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重烧伤感染期患者的护理
烧伤患者感染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表 1 烧 伤 出现 原 因
I.2 结 果 东莞市 太平人 民医院收治的6O例 烧伤患者 ,经过 有效的护理 ,均
刘 秀 英 (东莞 市太平人 民医院 ,广东 东莞 523900)
【摘要】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感染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东莞市太平人 民医院 自2006年 3月至 2010年 3月收治的6O例烧伤患者在感
染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进行研 究和分析。结果 东莞市太平人 民医院收治的 60侧烧伤患者全部平稳、安全的度过感染期。结论 对于
烧伤 患者在 感染期 应注 重 临床 观 察 ,采用合理 的方 式进 行护 理 ,对 患者平稳 度过 感染期 有很 大帮助 。
【关键 词】 烧伤 患者 ;感染期 ;临床 护理
中图分类 号 :R473.6
文 献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671-8194 (2011)21—0152—02
处于感染 期的烧伤患者新 陈代谢的速度 比正常人快 ,体 内的蛋 白 质大量消耗 ,患者 体内的氮失去平衡 ,自身的免疫力 和抵抗力都严重 下降 ,使得 烧伤患 者在感 染期 内容 易 出现感染 ,而创面感 染是 烧伤 患者最 常见的死亡原 因 ,所 以,医护人 员在患者处于感 染期时 ,应 当 加强对患者 的临床观 察 ,采取合适 的护理方法 ,以便烧 伤患者能够平 稳、安全 的度 过感染 期。 1资料 与方 法 1.1一般资料
东莞市太平人 民医院  ̄t 2006年3,q至2010年3.N共收治了6o例烧伤患 者 ,其 中4OfCJ为男性烧 伤患者 ,2O例为女 性烧伤患者 ,年 ̄ 4-6o岁 , 平均年龄为32.4岁 ,10例 为儿童患者 ,44例为青年 患者 ,6例 为老年患 者 ,患者烧伤的面积为25%,--70% 。患者发生烧伤 的原因如表1所示。
特重度烧伤护理查房

创面护理
保持创面清洁
定期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分泌物,以 预防感染。
湿润环境
根据创面情况,定期更换敷料,以保持创面 的清洁和湿润。
定期换药
保持创面湿润,以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和愈 合。
观察感染迹象
密切观察创面是否有红肿、渗出物等感染迹 象,及时处理。
疼痛管理
疼痛评估
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 评估,了解疼痛的性质
消化道并发症
特重度烧伤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 出血、溃疡等并发症,需要密切 观察和及时处理。
01
休克
由于大量体液流失,特重度烧伤 患者容易出现休克,需要及时的 液体复苏和抗休克治疗。
02
03
肺部并发症
由于吸入性损伤和卧床时间较长 ,特重度烧伤患者容易出现肺部 并发症,如肺炎、肺不张等。
04
02
特重度烧伤护理原则
沟通与交流
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困惑 ,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家属支持
给予患者家属心理支持,帮助 家属应对患者的病情和情绪变
化。
康复期心理辅导
在康复期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
对生活和工作。
03
特重度烧伤患者护理实践
急救护理
01
02
03
立即脱离致伤源
神经阻滞
通过阻断神经传导,减轻疼痛感 觉。
心理疗法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减轻疼
痛。
心理护理的研究与实践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社会支持,增 强其应对压力和困难的能力。
心理干预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应对技巧训练等,帮助患者 调整心理状态,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严重烧伤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

