 为明显 的非对称 性安排, 由 和 表 即 主 导 国( 国) 货 币 供 给 量 和 利 率 决 定 其 他 成 员 国 的货 币 供 给 量 德 的 和利 率 。 2分 散 财 政政 策 的 协调 .
21 0 0年 l 2月 总第 2 1 3 期
欧元 : 币一体化 的成功 经验 货
兼 论 对 建 立 东 亚 货 币 联 盟 的 启 示
复旦 大学经济 学院 朱冬 雪
引 言 世 界 经 济 越 是 向 前 发 展 , 越 是 表 现 出 了各 个 经 济 体 间 的 融 就
合 与 相互 影 响 。一 国 的经 济 政 策 所 改 变 的不 仅 是其 国 内 自身 的 发
进 一 步 扩 大 。 立 统 一 货 币 区还 有 利 于 整 合 区 内金 融 资 源 , 低 投 建 降 融 资成 本 与 风 险 。 域 货 币 一 体 化 不 仅 有 利 于 区 内 金融 资源 共 享 , 区
建立东亚货币联盟的可能性分析和初步设想

财贸研 究
2 0 . 024
建 立 东 亚 货 币 联 盟 的 可 能 性 分 析 和 初 步 设 想
陈 小 蕴
( 东 师 范 大 学金 融 系 2 0 6 ) 华 002 内容提 要 根 据 最优 货 币区理 论 , 亚经 济 区域 在 生产 要 素 的 流 动 性 、 济 体 的 开 放 性 、 观 经 济 东 经 宏
政策的一致性 , 以及 次 区域 承 受外 部 冲 击 的对 称 性 方 面 比较 接 近 最 优 货 币区 的 标 准 , 利 于 东亚 建 立 货 有
币联 盟 。但 是 , 东亚 的 经 济 趋 同性 差 、 济 发 展 水 平 差 异 大 等 因素 构 成 了 东亚 货 币联 盟 建 立 的 障 碍 。要 经
来 说 , aomi Mar( 9 9 通 过 比较 东亚 及 欧 洲 其 他 扰 动 因 素 , 现 亚 洲 扰 动 因 素 的 规 模 比 欧 洲 大 , B yu 和 uo 19 ) 发 但调 整 速度 比 欧 洲 快 , 一般 而 言 , 素 市 场 的 流 动 性 越 差 , 扰 动 因 素 的 调 整 越 慢 , 此 我 们 认 为 , 对 要 对 因 相 于 欧洲 , 亚 的劳 动 力 市 场 更 为 灵 活 。相 反 , o o a ( 9 0 认 为 , 亚 基 本 不 存 在 这 个 条 件 。 对 此 , 东 H l w y 19 ) l 东 我 们 尚 无 足够 的 数 据 以予 以论 证 。 2 经 济 体 的 开放 性 . 经 济 体 系 越 开 放 , 内贸 易 量 越 大 , 易 成 本 越 低 , 员 国采 用 共 同 货 币 所 获 得 的 利 益 越 大 。 区 交 成
即最 优 货 币 区 。
从成本和收益看东亚货币一体化

从成本和收益看东亚货币一体化摘要: 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动荡,面对危机东亚各国迫切需要加强金融合作,联合抵御金融危机,本文着重从成本收益出发,分析了实现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
关键词:最优货币区 ;成本和收益; 东亚abstract: the u.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triggered a global economic turmoil in 2007 year, east asian countries need to strengthen financial cooperation in the face of crisis; the urgent to jointly resist the financial crisi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departure from the cost-benefit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monetary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key words: optimal currency area; costs and benefits; east asia 中图分类号:f8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2104(2012)1 亚洲货币一体化理论基础货币一体化的基础理论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由蒙代尔首次在论文中提出。
蒙代尔认为,在货币联盟内部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情况下,需求转移造成的外部不均衡可以被要素转移清除。
基于此提出了货币区内应该实现单一货币或固定汇率的主张。
埃西亚马,威力特等人从货币区的成本和收益方向研究最优货币区。
货币区的成本和收益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调整国内政策保证与单一货币联盟政策一致性而带来的成本和收益。
第二,加入货币联盟后一国所要付出的长期成本和收益分析,这项分析表明了两种理论内在的一致性,货币区的一系列标准与加入单一货币区的成本和收益分析是统一的,而不是矛盾的。
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中的核心国

家 ,或强 大 的经济政 治联合 体 的积极推 动 。从 欧 洲 货 币一体化 的实践看 ,法 国和德 国两个 核心 国起 了 十分 关键 的作用 ,从 建立 欧洲货 币体 系到建立 欧 洲
经 济 货 币联 盟 ,直 到 最 后 统 一 货 币 ,与 两 国 的 直 接 推 动 是 分 不 开 的 。 这 对 当 前 尚处 于 低 级 阶段 的 区域
佟 锦 霞
( 东北财 经大学 ,辽宁 大连 162 ) 103
摘
要 :区域货 币合作是 2 0世纪后期 以来 国际货 币体 系的主要 变革 ,也 将成 为 2 1世纪 国际货 币体 系的
