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三一模海淀区语文试卷及答案

初三一模海淀区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狭隘(ài)模样(mó)执拗(niù)杞人忧天(qǐ)B. 猝然(cù)抖擞(sǒu)刊载(zǎi)安然无恙(yànɡ)C. 自诩(xǔ)褴褛(lán)倔强(jué)锐不可当(dǎng)D. 鸟瞰(kàn)单薄(bó)怪癖(pì)惩恶扬善(chénɡ)2.对横线处选填汉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索(检,捡)判断:“检”有“查”的意思,而“捡”有“拾取”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检”。

B.赏(鉴,签)判断:“鉴”有“仔细看,审察”的意思,而“签”有“写姓名或画上记号”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鉴”。

C.不屑置 (辩,辨)判断:“辩”有“辩解,辩论”的意思,而“辨”有“辨别,分辨”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辨”。

D.专心志(至,致)判断:“至”有“到”的意思,而“致”有“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一方面”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致”。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丰富的地域文化孕育了这个地区人民的道德品性。

他们奉行“百善孝为先”的信条,珍惜生命,友爱乡里,秉承忠君爱国的传统,讲究义气。

,中华民族的儒家文化思想中的“孝、爱、忠、义”已经内化到他们的精神世界当中了。

②经过艰苦的高强度新兵训练,这些被冠上“骄娇”标签的90后新兵们,不仅炼就了一副钢筋铁骨,而且磨砺了意志,可谓。

90后新兵为我们展现了新一代子弟兵优良的风貌。

A.①句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②句填“玉不琢不成器”B.①句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②句填“精雕细刻”C.①句填“追本溯源”②句填“玉不琢不成器”D.①句填“追本溯源”②句填“精雕细刻”4.下面各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京剧的五大行当——生、旦、净、末、丑在表演上各具特色。

2023北京海淀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北京海淀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北京海淀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2023年海淀区初三学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模拟考试,本次考试为北京市的统一命题,旨在测试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本次考试的试卷内容及答案。

注意:本试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6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40分。

请考生按照要求,仔细阅读各题,回答问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阅读理解(共30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1. 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A. 北京海淀区初三一模考试的题目和答案。

B. 2023年北京海淀区初三一模模拟考试的举行时间。

C. 对于一篇简讯的征求意见和参与研讨。

D. 一篇对北京海淀初三一模模拟考试的分析性文章。

2. 本次考试的重点是什么?A. 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B. 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C. 英语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D. 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选择题共占多少分?A. 40分B. 50分C. 60分D. 30分4. 什么是第二部分?A. 阅读理解题B. 非选择题C. 选择题D. 短文写作5. 在这个短文中,我们了解到的答案是?A. 短文并没有给出答案。

B.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C. 2023年海淀区初三学生迎来了模拟考试。

D. 非选择题共占40分。

二、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根据句意和所给提示,填入适当的词语。

6. 人们常说“________情深,不念________恶”。

7. “刀________劈不开的,________夹胶”8. “知识使人进步,________使人________”三、改错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误。

9. 错误:爷爷经常告诉我们读书努力一点就能取得好成绩。

10. 错误:写作文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四、附加题(共10分,每小题2分)选择题: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在括号中选出最佳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语文一模考试题及答案.doc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语文一模考试题及答案.doc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语文一模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评卷人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__________________除(tī)__________________落(zháo)__________________人听闻(hài)B.__________________诵(yín)__________________祷(qí)__________________歌载舞(zǎi)C.__________________藏(chǔ)__________________叹(kǎi)恰如其__________________ (fèn)D.__________________营(sù)憎__________________(wù)锐不可__________________(dānɡ)【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字音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群峰叠翠,风光绮丽,真是人们登山赏景的好去处。

B.面对匆匆流逝的光阴,我们不应荒废时日,而应该充实而快乐地生活。

C.联谊会上即兴表演一个节目,对多才多艺的他来说是件轻而义举的事。

D.演唱结束了,听众还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整个音乐厅一时变得鸦雀无声。

【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字形3.在校园文化节中,初三(1)班李晓与王晨代表年级参加了学校的辩论赛。

李晓的活泼诙谐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王晨的冷静严谨也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赞扬。

