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版制作工艺流程
印刷技术中网版印刷的工艺流程和要点解析

印刷技术中网版印刷的工艺流程和要点解析印刷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一种常见的印刷方式就是网版印刷。
网版印刷是利用网版的网孔形成图文,然后通过刮刀将油墨压入网孔,再通过压力将油墨转移到印刷材料上,实现印刷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解析网版印刷的工艺流程和要点。
一、网版印刷的工艺流程网版印刷是一种先进的印刷技术,包括准备工作、设备调试、印版制作和印刷等环节。
1.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是网版印刷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网版、印刷机、油墨和印刷材料。
网版的选择应根据印刷品的特点和要求,一般有金属网版和合成纤维网版两种。
印刷机的选择要考虑到印刷品的尺寸、材质和成本等因素。
油墨的选择应与印刷品相匹配,包括颜色、粘度和耐久性等指标。
印刷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到纸张的质量、光泽度和耐久性等要求。
2. 设备调试设备调试是确保印刷质量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对印刷机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各部件的正常运转。
然后要对刮刀的角度、压力和速度等因素进行调试,以确保油墨能够均匀地转移到印刷材料上。
最后要对印版和印刷材料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印刷效果符合要求。
3. 印版制作网版是网版印刷的核心部分,印版的制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印刷的效果。
印版制作主要包括选择、制版、显影和固化等步骤。
首先要选择适合的网版材料,然后根据印刷要求制作成所需的网版。
接下来要对印版进行显影处理,将图文部分浸泡在显影液中,使其显现出来。
最后要对印版进行固化处理,以增加印版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4. 印刷印刷是整个网版印刷流程的关键步骤,涉及到油墨的转移和印刷材料的接受。
印刷过程中,首先要将制版放在印刷机上,并调整好印版和印刷材料的位置。
然后通过刮刀将油墨压入网孔,再通过压力将油墨转移到印刷材料上。
印刷时要注意刮刀的角度和压力,以确保油墨的均匀和适量。
完成印刷后,需要对印刷品进行检查和整理,确保印刷质量符合要求。
二、网版印刷的要点解析网版印刷作为一种先进的印刷技术,其要点主要涉及到网版的选择、印刷机的调试、印版的制作和印刷质量的控制等方面。
丝网印刷工艺流程(金属)

丝网印刷工艺流程(金属)丝网印刷工艺大致如下:丝网印版制作(绘稿、制底版、选网、绷网、涂(贴)感光膜)——承印材料准备(下料、印前处理、定位)————————————→丝网印刷—→干燥—→涂保护漆—→贴保护膜—→冲裁成型(高光加工)—→检验—→包装在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制底版”、“前处理”及“丝网版制作”三道工序。
制版工序决定着标牌的质量。
1.底版制作。
标牌的文字、图形制版大多采用照排及照相制版,首先制出单件原版,再用连晒机连晒拼版。
拼版时可根据零件要求的精度分别采用无间距拼版和有间距拼版。
标牌尺寸要求不高的,可采用无间距拼版,如图4-12所示。
印刷完成后,可直接裁切或裁切后冲压成型。
标牌尺寸精度要求高的,应采用有间距拼版,印刷完成后按定位孔的位置打孔冲压成型,每个零件间的距离可以为2mm,定位孔径可为2mm孔间距4mm,整体面积可为400×400mm,或根据工艺设计而定。
丝印标牌的颜色如果是两色或两色以上的,照相底版应有定位规矩线,定位孔可画在标牌主图案的照相底版上,以便冲裁时保证定位的精度。
2.定位。
丝印标牌印版上的规矩,是保证图形在相同被印工件表面的位置准确、统一及满足彩色套印精度要求的工艺手段。
根据承印物材料、形体的不同,丝印标牌的定位方法也各有所异,常用的有下列几种:①靠边定位。