严重烧伤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摘要】严重烧伤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首先概述了严重烧伤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的重要性,强调了其在恢复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接着详细介绍了严重烧伤患者的能量要求及营养支持,早期肠内及胃内营养支持,蛋白质需求及蛋白质支持,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补充等方面的内容。
总结了营养支持的实施措施,包括合理的饮食安排和监测,以及团队合作和综合护理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了解严重烧伤患者的营养需求和护理方法,为其康复提供有效的支持。
【关键词】严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护理、能量要求、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蛋白质需求、微量元素、维生素、实施措施、总结。
1. 引言1.1 严重烧伤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概述严重烧伤是一种严重的外伤,除了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损伤外,还会对全身造成各种生理和代谢的紊乱。
严重烧伤患者的营养支持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严重烧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及时有效地进行营养支持可以有助于恢复患者的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营养支持一方面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维持患者的基本生理功能,另一方面还需要满足患者在愈合过程中对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需求。
而在实施营养支持的过程中,早期的肠内及胃内营养支持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这种形式的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地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减少肠道屏障功能的破坏,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促进伤口的愈合。
严重烧伤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需要一支专业的团队来进行综合评估和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只有在全面而科学的营养支持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严重烧伤患者的能量要求及营养支持严重烧伤患者的能量要求及营养支持是关于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以帮助恢复健康。
烧伤会导致机体代谢显著增加,消耗大量能量,因此患者的能量需求也会明显增加。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体表面积烧伤程度等因素,确定患者每日的能量需求,通常需要高热量高蛋白的营养支持。
烧伤患者护理要点

烧伤患者护理要点
烧伤患者护理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持呼吸道通畅:烧伤患者可能会有呼吸道水肿或痰液积聚,护士需要定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防止感染:烧伤患者的皮肤损伤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护士需要戴上无菌手套处理伤口,避免交叉感染。
同时,护士还需留意烧伤患者是否出现感染征象,如发热、红肿等。
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烧伤患者可能会出现体液丧失和电解质紊乱,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液入出量和电解质水平,并适时补充。
4. 控制疼痛:烧伤患者常常会有剧烈的疼痛感,护士需要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方法控制患者的疼痛,使其舒适。
5. 营养支持:烧伤患者需要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并配合医生调整饮食方案。
6. 精神护理:烧伤患者常常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等,护士需要倾听患者的心声,提供心理支持,并帮助患者调整情绪。
