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中常见错误分析学时演示文稿
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常见错误分析

第20卷第3期邯郸学院学报2010年9月V ol.20 No.3 Journal of Handan College Sept. 2010 编辑学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常见错误分析李俊丹a,郑月荣b(邯郸学院a学报编辑部b图书馆,河北邯郸 056005)————————————————————————————————————————————摘 要:在学术期刊的来稿中,参考文献著录错误较为常见,同时它也是期刊编辑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
结合编辑工作实际,列出几种常见的参考文献著录错误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在实际编辑工作中的一些纠错措施。
关键词:参考文献;著录错误;分析;对策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30(2010)03-0115-03收稿日期:2010-05-10作者简介:李俊丹(1971—),男,河北魏县人,邯郸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硕士;郑月荣(1963—),女,辽宁鞍山人,邯郸学院图书馆馆员。
————————————————————————————————————————————参考文献是作者在撰写文章时引用的有关资料,包括专著、报刊、学位论文等,它标识了文章中引用资料的来源,是作者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引用和借鉴,在文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科学继承性的体现。
恰当地标引参考文献不仅可以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还能避免重复劳动,且能为读者进行研究相关问题提供方便等。
[1]36-37论文中与参考文献有关的有两部分,一是在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进行标注,一是在文后给出参考文献表。
对于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标注方法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参考文献表的组织方法和著录规则,有两种体制,即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在科技论文中通常多使用顺序编码制。
[2]71正确地著录参考文献,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一篇论文、一个刊物的学术水平,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学术水平。
但由于论文作者对文后参考文献的标注重视不够,经常发生参考文献著录不完整、不规范,甚至存在错漏等问题。
科技论文常见错误评析

科技论文常见错误评析科技论文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需要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还需要阐述这些成果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在撰写科技论文时,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错误和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论文的质量和读者的理解。
本文将对科技论文中常见的错误进行评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缺乏深度科技论文需要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结合,不仅要介绍基本概念和原理,还需要对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然而,一些作者在撰写科技论文时,往往只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总结和陈述,而缺乏对相关技术的深入分析和探讨。
这样的论文往往缺乏深度,难以让读者真正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的内涵和价值。
为了克服这个错误,作者需要在撰写科技论文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深入分析和探讨。
不仅要介绍基本概念和原理,还需要引入必要的数据和案例,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2、语言不够严谨科技论文中常常会涉及到复杂的术语和概念,因此需要使用准确、严谨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解释。
然而,一些作者在撰写科技论文时,往往使用不够准确、严谨的语言,这会给读者留下歧义和模糊的印象,甚至会导致误解和误导。
