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合集下载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阅读练习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阅读练习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3题甲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口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然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一无所知。

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的可悲,一棵树并不认识自己的可悲因此,认识(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认识我们之所以为可悲,却是伟大的。

这一切的可悲其本身就证明了人的伟大它是一位伟大君主的可悲,是一个失了位的国王的可悲。

(帕斯卡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节选)乙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么?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利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恣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的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欧阳斌《生命的暗示》节选)1. ★★★从语段乙中看,作者围绕“生命的暗示”提出了哪些看法?2. ★★★语段甲说“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的可悲”,语段乙说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又是一种伟大的结晶,怎样理解?3.★★★★两篇文章都谈了人的生命具有两面性,请你认真阅读,体会他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泪与笑粱遇春①匆匆过了二十年,我自然是常常哭,也常常笑,别人的啼笑也看过无数回了可是我生平不怕看见泪,自己的热泪也好,别人的呜咽也好;对于几种笑我却会惊心动魄,吓得连呼吸都不敢大声,这些怪弄的笑声,有时还是我亲口发出的当一位极亲密的朋友忽然说出一句冷酷无情冰一般的冷话来,而且他自己还不知道他说的会使人心寒,这时候我们只好哈哈哈莫名其妙地笑了,因为若是不笑,叫我们怎么样好呢?我们这个强笑或者是出于看到他真正的性格和我们先前所认为的他的性格的矛盾,或者是我们要勉强这么一笑来表示我们是不会被他的话所震动,我们自己另有一个超乎一切的生活,他的话是不能损坏我们于毫发的,或者……但是那时节我们只觉到不好不这么大笑一声,所以才笑,实在也没有闲暇去仔细分析自己了当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苦痛缠着,正要向人细诉,那时我们平时尊敬的人却用个极无聊的理由来解释我们这穿过心灵的悲哀,看到这深深一层的隔膜,我们除开无聊赖地破涕为笑,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我们一生忙碌,把不可再得的光阴消磨在马蹄轮铁,以及无谓敷衍之间,整天打算,可是自己不晓得为什么这么费心机,为了要活着用尽苦心来延长这生命,却又不觉得活着到底有何好处,自己并没有享受生活过,总之黑漆一团活着,夜阑人静,回头一想,哪能够不吃吃地笑,笑里感到无限的生的悲哀这几种笑声发自我们的口里,自己听到,心中生个不可言喻的恐怖,或者又引起另一个鬼似的狞笑若使是由他人口里传出,只要我们探讨出它们的源泉,我们也会惺惺惜惺惺而心酸,同时害怕得全身打鼓此外失望人的傻笑,挨了骂的下人对主子的赔笑,生离永别时节的苦笑——这些笑全是“自然”跟我们为难,把我们弄得没有办法,我们承认失败了的表现,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②莎士比亚的妙句“对着悲哀微笑”说尽此中的苦况,传出“笑”的悲剧的情调泪却是肯定人生的表示因为生活是可留恋的,过去的是春天的日子,所以才有伤逝的清泪若使生活本身就不值得我们的一顾,我们哪里会有惋惜的情怀呢?当一个中年妇人死了丈夫的时候,她嚎啕地大哭,她想到她儿子这么早失去了父亲,没有人指导,免不了伤心流泪,可是她隐隐地对于这个儿子有无穷的慈爱和希望她的儿子又死了,她或者会一声不响地料理丧事,或者发疯狂笑起来,因为她已厌倦于人生,她微弱的心已经麻木死了我每回看到人们流泪,不管是失恋的刺痛,或者丧亲的悲哀,我总觉人世真是值得一活的眼泪真是人的甘露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常常觉得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故意去臆造些伤心事情,想到有味时候,有时会不觉流下泪来,那时就感到说不出的快乐现在却再寻不到这种无根的泪痕了哪个有心人不爱看悲剧,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净化的确不错我们精神所纠结郁积的悲痛随着台上的凄惨情节发出来,哭泣之后我们有形容不出的快感,好似精神上吸到新鲜空气一样,我们的心灵忽然间呈非常健康的状态果戈里的著作人们都说是笑里有泪,实在正是因为后面有看不见的泪,所以他的小说会那么诙谐百出,对生活处处有回甘的快乐中国的诗词说高兴赏心的事总不大感人,谈愁语恨却是易工,也由于那些怨词悲调是泪的结晶,有时会逗我们洒些同情的泪;所以亡国的李后主,感伤的李义山始终是我们爱读的作家天下最爱哭的人莫过于怀春的少女和在情海中翻身的青年,可是他们的生活是最有力,色彩最浓,最不虚过的生活人到老年了,生活力渐渐消磨尽了,泪泉也枯了,剩下的只是无可无不可的那种行将就木的心境和好像慈祥实在是生的疲劳所产生的微笑——我所怕的微笑十八世纪初期浪漫诗人格雷在他的诗里说:流下也就忘记了的泪珠,那是照耀心胸的阳光这些热泪只有青年才会有,它是同青春的幻梦同时消灭的;泪尽了,每个人心里都像苏东坡所说的“存亡惯见浑无泪”那样的冷淡了……(文章有删改)[注]①梁遇春:(1906—1932)现代散文家②幡:一种窄长的旗子4.★★“对于几种笑我却会惊心动魄,吓得连呼吸都不敢大声”,请分点概括出使作者不敢大声呼吸的几种笑的具体内容5.★★★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我每回看到人们流泪,不管是失恋的刺痛,或者丧亲的悲哀,我总觉人世真是值得一活的”作者为什么这么说?7.★★★★本文视角独特,立意新颖,请简要分析文采展示8.★★★★帕斯卡尔的哲理散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那就是尽管人是脆弱的,但只要有高尚的思想,照样可以活得高贵,活得有尊严请就就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200字左右。

