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pptx
合集下载
物流系统知识(ppt 37页)

1.4 物流系统要素
与一般的管理系统一样,物流系统是由 人、财、物、设备、信息和任务目标等 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由于物流系统的 特点,物流系统的要素可具体分为功能 要素、支撑要素、物资基础要素等。
物流要素之间存在冲突,例如:物流系 统的基本功能要素包括储存功能、运输 功能、包装功能、装卸功能、流通加工 功能和物流信息处理功能,这些功能独 立存在使各自的目标存有互相冲突的地 方。
物流系统
经济管理学院 汝宜红
本章目录
1.物流系统分析 2.物流设施选址分析 3.库存决策分析 4.运输决策分析
1.1 物流系统的含义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 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 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 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要素所构成 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i1
m
l
s.t.
k 1
xki
yij
j 1
wi
i 1, 2,
,n
m
k 1
xki
Zi M i
n
i1
Zi
P
xki , yij 0
2.4 启发式算法
符号说明:
cki,xki:分别表示由供货点k到物流中心i的单位 运 价 及 运 量 , k=1,2,……,m,i=1, 2,……,n;
2.4 启发式算法
构建选址模型如下:
mn
nl
n
n
min f (xki , xij , Zi )
cki xki
hij yij Zivi (wi ) Zi Fi
k 1 i1
i1 j 1
i 1
i 1
n
xki Ak
k 1, 2,
物流系统规划ppt课件

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可定义为企业借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并扩大优势的决定性的力量。它是企业独有的、能够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并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原料
生产
批发
零售
顾客
物流
商流
信息流
资金流
自建物流 外包物流 ?
木桶 新木桶 ?
思考题
企业选择物流外包的原因(好处)有哪些?
规划目的:整合优化物流系统,构建高端、精益一体化的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
二、物流系统规划总则
实现 八化物流 标准化 模块化 信息化 智能化 自动化 网络化 柔性化 一 体化
三、物流系统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2019年-2019年): 为客户提供具有较强物流服务能力、基本适应需求的物流系统。
发货运输 Transportation of Dispatching Commodities
装货搬运 Loading and Portage
出库 Out the Warehouse
定期盘点 Regular Check of Inventory
保管 Storage
入库 In the Warehouse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物流系统分析 第二章 物流系统规划 第三章 物流业务设计 第四章 物流网络规划
第一章 物流系统分析
一、物流系统概述 二、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 三、物流系统的特点 四、物流系统的目标 五、物流系统中的效益背反 六、物流系统的系统分析
一、物流系统概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盲人摸象 研究事物有很多角度,如哲学的、美学的、数学的、经济的 有没有一种能够全面了解、描述、分析、掌握事物的工具学呢? 有,那就是——系统学。 类别——自然科学总论
成本 服务 库存量 速度 规模
物流系统组织结构的分析与设计课件(PPT 53页)

3、内部外包组织
即由物流业务委托方独立出资或以控股方式与其他企业合 资成立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物流子公司,由该子公司 来承担委托方所需物流服务的组织策略。就职能分工而言, 该模式中委托方几乎将主要的物流职能都剥离出来委托给 子公司,以精干主业;而子公司除与委托企业存在产权联 系外,拥有一个同类的独立物流法人所应该具备的一切物 流职能或权力,具有比现有物流系统组织中物流事业部更 大的独立性。该类组织往往比较适合于在行业内具有较高 知名度、物流业务量较大,且其主要物流业务类型相对成 熟,具有较好或外部推广性的委托企业。
总经理
人力资 源副总 经理
法律事务和 总顾问高级 副总经理
市场营 销副总 经理
研究和开 发高级副
总经理
四、20世纪90年代到目前:从功能 整合向过程重构转移
矩阵组织是最典型的一类运用型物流组织。 在该类组织的规划和设计中,常常必须注意以下 几点: ①所有的努力必须集中于客户的增值方面,物流经 理必须从顾客的角度来思考。 ②以程序来管理物流活动的挑战是必须将完成物流 活动所需的所有技能实时有效地整合,不论这些 技能是属于哪个功能部门的专长。 ③在一个过程框架中完成的工作应该有利于综合, 从功能到过程为导向的根本改变,在程序内完成 的工作应能激发出综合效益。
