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与幼儿家长沟通方法建议(含场景设计-沟通用语分析)
幼儿园老师对家长的建议沟通技巧

幼儿园老师对家长的建议交流技巧一、简介在幼儿园教育中,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幼儿园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幼儿园老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交流技巧,能够有效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建议交流技巧1. 积极倾听幼儿园老师在与家长交流时,首先要有积极倾听的态度。
这意味着老师应该尊重家长的观点和意见,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
只有真正倾听家长的心声,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协作。
2. 交流透明与家长交流时,幼儿园老师需要保持交流的透明性。
老师应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介绍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学习情况。
也要向家长提供足够的信息和反馈,让他们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和成长状况。
3. 尊重和理解在交流中,幼儿园老师需要尊重和理解家长的情感和情绪。
有些家长可能会出于担忧或焦虑的情绪来和老师交流,而老师要能够理解他们的情感,并耐心地进行交流。
尊重家长的情感,能够增进双方的信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 实事求是在交流中,幼儿园老师需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问题。
无论是孩子的表现还是学习情况,老师都要客观地呈现事实,不夸大、不缩小,让家长能够清晰地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
实事求是的交流有利于双方更好地配合,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深知与家长的良好交流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与家长交流时,我始终坚持积极倾听、交流透明、尊重和理解、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期能够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有效的交流是促进幼儿园教育发展的关键。
幼儿园老师对家长的建议交流技巧应该具备积极倾听、交流透明、尊重和理解、实事求是等特点。
只有通过良好的交流,才能让学校与家庭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和培养孩子的成长。
在我看来,良好的交流不仅能够促进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也有利于增进双方的了解和信任。
我会持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交流技巧,为更好地与家长交流和合作而努力。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技巧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技巧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园表现,更能促进家校协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呢?主动沟通,增进了解主动与家长沟通是关键。
教师可以在家长会、电话通知等场合,主动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并与家长分享在园表现。
及时沟通有助于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增进彼此的理解。
善用沟通方式,增进互信在沟通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家长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
有些家长更喜欢面对面交流,另有些家长则更愿意通过电话或微信进行。
教师应当尊重家长的沟通偏好,以此增进彼此的信任。
注重倾听,了解需求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要做好倾听工作,了解家长的诉求和需求。
有时家长可能会表达一些担忧或不满,教师需要耐心倾听,积极解答,而不是一味辩解。
通过倾听,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家长的需求。
保持专业,赢得认可作为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是赢得家长认可的基础。
教师要时刻保持专业态度,对教育理念有深入的理解,并能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
专业的教师更容易赢得家长的认可和支持。
坦诚相待,增进合作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坦诚沟通,切忌隐瞒或掩饰问题。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当及时沟通,寻求家长的配合。
坦诚相待有助于建立家校之间的相互信任,增进双方的合作。
幼儿园教师要主动沟通、善用方式、注重倾听、保持专业、坦诚相待,才能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时刻牢记,家长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只有加强家校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优势。
幼儿园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

幼儿园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一、前言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作为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桥梁,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为您揭秘幼儿园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技巧,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幼儿教育,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助力。
二、了解家长需求,关注家长情感1.主动倾听家长心声。
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充分尊重家长,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
2.关心家长情感。
班主任要关注家长的情感需求,及时给予安慰和支持,使家长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三、搭建信息桥梁,保持沟通畅通1.定期召开家长会。
班主任要定期组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幼儿在园的表现,同时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2.利用群、QQ群等平台。
班主任可以建立家长群,实时分享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便于家长了解幼儿动态,同时方便家长之间交流育儿经验。
3.开展家访活动。
班主任要定期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共同探讨幼儿的成长问题。
四、注重沟通方式,尊重家长个性1.因人而异,个性化沟通。
班主任要根据家长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提高沟通效果。
2.注重语言艺术。
在与家长沟通时,班主任要措辞得体,避免冲突,以友好、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家长。
五、携手共育,促进幼儿成长1.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班主任要与家长共同探讨幼儿的教育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3.共同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班主任和家长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
另外,对于那些性格内向或者不善表达的孩子,我会特别注意与家长沟通时的语言和方式,尽量用积极、鼓励的话语来描述孩子的表现,避免负面标签,这样既能增强家长的信心,也能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鼓励和爱。
还有,我会鼓励家长们在群里分享他们的育儿心得,或者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孩子的亮点。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有效的沟通不仅能够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还能够建立家园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而提升教育质量。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分析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提升教育效果。
一、建立信任关系1.1 真诚的态度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应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