主流趋势。经济全球 化和区域金 融一体化的迅速发展 ,给 东亚 地 区提 出了一个现 实的 紧迫课 题 :作为世界 经 济的重要一极 ,东亚各国有必要加 强本地 区内的金融协调 与合 作 ,东亚 区域货 币面 临着重新 整合 的必要 与趋
维普资讯
20 第 3 0 6年 期
边疆经 济与 文化
THE B ORDER E CONOMY AND C 1U Uc1REN .. o 3
( 总第 2 期 ) 7
Ge ea. . 7 n r No2 1
论 东亚 区域 货 币合 作 中的核 心 国
势。
关键词 :东亚 ;货 币合作 ;欧元 ;核心 国 中图分类号 :F802 . 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17 —5O (06 3— 08— 2 62 49 20 )0 09 0
布 雷 顿 森 林 体 系 解 体 以来 ,经 济 区 域 化 成 为 世 界 经济 的一个 主要 特 征 ,与经 济 全 球 化并 行 发 展 。 同 时 ,区 域 货 币合 作 成 为 国际 货 币金 融 领 域 的 一 个 发 展 趋 势 。 作 为 美 国 、 欧 盟 之 后 的世 界 经 济 第 三 极 东 亚 地 区 ,建 立 区 域 合 作 尤 为 重 要 。
东亚货币合作经济基础的实证分析

Ab t a t s r c :Aln t h e e o me to c n mi lb l a in a d r go aiai n,r g o lc o e ain o o g wih t e d v lp n fe o o c go a i t n e i n lz to z o e ina o p r to n
年 代 以来 历 次大 的金 融危 机 ,包括 2 0 0 7年 由美 国
7 6
冲击 ,这次危机也再次暴露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
重大 缺陷 , 国际货 币体 系改革 、 亚洲 区域 的经济合 作
再一次引起 了亚洲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高度关注 , 周
※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 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
一
美元本 位制 ( 管 19 尽 99年 1 诞生 了欧元 , 其 月 但
融领域的合作的重要性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才有了 实质性 的进 展 。 然而时 隔 1 , O年 刚刚处在 危机恢复 、
发展 阶段 的亚洲 国家经济再 一次经历 了金融 危机 的
稳定 性 、 国际 影 响力 还 远无法 与美 元 同 日而语 )美 ,
盟那样 的货 币联盟 。 关键词 :东亚货 币合作 最优 货 币区 相 关性 向量 自回归
An Em piia a y i ft eEc n m i s fM o t r rc l An l sso o o cBa eo ne a y h
Co pe a i n i s i odwokn . o g tr h r r ig
Ke o ds:Ea t in mo ea o pea in o tma u r n ya e r l v n e VAR yW r s a n tr c o r to p i l re c r a ee a c As y c
东亚货币合作:人民币能够成为主导货币吗?——基于Finger-Kreinin指数的新证据

东亚货币合作:人民币能够成为主导货币吗?——基于Finger-Kreinin指数的新证据苏治;赵然【摘要】Abstract: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tsunami in 2008, the crisis in the euro and dollar area hap- pened frequently and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is increasing criticiz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opti- mum currency areas of recent advantages, this paper putsforward "trade integration degree" should determinewhether RMB can become dominant regional currency key factors, and further calculates the East Asian coun- tries and China and Japan~ Finger- Kreinin export similarity index and trade dependence index and analyzed the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that RMB becomes dominant regional currency in the monetary cooperation of East Asia curren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e :similarity" and "dependence".%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后,欧元区和美元区频频发生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诟病日益增多。
东亚货币合作进程中的障碍因素分析

