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共31张PPT)

56
2
65
2
m
x
m
y
7、加热15.8g高锰酸钾,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的成分是( )
A
A.K2MnO4和MnO2
B.KMnO4、K2MnO4和MnO2
C.KMnO4和MnO2
D.KMnO4和K2MnO4
思路:根据氧气的质量来求生成这么多氧气需要分解多少克高锰酸钾。要注意到15.8克
高锰酸钾有可能没有全部分解。所以15.8克这个数据在此不能直接用于计算。
316 ∶
197 ∶ 87 ∶ 32
65 2 14、有X、Y两种元素,12gX2与XY3反应生成24gC,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 + XY3 === 3C,则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 )
13g 2KClO3 ==== 2KCl + 3O2↑
X
(2)气体、液体的体积,要换算成气体、液体的质量。
65
2
5g-3.7g
X
65
2
1.3g = X
X = 0.04g
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04克
4、把23克乙醇(俗称酒精)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27克水和44克二 氧化碳,由此推断乙醇由几种元素组成?
思路:乙醇中肯定有什么元素? 为什么有? 乙醇中的C元素、H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怎么计算?
C:44克× H 27克×
65
1
2CX.铁+ 生Y2锈=以=后= 2总Z2质K量M 比原n来O铁的4=加质==量热=大 K2MnO﹢4 MnO2﹢ O2
该 A.物煤质燃中烧碳后、剩氢余元2煤素×渣的的1质质5量8量比小为于3煤︰的1 质量
32
6g A.CH4 B.C2H2 C.CH3OH D.C2H5OH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二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课件

Na2SO4 + Cu(OH)2 ↓
(溶液)
(固体)
Fe + CuSO4
(固体) (溶液)
Cu + FeSO4
(固体) (溶液)
(不注↓)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练习3:写出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讨论】在配平KClO3
→ MnO2
加热
KCl +O2时,能否将
“O2”改成“O3”?为什么?
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升空时,火箭燃料 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你有哪些方 法可以表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反 应?
①用文字表示: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②用符号表示: H2 + O2 点燃 H2O ③微观图表示:
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表示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这一 反应?
④用化学式和数字表示: 2H2+O2 点燃 2H2O
P + O2
P2O5
(2)配:将短线两边的原子数目配平
4P + 5O2
2P2O5
如何配?
(3)标:标明反应发生条件以及生成物状态“↑”或“↓”
4P + 5O2 点燃 2P2O5 何时标?怎样标?
(4)等: 将短横线改写成“
”
4P +5O2 点燃 2P2O5
(5)查: 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条件和物质 状态标注是否标了,标了是否恰当。
不能, 违背了客观事实
注意:
配平时,只能在化学式前面添化学计量数,不 改动化学式及其右下角的数字。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练习4:配平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 KMnO4
1 K2MnO4 + 1 MnO2 + 1 O2↑ 。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

计算化学反应物质的数量。
摩尔质量
2
计算元素或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3
摩尔比
代表反应物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计算方法
4
通过已知物质的数量和化学方程式得 出需要计算的物质数量。
量与质量的换算
质量
物质的数量。
摩尔质量与质量的关系
质量=物质的摩尔数 × 摩尔质量
量
化学中常用的单位,用于表示物质的数量。
摩尔质量与量的关系
物质的摩尔数=物质的量÷物质的摩尔质量
浓度计算
1
溶液
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均质稳定的
摩尔浓度
2
混合物。
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物质的数量
(摩尔数)
3
非摩尔浓度
质量浓度、体积浓度等。
计算方法
4
通过溶液总物质量或摩尔数除以溶液 总体积计算浓度。
例题分析
实际问题的解答
通过已知条件和化学方程式解答实际问题, 如化学反应的满足量比、摩尔数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 算
本次演讲将为大家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知识和本表示方法
化学式
掌握基础物质的元素组成。
反应式
描述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化 学反应过程。
平衡方程式
掌握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相对 比例关系。
原始物质与生成物质的计算
1
摩尔
应用
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我们可以通过化学方 程式计算化学反应量,控制反应过程,制定 科学合理的生产方案。
总结
•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表示方法。 • 了解原始物质与生成物质的计算方法。 • 了解摩尔质量与量的换算关系。 • 正确计算溶液浓度。 • 应用化学方程式解答实际问题。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ppt课件

2、在化学反应 4A+3B=2C中,若9克A和8克B刚好完全反应, (1)则生成C 17 克 (2)各物质的质量比是 9 : 8 : 17 ; (3)当有18g的A参加反应,生成 34g 的C.
