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

植物学实习报告范文一、实习目的和意义植物学实习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植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其实践能力。
本次植物学实习,我选择了植物形态学方向,旨在进一步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培养我的观察、实验和分析植物形态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本次植物学实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叶片形态学、维管束与木质部形态学、花器官形态学和果实形态学。
在叶片形态学方面,我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叶片,学习了叶片的基本形态特点,包括叶形状、叶缘、叶尖、叶基等。
同时,我还进行了叶片的组织解剖实验,观察了其内部的细胞组织结构和特点。
在维管束与木质部形态学方面,我通过观察横切、纵切面的植物茎和根的切片,学习了维管束的形态特点、分布方式以及其与植物的输导功能之间的关系。
我还对不同种类的茎和根进行了比较,观察了其生长形态和木质部的结构差异。
在花器官形态学方面,我通过观察植物的花部,学习了花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
我还通过对不同种类的花进行观察和比较,了解了不同花器官的形态特点和功能。
在果实形态学方面,我观察了多种植物的果实,学习了果实的基本形态特点和类型,包括坚果、蒴果、荚果、浆果等。
我还通过对不同种类的果实进行观察,了解了不同果实的形态特点、种子分布方式和传播途径。
三、实习结果和体会通过本次植物学实习,我对植物的形态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我学会了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并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判断。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比如,在观察茎和根的切片时,有时很难清晰地观察到维管束的分布情况;在观察花部和果实时,有时难以准确地区分不同的花器官和果实类型。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不断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学习和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这次植物学实习,我进一步认识到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植物形态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生物学意义。
大学生植物学的实习报告

大学生植物学的实习报告大学生植物学的实习报告5篇植物学是个很大的学科,包括有生物科技,农学,园林,园艺等等,到了这毕业季,估计很多植物学专业的毕业生开始寻求相关专业工作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大学生植物学的实习报告,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植物学的实习报告精选篇1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干扰对环境与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人类迫切需要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生态学正是随着全球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寻求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而产生的。
通过一学期的《环境生态学》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环境生态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发展趋势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为加我们的实践认识,老师精心组织安排了这次教学实习,我们也最终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
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早上八点乘坐学校班车,从学校出发经过两个小时到达目的地――青岛__国家森林公园,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于下午四点多返回学校。
这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受益匪浅。
实习内容__国家森林公园概况__脉系巍然而深秀,融奇、险、清、幽于一身,有望夫山,石老山,大庵山,釜台筒,大黑涧,扎营山等四十座大小山峰环列周围,小__群峰迭翠,怪石嶙峋,常年云雾缭绕,瞬息万变,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素有“东崂西珠,双珠嵌云”之说。
小__地处海滨,景物独特,层峦叠嶂,奇峰陡峭,曾被前人列为胶州八景中的第一胜景。
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森林在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1)森林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完善的物种基因库。
多种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森林中蕴藏的丰富动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使人类宝贵的财富。
植物学实习报告模板【三篇】(可编辑).doc

植物学实习报告模板【三篇】(可编辑)组员:刘亚祥、李、虫火谷、刘晓珍、陆健、陆元、罗彪、李光平组长负责协调管理所有组员的出行安全及协调小组内实习工作的分配与配合,确保小组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1)樱花:蔷薇科植物的叶子有锯齿状的边缘,简单的叶子和典型的横向皮孔。
物种的分布应该是均匀的。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上学到的植物学理论知识。
实习地点概况及实习地点性质:月日夜夜:南亚热带植物公园南林种苗示范基地花卉公园广东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渔港公园。
月日:植物学课程关于植物标本收集和生产的实践动员会议。
月日:常见野生植物的采集、生产和鉴定。
月日:常见农田杂草采集、生产和鉴定。
月日:休息。
月日:了解当地育苗技术,参观花卉市场。
月日:回顾寸金公园的植物鉴定。
()植物标本采集和植物标本制作:(1)农田杂草种类调查:借助“植物指数”、“植物区系”等资料,通过观察和分析标本形态和结构特征,学会准确识别和鉴定植物种类。
学习干燥标本的后期制作和分类实践数据的整理。
()寸金公园、森林公园、校园、南亚热带植物园、南方林木种苗示范基地花卉公园等实地调查结果分析。
首先,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以确定公园中的植物,记录植物的名称和用途,并作出全面的安排。
经过在寸金公园两天的考察,我们了解了寸金公园的许多植物种类及其植物分布:公园的植物主要是乔木。
路边以高大的树木为主,如棕榈糖椰子油棕榈树大叶榕树黄坡荣格李实等。
湖中有水生植物,如睡莲、棉花等,茂密的草本蕨类植物生长在黑暗潮湿的山坡上...在过去的两天里,我们还收集和抑制了标本。
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参考书,我们对寸进公园的植物有了基本的了解,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植物有了深入的了解。
它们的科和属、具体名称、用途如下: ()桃金娘科:桃金娘科全植物药用果实可食用和酿造。
使君子科:榄香烯树观赏植物的种子用于煎炸油或药物。
树皮和嫩叶可以用作染料。
()帕尔马:皇家椰子庭院和道路绿化观赏树。
()鱼藤科:大叶黄杨的木材用于农具和家具,也可用于人行道和庭院绿化树木。
植物野外实习实践报告模板