进入20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出现了重大应用突 破,大规模集成电路在计算机中的广泛应用使信 息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一体 化物流运作系统成为可能。同时,随着管理者越 来越多地意识到功能整合的好处,受到利益的驱 使,许多企业或管理者开始尝试设计或实现一种 完全的物流整合组织,企图将物流职能完全独立 出来,并将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组织权力和责任 的地位上去。伴随着物流管理领域的上述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期,物流一体化组织的雏形出现 了。
社会物流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通信连接
标准
●测试标准 ●基础设施 ●其他建议
1.3 社会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的功能
结构
①行业管理子系统
⑤用户子系统
有线/无线 通信网
②
现
车
流
场
通信
载
通信
企
子
子
业
系
系
子
统
车载设备
统 企业无线设备 系
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 (l)体系结构的系统分解: ①行业管理子系统 ②现场子系统 ③车载子系统 ⑤用户子系统 ④物流企业子系统 (例子如下图:物流企业
1.2 社会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的顶层结 构
❖ 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的顶层框架分析图
智能运输/营运货运车辆管理
现代贸易/流通管理 通关
内贸 外贸
国际通过管理系统
❖ 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的技术路线 :
智能运输/营运货车管 理体系结构
现代贸易/流通管理体 系结构
国际通关管理体系
●子系统 ●数据流 ●数据组织
配送中心 )
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
计资集配库财设 运车流人统 综 划源货载存务备 输辆通事计 合 管管管管管管管 调管加管分 查 理理理理理理理 度理工理析 询
1.4 社会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的网络 服务器1
RAID
服务器2
系统管理维护
构架
1.
从网络互联角度,网络体系构架的关键要素 是进货协、仓议储、和…、配拓送 扑。
①局HU域B 网及其拓扑结构
网络交换机
②网络协议
③局域网互联(广域网连接)
Router 国
外
有
关
物流系统结构PPT课件

6
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 • 多边治理 • 三边治理 • 双边治理 • 单边治理
7
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 • 多边治理
不管是谁想建立一个物流系统,他所需要 的所有资源都能够从物流市场上通过交易 购买得到,但是这不是专门为某一个物流 系统定制的专用性资源。
8
多边治理结构的物流市场特征 偶 • 参与物流市场资源交易各方的身份并
19
物流产业结构划分 按照物流业务专业化程度划分 • 第一方物流 • 第二方物流 • 第三方物流 • 第四方物流 • 第五方物流
20
狭义的物流产业:直接进行的物流活动 广义的物流产业
17
物流产业结构划分 按照物流业务环节划分 • 运输业
(1)运输基础设施 (2)运输工具 • 仓储业 (1)仓储基础设施 (2)仓储设备
18
物流产业结构划分
• 包装业 • 装卸业 • 流通加工业 • 邮政业 • 物流信息业
(1)电信业 (2)物流软件业 (3)物流信息服务业
物流系统的结构
1
斯拉克和兰伯特的物流系统结构
2
鲍尔索克斯的整合的物流组织
3
物流系统基本框架
4
目录
• 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 • 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 • 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 • 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 • 物流系统的产业结构
5
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 • 物流系统的治理
物流系统资源配置的管理和控制的机制和 方法。 合同关系治理模式,交易合同分为三类: • 古典合同 • 新古典合同 • 关系合同
11
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 • 单边治理
外部供给——内部供给
条件: (1)交易的专用性 (2)业务的关联性 (3)交易的规模化
12
物流系统资源交易治理结构
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 • 多边治理 • 三边治理 • 双边治理 • 单边治理
7
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 • 多边治理
不管是谁想建立一个物流系统,他所需要 的所有资源都能够从物流市场上通过交易 购买得到,但是这不是专门为某一个物流 系统定制的专用性资源。
8
多边治理结构的物流市场特征 偶 • 参与物流市场资源交易各方的身份并
19
物流产业结构划分 按照物流业务专业化程度划分 • 第一方物流 • 第二方物流 • 第三方物流 • 第四方物流 • 第五方物流
20
狭义的物流产业:直接进行的物流活动 广义的物流产业
17
物流产业结构划分 按照物流业务环节划分 • 运输业
(1)运输基础设施 (2)运输工具 • 仓储业 (1)仓储基础设施 (2)仓储设备
18