为了克服这个错误,作者需要在撰写科技论文时,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要使用专业术语和规范化的表述方式,避免使用模糊和易产生歧义的词语。
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明了性,尽可能避免使用冗长和复杂的句子。
3、缺乏针对性科技论文需要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需要根据不同的读者群体和刊物要求进行撰写。
然而,一些作者在撰写科技论文时,往往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没有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和刊物的要求,这样的论文往往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
为了克服这个错误,作者需要在撰写科技论文时,注重针对性和个性化。
需要根据不同的读者群体和刊物要求进行撰写,选择恰当的题目、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和刊物的要求。
也需要了解同类研究的前沿和进展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比较和分析。
科技论文摘要写作与常见错误分析

科技论文摘要写作与常见错误分析
摘要是科技论文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通常位于篇首,用来简明扼要地概述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
在摘要的撰写过程中,作者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错误,以便保证摘要的质量和准确性。
一、摘要的撰写要点
1. 提供背景和目的:摘要应该简单明了的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使读者快速了解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 简述研究方法:摘要需要简要说明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以便读者快速了解研究方法的特点。
3. 描述主要结果:摘要应该提供主要结果的概述和结论,以便读者了解研究的重点和结论。
4. 强调创新性:摘要应该重点突出研究的创新性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性,以便让读者更加瞩目和欣赏。
二、常见错误分析
1. 语法错误:摘要需要确保语法正确,句子通顺,无口语化表达和使用专业术语。
需要注意避免使用不专业的字词和缩写。
2. 违反学术规范:摘要应该遵守学术规范,严格遵守引用和资料来源的规定,必须避免剽窃和错误引用。
3. 错误的简化:摘要需要简明扼要地概述论文主要内容,但是需要保证内容的准确性,不能简化过度或省略实质性细节和数据。
4. 过分夸大:摘要需要突出研究创新和重要性,但是需要谨慎避免夸大和不切实际的描述,避免给读者误导和不准确的认识。
演示文稿设计的常见错误及改进方法

演示文稿设计的常见错误及改进方法第一章: 简介演示文稿在现代工作和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许多演示文稿却因为存在一些常见的设计错误而失去了其效果。
本文将探讨这些常见错误,并提出改进方法,以帮助读者设计出更具吸引力和专业性的演示文稿。
第二章: 字体和排版错误第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字体和排版不当。
在演示文稿中,字体和排版对于传达信息和引起观众注意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人使用了过于花哨的字体,并在一个幻灯片上使用太多的不同字体。
这会导致文字难以阅读和理解。
改进方法是选择简单易读的字体,并在整个演示文稿中保持一致。
另外,保持适当的字体大小和行间距,以确保文字清晰可见。
第三章: 色彩错误和过度装饰第二个常见的错误是色彩错误和过度装饰。
过多的颜色和图像会使观众分散注意力,降低演示文稿的吸引力和专业性。
改进方法是使用简洁而明确的颜色方案。
选择一两种主要颜色,并将其与白色或黑色等中性颜色搭配使用。
避免使用太多彩色图像和过多的装饰元素,以保持演示文稿的清晰度和专业感。
第四章: 图片和图表错误第三个常见的错误是图片和图表不当使用。
图片和图表可以有效地展示信息,但错误的使用会产生反效果。
一些人使用过小或低质量的图片,使观众难以辨认。
改进方法是选择高质量的图片,并确保其与演示的内容相符。
此外,图表应该简洁明了,并与文稿的主题直接相关。
使用适当的标签和图例,以帮助观众理解图表所传达的信息。
第五章: 文字内容错误第四个常见的错误是文字内容不当。
有时候,演示文稿中的文字内容太多或难以理解,使观众无法跟随和理解。
改进方法是简化文字内容,并使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要点。
使用简洁而明确的标题和短语来概括主要信息,并在幻灯片中使用条目或编号来组织内容。
另外,避免使用长段落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以确保观众能够轻松理解演示的内容。
