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
6.1.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

(3)实验过程及结果 ①标记噬菌体:T2 噬菌体属于病毒,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不能直 接用培养基培养。若要标记 T2 噬菌体,需先标记大肠杆菌。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对比实验(相互对照) (4)结论: DNA 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是不是遗传物质。
[深化拓展提能]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两个关键环节——“保温”与“搅拌” (1)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3)32P、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
不是遗传物质。
(×)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只将 DNA 注入大
肠杆菌细胞中。
(√ )
(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够证明 DNA 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
2.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所以说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因此要标 记噬菌体的 DNA,应该用含 32P 的大肠杆菌培养 T2 噬菌体,A 正确;离心的 目的是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若 b 点时离心速度减慢会使分离 不彻底,可能会导致沉淀物的放射性强度降低,B 正确;由图可知,保温时间 过长、过短都会导致沉淀物中放射性减弱,即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C 正确;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 进入细菌体内,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培养时间长短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因此与本实验结果不同,D 错误。 答案:D
解析: a 组和 b 组分别由 TMV 和 HRV 直接侵染烟草叶片,属于空白对照 组,A 错误;将 TMV 的蛋白质外壳和 HRV 的 RNA 进行重组,获得重组病 毒,其后代是 HRV,B 正确;该实验只设计用 HRV 的 RNA 和 TMV 的蛋白 质外壳重组获得的病毒侵染烟草叶片的实验,因此,该实验只能证明 HRV 的 遗传物质是 RNA,C 正确;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 RNA 均含有 N,故无法用 15N 将蛋白质外壳和 RNA 区分开,因此,不能选择 15N 标记,D 正确。 答案:A
高中生物病毒专题复习-高中生物病毒知识点总结

D. 图甲中体现了+RNA的两种功能:翻译的模板和病毒的组成成
5.国内首个获批的宫颈癌疫苗(HPV疫苗)“希瑞适”已经上市。该疫苗通过预防HPV病毒(DNA病毒)感染来预防宫颈癌的发 生。下列关于HPV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HPV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只有DNA进入细胞
2.感染病毒后,医生如何准确检测出是什么病毒感染?
3.为了防止病毒感染,如何预防呢?
4.一旦确认病毒感染,如何治疗呢?
5.为什么当今科学技术如此发达,却没有预防艾滋病的特效 疫苗呢?
6.病毒在人体健康方面有什么应用价值?
咼考在线:
1.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 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这项实验 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
B.HPV病毒的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C.HPV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得到四种碱基、 一种五碳糖和一种 磷酸。
D.利用同位素标记法Hale Waihona Puke 时标记宿主细胞内的U和T,然后接种病
毒,可确定未知病毒的遗传物质。
6.(2012江苏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
B.只将其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
C.DNA可用15N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D.蛋白质可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2•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 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
B.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4章基础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1-4章基础知识点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2.豌豆品种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3.异花传粉的过程(4步):去雄→ 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去雄的对象是母本,去雄的时间是花蕾期,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4.(1)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5.(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2)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甲、乙小桶内的彩球数一定相同吗?不相同。
(3)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的数量一定相同吗?一定相同。
(4)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的是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6.孟德尔对杂交实验的研究曾用山柳菊作材料结果却一无所获,主要原因:(1)山柳菊没有既容易区分又可以连续观察的相对性状;(2)山柳菊有时进行有性生殖,有时进行无性生殖;(3)山柳菊的花小,难以做人工杂交实验。
7.孟德尔提出并验证遗传规律用到的思想方法是假说—演绎法,基本步骤是发现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8.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是对1对遗传因子来说的。
9.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是对两对或两对以上遗传因子来说的。
章末总结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纯合子体细胞内每对遗传因子组成相同,杂合子体细胞内至少有一对遗传因子组成不同。
