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动技术A实训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总结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总结液压与气动技术是现代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矿山等领域。
为了提高对液压与气动技术的理论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我在大学期间参加了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实训课程。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液压与气动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在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中,我首先学习了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液压与气动技术是基于流体力学原理的,通过液压油或空气传递力量,从而实现机械或器件的运动。
在实训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液压与气动元件和系统,如液压缸、液压泵、气动气源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了解了液压与气动技术在不同工况下的应用,如力矩转换、速度调节、位置控制等。
在实训中,我学习了液压与气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液压系统由液压泵、工作介质(液压油)、控制元件、执行元件等组成,通过液压泵将液压油压力增加后输送给执行元件,从而实现工作。
气动系统由气动泵、工作介质(空气)、控制元件、执行元件等组成,通过气动泵将空气增压后输送给执行元件,实现工作。
通过实践,我熟悉了液压与气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操作。
在实训中,我还学习了液压与气动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液压与气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如漏油、漏气、压力不稳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学会了如何检查和维修液压与气动系统中的元件,如更换密封圈、清洗过滤器等。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测试仪器等手段确定故障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通过这次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我不仅在理论知识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这对于我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如设计、维护和调试液压与气动系统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通过实训,我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多人配合完成任务。
总之,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是我大学期间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液压与气动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液压与气动实训总结

液压与气动实训总结引言液压与气动技术是现代机械工程领域中重要的分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
液压与气动实训是培养学生对液压与气动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本次液压与气动实训中,我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液压与气动技术的理解,并培养了一定的操作技能。
下面将对本次实训的基本内容、实践过程和收获进行总结。
实训内容本次液压与气动实训内容主要包括液压与气动系统的搭建与调试、常见元件的使用和故障排除等方面。
具体的实训项目包括: 1. 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气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液压与气动系统的搭建和调试; 4. 常见液压与气动元件的使用和故障排除。
实践过程液压系统的搭建与调试在液压系统的搭建与调试环节中,我们首先了解了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等。
然后,我们根据实训指导书上的要求,逐步搭建起液压系统并进行调试。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如液压缸无法正常工作、油泵噪音过大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排查和解决,我们进一步提升了对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和故障排除的理解。
气动系统的搭建与调试在气动系统的搭建与调试环节中,我们学习了气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通过搭建气动系统进行实际操作。
在搭建和调试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如气压不稳定、气动元件漏气等,通过仔细观察和调试,我们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并使气动系统正常工作。