7. 翻身和体位:烧伤患者在床边翻身和体位改变时,需要特别小心,以免进一步损伤患者的皮肤。
8. 康复和康复护理:对于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护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护士需要与康复医师和物理治疗师等多学科合作,帮助患者康复并恢复功能。
9例特重度烧伤患者护理回顾

9例特重度烧伤患者护理回顾两年以来,我科共收治 9 例特重度烧伤患者,而我科无专设烧伤监护病房及悬浮床等专科条件,在物质条件相对较差,人员少,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对患者实施严密隔离,对生命体征、出入液量进行严密观察,为医生判断病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提供有力依据。
对病人实行定时翻身,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导管管理,对于减少并发症,达到治疗目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于 2011年8月-2013 年 6 月共收治 9 例烧伤总面积达82%-100%的患者,年龄在 34-56 岁,平均 45 岁。
1 例为女性患者。
其中ⅲ烧伤51%-86%,全部合并呼吸道灼伤。
入院后及时予补液抗休克、气管切开、清创处理,防治感染及等治疗。
经过7-156天积极的治疗和护理,1位患者治愈出院,1位患者仍在院治疗,4位患者死亡,3位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出院。
2 护理措施2.1 休克期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患者均为特重度烧伤,无法利用浅表血管进行静脉穿刺,入icu后立即给予双腔或三腔中心静脉导管,于左/右锁骨下静脉置管,保证了休克期液体的快速输入,同时给予监测中心静脉压。
积极配血,及时输入血浆,保证患者有效血容量。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每小时尿量,严格依据尿量、血压、中心静脉压和动脉血气分析值的变化调整输液速度。
快速静脉输液时,应用加热装置,对于冰冷液体给予加温,以免因大量输入温度较低的液体引起不良反应。
患者入icu后立即检查鼻腔、口腔及时清除分泌物,急行气管切开术,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当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良好,动脉血气分析正常后,脱离呼吸机,给予气管切开处吸氧、雾化吸入。
2.2 感染期2.2.1 防止感染的护理患者入icu后,给予单间严密隔离,专人看护,其余医护人员进入病房,洗手,穿隔离衣。
严格无菌操作,接触病人前洗手并戴无菌手套。
严格控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外科烧伤病人的护理

手掌法 中国九分法
烧伤面积判断
手掌法 伤员本人五指并拢的手掌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1%。
烧伤面积判断
中国九分法: 将人体体表面积划分为11个9%, 另加1%, 构成100%。适用于大面积烧伤的评估。
头颈面333
(9%*1) 手臂肱567 (9%*2) 躯干会阴27 (9%*3) 臀为5足为7 小腿大腿13,21 (9%*5+1%)
液体疗法—合理安排输液速度和顺序 第一个24小时输液总量的一半在伤后8小时输完,剩下一半在以后16小时输完。 延迟复苏患者在入院后2-3小时内快速补给第一个24小时总量的一半,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速度
01
例如:第1个24小时液体总量6500ml,在伤后8小时内输入3250ml,剩余量在16小时输完。
防治感染 感染期为烧伤后48-72h后,烧伤病例中51.8%都是死于烧伤后感染。 防治感染的关键:及时纠正休克,正确处理创面,尽早使用抗生素,加强支持治疗。
五、护理评估
健康史及相关因素 生理状况(局部、全身) 辅助检查 心理社会状况
六、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高代谢、摄入不足,大量血浆渗出有关
躯体移动障碍:与肢体烧伤、疼痛、功能障碍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创面烧伤、失去皮肤屏障有关
自我形象紊乱 :与畸形、肢体功能改变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失去皮肤屏障、免疫低下有关
疼痛:与创面烧伤、局部炎症有关
体液不足:与体液渗出、血容量减少有关
七、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温度维持在28-32℃,湿度40%-60%;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吸氧 d.定时翻身拍背变换体位 营养支持与护理 心理护理