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必须展现出对孩子的关心与热情,表达对家长的尊重与理解。
通过真诚的交流,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情感需求等,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策略。
例如,在接送孩子时,教师可以主动与家长交谈,询问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了解家长的期望。
这种沟通方式不仅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也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打下了基础。
1.2 积极倾听倾听是沟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应当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倾听他们对孩子成长的看法和期望。
通过积极倾听,教师能够发现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支持和帮助。
在家长会或个别交流中,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问题,引导家长分享他们的经验与感受。
这种互动不仅能够让家长感受到被重视,还能增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二、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2.1 面对面交流面对面的交流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之一。
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家长的非语言表现,如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更全面地理解他们的情感与需求。
面对面的交流还可以增强互动性,教师可以及时回应家长的疑问,调整沟通的方向。
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
这种亲身体验不仅能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还能让家长更直观地看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2.2 利用现代科技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家园联系本等现代通讯工具与家长保持联系。
这些工具不仅方便快捷,还能够实现信息的及时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分享孩子在园的表现、学习成果和活动照片,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在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之间,良好的沟通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因此,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不仅能增进彼此的理解,还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下面,我想分享一些沟通的技巧和心得。
一、建立信任关系1.1 互相尊重首先,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就是互相尊重。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该表现出对家长的重视和尊敬。
例如,在家长会上,教师可以主动询问家长的意见,倾听他们对孩子的看法和期待。
这样,不仅能让家长感受到被重视,也能让他们更愿意分享孩子在家里的表现。
1.2 积极反馈其次,及时的积极反馈是建立信任的重要方式。
每当孩子在学校有进步或取得成就时,教师可以主动联系家长,告诉他们这些好消息。
这不仅能够增强家长对教师的信任,还能让家长感受到自己孩子的成长。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电话、微信或者电子邮件,向家长发送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参与的活动等,增强家长的参与感。
二、沟通技巧2.1 语言简练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的语言要简练明了。
很多家长可能工作繁忙,没时间听太复杂的解释。
所以,教师可以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把问题说清楚,尽量避免专业术语。
比如,在谈到孩子的行为时,可以直接说“孩子最近在课堂上很活跃”,而不是用“注意力不集中”这样的专业表达。
2.2 适时沟通此外,沟通的时机也很重要。
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家长交流,可以让沟通事半功倍。
比如,在接送孩子的高峰时段,家长可能比较匆忙,这时进行深度交流并不合适。
教师可以在家长接孩子时,简单交流一些孩子的表现,再约个时间进行深入探讨。
这样,家长会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2.3 积极倾听有效的沟通不仅在于说,更在于听。
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应该给予家长充分的表达空间,认真倾听他们的担忧和建议。
比如,当家长提到孩子在家中有某些不当行为时,教师可以适当地重复家长的观点,表示理解和重视。
这样,家长会感到自己被关注,进而更愿意合作。
三、共同关注孩子3.1 目标一致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教师和家长需要在目标上达成一致。
幼儿园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幼儿园家长沟通

幼儿园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技巧幼儿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家长对于幼儿园的关注和参与至关重要。
而幼儿园班主任作为孩子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引导者,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更是至关重要。
幼儿园班主任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共同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幼儿园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一、建立相互尊重的关系班主任与家长应该建立起相互尊重的关系,班主任要理解家长是对孩子最关心的人,家长也要理解班主任是在专业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人。
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要坦诚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同时也要在专业知识和经验上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更好地为孩子们的成长服务。
二、及时有效地沟通班主任应该及时有效地与家长沟通,不能等到有问题才去沟通。
可以通过、、家长会等形式进行沟通,及时地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及时了解家长的反馈和建议。
班主任也要及时将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向家长进行及时的反馈,这样不仅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也可以让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三、多角度地了解孩子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要多角度地了解孩子,不能只看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而忽略了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
班主任可以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特点和习惯,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更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同时也可以通过家长的反馈了解孩子在社交、学习等方面的情况,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技巧性地处理问题在与家长沟通中,班主任一定会遇到一些家长不满意或者有矛盾的情况。
这时候,班主任要善于处理问题,要冷静地倾听家长的意见,并适时地进行解释和沟通。
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要有耐心和理解,不能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更不能冲动地做出回应。
只有这样,才能化解矛盾,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五、注重交流方式和技巧班主任在与家长交流时,要注重交流方式和技巧。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以下是 9 条关于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沟通技巧:
1. 嘿,要多倾听呀!就像给孩子讲故事一样,认真听听家长在说啥。
比如家长跟你说孩子在家有点挑食,你可别着急打断,好好听他们的担忧,然后再一起想办法呀!
2. 哇,说话得有耐心哦!别像赶火车似的,慢慢和家长交流。
像有一次,一位家长很着急地问了好多问题,我就耐心地一个一个解答,家长后来可感激了。
3. 嘿,一定要真诚呀!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
比如孩子在幼儿园磕了一下,大大方方地跟家长承认,真诚地说明情况,家长肯定能理解的呀!
