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时期的教师也应具备的风度仪表
教师的仪表风度表现(五篇范例)

教师的仪表风度表现(五篇范例)第一篇:教师的仪表风度表现三、各类伤害事故的预防1.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学校要把安全教育摆到议事日程上来。
特别是班主任一定要提高安全教育的意识,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因为校园伤害事故分为:突发性、可预见性、不可预见性,所以,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要有警钟常鸣的意识。
多开展一些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安全教育活动和法制教育活动,让学生明晓事理,提高防范意识。
2.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法可依。
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非常重要。
有了比较完善的安全防范制度,才能夯实责任,把责任落实到人。
只有将责任落实到人,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
否则,出了问题再去追究责任,也与事无补。
3.加强管理,明确责任要做好防范工作,必须全面推行安全责任制度,加强管理。
加强管理须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加强对人的管理。
对人的管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学校要对安全责任人进行严格管理,奖罚分明,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同时,年级组、班主任应该对学生加强管理,不能让学生处于失控状态。
特别是班主任应该把工作做细,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把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加强对物的管理。
学校保卫部门应该经常对学生活动的场所、器材、教学仪器、教学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整改。
对暂时无法修复的要坚决停止使用。
三是要严格门禁制度,坚决禁止校外人员和车辆随意出入校园,消除事故隐患。
总之,校园伤害事故有很大的危害性。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单靠保卫部门是不行的。
我们全体师生都有义务为做好此项工作做出自己的努力。
只有实现了群防群治,才能保证学校的安全。
教师的聘任形式:招聘,续聘,解聘,辞聘学生的法定权利:参加教育活动并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
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公正评价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权利。
申诉的权利。
人身权。
学校的法定权利:按照规章自主管理。
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浅谈教师的风度仪表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教师的风度仪表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摘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爱美,讲究风度仪表美。
让学生欣赏老师美的外表、美的言谈举止、美的教学态度、美的教学行为。
让学生在“美”中学习知识,在“美”中学会做事做人。
教师具有美的风度、美的仪表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感召力,即我们常说的“为人师表”。
关键词:教师风度仪表为人师表示范“美”是人类世界都追求的目标。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教师的“美”应该如何界定?什么样的“美”才是教师应该具有的,和教师的职业相匹配的,是一个标准的“美”呢?教师的风度仪表是“美”的表现,是人的精神气质及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更多地表现为形式美。
教师的风度仪表是其内心世界的表露,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即“成于内形于外”。
应该说,教师的风度仪表是在总体性职业规范和共性中体现个性,体现个人不同的风貌、情趣和品位。
1 教师的外表美:朴实得体,整洁高雅穿着打扮,这些看似生活小节的细节,对教师而言却非常重要。
教师作为文化和教养的化身,向学生传授知识、传播文化,因而,其服饰仪容必须体现出文明和教养,起到模范和示范作用。
蔡元培先生每次去学校给学生讲课,他必定要换上浆洗得十分服帖整洁的衣服,把每一粒纽扣扣上后,还要对着镜子仔细整容。
进入教室前,他也要习惯性地整整衣冠,然后从从容容地登上讲台。
这种讲究仪容风貌的好习惯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无言的教育。
教师还没有开口,他的仪表已经在向学生“说话”“朴实得体,整洁高雅”,这是从整体上对教师服饰仪容提出的基本要求。
具体而言,还会有个体的差异。