2岁小儿,头、面、颈、会阴、双下肢烧伤,问:烧伤面积?
重度烧伤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指导意见

重度烧伤患者的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导意见烧伤总面积超过30%或者Ⅲo烧伤面积超过10%为重度烧伤,总面积超过50%或者Ⅲo烧伤面积超过20%为特重度烧伤。
烧伤分为休克期、感染期和修复期。
感染是重度烧伤患者严重的临床挑战,休克期合并感染的机会较少,少数延迟复苏的患者,可早期发生爆发性感染。
烧伤后2-3天进入感染期,而且一直持续到创面完全修复。
文献报道,死于严重烧伤的患者中70%以上是感染导致的。
因此,控制感染是重症烧伤患者治疗的难题和挑战,有效控制感染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一、感染来源创面是烧伤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来源。
由于血管导管常经过创面穿刺置入,或者经创面周围皮肤穿刺置入,血管导管也易发生感染。
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以及气管切开、返流误吸、长期卧床,易发生肺部感染。
由于烧伤患者肠道粘膜屏障破坏,有可能发生肠道菌群易位。
长期留置导尿管亦可能成为感染来源,但很少引起严重感染。
二、常见病原微生物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等。
随着抗菌药物的逐步使用,耐药细菌株增加。
真菌:念珠菌、曲霉菌、毛霉。
临床合并真菌感染并不常见。
三、感染的诊断(一)创面感染:创面脓性分泌物、创缘红肿、焦痂提前溶解或出现虫咬样变化、痂下积脓、生物敷料或异体皮下积脓、创面出现灰暗或黑色坏死斑。
(二)烧伤合并脓毒症:在证实有明确感染存在(主要依据:存在局部感染灶、病理组织学变化和微生物阳性培养证据)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标准中的3项:1、高热,体温>39℃。
2、体温过低,体温<℃。
3、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130次/分4、持续呼吸窘迫。
未行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频率>25次/分;行机械通气患者:分钟通气量>12升/分;5、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05/升。
6、高血糖症。
有糖尿病基础的患者,未治疗时血糖>200 mg/dl,或静脉使用胰岛素剂量>7 U/h,或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24小时内使用的胰岛素总量增加值较前一日增加25%)。
烧伤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方案

1.有窒息的危险与呼吸道粘膜烧伤组织粘膜水肿有关。
①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教会其深呼吸,定时帮助患者改变卧位,按时翻身、拍背。
若患者不宜进行咳出物的方式或咳嗽时明显疼痛, 则需进行定时吸痰。
吸痰遵循先气道后口腔的原则,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痰液多少、呼吸通畅程度等决定吸痰次数。
过多吸痰会刺激呼吸道黏膜, 使分泌物增加。
吸引时动作轻柔, 每次操作插入次数不应超过2次, 每次吸出时间不宜超过10 s, 吸净气道内的分泌物或脱落的坏死黏膜。
②保持鼻腔、口腔清洁,及时清理口、鼻腔的分泌物和异物。
鼻腔黏膜水肿充血不通畅时用1%的麻黄素滴鼻。
③气管坏死粘膜脱落阶段及时冲洗气道,吸出坏死脱落的粘膜,保持呼吸道粘膜,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④合理给氧:轻度吸入性损伤, 可给予鼻导管吸氧, 氧流量1~2 L/min。
⑤雾化与湿化吸入:雾化吸入与湿化吸入是帮助其维持呼吸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措施。
雾化液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加入盐酸氨溴索。
2.疼痛与组织受损、感染以及植皮术后有关。
①可根据病人耐受情况给予小剂量镇痛药物,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评价止痛效果。
②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稳定患者情绪、鼓励生存、给患者及家属信心,分析患者不良情绪,正确引导。
③针对换药时的疼痛可采取:a.音乐疗法。
播放柔美舒缓音乐, 嘱咐患者闭上眼睛, 并专心欣赏、聆听音乐, 从音乐中产生共鸣, 转移对换药疼痛的注意力。