比赛结束后,学校决定让两人组队参加区中学生辩论赛。

同学们纷纷评价李晓和王晨的组合特点。

评价最恰当的一句是A. 同学甲:他们俩真是相得益彰!B. 同学乙:他们俩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海淀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海淀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jīng è)殊途同归(shū tú tóng guī)气吞山河(qì tūn shān hé)B. 倾盆大雨(qīng pén dà yǔ)脚踏实地(jiǎo tà shí dì)纵横交错(zòng héng jiāo cuò)C.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D. 欣喜若狂(xīn xǐruò kuáng)蹉跎岁月(cuō tuó suì yuè)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果。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

C.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

”B. “你最近有什么新鲜事吗?我最近买了一台新电脑。

”C. “我喜欢看书,尤其喜欢读历史书。

”D.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尤其是结尾部分。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骄傲、傲慢B. 勇敢、英勇C. 欣喜、喜悦D. 悲伤、悲痛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夜晚的星空,犹如一张巨大的银盘。

B. 那个小村庄,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C. 他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花。

D. 这本书,如同一座知识的宝库。

海淀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海淀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窃窃私语(qiè)惊愕(è)恍若(huǎng)隔世B. 振聋发聩(kuì)落英缤纷(bīn)纷至沓来(tà)C. 豁达(huò)遒劲(qiú)潜移默化(qián)D. 剔透(tī)蹉跎(cuō)落落大方(luò)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神采奕奕破釜沉舟遒劲有力B. 精疲力竭惊涛骇浪蹉跎岁月C. 恍若隔世遥不可及落落大方D. 翻箱倒柜翻云覆雨青出于蓝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为了迎接中考,我们班同学纷纷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C.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D.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错误的一项是()A. 原句:小明跑得比小红快。

改句:小红跑得不如小明快。

B. 原句: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改句:今天的幸福生活一定要珍惜。

C. 原句: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们要努力学习。

改句:努力学习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D. 原句:他努力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改句:他成绩不断提高,努力学习。

二、古诗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海淀区初三一模语文答案

海淀区初三一模语文答案

海淀区初三一模语文答案作者: 日期: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5.5一、基础.运用(共22分)1. (1)B (2 分)(2)C (2 分)(3)C (2 分)(4)D (2 分)(5)A (2 分)2 . C (2 分)3. (1) D (2分)(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分。

每空1分,该空有错不得分)4.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2分。

每空1分,该空有错不得分)②煮酒论英雄(青梅煮酒)(1分,意思对即可)③关羽(1分)④罗贯中(1分)⑤白(1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5. C (2 分)6. (1)完成(1分)(2)称为(叫,叫做)(1分)7. (1)用纸条给它做标记。

(2分)(2)天下的书籍(于是)就多了起来。

(2分)8. (1)字印活(字活,字模活)(1分)(2)印刷活(备版活、字印数目活)(1分)(3)学者艰于传录(1分)(4)人皆惮其工费(板木工匠,所费甚多;功力不及,数载难成)(1分)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共16 分)9. 答案示例:(1)将军战功卓著,步步晋升,升任200师师长,身先士卒,治军有方。

(治军有方)(2)将军率200师奉命镇守昆仑关,与日军苦战,赢得胜利。

(昆仑关大捷)(3)将军指挥军队在同古顽强阻击数倍与己的日军精锐部队,同古城安如磐石。

(誓死守卫同古)(4)将军欲率余部突出日军封锁线回国,途中不幸受伤牺牲。

(以身殉国)(共4分。

每空1分,答出要点,意思对即可。

)10. 答案示例:第⑨段通过记叙将军的遗书,将军给子女命名,将军善待妻子;不仅揭示出将军的拳拳报国之心;而且也可见出他对家人的牵挂和爱; 使将军形象更为丰满感人。

(共3分。

内容1 分,作用2分。

)11. 甲(共2分。

) 12.略(共2分。

)13. 答案示例一:第⑥段用“轮番轰炸”、“火海”等词语,写出战斗的惨烈,烘托将军的勇敢;用 排比描写我军灵活机智地阻击敌人的炮轰、步兵等进攻,彰显将军指挥的从容、有谋 略;用动作“缓缓站起”,语言“余战死,以副师长代理……”,表明将军以死报国的决心。

