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检测技术路线及方法

合集下载

桥梁养护监测方案

桥梁养护监测方案

桥梁养护监测方案随着本地区高速里程的逐年增加,桥涵构造物的数量急剧上升,桥梁的安全问题尤其突显出来。

因此组建专业的桥涵构造物检测与维修队伍以替代原来的日常养护范畴的桥涵维护方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以保证桥涵构造物安全,防止恶性事故的发生,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与畅通。

一、目前桥涵构造物的现状(1)各条高速公路构造物数量(2)监测重点1、丹拉高速利用旧路段的桥涵是每年必检的路段的重点。

2、钢箱梁、柱高大于20m的、悬索桥等为每年必检。

3、三类以上桥梁构造物。

二、组织机构(建立专家机构,年评价制度)1、公司设置专门的副经理来负责桥涵构造物的日常监测与维护修理任务,定名为桥涵监测部。

2、聘请第三方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担任监理任务。

3、由桥涵监测部与第三方制定维护与加固方案并实施。

三、机构的运作程序根据路段桥梁情况,将桥梁检测分为三个工作部分:1)针对所有桥梁进行定期检查,主要是确定桥梁技术状况。

2)针对特大桥、大中桥以及技术状况为3、4、5类桥梁进行材质专项检查,保证重要桥梁的运营安全。

3)针对特殊结构桥梁进行材质专项检查。

4)针对技术状况评定及材质检查难以判断损坏原因和程度的桥梁,以及非常重要或者需要改造加固的桥梁进行承载力检测。

技术路线如下:5)确定维修方案。

6)维修实施,如有不当,立即反馈。

图1 检测实施技术路线四、机构的职责1)对桥梁结构物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查及评价,及时采集更新桥梁养护管理数据。

2)对桥梁结构物的加固、改造方案的制定及组织实施。

3)对桥梁结构物的经常保养、维修和安全防护。

4)建立和健全完善的桥梁技术档案及桥梁数据库。

五、建立维护队伍由一名桥梁工程师带领的专业维护队伍,负责对桥梁维护方案的实施并检验方案的可行性。

六、养护、检测、维修依据(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2)《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4)《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TJ/T23-2001)(5)《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CECS21:2000)(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7)《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YC4-/1982)(8)《公路旧桥承载力鉴定方法》(试行1988 北京)(9)《旧桥检测、评估、加固技术的应用》(1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11)《中国公路桥梁管理系统数据采集指南》七、检测内容7.1桥涵构造物的日常检查此部分的工作由公司设置的各条路线的养护中心负责,每月填报《桥涵日常检测记录表》,发现重大问题第一时间通知公司。

桥梁施工测量方案(完整版)

桥梁施工测量方案(完整版)

桥梁施工测量方案测量是桥梁工程非常关键的工作,必须密切配合业主和监理方作好本工程测量工作,根据设计文件,按照规定的精度,将图纸上设计的桥梁墩台位置标定于地面,据此指导施工,确保建成的桥梁在平面位置、高程位置和外形尺寸等均符合设计要求。

一工程概述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济南特大桥,此桥全长 27532.19m,起止里程DK1+908.95~DK29+441.14,中心里程为: DK15+675.1。

全桥墩台身共 846个,桥墩采用圆端型实体桥墩,墩身高度 3.5~17.5m;顶帽托盘采用 C35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支承垫石采用 C40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支承垫石采用 C50钢筋混凝土;承台根据环境作用不同分别采用 C35、C40、C45混凝土;钻孔桩共 6954 根(305215延米),桩径类型为 1.0m,1.25m,1.5m,单根桩长 30m~55m,桩基根据环境作用不同采用 C30、C35、C40混凝土摩擦桩。

中铁十局济青高铁 2标二分部承建济南特大桥 DK13+500~DK27+000(351# 墩~ 770#墩)的桥梁单位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基础及下部构造和区间连续梁部分,其中桩基础共 3353根,承台 419个,墩身 419个。

线路在DK11+354.76647~DK14+675.774为左偏曲线,曲线半径 7000m ;在DK18+791.680~DK22+588.693为左偏曲线,曲线半径 8000m;在 DK22 +951.956~DK29+676.349为右偏曲线,曲线半径 8500m。