b.呼吸训练。
指导患者深呼吸, 用鼻呼吸, 吸气过程最大限度进行胸廓扩张, 屏气2~3 s后缓慢吐气。
并在训练过程给予患者鼓励, 通过言语鼓励给予患者力量和信心, 并在换药中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 以分散注意力, 减轻痛苦。
3.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创面烧伤、液体渗出长期卧床有关。
①严格按时翻身、每1-2h进行翻身,避免拖拉拽。
有水泡皮肤,应进行保护,避免水泡破溃。
②保持床单位干燥、清洁、平整,避免压疮发生。
③必要时在骨隆凸处加以减压贴,保护受压皮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烧伤感染病原菌的侵入途径
创面感染 静脉感染
呼吸道感染
肠源性感染
感染
10
1、一般资料
姓名:王某
年龄:32
*
岁
性别:女
*
床号:B+61床
主管医生:
*
主管护士:
第一诊断:
樊医生 于护士 特重烧伤
11
2、主要病情
患者王某,女,32岁,2018年8月22日以“火焰烧伤全身多处2 小时余”为主诉,急诊平车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时,患者神志清 ,精神差,入院前未进食、饮水,大小便未解。
0.8
0.7
0.6 0.56
0.5
0.4
0.3
0.31 0.31 0.28
0.2
0.19
0.1
0.13
0
0.17 0.12 0.14
0.37
0.17 0.11
0.88
0.69 0.61
0.56 0.54 0.57
PCT>0.5ug/L
0.26 0.21 0.23 0.17
19
辅助检查
BNP
60
50
67
40
5.7 20.36
32.1 24.6 136 3.6 95 2.14
66
23
4 23.35
微生物培养
辅助检查
未检出
白色念珠菌
肺炎克雷伯菌
3/9
8/9
16/9
21/9
3/10
9/10
曲霉菌
鲍曼不动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16
异常体温
39 36
17
异常体温
18
辅助检查
PCT变化值
1
0.9 0.91
胃肠道 管理
激素+ 其他
呋塞米 蒙脱石散
氢化可的松
健胃消食片
甲泼尼龙琥珀
谷氨酰胺
酸钠 低分子肝素钙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21
抗生素用药
夫西地酸钠 +亚胺培南西
司他丁、 乌司他丁
阿米卡星+ 伏立康唑
22
替加环素+亚 胺培南西司他
丁 氟康唑 乌司他丁
替加环素 +舒普深+
美罗培南+伏 立康唑
乌司他丁
亚胺培南西 司他丁+利
26
04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观察重点:病人体脂变化、臂围变化、蛋白情况 护理措施: 1、在总量限定下,给予患者全面、营养丰富 的饮食.给 予患者食用含丰富维生素的高蛋白、高热量的流食、半流 质饮食,鼓励患者少吃多餐.食物种类多样化.保证机体 的高代谢需求。 2、及时监测总蛋白、白蛋白等的变化 3、在肠道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对于食欲减退的病人,给 予健胃消食片等应用,增进胃肠道动力。 4、静脉营养高营养药物、口服肠内营养剂。
烧伤病理生理和并发症
important
容易感染←免疫力下降←低蛋白血症
烧伤
→皮肤屏障缺陷→渗出→蛋白质丢失 焦 痂 细菌入侵→侵袭性感染→脓毒症
心肌抑制因子、LPS→心肌功能下降
5
烧伤病理生理和并发症
important
应激性溃疡 ,
胃扩张等并发症←内脏缺血(胃肠) →肠源性感染
口渴
渗出→血容量↓→低血容量性休克→ 急性肾衰
15.9154.9126.6125.4115.52 13.9
12.82 11.151.43 12.08
10.4
15.22
12.97 12.93 13.03
11.81 11.47 10.140.41
10.87
8.96 7.78
8.397.7
5
0
14
血常 规
项目
日期
白细胞计数(109/L)
中性粒百分比(%)
27
05
疼痛:与烧伤创面本身疼痛及烧伤换药疼痛有关 观察要点:患者主诉、体态、面部表情 护理措施: 1、加强与病人的沟通,让病人疾病,树立信 心,多鼓励患者。 2、放松疗法,听音乐、谈话、转移注意力 3、选择舒适性的体位,减少疼痛 4、必要时应用止痛药物
28
06
有脱管的危险:与烧伤病人管路多,感染期烦躁难以自制有关。 观察要点:管道的长度、管道固定是否完善,病 人的神志状态。 护理措施: 1、每日测量管道外露长度 2、妥善固定管道,翻身、换药时注意管道滑脱 3、输液前后生理盐水冲管,保持管道通畅。
舌象的观察简便而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烧伤 感染的程度与发展趋势。
水肿
实验室 检查
在烧伤早期水肿尚未回收时,表现为水肿迟迟不消退。在早期 水肿回收的过程中,表现为水肿加重。在水肿吸收完毕后,表 现为水肿又起。创缘水肿通常表示这个部位感染严重,有大量 的炎性液体集聚。