第六章: 动画和转场错误第五个常见的错误是动画和转场不当使用。
动画和转场效果可以增加演示文稿的动态性和吸引力,但过度使用或不恰当的使用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科技论文摘要写作与常见错误分析

科技论文摘要写作与常见错误分析摘要是科技论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论文内容的简要概括,是读者了解论文主要内容和判断是否需要阅读全文的重要参考。
科技论文摘要写作十分关键。
本文旨在介绍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要点,并分析常见错误,帮助科技论文作者提高摘要写作水平。
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要点如下:1. 精炼:摘要通常是一段话或几段话,因此需要精炼地表达论文的核心内容。
不要赘述不必要的细节,要尽量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论文的主题、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2. 准确:摘要要准确反映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结果。
避免使用模糊、不准确或歧义的词语。
使用具体的数字和数据来描述研究结果,而不是使用模糊的形容词。
3. 逻辑清晰:摘要应该按照逻辑顺序组织论文的主要内容。
首先介绍论文的背景和目的,然后描述研究方法,接着阐述结果和结论。
可以使用适当的连接词和短语来使摘要的内容更加连贯。
4. 科学与实用性:摘要应该突出论文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说明研究的创新性以及研究结果对相关领域的重要意义。
要强调论文的价值和影响,吸引读者的兴趣。
1. 写作散漫:摘要写作应该精炼而简明扼要,但一些作者在写作时表达冗长、跳跃或过于简单,缺乏逻辑结构,导致摘要的信息不清晰,给读者造成理解困难。
2. 缺乏准确性:摘要应该准确地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但有些作者在写作时使用不准确或模糊的词语,导致摘要的信息含糊不清,读者无法准确了解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结果。
3. 缺乏结构:摘要的写作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组织,但有些作者在写作时没有明确的结构安排,导致摘要内容无序、杂乱,使读者难以理解和把握论文的主要内容。
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要点包括精炼、准确、逻辑清晰和科学性与实用性。
而常见的错误包括写作散漫、缺乏准确性、缺乏结构和忽略科学性和实用性。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科技论文作者提高摘要写作的水平,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影响力。
科技论文写作中常见的差错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第25卷为5.3V,耗能约为48mW,节能显著;LED 灯较暗(即两灯串联)时,通过LED 灯的电流约为3mA,两端的电压约为5.3V,耗能约为16mW,节能效果更好.把实际电路中振荡波形的占空比设计成可调节的,使得充放电回路的时间常数不同,充电时间快(由R 11,C 5决定),而放电时间慢(由R 12,R 13,C 6决定).这样,既提高了占空比,使振荡波形的输出更接近于脉动的直流电(但又有过零点),又减小了LED 灯的频闪,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参考文献:[1] 李升源,黄瑞强.基于7555定时器的照明光声控制电路[J].节能技术,2005,23(1):66-68.[2] 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 ].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秦曾煌.电工学:上册[M ].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张跃,陈选达,廖承茵.直流声光控延时照明开关的设计与制作[J].太阳能,2010(2):41-42.科技论文写作中常见的差错(2)1 名词、术语不规范(括号内为规范的名词、术语)名词、术语的不规范主要是使用时没有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各学科名词及有关标准为准,而是使用了不规范的,或已淘汰的名词、术语。