植物野外实习实践报告模板一、前言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植物是生命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之一。
为了加深对植物的认识,我参加了一次植物野外实习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植物的生存、繁衍和适应能力,并提高了我对植物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实践地点和时间本次植物野外实习实践活动地点位于XXXXXX,时间为XX年XX月XX日至XX 年XX月XX日。
三、实践内容及过程3.1 实践准备在开始实践之前,我们小组仔细了解了实践地点的植物资源情况,研究了一些相关的植物学知识,并准备了必要的工具和装备,如放大镜、孔径尺、七百倍显微镜等。
3.2 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小组分别采集了10种不同的植物样本,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苔藓植物等,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在观察中,我们特别关注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的特征,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了细胞组织的结构,并记录了它们的生态习性、生活环境和适应能力。
3.3 实践成果通过植物野外实习实践,我们小组得到了丰富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例如,我们观察到一种稀有的草本植物,它的叶片具有特殊的纹路,能够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我们还发现了一种木本植物,根系发达且盘根错节,在强风环境下能够更好地固定土壤。
四、实践收获4.1 知识收获通过实践,我对植物的结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观察植物的特征,如何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以及如何识别并采集不同种类的植物。
4.2 技能提升实践中,我通过观察和记录,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我学会了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植物学问题,并学会了利用工具和装备进行实践活动。
4.3 综合能力提升通过实践,我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我们相互协助、互相学习,共同完成了野外实践任务。
五、总结与展望本次植物野外实习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践,我不仅加深了对植物的认识,还提高了自己的科学观察和实践能力。
植物学实习报告

