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平面镜成像总结,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平面镜成像规律

平面镜成像规律

平面镜成像规律介绍平面镜是光学实验中常见的工具之一,其成像规律是我们在研究光学时需要了解的重要知识。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及其相关概念。

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成像规律是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得出的。

当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光线会按照特定的方式发生反射。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与镜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2.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镜面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

平面镜的成像形式平面镜可以形成虚像和实像两种形式的成像。

1. 虚像:当物体位于平面镜前方,距离平面镜一定距离时,观察者可以看到一个在镜后的虚像。

虚像的特点是:- 虚像与物体距离平面镜相等。

- 虚像的方位与物体相对应,但是与物体呈左右对称。

- 虚像不能被投影到屏幕或者墙壁上。

2. 实像:当物体位于平面镜前方,距离平面镜较近时,观察者可以看到一个在镜后的实像。

实像的特点是:- 实像的位置在平面镜后方。

- 实像与物体的方位相同。

- 实像可以被投影到屏幕或者墙壁上。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极为广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平面镜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如镜子、梳妆台等。

2. 平面镜在光学实验中用于观察光线的传播和反射情况。

3. 平面镜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如望远镜和显微镜等。

总结平面镜成像规律是光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之一,了解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有助于我们理解光学现象和应用光学技术。

通过本文档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以上就是关于平面镜成像规律的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2018平面镜成像考点(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8平面镜成像考点(可编辑修改word版)

平面镜成像考点(2017.02.)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便于观察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的大小2玻璃板应该如何选择薄玻璃板3薄玻璃板会成像会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会看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原因是玻璃板前后表面都成像4用厚玻璃板会出现什么现象会明显看到两个像5实验为什么要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为什么只点燃镜前的蜡烛而熄灭镜后的蜡烛镜后蜡烛熄灭使像更清晰6对蜡烛的选择的要求完全相同的两个蜡烛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7实验中使用刻度尺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8实验中使用方格纸的好处是什么便于确定像和物到平面镜的的位置关系或像与物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9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会怎么样无论怎样移动未点燃的蜡烛也无法与镜前点燃的蜡烛所成的像重合实验中要注意玻璃板要竖直放置10.实验中如何确定像的位置人在玻璃板前看玻璃板看玻璃板中蜡烛 A 的像并用一个等大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为止11.实验数据处理时的注意事项(1)记录物距与像距的时候读数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分析实验数据时如果物距与像距差距时大时小应考虑是由实验误差引起的要是出现出现每次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差值总是一个大 而且差值几乎相同则是由玻璃板有一定厚度的原因导致的12 实验操作要求玻璃板要用薄玻璃板 要竖直放置玻璃板前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 玻璃板的前表面与直线对齐 实验中最好采用坐标纸实验次数白纸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度反射角/度1 直立( 平展)2 直立( 平展)3 直立( 平展)4直立( 向后折动1)5直立( 向后折动2)五年练习题:(前五题答案在后面)6(5 分)晓雪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甲乙(1)如果有5mm 厚和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2 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合适。

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的关系。

(2)在实验过程中,晓雪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与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与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与特点平面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学器件之一,它具有许多特点和规律。

本文将会介绍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与特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光学现象。

一、成像规律1. 光线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基础是光线的反射规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角度关系遵循这一规律。

2. 成像位置平面镜成像位置的确定是通过连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以及连接物体与镜面的垂线的交点来得出的。

根据几何关系,我们可以确定物体与成像的位置关系。

3. 成像大小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实际大小相等,即物体与成像的大小比例为1:1。

这是因为平面镜对光线的反射不会引起光线的发散或汇聚,成像与物体大小一致。

二、成像特点1. 成像的翻转平面镜成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成像的翻转。

形象上下颠倒,左右对称。

这是由于光线的反射性质而决定的。

例如,当一个人对着镜子,镜子中的形象是左右颠倒的。

2. 成像距离平面镜成像距离与物体与镜子的距离没有直接关系,成像距离取决于观察者与镜子之间的距离。

观察者离镜子越远,成像距离就越远。

3. 成像位置的虚实性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是虚拟的。

当物体与镜面在同一侧时,成像位置是实际的;当物体与镜面在不同侧时,成像位置是虚拟的。

虚拟成像没有实际光线通过,只是看起来好像有。

4. 视角变化通过平面镜观察物体时,观察者的视角会发生变化。

镜子中的成像与实际物体相比,观察者会发现物体的角度有所改变。

三、应用与实例分析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与特点在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与实例分析:1. 化妆镜化妆镜一般采用平面镜作为镜片。

平面镜的成像清晰度高,可以准确地反映人的面部细节。

化妆时,我们可以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面部,进行精细化妆。

2. 后视镜汽车后视镜中也采用了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的翻转特点可以让驾驶者观察到车辆后方的情况,确保行车的安全。