的国家, 但由于经济衰退和走出困境举步维 艰,不可能担此重任。但作为世界上仅次于 美国的第二经济国家,日本一直在积极谋求 融支 东亚货币 持。 合作真正的 讨论始于20 世 纪90 年代末,特别是 1997 亚洲金融危机的 日元的国际化, 实现在亚洲起主导货币的目 爆发给整个东亚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标。中国也是亚洲的大国,一贯以积极、负 也使各国和地区认识到区域货币合作的迫切 贵任的态度参与国际事务, 特别是在亚洲金 性和重要性。 首先, 东亚地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融危机中做出了牺牲和实质性贡献。但就 目 1997 年9 月,日 本政府提议由亚洲国 东亚地区各国对生产要素流动性的限制比较 前中国的实情况看, 中国经济总f 虽然很大, 家建立一个亚洲货币基金组织 (Asian Mone人民币背后 多。 使是流动性最强的生产 即 要紊 (资本 的 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很小, ) 使得劳动力的跨 的经济支撑还较弱小。中国还面临着开放资 tar Fund, y 简称AM 来补充国际货币基金 流动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F) 组织的职能,当亚洲出现危机时,由亚洲货 国流动难上加难,这使得东亚地区无法通过 本项目、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国内政策法规 币基金组织首先进行救援,这个提议遭到了 劳动的有效流动来熨平各国非对称的经济波 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以人民币为核心建 美国政府 、IMF 和一些东亚国家的反对 。 动。其次,相似的产业结构导致产品多样化 立东亚货币区有一定的困难。 1998 年 10 月,当东亚货币危机的后果越来 程度低。除中国与 日本有比较健全的产业体 三、东亚货币合作的构想 基于东亚货币合作中存在的各种障碍因 越严重时,日 本当时的大藏大臣宫泽喜一提 系外 ,东亚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基本 出了 “ 新宫泽构想” (N M ew iyazaw Initia- 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且呈现出较大的相似 素, a 现阶段东亚建立通货区的条件尚不成熟, tive) , 建立总额为 300 亿美元的亚洲基金, 处。再次, 东亚地区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 东亚目前的货币合作仍处于货币一体化 的较 帮助亚洲国家或地区克服货币危机造成的困 除香港比较高外,其余的一般仅限于本国范 低阶段。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 难, 这一提案受到了不少国家的欢迎,尤其 围内,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较低。 东亚货币合作的前途还是乐观的。 2、缺乏政治基础 是遭受货币危机的国家。 关于东亚货币合作的具体构想,不能操 1999 年 11 月东盟国家及中、日、韩三 蒙代尔认为,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政治 之过急,不能一开始就要求建立欧元那样的 国 通过了 《 东亚合作的共同 声明》 决 , 定推进 融合, 要求各国放弃本国货币转而加人单一 统一货币, 而应在东亚各国和各地区中央银 东亚货币合作与协调。2000 年 5 月,东盟 货币联盟, 在全世界范围内可能都不会成功。 行加强合作并使这种合作形成机制化的基础 10+3 财长在泰国清迈达成了 “ 建立双边货币 欧洲货币联盟的经验也表明,一个成功的货 上, 考虑建立稳定的东亚货币汇率体系, 在 互换机制”的清迈协议 ( Chiang M Initiaai 币联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联盟作为后 这个体系框架下,各国内部实行可调整的钉 tive , 简称 CM 。截至2003 年 12 月底,中、 盾。东亚政治多元化将是东亚货币合作的重 I) 住汇率机制,对外则实行集体浮动。在实行 日、韩与东盟十国共签署 16 个双边互换协 要障碍因素。东亚货币合作的先决条件是必 这个汇率体系的初级阶段 ,可实行钉住美元 议, 累积金额达440 亿美元。 须解决长久存在的政治冲突, 特别是第二次 的浮动,而且国与国之间的汇率波动上下限 可以定得大一些,条件成熟后,再把汇率浮 2003 年6 月,由亚洲 11 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日本与东亚其他国家之 共同出资 10 亿美元设立的 “ 亚洲债券基金” 间的政治冲突。否则, , 这种政治障碍将直接 动的上下限缩小,并在 IM 等国际金融组织 F 为催生东亚货币合作搭建了平台。2005 年 10 创建东亚货币单位, 推动整个东 阻碍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目 前,虽然日 本 的帮助下, 月25 日,亚洲开发银行 (ADB) 向媒体透 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亚洲地区是最高的,但由 亚统一的货币迈进。当然,整个东亚货币合 于 日本至今没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侵 露, 亚行拟在 2006 年中期设计完毕并正式公 作的过程将是一种长期的集体博弈行动,很 布亚 币 位 “ 元” (A C e ncy U 略战争做出深刻的反省,因此,日本尚难以 难在短期内成功,必须通过政策的协调与制 洲货 单 亚 sian urr nit , 简称 ACU) ,其将 以东盟 10 国和中、 取得东亚各国的政治信任。 度、机构的创设相互结合 ,小范围内的高层 日、韩总共 13 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外贸 3、 合适的 缺少 锚货币 次合作与大范围内的初级合作同时并进。而 当前的主要任务则是进一步完善共同监测机 进出口额等为根据,计算各国货币在一揽子 成员国之间建立货币联盟的初衷就是想 货币中的比重, 继而计算出 “ 亚元”币值。 通过最小的权利让步以获取最大的公平收益, 制, 稳步扩展 “ 10+3" ,货币互换机制,并及 时推进东亚区域内汇率政策与制度的协调。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障碍因秦分析 即在新的共同货币创造出来之前,为了实现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分析——基于成本收益比较