桥梁在 DK21+124.28 及 DK24+554.08:分别上跨既有 X303县道和潘王路,上部均采用( 32+48+32)m连续梁。

14+519.11:跨莱济高速公路上部采用( 48.5+56+48.5)m连续梁。

二编制依据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 1991);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3、DK13+400~DK27+000段《新建铁路济南至青岛线(济青段) CPI(C级)GPS网坐标成果》;4、DK13+400~DK27+000段《新建铁路济南至青岛线(济青段) CPII(D级)GPS网坐标成果》;5、DK13+400~DK27+000段《新建铁路济南至青岛线(济青段) CPI级 GPS点之记》;6、DK13+400~DK27+000段《新建铁路贵阳至广州线(贺广段) CPII级 GPS 点之记》。

公路道路桥梁交工验收检测服务技术方案

公路道路桥梁交工验收检测服务技术方案

2.2 拟配备的主要试验检测设备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仪器设备名称 弯沉仪 灌砂筒 回弹仪
泥浆比重计 轻型动力触探仪 混凝土钢筋检测仪 碳化深度测定仪 激光平整度仪 路面构造深度测定仪
游标卡尺 万能材料试验机 电液式压力试验机
钢筋标距仪 水泥抗折抗压一体机
交通部颁发的试验检测工程师证的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并具有高速交工验收质量检测 经历担任,试验员由技术能力强并持有交通部颁发的试验检测工程师证或省级交通质安 局颁发的试验检测员证的工程师并具有高速交工验收质量检测经历担任担任,档案资料 管理员有档案整理能力强,具有交通部颁发的试验检测员证或省级交通质安局颁发的试 验检测员证的检测员担任。具体试验室检测机构设置图详见图 2-1。
图 2-1 试验室检测机构设置图
表 2-1-1 检测组织分工及其工作内容一日览表
分组
主要工作内容及要点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指定检 测工程师担任)
检测工程师
1.对整个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进行安排、规划; 2.检测工作的合理安排; 3.对外联系,总体负责。 1.负责技术管理,检测方案的审核,重点问题的处理; 2.现场技术指导,检查审核检测成果; 3.对所有检测工作提出指导和建议。 1.负责现场技术,检测方案和现场工作安排,重点问题的处 理; 2.现场技术指导,检查审核检测报告; 3.对所有现场检测工作指导和合理化建议。
39
新标准土壤筛
60MM 1 台 中国 达苏州路 2018 土工室 路程基工
40
多功能电动击实仪
YS30-3B 1 台 中国 达上海东 2019 土工室 路程基工
41
承载比(CBR)试验仪

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最新版)第九节:路面外观与沥青路面渗水系数检测

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最新版)第九节:路面外观与沥青路面渗水系数检测

4 【资料整理 】 以测定的错台读数D与各测点的距离绘制 成纵断面图作为测定结果。图中应标明相应断面的设计 纵断面高程,最大错台位置与高度Dm,准确至1mm。
5 【报告】 测试报告应记录如下事项: (1)路线名、测定日期、天气情况。 (2)测定地点、桩号、路面及构造物概况。 (3)道路交通情况及造成错台原因的初步分析。 (4)最大错台高度Dm及错台纵断面图。
4 【计算】 4.1 根据断面线按下图(T0973--3)的方法画出横断面图及顶 面基准线。通常为其中之一种形式。 4.2 在图上确定车辙深度D1及D2 ,读至1mm,以其中最大值 作为断面的最大车辙深度。 4.3 求取各测定断面最大车辙深度的平均值作为该评定路段的平 均车辙深度。 5 【报告】 测试报告应记录下列事项:
三、方法与步骤
(6)按以上步骤在同一个检测路段选择5个测点测定渗 系数,取其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四、计算
计算时以水面从100mL下降到500mL所需的时间为标准。
Cw V 2 V 1 t2 t1
式中:Cw—路面渗水系数(mL/min) V1—第一次计时时的水量(mL) V2—第二次计时时的水量(mL) t1—第一次计时时的时间(s) t2—第二次计时时的时间(s)
二、仪器设备
1、路面渗水仪。 2、水桶及大漏斗。 3、秒表。 4、密封材料。 5、水、粉笔、塑料圈、刮刀、扫帚等。
二、仪器设备
二、仪器设备
二、仪器设备
三、方法与步骤
1、准备工作 (1)按照随机取样方法在测试路段的行车道路面上选取测试位置, 用粉笔做好标记,每一个检测路段测定5个点。
三、方法与步骤
(3)【方法与步骤】 3.1 非经注明,错台的测定位置,以行车道错台最大纵断面为准,根据需