4. 哇,沟通得具体点呀!别老是说些模糊的话。
就好比说孩子表现好,那到底好在哪些方面呀,具体点说出来家长才更清楚呀!
5. 嘿,注意语气呀!要像春天的微风一样柔和。
别生硬地说话,像有一次一个家长情绪不太好,我就用很温和的语气和她交流,她的情绪慢慢也缓和了呢!
6. 哇,给予鼓励可重要啦!就像给花施肥一样。
比如家长说在家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了,要鼓励他们继续尝试呀!
7. 嘿,展示你的关心呀!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的孩子。
当孩子生病了,及时和家长沟通,问问情况,家长能不感动吗?
8. 哇,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呀!别自说自话。
比如布置家庭作业,听听家长有什么想法,大家一起商量嘛!
9. 嘿,别忘了微笑呀!这就像阳光一样能温暖人。
和家长交流的时候面带微笑,氛围都不一样了呢!
结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沟通真的太重要啦,掌握这些技巧,能让家园共育更顺利,孩子也能更健康快乐地成长呀!。
幼儿教师怎么做好家长沟通技巧(精选3篇)

幼儿教师怎么做好家长沟通技巧(精选3篇)幼儿教师怎么做好家长沟通技巧篇1首先,老师要准备好与家长沟通的问题。
老师要想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了解哪个孩子的情况,准备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哪方面的情况,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比如:新入园的孩子,主要向家长反映孩子的生活情况,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自理情况,因为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饮食饮水及大小便等情况。
经过孩子一段时间的集体生活后,老师向家长反映的情况就是孩子的语言发展,比如:与同伴的交流和交往了。
需要家长配合的就是请家长回家多问问孩子在园与小伙伴玩了什么游戏,听老师讲的什么故事,谁是你的好朋友等,多让孩子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讲究交流的技巧。
老师在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在园表现时,要讲究技巧,注意讲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不要讲得太直白,直来直去,还要注意讲话的语气。
首先,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在园表现与发展情况,应肯定孩子好的表现,然后,宛转地告诉家长哪些方面需要注意,请求家长的配合,二是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教师谈话的态度要平和、谦虚,取得家长的信任,尽快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以真诚的态度向家长介绍好的家教经验和方法,提出自己的教育方法,取得家长的信任与理解。
比如:对孩子应多鼓励,少批评,不急躁。
三是不要向家长隐瞒孩子在园的表现,要告诉家长孩子的真实表现,孩子有不良的表现时,要请求家长的配合,共同寻找问题的原因,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幼儿教师怎么做好家长沟通技巧篇2一、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法这样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制情绪。
二、和家长沟通要讲究谈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把谈话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
要让家长相信我们,尊重并听取我们的意见,要让家长感到教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老师比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
同时,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的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老师与幼儿家长沟通方法建议(含场景设计-沟通用语分析)
在幼儿园里,老师每天不仅要面对性格迥异的孩子,还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
家长工作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老师的知识、能力及经验要求极高。
“家园”之间的联系越紧密,配合越默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
那么,老师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以下挑选了几种常见的家长类型,帮助各位老师深入了解家长的心理特点,轻松破解家园沟通难题!
1. 健谈型
“老师,蕾蕾昨晚睡太晚了,中午让他好好休息会儿!”
“老师,蕾蕾今天在幼儿园吃饭怎样啊?”
“老师,蕾蕾和小伙伴玩得好不好?”
自从蕾蕾上幼儿园后,妈妈每天在入园和离园时,都会“霸占”老师的时间,重复上面这样的内容,有时还会在老师午休或下班时间也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甚至从孩子出生的小故事聊起,短则十几分钟,长则半个多小时,完全无视老师的其他工作……
解析:
这类家长通常并非故意“打扰”老师的工作,他们一方面是由于过度焦虑,将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另一方面则是对幼儿园老师的工作状态不太了解,并未意识到这在无形中会增加老师的工作量。
支招:
❉明确重点,给予答复
老师在和这类家长交流的时候,要有时间观念,比如:主动告知对方自己稍
后的工作安排,然后问清对方需要帮助的地方,有针对性地给予简洁实用的答复;如果交流的话题还需进一步讨论,可以预约时间确保后续的延伸交流。
❉及时反馈,互相信任
老师要及时反馈孩子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表现,当孩子出现异常时,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告知事因和处理方式;可以借助家长会、开放日、家访等家园交流活动,让他们看到老师工作的不易,加深家园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这样很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2. 护短型
悠悠平时在幼儿园很挑食,老师希望通过家园共育达成共识,帮助悠悠改正挑食的坏习惯。
可是,当老师向悠悠爷爷反映情况时,爷爷却说:“我们全家人都不爱吃青菜,所以孩子也不爱吃嘛!而且我们家孩子这么瘦,多给她吃点肉,没事儿的,您以后不用管这个问题啦!”