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作文

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作文

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作文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人类真的就像是一根苇草,看似一吹就倒。

但别忘了,这苇草可是会思考的!你说神奇不神奇?
早上一睁眼,脑袋里就开始转个不停。

从“今天吃什么”到
“人生目标是啥”,全都在想。

这种思考,让咱们跟其他生物都不
一样。

咱们能发现火能烧东西,风能吹动风帆,甚至还能探索那遥
远的星辰大海。

到了下午,阳光懒洋洋的,人也变得慵懒起来。

但这时候,思
考反而更深了。

拿本书,坐那儿一读就是一下午,跟那些大智慧的
人聊天,听他们分享人生经验。

感觉整个人都升华了,真的!
到了晚上,星星都出来了,特别美。

看着天空,心里就开始琢磨,咱们这辈子到底是为了啥?从哪儿来,要往哪儿去?这些问题,有时候想想都觉得头疼,但真的很有意义。

总的来说,思考就是人类最牛的地方。

咱们虽然像根苇草,但
因为有思考,就变得特别不一样。

咱们能不断超越自己,追求更好
的生活。

所以,珍惜这种能思考的能力吧,让咱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家、哲学家。 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 帕斯卡尔三角形定理 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 他还制作了水银气压计,压强的单位帕斯卡就是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他写成了这部能陪你走到“阅尽沧桑和人情的老 年”的《思想录》。 有人评价:帕斯卡尔之于法兰西、犹如柏拉图之 于希腊,但丁之于意大利,塞万提斯之于西班 牙,莎士比亚之于英格兰。
猜谜语
什么动物早晨 四条腿走路,中午 两条腿走路,傍晚 三条腿走路?
谜底:人
人是什么?
法国哲学家帕 斯卡尔说,人 是一根能思想 的苇草。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帕斯卡尔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 个题目包含了几层意思?
首先抓主干:人是苇草, 这是一个暗喻。 那么,人和苇草之间有什 么共同点呢? 脆弱、渺小,这是人的生 物性特点。 那么,人和苇草之间有什 么不同点呢? 看修饰成分—— 人能思考。
质疑文本
人有思想,就 一定会伟大 吗?
课堂结语
文中“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 名的比喻,不仅是指出了思想 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 着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 的自尊与激情。希望同学们通 过学习这篇随笔,能够养成积 极思考的好习惯,用思想来捍 卫我们做人的尊严。
课后作业
针对本文中的某一 句话谈谈自己的看 法,写成一篇随笔, 字数不限。
苇草
【发现与探究】
请大家找出自己不 懂的句子或者是自 己特别喜欢的句子, 我们一起来交流讨 论一下。
作者介绍
帕斯卡尔就是这样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脆弱,但伟大。 脆弱。 (1)十八岁开始就一直被病痛折磨,24岁中 风瘫痪。 (2)母亲在他三岁时离开了他。 (3)妹妹受他影响进了修道院,一生内疚。 (4)39岁英年早逝。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教学设计1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篇名言的内容和寓意。

2.理解人类文明的特征和重要性。

3.明白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名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主要内容包括:1.名言的寓意和含义。

2.人类文明的特征和重要性。

3.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启示、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教学活动。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您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您觉得这句话有何含义?我们今天就来一起探究一下。