植物学实习报告篇一: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稳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独立工作与与人合作的能力。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到达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根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根底。
4、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到达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习生物的热情。
二、实习意义:1、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稳固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实践检验理论,以到达知识的升华。
2、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到达教与学的统一。
3、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到达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4、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激发大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兴趣。
三、实习内容:1、6月14日下午,召开植物学实习发动大会,张老师给我们讲授标本采集与制作的方法,对本校学生进行了分组,并讲清了实习期间的本卷须知。
2、6月15日到6月19日,在霍山自然风景保护区进行野外实习,识别常见野生植物的形态、分类特征,进行观察与识别。
以小组为单位采集植物标本,并于当日整理,制作成合格的植物标本。
3、6月20日,通过所制植物标本复习前几天的知识,并进行了霍山常见植物的鉴别考试。
4、7月2日到7月3日,在北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进行学习。
园内物种丰富,科普宣传内容多样,不仅有我国“三北〞地区物种,而且还有引种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及国外栽培品种。
5、7月4日,在北京药物植物园学习和观察,增强对药物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全面认识。
四、实习地点介绍:霍山——位于临汾市霍州,城山地处太岳山脉南端。
即洪洞、报县、古县、安泽及沁源等县的交汇处,位于东经111’50,北纬36‘24’,主峰老爷顶海拔高度达2354米。
植物调查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植物资源的调查与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植物多样性,提高自己的植物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植物调查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野外观察和采集,掌握植物形态学术语,认识常见植物种类,验证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二、实习目的1. 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 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
3. 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 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地点本次实习分别在校园内、山区和自然保护区进行,具体包括:(1)校园内:观察校园内的植物种类、生长状况及生态环境;(2)山区:调查山区植物群落结构、植物多样性及植被恢复情况;(3)自然保护区:了解保护区内的植物资源、保护现状及生态功能。
2. 实习方法(1)观察法:通过肉眼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生长环境等特征;(2)采集法:对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进行采集、制作标本;(3)记录法:详细记录观察到的植物种类、数量、生长状况等信息;(4)调查法:对当地居民、专家等进行访谈,了解植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状况。
四、实习过程1. 校园内在校园内,我们重点观察了校园内的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草本等。
通过观察,我们掌握了植物的外部形态、生长环境等特征,并学习了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同时,我们还对校园内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发现校园内的植物种类丰富,生长状况良好。
2. 山区在山区,我们调查了山区植物群落结构、植物多样性及植被恢复情况。
通过观察和采集,我们掌握了山区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及生态环境。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珍稀植物,如红豆杉、金线莲等。
3. 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区,我们了解了保护区内的植物资源、保护现状及生态功能。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保护区内的植物种类丰富,生态环境良好。
植物学大一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让我们大一的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我校组织了为期一周的植物学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野外观察、植物采集、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活动,让我们深入了解植物的种类、形态、生态习性以及分类学知识,培养我们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野外观察与采集: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一片植被丰富的山区。
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学习了如何识别植物的种类、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记录植物的生长环境等。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认识了许多常见的植物,如松树、柳树、橡树等,并采集了它们的标本。
2. 植物解剖与描述:在实习的第二天,我们学习了植物解剖的基本方法,并进行了植物解剖实验。
通过对植物的叶片、茎、根等器官进行解剖,我们了解了植物的结构和生理特征,并学会了如何描述植物的特征。
3. 标本制作与保存:在实习的第三天,我们学习了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将采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压制,然后进行干燥、固定、染色等步骤,最后将制作好的标本进行保存。
通过这一过程,我们掌握了植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能,并了解到了标本在植物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4. 种类鉴定与检索: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学习了植物种类鉴定的基本方法,并利用检索表对采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鉴定。
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巩固了植物分类学知识,提高了植物种类鉴定的能力。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加深了对植物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2. 培养观察与分析能力:在野外观察和采集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识别植物的种类,培养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动手能力:在植物标本制作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植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能,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在秦岭植物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秦岭,作为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被誉为“天然药库”。
为了深入了解秦岭植物资源,提高我们的植物学知识和野外实践能力,我们于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秦岭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植物学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秦岭植物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2. 掌握植物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提高野外观察、记录和采集的能力;4. 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三、实习内容1. 秦岭植物资源概况秦岭地区气候多样,地形复杂,海拔差异大,形成了丰富的植物资源。
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秦岭地区的不同植被类型,如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了解了不同植被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2. 植物分类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植物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植物形态学、解剖学、胚胎学等。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掌握了植物的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的形态特征,为后续的分类工作奠定了基础。
3. 野外观察与记录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野外观察和记录。
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分布特点等,并使用实习手册记录相关信息。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采集植物标本,包括采集工具的使用和标本的制作方法。
4. 植物采集与鉴定实习期间,我们采集了多种植物标本,包括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
在采集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植物种类,并运用植物分类学知识对采集到的植物进行鉴定。
5. 环保意识与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我们遵守实习纪律,尊重自然,不随意破坏生态环境。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实习任务。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植物学知识水平,掌握了植物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增强了野外观察、记录和采集的能力;3. 增进了对秦岭植物资源的了解,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4. 培养了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实习体会通过本次秦岭植物学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野外实习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20xx年7月13日,结束了泉州、厦门站的动物野外实习后,我们来到了南靖和溪,由孔祥海老师带队,开始了这次的植物野外实习。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1.了解采集地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2.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二、实习步骤与内容
7月13日下午,从实习宿舍(和溪镇热带雨林实习基地)出发,在孔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和溪镇沿着公路认识沿路植物并采集标本20余种。
7月14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乐土雨林.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
沿路认识了许多植物.并以小组为单位(五人一组)采集标本70余种。
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4日下午,校车再次把我们送到乐土雨林后便返回了。
我们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认种并采集标本50余种。
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仙岭,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山路认种并采集了30余种植物标本。
7月15日下午,我们在宿舍压制所采集的标本。
(并在晚饭后返回了学校)
7月16日,回到了学校,我们在实验室忙着压制标本,挂标签,复习巩固。
7月17日上午,针对这次植物野外实习,以小组为单位孔祥海老师对我们进行了考核。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
这次在南靖和溪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
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所采集的160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目有所认识。
到现在,我还记得种子会粘人衣服的鬼针草,属于百合科有着好听名字的吉祥草,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有药用作用的积雪草,天南星科的名符其形的一把伞天南星,跟姜长得很相似的高粱姜……
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
而在这次
的观察中,我发现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奇特,有些形状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
南靖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生命的奇妙。
我每每惊讶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巧构造而忘记了旅途的辛苦。
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
我想,两年过后我会忘记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
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要把理论联系实际: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标本残缺等原因,我试图根据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准确更权威,最后却发现那些描述不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
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单又实用,只要掌握了,认种就会变得轻松很多。
后来老师告诉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实验室里更为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很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实用有效的。
2.要比较学习、集体学习、反复学习:虽然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容易就把两种植物弄混。
在这个时候,比较学习往往让我事半功倍。
仔细观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可以准确地区别它们了。
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集体学习了--一群人
围在一桌标本边上,比赛着、互相帮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
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学习在同学之间普遍缺少多人面对面交流的大学有着重要意义。
当然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什么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反复学习,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量如此庞大的种类烂熟于心。
3.观察植物的顺序与要点:在认种初期,我对于观察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
在请教过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才知道,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
在南靖实习期间,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与老师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电脑面前的空虚无聊,规律的作息让我们拥有了久违的身心舒畅。
最难得的是这次实习增进了我们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级聚会都更为有效。
总之,这次野外实习真的很有意义,使我得到了很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