这些实际操作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问题解决方法。
常见元件的使用和故障排除在本次实训中,我们还重点学习了液压与气动系统中一些常见的元件的使用和故障排除。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液压缸、气缸、液压马达、气动阀等元件的连接方法和使用技巧。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识别液压与气动系统中常见的故障,并进行相应的排除。
这让我们更加熟练地运用液压与气动元件,并能够及时处理系统故障。
收获与总结通过参与本次液压与气动实训,我不仅对液压与气动技术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掌握,还培养了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
液压气动技术实训心得体会

液压气动技术实训心得体会液压气动技术实训心得体会篇一: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践心得体会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践心得体会两周时间的液压与气动实习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时间过得真快。
这段时间的液压与气动实习,收获了很多东西,学会了很多东西。
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也通过实践验证了理论。
刚开始接到老师的任务书时,觉得很容易,但不知道从何下手。
当老师布置完任务,我们小组经过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没有统一的实施方案。
于是,我们各自解说自己的想法和具体方案。
并对试验中用到的液压气动元件了解其原理和结构特点。
最终确定最合理,最简便的唯一方案。
经过实验操作,实验台上摆放着各种元器件,对于我们来讲,眼前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元件,不能用铅笔去连线,必须用气管和接头去连接。
这样对课本上学到的二维图形和符号更加深记忆。
有了实验的经验,我们从一开始了脑袋一片空白,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我们都能按照实验回路图去安装检查排除故障。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收获了实践,升华了理论,完善了自我,提高了能力。
也深刻意识到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是很不够的,要想做一个技能型人才还需要学习很多东西。
同时也深刻明白,自己用心,自己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做什么事都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才行。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更努力!王磊XX年9月21日篇二:气压传动实训心得液压实训心得去除其中灰尘和水分。
由于空气本身没有润滑性,因而气压传动系统中必须对气压传动元件进行供油润滑, 如加油雾器等装置进行润滑。
3、输出力小。
由于工作压力低(一般低于),因而气压传动系统输出力小, 一般限制为20~30kn。
在相同输出力的情况下,气压传动装置比液压传动装置尺寸大。
4、排放空气的噪声大。
气压传动系统排放空气时,需加消声器。
上面就是我为大介绍的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的优点与缺点。
通过这两周的实习,我初步的了解了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的特性, 并且完成了单作用、双作用气缸的调速回路的连接与调试以及多个回路的连接与调试, 让我更熟练的掌握了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的连接方法和技能。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图文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图文实训教学不仅能帮助加深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中的基本概念,巩固理论知识,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引导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学到基本的理论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液压与气动技术中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实训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液压元件拆装实训。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元件的拆装实训,使学生对学过的主要元件外观、内部结构,主要零件的形状、材料及其之间的配合要求等方面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机械拆装的基本常识,了解液压元件维修的一般方法,锻炼机械维修方面的技能,以便在将来实际工作中设计和使用液压系统时,能正确选用和维修液压元件。
二是液压与气动回路、系统实训。
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对研究对象(如某一理论、元件、系统等)的实训操作,启发与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训方案,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通过分析、讨论与审核后,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实训。