白细胞明显上升或下降,少数患者可能有高血钾或低血钾。
33
56
8.1 101
37 35.7 147 4.72 99 2.06
41
38
9.3 42.52
17.5 23.5 132.8 5.24 102 1.84
92
101
11.2 32.68
21.8 32.7 137 4.05 97 2.05
67
62
22.5 13.5
39.3 23 137 3.92 95 2.14
32
10
焦虑、恐惧:与创面换药疼痛、担心愈后、容貌受损、经济负担有关
1、对患者给予支持和鼓励,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 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有信心。 2、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宽慰与支持。 3、热情开朗地向患者讲解伤情积极愈后,以增强自 信心。
33
11
潜在并发症:烧伤脓毒症、心力衰竭、肺水肿、肾衰竭、 ARDS等。 1、肾损伤的护理:对患者每小时尿量及24h出入量进行监 测并准确记录,每小时对脉搏、呼吸和血压进行 测量,每 4h进行体温测量并记录。尿量可以对血容量及肾脏灌流情 况做出问接反 映.是最简单、可靠的临床观察指标。一般 正常成人尿量可控制在1mL/kg每小时,患者早期均给予导 尿管留置, 对患者尿液的色、量变化密切观察.并对患者 留置导尿期间进行护理.使尿道感染的发 生尽量避免或减 少。
特重烧伤感染期患者的护理查房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要内容
1
特重烧伤感染期的相关知识
2
汇报病例
3
讨论病人相关护理
2
烧伤的临床过程
定义: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统称烧 伤(Burn)。
3
烧伤的临床过程
热力
4
局部: 水肿、水泡、 皮 血浆样外渗、 炭化焦痂
作用于
全身: 肤 血容量减少、能量消耗、
负氮平衡、红细胞破坏、 免疫力下降
肺间质肿
ARDS← 肺泡通,换气障碍← 肺泡水肿
肺泡萎陷
6
病理生理变化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烧伤 面积的大小和烧伤深度。
7
烧伤严重性分度(小儿各项指标减半)
1. 轻度烧伤:Ⅱ°TBSA 9%以下. 2. 中度烧伤:Ⅱ°TBSA10~29%;或 Ⅲ°面积不足10%. 3.重度烧伤: TBSA30~49%; 或Ⅲ°面积10~19%; 或虽 不到上述比例,但已有并发症或有复合伤. 4.特重烧伤: TBSA50%以上;或Ⅲ°烧伤 20%以上;或 已有严重并发症.
红细胞数目(109/L)
8月22日 30.53 80.2 4.95
实验室检查
9月3日
9月26日
24.39
30.11
87
84
3.09
385
10月1日 12.97
3.7
10月20日 7.72 72.5 3.23
蛋白总量(g/L)
77.7
72.2
40.2
12
病程
8月24日,伤后48小时休克期基本平稳度过。进入回收期。 8月27日,手术室全麻下行“双下肢扩创削痂植皮+生物敷料覆盖术”。 8月30日,手术室全麻下行“双上肢削痂植皮术+生物敷料覆盖创面术”。 9月17日,手术室全麻下行“双下肢扩创植皮术”。 9月21日,手术室全麻下行“四肢扩创+双下肢植皮术”。 9月26日,手术室全麻下行“四肢清创植皮术” 9月27日,患者由于脓毒症,行血液透析。 10月2日,继续行血液透析。 10月6日,手术室全麻下行“左上肢扩创植皮术” 10月9日,手术室全麻下行“烧伤肉芽创面扩创植皮术” 10月19日,手术室全麻下行“四肢烧伤扩创术+游离皮片移植术”
34
2、烧伤脓毒症临床护理观察要点
生命体征的 变化
精神症 状
胃肠道 症状
舌象的 变化
感染期患者有寒颤、高热(体温>39.5℃)或低温 (体温<35℃),心率较快(成人>140/min),呼吸 快而不均,血压下降。
此期症状多为兴奋,临床表现为谵妄、烦躁不安、幻 觉、意识障碍及昏迷等。
多数患者表现为食欲不振,有的患者表现为恶心、呕 吐、腹胀、腹泻、胃肠道出血等,同时需警惕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DIC).
02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皮肤屏障缺损,体液渗出、蒸发及限食水后, 循环血量不足有关。 1、应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患者循环血量。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者体温、呼吸、心 率、脉搏、mL压、尿量等生命体征进行及时监测并 记录严格记录患者出入量。观察每小时尿量。及时 与医生沟通,防止体液不足。 3、合理补液。遵医嘱应用白蛋白或血浆扩容,观察 患者水肿情况,防止胶体渗透压过低。
29
07
有坠床的危险 观察要点:病人神志变化 护理措施: 1、放置醒目标识 2、加强安全教育 3、应用翻身床时,必须医生和护理人员 共同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