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合集下载

浅述中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浅述中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浅述中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摘要:人类与社会共同繁荣发展的主要根基是优良的景观环境。

为不断提高景观设计的设计理念,需要在技术、文化、设施上强化发展,景观设计能在时代发展中逐渐展现自身魅力的价值型和独特性主要是依靠艺术的相互渗透。

近几十年来,西方艺术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绝非一星半点,在西方艺术思潮逐渐侵入我国本土的同时,中国近现代艺术思潮也随之产生。

中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对社会的很多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同样也对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论文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含义做了介绍,并根据中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文化对景观设计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分析,还详细阐述了中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的含义关键词:中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文化;景观设计;影响;城市景观的逐渐形成和完善是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完成的,论文根据中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的发展来研究了景观设计的变迁历程,艺术思潮对景观设计的渗透影响促进了景观设计的发展,让景观设计更具艺术价值和独特性。

以下主要围绕着城市景观设计的内涵展开简单分析与探讨:一、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对景观的影响在西方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作为景观设计工作中的中心思想,在设计原则上坚持以人为本,重点强调人工美,在设计布局上体现专注、严谨和规则,让景观设计具有独特的图案美、形式美。

在西方的建筑物中,能够明显看出西方建筑重视壁画和雕刻,而且西方建筑在形状设计上追求几何美,建造空间一定是呈现某种几何图形,包括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扇形、直线等。

而在园林的景观设计上,追求有理有条、秩序分明,有严格的主次关系,在重点突出设计特征的同时让空间布局和边界划定清晰明了。

欧洲国家的文化发展随着近现代艺术思潮的兴盛也逐渐表现出包容性,在设计风格上更是体现出当代推崇的极简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

这三者中的极简主义使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在雕塑艺术中得到重要运用,景观设计中也逐渐渗透了极简主义,保持极简主义的设计师在对景观设计的整体风格定向时和形式化、抽象化使用时都让极简主义的风格得到完美表现;后现代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工业革命后,产生于信息计算机时代和高科技发展时代过程中的文化现象;解构主义是在外形和精神的基础上体现其结构特征性,也让景观艺术设计更具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特征。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倾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倾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 : 景观 设 计 , 方 现 代 景 观 , 向 , 示 西 倾 启 中 图分 类 号 : U9 4 1 T 8 .8 文献标识码 : A
当代景观设计 发展 的多元化 是世界 性 、 全球化 的进 程 , 全 使
独有 的地域文化特征 。西方 当代 的景观设计 实践极 其广泛 , 及 涉
3 4 注 重与市 区街 道 形成景 观视 觉通道 .
烈士公园与市 区两条主 要道路相 连 , 即车站 北路 和东 风路。
4 4 采用 多种方 法和 手段 , 造 更好 的 声环境 . 创
烈士公园儿童游 乐场无 序经 营造 成大 量噪声 污染 。可 采用
烈士公 园景观规划 中注重 与城市 道路 及其周 围建 筑的衔 接 和过 多种方法和手段来 围合空 间 , 如用栏杆 、 铺地 、 小品和绿化等营造 渡, 保持 了城市道路景 观 的完整性 和连续性 , 形成 了 良好 的景观 开敞与封闭的外部空 间。在不 同活动 区的过渡 空 间上可 以种 植
面则表现在开拓实验更积极 , 深入探索更努力 。
立 自然保护 地 , 保护有 生态 意义 的湿 地与水 系 , 在人工 环境 中种
植 未经驯化的野生植 物 , 而且在整个设计 过程 中贯彻生态 与可持
1 西 方现代 景观设 计 的主要倾 向
1 1 科 学的进 步 .
景观通道。
续 思想 , 从选址 、 目选择 、 项 开发方式到分期建设 、 过程监控都极其 公 共服务设 施 , 如坐椅 、 报栏 等各类设施 。烈士公 园的公共服务

生态科技 的发展 是促进 今天 景观设计 进 步的重要 动力 。在
世界共享经济技术进步 的成果 , 也使 各个 国家 和地区更注重 自己 欧洲 , 国景观设计 师 与科 学家 密切合 作 , 德 在实践 中创造 总结 出 系列既实用又有景 观价值 的技术 手段 , 如场 地雨水 滞蓄技 术 、 的对象极 其复杂 , 多元 的特征更为 明显。 同时 , 由于欧洲悠久 的 多样化驳岸工程措施 、 污水 的 自然或生 物净化 技术 、 地下水 回灌 植物基 因工程 等 , 些技术使 生态观念 落到实处 。为 了使 这 园林 和文化传统 中的批判反思精神 , 在当代景观设 计中一方面表 技术 、 现在怀 旧的心态更浓 烈 , 传统作 为本 源 的信 念更坚 固 ; 把 另一 方 讲究整体主义的真正生态设计 得到贯彻 , 设计 师不仅 在公园 中设