在此以THPYQ-1实验台为例,介绍几种常用实训的原理、方法、步骤与数据的处理方法。
一、液压元件拆装实训1.拆装注意事项①如果有拆装流程示意图,参考示意图进行拆与装;②拆装时请记录元件及解体零件的拆卸顺序和方向;③拆卸下来的零件,尤其泵体内的零件,要做到不落地、不划伤、不锈蚀等;④拆装个别零件需要专用工具。
如拆轴承需要用轴承起子,拆卡环需要用内卡钳等;⑤在需要敲打某一零件时,请用铜棒,切忌用铁或钢棒;⑥拆卸(或安装)一组螺钉时,用力要均匀;⑦安装前要给元件去毛刺,用煤油清洗然后晾干,切忌用棉纱擦干;⑧检查密封有无老化现象,如果有,请更换新的;⑨安装时不要将零件装反,注意零件的安装位置。
有些零件有定位槽孔,一定要对准;⑩安装完毕,检查现场有无漏装元件。
2.实训用工具及材料钳工台虎钳、内六角扳手、活口扳手、螺丝刀、涨圈钳、游标卡尺、钢板尺、润滑油、化纤布料、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等。
(一)液压泵拆装实训1.实训目的通过对各种液压泵进行拆装,使学生对各种液压泵的结构有深入了解,并能依据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来分析总结容积式泵的特性,掌握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使用性能等。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报告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报告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这可真是个神奇的领域。
听到这几个字,很多人可能会皱眉,心想“这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其实嘛,液压和气动就像是工业界的“隐形超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却在默默支撑着我们的生活。
想象一下,没有这些技术,我们的日常生活会变得多么繁琐,可能连打开一扇窗都得费好大劲儿。
哈哈,是不是觉得有点夸张?但仔细想想,我们身边的很多机械、设备,都是靠它们的。
说到液压,这玩意儿可真是个“大力士”。
想象一下,一个小小的油缸,通过油液的力量,竟能抬起好几吨的重物,简直是小小身材大大力量。
这就好比那种看似瘦弱的小猫咪,结果却能一口气拖动一整只大鱼。
我们在实训中,看到液压机运转的时候,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那种“咔嚓”的声音,犹如重锤落下,听得人心里都有点小激动。
液压油在管道中流动,像是经过精心安排的舞者,旋转、跳跃,伴随着机器的运作,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再说气动,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秘?其实就是利用压缩空气来驱动设备。
你可不要小看这“空气”,看似无形,却能让一切变得生动。
就像那种时不时冒出泡泡的气泡水,虽然平淡无奇,却能带来无穷的乐趣。
我们在实训中用气动装置做了些小实验,结果空气一压,机器就动起来了,简直就是魔法一样。
气动设备就像是一群顽皮的小精灵,总能在关键时刻跳出来帮你忙。
这种迅速的反应,真让人赞不绝口!记得有一次,我们小组要调试一个气动装置,结果一开机,哗啦啦一声,气流瞬间冲了出来,吓得我们几个都跳了起来,差点当场演了一出“空中飞人”。
不过很快大家就笑成一团,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那一刻,真是觉得液压和气动的世界太有趣了,大家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分享经验,简直就像一场热闹的派对。
大家边调试边聊天,甚至还开起了玩笑,调皮的同学说:“你看这气动装置,真是‘气’宇轩昂!”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实训,绝对是一次身心的洗礼。
通过亲身参与,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书本上的知识在手中变得鲜活,仿佛那些枯燥的数字和公式突然变成了会说话的小精灵。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总结(精品课件)

数控081班2009-2010第一学期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总结一、实训内容的确定: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类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常见的压力机械、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另外液压与气动技术还广泛应用在军事工业、医疗器械中。
通过本次实训,一方面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掌握主要液压元件的性能测试,拆装技能,提高学生对基本控制回路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使用能力,并锻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组织形式确定:在实训过程中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每班根据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的实际水平,分成相应小组,每组有5名学生。
实训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先分别独立实验完成一种典型回路的连接及试验,经指导教师对每个成员检查并合格后,该小组进入下一环节,即由各个小组成员合力完成一个复杂回路的连接、调试及验测,小组中,成员分工明确,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又增强了团体协作意识。
三、实训过程:1、原理分析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是在密闭的容器内,利用有压力的油液或气体作为工作介质来实现能量转换和传递动力的。