物流产业结构划分
• 包装业 • 装卸业 • 流通加工业 • 邮政业 • 物流信息业
(1)电信业 (2)物流软件业 (3)物流信息服务业
物流系统的结构
1
斯拉克和兰伯特的物流系统结构
2
鲍尔索克斯的整合的物流组织
3
物流系统基本框架
4
目录
• 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 • 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 • 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 • 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 • 物流系统的产业结构
5
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 • 物流系统的治理
物流系统资源配置的管理和控制的机制和 方法。 合同关系治理模式,交易合同分为三类: • 古典合同 • 新古典合同 • 关系合同
11
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 • 单边治理
外部供给——内部供给
条件: (1)交易的专用性 (2)业务的关联性 (3)交易的规模化
12
物流系统资源交易治理结构
物流管理培训物流系统构成

物流管理培训物流系统构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铁路
•
•飞机
PPT文档演模板
•运输的方式
•汽车
•轮船
•管道
物流管理培训物流系统构成
•运输的功能
• (1)运输的功能
① 产品转移 • 运输的作用是克服产品在生产与需求之间存在的空间
和时间上的差异,运输首先实现了产品在空间上移动 的功能,即产品转移。 ② 产品存储 • 对产品进行临时存储是指将运输车辆临时作为相当昂 贵的存储设施。由于移动中的产品需要储存,但是在 短时间内又要重新转移,当这种活动造成的货物搬运 和装卸成本超过存储在运输工具中的费用时,使用运 输的存储功能就是合理的。
将流体从载体中卸出
储存管理:对确定的库存(动态、静态) 进行管理 储存决策:确定储存组合(什么、多少、 何时、哪里)等
与发运相关联 与到货相关系
搬运
PPT文档演模板
将流体从一个地方短距离搬 到另一个地方
与载体的换装或者转移相关联
物流管理培训物流系统构成
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2)
物流 功能
包
装
功能 细分 工业 包装
•
PPT文档演模板
•物流服务子系统功能之间的约束关系
物流管理培训物流系统构成
(三)物流系统的模式
• 输入:资源、能源、设备、劳力 • 处理:物流设备设施建设、物流活动、管
理
• 输出:物流服务 • 限制或制约:资源和能源条件、能力限制、
价格、环境的变化
• 反馈:对输出的评价,输入的调整
PPT文档演模板
P、Q、R、S、T、C被称为物流系统设计有关的基本数 据的六个要素,是设计中必须的。
《物流系统规划》课件

05
物流系统规划的发展趋 势与挑战
智能物流与物联网技术
智能物流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 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物联网技术
通过传感器、RFID等技术实现物品的追踪 、监控和管理,提升物流过程的透明度和可
控性。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物流
在物流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降低能耗和排 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使用如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来找到 最短或成本最低的路径。
实时交通信息集成
结合实时路况和天气数据,调整配送 路线。
库存管理
库存水平设定
根据需求预测和补货时间,设定合理的库存水平。பைடு நூலகம்
库存调度
采用先进的库存控制策略,如ABC分类法、实时库存更新等。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
信息系统架构
设计一个集成的信息系统,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功能模块 。
可持续发展
通过绿色包装、节能运输等手段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 影响,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电商物流与最后一公里配送
电商物流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电商物流的需求不断增 长,要求快速、准确、高效的配送服务。
最后一公里配送
解决电商物流中“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提高配 送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
全球化与国际物流合作
数据分析与报告
通过数据分析工具,提供关键绩效指标(KPIs)和业务报告,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好的决 策。
03
物流系统规划的方法与 技术
系统布置设计(SLP)
定义
系统布置设计(SLP)是一种用于 设施布局和物流分析的方法,通 过确定设备或工作单元之间的逻 辑关系,优化物流路径和操作流 程。
现代物流管理课件(PPT41页).pptx

SWOT
机会 威胁 外部因素
建立SWOT表时考虑的问题
1,擅长什么? 2,组织有什么新技术? 3,能做什么别人做不到的? 4,和别人有什么不同的? 5,顾客为什么亲? 6,最近因何成功?