海淀区一模考试语文2024

海淀区一模考试语文2024

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封神演义》(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成语与“卧薪尝胆”的故事相关?
A. 破釜沉舟
B. 闻鸡起舞
C. 勾践复国(正确答案)
D. 指鹿为马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正确答案)
D. 王维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散文集?
A. 《呐喊》
B. 《朝花夕拾》(正确答案)
C. 《彷徨》
D. 《故事新编》
下列哪个字在古汉语中常用来表示“我”的意思?
A. 汝
B. 卿
C. 余(正确答案)
D. 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诗反映了哪个历史时期的背景?
A. 春秋战国
B. 秦汉时期
C. 唐安史之乱(正确答案)
D. 宋元战争
下列哪部戏剧作品是关汉卿的代表作?
A. 《西厢记》
B. 《牡丹亭》
C. 《窦娥冤》(正确答案)
D. 《桃花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壮志难酬
B. 思乡怀人(正确答案)
C. 欢庆佳节
D. 孤独落寞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四大名剧”之一?
A. 《西厢记》
B. 《牡丹亭》
C. 《长生殿》
D. 《琵琶行》(正确答案)。

2023北京海淀初三一模语文(含答案)

2023北京海淀初三一模语文(含答案)

2023北京海淀初三一模语文2023.04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大好春光中,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以“春游踏青——一桩有历史感的文化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听一听,恰逢春色话春游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春游的历史文化,学校举办了专题讲座。

不少同学对古人如何踏青产生了浓厚兴趣。

请你阅读下面的听讲记录,完成1-3题。

先秦·浪漫诗意先秦时就已经有了春游,那个时期的郊游以浪漫闻名。

《诗经》中的爱情诗篇里常常可见有关春游的内容。

孔子推崇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也颇具浪漫色形。

你听,泗水河边,夫子拨弦,弟子和.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琴声歌声融进暖暖的春日里,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魏晋·【甲】魏晋时期的文人常借踏青之机交游,这是他们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

流连于山水之间,他们一起品茶,饮酒,赋诗。

东晋书法大家王義之可称得上“旅游大咖”。

他和友人共聚会稽山,在水边交游,还玩起了漂流杯的游戏——曲水流觞。

此次聚会收获了37首诗篇。

酒酣耳热之际,王羲之还提笔挥毫,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

因此,永和九年暮春时节的这场文人雅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春游。

唐朝·【乙】到了唐代,春游已成了一项全民活动,主要在上巳、寒食、清明时节展开。

这些节日可是唐代官吏的公休假日!每到这时,唐玄宗还会给百官发“旅游基金”呢!说起资深的“旅游博主”,_______(人名)绝对算一个。

他徜徉于“绿杨阴里白沙堤”上,乐而忘fǎn。

那生机勃勃的早春西湖,在他的笔下灵动而缤纷。

那时,不仅官家喜爱乘兴出游,百姓也喜爱郊游宴饮。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的诗句,让人仿佛看到这样的景象:盛开着雪白花朵的山间,郊游的人们正举杯畅饮;城外远郊的阡陌上,踏青赏春的人们络绎不jué,好不热闹!宋朝·健身休闲宋朝的春游,内容更加多元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北京海淀区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2011.6考生须知 1. 本试卷共8页,六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 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解剖(pāo)联袂(mèi)剔透(tì)谆谆教诲(zhūn)B.寒噤(jīn)细菌(jūn)祈祷(qí)得陇望蜀(lónɡ)C.氛围(fēn)折本(shé) 恣睢(zì)鲜为人知(xiǎn)D.胚胎(péi)脊梁(jǐ)污秽(suì) 扣人心弦(xián)2. 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和谐——和煦解说:两个“和”字意思相同,都是“温暖”的意思。

B.精通——精致解说:两个“精”字意思不同,“精通”的“精”是“透彻通晓”的意思;“精致”的“精”是“仔细深入”的意思。

C.满载而归——载歌载舞解说:两个“载”字意思相同,都是“装载”的意思。

D.莫名其妙——名正言顺解说:两个“名”字意思不同,“莫名其妙”的“名”是“说出”的意思;“名正言顺”的“名”是“名义”的意思。

3. 结合语境,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城市色彩景观设计的实施可以使城市成为舒适美观的人居环境,如何正确实施则有赖于对城市色彩的研究和设计。

尽快将这个研究课题纳入到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总体框架中去,能使城市规划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对此进行有力地指导和管理。

A.但是只有才B.但是只要就C.因此只有才D.因此只要就4.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不能恰当地表达下面语段意思的一项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生长在官宦富贵之家。