➢ 能推算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H:1 C:12 O:16
3、已知甲烷(CH4)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甲烷燃烧的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C. m的值为2 D. 每生成11g的乙,同时会生成9g的丙
2、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5g,加热使它们完全反 应,结果发现试管内固体质量比原来减少了4.8g。问:充分反应 后,试管内含有哪些固体物质,其质量分别是多少克?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 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_N__H__3+___5_O_2_=_=__=_=_=_4__N_O__+__6_H__2_O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C__、__D___(填序号)。
4、取铜镁合金20g放入烧杯中,将280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
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回答:
次序
1
2
3
4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70
70
70
70
1.8
固体减少质量/g
1.8
301%.8
m
0.6
10.5%
(1)上表中,m的数值是
.
(4)第 1 组实验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M___g_S_O__4__,溶质质量分数为?
九年级化学上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PPT课件

练习二:(1) .加热分解12.25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 克的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2) .制取4.8克氧气,需要氯酸钾多少克?
(1) [解]:设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MnO2 2 K C l O 3 ====== 2KCl +3O2 △ 245 149 96
↑
12.25克 245 12.25克 ------- = ------X 96
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点燃
1、镁的燃烧
2Mg+O2 △
2MgO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3、电解水
2H2O
通电
2H2↑+O2↑
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要涉及量的计算, 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可以从量的方面研 究物质的变化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有哪些?(以电解水的反应为例)
通电
2H2O 36
2H2↑+O2↑ 4 32
1、表示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2、表示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
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通电 2H2O
36 若 若 36克 (18)克 :
2H2↑ + O2↑
4 : 32
: ( 4)克 :(32)克 : ( 2 )克 : 16 克
这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 比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据化学方程 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 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思路: 乙醇中肯定有什么元素? 为什么有?
乙醇中的C元素、H元素的质量是多少?怎么求? 12 C ×100% = 44克× 44 = 12克 C: 44克× CO2 2 2H ×100% = 27克× 18 =3克 H:27克× H2O 因为乙醇23克>12克+3克,所以乙醇中还有氧元素 氧元素质量为: 23克 -(12克+3克) =8克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第11页
例4: 将6克镁分别与不同质量氧气反应,试计算生成氧化镁 质量。
• 氧气质量(克) • 生成氧化镁质量(克)
第一次
2
5
第二次
4
10
第三次
8
10
第四次
12
10
点燃
2Mg + O2 === 2MgO
: 32 : 80
66gg 4281gg2g 8g
第12页
练习 A.B反应生成C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96
31பைடு நூலகம்6g
3g
由此可见,高锰酸钾没有都参与反应, 剩余固体成份是: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
第15页
(五)相关物质差量计算 计算依据
a c ac b d bd
第16页
例题5
将干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40克加热至质量不 再减少为止,冷却后测得剩余物质量为30.4克, 求: (1)生成氧气质量是多少? (2)原有混合物中二氧化锰质量是多少克?
Zn+2HCl ==== ZnCl2+ H2 ↑
65
2
5.2g
x
65 : 5.2g= 2 : x x=0.16g 答: 能够生成氢气0.16g。
第10页
(四)涉及一些物质过量化学方程式计算 一些反应物在反应后有剩余, 我们说这些物质 在反应中过量, 由于它们没有都参与反应, 因此 计算时, 不能用此物质进行求算。
第26页
第21页
办法三:设参与CuO量为x
CuO + H2====Cu + H2O
80
64
x
ᅀm 16 0.92g-0.76g
80
16
x 0.8g
例4: 将6克镁分别与不同质量氧气反应,试计算生成氧化镁 质量。
• 氧气质量(克) • 生成氧化镁质量(克)
第一次
2
5
第二次
4
10
第三次
8
10
第四次
12
10
点燃
2Mg + O2 === 2MgO
: 32 : 80
66gg 4281gg2g 8g
第12页
练习 A.B反应生成C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96
31பைடு நூலகம்6g
3g
由此可见,高锰酸钾没有都参与反应, 剩余固体成份是: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
第15页
(五)相关物质差量计算 计算依据
a c ac b d bd
第16页
例题5
将干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40克加热至质量不 再减少为止,冷却后测得剩余物质量为30.4克, 求: (1)生成氧气质量是多少? (2)原有混合物中二氧化锰质量是多少克?