桥梁测量方法

桥梁测量方法

桥梁工程测量1、桥梁工程测量的任务桥梁工程包括立交桥、跨河(江)大桥、各类高架桥等,桥梁测量的任务就是把设计桥梁精确就位到实地。

本单位涉及的桥梁工程测量主要是大型桥梁的施工监控,分别在桥墩桩基施工前、承台施工后、盖梁施工毕相应对桥墩桩位平面坐标、承台中心坐标、盖梁中心三维坐标进行检测,确保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2、桥梁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⑴平面控制测量⑵高程控制测量⑶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复测⑷桥墩桩位平面坐标检测⑸桥墩承台中心平面坐标检测⑹盖梁中心三维坐标检测⑺桥墩沉降定期监测⑻构件安装测量3、相关技术规范国家《城市测量规范》GJJ8-99国家《工程测量规范》CB50026-93国家《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1994国家《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19994、精度要求⑴平面测量精度桥墩桩基施工前桩位:点位误差<±20mm。

桥墩承台中心:点位误差≤±10mm。

桥墩盖梁中心:点位误差≤±10mm。

⑵高程测量精度桥墩承台中心、盖梁中心:高程误差≤±10mm;基础墩台: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

注:跨河(江)的大型桥梁,其主墩、锚墩、边墩的测量技术要求相对较高:两岸主墩中心间距满足1/60000,墩台中心横桥向误差≤±4mm;墩台高程误差≤±5mm。

⑶桥梁工程构件安装测量的技术要求平面定位≤±10mm;高程定位≤±10mm。

5、平面控制测量以城市平面控制点为起算点,建立桥梁工程专用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点的间距控制在400m左右设置一点,控制点沿施工线路两侧布置,控制点离施工线路的垂直间距控制在100m左右,点位设置于沿线高层建筑物楼顶,采用埋设强制归心钢标。

平面控制网观测一般采用四等三角网,困难地区可采用四等导线网观测;对于跨河(江)的大型桥梁,因主桥测量精度要求高,可另外建立主桥专用控制网,采用三等三角网实施观测。

桥梁定期检查的技术方案与评定标准

桥梁定期检查的技术方案与评定标准
8 超重车过桥措施
• 一般规定 • 超重车辆过桥的检算及荷载试验 • 加固措施 • 超重车辆过桥的技术管理
一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介绍
9 漫水桥、漫水路面养调治构造物养护
• 调治构造物的日常养护 • 调治构造物的维修与加固
一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介绍
➢ 推广应用先进的养护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办法,改善养护生产手段 提高养护技术水平,大力推广和发展公路桥涵养护机械。
➢ 公路桥涵的养护按其工程性质、规模大小、技术难易程度划分为 小修保养、中修、大修、改建和专项工程五类。
➢ 桥涵养护工程应重视经济技术方案的必选,并充分利用原有工程 材料和原有工程设施,以降低成本。
(8)检查交通工程设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包括视线诱导设施、 防眩设施、隔离设施、标志标线等设施 。
(9)在出现各种缺损的部位用油漆等涂料对其范围、日期进行 标识、拍照,用中文对损坏部位和程度加以描述,发现三类以下桥 梁和难以判明损坏原因及程度的桥梁,作影像记录,并附病害状况 说明 。
(10)对各部件进行评分,提出维修建议和时间 。 (11)检查日常养护情况 。 (12)给出桥梁养护工作建议和桥梁总体技术状况评分 。
适用范围
适用于国道、省道、县道的桥涵养护,并与《公路 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要求相适应;
特殊桥梁依据本规范原则,制定专门的养护管理规 程。
一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介绍
4、 公路桥梁养护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 建立、健全公路桥涵的检查、评定制度。对公路桥涵构 造物进行周期检查,系统地掌握其技术状况,及时发现 缺损和相关环境的变化。按桥梁检查结果,对桥梁技术 状况进行分类评定,制定相应的养护对策。
一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介绍
4、 公路桥梁养护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桥梁线形与变形实施细则