他曾广泛涉猎经史子集,于诗书、绘画、金石、园林、中医、织补、饮食等均有研究。

后来由于政治斗争的冲击,曹家日渐衰微,曹雪芹命运也急转直下,生活陷入困顿,晚年“满径蓬蒿”,“举家食粥”。

世态炎凉使曹雪芹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心血凝成的《红楼梦》成为我国古典小说最杰出的代表。

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偶)B.如同蔷薇在荆棘中绽放鲜艳的花朵,曹雪芹在逆境中创造了我国古典文学的辉煌。

(比喻)C.读了曹雪芹的生平介绍与《红楼梦》,你怎么会不理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呢?(反问)D.有老庄的哲思,有屈原的《骚》愤,有司马迁的史才,有顾恺之的画艺,还有李龟年的音乐天才……因此,曹雪芹才能创作出千古杰作《红楼梦》。

(排比)5.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托他买两本书——《呐喊》和《彷徨》,他满口答应了。

B.他感激地说:“谢谢你!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会一事无成”。

C.看到招生简章,他满怀希望地报名参加《暑期养生文化讲习班》。

D.中秋节的月饼种类很多,有枣泥的、五仁的、豆沙的、椰蓉的……等。

6.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周立伟先生认为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可以用来很好地描述科学研究的过程。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是第一境,为高瞻远瞩、构想沉思的准备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境,为冥思苦想、孜孜以求的探索期。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境,为不断追求、终有顿悟的豁朗期。

周先生认为在这之后应该还有一种境界,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①这种变化是科学研究第四境的形象说明。

②这句诗形象地表达了科学研究进一步深化与探索的过程,令人遐想。

③看吧,小溪流到了尽头,仿佛到了绝地,忽然云霭从水源处升起,云天一色,时隐时现,多么美妙的变化啊。

④“行到水穷处”讲的是实践检验,“坐看云起时”讲的是理论升华,为验证期。

A. ①③②④B.②④③①C. ②③①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共8分)7.默写(5分)(1),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4),。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渔家傲》中思念家乡又慨叹功业未立的诗句是,。

8.名著阅读(3分)小说中典型环境的设置有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这一点在《水浒传》中有充分的体现。

例如吴用正是利用如火的炎热天气设下计谋,从而巧妙地(事件)。

在这个事件中,杨志等人也是因为暑热难耐,口干舌燥,(细节)才中了吴用等人的计谋。

又如风雪山神庙手刃仇人这一事件中,正是数九隆冬的连天大雪压倒了(人物)居住的草厅,才使得他到山神庙安身,从而听到陆谦等人的谈话,进而杀敌复仇。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9.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国家开展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某校学生会开展了相关的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1)请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说说“高雅艺术”具备哪些特点,国家采用了哪些方法来保证活动的实效性。

(5分)【材料一】艺术的发展应该是金字塔型,最底层最广泛的是通俗艺术,而金字塔尖上的应该是京剧、歌剧、交响乐、芭蕾等高雅艺术。

同时,尽管从事高雅艺术的艺术家们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大都在艺术中表现出爱和美的主题。

【材料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2005年启动,当年资金投入为600万。

发展到2008年时,其资金投入已达3200万。

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还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

【材料三】为了使学生能够走近高雅艺术,国家每年都组织数百场国家级艺术团、省市级艺术团和高校艺术团的专场演出。

此外,还组织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到各地讲学,内容涉及到音乐、美术、书法、审美等有关领域,受益的学生多达几十万人。

答:(2)请依据下面材料,概括出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意义。

(3分)【材料一】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以来,广大学生通过欣赏名家名作,真正地走近了冼星海、马思聪、施特劳斯、莫扎特等艺术大师,更在对《赵氏孤儿》《杨门女将》《图兰朵》《天鹅湖》《卡门》等国内外经典剧目的欣赏中感受到艺术动人的魅力。

【材料二】参加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学生感慨:“高雅艺术让我深刻地感觉到曾经津津乐道的一些偶像剧以及选秀活动是多么庸俗,经典的剧目让我开始去注意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 答:(3)为了配合活动的开展,作为学生会成员,请你协助以下两个社团各拟定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方案要有活动名称和活动形式。

(3分)①书画社:②戏剧社: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0-12题。

(共8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越明年越:(2)百废具兴具: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1) 属予作文以记之翻译:(2) 前人之述备矣翻译:12.选段中能够表现洞庭湖浩渺广阔的语句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答: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一)阅读《薯忆》,完成第13-15题。