2.学习环节(1)教师向学生阐述名言的寓意和含义:在西方哲学史上,笛卡尔以这句话来总结人类的思想活动。

苇草是柔软而坚韧的,很容易被风吹弯,同时又很难被摧毁,我们也正是这样:是柔弱而坚韧的。

人是可以想象、思考、推理、创造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能思想的苇草”。

(2)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和课件引导学生琢磨人类文明的特征和重要性:人类文明的特征有哪些?人类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加深对人类文明的认知和了解。

(3)教师运用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像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等都是人类思想的产物,这些思想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4)教师通过四种思维模式:推理、逆向、归纳和类比,分类时运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巩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教室内自由探究,搜集有关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材料并撰写作文。

四、教学评价通过齐步走、小组讨论、笔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掌握、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人类文明和思想的认知还不够深入,需要更加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来引导他们。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周敦颐说“思则睿,睿则圣”,卢梭说“只有高贵的思想,而无高贵的血统”,人之所以为人,就因为人有思想,会思想,高考作文是国家在考学生做人的能力,文字就是思想的载体,所以作为国家可能选拔的人才,学生既要有高贵深刻的思想,又要会思想,能思想得深刻,并要求把其思想修养通过文章表现出来。

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其符合高考要选拔的人才的标准。

1 深刻的思想这个短语侧重立意,即所立之意应该是站在较高的思想角度的。

很多高中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思想浅显,立意平凡。

并不是他们本身不具备一定的理性思想,只是他们不习惯用这些思想参与认识活动。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可以有意识地积累一些理论思想,把感性认识理论化,体系化,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心有芝兰,方能言辞有芳,在这里笔者把高中生应该积淀的一些思想大致列了一些,希望同学们能对照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并以此指导自己做人作文。

1.1传统美德思想传统美德是我们立身之基,是中华民族追求真善美的思想精华。

传统美德的内容可以分为“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

“修身”,是指通过修养使个人具备美德。

个人美德主要包括:志向高远,诚实守信,刚正不阿,自强不息,重德贵义,博学善思,内省慎独,节俭淡泊,律己修身等。

“齐家”,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治国”,是指处世应具备的美德。

处世美德包括职业美德、公共美德等,主要内容有:克己奉公,精忠报国,勤政爱民,智慧宽容,中庸和谐,秉公执法,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讲求公正,礼貌谦让,公平交易,尊师重教,勤劳敬业,救死扶伤等。

1.2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人文主义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肯定人的价值:从艺术到社会生活,把人的历史、人的世界、人的活动、以及人的精神、形象和身体本身作为关注的中心。

表现为:(1)对人的尊严、价值、生存环境的维护、追求和关切;(2)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3)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关于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关于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关于“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灰蒙蒙的心。

金灿灿的阳光,金灿灿的溪滩,金灿灿的笑容。

周围的东西影响我的心情,因为,我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容易触景生情。

写在前面的话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这是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告诉我的: 人只不过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她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所以人们能创造发明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

人类居住的地球也比其他星球更富丽堂皇。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所以人类比其他的生物更高级,他们总是站得比其他生物高,看得比其他生物远,自然就成了整个地球的主宰者。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所以爱迪生能发明电灯。

这样,人类在夜里就更觉得明亮,至少不用点着油灯,遭受滚滚的黑烟。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所以贾生能演绎出偷香的浪漫;李白的杯中酒能让他有无限的情思;曹雪芹的梦中泪能让他成就巨著《红楼梦》;多多少少的深闺女子为《牡丹亭》忧郁又痴狂。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所以我会感叹 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 的那种潇洒;会惋惜宋代那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的女词人;会感慨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气魄和豁然;也会怜悯那位吟着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的多愁善感的葬花人。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所以我们人类周围的世界很亮丽很精彩,各个角落里会有个个感人的故事,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情感。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所以,我会欢喜我会忧,喜的是美丽的一切,精彩的一切,忧的是丑恶的一切。

因为记不清哪位哲人告诉我 事物都是有两面性 ,我相对于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也是一样的吧!所以,和平天空上的阴云会久久不散,恐怖分子也神出鬼没,不计其数的无辜伊拉克人民会遭受战争的苦难。

然而,我们最不愿看到的这一切也正是因为 人能思想 而引起的。

这点我们还能否认吗?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所以,朋友,思想是尊贵的,是无代价的。