桥梁线形与变形实施细则

桥梁线形和变形检测实施细则1.适用范围、检测项目、技术标准1.1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对桥梁线形和结构变形的检测。

1.2检测项目桥面线形和桥梁结构变形的检测包含如下项目:1.2.1承台或者扩大基础的沉降、扭转;1.2.2墩柱或者桥台台身的垂直度;1.2.3盖梁或者台帽横坡;1.2.4支座变形;1.2.5梁体扭转;1.2.6桥面高程和线性;1.2.7桥面附属结构位移。

1.3技术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198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J21-2011;《铁路桥梁检定规范》铁运函[2004]120号;《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

2.检测仪器设备2-1桥梁线形与变形检测仪器设备其他:红油漆、水泥钉、膨胀螺丝等。

3.技术要求3.1桥梁变形检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3.1.1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3.1.2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首次(即零周期)观测应进行往返测,取观测结果的中数,经严密平差处理后的高程值,作为变形点测量初始值。

3.1.3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

3.1.4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条码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

3.1.5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3.1.6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要定期检核,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3.1.7沉降观测均采用精密电子水准仪,不得采用光学水准仪。

桥梁水下基础检测方法探讨

桥梁水下基础检测方法探讨

桥梁水下基础检测方法探讨1前言桥梁基础是桥梁的重要结构之一,它不仅承受着桥梁的恒载和活载,还将它传递给地基。

因此,它作为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给桥梁带来重大安全隐患,甚至危及桥梁的承载能力或导致桥梁坍塌。

建设单位在桥梁建设时期能利用各种检测方法来确保施工时期基础入土部分的安全可靠,如采用开挖、桩基静载试验、低应变、高应变、声波透射、钻孔取芯法检测基础的施工质量。

然而桥梁经过一段时间运营后,往往会因为基础混凝土浇筑质量差或流水长期冲刷侵蚀等原因而出现病害,如基础淘空、倾斜、下沉、混凝土冲蚀、磨损、破损、露筋、锈蚀、夹泥、开裂和缩径等,这些病害均会危及桥梁的正常使用。

但目前实际情况是管养单位只重视上部结构病害的检测与维护,对下部结构(墩台基础)却疏于管理,因此水中墩台基础在江水冲刷、漂浮物撞击等作用下,容易出现桥梁倾覆现象。

另外,由于基础往往位于水面以下或埋置在土体之中,成桥后,基础顶面以上已修筑墩台、梁板等结构物,这些现实情况给桥梁检测的顺利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检测单位无法利用常规检测手段及时了解成桥后基础的病害情况。

上述管理疏忽以及检测手段落后等因素均导致墩台基础成为检测盲区,桥梁容易因此而出现安全事故。

针对上述现状,我们有必要及时采用先进、科学的检测手段清晰掌握基础的病害,确保桥梁安全可靠、适用耐久。

本文主要介绍桥梁墩/台基础水中部分的检测方法。

2、检测方法根据现场检测工作量及检测部位实际情况,检测人员可选用组合式水下摄像检测仪作业方法、潜水检测作业方法以及水下机器人检测作业方法进行墩台基础水中部分检测。

(1)组合式水下摄像检测仪作业方法。

组合式水下摄像检测仪由水下摄像头、水下照明器、传输电缆、监视器、配音系统、专用吊放设备(作为摄像镜头的上下移动装置)以及驳船(作为作业平台使用)组合而成。

检测时,将工作船用绳索与被检测墩台固定在一起,在基础上方水面将各拍摄点做好标记。

采用专用吊放设备把摄像头固定在欲检测部位起始原点上,竖向垂直拍摄,拍摄过程中要求镜头与目标物表面要保持20~30cm左右的距离(以能看清目标物为准),并尽量使移动平稳、匀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检测技术路线及方法探究
摘要:桥梁检测技术对桥梁的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正确的选择检测的方法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充分了解桥梁的实际情况,并合理选择。