4.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5.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高中生物必修2复习 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必修2 遗传与进化基础知识归纳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1)性状 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2)纯合子: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 ×dd Dd ×dd DD ×Dd 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 ×DD Dd ×Dd 等测交:F 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 ×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分离定律 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第2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2) F 1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
(3)F 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 2.常见问题(1)配子类型问题 如:AaBbCc 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x2x2=8种 (2)基因型类型 如:AaBbCc ×AaBBCc ,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3)表现型问题 如:AaBbCc ×AabbCc ,后代表现型数为多少? 3.自由组合定律 实质..是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及遗传物质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及遗传物质
知识梳理
1.烟草花叶病毒对烟草叶细胞的感染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
(2)实验结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2.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理由
因为实验证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1.(科学思维)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及核酸类型与组成的归纳
2.(科学探究)遗传物质探索的思路与方法总结
(1)探究思路
①若探究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设法将物质分开,单独看作用。
②若探究未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利用酶的专一性。
(2)探究方法
①分离提纯法:艾弗里及其同事做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缺点是物质纯度不能保证100%。
②同位素标记法: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方法:分别标记两者的特有元素;将病毒的化学物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目的:把DNA与蛋白质区分开。
③病毒重组法: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验证实验。
方法:将一种病毒的遗传物质与另一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重新组合,得到杂种病毒,用杂种病毒去感染宿主细胞。
④酶解法:利用酶的专一性,如加入DNA水解酶,将DNA水解,观察起控制作用的物质是否还有控制作用,若“是”其遗传物质不是DNA,若“否”其遗传物质可能是DNA。
高中生物病毒相关知识总结.doc

高中生物病毒相关知识总结一、病毒共性: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DNA或RNA)构成,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体内。
所以获取更多的病毒应该用它所能寄生的活细胞进行培养,不能用培养基进行培养。
病毒增殖时只有把内部的遗传物质注入到宿主细胞内,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胞,然后利用注入的病毒遗传物质的信息合成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及复制其自身的遗传物质,而后把蛋白质外壳与新复制的遗传物质组装成新的病毒,在这过程中用到合成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的原料、酶、细胞器都来自病毒所寄生的宿主细胞。
二、病毒分类:1、根据其寄生的细胞分: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也称噬菌体)2、根据其遗传物质分(病毒只含有DNA和RNA中的一种核酸):DNA病毒(如T2噬菌体,天花病毒)、RNA病毒(如HIV、烟草花叶病毒,SARS 病毒、流感病毒)三、病毒地位: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因其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体内,所以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命系统最低的结构层次是细胞。
由病毒的结构可以知道,病毒只有1种核酸——4种核苷酸——1种的五碳糖和4种的含氮碱基。
四、课本中病毒应用实例:1、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完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验证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2、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的蛋白质和RNA,只有提取的RNA可以使烟草感染病毒的实验,得到RNA是烟草花叶病毒遗传物质的结论。
(所有细胞生物都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在免疫调节中,如果病毒作为病原体侵入到靶细胞中,除了需要细胞免疫外还要有体液免疫参与,因为细胞免疫只会暴露病原体。
4、基因工程中除了质粒作为运载体外,病毒也可以作为运载体。
(高中段)微专题(十)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考点一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请对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进行判断。
(1)噬菌体内可以合成 Mrna
(×)
(2)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与细菌充分混合
(× )
(3)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可被水解成 4 种脱氧核糖核酸
(×)
的结果
(×)
(4)大肠杆菌的 DNA 中嘌呤碱基之和与嘧啶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噬菌体的相同
(√ )
(5)肺炎双球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S 型菌的 DNA 使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