我们要紧紧把握好我们的思想。

只要还能思想,就证明人是活着的 ,这是一句值得我们深思的话。

《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短文三篇

《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短文三篇
造新知。
思考与行动
三篇短文都认为,思考应该与行动相 结合,只有将思考付诸实践,才能真
正体现其价值。
不同角度阐述思考的内涵
第一篇
从人类与宇宙的关系角度,强调思考是连接人类与宇宙的桥梁,是 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工具。
第二篇
从人类自身的角度,阐述思考是人类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 我的途径。
第三篇
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指出思考是推动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重要力 量,是人类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动力源泉。
独立思考能够使我们不易被他人观点左右,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培养批判性思维
审视信息来源
在接收信息时,要学会审视其来源和可信度 ,避免盲目相信。
质疑表面现象
对于表面现象,要保持警惕,深入探究其背 后的原因和动机。
学会分析论据
在面对观点时,要学会分析其论据的合理性 和逻辑性。
不断学习与进步
反思与总结
定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有 助于发现不足并改进。
短文概述
01
短文一
阐述人的思考能力,强调人的尊 严和价值,倡导人们追求真理和
智慧。
03
短文三
综合前两篇的主题,强调人的思 考和存在的意义,呼吁人们珍惜
生命、追求真理和智慧。
02
短文二
通过苇草的比喻,揭示人的渺小 和脆弱,同时表达人对生命和存
在的思考和追求。
04

以上内容仅为对原大纲的扩展, 具体短文内容需要根据实际创作
保持好奇心
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心,有助于我们持 续学习和成长。
与他人交流
与他人分享观点并进行讨论,能够拓宽我们 的视野并激发新的思考。
05 三篇短文之间的 联系与启示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以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为例历本121 张杰 12020152“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是出自帕斯卡尔《思想录》中的一句名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将人比作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将人比作苇草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

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

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

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教育家。

辛亥革命后,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5年在法国发起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及华法教育会,提倡留法勤工俭学。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他一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努力奋斗,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 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方面:(一)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思想1912年4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他说:“五者,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者也。

”他认为,“军国民主义为体育;实利主主义为智育;公民道德及美育皆毗于德育;而世界观则统三者而一之。

”1920年他发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文中,系统提出体、智、德、美四者和谐发展的主张。

他认为: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

这种教育内分四育:“(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

”“这四育是一样重要,不可放松一项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人:课时:教材分析: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与《培根论人生》、《蒙田随笔集》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是帕斯卡尔记录偶尔闪现的思想,虽然是零星无序的但真实而细致,处处洋溢着理性的光芒,说出了许多我们有感悟但永远也说不出来的话。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理清思路、概括主旨的训练,培养、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理解散发思想华彩的语句。

3、体会用形象化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围绕“人是思想的苇草”的人文话题,通过组织讨论,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与文本化为一体,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三、重难点分析:理解帕斯卡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著名比喻所体现的思想对人生的意义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多媒体播放《在水一方》主题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听这首歌可以想象到成片的芦苇独守江边,在风中摇曳。

那瘦瘦的筋骨,青青的枝叶,肆无忌惮的张扬着绿的野性,任凭狂风揉摇,任凭暴雨击打。

那逆流而上寻找佳人的少年,撑着长篙,荡着轻舟,映衬着茂密的芦苇,造就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句!2000多年以后,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同样在见到芦苇后灵光一现,咏出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样的至理名言。

二、合作探究围绕问题读课文1、“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2、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参考:1、思考和脆弱 2、思想形成人的伟大)3、为什么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呢?(前后四人为一组探讨,最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自己所知道的事例)引入A:思想有时给思想者带来的不是尊重,而是折磨,比如屈原,“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刻画了一个英雄末路、行销骨立的形象。

他完全可以“随其流而扬其波”,站在黑暗中认为这就是光明。

为什么还要做一个孤独的思想者呢?因为,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4、如何理解“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学生合作讨论,代表发言)引入B:当我们用水浇蚂蚁时,许多蚂蚁就在这场水灾中丧生了。

人其实也一样,大自然的一次山洪,一次海啸,一次台风,那么轻易地夺去了人的性命,人真的是一种脆弱而渺小的生物。

但是,人能够思想,“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这一点就使人在精神层面上超越了宇宙和自然。

这句话就让我们体会到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伟大。

*引入C:帕斯卡尔是一根思想的苇草脆弱: 1、身体不好,病痛始终折磨着他 2、母亲在他三岁时离开了他3、妹妹受他影响进了修道院,一生内疚4、39岁英年早逝伟大: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定理,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