可根据个人的年龄、专业、性格、爱好、情趣、习惯等,考虑教育对象年龄特点、活动内容和场合的需要,把自己打扮得适度、得体,做到高雅而不浮华,朴实而不俗气,表现出自己的修养、品位和情趣。
青年教师的服饰仪容要体现出青春和朝气;中年教师要表现出年富力强的稳重干练;老年教师则要表现出德高望重、广闻博见的风度气质。
2 教师的言谈举止美:谦逊文雅,稳重大方言谈举止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和与人交往中用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言语内容和动作的姿势。
浅谈新世纪教师应有的师表风

浅谈新世纪教师应有的师表风新世纪的中国,正处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担负着重要使命。
为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新人,教师要不断加强为人师表的修养,树立新世纪良好的师表风范。
教师高尚的内在思想情操是道德素质重要内容,是重要的师表风范。
忠诚善良、诚实正直、公正廉洁、宽容谦虚、热情和蔼、克己自制、勤奋坚毅、朴实乐观等等是教师应具备的良好道德素质。
教师为人师表最能直接地体现在日常教学行为中,教师应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同时,外在言行举止的文明对学生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1.教师应遵纪守法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本身就要成为遵纪守法的人。
首先要遵守国家法律,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其次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一个遵守纪律的好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出严守纪律的好学生。
2.教师应语言文明语言是教师劳动的重要手段。
丰富科学知识的传授,美好思想感情的交流,总是离不开语言。
教师应善于用语言来启动学生求知的心扉。
2.1 语言要纯洁。
教师的语言要纯洁、文明、健康,才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促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
2.2 语言要准确。
教师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练。
准确即用语精确清晰,合乎逻辑,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
鲜明即语言褒贬分明,饱含真情实感。
2.3 语言要有激励性。
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语言中去。
2.4 语言要有启发性。
教师的语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启发性。
语言丰富,措辞优美,含蓄幽默。
会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气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应仪表大方教师的仪表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是其内在素质的反映和个人修养的标志,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
3.1 衣着朴实整洁。
教师的仪表衣着直接地反映教师的道德面貌和审美情趣,对学生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和审美价值。
因此,教师的仪表衣着应具有美感。
第一,要整齐整洁,讲究卫生,不要衣冠不整,蓬头垢面。
这是对教师衣着外表美的起码要求。
《中学教育学》教师的风度仪表

风度仪表就是以⾔语、举⽌、态度为表征,在社会交往中体现⼀个⼈的德、才、体、貌等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或独特风貌。
教师是学⽣的榜样,教师的风度仪表对学⽣具有⽰范性。
因此,对教师的风度仪表有下列⼀些特殊要求。
①⾐着朴实整洁⽽不呆板。
这⼀要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朴实是美的必要条件。
”教师的⾐着不应因过分新奇艳丽⽽失去质朴之美,否则,既与教师⾝份不符,亦会分散学⽣课堂学习的注意⼒,教师⾐着适体能增加朴实⼤⽅之美。
教师⾐着适合性情,⾐服⾊调冷暖与性情刚柔相协调,会给⼈表⾥如⼀的感受。
另外,教师的⾐着必须与⾃⾝的年龄以及教育对象的特性相吻合。
法国艺术家昂格尔说过,在良好和趣味和⾼尚的道德之间,有着⽐⼈们设想的更多的联系。
这⼀见解,有助于启发教师通过服饰给学⽣以质朴美的熏陶和感染。
②稳重端庄⽽不做作。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过,做导师的⼈应当有良好的修养,随⼈、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和礼貌。
教师的举⽌姿态的基本要求是稳重。
稳重就是举⽌得体,庄重潇洒,不卑不亢,落落⼤⽅,体态活泼⽽不失端庄,具有可供学⽣效法的作⽤。
⾝教胜于⾔教。
教师稳重的举⽌,端庄的仪容,⼤⽅的体态,给学⽣以严肃稳重、亲切的精神威慑⼒,提⾼⾝教的效果。
③活泼开朗⽽不轻浮。