室内设计毕业设计选题

室内设计毕业设计选题

室内设计毕业设计选题【篇一: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毕业设计选题】课题类型主题展厅设计销售空间设计序号 35 36 37 38 39 40 41景观设计45 42 43 44题目某主题展厅室内环境设计低碳生活概念展馆设计某品牌电动汽车展厅设计某家具品牌公司家具展厅设计芜湖xx房地产项目售楼处室内设计江南古镇旅游景观设计:商业街、入口、休憩设施等城市历史街区风貌整治设计设计碧桂园别墅景观设计芜湖某居住区景观设计徽州文化景观、滨水休憩皖南某镇滨水景观设计设计安徽某市风景区内,建设内容主要为:艺术家村、安徽某艺术家村景观规划概念设计休闲中心和生态植物园。

(会sketchup的同学选择为佳)结合功能与形式,体现商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景观概念设计贸百年文化芜湖某城市广场,设计内芜湖某城市广场环境景观设计容包括城市广场环境景观设计备注46 47【篇二: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室内设计方向毕业论文备选论文题目1、《人机工程对室内设计的影响》2、《当今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3、《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4、《国内外室内设计的发展》5、《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6、《论室内设计中人性化空间的创造》7、《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现代呈现》8《中国传统吉祥符号的亲和力特质与现代室内设计的对应力》9、《中国“气质”的流动空间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10、《室内空间形态设计的分析与研究》11、《中国家具装饰纹样的演变》12、《谈室内设计中空间的分隔》13、《建筑室内设计施工图水平的提高及能力培养》14、《浅谈极少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如何运用》15、《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谈室内设计的发展》16、《针对“某一知名建筑物”的室内设计》17、室内设计的必由之路——创新18、平面设计因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借鉴19、现代家居中玄关设计需要注意的要素20、文化——影响现代景观发展的主要因素21、室内设计如何遵从自然22、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内涵探析23、浅谈纤维艺术对室内环境的影响24、手绘与效果图表现技法的重要性25、浅谈极少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如何运用26、室内装饰中的灯光艺术27、室内的设计现状与前景28、室内设计中的现代与传统的对话29、浅析家居装饰中的表现艺术30、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空间设计中的应用31、现代室内设计的材料性、功能性、技术性32、女性文化与室内空间设计33、自然光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34、室内设计中的简约主义35、室内设计中材料的应用36、室内设计中的地域文化37、中国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38、景观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39、室内设计中的绿色生态设计40、论室内设计与环保41、谈酒店设计中的地域性审美表现42、浅述住宅设计中的多样化风格43、室内设计的空间与界面44、对居住空间的色彩意象再认识45、从生态、科技、文化方面谈现今的环境艺术设计发展方向46、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民族文化表现47、对饭店设计中功能定位的研究48、现代住区水环境设计49、中国城市景观的现状与设计50、《中国传统文化在水景观设计中的运用》51、色彩与现代景观52、浅析“线”的特质与空间环境设计53、现代水景的传承与创新54、绿色景观: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原理与案例55、浅淡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56、“以人为本”,我们应该在景观(室内)设计中去体现?57、对展示设计中空间问题的分析58、中国园林构景方法59、中国园林的山水精神60、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园设计61、可持续设计:从概念到实施62、中国古典园林的国际影响63、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方法研究64、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美学思想6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66、商业空间动态展示设计方法的分析与应用67、展示设计中的符号学68、展示设计中民族与地域特色的营造【篇三:室内设计毕业设计题目】。

正确认识西风渐进对中国园林设计观的影响

正确认识西风渐进对中国园林设计观的影响

正确认识西风渐进对中国园林设计观的影响摘要:西方园林设计理论对中国园林设计有着深远影响,在逛中国园林的时候,遇到喷泉、迷宫、雕塑、绿篱、水池等景观并不会让你觉得奇怪。