解析
这类家长有的是误会了老师的本意,将老师提出的问题看成是“告状”,所以态度不友好;或者是只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对于老师反映的孩子在园表现,总是难以相信;还有的家长因为担心老师不喜欢自家孩子,所以想方设法为孩子遮掩过错或缺点……
支招
❉单独约谈,说明初衷
指出孩子问题时,老师要注意避开其他家长,进行个别约谈,特别是在与祖辈家长沟通时,要以诚恳的态度,谦和地表达建议,既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
的重视与关爱,又保护了家长的自尊,不让他们感到难堪而产生抵触情绪。
❉创造机会让家长自己发现问题
老师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家长真正意识到问题所在,并了解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这样他们才会对孩子形成全面客观的认知,认真考虑老师的建议,积极与老师合作,帮助孩子改正问题。
3. 冲动型
悦悦在一次玩滑滑梯时,不小心把手擦破了皮,老师立刻带他去保健室进行消毒处理。
离园时,悦悦妈妈看到后直接大发雷霆,她质问老师:“是谁把他手弄破的?你们老师干嘛去了?为什么不管?”说完拉着孩子,直奔园长办公室理论……
解析
这类家长在面对任何与孩子有关的负面消息时,由于爱子心切而缺乏理性思考,容易激动,表达情绪的方式简单粗暴,容易让园所和老师陷于被动。
支招
❉保持冷静,诚恳道歉
有时家长冲动发火可能是性格比较急躁,并非针对老师。
老师尽量避免在家长气头上进行解释和沟通,而是可以先诚恳地表达歉意,避免“硬碰硬”,使得误会加深。
❉理性沟通,分析原因
面对家长提出的质疑和指责,老师不能认为自己问心无愧而任由家长误解,可以从与孩子交谈入手,向家长讲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用孩子的态度影响家长,
并让家长认识到冲动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对孩子产生错误示范。
4. 质疑
离园时,老师在宣传栏贴出通知,请家长帮忙收集家中的废旧物品,丰富幼儿园的美工区素材,供孩子们进行手工创作。
奇奇妈妈看到后不停地和身边的家长抱怨:“幼儿园怎么天天让孩子捡废品啊?怎么不教拼音、写字这些实用一些的东西?”
解析
家长在和老师的交往过程中,由于各自的生活经验、个人素养、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不尽一致,因此对待同样的问题,认识与理解也不同,难免会产生“分歧”。
支招
❉引导正确的教育观念
根据家长的特点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地专题讲座和小型座谈会,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通过丰富多彩的家园活动,让家长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更好地认识班级的教育活动,认识和调整自己的教育误区,感受孩子的变化和成长。
❉不断提升个人素养
老师可以通过亿童幼师网校等途径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同时通过广泛阅读、多方面学习提高专业水平,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引导家长,还能用自身良好的修养赢得家长的信服,获得他们的认可。
❉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
作为老师,要以平等开放的心态,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多肯定家长好
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积极采纳家长的合理建议;对于不太合理的意见或建议,也要积极回复,向家长解释原因。
家园沟通习惯用语分析
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有这种事发生。
”
→“这件事我立刻查查看。
”
过于强硬的语气容易把家长置于不被信任的境地,使本已情绪激动的家长更加气愤。
ד不行!”
→“我能做到的是……
当家长提出超出幼儿教育目标以外的要求时,如教孩子写字、拼音等,老师如果直接“理直气壮”地拒绝,容易给家长留下难以沟通的印象。
老师应该晓之以理,委婉表达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ד这不是我的工作。
”
→“这件事应该由XX来帮助你,您可以……”
当家长请老师做职责以外的事或对幼儿园工作有疑虑时,老师不能简单应付,而是应该采取积极态度,帮助家长解决疑难,以表现对家长的重视ד您的孩子今天又犯……毛病了。
”
→“您家宝贝一直有进步,只是……还需要努力。
”
在指出孩子缺点时,用正面赞扬的形式会比平铺直叙地陈述问题,更容易获得家长的接受和认同。
ד我忙着呢!”
→“请您稍等一下!”
在家长接送孩子时,老师常常要一个人面对众多家长的询问或要求,比如在和一位家长交谈时,另一位家长在旁边迫切提问,此时,简短的回答加上轻松愉快的语调,能让家长领会到老师已经意识到他的存在,并会尽快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