富有朝⽓、活泼开朗的教师能给学⽣以⽣机勃勃、坦率⽽豁达的良好印象。
倘若遇事不沉着,素常⾔⾏不庄重,是与教师职业规范要求不相符合的。
⼀般⽽⾔,教师要精⼒充沛,意志坚强,⽣动活泼,反应迅速灵活,情绪兴奋,外倾性明显。
但切不可轻浮,应该培养⾃⼰沉着安静等内倾性特点。
这样的教师既积极、活泼、有朝⽓,⼜稳重、沉着、刚毅,能在充满朝⽓的和谐愉快的⽓氛中与学⽣相处。
④热情⼤⽅⽽不矫饰。
热情是⼈际交往的润滑剂。
教师的诸多素质,通过⼈与⼈的交往显⽰出来,在与学⽣的交往过程显⽰出来。
在与学⽣的交往过程中,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感情的热烈、淡漠,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敏捷或迟钝等,都是在交往中形成的。
新入职教师的个人形象 重视仪容仪表和言行举止

新入职教师的个人形象重视仪容仪表和言行举止作为新入职的教师,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对于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和信任至关重要。
个人形象不仅包括仪容仪表,还包括言行举止。
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探讨如何重视个人形象。
一、重视仪容仪表仪容仪表是一个人在外界所呈现的直观形象,教师应该注重细节,尽可能地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
首先,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整洁干净的仪容。
在上班前要注意整理衣着,确保衣物干净整齐,避免出现褶皱或明显磨损。
此外,要保持头发整齐干净,避免乱发或油腻的情况出现。
其次,教师的穿着要适合场合。
在校内教学活动中,要穿着得体,遵守学校的着装规范。
合适的穿着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尊重和亲近感,树立良好的榜样。
再次,要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口气清新、牙齿整洁,嘴唇不干裂。
保持指甲干净整齐,避免过长或存在污垢。
这些方面的细节将给学生们留下很好的印象。
二、注重言行举止除了仪容仪表外,言行举止也是建立良好个人形象的重要方面。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要在言行举止上做出榜样。
首先,语言要文明得体。
教师要尽量避免粗俗的言辞或使用不当的词汇。
要用友善、鼓励和尊重的语气与学生交流,给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
其次,教师要保持端庄的姿态。
在与学生互动时,要有自信且亲切的微笑,表达自己真诚关心学生的态度。
同时,要避免嘴馋、打哈欠等不礼貌的举止。
再次,教师要注重身体语言。
合适的身体语言能够更好地与学生交流,例如,适当运用手势、表情和姿势,增强教学效果,并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
最后,教师要积极参与并尊重学校的活动和规则。
遵守校纪校规的行为将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个人形象,并与学校形成一致的教育理念。
综上所述,作为新入职教师,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个人形象,将仪容仪表和言行举止作为塑造良好形象的关键。
通过注重细节、保持整洁、注意言行举止,我们能够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和信任,进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教师教育教学仪容仪表规定

教师教育教学仪容仪表规定一、仪容仪表对于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仪容仪表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形象,还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重要性。
作为教育者,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开展。
学校应该制定规范的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加强教师的自我约束和形象管理,塑造良好的师德师风。
三、教师教育仪容方面的要求。
教师应该整洁干净,穿着得体,发型整齐,不宜过于花哨,不宜过于保守;不得佩戴过多饰品,不得吸烟、喝酒;应该保持面带微笑,并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
四、教师教育仪表方面的规定。
学校可以规定教师穿着规范的服装,如西服、衬衣、裙子等;可以要求教师统一佩戴校徽或校徽章;可以限制教师染发、化妆等行为;还可以规定教师的言行举止,不得有侮辱、挑衅等不良行为。
五、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学生反馈。
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仪容仪表是敏感的,他们会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态度。
如果教师的仪容仪表不佳,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六、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功能与作用。