然而,这些其实是巴洛克、洛可可式的园林建筑风格,它们当然来自西方。

清雍乾时期,中西方文化交流从科技转向艺术,园林建筑风格也随即传入中国。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夹杂着西方表现手法的建筑竟如此融洽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符号,以至现在已经无法将他们分开了。

关键词:西方园林;中国传统园林;影响;现代景观引言景观园林是一种与时代和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的环境艺术。

现代景观园林在满足功能需求、具备时代特征的同时,应充分吸收中西方传统造园经验,借鉴西方现代景观园林先进设计方法,通过设计实践把传统和现代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创新,营造既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现代景观园林作品。

西方当代景观形式随西方美学的蜕变而发展,是一种文化的物质形态,它的表现形式直接的反映出它不同时期的审美意象。

而西方当代景观设计思潮对我国园林的启示,是通过形式融契与载体的视觉美感互相渗透、而从认同、整合最后吸收的过程。

而在西方当前的现代化的误区中,我们如何处理外来文化,是需要时间思考的。

一、中西方传统园林创作手法比较1.中国传统园林的“反秩序”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都是整体规划,建筑的布置以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主次分明,等级有序。

“宫室务严整,园林务萧散”,正因有了井然有序的建筑,中国的传统园林才是曲折的、自然的,形成与建筑秩序的“反秩序”表现。

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的私家园林,在规则、对称、等级森严的建筑的后花园总是表现出不规则、非对称、曲线起伏的自然之态。

反映出人们想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返璞归真去追求理想中的生活境界。

而且园林中的建筑是服从于造园整体布局的,以千姿百态的外观形象,穿插、点缀在自然山水、花木中。

建筑与自然的谐和共生,反映出了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2.西方传统园林的“延伸秩序”西方由于山地较多,道路蜿蜒曲折,所以建造城市轮廓高低起伏,建筑物随着地形分布,也呈现出起伏多变的特点。

中西方美术理念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影响-园林景观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中西方美术理念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影响-园林景观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中西方美术理念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影响-园林景观设计论文-设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越来越追求艺术感,因此中西方美术理念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

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影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美术理念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分析了现代美术理念影响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在分析现代美术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基础上,总结了现代美术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西方美术理念;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影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同人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为了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审美要求,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开始注重应用中西方美术理念,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园林景观不仅可以呈现出较强的时代感,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目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中西方美术理念已经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有助于园林景观设计内涵的完善和丰富,因此新时期,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师必须明确中西方美术理念的重要影响性。

一、影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美术理念(一)印象主义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对印象主义画作具有直接影响,《日出印象》作为典型的代表画作,通过对其的研究可以发现,整部作品高度重视外部光,所构造的“真实世界”是由变幻莫测的光线构成的,并以此为主要途径来表达艺术家自己心中的感受和眼中的世界[1]。

(二)野兽主义野兽主义在主观理念表达中通常所采用的色彩比较强烈,笔法更加粗放和直率,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画面感更加强烈,因此形成了表现主义创作思想,艺术家致力于应用所营造的画面来表达自身的情感。

(三)立体主义立体主义画作即从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等角度出发来观察自然,并采用艺术方法加以处理,以期呈现出美术作品存在的理由。

(四)抽象表现主义即所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此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作品包括几何抽象和抒情抽象两种类型。

二、现代美术理念影响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一)平面布局抽象化抽象化指的是在对事物本质进行表现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事物做出总结和分析,从而更深层次的进行事物表达。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景观设计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景观设计的影响

后 项 代 主 义财 巾 国景 颜 设 计晌 | g di
硅 湖职 业技 术 学 院 张 立 图 海 口经济 学院 任 洪丽
[ 摘 要 ] 本文通过对后现代 主义的特征、 形成 的背景的分析 与介绍 。结合 美国" 3代景观设计 中的后现代主 义表现, - 同时对 比后现代 建 筑设 计 风格 , 而归 纳 总 结 了后 现 代 主 义 对 中 国景 观 设计 的 影响 。 进 [ 关键词 ] 后现代主 义 特征 景观设计 影响


