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抗组胺药
常用的抗组胺药

经常使用的抗组胺药宇文皓月类别通用名商品名及别号剂型与规格药理作用及适应症用法(儿童)副作用注意事项第一代H1受体阻滞剂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氯屈米通氯苯吡胺4mg/片10mg/支属烃胺类。
特点是抗组胺作用强,副作用小,可通过血脑屏障,具有镇静作用。
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虫咬、药物过敏等。
0.35mg/(kg.d),分3~4次,口服或肌注。
口干、眩晕、恶心、嗜睡、心悸、皮肤淤斑、出血倾向。
癫痫病人,婴儿及哺乳期妇女禁用,高空作业、机器操纵者禁用。
盐酸苯海拉明苯那君苯那唑尔可他敏25mg/片20mg/支属乙醇胺类。
能对抗或减弱组胺对血管、胃肠和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用于皮肤过敏性症、过敏性鼻炎及食物、药物过敏。
乳膏外用治虫咬皮炎、神经性皮炎、瘙痒症。
0.5~1 mg/kg.次或按年满1岁6.25~12.5mg;1~5岁12.5~25mg;6~12岁:25~50mg,每日3~4次,饭后服。
罕见: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共济失调、口干、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少见:气急、胸闷、咳嗽、肌张力障碍;偶可引起皮疹、粒细胞减少。
驾驶员和高警觉工种者,不宜使用。
盐酸赛庚啶普力阿克丁 2mg/片其H1受体拮抗作用较扑尔敏强,具有轻中度抗5-羟色胺作用以及抗胆碱作用。
用于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皮肤瘙痒等。
0.25mg/kg.d,每日2~3次服。
嗜睡、头晕、口干、乏力、恶心等。
青光眼患者禁用。
驾驶员、高空作业者以及年老体弱者慎用。
盐酸异丙嗪非那根盐酸普鲁米近抗胺荨25mg/片25mg/支50mg/支吩噻嗪类衍生物。
抗组胺、止呕、镇静催眠作用。
皮肤黏膜过敏症、过敏性鼻炎及食物、药物过敏、晕动病、恶心、呕吐;预防和治疗输液、输血反应;配合人工冬眠;镇静催眠。
0.5~1mg/kg.次,每日2~3次,口服或肌注。
困倦、思睡、口干、注意力分散,偶有胃肠道症状,高剂量时易发生锥体外系症状;少数兴奋、失眠、心悸、头痛、耳鸣、视力模糊和排尿困难。
盐酸二甲双瓜片 进口注册标准

一、概述盐酸二甲双瓜片是一种常用的抗组胺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
在国际上,盐酸二甲双瓜片是一种处方药,需经过严格的进口注册标准审批程序,才能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和使用。
本文将对盐酸二甲双瓜片进口注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二、标准概况1. 盐酸二甲双瓜片的注册标准主要包括药品质量标准、药品生产标准、药品使用标准等内容。
其中,药品质量标准是指药品的理化特性、微生物指标、有害杂质等方面的要求;药品生产标准是指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相关要求,包括原辅料的选择与控制、生产工艺的规范与控制、生产环境的规范等;药品使用标准是指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等方面的要求。
2. 盐酸二甲双瓜片的注册标准应符合国际上相关的规定,如国际药典委员会(ICH)的相关指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相关规定等。
应根据国内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具体的要求。
三、审批流程1. 盐酸二甲双瓜片的进口注册标准审批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
申请人需要提供完整的注册申请资料,包括药品质量控制、生产工艺、药品使用等相关资料。
还需要提供原产地的GMP证书、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批签发文件等相关证明材料,以证明产品的质量和生产工艺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
2. 在提交注册申请资料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进行初步审查,并进行GMP认证和现场审核。
审核包括对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设备设施、生产工艺流程、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审核,以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3. 审查通过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颁发批准文号,并发布相关公告。
此时,盐酸二甲双瓜片才能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和使用。
生产企业需要按照批准文号的相关要求,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