如:噪音(噪声) 摩尔系数(摩尔因数) 摩擦系数(摩擦因数) 可控硅(晶闸管) 砼(混凝土)导电率(电导率) 付立叶变换(傅里叶变换) 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 试验天数/d(试验时间/d)导热率(热导率) 重565g(质量565g ) 重量(质量或重力) 机率(概率) 几率(概率)粘土(黏土) 域值(阈值) 阀值(阈值) 机理(机制) 机能(功能) 机械性能(力学性能)刊号(连续出版物号) 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 比热(比热容) 绝对温度(热力学温度)定压比热(比定压热容) 比重(密度或相对密度) 扭矩(转矩) 矽钢片(硅钢片)热传导因数(热传导系数) 震荡(振荡) 印刷电路板(印制电路板) 变比(电压比(变压器))变比(变压比(互感器)) 螺帽(螺母) 两极管(二极管) 保险器(熔断器)2 常见的别字(括号内是正确的)兰(蓝)色 组份(分) 水份(分) 图象(像) 象(像)素 尤(犹)如 分岐(歧) 松驰(弛)幅(辐)射 签定(订) 园(圆)梦 予(预)热 按(安)装 换档(挡) 水蒸汽(气) 聚氨脂(酯)叠(迭)代法 变态反映(应) 再接再励(厉) 倍(备)受关注 提高挡(档)次 辨(辩)证统一来场考查(察) 洽淡(谈) 出身(生)于某地 1年既(即)可收回成本 即(既) 又 截止(至)2000年底 主要为害(危害)南瓜的茎和果 藉(借)以降低磷含量150第1期赵春锋,等:自行车自动变速器设计就能享受变速自行车轻松快速的骑行特点,特别适合老年人和女性等一些不习惯复杂的自行车变速动作的骑行者.整套装置结构简单,无需维护,方便维修,能通过简单设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变速设置要求.整套系统在达到批量生产之后,能将成本控制在人民币600元左右,相对于日本售价12000日元的自行车自动变速系统来说,更能让消费者接受.如果在有内三速变速器的自行车基础上进行升级改装,还可将成本控制在200元以内,性价比更高.参考文献:[1] 薛荣生,林毓培,郝充志.数字智能传动传感化自动控制系统在电动自行车上的应用[J].中国自行车,2007(8):26-36.[2] 沈爱国.推杆式内三变速器[J].中国自行车,1994(9):12.[3] 王维德.以电脑控制使自行车自动变速的方法与装置:中国,95102805.7[P].1995-03-28.[4] 薛荣生.一种可自动感知路况的智能化自动变速器[J].电动自行车,2008(5):32.[5] 江南.CVG自行车自动无级变速器夺人眼球[J].中国自行车,2007(9):26.[6] 岛野株式会社.自行车的自动变速控制装置及其方法:中国,02146927.X[P].2002-10-16.[7] 王秀和.电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8] 戴佳,戴卫恒,刘博文.51单片机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实例精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9] 杨国田,白焰,董玲.51单片机实用C语言程序设计与典型实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科技论文写作中常见的差错(3)关于 浓度 、 含量 和化学元素符号作量符号的正确使用1 浓度 、 含量 应视不同情况分别称为:质量浓度( ),即某物质的质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单位为kg/m3;质量分数(w),即某物质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单位为1;体积分数( ),即某物质的体积与混合物的体积之比,单位为1;浓度(c),只有物质的量浓度可简称为 浓度 ,即某物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单位为m ol/L.2 化学元素符号作量符号使用例如 H2 O2=2 1 这是不规范的表示方式.正确的表示方式为:指质量比,应为m(H2) m(O2)=2 1;指体积比,应为V(H2) V(O2)=2 1.摘自 图书编校质量认定细则157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第25卷7V,则会错误地发出短路故障信号,使输出直接关断.即使当芯片正常工作以后,集电极电压瞬间升高,之后立刻恢复正常,也会发出错误故障信号,使IGBT 误关断.4 结 语本文根据不同电路的特点和需求,对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选用了有反馈回路的U C 3844芯片,用双环路反馈电路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对IGBT 驱动电路选用316J 芯片,其内置丰富的IGBT 检测及保护功能,使驱动电路更安全可靠,组成的开关电源电路解决了高频开关电源的控制问题.参考文献:[1] 刘胜利.现代高频开关电源实用技术[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2] 张占松,蔡宣三.开关电源的原理与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3] 夏泽中,王彬,李军.基于U C3842的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与分析[J].电源技术应用,2008,11(6):6-10.[4] 彭智刚,金新民,童亦斌,等.IG BT 驱动电路[J].电子产品世界,2007(2):122-123,130.[5] 黄先进,蒋晓春,叶斌,等.智能化IGBT 驱动电路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5,20(4):89-93.[6] 刘伟明,朱忠尼.光耦合器HCP L 316J 在IG BT 驱动电路中的应用[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8,22(2):110-112,116.[7] 杨永清.基于U C3844的单端反激开关电源设计[J].移动电源与车辆,2009(4):1-3.科技论文写作中常见的差错(4)关于量符号下标的规范表示1 凡是量符号和代表变性数字、坐标轴名称及几何图形中表示点线面体的字母作下标时,采用斜体;其他情况为正体。