从压力能转换到机械能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以及各辅助元件。
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串插到各实训项目当中,因为每一个实训项目都会用到不同的元器件,相同元件用在不同的实训中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所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及前面课程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践能够很快掌握各种元件的结构及各元件在基本液压与气压回路里的工作原理与作用。
在这一环节当中,充分体现了实践对理论的巩固。
2、基本回路连接学生在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按照指导书要求,从浅入深地连接基本回路。
一方面,在基本回路中分析元器件的作用与应用,一方面,通过独立地连接回路,清晰地认识到回路最终实现的动作与完成的任务,并要解决几个“为什么”,比如在锁紧回路中,为什么要采用O型的三位四通换向阀?可不可以用其他的换阀代替?学生对问题做出回答后,不需要到老师这里找答案,动手实验,最后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指导书实训教学不仅能帮助加深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中的基本概念,巩固理论知识,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引导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学到基本的理论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液压与气动技术中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实训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液压元件拆装实训。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元件的拆装实训,使学生对学过的主要元件外观、内部结构,主要零件的形状、材料及其之间的配合要求等方面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机械拆装的基本常识,了解液压元件维修的一般方法,锻炼机械维修方面的技能,以便在将来实际工作中设计和使用液压系统时,能正确选用和维修液压元件。
二是液压与气动回路、系统实训。
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对研究对象(如某一理论、元件、系统等)的实训操作,启发与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训方案,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通过分析、讨论与审核后,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实训。
在此以THPYQ-1实验台为例,介绍几种常用实训的原理、方法、步骤与数据的处理方法。
一、液压元件拆装实训1. 拆装注意事项①如果有拆装流程示意图,参考示意图进行拆与装;②拆装时请记录元件及解体零件的拆卸顺序和方向;③拆卸下来的零件,尤其泵体内的零件,要做到不落地、不划伤、不锈蚀等;④拆装个别零件需要专用工具。
如拆轴承需要用轴承起子,拆卡环需要用内卡钳等;⑤在需要敲打某一零件时,请用铜棒,切忌用铁或钢棒;⑥拆卸(或安装)一组螺钉时,用力要均匀;⑦安装前要给元件去毛刺,用煤油清洗然后晾干,切忌用棉纱擦干;⑧检查密封有无老化现象,如果有,请更换新的;⑨安装时不要将零件装反,注意零件的安装位置。
有些零件有定位槽孔,一定要对准;⑩安装完毕,检查现场有无漏装元件。
2. 实训用工具及材料钳工台虎钳、内六角扳手、活口扳手、螺丝刀、涨圈钳、游标卡尺、钢板尺、润滑油、化纤布料、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等。
(一)液压泵拆装实训1. 实训目的通过对各种液压泵进行拆装,使学生对各种液压泵的结构有深入了解,并能依据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来分析总结容积式泵的特性,掌握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使用性能等。
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液压与气动技术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
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液压与气动技术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液压与气动技术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
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
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液压与气动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液压与气动技术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
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液压与气动技术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
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液压与气动技术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