四、进口注册标准的重要性1. 盐酸二甲双瓜片是一种处方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进口注册标准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降低患者用药风险,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儿科常用H1抗组胺药处方审核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教育医生了解H1抗组胺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社会关注:加强儿童用药监管和保障
完善法律法规
推动相关部门完善儿童用药监管法律法规,保障儿童用药权益。
加强药品监管
加大对儿童用药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药品质量 和安全。
倡导合理用药
联合媒体、专家和公益组织等力量,倡导社会关注儿童合理用药问 题,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应对策略
药物研发创新
01
预测未来将有更多针对儿童特点的H1抗组胺药物问世,满足临
床多样化需求。
个性化治疗探索
02
随着精准医学发展,将探索基于儿童基因、年龄、性别等特点
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药物安全性监测强化
03
加强药物上市后安全性监测,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安全风险,
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部分医生对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不 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儿童用药剂量把握不当
儿童用药剂量需要根据年龄、体重等 因素进行精确计算,但实际操作中可 能存在误差。处方Βιβλιοθήκη 核专家共识制定目的和意义01
02
03
提高处方审核水平
通过制定专家共识,明确 处方审核的标准和流程, 提高医生处方审核水平。
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案例二
患儿因皮肤瘙痒就诊,医生开具H1抗组胺药处方。审核专家发现,医生未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等因素 调整药物剂量,可能导致药物过量或不足。经讨论,审核专家建议医生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调整药物剂 量,确保治疗效果。
实践经验分享与启示
分享一
在处方审核过程中,审核专家需密切 关注患儿药物过敏史、年龄、体重等 因素,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同时,加 强与医生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提高处 方质量。
十种常用抗过敏药物

⼗种常⽤抗过敏药物抗过敏药物有四⼤类:抗组胺类药物、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类药物、钙剂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类药物。
每⼀⼤类⾥都不⽌⼀种抗过敏药物,可以说是种类繁多,下⾯予以介绍⼗种常⽤的抗过敏药物,以便了解。
(1)西替利嗪商品名西可韦、赛特赞、斯特林、仙特明等,该药以其疗效显著和副作⽤较少已成为第⼆代抗组胺药中的主要药物,也是⽬前国内最常⽤的抗组胺药物。
西替利嗪临床上主要⽤于治疗各种过敏性⽪肤病、过敏性⿐炎和过敏性结膜炎。
其副作⽤主要包括轻微的镇静作⽤、⼝⼲,偶尔出现头痛和眩晕等。
西替利嗪的⼼脏毒性明显⼩于特⾮那丁、息斯敏和氯雷他定。
(2)氯雷他定商品名百为坦、开瑞坦。
是我国⽬前常⽤的另⼀种第⼆代抗组胺药。
本品可空腹服⽤。
中枢神经抑制副作⽤的发⽣率很低,抗胆碱作⽤也较轻微,偶有眩晕、头痛、疲劳和⼝⼲等,消化系统的副作⽤轻微。
近年研究证实,氯雷他定和其他第⼆代抗组胺药物⼀样,偶可导致⼼脏副作⽤,应引起重视。
(3)地氯雷他定商品名芙必叮,是⽬前我国批准上市的第⼀个第三代抗组胺药,其药理作⽤与氯雷他定相似,但作⽤更强,副作⽤更少。
临床可⽤于治疗各类过敏性疾病,与第⼀代和第⼆代抗组胺药物相⽐,具有作⽤强、起效快、作⽤时间长、毒副反应低等优点。
由于临床资料较少,暂时不推荐⽤于12岁以下⼉童,哺乳期妇⼥和妊娠期妇⼥也应慎⽤。
(4)左旋西替利嗪由于是西替利嗪的左旋体,所以药理作⽤与西替利嗪相似,但副作⽤更少,可⽤于各种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具有起效快、效应强⽽持久和副作⽤少的优点。
⽆镇静、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副作⽤;未发现第⼆代抗组胺药物(如特⾮那定、阿斯咪唑等)所具有的致⼼律失常作⽤。
美国将之划定为孕妇⽤药⽐较安全的B类,可⽤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临床⽤于⼉童(包括婴⼉)也是安全的。
(5)⾮索⾮那丁商品名太⾮,⾮索⾮那丁没有嗜睡和困倦等副作⽤。
常规剂量的副作⽤有⼝⼲、头晕,偶有头痛和恶⼼等。
没有发现⾮索⾮那丁有⼼脏毒性,也⽆抗胆碱作⽤和α1-受体阻滞作⽤。
抗过敏药治疗过敏症的西药及使用说明

抗过敏药治疗过敏症的西药及使用说明过敏症是一类常见的免疫反应性疾病,由于环境中存在的过敏原物质引发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炎症反应和过敏症状的出现。
抗过敏药物是治疗过敏症的主要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过敏反应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过敏症状。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及其使用说明。