3. 照相机照相机中使用了反光镜和镜片组合,其中反光镜是一种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平面镜的定义和特点平面镜是一种平整的表面,其反射面是根据数学规律定型的。

平面镜在单一颗粒体内或是虚拟的反射镜面,通过反射光来成像。

平面镜的特点包括:1.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 理想镜像:镜面所成的像与实物同侧;3. 镜面成像:像的大小位置与实物相同;4. 径线追踪:光线的反射路径与入射路径相对称。

二、物体的位置与像的位置1. 物体在镜子的前面当物体在镜子的前面时,镜子内的光线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发生反射,从而形成一个虚像。

虚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成一个相似三角形,物体到镜子的距离与像到镜子的距离成比例。

2. 物体在镜子的后面当物体在镜子的后面时,镜子内的光线同样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发生反射,形成实像。

实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成一个相似三角形,物体到镜子的距离与像到镜子的距离成比例。

三、像的性质1. 放大:当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增加时,像的大小也随之增加;2. 缩小:当物体与镜子的距离减小时,像的大小也随之减小;3. 正立:当物体与镜子的高度相等时,像是正立的;4. 倒立:当物体与镜子的高度不相等时,像是倒立的。

四、成像规律的应用1. 利用镜子成像规律可以设计反光镜和望远镜等光学设备;2. 镜面成像规律还可以应用在摄影、摄像、照明等方面。

五、平面镜成像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搭建简单的实验装置,观察平面镜的成像规律;2. 实验材料:平面镜、小灯泡等;3. 实验步骤:将小灯泡放置在平面镜的前面,观察反射得到的虚像。

六、常见问题及解答1. 为什么镜面反射会得到虚像?虚像是光线反射后在感知上得到的信息,它是光线反射所产生的结果。

由于平面镜的光线是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发生反射,所以造成了虚像的出现。

2. 平面镜真实的成像和虚像有什么区别?真实的成像是指光线经过反射形成的实际的像,在光学中也称为实像;而虚像是指通过光线的反射,但并不存在实际的像,只是观察者感知到的图像,因此在光学中也被称为虚像。

(完整word版)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专题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专题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题1、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_关系;(2)实验中要求蜡烛A和蜡烛B ,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 __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在像A'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4)实验中应选择_____ 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或“平板玻璃”)目的是利用玻璃板的透明性,能看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看到(填蜡烛A、蜡烛B)的像(5)观察像时,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 __造成的;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效果好;“变小”或“不变”)。

(6)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 __(填“变大”、(7)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8)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9)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8)相同的操作(10)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11)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实验中用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未点燃的蜡烛位置即是像的位置,这种研究物理的方法叫做法。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平面镜成像是中考物理的必考知识点,你掌握的如何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希望大家喜欢。

中考物理知识点:平面镜成像一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二成像特点: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白纸(记录平面镜,物、像的位置)。

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方便确定像的位置)。

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⑵操作:①在白纸上画一直线,把玻璃板竖直的放在直线上。

②把一只蜡烛放在板前,记录好位置。

在玻璃板后移动另一只没有点燃的蜡烛,直到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看上去也被点燃了),记好像的位置。

③把一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没有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成在光屏上。

虚像: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能成在光屏上。

④移动前面蜡烛的位置,再做几次得到白纸上的信息。

⑤处理白纸上的信息,链接AA′,BB′,CC′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像距,物距填入表格。

物到镜面的距离叫物距,像到镜面的距离叫像距。

⑶结论:由完全重合得出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由光屏上没有像得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由测得的物距和像距得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由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综上(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正立,等大的虚像)平面镜成像1. 探究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设计实验】如图2-4,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实验现象和结论】(1)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2)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3)物点和像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的全部内容。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总结光的直线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2.光是一种电磁波。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光的反射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6.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

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9。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

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1)为什么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能够比较蜡烛A的像与蜡烛B 的大小。

(2)无论怎么移动蜡烛B也不能和A的像重合?玻璃板未与水平桌面垂直。

(3)怎么找到A的像的位置?挪动蜡烛B直到与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知识点汇总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的大小和物体相同;(等大)2、像和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等距)3、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垂直)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正立)5、平面镜成虚像二、平面镜的应用 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成像(如照镜子)3、同时改变光路和成像(如:潜望镜)三、球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 1、凸面镜(如图甲):对光的反射有发散作用。