【 摘 要 】东亚金融危机给整个东亚地 区带来 了巨大的经济损 失, 也使东 亚各 国和地 区认识到 区域经济合作的迫切性 和重要性 , 欧元 的成功启动以及美元 区货 币合作的初 见成效 , 强 了东亚各国寻求货币合作 的信心。文章从对东亚 区域货币 增 合 作 的成 本 收 益 比较 的角 度 ,论 证 了加 强 东 亚货 币合 作 的必 要 性 。 【 键 词 】最优货币区; 关 收益 ; 本 成
【 收稿 日 】 05 1—5 期 20 —02 【 作者简介 】 顾建国( 9 5 )男 , 1 6 一 , 河南平顶 山人, 西安 交通大学经济 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 究方 向: 研 产业经济; 杜秋 莹( 99 )女, 1 7一 , 河北入 , 中
【 中图分类号 】 8 1 【 F2. 6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4 26 (070—050 10— 7820 )303—2
通过利率 的升降 , 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和汇率 的变动等货 币政 策
在世界经济尤 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的大背景下 , 币 货 体化开பைடு நூலகம்成为国际金融界的一 个研 究热点 。 世界银行 的定 按 义, 东亚地 区包 括中 国( 大陆 、 港澳和 台湾 ) 1 、 国 、 及 3本 韩 东盟 各 国。当今世界已经形 成了欧盟 、 北美 自由贸易区和东亚经济 区三大最重要的区域经 济集 团 ,唯独东亚地 区仍是一盘 散沙 , 没有 自己的区域货 币体 系。早 在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前后 , 许多 官员及经济学家便开始呼吁加强 东亚地区的货币金融合作 , 推 进某种程 度的“ 地区金融协议” 最终在超越 民族 国家基础上成 , 立某种单一货 币 , 成地 区性 的货 币金 融制度体 系 。 形 以便 更加 有效 防范或遏制金融危机。 本文主要是运用最优货币区成本与 收益 的分析来论证加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 与可行性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亚货币联盟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1-046-02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东亚(泛指东北亚及东南亚各国和地区)成立货币联盟的可行性,对成立东亚货币联盟的利弊作了较为详细地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东亚货币联盟一、引言美联储在11月3日发布声明称,计划到2011年6月之前完成总额6000亿美元的国债采购项目,以帮助经济振兴。
本文在此形势背景下呼吁早日建立东亚货币联盟。
二、为什么要建立东亚货币联盟1.什么是货币联盟货币联盟是指一些国家为了维持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固定所达成的一项协议。
即把货币的对外价值,确定了一定的比率,采用共同统治的形态,以使货币在国际交易上能有利方便。
蒙代尔于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的概念及加入其中的经济条件——区内国家之间生产要素高度的流动。
2.当前世界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1)世界主要货币发行国(美国)独享铸币收益。
铸币收益是由通货的垄断地位造成的。
发生在各国之间的贸易经济具备世界规模,但货币产品的生产却掌握在主要货币发行国家的手里。
由此而来的垄断收益为货币发行国家所独享。
这种制度设计违背经济公平原则。
(2)世界主要货币发行国强制输出通货膨胀。
各国货币不与美元挂钩、美元不与黄金挂钩的浮动汇率机制使得美国不需要在世界黄金市场购买黄金余缺,同时又使得其他国家不能通过购买黄金来否定美国以国内利益实行的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
(3)世界主要货币发行国提供通货手段,同时也获得了通货本身具有的价值储藏功能,成为一种具有衍生性质的保险资源。
通货是一种兼具流动性和储蓄性双重性质的资产。
各国为了贸易需要积累大量外汇储备造成资源浪费。
由于世界主要货币发行国关注的是自己的铸币收益、通货膨胀输出和货币保险地位的存续,而现代民族国家内中央银行性质的货币制度关注物价和促进要素充分就业两大宏观协调的职能被忽略。
作为既得利益者的美国要获取垄断铸币的高收益,就不可能将铸币收益返还给世界上高美元通货区的各个国别经济。
事实上今天也不存在一个世界财政体系,可以将货币发行的“公共收益”再分配给全世界的美元货币消费者。
美国收取了国际货币体系的绝大部分收益,同时又不对国际贸易协调中的物价稳定和要素就业负责任,使得整个世界损失效益。