适用于直边工件,例如:铭牌、面板、各种度盘等,在丝印时将工件的两直角边紧靠定位条即可。
②镶边定位。
适用于异形成型工件的丝印,可将工件成型加工落料的外框,在修整间隙后,按靠边定位法,将外框粘附在平台需要的位置上,丝印时只需将异形工件放入落料外框即可。
③孔定位。
孔定位适用于相同图形的拼版丝印,即先在板材上冲出定位孔,丝印时以孔定位,最后仍以定位孔对工件进行模具落料成型。
④重合定位。
适合在透明材料上丝印套色图形。
定位时可将第二色图案丝印在纸板上,并用印有第一色图案的薄膜覆盖,使两色图案的相同位包符合设计的尺寸要求,然后将印有第一色图的薄膜与平台粘牢,在丝印第二色图案时只需将印有第一色图案的透明工件与平台上的第一色图案重合,即可达到定位的目的。
丝网印刷工艺

丝网印刷工艺大致如下:丝网印版制作(绘稿、制底版、选网、绷网、涂(贴)感光膜)——承印材料准备(下料、印前处理、定位)————————————→丝网印刷—→干燥—→涂保护漆—→贴保护膜—→冲裁成型(高光加工)—→检验—→包装在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制底版”、“前处理”及“丝网版制作”三道工序。
制版工序决定着标牌的质量。
1.底版制作。
标牌的文字、图形制版大多采用照排及照相制版,首先制出单件原版,再用连晒机连晒拼版。
拼版时可根据零件要求的精度分别采用无间距拼版和有间距拼版。
标牌尺寸要求不高的,可采用无间距拼版,如图4-12所示。
印刷完成后,可直接裁切或裁切后冲压成型。
标牌尺寸精度要求高的,应采用有间距拼版,印刷完成后按定位孔的位置打孔冲压成型,每个零件间的距离可以为2mm,定位孔径可为2mm孔间距4mm,整体面积可为400×400mm,或根据工艺设计而定。
丝印标牌的颜色如果是两色或两色以上的,照相底版应有定位规矩线,定位孔可画在标牌主图案的照相底版上,以便冲裁时保证定位的精度。
2.定位。
丝印标牌印版上的规矩,是保证图形在相同被印工件表面的位置准确、统一及满足彩色套印精度要求的工艺手段。
根据承印物材料、形体的不同,丝印标牌的定位方法也各有所异,常用的有下列几种:①靠边定位。
适用于直边工件,例如:铭牌、面板、各种度盘等,在丝印时将工件的两直角边紧靠定位条即可。
②镶边定位。
适用于异形成型工件的丝印,可将工件成型加工落料的外框,在修整间隙后,按靠边定位法,将外框粘附在平台需要的位置上,丝印时只需将异形工件放入落料外框即可。
③孔定位。
孔定位适用于相同图形的拼版丝印,即先在板材上冲出定位孔,丝印时以孔定位,最后仍以定位孔对工件进行模具落料成型。
④重合定位。
适合在透明材料上丝印套色图形。
定位时可将第二色图案丝印在纸板上,并用印有第一色图案的薄膜覆盖,使两色图案的相同位包符合设计的尺寸要求,然后将印有第一色图的薄膜与平台粘牢,在丝印第二色图案时只需将印有第一色图案的透明工件与平台上的第一色图案重合,即可达到定位的目的。
丝印刷工艺流程

丝印刷工艺流程丝印刷是一种古老的印刷技术,也被称为丝网印刷或丝网印刷。
它是一种通过在网孔上涂覆油墨或其他可印刷材料,然后将其压印到基材上的印刷方法。
丝印刷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电子产品、玻璃、陶瓷、金属、塑料等材料的印刷,其印刷效果清晰、色彩鲜艳、耐久性强。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丝印刷的工艺流程。
1. 设计制版。
首先,进行丝印刷的工艺流程是设计制版。
设计师根据印刷品的要求,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图案设计。
设计完成后,将图案输出到透明胶片或者光敏膜上。
然后,将透明胶片或者光敏膜放置在经过特殊处理的网版上,进行曝光和冲洗,形成网版图案。
2. 制作网版。
接下来是制作网版。
将制作好的网版放置在网版印刷机上,进行调整和固定。
网版的网眼大小和形状决定了印刷的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网版。
制作好的网版需要经过调试和检验,确保其印刷效果符合要求。
3. 涂布油墨。
在进行印刷之前,需要先将油墨涂布在网版上。
油墨可以根据印刷品的要求选择不同的颜色和材质。
在涂布油墨时,需要控制好油墨的厚度和均匀度,以确保印刷效果的质量。
4. 印刷。
当油墨涂布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印刷了。