1,什么做不来? 2,缺乏什么技术? 3,别人有什么比我们好? 4,不能够满足何种顾客? 5,最近因何失败?
1,市场中有什么适合我们的机会? 2,可以学什么技术? 3,可以提供什么新的技术/服务? 4,可以吸引什么新的顾客? 5,怎样可以与众不同? 6,组织在5-10年内的发展?
A公司具有什么优势和劣势以及机会和威胁?
SWOT案例分析
A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享有国家扶持政策,周 边金融环境宽松,研发力量强,产品性能处于同类产 品的中上水平,生产设备先进。随着经营业绩的提升, 公司资金开始紧张,管理不完善,销售渠道也不够完 善,对市场反应慢等问题开始出现。同时,由于该公 司所处行业技术进步较快,新的替代产品开始出现, 以前积极主动供应商也明显减少。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 物流战略的层次
➢全局性战略 ➢结构性战略 ➢功能性战略 ➢基础性战略
பைடு நூலகம்
3. 物流战略的构成
企业物流战略通常包含10个关键部分,分别被组织在4个重要层 次上,构成物流战略金字塔,它确立了企业设计物流战略的框架 。
3. 物流战略的制定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旧 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提出来的,它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 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
SWOT分析法-----T
企业生存的外部威胁(T):
●出现将进入市场的强大的新竞争对手 ●替代品抢占公司销售额 ●主要产品市场增长率下降 ●汇率和外贸政策的不利变动 ●人口特征,社会消费方式的不利变动 ●客户或供应商的谈判能力提高 ●市场需求减少 ●容易受到经济萧条和业务周期的冲击
机会 威胁 外部因素
建立SWOT表时考虑的问题
1,擅长什么? 2,组织有什么新技术? 3,能做什么别人做不到的? 4,和别人有什么不同的? 5,顾客为什么亲? 6,最近因何成功?
1,什么做不来? 2,缺乏什么技术? 3,别人有什么比我们好? 4,不能够满足何种顾客? 5,最近因何失败?
1,市场中有什么适合我们的机会? 2,可以学什么技术? 3,可以提供什么新的技术/服务? 4,可以吸引什么新的顾客? 5,怎样可以与众不同? 6,组织在5-10年内的发展?
A公司具有什么优势和劣势以及机会和威胁?