一、抗组胺药1.1 双氢氯苯海因(Diphenhydramine)双氢氯苯海因是一种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等过敏症状。
其作用机制是竞争性地与组胺H1受体结合,阻断组胺的作用,从而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25-50毫克,每日2-3次;儿童剂量根据年龄和体重而定。
1.2 美曲凯(Cetirizine)美曲凯是一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对H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作用,可缓解过敏症状,且不易引起嗜睡等副作用。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10毫克,每日1次;儿童剂量根据年龄而定。
二、抗氧化药2.1 维生素C(Vitamin C)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过敏症状。
建议成人每日口服维生素C的剂量为1000-2000毫克,分2-3次服用;儿童剂量根据年龄而定。
2.2 山梨酸钾(Potassium iodide)山梨酸钾是一种抗氧化药物,具有缓解过敏症状的效果。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60-120毫克,每日3-4次;儿童剂量请咨询医生。
三、抗炎药3.1 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双氯芬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够有效地缓解过敏炎症反应引起的症状。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50毫克,每日3次;儿童剂量请咨询医生。
3.2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苯巴比妥是一种抗癫痫药物,同时也具有抗炎作用。
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等过敏症状。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30-60毫克,每日2-3次;儿童剂量请咨询医生。
四、抗过敏药的使用注意事项4.1 遵医嘱使用使用抗过敏药物前,应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遵循合理用药原则。
抗过敏药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抗过敏药的分类及临床应用抗过敏药分为抗组胺药、肥皂药、类固醇、类二代抗组胺药和免疫抑制剂。
这些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过敏症状,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
抗组胺药是治疗过敏症状的常用药物之一。
它们通过阻断组胺受体来减少组胺引起的过敏反应。
常见的抗组胺药包括扑尔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赛庚啶等。
这些药物适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以及荨麻疹等症状。
它们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H1受体来减少组胺引起的症状,如鼻塞、打喷嚏、流涕、皮肤瘙痒和红肿等。
肥皂药具有抗组胺和抗胆碱能作用,能够舒缓过敏性疾病症状。
常见的肥皂药包括扑尔敏和苯海拉明。
它们适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以及荨麻疹等症状。
类固醇是一类抗过敏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常见的类固醇包括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倍氯米松等。
它们适用于治疗严重的过敏症状,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等。
类固醇药物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性以及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来缓解过敏症状。
类二代抗组胺药是一类新型的抗组胺药物,与传统的抗组胺药相比,它们有更强的选择性作用,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并且不易穿透血脑屏障,因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小。
常见的类二代抗组胺药包括非那雄胺、左西替利和马来酸苯那明等。
它们适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症状。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H1受体来减少组胺引起的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过敏症状。
免疫抑制剂是一类能够抑制免疫系统功能的药物,适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和过敏症状。