Zn+2HCl ==== ZnCl2+ H2 ↑
65
2
5.2g
x
65 : 5.2g= 2 : x x=0.16g 答: 能够生成氢气0.16g。
第10页
(四)涉及一些物质过量化学方程式计算 一些反应物在反应后有剩余, 我们说这些物质 在反应中过量, 由于它们没有都参与反应, 因此 计算时, 不能用此物质进行求算。
第26页
第21页
办法三:设参与CuO量为x
CuO + H2====Cu + H2O
80
64
x
ᅀm 16 0.92g-0.76g
80
16
x 0.8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ppt

01
02
03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05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状态和计量单位不同
在化学方程式中,不同物质可能有不同的状态(如气态、液态、固态)和计量单位(如质量、摩尔数、浓度),这给计算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
面临的挑战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可能不是简单的1:1关系,而是需要使用其他数学模型进行描述,这增加了计算的难度。
写出化学式
配平化学方程式
写出化学方程式
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在化学方程式中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通常未知量是要求解的。
列出比例关系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比例关系,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比例式。
列出比例关系
利用比例关系计算
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比例关系,利用已知量计算未知量。
检查结果是否合理
检查计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如数值是否合理、单位是否正确等。
计算未知量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实例
04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计算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含量。
计算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含量
假设我们有一个混合物,其中包含了A和B两种物质,已知A和B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mA+bB=cC+dD和eA+fB=gC+hD。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混合物中A和B的含量。
通过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得到混合物中A和B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C和D的质量之和。因此,可以通过已知的C和D的质量,以及化学方程式中对应的系数,来计算出A和B的质量。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计算方法
计算化学反应的速率
要点三
总结词
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计算。
02
03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05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状态和计量单位不同
在化学方程式中,不同物质可能有不同的状态(如气态、液态、固态)和计量单位(如质量、摩尔数、浓度),这给计算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
面临的挑战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可能不是简单的1:1关系,而是需要使用其他数学模型进行描述,这增加了计算的难度。
写出化学式
配平化学方程式
写出化学方程式
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在化学方程式中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通常未知量是要求解的。
列出比例关系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比例关系,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比例式。
列出比例关系
利用比例关系计算
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比例关系,利用已知量计算未知量。
检查结果是否合理
检查计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如数值是否合理、单位是否正确等。
计算未知量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实例
04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计算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含量。
计算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含量
假设我们有一个混合物,其中包含了A和B两种物质,已知A和B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mA+bB=cC+dD和eA+fB=gC+hD。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混合物中A和B的含量。
通过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得到混合物中A和B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C和D的质量之和。因此,可以通过已知的C和D的质量,以及化学方程式中对应的系数,来计算出A和B的质量。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计算方法
计算化学反应的速率
要点三
总结词
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计算。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及计算全解精选演示课件.ppt

• 例2. 配平:
• 解析:方程式中只有水中的氧原子数为奇数, 先把的系数配成2。再根据氢原子数确定的系数 为2,最后确定的系数为1。
• 配平结果为
.
• ㈢定一法
• 适用条件:如大多数碳氢化合物或含碳氢氧的化 合物与氧气的反应,以及某些分解反应。
• 例3. 配平:
• 解析:先设定的系数为1,再确定CO2的系数为2, H2O的系数为3。方程式右边氧原子总数为7,中 有一个氧原子,可确定O2的系数为3。
2.相等质量的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已知反应的化学
方气程的式质为量: 是Fe+2HC(l=FeCl)2+BH2↑, Zn+2HCl=ZnCl2+H2↑。则生成氢
A.相等 B.铁大于锌
思路: Fe+2HCl = FeCl2+H2↑
56
2
m
x
C.铁小于锌 D.无法比较
Zn+2HCl = ZnCl2+H2↑
.