SWOT案例分析
A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享有国家扶持政策,周 边金融环境宽松,研发力量强,产品性能处于同类产 品的中上水平,生产设备先进。随着经营业绩的提升, 公司资金开始紧张,管理不完善,销售渠道也不够完 善,对市场反应慢等问题开始出现。同时,由于该公 司所处行业技术进步较快,新的替代产品开始出现, 以前积极主动供应商也明显减少。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 物流战略的层次
➢全局性战略 ➢结构性战略 ➢功能性战略 ➢基础性战略
பைடு நூலகம்
3. 物流战略的构成
企业物流战略通常包含10个关键部分,分别被组织在4个重要层 次上,构成物流战略金字塔,它确立了企业设计物流战略的框架 。
3. 物流战略的制定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旧 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提出来的,它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 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
SWOT分析法-----T
企业生存的外部威胁(T):
●出现将进入市场的强大的新竞争对手 ●替代品抢占公司销售额 ●主要产品市场增长率下降 ●汇率和外贸政策的不利变动 ●人口特征,社会消费方式的不利变动 ●客户或供应商的谈判能力提高 ●市场需求减少 ●容易受到经济萧条和业务周期的冲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
1.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工作展开的背景
1.1. 80年代以后国际上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
第一:经济规制的缓和,促使真正意义上物流竞争的 广泛开展。 第二:信息技术发展——部门、企业间的结合或一体 化。 第三:经济结构的改变——物流必须具备以最低成本 提供较高的顾客服务能力。 第四:经济全球化——在不同环境国家之间发挥业务 由是的能力、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的竞争力。
4.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工作
4.3.物流基础设施规划 明确设施规模、位置、功能要求、设施间协调 关系等问题。 在相关规划的基础上展开,协调与土地资源管 理、城市交通管理、交通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 规划的作用主要是协调、指导、资源配置。
公众信息发布 分系统
物流市场交易 分系统
城市物流共用信息平台
企业物流管理 分系统
增值服务层
共享信息层
交通监控 分系统
仓储管理 分系统
运行车辆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系统
道路交通紧急 救援分系统
部门管理层
移动通信 子系统
交通状态信息 发布子系统
交通状态监 测子系统
车辆定位 子系统
基础功能层
4.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工作
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
3.2.区域物流系统的三大服务体系 3.2.1.适应跨国企业全球经营战略的国际物流体系
主要是与跨国企业的三种全球经营模式相衔接,以适应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
• 当地补货中心
1 客户预测订单 制造商
客户
3 店商订单 3 完成品
下游店商
2 成品
当地仓储公司
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
2.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任务
2.2.合理配置资源
土地资源、资质资源、人力资源、使用权资源等 例——日本东京的原木航空物流枢纽
2.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任务
2.3.与政府管理程序及相关规划之间衔接
物流园区涉及的政府管理程序: 土地资源管理——与城市规划部门之间的协调 道路交通管理——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 交通建设项目管理——与交通设施规划、建设部门之 间的协调
2.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任务
2.4.指导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政府职能的转变: 保证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通过技术白皮书等指导企业参与市场竞 争 指导企业进行战略协同
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
3.1.系统框架
三大服务领域、两个基础平台、一个产业宏观发展政 策环境及一个企业群体。 三大领域为: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市域物流。 两大基础平台: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基础信息平 台。 适于产业发展、规范化、具有政府主管部门协同能力 的政策环境 具有相互补充的核心业务能力,构成物流行业主体的 企业协作群体。
物流基础设施平台是由物流园区、外部交通 基础设施、货运通道、配送道路体系构成。 需要强调的是:系统的整体衔接,克服系统瓶 颈。 建设主体:政府、企业 建设过程中受到规划的控制
港口
机场
货运通道
铁路货运站
客户1
物流 园区
货运通道
物流 园区
配送道路体系
客户2
客户3
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
3.3.2.物流信息平台 提供一个公共地物流信息基础,采用物流信息 服务中心或物流数据中心的形式,政府支持建 设、企业化运营的方式进行运作。
1.3.创建更加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 表1 各国或地区物流成本占其国内生产毛额(GDP)的比重
• 国家 或地区 GDP(十亿美金) 物流成本(十亿美金) %of GDP
•
中国台湾 308
40
13.1
•
中国大陆 4,250
718
16.9
•
新加坡 85
12
13.9
•
中国香港 175
24
13.7
•
日本
3,080
4.1.规划工作的主体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主体由交通部门承担 日本——原运输省编制的《综合物流施政大纲》
卡车运输行业改造 地方国际物流系统方案 运输白皮书
4.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工作
4.2.规划内容 需求分析(需求量、需求类型) 系统概念方案 物流基础设施规划 物流信息系统规划 产业总体发展战略与政策规划
3.2.3.市域配送服务体系 服务要求的多样化 服务的准时性 服务成本的控制
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
例:日本的“宅急便”
-宅配便:小型定形物,重量30公斤以下的商品。以运费 和运送时间为主要因素的运输服务。运输方式由业者 任意利用铁路、国内海运、自动车、空运等。运费制 度以货物一件重量、明确价格及地带运费为准。
• 海外加工中心
2 客户订单
客户
1 店商订单
下游店商
制造商 3 半成品
海外组装中心 库存程度
下游店商 4 完成品
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
• 直接运送
2 客户订单
客户
制造商
3 成品 3 成品
1 店商订单
下游店商
1 店商订单
下游店商
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
3.2.2以时效运输为特征的区域物流体系
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
1.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工作展开的背景
1.2.传统的运输需求逐步转变成为新的物流服务
需求
• 生产厂商力求降低库存、同时又能够对市场作出及时 的反应。
• 生产和商业企业希望通过改进组织方式,以最大限度 地降低物流费用。
• 城市居民需要与大型仓储式超市、电子商务等配合的 新型物流服务。
1.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工作展开的背景
351
11.4
•
美国
8,083
849
10.5
•
英国
1,242
125
10.1
• 资料来源:取自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Washington D.C., I.M.F.