在印刷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印刷机的速度和压力,以确保油墨能够均匀地传递到基材上。
同时,需要注意印刷品的定位和对位,确保图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固化。
印刷完成后,需要对油墨进行固化处理。
固化的方式可以选择热固化、紫外线固化等不同的方法,根据油墨的特性和印刷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固化方式。
固化后的印刷品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光泽度。
6. 检验。
最后是对印刷品进行检验。
检验的内容包括印刷品的色彩、对位、图案的清晰度等方面。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要求,才能够进行包装和交付客户。
丝印刷工艺流程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包含了许多细节和技术要求。
只有掌握了丝印刷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才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印刷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丝印刷工艺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网版制作工艺流程

网版制作工艺流程概述网版制作是一种常用于印刷、织造和电子显示等领域的加工工艺。
它通过制作网版,将图案或图像转移至特定的基材上,实现网版印刷或网版织造等应用。
本文将介绍典型的网版制作工艺流程,并提供相应的方法和步骤。
流程以下是网版制作的典型流程:1.制定设计方案:在进行网版制作之前,首先需要制定一个设计方案。
这包括确定图案或图像的尺寸、颜色、排列等。
根据设计方案,可以进一步选择合适的网版材料和工艺。
2.准备基材:选择合适的基材,并进行预处理。
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清洁、上涂层等处理步骤,以保证基材的表面质量和粘附性。
3.制作网版:网版是网版制作的核心环节,它负责将设计图案转移到基材上。
制作网版的方法有许多种,常见的包括光敏法、热敏法和电子画法等。
具体的方法选择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实际操作条件。
4.网版显影:在网版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显影处理。
显影的目的是将不需要的图案或图像去除,保留需要的部分。
这一步骤通常通过化学物质的作用实现,同时还需要注意控制显影的时间和温度等因素。
5.固化与烘干:在经过显影后,需要进行固化与烘干处理。
固化的目的是增加网版的耐用性和稳定性,而烘干则是为了令固化剂充分反应。
固化和烘干方法有许多种,可以选择喷热风、传热油炉等方式进行。
6.质量检验:在网版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这包括检查网版的图案质量、精确度和稳定性等方面。
通过质量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制作的网版符合要求。
7.后处理:网版制作流程的最后一步是后处理。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进行覆膜、切割等加工,使得网版制作的成品更加美观和实用。
注意事项在进行网版制作工艺流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环境控制:网版制作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在光敏法和热敏法中。
因此,需要保证制作现场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参数在规定范围内,并且要防止灰尘和杂质等对制作过程的影响。
•操作规范:网版制作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以确保制作的网版质量和稳定性。