他还制作了水银气压计,压强的单位帕斯卡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并写成了这部能陪你走到“阅尽沧桑和人情的老年”的《思想录》。

有人评价:帕斯卡尔之于法兰西、犹如柏拉图之于希腊,但丁之于意大利,塞万提斯之于西班牙,莎士比亚之于英格兰。

小结:“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其实分为两个层面。

说人是强大的、有尊严的、有意义的,主要是指人类所拥有的文化、艺术和思想,在这个层面上人是强大的;说人如芦苇般脆弱,是指肉体的生命太脆弱,太容易腐朽了,在“一万年太久”的历史长河里,一个个体生命是微不足道的,在强大的外力面前肉体往往表现的那么不堪一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熟悉的、鲜活的生命,在不经意之间,在我们无法把握、无法预见的偶然中,刹那间便阴阳两隔了。

生命给我们的感觉,更多的是人去灯灭。

这时,你不得不承认生命的脆弱。

有些时候它的脆弱简直不堪一击!正因为这样,我觉得,所谓人的伟大和不朽,都只能来自于精神层面,剔除了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载负着生命的肉体就变得空洞、虚无和没有意义。

可见思想与人之重要。

三、拓展延伸(检查学生在预习时搜集到的关于思想的名言名句)同学们的功课作的很好,我也作了一些功课,我们一起来分享欣赏,并说说你的见解。

(投影:1、我思故我在。

2、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3、一个人,只要拥有了思想,遇见鬼神,鬼神畏惧你;遇见高山,高山就给你让路;遇见河流,河流会给你铺桥;遇见天空,天空会给你翅膀。

思想的力量是无人能挡的。

)(学生畅言,言之成理即可)师:不管人类多么渺小脆弱,但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能思想,可以探索世界,改变世界。

伟大的思想造就人类文明的力量。

面对人类创造的奇迹,曾经悲观厌世的浮士德不禁感叹“停一停吧,你真美丽”。

在心理学上有一座著名的“马斯洛金字塔”。

(投影: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师:生理需求是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

人生正如这座金字塔,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自己的口舌之欲,在精神上应该有所追求?那么谁是你精神上的偶像,为什么?(生交流感悟)小结:能够在苦难与困顿时不放弃思想的人,才是真正的思想者。

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选自《思想录》,是帕斯卡尔记录偶尔闪现的思想。

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真实而细致,体现帕斯卡尔思想的光芒。

其实在我们的学习中,生活当中,只要积极思考,做一个有心人,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如果我们善于思考,随时捕捉和保留偶然闪现的思想,即使是零星无序的也可以!有朝一日,再回过头去看看自己整理的思想火花,那将别是一番滋味。

四、思维训练大自然充满了哲理,只要细心观察,用全副身心去体会,就能在其中发现无穷的真谛,一旦有所触发,写成文字,就会有真正的理趣。

比如泰戈尔说“生若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郭璞的“林无静树,川无停流”,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同样是芦苇的形象,在《蒹葭》中是诗意的象征,在帕斯卡尔眼中是脆弱的象征,在作家张弛心中又是什么样呢?(生读《心中的芦苇》,讨论分析从不同角度立意的妙处。

)五、作业设计一根纤弱的芦苇,因为我们的审美视角不同,读出是不同的精神内涵,这不就是人类思想的伟大之处吗?课后请同学们放飞思想,寻找自然中隐藏的哲理,并写成文字。

六、板书设计:人因脆弱而渺小人因思想而伟大七、教学反思附:心中的芦苇[张驰]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

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倜傥。

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亘古的沉默,醉倒了金风,醉倒了诗人。

仿佛是王维的山水诗,寻不出现实意味和历史痕迹,只有一抹淡远空灵飘浮于烟的高度,还有一分清高,一分落寞,一分不为人知也无意让人知晓的随意与散逸,原始般的单纯和清淡。

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摇曳,蓬蓬勃勃。

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做凝重的墨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

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霜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远方,也依旧洁白光泽,充满蓬松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画上生命的句号。

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子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

像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

洄流中,弄蒿荡舟的少年水手,采兰撷芷、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那么,你能听到许多滩边涯际拉纤的号子和寨子镇尾浪漫的故事。

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扬。

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

在她倒下的地方,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决别飘雪飞霜。

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

佞臣专权,楚王昏庸。

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

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

青春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

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

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

流苏似的芦花,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弥漫。

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

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

倘是周日,阳光暖暖地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随风而去。

更多的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子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发少年狂。

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花织成的透明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

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