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可以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感;可以增加教师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教师的自律意识;可以促进教师的社交能力,提高教师的影响力。
七、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合理性。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良好的教育仪容仪表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
因此,对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进行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八、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实施难点。
教师的仪容仪表涉及到个人形象和自由意愿,有时可能与个人的审美观念相冲突。
因此,学校在制定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时,需要保持科学公正,充分考虑到多样化的个体差异。
九、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可行性。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对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认识和理解;可以通过举办评选活动,树立典型榜样的形象;可以通过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十、教师教育仪容仪表规定的必要性。
教师的仪表礼仪建议_个人礼仪_

教师的仪表礼仪建议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是学生的好榜样,所以教师的仪表礼仪要比别人更注重、更得体。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的仪表礼仪建议,欢迎阅读。
教师仪表礼仪建议1.仪容的礼仪:教师仪容要端正、庄重、斯文、雅气。
不浓妆艳抹;不佩戴款式夸张的耳环、项链等;不染彩色指甲;不将头发染成怪异颜色;2.举止的礼仪:坐姿须端庄、站姿应挺拔、行姿宜稳健;3.着装的礼仪:教师无论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公共场合,着装都要体现职业特点:美观大方,有时代感,受学生欢迎,符合教师身份;4.社交的礼仪: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约束自己,自律自重;5.参加聚会的礼仪:教师出席正式晚会,男教师以深色中山装套装、西服套装,女教师以旗袍、连衣裙或西服套裙为宜;参加沙龙交流时不要离题万里,浪费众人宝贵时间;6.网络的礼仪:教师在通过网络、短信等方式与他人交往时,应牢记教师身份;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要尊重他人;留言板上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7.进出校门的礼仪:进入校门主动向人问好;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摩托车、汽车慢行至指定存放处,整齐排放,离开校园主动道“再见”;教师的仪表礼仪建议8.课堂的礼仪:进教室前准备好上课教材、教具,不携带通讯工具进课堂;讲课不坐着、不靠着,也不过多来回走动;多用敬语“请”字和尊敬手势;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
9.办公室的礼仪:举止规范,谈吐文雅,遵守公德,文明办公。
不上网聊天,不玩游戏,不下载娱乐影视片。
10.打电话的礼仪:上班时间不煲电话,接电话宜内容简洁,声音适度。
11.与学生交往的礼仪:微笑交谈,平等沟通。
12.与家长交往的礼仪:接待家长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13.家访的礼仪:家访前应写便条或打电话预约,把家访内容告诉家长。
切忌“登门告状”。
14.升旗的礼仪:脱帽、摘墨镜,规范立正。
15.会场的礼仪:手机置静音或关闭,不接听手机、不发送和阅读短信。
附:教师禁言禁行(一)禁言1.“你真笨!没见过像你这么笨的学生。
当代教师应有的师表风范

当代教师应有的师表风范为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教师要不断加强为人师表的修养,树立当代教师良好的师表风范。
一、品端身正:品端身正是教师为师立教的根本标准和应有的重要师表风范,只有“慧中”方能“秀外”,只有“德馨”言行才能透视出真善美。
1.遵纪守法。
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自己就要做遵纪守法的表率。
上至国家法律、社会公德、下至校规校纪、行为准则,教师都应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中,必须依法执教,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计划,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纪律。