3.东亚国家的情况目前,东亚区域国家间的每笔交易都在向世界主要货币发行国交纳铸币收益;如果美国因自己国内宏观货币利益的需要实行扩张货币决策,东亚国家就要向美国交付通货膨胀税;在贸易稳定需求下,东亚国家还需要储备大量美元作为货币安全保险。
不建立东亚区域货币,东亚国家经济每日每时都在承受着上述三个方面的直接损失。
东亚货币联盟乃至亚元的提出,是在今天尚不存在国际统一货币制度前提下的最佳货币制度选择。
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无论其产生或其结束,都与国际金融秩序有关。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奠定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体制”如果维持到现在,全球未必出现一个又一个的泡沫,并演变成比拟1930年代经济大衰退的新世纪经济大危机。
1971年8月15日美国单方面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改变了历史,种下了当前全球金融失序的种子。
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给东亚各国的经济以沉重打击。
由于imf对危机防范及处理的有效性受到人们的普遍质疑,东盟各国认识到,完全依靠imf的力量来使国家免遭危机的袭击或顺利渡过难关非常幼稚。
为了预防危机再一次发生,为了迅速解除危机带来的危害,东亚各国必须致力于推进地区性的经济合作和货币金融合作,在本地域内创造出一套完整的防范金融危机的机制,以确保本地区的经济果实不被外界侵食破坏。
这一认识正是东亚货币联盟的最重要的前提所在。
此外,欧元的成功启动及欧元区规模的不断扩大,打破了货币只能在一个主权国家的控制之下才能正常运营的传统思维模式,进而加强了东亚各国积极推动货币一体化进程的信心和决心。
“亚元”的战略意义也因此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日本政府对于将日元作为国际货币来使用或者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货币合作这一问题上,始终采取的是一种消极的态度。
因为他们担心大量的资金流入与流出会使日元在外汇市场上变得不稳定,同时还会削弱对国内货币供给的控制,进而损害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从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日美贸易摩擦的加剧和东亚经济的高度增长,日本通过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两种方式,逐渐把对外经济的中心从美国向东亚地区转移。
特别是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日元的急剧升值更加快了这种转移的速度。
日本和东亚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形成了这一地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东亚货币金融秩序的稳定是日本巨大的经济利益所在。
与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相比,中国因具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和作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政治影响力而不容被忽视。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间的贸易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中国同东亚的贸易一体化的程度正在加深。
中国引进的外资有三分之一来源于东亚近邻国家(地区),中国和东亚经济体之间在投资方面关系紧密。
由于贸易和投资的紧密联系,东亚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稳定与发展的外部保证,其稳定与发展对中国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1997-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为了稳定东亚金融市场及早期摆脱金融危机,郑重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并因此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
中国经济与东亚各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中国积极参与到东亚金融货币合作中来是符合中国的利益的。
1.积极防范货币危机货币联盟建立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之上,有利于区内各国经济上的趋同和区内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经济基础的稳固是防范货币危机的根本。
同时,联盟会建立货币共同基金来平抑各国国际收支,这是防范货币危机的有力武器。
联盟的汇率联合干预机制也有利于反货币危机调节。
联盟内部还存在着一种抑制货币危机的正传导效应:buiter(1997)等建立了n+1货币体系内的货币危机传导机制模型,即在这个货币体系内,n个国家的汇率都一起钉住剩下的一个中心国家的货币或某一共同货币单位,当中心国家受到负面冲击而提高利率时,其他n个国家中承受能力最弱的就会退出这个货币体系。
中心国家也会重新考虑自己的货币政策,转而采取扩张性姿态以缓解体系内的其他国家的压力,而不至于出现货币危机。
1982—1993年意大利里拉和英国英镑相继退出了ems,保全了其他的成员国。