后 现 代 主 义 的产 生
谈及后现代主义不得不说到现代主义 , 艺术家丹尼 尔・ 贝所指 出的 “ 后现代主义所遵循 的发展路线也就是 现代 主义合乎逻辑的发展 的最 终 目标” 。 就建筑而言 ,现代 主义建筑是指发源于 l 世纪末 、0世纪初 的一 9 2 场建筑运动 , 的首要原则是 , 它 建筑 应该 重视功能 , 并根据实用功 能的 要求做出理性设计。简洁 的平面 , 简洁的立面 , 流动而开 阔的空间 , 良好 的视野 、 通风 和采光等 等 , 这些建 筑的基本要求 , 是为 了解决现代社 会 由于人 口急剧膨胀所带来的人类的居住 问题 。 但是 , 现代建筑尽管有效 地 解 决 了人类 居 住 的 基 本 功 能需 要 ,却 给 整 个 世 界 带 来 一 片 恐 怖 的 白 色方盒子景观。直到本世纪六七十年代 , 在发达 国家 , 居住的基本要求 已经满足 , 人们就要求居住 的精神满足。 后现代在这种背景下顺应人们 的审美与精神 的需要出现并发展起来。 现代建筑大师们如勒 ・ 布西埃 、 柯 密斯 , 试图精心打造一个更 美好 人类居住环境 的乌托邦理想并没有呈 现在世人面前 ,相反是一幢幢呆 板的摩天大楼 、 同一 的难以区分平 直造 型, 到指责 的居住的机器 。随 受 着人们 的居住水平的提高 , 人们 已经厌倦了方盒子式的房子。 对居住环 境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们 需 要 的 不仅 仅 是 满 足居 住 条 件 , 是 满 足 审 人 而 美需求 、精神需求 。后现代主义就在人们 的呼声下 应运而生 了。16 96 年, 芝加哥建筑师文丘里首先在他的《 建筑 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中发 出 了 呼唤 后 现 代 主 义建 筑 的先 声 ,掀 开 了 建 筑 界后 现代 建 筑 设 计 的历 史 序幕 ;9 7年 英 国 著名 的建 筑 评 论 人 查 尔斯 ・ 克 斯 ( h r se cs在 17 詹 C al nk ) eJ 他极具影响力的著作《 现代建筑语言》 , 导一种与现代建筑风格断 中 倡 裂、 基于折衷主义风格和通俗价值取向的 、 新的 、 后现代 建筑风格 , 并且 给后现代建筑归纳 了 6 点特征 : ①历史 主义 ; 直接的复古主义 ; ② ③新 地方风格 ; ④文脉主义; ⑤隐喻和玄想 ; ⑥后现代式空间( 或被称 为超级 手法主义 ) 。正是通过文丘里等先锋派建筑师在建筑设计 的表现, 进一 步促进了后现代主义的传播 和影响 。建筑设计领域成了培育后现代主

后现代主义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论文

后现代主义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论文

后现代主义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论文后现代主义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论文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及能源危机等城市化问题日益凸显。

西方世界开始反思工业文明与现代化模式是否合理,因此兴起了一股批判与反思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聚集了多元文化,是人们反省现代性、修正现代主义过分强调理性和机能主义的结果,是人们对于自然情感、历史情感的喜好和依赖切断的一种直觉反应,也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人们对景观设计的目的与手法重新认知思考。

1980年1月份的《风景园林》杂志展示了玛莎舒瓦茨设计的面包圈花园照片,通过在迷你型庭院展示的具有历史风格的树篱、紫色卵石及像兵营式排列的具有邻里文化特征的面包圈,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缩影。

设计师将园林景观与艺术紧密结合,形成了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探索将城市中的小空地变成由生产产品或消费产品组成的艺术庭院的可能性。

在这以后便激发了景观设计师们就如何运用艺术形式表现园林景观的激烈辩论。

通过辩论,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园林景观行业中得到了重视,在新的高度上重新赋予了艺术表现形式的涵义,促进园林景观设计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1后现代主义景观的产生现代主义倾向于设计的科学性,弱化了景观设计的艺术性。

鉴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设计的科学性难以得到很好地实施。

20世纪80年代初,园林景观设计者们重新意识到设计艺术化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借助当时已成体系的园林景观相关理论,开始研究传统的艺术设计手法。

后现代主义园林景观是现代主义园林景观的延伸,它批判与继承了现代主义园林景观,是非理性对理性的叛逆,是基于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的设计思想。

广义的后现代主义园林景观是指受文化上的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园林景观设计;狭义上的后现代主义园林景观是以功能性、无装饰性为目的,以历史的折中主义、大众化的装饰风格和戏谑性的符号为主要特征的园林景观设计思潮,它反对现代主义的纯粹性,更倾向于大众艺术[1]。