1.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工作展开的背景
1.4.传统交通运输行业改造的需要
2000
货运量(万吨)
-.业务内容两类:(1)以“家庭对家庭”、“个人对 个人”为对象的物流 (2)以商业物流为前提的“企 业对企业”、“企业对家庭”
-产业结构 1996年全日本的宅配便载运量为15,928百万件,前5位
是:大和、日通、日本运送、西浓与福山,市场占有 率为93.1%。
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
3.3.两大基础平台 3.3.1.物流基础设施平台
1500
1000 500
0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1999
交通系统货运量
交通系统港口吞吐量
2.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任务
2.1.形成明确的行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例:日本综合物流施政大纲 出发点——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将物流作为 提高投资环境竞争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加以考虑。 2001年基本目标—— 提供亚洲地区便利性最高的物流服务; 保证合理的价格水平(不损害产业投资环境的竞 争力)基础上提供服务; 能够适应于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缓解交通拥挤 的要求。
1.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工作展开的背景
1.1. 80年代以后国际上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
第一:经济规制的缓和,促使真正意义上物流竞争的 广泛开展。 第二:信息技术发展——部门、企业间的结合或一体 化。 第三:经济结构的改变——物流必须具备以最低成本 提供较高的顾客服务能力。 第四:经济全球化——在不同环境国家之间发挥业务 由是的能力、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的竞争力。
4.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工作
4.3.物流基础设施规划 明确设施规模、位置、功能要求、设施间协调 关系等问题。 在相关规划的基础上展开,协调与土地资源管 理、城市交通管理、交通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 规划的作用主要是协调、指导、资源配置。
公众信息发布 分系统
物流市场交易 分系统
城市物流共用信息平台
企业物流管理 分系统
增值服务层
共享信息层
交通监控 分系统
仓储管理 分系统
运行车辆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系统
道路交通紧急 救援分系统
部门管理层
移动通信 子系统
交通状态信息 发布子系统
交通状态监 测子系统
车辆定位 子系统
基础功能层
4.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工作
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
3.2.区域物流系统的三大服务体系 3.2.1.适应跨国企业全球经营战略的国际物流体系
主要是与跨国企业的三种全球经营模式相衔接,以适应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
• 当地补货中心
1 客户预测订单 制造商
客户
3 店商订单 3 完成品
下游店商
2 成品
当地仓储公司
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
2.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任务
2.2.合理配置资源
土地资源、资质资源、人力资源、使用权资源等 例——日本东京的原木航空物流枢纽
2.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任务
2.3.与政府管理程序及相关规划之间衔接
物流园区涉及的政府管理程序: 土地资源管理——与城市规划部门之间的协调 道路交通管理——与城市交通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 交通建设项目管理——与交通设施规划、建设部门之 间的协调
2.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任务
2.4.指导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政府职能的转变: 保证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通过技术白皮书等指导企业参与市场竞 争 指导企业进行战略协同
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
3.1.系统框架