常见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甲氨蝶呤和长春新碱等。
它们适用于治疗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症状。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来减少过敏性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过敏症状。
总之,抗过敏药物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它们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减轻过敏症状,包括抗组胺作用、抗炎作用以及免疫抑制作用等。
在选择抗过敏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且遵医嘱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抗过敏常用药

抗过敏常用药有哪些?一、抗组胺药1、苯海拉明药理作用:本品是问世最早的受体拮抗剂。
皮肤科广泛用于一切瘙痒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皮炎、湿疹、瘙痒症等。
不良反应:常见头晕、嗜睡、口干恶心、倦乏、偶见皮疹和红细胞减少;长期应用达6个月以上可引起贫血。
注意事项:高空作业操作机器的人及驾驶员禁用。
乳母、新生儿禁用。
2、扑尔敏药理作用:有较强的抗组胺作用,广泛用于一切瘙痒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不良反应:可见嗜睡、口干等,但较苯海拉明轻。
可诱发癫痫。
小儿服用过量可出现幻觉、不安和语无伦次。
用水化氯醛处理后可恢复。
注意事项:同苯海拉明。
另外明显前列腺肥大、幽门十二指肠梗塞均应禁用。
3、息斯敏注:息斯敏可致人心血管系统副作用甚至死亡,医院已停开药理作用:本品为长效组胺受体拮抗剂,用于慢性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慢性荨麻疹和其他各种过敏性疾病。
不良反应:多数患者出现嗜睡、倦怠。
长期服用可增加食欲,导致体重增加。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禁止和酮康唑、伊曲康唑、红霉素同时使用。
4、敏迪药理作用:本品为非中枢抑制性的组胺受体拮抗剂。
用于急性或慢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虫咬皮炎、湿疹、皮肤瘙痒症等.不良反应:头痛、多汗、口干以及轻微胃肠不适。
近两年报道大剂量应用时对心脏有毒性,心电图OT间期延长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跳过速。
注意事项:有心脏病者,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5、开瑞坦克敏能药理作用:是一种强力长效的抗组胺药,用于急性或慢性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出现荨麻疹、乏力头痛口干等反应。
注意事项:两岁以下及孕妇哺乳慎用。
6’仙特敏仙特明药理作用:本品系羟嗪在人体内代谢物。
作用特点是抑制组胺介导和变态反应早期,并进一步减少与变态反应晚期相关的炎症嗜酸细胞移行介质释放.用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包括人工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异位性皮炎、嗜酸性脓胞性毛发炎、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枯草热、结膜炎、哮喘等等。
抗组胺药简介

抗组胺药物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分为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目前以苯海拉明、扑尔敏和异丙嗪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因具有较强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而逐渐被无镇静作用或镇静作用轻微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所取代。
而部分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由于发现有较明显的心脏毒性而逐渐减少使用(如特非那丁、阿司米唑等),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等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已经问世。
1、概述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临床使用的第二代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已达20余种,而第三代仅仅数种。
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中的大多数可兼用于过敏性哮喘的防治。
我国目前临床使用的抗过敏药仅有10余种,主要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
由于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的副作用,加上1999年上市的非索非那丁和2002年上市左旋西替利嗪的临床疗效与上述两种药物相似,而安全性更大,副作用更少,所以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的应用逐年减少。