(共15分)薯忆①离开关中故乡,西行入陇,我定居兰州。

每当看到踏着秋色远道赶来的亲友解开布包儿,亮出还沾着几星泥土的紫红番薯时,我便禁不住直起目光,心头很有些“他乡遇故知”的热乎味儿。

我是土生土长的关中子弟,在我的半生阅历中,红薯烙下过一些很难抹煞的印记。

②家乡的红薯,是一种生命力极旺盛的庄稼。

③春节刚过去,农家院落向阳的角儿上便铺起厚厚一方细碎的、半干的马粪、牛粪,粪窝里埋进年前精选出来的大个儿红薯作母体,起秧发苗。

五月天急急忙忙收了麦子,闪亮的麦茬还遗留在野地里,镢头便从茬缝间掘出窝儿,墙角密匝匝簇拥起来的二尺多高的薯苗被剪成半尺长的茎节。

一根根埋进窝儿里,注进一碗清凉的井水,苗儿就在田野上落住根了。

④当一行行麦茬在来去倏忽的风雨里干霉腐烂时,薯秧儿也便悄悄地扯长绿蔓,巴掌形的叶儿开始覆盖地表,整个田垄由黄转绿,在悠悠南风里转换得很快。

仓颉造字,将“暑”略加变化,上方加盖个草头便形迹近“薯”,似乎巧妙地概括了暑天疯长这层自然物象上的意思。

⑤秋深了,红薯亢奋于泥土之中,胖大结实的块头硬是将沉重的黄土层拱起一个龟背,挤错开指头宽的长长的裂缝,土地大约被它挤疼了,疼得不自禁地咧开了嘴巴,薯儿那亮亮的红色,就从土缝里朝外窥视,透过地上半歪的绿髻儿窥视蓝天白云,窥视日月星辰,从湿润润的土层里睁开的是惊讶的、生疏的眸子。

秋霜浇醉枫叶、染红枝头柿子的同时,也催熟了这探出头来的红薯。

不经霜的红薯是不宜掘的,勉强掘出来,如咬木块而死硬,如嚼青果而微涩。

一旦经霜,立即就若梨若枣,甜脆爽口。

⑥这时节秋霜满地,我晨起上学是脚冷手冻。

散学赶回家吃饭,一进屋门,正拉风箱烧饭的奶奶便从灶膛里掏一个烤红薯,红薯在洁净院落里几个蹦达弹掉了灰烬火星儿,我飞快拾进手里,烫得不行,两只染墨水的红红的小手倒来倒去,唇对住热薯吹嘘不已,原有的冻馁之气顷刻间吹散了,没有了。

⑦在生计不很宽裕的农村,这时也正是家家户户麦子将尽而苞谷收获的换季时节,新出土的红薯总是显得那么适时那么得体。

苞谷粥里掺和了剁成菱角形的红薯块儿,黄澄澄的粥儿裹定薯块,筷子夹起来抿开粥便亮出一层比纸还轻薄的红皮儿,咬破红皮便是细腻腻的黄瓤,粥儿粘糊烫嘴,薯块之香很像那刚刚炒熟出锅的山板栗。

青瓷小碟儿里正有几撮绿闪闪的野菜相佐,大碗擎起,大口吸溜,食之不足却驱寒而耐饥,贪嘴过量也决不伤脾胃,在农家当然是既节俭又实惠的第一流饭食了。

三十几户的小小村庄逢个刚刚揭锅的早炊时节,温馨的香味在黄叶簌簌飘坠的村巷里弥漫开来,这村庄便像秋江里一叶小舟似地悠悠然荡入了半痴半醉的境界里……这就是最后一抹秋色,最美的秋色!⑧红薯生长期短,贮藏期却长远,而且是搁置越久越甜脆。

若是存放得法,红薯直可与翌年结下的新薯接住茬口哩,仔细些的人家,长年四季都会有鲜艳硕大的红薯待宾客,赠亲朋。

国家困难时期,粮食紧缺,妈妈曾把那半窖红薯当做宝贝,精打细算,硬是让一大家子人熬过了那一大段艰难的时日。

⑨人生犹如流水,这都是渐渐遥远的往事了。

我投笔从戎,远走他乡,辗转到千里外的兰州工作,一眨眼又是十年!⑩在兰州,红薯是罕物。

一斤红薯在关中三五分钱,在这里泥住一个盛过柴油的大铁桶烤烧个半焦半黄,香味洋溢,一斤要七角八角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