平网印花的工艺流程

平网印花的工艺流程平网印花是一种常见的印花工艺方法,适用于纺织品、服装、家居纺织品等各种织物材料。
平网印花工艺流程包括设计图案、制作网版、印刷、干燥、固色和整理等环节,以下将详细介绍其工艺流程。
首先,设计图案。
根据产品需求和市场趋势,设计师利用设计软件绘制出具有创意和吸引力的图案。
图案设计要符合纺织品的特性,考虑到颜色、形状和大小等要素。
然后,制作网版。
将设计好的图案转移到透明膜上,并利用特殊的显影药水将图案暴露出来,形成网版。
网版分为金属网版和尼龙网版两种,常用的是尼龙网版。
制作好的网版在机器上进行调整,确保图案完整且准确。
接下来是印刷。
将制作好的网版固定在印花机的网架上,调整部分幵口大小。
将印花浆料放入印花机的进浆盘,印刷时,印花机会自动吸取印花浆料,并将其转移到网版上。
工人辅助控制印花质量、颜色和图案的位置。
完成印刷后,进入干燥阶段。
通过干燥机,将印花浆料中的水份快速蒸发,使印花图案完全干燥,避免在后续染色和整理中移花或掉色。
接下来是固色处理。
通过高温蒸汽,将已经干燥的印花图案固定在纺织品上。
固色时间和温度根据材料的不同而有所调整,确保印花图案牢固耐久。
最后,进行整理。
将固色后的纺织品经过整理机的处理,包括去除残留物、整齐折叠和包装等。
整理是为了使纺织品更加平整、洁净,方便后续销售和使用。
以上就是平网印花的工艺流程。
平网印花工艺简单高效,印花图案清晰、颜色鲜艳,广泛应用于纺织品行业。
随着科技的进步,印花机器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印花工艺更加精确和高效。
在未来,平网印花将继续发展壮大,为纺织品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意和可能性。
网版制作工艺流程

网版制作工艺流程1. 概述网版制作是一种常用于印刷行业的工艺,用于制作各种类型的印刷品。
它是一种通过制作网版来实现图像传输的方法。
在网版制作工艺中,图像被刻在网版上,墨水通过网孔传输到被印刷的材料上,从而实现印刷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网版制作工艺的流程,包括准备工作、网版制作、印刷和清洗等步骤。
2. 准备工作在开始网版制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制作顺利进行。
2.1 设计图像首先,需要准备好要印刷的图像。
使用计算机软件,如Photoshop或Illustrator,制作设计图像。
设计图像可以包含文字、图形和图像等元素。
2.2 选择网版材料根据印刷的需求和效果,选择合适的网版材料。
常见的网版材料有尼龙网版、金属网版和木纹网版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耐久性和印刷效果。
2.3 准备网版框架选择合适的网版框架,将网版安装在框架上。
网版框架的选取应根据印刷尺寸和材料的要求进行。
3. 网版制作网版制作是将设计图像刻在网版上的过程。
下面是网版制作的详细步骤。
3.1 涂覆感光胶将感光胶涂覆在网版上。
感光胶是一种特殊的涂层,可以在曝光后变得固化。
通过使用均匀的涂布器,确保感光胶均匀地覆盖整个网版。
3.2 曝光刻蚀将设计图像放在感光胶上方,使用曝光机将光源照射在图像上。
在曝光的过程中,光会穿过图像的透明部分,使感光胶固化。
而在图像的不透明部分,感光胶不会固化。
将经过曝光刻蚀的网版放入清洗槽中,使用水或特定的清洗剂清洗。
清洗的目的是将未固化的感光胶从网板上去除,以形成图像的网孔。
3.4 烘干网版将清洗干净的网版放入烘干室或使用烘干器进行烘干。
确保网版完全干燥,以免在印刷过程中出现问题。
4. 印刷完成网版制作后,可以进行印刷工艺了。
下面是网版印刷的步骤。
4.1 准备印刷材料根据印刷需求,准备好要印刷的材料,如纸张、布料或塑料等。
4.2 墨池调色根据需要的印刷颜色,调制墨池中的墨水。
墨池调色需要根据印刷需求和设计图像进行。
丝网印刷的制作流程

丝网印刷的制作流程2010年11月12日丝网印刷的制作流程直接制版法方法:直接制版的方法是在制版时首先将涂有感光材料腕片基感光膜面朝上平放在工作台面上,将绷好腕网框平放在片基上,然后在网框内放入感光浆并用软质刮板加压涂布,经干燥充分后揭去塑料片基,附着了感光膜腕丝网即可用于晒版,经显影、干燥后就制出丝印网版。