而非索非那丁和左旋西替利嗪已成为世界抗过敏药物市场销售量增长最快的药物,约占市场份额的30%左右,因此这两种药物将成为世界范围今后几年内使用更为广泛的抗过敏药物。
此外近年来上市的氯雷他定的换代产品desloratadine (Clarinex)已进入30多个国家的临床,并且已经进入我国市场,虽然该药目前仍然没有获得FDA的批准,但是进入我国市场的第一个第三代抗过敏药物,所以在我国有潜在的巨大市场。
西替利嗪的换代产品乙氟利嗪(Efletirizine )也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而开始进入临床。
本节将主要介绍这些具有抗组胺性质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抗过敏药物。
2、非索非那丁非索非那丁(Fexofenadine)【商品名】太非;Telfast 120;Telfast 180,Allegra,【异名】MDL16455【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臭无味,几乎难溶于水,极易溶于氯仿,亦溶于乙醇和丙酮,几乎不溶于水,熔点为147-151℃。
【体内过程】非索非那丁口服吸收良好,吸收较为迅速,口服0.5-1小时出现抗组胺作用,1-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平均为1.3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偶见头痛、恶心、痛经、嗜睡、消化不良和疲劳。
6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建立。
12岁以上:每次l片或5ml(10mg);6~12岁:每次1/2片或2.5ml(10mg);6岁以下:0.2mg/kg,15kg体重以上每日3mg;Qd。
嗜睡、倦怠、头晕、肌肉痛、关节痛,肝功能改变。过量可能引起心律失常,QT期间延长,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长期服用可能会增加体重。
6岁以下儿童、肝功能异常者、QT间期延长、低血钾慎用。
口干、眩晕、恶心、嗜睡、心悸、皮肤淤斑、出血倾向。
癫痫病人,婴儿及哺乳期妇女禁用,高空作业、机器操作者禁用。
盐酸苯海拉明
苯那君
苯那唑尔
可他敏
25mg/片20mg/支
属乙醇胺类。能对抗或减弱组胺对血管、胃肠和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用于皮肤过敏性症、过敏性鼻炎及食物、药物过敏。乳膏外用治虫咬皮炎、神经性皮炎、瘙痒症。
偶见嗜睡、恶心不适、口干。
12岁以下儿童慎用。
甲喹酚嗪
美喹他嗪甲塞酚嗪玻丽玛朗
5mg/片
属吩噻嗪类衍生物。直接拮抗H1受体的作用外,并有肥大细胞膜的保护作用及拮抗5-羟色胺和轻微的抗胆碱作用。
用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枯草热、花粉诱发的季节性过敏性哮喘及皮肤的各种瘙痒症。
0.25mg/kg.d ,每晚服或早、晚各服1次。
氯雷他定
开瑞坦
克敏能
诺那他定
彼赛宁
10mg/片
长效三环抗组胺药,对酒精无强化作用。无明显的抗胆碱和中枢抑制作用。
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的有关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眼痒及烧灼感。也可用于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以及其它过敏性皮肤病。
12岁以上10mg/次;2~12岁儿童:体重>30kg,10mg/次,体重<30 kg,5mg/次,qd。
常用的抗组胺药
类别
通用名
商品名
及别名
剂型
与规格
药理作用及适应症
用法(儿童)
副 作 用
注意事项
第
二
代H1
受
体
阻
滞
剂
阿司咪唑
息斯敏
安敏
阿司唑
10mg/片
30ml/瓶
2mg/ml
长效组胺H1受体的强拮抗剂,无中枢神经系统镇静及抗胆碱能作用。药物及其代物消除T1/2为18~20天。
用于变态反应性鼻炎、湿疹、荨麻疹以及其他过敏性疾病。
3个月以下小儿不宜应用;驾驶员和高警觉工种者,不宜使用。
茶苯海明
晕
乘晕宁
捉迷明
25mg/片
50mg/片
苯海拉明与氨茶碱的复合物,具有抗组胺作用,可抑制血管渗出,减轻组织水肿,并有镇静和镇吐作用。
用于晕动病、放疗及术后等引起的恶心、呕吐。
1~1.5mg/kg.次,每日3次,口服或乘车船前半小时服用。
常见:迟钝、思睡、注意力不集中、疲乏、头晕,也可有胃肠不适。罕见:幻觉、视力下降、排尿困难、皮疹等反应。
用于呼吸系统、皮肤、鼻腔和眼部的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结膜炎。
6岁以上:早晚上各5mg(0.5ml)或每天一次10mg(1ml)。2~6岁:早晚各2.5mg(0.25ml)或每天一次5mg(0.5ml)或0.2mg/kg。
偶有困倦、嗜睡、头痛、眩晕、激动、口干及胃肠道不适等。
不可嚼碎服用。癫痫病人禁用。驾驶员和高警觉工种者,不宜使用。
苯茚胺
酒石酸苯茚胺
治肤宁
抗敏胺
25mg/片
特点无中枢镇静作用,且略具兴奋作用,故不产生嗜睡。局部应用有止痒作用。本品抗组胺作用较苯海拉明强,且作用迅速维持时间亦较苯海拉明、异丙嗪持久。
用于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及鼻窦炎、头痛、偏头痛、支气管哮喘、感冒初期症状(与解热镇痛药合用治疗感冒)、接触过敏或食物过敏、防治晕车、晕船等。
0.5~1mg/kg.次,每日2~3次。
口干、失眠、食欲不振、恶心、尿潴留、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
对粘膜有刺激,外用时避免用于粘膜上。下午4点之后勿服用。
盐酸去氯羟嗪