此外,如果世界范围内存在几个货币联盟,把大多数国家包括进来,那么世界上的货币只有几种,它们的利率、汇率变化信息很透明,利差和汇差基本上不大,投机性的套利和套汇将很难进行。
2.推动联盟内成员经济增长促进东亚稳定与繁荣本文前面已经提到,中国与东亚各国之间的贸易已占到相当大的份额,如果能够成立东亚货币联盟,则中国与联盟内部成员都将获得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本地区内部的繁荣与稳定指日可待。
艾奇格林(barry eichengreen)和贝由米(tamin bayoumi)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东亚建立通货制度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即使按严格的最优货币区形成标准,东亚区域经济也不比20世纪80年代末期欧盟区域经济整合程度差,建成区域货币联盟的成本主要在政治方面。
1.凝聚力不够东亚的情况比欧洲复杂。
欧盟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和民主制国家,主要信仰基督教。
欧盟的联合深受欧洲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反观东亚,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也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宗教信仰上,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四种宗教并存;各国都有着鲜明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也常有发生。
东盟虽然提出了“10+3”,但是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仍心存芥蒂,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东亚特别是东盟构成了威胁。
中日两国无疑是东亚货币联盟进程中的核心力量,两国的信任与合作至关重要。
但是,中日之间的摩擦不断,现实中充满多重防范与遏制,这必然会影响东亚货币联盟的推进。
目前东亚区域合作的特色是:强调非正式性;强调达成共识。
这种模式并不适合货币合作。
要促成一体化,各国应该通过制定一些制度来确保利益的妥协和合作的实现。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东亚缺乏一种彼此融合的凝聚力。
而这种凝聚力恰恰是建立货币联盟所必不可少的。
此外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东亚国家间还存在着民族矛盾。
欧元启动的一个重要重件,就是民族主义的衰落,比如法德摒弃前嫌携手共建欧洲。
而这个条件目前在东亚尚不具备。
2.领导权问题在建立货币联盟的过程中,领导权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哪个国家将在建立联盟的过程中起支配作用;另一方面是指联盟将会以何种货币作为“中心货币”。
在第一个问题上,东亚尚缺少有能力推动全面和广泛合作的核心国家或国家集团。
欧洲货币一体化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强大稳定的德国和德国马克功不可没。
德国在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纵观东亚各国,目前尚无一个国家能挑起这个领导重担。
五、评价正面的观点认为如果东亚各国能够打破目前各自为政的局面,以某种方式联合起来,走“集体安全”的道路,不仅可以降低本地区各国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经济成本和因美元贬值所造成的外汇损失,还能够增强本地区经济抵御金融风暴冲击的能力。
虽然东亚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差距大,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结构以及传统文化、宗教民俗千差万异,但是,东亚货币联盟势在必行,因为它关系到东亚的持久和平与安定,是东亚各国的共同利益所在。
负面的观点认为,由于货币联盟的成员国丧失了独立的货币政策,防范因国内经济危机而引起的货币危机主要依靠财政政策,但是为了达到经济的趋同,各政府的总债务有严格的限制,财政政策施展不开。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超国家层次的财政协调或者某种财政联邦主义的转移支付制度。
此外,联盟内国家间有一种同信息有关的货币传导负效应。
某些市场上的参与者预期到了会发生货币危机而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最终将导致市场崩溃。
我的看法认为,正是由于货币联盟对各成员国家有较强的约束,对于我国来说反而是件好事情。
首先,形成东亚货币联盟将对我国的中央银行有激励作用,使其独立性提高。
其次,能够更好地规范我国市场与政府之间的职能界定。
最后,长远看来更加有利于我国的法治化。
因此,建立东亚货币联盟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1]罗伯特.蒙代尔.最优货币区理论.北京:经济出版社.2002.[2]孙承.亚洲金融合作前景展望.世界经济文汇.2004(10).[3]邹建华,李俊慧.欧元给亚洲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12).[4]关志雄.亚洲货币一体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5]李平,刘沛志等.东亚地区货币合作与协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