应用:汽车倒后镜 2、凹面镜(如图乙):对光的反射有会聚作用。

应用:手电筒、探照灯、太阳灶、卫星天线等,山路转弯处的扩大视野的凸面镜。

四、平面镜成像实验考点汇总 1. 实验中用玻璃板取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 实验中取两支蜡烛 A 和 B 的要求是完全一样,这是为了验证像物是否等大;3.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4.实验中还需要用刻度尺(或者方格纸)是为了验证像物是否等距;5. 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6. 实验中应采用较薄的玻璃板,目的是防止成 2 个像产生干扰;6.在实验时,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无法与蜡烛的像重合,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7.实验时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将会出现蜡烛 A 的像无法与蜡烛 B 重合。

87.用跳棋子代替点燃的蜡烛重新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办法为将前面的跳棋子照亮;9.寻找 A 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A 这一侧观察;10. 为了验证所成的像是虚像,方法是将白纸放在 B 蜡烛的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没有像。

11.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实验需要多次(3 次)。

12. 实验时,要点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后面的蜡烛不能点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平面镜成像一、知识梳理1.认识平面镜(1)平面镜定义: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2)生活实例:如图3-1所示.图3-1(3)平面镜的符号如图3-1所示:图3-2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研究及结论3.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①方法一: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如图3-3所示.图3-3②方法二: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3-4所示.图3-44.实像虚像的理解和区别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虚像:实际光线反向延伸相交而成.虚像不可以成在光屏上.5.思维拓展(1)应用作为镜子(如图3-5甲和乙所示):改变光路:如图3-6甲和乙所示:在筒子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块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这样就做成最简单的潜望镜.(2)不利:光污染拓思:为什么大公共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是竖直放置的,而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是斜放的?二、解题方法分类归纳及典型例题分析类型一:平面镜作图问题解题技巧:运用两种作图方法【典型例题1】如图3-7所示,点光源S发出的哪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难度分类:A类命题意图:熟练掌握两种作图方法思路点拨:如图3-7答案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以确定光源S的像点S′,连接S′A可找到入射点O和过A点的反射光线OA,连接SO,SO即为反射光线OA的入射光线.答案:如图3-7答案所示.【典型例题2】如图3-8所示,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一条光线射入,试完成光路图.证明射出光线与射入光线平行,方向相反.难度分类:B类命题意图:熟练平面镜成像作图技巧思路点拨:根据反射定律图解如图所示.由∠1=∠2(反射定律)∠6=90°-∠2 ∠5=90°-∠1所以∠5=∠6因NO1⊥NO2(两镜垂直,法线也垂直)所以∠2+∠3=90°∠1+∠4=90°即∠2+∠3+∠1+∠4=180°即∠AO1O2+∠O1O2B=180°,AO1为入射光线,O2B为反射光线.即AO1∥O2B且反向.答案:见图3-8答案类型二:平面镜对称问题解题技巧:平面镜成像总是“上下一致、前后对应、左右互换”.【典型例题3】座钟钟面正对平面镜,在镜里见到的指针位置如图3-9所示,则座钟实际指的时刻是()A.10点45分B.1点15分C.7点15分D.7点45分图3-9难度分类:C类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平面镜成像的灵活运用能力.思路点拨:根据平面镜成像总是“上下一致、前后对应、左右互换”的特点,像与物体左右互换了,再把它互换回来即可,最简便的方法有:方法1:逆时针读数法(座钟时针、分针本来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左右互换”后,变成了逆时针方向旋转了.因此,按逆时针读数就很快读出,其实际指的时刻是10点45分.方法2:背面透视读数法(平面镜成像左右互换了,由正面看改为从背面透过纸看,从左右又互换回来了,做法是将作图面翻过去,从纸背面透过纸去看座钟,按正常的顺时针方向读数,此时读出实际指的时刻为10点45分)方法3:由数学公式得出,实际时刻等于12点减去平面镜中的钟面指示时刻,即实际时刻=12点-1点15分=10点45分.答案:A类型三:平面镜成像的动态问题解题技巧:巧用平面镜呈现原理(平面镜成等大、等距、垂直的虚像)【典型例题4】如图3-10所示,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图所示,一小球以1 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A.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B.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C.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D.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图3-10难度分类:C类命题意图:考查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及动态应用.思路点拨:如图3-10答案所示,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小球以1 m/s的速度沿桌面由①位置运动到②位置时,分别作出小球在两个位置所成的像①和②,说明像由①位置运动到了②位置,且由图可以看出①到②的距离与①到②的距离相等,故像在竖直向下运动,且速度大小与球运动速度相同.图3-10答案答案:B类型四:平面镜成像规律理解解题技巧: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典型例题5】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难度分类:A类命题意图: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思路点拨:平面镜成像的关键是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到平面镜上(即有入射光射到平面镜上),与物体的大小、镜后有无物体无关,故A和C不对,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平面镜只能成虚像,故D不正确.答案:B类型五:平面镜极值问题解题技巧: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典型例题6】身高1.70 m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要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最少应多长,对平面镜的悬挂有何要求.难度分类:B类命题意图:熟练掌握平面镜作图规律思路点拨:如图3-11所示,A 、C 、B 分别表示人的头顶、眼睛和脚的位置.EF 为平面镜位置,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确定A ′C ′B ′为ACB 的像,因为OC =OC ′,所以OC =21CC ′, EO =21A ′C ′,EF =21A ′B ′=21AB EF 为平面镜的最小长度,AB 为人的身高,这就是镜的长应为人身高的一半.此人身高1.70 m ,则镜长最小为0.85 m .所放位置如图所示,镜的上端E 点应在人的头顶和眼睛之间距离的中点位置的高度.(注意:若平面镜高度挂的不对,就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答案:镜长最小为0.85 m类型五:平面镜实验探究及常见问题分析解题技巧:巧用平面镜成像原理;明确平面镜成像实验常见异常现象.学会分析平面镜成实验中常见问题分析,如下:1. 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 ,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 5.蜡烛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远离玻璃板但像的大小不变.6.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手中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与桌面垂直.7.通过玻璃板看到两个像原因是:玻璃板的两个面相当于两个平面镜,成了两个像.(玻璃板越薄越好)【典型例题7】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图3-12所示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在白纸 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 是他实验时画出 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B´,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图3-12难度分类:B类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深入分析答案:(1)便于找到并画出像的位置(2)能,因为从图中可以看出,A、B所成的像,A´、B´到镜面的距离分别等于物体A、B到镜面的距离(3)玻璃板的前后两表面都成像【典型例题8】(2010、广州)如图28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2)记录;(3)量出的距离.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