工艺流程:已绷网--脱脂--烘干--剥离片基--曝光--显影--烘干--修版--封网间接制版法方法:间接制版的方法是将间接菲林首先进行曝光,用1.2%的H2O2硬化后用温水显影,干燥后制成可剥离图形底片,制版时将图形底片胶膜面与绷好的丝网贴紧,通过挤压使胶膜与湿润丝网贴实,揭下片基,用风吹干就制成丝印网版。
工艺流程:1).已绷网--脱脂--烘干2).间接菲林--曝光--硬化--显影1and2--贴合--吹干--修版--封网3)直间混合制版法先把感光胶层用水、醇或感光胶粘贴在丝网网框上,经热风干燥后,揭去感光胶片的片基,然后晒版,显影处理后即制成丝网版。
起源发明丝网印刷最早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早在我国古代的秦汉时期就出现了夹颉印花方法。
到东汉时期夹颉蜡染方法已经普遍流行,而且印制产品的水平也有提高。
至隋代大业年间,人们开始用绷有绢网的框子进行印花,使夹颉印花工艺发展为丝网印花。
据史书记载,唐朝时宫廷里穿着的精美服饰就有用这种方法印制的。
到了宋代丝网印刷又有了发展,并改进了原来使用的油性涂料,开始在染料里加入淀粉类的胶粉,使其成为浆料进行丝网印刷,使丝网印刷产品的色彩更加绚丽。
丝网印刷术是中国的一大发明。
美国《丝网印刷》杂志对中国丝网印刷技术有过这样的评述:"有证据证明中国人在两千年以前就使用马鬃和模板。
明朝初期的服装证明了他们的竞争精神和加工技术?quot;丝网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世界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
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丝网印刷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现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版制作工艺流程
目前,市场网版制作工艺因其原材料不同,生产工艺也就有所不同。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用来制作网版的原材料有三种类型:液态型直接法感光胶,预敏化型的直接法胶片及间接法胶片。
由于三种原材料的特性与功能不同,其使用操作工艺也就有所不同。
一、液态型直接法感光胶
感光胶的优点是工艺简单、经济、实用。
其特性有曝光速度快,网版经久耐用而且去膜容易,优良的耐溶性,其生产工艺流程是:
网前处理及选网→配胶→涂胶→干燥→曝光→显影→待用
其工作环境为温度15~20℃,相对温度50~65%,黄灯下暗房操作。
※网前处理及选网
新丝网在使用前必须用磨网膏进行网前处理,每个网版都要用脱脂剂彻底脱脂,具体操作方法是用水淋湿丝网两面,涂上磨网膏或脱脂剂,然后用毛刷涂均匀并静置1分钟,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使用过的网如果不再使用,可用脱膜剂浸泡,然后清洗干净,使用前必须做脱脂处理工艺。
丝网清洗好后,烘干处理待用。
制网者可根据所需要的网牍目数进行选网:丝印线路一般用120T/cm,阻焊100-120T/cm,字符100-120T/cm,碳桥油43-120T,印剥离兰胶18-36T。
※配胶
直接法感光胶目前市上有二种类型:一种是单液型,这种类型是把敏化剂在生产时直接配制的感光胶,可直接使用的类型;另一种是“二元固化”感光胶。
这种感光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配置,即把敏化剂加入适量水均匀搅拌后倒入感光胶中,经过上下左右充分搅拌,即配制完成。
配胶工作最少要在使用前两个小时完成,最佳的方法是在前一个工作日下班前配好胶,第二天上班即用。
切记,配好的胶必须静置2小时以上,让胶中泡沫消失才可使用,否则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质量事故。
※涂胶
把干燥好的待用网放置在涂胶台上,把适量的感光胶倒入刮刀内,先涂印刷面(丝网的凸面),后涂油墨面(丝网的凹面),一般每面3刀次,如果要求厚网版,那么可分多次涂刷,即第一次涂胶后,立即放入30-40℃的烘箱中烘干,取出丝网再次涂胶,根据所要求厚度,决定涂胶次数,注意一般印刷面(凸面)要比油墨面(凹面)多涂2-3刀次。
涂胶工艺十分重要,网版质量好坏,全靠涂胶,要求版面厚度均匀一致,有立体感。
※干燥