关键词:桥梁检测检测技术荷载试验
一、桥梁检测的常规项目
桥梁检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的工作项目较多,技术层面复杂。

从方法上看可以分为静载试验、动载试验、无损检测等,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短期检测和长期检测,从应用时期上看分为既有、竣工桥梁检测、施工中的阶段性检测等。

另外,旧桥的承载能力鉴定是桥梁检测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了外观检查、专项检查、结构检算和荷载试验。

通过外观检查和专项检查来确定桥梁的现状,根据现状进行结构检算来评价其承载能力,但是结构检算的结果是一种理论性的推断,与实际的结构改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对于桥梁承载能力的分析和检测都是基于病害调查的经验评定、结构检算、荷载试验和综合分析,其中桥梁荷载试验是应用时间较长的也是最为直观、可靠的方法。

二、桥梁检测的仪器
桥梁检测中因为涉及到的检测项目不同,采用的设备也就不同,多样化的设备、检测元件、技术方法等都是桥梁检测的重要基础,其保证了桥梁检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检测涉及到的设备仪器包括了电测、光学、声学等仪器,有机械式仪器、伺服时仪器等。

在桥
梁检测中应合理的选择设备的量程、精度、灵敏度等,以保证检测的准确。

常用到的有测力计、应变计、倾角仪、位移计等等。

近几年除了常规的检测仪器外,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也为桥梁检测带来了新的设备,如超声波成像设备、红外线成像设备等也获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

三、桥梁检测的具体方法
1、检测目的
1)经过对桥梁结构现状检查及专项检查收集必要资料,初步确定桥梁工作状态以及使用性能,对桥梁健康程度与完好状态进行评定;
2)通过结构验算确定桥梁的承载能力;
3)通过试验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观测,可以了解结构的实际受力状况及其工作性能,并据此评价其实际承载能力;
4)经过全面技术检验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桥跨结构的工作性能及可靠性,为以后的综合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2、具体的检测内容和方法
下面就以建于上世纪末某公路大桥的荷载试验为实例,桥梁结构形式为多孔混凝土双曲拱桥,试验桥跨为外观较差的第四跨,试验荷载按照桥梁原设计荷载,采用三辆18.5t加载车,分三级进行逐级加载,荷载增加的位置在拱顶,即每一跨的跨中。

试验截面为:拱脚、1/4l和拱顶,在每个测试截面的混凝土底面布置应力测点,采用电阻应变的方法对混凝土的应力进行测量。

在1/4l和拱顶截面布置挠度测点,采用机电式百分表对挠度进行测量。

3、荷载试验的测量与分析
在荷载试验中,分别采用三台空车、一台重车、二台重车、三台重车进行加载,对试验截面的应变和挠度进行测量。

第四跨拱顶截面相对挠度值结果如下表1、图1、图2。

表1:第四跨拱顶挠度
图1:第四跨拱顶截面挠度曲线
图2:第四跨拱顶平均挠度曲线
检测结果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此桥主拱拱顶有较大的拉应力,并且应变与挠度的校验系数偏大,拱肋已经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承载体系,这表明桥梁经常处在过载的环境下,长期承受的是超载车辆对拱顶的作用,导致其出现了受力体系的不稳定。

四、结束语
桥梁检测可以对既有桥梁和在建桥梁进行必要的结构性能的全面检测,其技术措施多样,检测的项目相对复杂。

但是桥梁检测却是必不可少的桥梁质量保证的技术措施,因此在实际的应有中应根据桥梁的现实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技术路线和方法,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以确保桥梁的正常运营。

参考文献:
[1]张超,陆菲.某预制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裂缝分析[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9,(02).
[2]李宏祥,杨亮,黄思勇.下承式钢坦拱桥索力测试与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04).
[3]江阿兰,盖玉杰,王伟哲.讷河大桥承载能力可靠性评估[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03).
[4]江阿兰.伊春大桥静载试验与结构评定试验研究[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6,(02).
[5]胡杨,李德建,魏俊.湘江北大桥西引桥静动载试验分析[j].大众科技,2008,(08).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