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层思 考 的 。
1 简述西方 园林的演变及 理论的发展
西方 园林 自远 古 的美索 不 达米亚 庭 院 和古 希 腊 、 马 的柱 廊 式庭 院开 始 , 罗 历经 了西 班 牙 的伊 斯 兰庭
院、 意大 利 的台地 园和法 国的勒 ・ 特宫苑 式古 典 园林及 英 国的 自然 风景 园 的演 变过 程 , 诺 开始进 入 崭新 的
s a e a c tcu e d sg a e d n r a o ti u i n t he d ma d ft i c p r hi tr e in h v o e g e tc n rb to o t e n s o he tme,a d t u o ms te b sc f e n h s f r h a is o
关键 词 : 方 当代 景 观 ; 国 园 林 形 式 西 中
中图分类 号: 5 .2 067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0— 34 20 ) 3— 4 8— 5 10 2 2 (0 8 0 0 7 0
A BRl ’ E REM ARK TH E SPI ATI 0 I R o FR o M
收稿 日期 :0 6—0 2 20 7— 7 作者 简介 : 师卫华 ( 9 2一) 男 , 18 , 在读硕士 , 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设计 。
维普资讯
第 3期
师卫华 : 西方现代景 观艺术对 中国园林 的影 响
・4 9 ・ 7
其他 国家 , 与此期 间传 人 的中国 自然 山水 式 园林 理 念 相 结合 产 生 了英 国 自然 风 景 式 园林 。肯 特是 英 国 并 早 期 的 自然 风景 式 造 园家 , 名 言是 : 其 “自然是 厌 恶直线 ” 。他 抛弃 了几 何 式 园林 , 行 了大量 的风景 式 园 进 林 的建 设 实践 。他 的学 生布 朗更 是 把 历 史 上 遗 留下 来 的意 大利 几 何 式 园林 全 部 改 造 为 “自然 风 景 式 园 林 ”, 人们 称 为“ 能 的布 朗 ” 8世 纪末 , 朗 的继 承 人 雷普 敦 利 用 植 物要 素 来 丰 富 园林 内容 , 自然 被 万 。1 布 在 风 景式 园林 中结 合 了规 则式 布局 , 首次 提 出 了“ 景 造 园 学 ” “ 景 造 园 师 ” 并 风 和 风 的概念 , 动 了英 国浪 漫 推 主义 自然 风景式 园林 的发展 。英 国风景 式 园林 风 格作 为 现 代城 市 公 园 的 主要 渊 源 , 城 市 开放 空 间理 论 对 的发展 做 出 了巨大 的贡献 , 后 的西 方现 代 园林 正是在 此 基础 上蓬 勃 兴起 的 。 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对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在以农业与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时期,西方的传统园林服务对象同中国一样,都服务于少数人。

工业革命的到来使西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为城市自身以及城市居民服务的开放型园林也随之形成。

1857年奥姆斯泰德主持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掀开了西方城市公园运动的序幕,城市公园运动也开辟了西方现代园林发展的新纪元。

现代园林是真正意义上大众园林,这就要求设计师探索适合大众园林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西方设计师把对这些理论与方法的探索体现在了他们的作品中,并且已经开始对中国的景观设计产生影响。

研究和总结他们这些作品的特点,会对今天中国的设计师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1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问题传统园林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已树立和具备了社会所认可的形象和含义,借助于传统的形式与内容去寻找新的含义或形成新的视觉形象,既可以使设计的内容与历史文化联系起来,又可以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趣味,使设计具有现代感[1]。

然而,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仅在于现代景观设计如何对传统园林进行借鉴吗?对传统园林的简单模仿甚至是摆脱不了传统园林形式的设计师只能设计出传统园林的赝品!1.1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将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有机结合现代西方园林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不乏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将民族的传统园林特色与现代人们的生活特点紧密结合,创造出了在传统园林基础上升华了的现代作品,这些作品即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巴黎的安·雪铁龙公园(Andre Citroen Park)的设计在众多方面反映了法国巴洛克园林的特点,例如其规整的平面布局、笔直的道路、像巴洛克宫殿一样的大温室和温室前的大草坪。