科技英语写作中典型错误分析

科技英语写作中典型错误分析在科技英语写作中,存在一些典型错误,这些错误可能导致读者产生误解或难以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错误类型及其分析:1.文法错误:科技英语中的文法错误是常见的错误类型。
这些错误可能包括动词时态的错误、主谓一致的错误、被动语态的使用不当以及冠词的错误使用等。
例如,错误的动词时态使用可能导致句子的意义不清晰。
例如,句子"The experiment result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中的动词时态错误,原本应该是"The experiment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2.单词拼写错误:科技英语中的拼写错误可能导致读者无法理解句子的真实含义。
科技英语中的专业术语通常是特定的,并且拼写经常比较复杂。
例如,术语"nanotechnology"拼写错误为"nanotechnlogy",这个错误将导致读者有困惑并可能无法理解整个句子。
3.语义错误:科技英语文章中的语义错误可能导致读者对句子的意义产生误解。
这些错误可能是由于词语的错误使用或句子结构的不当。
例如,使用"ensure"(确保)而不是"insure"(保险)来描述一项科技创新的保险措施,在语义上会产生错误的解读。
4.文体错误:科技英语写作中的文体错误可能是该文章的语气、时态或句子结构不适合正式的科技写作。
例如,使用第一人称代词"I"(我)在科技文章中通常被视为不正式,可以使用更客观的表达方式来代替。
例如,句子"The drug has a high efficiency"中的"efficiency"一词可能被误解为"effectiveness"(有效性)或者"efficacy"(功效),这取决于上下文。
科技期刊编辑过程中常见错误分析

科技期刊编辑过程中常见错误分析地质论文编辑过程中常见错误分析张娅(资源环境与工程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34)摘要地质论文作为科技期刊论文中的一个特殊的类别,编辑工作者需要对其有严谨的科学作风。
在编辑地质论文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同于其他科技论文的错误。
常见的错误是关于符号、图例以及文字方面的。
只有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勤学、勤看、勤问,才能编辑出高水平的地质论文。
关键词地质论文编辑错误分析0 引言地质论文专业性较强,虽然很多作者专业知识方面非常丰富,但是文字及符号、字母方面的表达常常欠规范。
作为地质期刊的编辑,在编辑过程中需要目光如炬,仔细甄别,从文中找出错误。
但是也要避免因专业知识不熟悉而导致将作者原本正确的表达“改错”的现象。
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地质论文编辑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错误进行分类,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1 常见错误分类1.1 符号的问题在地质论文中经常出现各类化学元素符号、各种量的符号、单位符号以及中文符号等。
在处理这些符号时,常见的问题有:(1)作者在列举一大批化学元素符号时,出现了笔误,编辑由于不经常使用化学元素符号,而且很多元素符号堆砌在一起,致使编辑同志看不出其中的笔误。
例如:一位作者在描述地层产状时有这样一段,“……热液型Cu、Mo、Au、Pb、Zb成矿系列则展布于北山南侧……”,在编辑过程中,经常都注意到了汉字的错误而忽视了符号的错误,在上面这个例子中,“Zb”为“Zn”的笔误。
如果在编辑过程中对元素符号一扫而过,不仔细对照元素符号表,简单对待这些平时不常用、不熟悉的元素符号,错误就会产生;(2)对待不熟悉的量的符号,容易简单根据审稿专家意见进行编辑。
笔者在编辑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位作者在文章当中使用到了变形模量,专家意见将作者文中的变形模量E0均改为Ed,作者在第一次修回稿件中并未改正,因此,二审意见是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后即可发表。
这样的情况下,一般来说,编辑只要在初次编辑时由责任编辑改动即可,但是《资源环境与工程》杂志的编辑们还是将这一看似很简单的小问题跟作者取得了联系,认真听取作者的意见,作者意见是“变形模量符号习惯用E0,是规范通用,而Ed为动弹模量”,后根据作者的意见,最后定稿为变形模量使用E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循环论证。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 的真实性来论证。在论证中,论题的真实性是从论 据的真实性中推出的,是依赖于论据来论证的;所 以,如果论据的真实性反过来又依赖论题的真实性 来论证,那就什么也没有论证。做不到这一点,就 会犯“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为了杜绝这种错误,论证中必须避免“论据与 论题不相干”和“论据不足”的情况出现;同时必 须遵守有关的推理规则或要求,因为,违背了推理 规则或要求,就意味着论题不是从论据中推出的, 也就是犯了“推不出”的错误。