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液压与气动技术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日志课题名称:液压与气动技术A实训系别:机电工程系班级:机电091班姓名:谢明明学号: 0909011046 同组同学:肖鹏徐文贵许斌指导老师:张豪、陈其明完成日期: 2011年7月2日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日期: 2011年6月28日组别:4 组实训地点:同组人姓名:肖鹏徐文贵许斌实训项目:液压实训实训内容:1、齿轮泵型号:CB-B 6转速:1450r/min1)根据实物,画出齿轮泵的工作原理简图。
答::2)简要说明齿轮泵的结构组成。
答:泵壳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前后端盖3)卸荷槽的作用是什么?答:减少气蚀,减低噪音。
4)齿轮泵的密封工作区是指哪一部分?答:轮油泵是通过一对参数和结构相同的渐开线齿轮的相互滚动啮合,将油箱内的低压油升至能做功的高压油的重要部件。
是把发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的动力装置。
东方红-75拖拉机和东方红-60、70T推土机机构采用CB46齿轮泵。
东方红-802/802K拖拉机和东方红-802KT推土机采用CBN-E450或CBTI-E550型齿轮泵,该泵流量大,可靠性好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日期: 2011年6月 28日组别:4 组实训地点:同组人姓名:肖鹏徐文贵许斌实训项目:液压实训实训内容:1根据实物画出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简图答:2简要说明叶片泵的结构组成答:叶片泵由定子、转子、叶片、壳体及泵盖等组成。
转子由变矩器壳体后端的轴套带动,绕其中心旋转;定子是固定不动的,转子与定子不同心,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偏心距。
进油口出油口。
当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或叶片底部的液压油压力的作用下向外张开,紧靠在定子内表面上,并随着转子的转动,在转子叶片槽内作往复运动。
这样在每两个相邻叶片之间便形成密封的工作腔。
如果转子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转子与定子中心连线的右半部的工作腔容积逐渐减小,将液压油从出油口压出。
这就是叶片泵的工作过程。
叶片泵的排量取决于转子直径、转子宽度及转子与定子的偏心距。
转子直径、转子宽度及转子与定子的偏心距越大,叶片泵的排量就越大。
叶片泵具有运转平稳、噪音小、泵油油量均匀、容积效率高等优点,但它结构复杂,对液压油的污染比较敏感。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日期:2011年6 月 28日组别:4 组实训地点:同组人姓名:肖鹏徐文贵许斌实训项目:液压实训实训内容:1根据实物,画出柱塞泵的工作原理简图答:2简要说明轴向柱塞泵的结构组成答: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当电动机带动传动轴旋转时,泵缸与柱塞一同旋转,柱塞头永远保持与斜盘接触,因斜盘与缸体成一角度,因此缸体旋转时,柱塞就在泵缸中做往复运动。
它从0°转到180°,即转到上面柱塞的位置,柱塞缸容积逐渐增大,因此液体经配油盘的吸油口a吸人油缸;而该柱塞从180°转到360°时,柱塞缸容积逐渐减小,因此油缸内液体经配油盘的出口排出液体。
只要传动轴不断旋转,水泵便不断地工作。
改变倾斜元件的角度,就可以改变柱塞在泵缸内的行程长度,即可改变泵的流量。
倾斜角度固定的称为定量泵,倾斜角度可以改变的便称为变量泵。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地点:同组人姓名:肖鹏徐文贵许斌实训项目:液压实训实训内容:1根据实物,画出单向阀的结构简图答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地点:同组人姓名:肖鹏徐文贵许斌实训项目:液压实训实训内容:1补全溢流阀溢流时的工作原理定压溢流作用:定量泵节流调节系统中,定量泵提供是恒定流量。
当系统压力增大时,会使流量需求减小。
此时溢流阀开启,使多余流量溢回油箱,保证溢流阀进口压力,即泵出口压力恒定(阀口常随压力波动开启)。
安全保护作用:系统正常工作时,阀门关闭。
负载超过规定极限(系统压力超过调定压力)时开启溢流,进行过载保护,使系统压力不再增加(通常使溢流阀调定压力比系统最高工作压力高10%~20%)。
2写出YE型及P型溢流阀与Y型溢流阀的区别答:直流式溢流阀:1.P型直流式溢流阀的最大调整压力为2.5MPa。
2.结构简单,动作灵敏,工作时容易产生振动和噪音。
3.在结构上无先导阀。
4.弹簧硬。
5.无外控口。
6.用于低压力或小流量的场合。
先导式溢流阀:1.Y型先导式溢流阀的最大调整压力为6.3MPa。
2.压力波动小。
3.在结构上有先导阀。
4.先导阀弹簧硬,主阀弹簧软。
5.有外控口。
6.用于高压力或大流量的场合。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日期:2011年6 月29 日组别:4 组实训地点:同组人姓名:肖鹏徐文贵许斌实训项目:液压实训实训内容:1补全减压阀起减压作用时的工作原理答、当输出压力低于设定值时,活塞下侧的力大于上侧,活塞向上移动,推动阀盖3上移,使调压阀口加大,由调压阀口进入输出腔的压缩空气的流量加大,输出腔的压力则随之上升。
当输出腔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活塞上、下两侧所承受的力处于平衡状态,活塞停止上移,调压阀口的开度保持不变。
输出口输出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流量保持稳定。
a、当输出压力高于设定压力时,活塞上侧的作用力大于下侧,阀盖和活塞一起向下移动,使调压阀口开度减小,经调压阀口进入输出腔的气体的流量减小,则输出腔的气体的压力下降。
若此时输出腔的压力仍高于设定值,则活塞仍继续向下移动,直至调压阀口完全关闭。
此时阀盖上弹簧1的力不再通过阀芯作用在活塞上,而是使阀盖底面的胶垫紧紧地压在调压阀口上,输入腔与输出腔之间通路被隔断。
此时,如果输出压力等于设定压力值,则活塞停止运动。
此时设定压力就是在调压阀口与溢流阀口同时关闭,阀处于静平衡状态时的出口压力。