但是,在其处理上又与巴洛克园林有所不同:规整的平面布局被其北面的系列庭院和横穿其中的直线道路打破,其笔直的道路有高差和空间上的变化而避免了单调,大温室的玻璃材质也与凡尔赛宫殿有本质的不同,规整的大草坪上散植了树木。

美国当今著名园林设计师彼得·沃克(Peter Walker)的众多作品都体现了传统造园元素或手法。

他在美国的IBM索拉纳园区(IBM Solana)的综合办公楼群北侧环境设计中,面对开阔、平坦的园地,沃克采用了类似于法国园林中平坦连续的草坪图案园景处理方式,但这种规整也由于原有基地的自然景观的参与而有别于传统法国园林。

在德国慕尼黑机场的康平斯基饭店(Garden of Kempinski Hotel,München)环境设计中,沃克将黄杨篱、草坪、彩色砂石带和狭冠橡树等传统园林素用极简的图案式构图重新组合,组成了两组成角度的重叠格网布局的花坛园庭院平面。

荷兰乌德勒支VSB总部花园(Garden VSB,Utricht)设计中,传统的黄杨篱与红色的碎石地面组合成了一个狭长的下沉花园。

在这些作品中,设计师吸收了传统的园林形式和精神,并用现代的方式表达出来,使作品即具有传统色彩,又富含时代精神,具有长久的生命力[1、2]。

1.2西方景观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给当今中国景观发展的启示当我们大肆批评中国现代的景观中找不到中国传统的园林特色时,却极少有人用自己的作品和实际行动说明怎样才能把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园林与眼前的中国景观设计相结合。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不管是中国传统的北方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的私家园林,都是时代的产物,其所用的材料,所表达的内容都是与其时代相关的。

虽然他们是无比珍贵的遗产,但如果我们现在的景观设计仍然模仿老祖宗的,那只是赝品!从西方的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中不难发现,西方景观设计师在促进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结合时,继续保留着传统园林的特点,同时赋予了其现代的精神和内容。

传统也好,现代也罢,西方设计师的这些设计作品有一点必须承认,即他们是为人们所接受,受人们所喜爱的,这既是传统与现代园林结合的最高境界。

笔者认为,首先,我们不能让现代的景观在式样、材料、形式等等各个方面都与传统园林相吻合,现代的景观只要继承传统中的造园技法就足够了。

例如中国传统园林中常见的造景元素水榭,现代园林照样可以用水榭造景,可并不一定用木质结构和古典水榭的形式,设计师可以创新,甚至可以用极现代的材料和形式来表达。

不管形式多么现代,它还是传统的,因为水榭是传统的造园要素,即:用现代材料和式样表达的水榭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其次,过分的强调传统和现代对当代景观设计没有太大的意义,景观是现代的还是传统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景观能不能被大众接受和认可。

北京的故宫、苏州的园林都是古典的,它们被世人称道,说明它们被中国人和世界人民认可和接受;故宫前原来是没有广场的,天安门广场是后来修建的,采用的也是现代的广场形式、材料,但它被我们认可了,它就是好的景观设计作品。

2景观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尊重地域的景观文化一直是景观界关注的焦点,但目前的理论似乎只停留在批判上。

当我们的设计师在大肆批评西方文化的冲入给中国带来了文化和传统上的冲击时,却很少有人探索为什么会这样,很少有人回答过该怎么做,即使回答了,也是笼统的教条似的条条框框。

诚然,盲目接受西方景观理念会造成景观民族性的丧失;同时,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不可能闭关自守地发展所谓的民族景观。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接受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景观设计理念和造园技法,又要发展这些理念和技法使它们成为适用于中国的,在这里,世界的便成为了民族的。

2.1西方民族景观与世界景观交融的经典之作拼合园(The Splice Garden)——玛莎·舒沃兹(Martha Schwartz)设计的美国怀特海德生物化学研究所九层试验大楼的屋顶花园,是西方景观设计师将景观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交融的经典之作。

拼合园是一个25×25英寸的正方形屋顶花园,设计师玛莎·舒沃兹希望其能表达出场地是微生物研究所的特征。

她从“基因重组”中得到启示,将花园设计成了基因重组的象征物——来自不同园林文化的连体婴儿。

一面以法国文艺复兴园林为主,一面以日本禅宗园林为主[1、3]。

从园林风格来讲,法国园和日本园毫无疑问是民族的园林。

但改作品是设计师基于对该场地位置和文化特征的分析,并综合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形式,进行加工创新而完成的,因此在这里,民族的成了世界的。