克喘羟嗪克敏嗪
25mg/片
50mg/片
属哌嗪类。有抗组胺及抗5-羟色胺作用,也有镇静、镇咳、平喘及抗胆碱作用。
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1~1.5mg/kg.d ,每日3次。
偶有嗜睡、口干、痰液变稠、大便秘结、失眠等反应。
驾驶员和高警觉工种者,不宜使用。服药后不得饮酒。
富马酸氯马斯汀
克立马丁吡咯醇胺
1.34mg/T
1.34mg/支
60ml/瓶
120 ml/瓶
属胺基醚类。其作用较氯苯那敏强10倍。其作用特点不仅是强效与长效,尚具有显著的止痒
尚无12岁以下儿童用药方面的资料。不能掰开服用。
盐酸曲普利定
克敏
刻免
吡咯吡胺
苯丙烯啶
2.5mg/胶囊
属哌啶类。有强效、长效、低毒和无中枢抑制副作用等特点。
用于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皮炎、皮肤瘙痒、支气管哮喘、花粉热、食物过敏等。
6岁以上每次1/2粒,2~6岁每次1/3粒,2岁以下婴幼儿0.05mg/kg.次,Bid。
12岁以上的青少年:每5mg,每日一次。
恶心、头晕、头痛、困倦、口干、乏力、偶见嗜睡、健忘及晨起面部肢端水肿。
12岁以下用药安全性尚未确定。
盐酸非索那定
非索非那定
30mg/片
是特非那丁的羧基化代物。具有良好的抗组胺作用,但无抗-5羟色胺、抗胆碱、抗肾上腺素、镇静作用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用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驾驶员和高警觉工种者,不宜使用。服药后不得饮酒。
盐酸美可洛嗪
盐酸氯苯甲嗪
敏可静
美其敏
25mg/片
属哌嗪类。本品抗胆碱作用较强,并具有抗5—羟色胺的作用。中枢抑制作用、止吐作用和抗组胺作用均较苯海拉明强而持久。
用于预防晕动病、放射治疗等所引起的恶心、呕吐及耳性眩晕。
0.5~1.5mg/kg.d ,每日2~3次。
普力阿克丁
2mg/片
其H1受体拮抗作用较扑尔敏强,具有轻中度抗5-羟色胺作用以及抗胆碱作用。
用于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皮肤瘙痒等。
0.25mg/kg.d,每日2~3次服。
嗜睡、头晕、口干、乏力、恶心等。
青光眼患者禁用。驾驶员、高空作业者以及年老体弱者慎用。
盐酸异丙嗪
非那根
盐酸普鲁米近抗ຫໍສະໝຸດ 荨25mg/片25mg/支
头痛、嗜睡、疲乏、口干、视觉模糊、心悸、晕厥、肝功能改变、肝坏死、脱发、癫痫发作、乳房肿大、多形性红斑及全身性过敏反应。
2岁以下儿童服用其安全性及疗效目前尚未确定。在作皮试前的大约48h应停止使用本药。
盐酸西替利嗪
仙特敏
赛特赞
西可韦
斯特林
比特力
10mg/片
0.1g/10ml
属羟嗪衍生物。具有羟嗪原有的强效,长效特异性H1受体拮抗作用,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无中枢抑制作用。
50mg/支
吩噻嗪类衍生物。抗组胺、止呕、镇静催眠作用。
皮肤黏膜过敏症、过敏性鼻炎及食物、药物过敏、晕动病、恶心、呕吐;预防和治疗输液、输血反应;配合人工冬眠;镇静催眠。
0.5~1mg/kg.次,每日2~3次,口服或肌注。
困倦、思睡、口干、注意力分散,偶有胃肠道症状,高剂量时易发生锥体外系症状;少数兴奋、失眠、心悸、头痛、耳鸣、视力模糊和排尿困难。
6岁以上每次一片;2~6岁每次半片,Qd。
有嗜睡、口干、头痛、
乏力等。
2岁以下用药安全性尚未确定。有肝功能障碍、驾驶员和高警觉工种者,慎用。避免与镇静剂同服。服药后不得饮酒。
地氯雷他定
地恒赛
5mg/片
长效三环抗组胺药,无明显的抗胆碱和中枢抑制作用。
用于缓解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及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全身及局部症状。
嗜睡、口干、无力、视力模糊。
驾驶员和高警觉工种者,不宜使用。
常用的抗组胺药
类别
通用名
商品名
及别名
剂型
与规格
药理作用及适应症
用法(儿童)
副 作 用
注意事项
第
一
代H1
受
体
阻
滞
剂
盐酸曲吡那敏
去敏灵
扑敏宁
吡苄明
苄吡二胺
25mg/片
50mg/片
25mg/ml
属乙二胺类。抗组胺作用较苯海拉明略强而持久,比异丙嗪效力低,镇吐作用也较强而镇静作用弱,并有抗胆碱作用和局麻作用。
偶见头痛、头晕、乏力、口干、共济失调、轻度胃肠功能紊乱和皮疹。罕见镇静作用。失眠、肝功能失常、尿频、皮肤感觉异常、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甚至心跳骤停及猝死。
2岁以下禁用。驾驶员和高警觉工种者,不宜使用。
阿伐司丁
新敏乐
新敏灵
艾克维斯定
8mg/片
无明显抗胆碱作用而竞争性强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渗透力低。拮抗5-羟色胺和轻微抗胆碱作用。
2岁以下服用其安全性尚未清楚。
咪唑斯汀
皿治林
10mg/片
缓释片
抗组胺和抗炎症介质的双重作用。还可抑制活化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及抑制炎症细胞的趋化作用。
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花粉症)、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及荨麻疹等皮肤过敏症状。
12岁以上,10mg/次,Qd。
偶见头痛、乏力、口干、腹泻、困倦、低血压、焦虑、抑郁及白细胞计数、血糖和电解质的轻度异常。
用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划痕症、皮肤瘙痒症以及过敏性皮肤病。
12岁以上,必要时服8mg/次,每日不超过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