b、若输出压力仍高于设定压力值,活塞继续向下移动,溢流阀口即阀芯的上端面与阀盖3的底面脱离,输出腔与溢流腔连通,输出腔内气体经溢流阀口通过EX口排出。
随着输出腔内压力的下降,C腔内压力亦同时下降,活塞下侧的压力高于上侧,使活塞B与阀芯一起沿轴向向上移动逐渐关小溢流阀口的开度。
当输出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溢流阀口与阀盖底面完全贴合,输出腔与溢流腔之间通路被隔断,溢流停止。
此时,溢流阀口与调压阀口同时关闭,阀处于气体停止流动的静平衡状态。
由于阀盖上、下侧所受气压处于相互抵消的平衡状态,所以,无论进气口(IN)的压力如何波动,都不能影响阀内压力平衡,因而能够确保出口压力始终稳定在所需要在设定值上,使阀具有良好的压力特性。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日期:2011年6 月 30日组别:4 组实训地点:同组人姓名:肖鹏徐文贵许斌实训项目:液压实训实训内容:1 根据实物说出该阀有几种工作位置答:电磁换向阀是利用电磁铁推动阀芯来控制液流方向的。
采用电磁换向阀可以使操作轻便,容易实现自动化操作,因此应用极广。
电磁换向阀只是采用电磁铁来操纵滑阀阀芯运动,而阀芯的结构及型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所以电磁滑阀可以是二位二通、二位三通、二位四通、三位四通和三位五通等多种型式。
一般二位阀用一个电磁铁,三位阀需用两个电磁铁。
操纵电磁阀用的电磁铁分为交、直流两种,交流电磁铁的电压一般为220 伏。
其特点是启动力较大,换向时间短,价廉。
但当阀芯卡住或吸力不够而使铁芯吸不上时,电磁铁容易因电流过大而烧坏,故工作可靠性较差,动作时有冲击,寿命较低。
直流电磁铁电压一般为24伏。
其优点是工作可靠,不会因阀芯卡住而烧坏,寿命长,体积小,但启动力较交流电磁铁小,而且在无直流电源时,需整流设备。
为了提高电磁换向阀的工作可靠性和寿命,近年来,国内外正日益广泛地采用湿电磁铁,这种电磁铁与滑阀推杆间无须密封,消除了O形密封圈处的摩擦力,它的电磁线圈外面直接用工程塑料封固,不另作金属外壳,这样既保证了绝缘,又利于散热,所以工作可靠,冲击小,寿命长。
换向阀作用:变换阀心在阀体内的相对工作位置,使阀体各油口连通或断开,从而控制执行元件的换向或启停。
1 换向阀的分类座阀式换向阀按结构形式分 < 滑阀式换向阀转阀式换向阀2 滑阀式换向阀(1)换向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阀体:有多级沉割槽的圆柱孔结构〈阀芯:有多段环行槽的圆柱体分类:二位按工作位置数分 < 三位位:阀心相对于阀体的工作位置数。
四位二通按通路数分 < 三通通: 阀体对外连接的主要油口数四通(不包括控制油和泄漏油口)五通电磁换向阀液动换向阀按控制方式分 < 电液换向阀机动换向阀手动换向阀图形符号含义:1 位——用方格表示,几位即几个方格2 通——↑ 不通——┴ 、┬ 箭头首尾和堵截符号与一个方格有几个交点即为几通。
3 油口有固定方位和含义,p——进油口(左下), T——回油口(右下) ,A.B——与执行元件连接的工作油口(左、右上)。
4 弹簧——W、M,画在方格两侧二位阀,靠弹簧的一格。
5 常态位置〈原理图中,油路应该连接在常态位置三位阀,中间一格。
(2)滑阀的中位机能滑阀机能:换向阀处于常态位置时,阀中各油口的连通方式,对三位阀即中间位置各油口的连通方式,所以称中位机能。
中位机能:三位换向阀处于中立位置时,阀中各油口的连通方式。
2分析电磁换向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答:电磁换向阀主要是利用电磁铁通电吸合时产生的力来操纵滑阀阀芯移动的.由于电磁换向阀可以借助于按钮开关,行程开关,限位开关,压力继电器等发出的电信号进行控制,所以在操纵方面非常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在换向阀中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受到电磁铁的尺寸和推力的限制,电磁换向阀允许通过的流量较小,其通径不大于10mm.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日期:2011年6月 30日组别:4 组实训地点:同组人姓名:肖鹏徐文贵许斌实训项目:液压实训1根据实物,叙述节流阀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答:单向节流阀实际是由节流阀和单向阀并联在一起而组成的复合阀。
单向节流阀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主要组成零件有:阀芯、阀体、阀体盖、螺纹杆、手轮、弹簧和丝堵。
单向节流阀安装在液压传动管路中,既能控制液压油的流向只向一个方向流动,又能控制液压油流量的大小。
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液压油从图示方向右侧孔进人阀体内时,首先进人阀芯下端小孔A中,使阀芯在下端弹簧力和小孔中液压油的推力作用下上升,如图中所示位置,则进入的液压油只能由阀芯锥面的三角沟槽中通过,使流量受到限制,起到节流作用。
通过的液压油从左侧孔流出。
流量的大小也是由手轮调节锥形阀芯与阀体的间隙大小来控制。
如果液压油从图示方向左侧进入阀内,液压油首先进人阀芯上端小孔B中,在液压油的压力作用下,阀芯压弹簧下滑,打开阀体内左右通孔,使液压油无阻滞,左进右出。
此时阀芯位置不起节流作用,只起单向阀作用。
单向节流阀的结构1一丝堵,2—弹簧,3—阀芯,4 —阀体; 5--阀体盖;6螺纹杆;7 -手轮; P1—液压油进口; P2 —液压油出口;A —进油门;B 出油口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日期:2011年7 月 1日组别:4 组实训地点:同组人姓名:肖鹏徐文贵许斌实训项目:液压实训原理要求:按照图示要求(○)(1)(○)(2)(○)(3)(○)(4)的步骤顺序,首先按下启动按钮SB1,继电器DT2得电,单杆活塞液压缸活塞杆伸出,到达极限位置时,传感器SQ2收到信号,控制继电器DT1得电,双杆活塞液压缸活塞杆向右伸出,到达极限位置时传感器SQ3收到信号,控制继电器DT1失电,双杆活塞液压缸活塞杆向左伸出,到达极限位置时,传感器SQ1收到信号,控制继电器DT2失电,单杆活塞液压缸活塞杆缩回,按下停止按钮SB2,至此完成图示所有动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