2.诚实正直。
鲁迅先生认为,伟大人格的素质最重要的是“诚”字。
诚实是正真的基础,是心灵美的核心,教师必须具备这一基本条件。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
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天地间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敏感了,再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琢磨一切细微的事物了。
”因此,教师必须诚实,表里如一。
如果言而无信,弄虚作假,其故意表演出来的所谓“榜样”,一旦被学生识破,就会造成恶劣的影响,它不仅会失去学生的信任,而且还会使学生对教师所给予的教育产生怀疑。
其次,教师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随波逐流,办事公道,见义勇为,刚正不阿,敢于承认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不文过饰非,对真善美有执着的追求。
3.公正廉洁。
著名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师是高尚的职业,教师的头一个品格就是他不能是一个可以出卖的人。
教师为人不廉,师德必坏,师德坏必污化学子,学子被污则人品必劣,人品劣则国必衰。
教师不应以职谋私,而应该在物欲面前保持操守,用自己的廉洁之举来培养学生纯洁之心。
一个教师只有操守廉洁,才能公私分明、淡泊名利,不趋炎附势;才能精心执教,以育人为乐;才能公平对待学生,热爱全体学生,学生在教师这伟大而无私的爱的情感氛围中不断受到陶冶和感染,便于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新时期的教师也应具备的风度仪表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当前很多教师发型、衣着的形形色色,谈一谈教师的风度
仪表美,及提倡从四个方面追求教师的风度仪表美:衣着朴实整洁、举
止稳重端正、态度和蔼可亲、性情活泼开朗,表现教师风度仪表美的千
姿百态,给学生以潜移默化。
关键词:风度、仪表、朴实整洁、稳重、和蔼可亲、活泼开朗、落落大方、文静潇洒、质朴、彬彬有礼、刚毅果断
正文:当前,有很多的教师衣着形形色色,头发染成红色或者黄色。
爱美之心人人皆有,不可非议,但是在校园内、在课堂上是否可行?教师的风度仪表美,是教师美好心灵的一种表现,是教师内在优秀品质的表现,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我个人认为不能忘本。
一、衣着朴实整洁形象高雅
朴实整洁是对教师衣着最起码的要求。
这个要求充分体现了教师
的职业特点和健康情趣。
衣着,指的是人的服饰,除了服装,还包括
手表、眼镜、首饰及胸花、胸针等。
人们千百来培养起来的审美情趣和时代的审美特征,如果与教师
的职业素质相结合,就产生了具有教师职业内蕴的衣着审美标准。
郭
沫若曾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象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
”教师是知识
和教养的化身,穿着恰当,使内在的学识修养与外在的衣饰打扮和谐
统一,就会既有利于传播知识,又有利于“树人”的工作。
如果让教
师穿上过度新奇艳丽的服装,就会显得“喧宾夺主”,使学生忘掉教
师丰富充实,聪敏睿智的内在素质。
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说,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
一个教师不能因穿过度新奇的服装,而失去素美的本质,使其完全等同于其他职业的成员。
如果那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就会由智慧的化身一下子沦为商店橱窗里的石膏模特儿。
若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转移到对教师衣着的评头品足上去,教师就会失去了平衡与和谐。
平衡与和谐的破坏还表现在部分与整体的不协调,比如戴罗宋帽配西装革履;穿旗袍配长筒皮马靴;穿中山服配件牛仔裤,都会因破坏了整体和谐而不伦不类。
穿红戴绿,也会因色彩对比强烈而显得庸俗不堪。
所以,作为有知识,有健康审美情趣的教师不能去猎奇,也不要衣冠不整,不修边幅,松松垮垮。
总来说之,教师的衣着是一门学问,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正是法国艺术家昂格尔斯所说的,在良好的趣味的高尚的品德之间有着比人们通常所设想的更多的联系。
这个见解足以启发教师通过自己的衣着,于朴实大方中见高雅的情趣,于整洁得体中见丰富的涵养,给学生以质朴美的熏陶和感染。
二、举止稳重端正声音洪亮
教师的行为举止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教师行为举止指的是教师个体在教育和教学空间中活动、变化的样式。
其基本要求就是行为稳重,举止端庄,即教师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举止得体,庄重潇洒,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的行为。
正如孔子说的那样“温而厉,威而不猛,恭敬而又安详”。
教师的坐、站、行都要有
可供学生效法的好举止,坐有坐样,站有站相,体态活泼而不失端庄。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非常重视教师的举止和教师举止的培养训练。