三大服务领域、两个基础平台、一个产业宏观发展政 策环境及一个企业群体。 三大领域为: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市域物流。 两大基础平台: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基础信息平 台。 适于产业发展、规范化、具有政府主管部门协同能力 的政策环境 具有相互补充的核心业务能力,构成物流行业主体的 企业协作群体。
物流基础设施平台是由物流园区、外部交通 基础设施、货运通道、配送道路体系构成。 需要强调的是:系统的整体衔接,克服系统瓶 颈。 建设主体:政府、企业 建设过程中受到规划的控制
港口
机场
货运通道
铁路货运站
客户1
物流 园区
货运通道
物流 园区
配送道路体系
客户2
客户3
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
3.3.2.物流信息平台 提供一个公共地物流信息基础,采用物流信息 服务中心或物流数据中心的形式,政府支持建 设、企业化运营的方式进行运作。
1.3.创建更加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 表1 各国或地区物流成本占其国内生产毛额(GDP)的比重
• 国家 或地区 GDP(十亿美金) 物流成本(十亿美金) %of GDP
•
中国台湾 308
40
13.1
•
中国大陆 4,250
718
16.9
•
新加坡 85
12
13.9
•
中国香港 175
24
13.7
•
日本
3,080
4.1.规划工作的主体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主体由交通部门承担 日本——原运输省编制的《综合物流施政大纲》
卡车运输行业改造 地方国际物流系统方案 运输白皮书
4.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工作
4.2.规划内容 需求分析(需求量、需求类型) 系统概念方案 物流基础设施规划 物流信息系统规划 产业总体发展战略与政策规划
3.2.3.市域配送服务体系 服务要求的多样化 服务的准时性 服务成本的控制
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
例:日本的“宅急便”
-宅配便:小型定形物,重量30公斤以下的商品。以运费 和运送时间为主要因素的运输服务。运输方式由业者 任意利用铁路、国内海运、自动车、空运等。运费制 度以货物一件重量、明确价格及地带运费为准。
• 海外加工中心
2 客户订单
客户
1 店商订单
下游店商
制造商 3 半成品
海外组装中心 库存程度
下游店商 4 完成品
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
• 直接运送
2 客户订单
客户
制造商
3 成品 3 成品
1 店商订单
下游店商
1 店商订单
下游店商
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
3.2.2以时效运输为特征的区域物流体系
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
1.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工作展开的背景
1.2.传统的运输需求逐步转变成为新的物流服务
需求
• 生产厂商力求降低库存、同时又能够对市场作出及时 的反应。
• 生产和商业企业希望通过改进组织方式,以最大限度 地降低物流费用。
• 城市居民需要与大型仓储式超市、电子商务等配合的 新型物流服务。
1.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工作展开的背景
351
11.4
•
美国
8,083
849
10.5
•
英国
1,242
125
10.1
• 资料来源:取自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Washington D.C., I.M.F.
1.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工作展开的背景
1.4.传统交通运输行业改造的需要
2000
货运量(万吨)
-.业务内容两类:(1)以“家庭对家庭”、“个人对 个人”为对象的物流 (2)以商业物流为前提的“企 业对企业”、“企业对家庭”
-产业结构 1996年全日本的宅配便载运量为15,928百万件,前5位
是:大和、日通、日本运送、西浓与福山,市场占有 率为93.1%。
3.社会物流系统结构
3.3.两大基础平台 3.3.1.物流基础设施平台
1500
1000 500
0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1999
交通系统货运量
交通系统港口吞吐量
2.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任务
2.1.形成明确的行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例:日本综合物流施政大纲 出发点——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将物流作为 提高投资环境竞争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加以考虑。 2001年基本目标—— 提供亚洲地区便利性最高的物流服务; 保证合理的价格水平(不损害产业投资环境的竞 争力)基础上提供服务; 能够适应于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缓解交通拥挤 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