1
.
•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 ㈠最小公倍数法
• 适用条件:所配原子在方程式左右各只出现一次。 • 例1. 配平:
• 解析:先根据两边氧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 可确定的系数为3,的系数为4。进一步确定铝的 系数为8,铁的系数为9。
• 结果得
.
• ㈡奇数配偶法
• 适用条件:方程式中所配元素的原子个数的奇 数只出现一次。
B.9g 氢气和9g 氧气反应能生成18g 水
C.1g 氢气和8g 氧气反应能生成9g 水
D.8g 氢气和1g 氧气反应能生成9g 水
思路:
点燃
2H2 + O2 ==== 2H2O
• 解析:方程式中只有水中的氧原子数为奇数, 先把的系数配成2。再根据氢原子数确定的系数 为2,最后确定的系数为1。
• 配平结果为
.
• ㈢定一法
• 适用条件:如大多数碳氢化合物或含碳氢氧的化 合物与氧气的反应,以及某些分解反应。
• 例3. 配平:
• 解析:先设定的系数为1,再确定CO2的系数为2, H2O的系数为3。方程式右边氧原子总数为7,中 有一个氧原子,可确定O2的系数为3。
2.相等质量的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已知反应的化学
方气程的式质为量: 是Fe+2HC(l=FeCl)2+BH2↑, Zn+2HCl=ZnCl2+H2↑。则生成氢
A.相等 B.铁大于锌
思路: Fe+2HCl = FeCl2+H2↑
56
2
m
x
C.铁小于锌 D.无法比较
Zn+2HCl = ZnCl2+H2↑
.
1
.
•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 ㈠最小公倍数法
• 适用条件:所配原子在方程式左右各只出现一次。 • 例1. 配平:
• 解析:先根据两边氧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 可确定的系数为3,的系数为4。进一步确定铝的 系数为8,铁的系数为9。
• 结果得
.
• ㈡奇数配偶法
• 适用条件:方程式中所配元素的原子个数的奇 数只出现一次。
B.9g 氢气和9g 氧气反应能生成18g 水
C.1g 氢气和8g 氧气反应能生成9g 水
D.8g 氢气和1g 氧气反应能生成9g 水
思路:
点燃
2H2 + O2 ==== 2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H 2) = (H 2)
n(O 2 )
(O 2 )
说明H2与O2恰好完全反应
n(H 2) n(O 2 )
>
(H 2) (O 2 )
说明H2过量,O2不足
练习: (1) 2.0g H2与32g O2混合点燃,充分 反应生成H2O的质量为多少克?
(2)2.24g铁屑与30mL 2mol/L盐酸反应 后,溶液中FeCl2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例5:含FeS280%的硫铁矿,煅烧是损 失5%的硫,由SO2氧化成SO3时损失了 20%,求制1吨98%的硫酸需要这样的 硫铁矿多少吨?
解:
FeS2 ~ 2SO2 ~
2H2SO4
120
128
2×98
128 m(FeS2) m(FeS2) ×120 × (1-20%)
纯SO2的质量 SO2的利用率
×100%
=
m( Fe2O3 ) 5
×100%
本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m(Fe2O3)与 已知条件中沉淀的质量关系。
Fe2O3 + 3CO === 2Fe + 3CO2 CO2 + Ca(OH)2 === CaCO3↓ + H2O CO2是中介物质,将Fe2O3与CaCO3联 系起来。 即: Fe2O3 ~ 3CO2~3CaCO3
练习: 1.已知16g H2与足量的O2完全反应,求 生成多少克水? 2.已知8mol H2与足量的O2完全反应, 求生成多少克水? 3.已知标况下179.2L的 H2与足量的O2完 全反应,求生成多少克水?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量”方面的含义
点燃
2H2 + O2 === 2H2O
计量数( ) 2
(3)3.78g Na2SO3 固体加入到200mL 的稀H2SO4中完全反应,产生标准状况 下的SO2气体448mL,求稀H2SO4的物质 的量浓度
(4)标况下H2、O2混合气体共100mL, 点燃后恢复原状况,剩余气体10ml,则 原混合气体中H2、O2的体积分别为多少 毫升?