2.2中国自己的经典之作及启示笔者认为,俞孔坚先生的中山岐江公园设计是在回答民族景观与世界景观如何交融的最好的实例。

中山岐江公园受西方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及城市更新理念的影响,同样强调对废弃工业设施的生态恢复和再利用,这种设计理念是世界景观设计界探索产业用地再生设计的结晶。

同时,俞先生从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出发,保留龙门吊、水塔等场地原有构筑物,建设了一些反映地方特色和中国景观的景观元素,尤其是红盒子,这些都反映了民族性、地域性[4]。

在这个案例中,世界的成为了民族的,同时俞先生用实际行动告诉中国的设计师:“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是处理民族景观与世界景观问题的最好切入点。

学习西方的景观设计理念和技法是对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和资源共享,文化和艺术共同进步的社会里,我们之所以学习西方的景观设计理念和技法,是因为他们在最近百年内相对于我们是先进的。

几百年以前,西方和日本都在不断地学习中国的造园,就是因为在当时中国的造园理念和技法是先进的。

日本人做的很好,他们学了中国的,但他们提炼了,升华了,也就逐步形成了为人称道的日本园林风格。

中国的景观设计师也应该明白,学习不是拿来,不是copy,而是洋为中用!要想洋为中用,就要把自己的足下文化融入世界景观设计理念中去提炼中国自己的景观设计理念。

3绿色与生态很多人把绿色与生态等同起来,认为生态的景观不过是多种点树,甚至认为搞园林就是种树的。

尽管从外在表象来看,大多数的景观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绿色,但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形成和保持效果的景观,并不是生态意义上的“绿色”的[5]。

3.1西方园林的生态理念席卷全球的生态浪潮让西方的设计师看到了景观生态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们不断探索生态的设计,逐步形成了两大生态理念:生态恢复与促进,生态补偿与适应。

在后工业景观改造中这两大理念显得尤为突出。

从美国西雅图(Seattle)煤气场公园(Gas Work Park)到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杜伊斯堡北部风景园(Duisburg Nord Landscape Park)和格尔森基尔欣北星公园(NordsternPark,Gelsenkirchen)等众多后工业用地的改造中,无一不渗透着生态设计理念,应用了很多生态的设计手法。

例如对场地原有构筑物的保留,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应用废弃材料和可回收材料等。

现在,科技的发展更加促进了景观的生态化,有些景观已开始应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来维持自身的运行。

除后工业景观以外,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上的日本馆和荷兰馆也都体现了生态设计理念[6]。

3.2当今中国的生态化景观设计西方的生态理念和手法传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中国的设计师近年来也在探索生态设计的新路子。

例如四川成都府南河活水公园就利用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先抽取府南河水,注入400立方米的厌氧沉淀池,经过沉淀后的水依次流经水流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氧化沟等水净化系统,使之由浊变清,最终重返府南河[7]。

上海梦清园不仅构建了一套生态净水的系统,还设置了采集太阳能和风能的装置,为水泵提供部分动力,蕴含生态意义。

中国后工业景观改造成生态公园的佳例还要数中山岐江公园,对原有构筑物的保留和再生利用,修建亲水栈桥保护江边的原有水生植物,开渠成岛以保护古榕树等等,这些做法都是生态理念的具体体现。

我们可以说以上的设计都是生态的设计,但它们不是绿色的,设计师在这些场地中并没有大肆的种树,而是通过恢复、促进原有生态环境或通过适应、补偿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来实现景观的生态性。

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前几年的草坪热就是例子。

在中国北方的一些城市(例如大连),水资源并不是很富足,甚至可以说是缺乏的。

但草坪的养护却需要大量的水,在少雨的城市,养护用水只能从城市用水中来,这样一来,养护大片生态效益并不高的草坪就需要耗费大量的城市水资源,从整个城市生态系统来讲,草坪的生态效益很可能是负的。

所以,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

4结语困惑于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绿色与生态之间不知何去何从时,却从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启示,并从中国设计师的作品——中山岐江公园中找到了答案。

我们不能单纯的讲某个景观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也不能讲某个景观是民族的还是世界的,更不能认为绿色的等同于生态的。

如何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而又不乏现代,如何借鉴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而又能体现民族特色,如何设计信息时代人们想要的生态型景观,是一直困扰这我们景观设计师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