他以前说过:“高等师范学校理应用其他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教师。
如怎样站、怎样坐、怎样从桌子边的椅子上站起来,怎样提升声调,怎样笑和怎样看等等。
这里,我们就会触及众所周知的演剧方面以及舞蹈方面的技巧。
使用嗓子的技巧、音调,视线和动作上的技巧。
”这个切,对于教师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些技巧,那就不能成为一个好的老师。
老师的身教重于言教!所以,面对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学生,老师要注意自我规范,要特别注意举动不可轻浮,谈笑不能放肆,作风不可散漫,行为不可粗俗。
无论在什么场合和情况下,教师都理应沉着、冷静、谨慎、有条不紊,从容不迫。
以稳重的举止,端庄的仪容,大方的体态,给学生严肃、稳重、亲切的精神感召力,提升“自身”的效果,引导学生向健康方向发展。
上课时声音洪亮。
保证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你的声音。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向学生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我很自信;二是让教室的每一位学生都有被注重的感觉。
三、态度和蔼可亲面带微笑
上课时态度和蔼可亲、面带微笑。
这应是老师上课时必须坚持的一条原则。
上课时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很重要,所以我认为教师应面带微笑地上课。
让学生受到你的感染,上课时就会更轻松,不那么紧张、压抑。
这对于改变学生对老师的印象,轻松进入课堂状态,快速提升课堂效率都有着很大的协助。
一个教师是否堪称学生的表率,是否赢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一条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对学生是否和谐可亲。
人们长期的传统观点中,教师应有自己的尊严,严师才能出高徒,这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但如果把这个点强调到不适合的地位,这必然与学生之间造成隔阂,不受学生欢迎。
教师是做人工作的,只有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对学生和谐可亲,才能有好的教育效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美国保罗博士曾收集了九万名学生的信,都是关于他们对心中喜欢的老师的评价,为此概括出了受学生欢迎的12种教师形象,其中,包括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的每一个人,有耐性、公正、对每一人的注重、伸缩性、宽容、有方法等项,都是反映教师对学生的态度问题。
一个教师,言行举止所表现出来的神态,对人对事的看法在其言行中表露,理应是友好、和蔼可亲的,这是由特殊的工作领域,特殊的劳动对象所决定的。
青少年学生对事物的反应是十分敏感的,如果教师的一切工作都能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注意协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倾听他们的呼声,对他们真心实意、温暖体贴,实行一些“感情投资”,这无疑是最受学生欢迎的。
善良和蔼是心灵平衡的关键,性情温和,态度亲切,友好亲善就会使同样的教育内容在效果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和蔼可亲并不是绝对地依感情办事,也不是就能够放弃批评了,对于学生中存有的问题,教师要认真对待,不能敷衍、偏袒。
教师应从自己的特殊职业良心出发,从关心爱护学生出发,善良和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从严要求他们,不放弃任何一个有利的教育时
机,这才是一个具有美好风度的称职教师。
四、性情活泼开朗精神饱满
教师的性情理应是丰富的,在人们心目中,教师是生气勃勃,活泼开朗,坦率、豁达而富有朝气。
教师在工作中要始终保持昂扬振奋的精神。
法国第斯多惠说:要精力充实地教学。
一般来说,教师气质要精力充实,意志顽强,生动活泼,反应迅速敏捷,精神兴奋,外倾性明显。
这样,教师就能既积极、活泼、有朝气、又稳重、沉着、刚毅,在充满朝气的愉快的环境中和学生相处,始终保持积极主动,活泼开朗的工作情绪,精神振奋,充满信心地完成教育和教学工作。
活泼开朗是教师亲近学生,亲近同事,协调人际关系的有力保障。
当然,活泼开朗而不轻浮,轻松愉快而不懒散,不是人天生就具有的,也不是在硬装出来的,而是教师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同时,也是性情气质的自然表现。
所以,教师只有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实行培养和完善,才能具备那种文静潇洒、质朴开朗、彬彬有礼、刚毅果断、稳重沉着、落落大方的风度美。
风度仪表美存有于繁纷复杂的现实生活之中,现实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决定了风度仪表美的多姿多彩,也决定了教师风度仪表美在形式上的千姿百态。
新时代的新型教师,既要追求时尚,更要做到时尚与传统的结合,给学生表现一个端庄、自信、有活力、意气风发的教师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