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
(6)劳氏肉瘤病毒的遗传物质可逆转录出单链 DNA
(√ )
(7)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中,用 TMV A 的 RNA 和 TMV B 的蛋白质
考点二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烟草花叶病毒感染、重建实验分析
1.请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及烟草花叶病毒感染重建实验相关内容进行判断。
(1)烟草的遗传物质可被 RNA 酶水解
(×)
(2)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
(×)
(3)肺炎双球菌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 S 型菌是基因突变
4.(2020·杭州七县期末)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
验,进行了以下 3 个实验: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5S 标记的细菌;
②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H
标记的细菌,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以上 3 个实验中放射性的主要
位置依次是
()
A.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高中生物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我复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
传信息
2.用某种酶处理转化因子后,R型细菌不能再转化
成S型细菌,这种酶是
(C )
A.蛋白酶 B.分解多糖荚膜的酶
C.DNA酶
D.纤维素酶
3.用噬菌体去感染细胞内含大量的3H的细菌,
待细菌解体后3H
(B )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
是啊,好累啊!哪里累?累什么?说不出来。 有点扎心,但是事实。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容易的。 是累没有方向,是迷茫三十而不立,是累我在干什么?是累我要往哪里去?是累,我该怎么给胖大星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开满小花的院子等等…… 没有一点头绪,以至于让心不知道如何的归属,这样的状态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侵蚀着我的内心,我不敢去剥开,那样会进去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以至于让我怀疑生命的起源,为何来的这个世界,人为什么而活着,这是一道无解的题目。 有点扎心,但是事实。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容易的…熬过去!人,这一生要经历多少的风风雨雨,才懂得生命的真谛;要承受多少的苦难,才明白活着的不易;要失去多少欢乐,才懂得珍惜的可贵;要忍受多少的伤痛与嘲讽,才能活出自我,走出阴霾。 所谓有得必有失,人生永远没有完美的结局与开始,总会有缺失,有遗憾…… 那么我们又何必一定要强求自己要完美,一定要超越他人才叫成功,一定要过得比别人好才叫幸福,一定要比别人有钱或有权才叫有脸面…… 真是这样吗?我不认为,什么才叫完美,什么才叫幸福,什么才叫有成就?谁又能说得清道的明! 所谓的完美并不是事物本身就完美,而是因为有了不完美的衬托才将其显得完美,即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帝也不敢说自己的一生就无缺憾,那我们又何苦要为难自己;所谓的幸福其实是内心里的一种感受,它或许是一本书,或许是一杯水,或许是一个拥抱,也或许是一段话…… 只要自己觉得幸福它就是幸福的,自己觉得不幸福那么它就是不幸福的,真正的幸福深藏于我们每天所面对的琐碎的事物中,需要我们用一颗细腻的心去聆听,去感知,去珍惜,去宽容;而所谓的成就,那只是付出后所获得的心里上的一种自我认可,就如农民春播秋收一样,硕果就是农民的成就,不管这成就大小,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因此,生命的缺失中我们没必要苛责自己,没必要和自己过不去,要学会疼惜自己,学会和自己的内心谈心,告诉自己你真的很好,给自己一个拥抱,是鼓励亦是安慰。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就如月有阴晴圆缺,天有不测风云一样,谁都无法预料下一秒会遇见什么,会发生什么,我们只有硬着头皮前行,摸索着过河,抱怨、愤怒、攀比、苛求……只会让自己更加的陷入深渊里而无法自拔,无法享受生活的美好,无法看见雨后彩虹的美丽。唯有将心态调整好,放平、放静,淡然的面对身边的一切,顺不骄,逆不馁,才能驱走心灵上的“风雪”,迎来温暖的一米阳光。 生命没有轮回,我们没理由不好好善待生命,善待生活的不足。既然上天赋予我们思想就避免不了要尝尽人间百味,爱,恨,情,仇;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是生命所赋予我们的馈赠,是人生的一个伴奏,是一道道关卡。若说人生是一场游戏,那么我们只有尽全力斩断这每一道关卡,你才能顺利通关,虽然通关的过程会艰辛无比,也会让自己遍体鳞伤,但不闯关又怎么能了解这游戏的刺激性,又怎能品尝到通关后的喜悦呢? 每个人都是生命旅途的行者,不论沿途的风景如何的精彩或不堪都是我们必须要经过的,或停,或走,或笑,或泪,或伤,或痛……当我们再回首望时,身后所留下的足迹不正是生命的升华吗?相互交织,相互牵绊,就如最美的歌声要有最美妙的音符搭配才最完美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有缺失才完美,才真实。 生活不是童话,我们也不是神仙,可以让我们在里面为所欲为。 其实,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烦恼的也并非全来自生活的压力而是情感的折磨,而我们却又不能去适应完全没有它们的日子,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坚强的去面对,用智慧去填满心灵,用大度去包容不足,用经验去堆积人生,在储蓄自己的同时也要适时的放下。人生只是一个掠过的风景而已,何须在意太多,记住太多心会累,想太多心会痛,要学会疼惜自己, 学会在伤心的时候不要为难自己,不论何时都能以豁达、从容、平静而谦和的去对待人生中的缺失,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快乐与淡泊,不为心所累,不为心所憾,卸下昨天让今天快乐前行。 其实,人生的是是非非均不由事物本身所构建,而是由欲望所左右,常常的让我们患得患失,不知道自己真正所想要的是什么,拥有的幸福也觉得不幸福,拥有的爱也觉得不爱,拥有的财富也觉得并不富有,一直都追求,一直都在彷徨。正如,看不见的风景总是最美的,摘不到的星星总是最亮的,游走的鱼儿总是最好的,吃不到的葡萄总是最甜的。没得到的时候拼命的想得到,而当自己真正拥有时,却发现也不过如此,并非如想象中那样美好,这会儿才来后悔是否有些晚了呢。 生活就似一帘穆帐,放下是七彩光晕,打开是婆娑迷离,想象永远超越现实,谁都无法阻止欲望前行,更无法预料下一站是幸福抑或不幸福,是拥有还是失去,唯有把握好当下我们所拥有的才是最真实而幸福的。 人无完人,事无完事,每个人生旅途都会有遗憾相伴,而我们要学会在遗憾中完善自己,在缺失中善待自己。苦也罢,乐也罢,甜也罢,伤也罢……都不必太过计较,计较了只会让心情烦闷,更不必埋怨老天的不公,不必羡慕他人的拥有。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人生轨迹,我们无可挑剔,更无需去评判谁的是是非非。 因此,不要让自己活的太累,不要太过苛求自己,做的好与坏只要问心无愧就好,何须在意谁怎么说,怎么看呢。人活着就注定要与缺失为伴,与完美交错,学会善待缺失,学会爱自己,累了就靠一下,痛了就哭一会儿,烦了就醉一会儿……因为这个世界上,或许爱你的人不止一个,但惜惜相伴,冷暖自知的唯有你自己,所以要好好疼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