丝印感光胶涂刷完后,先静置1-2分钟,然后把丝网放进40℃左右的烘箱中烘干,干燥后取出放在暗框中待用。
注意:丝网一定要烘干,否则会影响网版的坚固性。
※曝光
将底片菲林药膜面贴在丝网的印刷面(凸面),然后放在真空曝光机内曝光。
曝光时间根据感光胶的厚度及曝光灯的能量及所制网版的要求(一般线路、阻焊、字符,网版所要求曝光时间不同)而定,一般在使用前要借助曝光计算尺来测定曝光时间,然后再固定所制网版的曝光时间。
注意:曝光时间过短,会造成感光胶易脱落,线条变粗,阻焊挡点不牢,字符号不牢固;曝光时间达长,会造成显影不尽或线条变细等质量事故的发生。
因此,特别建议,准确的曝光时间来源于科学的实践,生产中曝光前一定要用曝光尺定曝光时间,然后再固定曝光时间,切勿凭经验做事,盲目作业。
※显影
从曝光机取下丝网,去掉底片,先用温柔无压力冷水(温冷水20-
30℃)湿润丝网两面,大约湿润30-60秒后,再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直至图像显出,然后用吸水布吸干四周多余水份,再将丝网放进30-40℃烘箱中烘干。
※检查待用
丝网烘干后,再仔细检查所制网版是否符合生产加工要求,如果达标立即做好封网工作,以使生产人员待用;如有不合要求,立即进行修补或重新制作。
二、预敏化型直接法感光胶片
这种胶片是一种预敏化的光敏材料,在丝网曝光前贴于丝网上,具有亲水性,解像力强,线条明锐度佳,坚固耐用,其性能优于感光胶,因其具有亲水性,故俗称“水菲林”。
其操作工艺流程为:
网前处理及选网→贴胶片→烘干→曝光→显影→待用
其工作环境为温度18-23℃,相对温度55-65%,黄灯下或柔和灯下操作。
水菲林操作工艺中,丝网前处理及选网、烘干、曝光、显影等工艺与感光胶生产操作工艺相同,只不过贴胶片工艺有所不同,这里,我们就重点探讨讲述一下这一工艺制程:
※贴胶片
将丝网倾斜45℃置于上胶架上,用喷壶将丝网喷湿,然后用刮刀把
丝网水份刮均匀,不让有水泡存在;将水菲林外卷,使药面朝外,然后小心地将药面贴于丝网上的印刷面(凸面),贴好后即用喷壶向油墨面(凹面)喷水,使水菲林药面完全湿润,看不到白色,再用刮刀均匀地轻轻地在印刷面(凸面)把水压出,再用刮刀到油墨面(凹面)把挤出的多余水份轻轻地刮出,最后用吸尘布把网框中的多余水份吸干,至此,贴膜工艺完成。
贴胶片质量的好坏,一是要求网版必须干净不能有垃圾、肮点;二是水份的控制,不能有水泡的产生,贴膜片必须均匀不能有皱现象产生;水菲林生产工艺中必须注意:贴膜要均匀,膜版必须烘干,曝光前要将胶片上的保护基膜撕下。
三、间接感光胶片
间接感光胶片,因其颜色是红色,故业内人士俗称为红菲林,红菲林是一种先曝光显影,后贴网的间接感光胶片。
药膜面平滑度高,解像分辨率高,极佳的耐溶性,曝光宽容度大,其性能比前二种更优质,且使用方便简单,更为业内人士所接受,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网前处理及选网→曝光→硬化→显影→贴网→烘干
其工作环境是曝光前必须在黄灯或柔和灯光下操作,温度18-23℃,温度55-65%,曝光后要求不高。
红菲林网前处理及选网,工艺完全干燥同前面叙述一样,这里我们就
曝光、硬化、显影、贴网五个工艺流程作一探究;
※曝光
在黄灯或柔和灯下,取出所需红菲林,将底片药膜面与红菲林基面相接触并放入曝光机内,然后根据所需曝光时间进行曝光。
※硬化
红菲林曝光后,立即把红菲林浸入硬化液中放置1分钟,硬化液必须保持室温19-23℃,硬化液可用过氧化氢配制成浓度为%的溶液,也可用活化粉调配(100克配1升水),硬化液浓度要适当,如果浓度过高,硬化菲林会过度;浸液时间不要过长,过长网版容易脱落。
※显影
硬化1分钟后,立即取出胶片,用40-45℃温水均匀地喷淋在水菲林上,当有影像的部分已无药膜粉时,继续冲洗至少30-80秒,冲洗干净后,再将水菲林浸入10℃以上的冷水中冷却,否则,当网片贴网时,其附着性将会减低。
※贴网
将处理好的网放在贴膜台上固定好,将显影好的水菲林药膜面均匀平直地贴在丝网的印刷面(凸面),然后用吸水布把多余水吸干,再用一叠新闻纸放在网柜上辊子来回轻轻挤压,以吸出多余水份。
注意:辊子切勿用力过分,以防损坏水菲林,若没将水份吸干,否则菲林上
水流动可能会造成丝印闭塞,丝印时印不下油等质量事故发生。
※干燥
用吹风机或风扇对丝网吹风,以加速干燥,保持温度不高于30℃,否则菲林会卷曲;丝网一定要烘干,否则撕揭水菲林保护基膜时会把水菲林底膜撕下,造成网版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