(5)标况下NO2和NH3的混合气体共 20mL,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 到标况下(6NO2+ 8NH3=7N2+12H2O) 测得气体为6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 和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m(FeS2)×S%×5%=m(FeS2)×5%×S%
S元素的 总质量
S元素的 损失率
FeS2的 损失率 损失的FeS2中 S元素的质量
(3) 元素的损失率(利用率、转化率) =该化合物的损失率(利用率、转化率)
由此可得 解: FeS2
120
~
2H2SO4
2×98
2.5t×85%×(1-5%) x×98%
m(H2O) = n·M = 8mol × 18g/mol = 144g
2.判断过量的方法 (1)设未知数法 (2)比例法
2H2 + O2 ==== 2H2O 21
8mol 6mol
n(H 2) < (H 2) n(O 2 ) (O 2 )
∴O2过量,H2不足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二、多步反应的计算 例3:用CO还原5.0g某赤铁矿(主要成 分为Fe2O3,杂质不参加反应)样品, 生成的CO2通过足量的石灰水,得沉淀 6.8g ,求赤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
本题关键:简化多步反应的计算,如何
寻找最初反应物与最终生成物之间的关
系式
Fe2O3%=
m(Fe2O3 ) m(赤铁矿)
2.元素守恒方法寻找关系式 例: 煅烧2.5吨FeS2,问可制得H2SO4多少 吨? S元素守恒:FeS2 ~ 2H2SO4
练习1:用34t NH3 完全反应,可制得多 少吨硝酸?
练习2:某工厂每天要烧掉硫16t,则每 天可生产硫酸多少吨?
练习3: 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 体经分析测知含水2.8%、K2CO337.3%, 取样品投入25mL 2mol/L的盐酸中,用 1.07mol/L的KOH溶液30.8mL恰好中性, 问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多少克固体?
例4. 煅烧2.5t 含85%FeS2的黄铁矿石 (杂质不反应)时,FeS2中的S有5.0% 损失而混入炉渣中,计算可制得98% 硫转化率)
=
实际利用(或转化)料 原量 实际投入原料量 ×
100%
(2)产物产率
产品实际产量 = 产品理论产量 × 100%
1
2
物质的量(n)2mol 1mol 2mol
质量(m) 2mol×2g/mol 1mol×32g/mol 2mol×18g/mol
4g
32g
36g
体积(V) 2mol×22.4L/mol 1mol×22.4L/mol 44.8L 22.4L
小结: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一般将已知 条件中物质的质量或体积转化为物质的 量,以简化计算;
Fe2O3 ~ 3CaCO3
1.方程式叠加的方法寻找关系式
练习1:煅烧2.5吨FeS2,问可制得H2SO4 多少吨?
4FeS2 + 11O2 === 2Fe2O3 + 88SSOO22 2SO2 + O2 ==== 2SO3 SO3 + H2O === H2SO4 FeS2 ~ 2H2SO4
练习2:用34t NH3 完全反应,可制得多 少吨硝酸?
128 m(FeS2) × 120 ×(1-20%)
128 = m(FeS2) ×(1-20%) × 120
FeS2的利用率 利用的FeS2生成的SO2的质量
(4)已知中间产物的损耗量(或转化率 利用率)都可归为起始原料的损耗量 (或转换率、利用率)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注意上下单 位要统一,左右单位要对应。
一、有一种反应物过量的计算 例1:8mol H2与6mol O2充分反应,求 生成水的质量?
本题关键:选择哪种物质的物理量为 已知条件进行计算,求生成水的质量。
1.过量计算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过量判断 2H2 + O2 ==== 2H2O 21 8mol n(O2)
n(O2) = 4mol
∵ 4mol < 6mol ∴O2过量
或 2H2 + O2 ==== 2H2O 21
n(H2) 6mol
n(H2) = 12mol
∵ 12mol > 8mol
∴H2不足,O2过量
第二步:按不足量计算
2H2 + O2 ==== 2H2O
2
2
8mol
n(H2O)
n(H2O) = 8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