2、语法问题 (1)搭配不当。搭配不当是语言中常见的毛病,
多属于逻辑性不合理,部分是语意含混或语法结构 不当。
(2)偷换论题。常见的“偷换论题”错误是 “证明过多”和“证明过少”。“证明过多”指的 是,在论证中不去论证论题,而去论证某个比论题 断定较多的判断。
在一个论证中论题只能有1个,并且在整个论 证过程中保持不变,即要遵守“同一律”这一逻辑 规则。做不到这一点,就会犯“偷换论题”的逻辑 错误。
(3)虚假论据。论据应当是真实的判断。在 论证中论据是论题的根据,只有论据的真实才能 推出论题的真实。做不到这一点,就会犯“虚假 论据”的逻辑错误。
“地”一般用于形词之后,修饰动词,如“仔细地观 察” 。
“得”用于形容词和动词之后,修饰副词或形容词,表 示他后面的成分有补充说明作用,如“复述得好” 。
“所”一般用于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结构,如“所
(2)连词“和”、“与”、“及”、“以及”:
“和”是现代口语中的连词。用和连接的成分必须是同 类词或词组。如果前面是个动词,后面是个名词,或前面是 个主谓短语,后面是个句子,都有不能用“和”来连接。
科技论文中常见错误分析学时 演示文稿
(优选)科技论文中常见错误 分析学时
1、逻辑问题 (1)论题不清。论题不清楚、不确切,含糊
其词,或有歧义。论题是整个论证的靶子,只有 把论题清楚、确切地规定出来,论证才可能是有 “的”放矢的和有效的。
因此,在进行论证时,作者首先必须弄清楚 自己的论题是什么,并且尽量用明确的语言把它 表述出来。为了避免歧义,在表述论题时,应尽 量选用意义明确的词语,对论题中的关键性概念, 必要时还应予以界说。
(2)费解。话说的不明白,让人猜测。
(3)层次不清。科技论文中长句较多,或讲叙 的方面较多,行文时如不细加推敲,往往层次不 清。
(4)累赘。所谓累赘,多是由于语言堆砌, 或前后内容重复,篇幅用了不少,所谈内容却不 多。
4、介词使用问题
(1)助词“的”、“地”、“得”、“所”:
“的”一词用在名词或介词之后,表示领属关系,如 “神经的”。也可用在形容词之后而紧接出现的又是名词时, 如“大面积的创伤” 。“的”字还以附在实词或词组之后, 组成“的”结构,如 “受到照顾的”。“的”字结构具有名 词的语法作用,可以作主语或宾语,如“其后紧接着出现的 U波” 。
(5)主语偷换。一个句子由多个分句陈述同一 事物,而前后分句的主语不一致。
(6)词性误用。不同类的词在句子中有不同的 用法。在行文时,如将甲类词误用为乙类词,称词性 误用。
(7)指代不明。运用代词指代什么必须明确, 否则易使人产生误解。
3、修辞问题
(1)不合逻辑。所谓逻辑,就是说在道理上 一定要讲得通,不能自相矛盾或主观颠倒,因果 无据、时间先后不明等。
(3)位置颠倒。句子的各种附加成分必须按 照民族习惯和语法要求,放在合适的位置,否则 会产生歧义。
例: 大量的事实证明,这种疗法不失为一种好 的治疗癌症的方法。
句中“好”应移到“方法”的前面:“大量 事实证明,这种疗法不失为一种治疗癌症的好方 法。”
(4)非类并列。把几种不同种类,不同性质 的词或词组并列起来作句子的同一成分,往往会 使整句的意思含混。
(二)统计问题
• 统计模型与实验设计方案:非随即设计(对比 设计、间比设计)、随即设计(完全随即设计、 随即区组设计、裂区设计、拉丁方设计、正交设 计)
• 数据点与数据区间
• 显著性分析:方差(F)检验与多重比较
• 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与测定系数
• 重复次数
(三)图表问题
图表要精心设计,大小适中,线条均匀, 尽可能找出规律,图表中的度量单位、符号、 术语、单位、文字及插图表达要一致,使其一 目了然。
“与”的用法同“和”大体相同,惟在论文的标题或书 名用“与”比用“和”多,可能它原来是文言字,因而显得 庄重些的缘故。
“及” 跟“和”、“与”稍有不同的地方,是含有由此 及彼的意思。在它之前或之后出现的词或词组在意义上有先 后轻重之分,不能随意倒过来。
“以及”的用处比“及”广些,不但能连接词和词组, 还可连接分句、句子和短语。不过在“以及”后的词、词组、 分句等,都是更为次要的成分。
例: 调查表明,某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吸烟 和遗传,都可成为诱发肿瘤的因素。
句中并列的第一“亚硝胺”是化学物质,第 二“吸烟”是个行为过程,第三“遗传”是一种 生理现象。这三种并列起来作为句子的主语,共 同使用谓语“成为”, 无论从语法上还是语意上 都是不严谨的,必须重新调整句子结构:“调查 表明,某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烟草中的尼古丁 等都可成为诱发肿瘤的因素;遗传因素的影响也 不可忽视”。
例: 患者腕部的创伤逐渐恢复(主语和谓语搭配 不当)。
“恢复”有还原的意思,“病好了”,只能说 “健康恢复了”,不能说“病2)成分残缺。句子缺少某些必不可少的 成分。最常见的是缺少主语或谓语。
例: 通过病情分析,使我们找到了影响疗效 的因素。
这句话的关键在于主句用了一个“使”字。 “使”是动词,一般是有主语的(可以是一个词 或一个短语);形式上没有主语的时候,通常则 拿它前面的分句作意念上的主语。本句前面的分 句“通过病情分析”显然不能作主语,而正是本 句实际主语“我们”的行为。去掉“使”字这句 话就完整了。不仅是“使”字,其他一些动词也 可造成类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