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难度分类:C类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路分析:此题的关键在于提醒学生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所以此题所涉及的考点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所以第一问较简单,因其前后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是他的像刚好落在广告牌上。

第二问较难学生不容易把握,可提醒学生从目的着手,因我的目的是测出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实际我们是不可以下到车道下面直接测量的,引导学生利用转换法,由像在广告牌上,广告牌到玻璃门的距离即为像到玻璃门的距离和物到玻璃门的距离相等,所以只需测出物到玻璃门的距离即可。

答案:(1)自己的像落在广告牌上(2)自己的站位(3)自己的站位到玻璃屏蔽门;刻度尺;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三、课堂精讲精练(一)选择题1.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A.平面镜的大小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C.物体本身的大小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3.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4.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通过湖面所成像的虚实、及其与像之间距离的变化是( )A.虚像、距离变小B.虚像、距离变大C.实像、距离不变D.实像、距离变小5.检查视力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3-13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A.2.0m B.2.5m C.4.5m D.5m6.如图3-14所示,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7.一个挂钟正对着平面镜,在镜子里看到挂钟指示的时间是10时45分,如图3-15,则挂钟实际指示的时间应是( )A.10时45分;B.7时15分;C.7时45分; D.1时15分.8.在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四位同学画出了小丑玩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3-16所示,四幅图画中的物、像关系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是()9.如图3-17所示,AB 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B A 表示物体在镜中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10.小明同学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请找一找,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图3-18(b )中的哪一个?( )11.如图3-19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AB 的像是( )A . 倒立等大的虚像B . 正立等大的虚像C . 倒立放大的实像D . 正立缩小的实像12.(10十堰)有一个点光源S ,放在平面镜MN 前,若镜MN 不动,光源S 以速度2m/s 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3-20所示,则光源S 在镜中的像S’‘将A .以速度4m/s 沿SO 直线方向向右平移B .以速度2m/s 沿垂直于SO 方向向上平移C .以速度2m/s 沿垂直于SO 方向向下平移D .在S 上看到的像沿S’S 方向以速度32m/s 向S 靠近13.一只像老鹰一样的风筝飞在水面上方20m 的空中,水深lm ,关于成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与风筝距离为20m B.虚像距水面lmC.虚像与风筝距离为20m D.虚像距水面20m14.如图3-21所示,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的是()A.倒影比真实景物暗一些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小一些15.在水平桌面上立一块平面镜,让一个小球沿桌面朝着镜面方向滚动,若从镜中看到小球的像是竖直向上运动的,那么平面镜与桌面的夹角(指有小球一侧的角)应为()A.45°B.60°C.90°D.135°(二)填空题16.人站在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m.若人以0.5 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m/s.17.小丽站在距离穿衣镜前0.5m的地方照镜子,则镜中的像与小丽之间距离是_____________ m,小丽后退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宁静、清澈的湖面是天然的________镜,桥在水中的倒影就是湖面上桥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19.一只小鸟在秀丽的石门湖湖面上水平飞过,若水深为10m,小鸟距水面3m,映在平静湖水的鸟的“倒影”是像(填“实”或“虚”),它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 m.20.(2011·天津)身高1.75m的小刚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