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2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习题_课时2两位数乘两位数ppt(不进位)人教版(9张)精品课件

三年级下册数学习题_课时2两位数乘两位数ppt(不进位)人教版(9张)精品课件
1小2刚×家3与1学=校的3距7离2:(个5)5×11 =605(米)
516米<605米,小刚家离学校远
3五×、32小的刚积在是做三两位位数数,乘方两框位里数可的以计填算的题数时有,(把第)二个个。乘数23个位上的3看成了1,结果比正确的积少了46。
( 2 1例3如×1:2林=1林56家( 一元年)共交电话费多少元? )林林家一年共交电费多少元?
七、 1. 14×21=294( 棵 )
2.下面是林林家平均每月部分开支费用表。
项目
水费
电费
( 2 )林林家一年共交电费多少元?
支出/元 小例丽如家 :林与林学家校一的年距共离交:电4话3×费1多2=少51元6(? 米)
33××321的=积是三位13数×,32方= 框里可4以3×填12的=数有( 14)×个22。=
×
×
三、用竖式计算。 33×21= 693 13×32=416
43×12=516
14×22=308
四、小明每天坚持写12个毛笔字,他7月份一共能写多少个毛笔字? 12×31 = 372(个)
五、小刚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时,把第二个乘数23个位
上的3看成了1,结果比正确的积少了46。正时1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 2 )林林家一年共交电费多少元?
4
六、谁家离学校远?相差多少米?
小丽家与学校的距离: 43×12=516(米) 小刚家与学校的距离:55×11 =605(米) 516米<605米,小刚家离学校远 605-516=89(米),相差 89米
13
43
4230×12=516( 元C.)
( 1 )林林家一年共交水费多少元? 小33丽×2家1=与学校的1距3×离32:= 43×12=4531×61(2=米) 14×22=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63例1(不进位)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秒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1、小朋友们,今天和大家一起去新华书店逛逛(出示新华书店门口图片)2、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一个热身练习,口算:13+3=11+2=21+2=13+30=11+40=21+30=390+39=440+22=630+42=学生练习纸上完成,利用课件集体校对3、看来大家都作了充分的准备,让我们一起进入书店吧。

(出示书店一角)二、探索新知(在课件播放的同时,出示小红买书的情景)1、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观察得出:小红买《上下五千年》,一套书有12本,每本24元)谁知道小红在为什么问题而苦苦思索着呢?(课件“?”)生答:一共要付多少钱?”(课件出示对话框)2、谁会列出算式?(生列式:24+12=)3、揭题:从这个算式中谁知道我们将学习什么新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4、估算:师:现在有这样的四个答案(课件出示)A:274元B:72元,C:258元,D:288元,你觉得哪个答案肯定是错误的?为什么?(生说着各种理由,A:从积的个位考虑;B:从积的位数考虑;C、D无法确定)师:C、D无法确定该怎么办呢?那我们就一起来试着算一算吧!5、独立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学困生,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和同桌之间或者前后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6、全班交流、展示方法学情预设:方法1:12分成10和2,24+10=240,24+2=48,240+48=288方法2:24分成4+6,4+12=48,6+48=288方法3:12拆成2+6,24+2+6=288。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中中国国少少儿儿百科 全百书科》全书》
1.每套书14本。 买2套一共多少本? 2.买10套一共多少本?
14×2= 28(本) 14×10=140(本)
请交流一下算法。
每 套 书 有 14 本 , 王 老 师 买 了 12 套 。 一 共买了多少本?
14×12
与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是一道 怎样的算式?
第4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2
笔算乘法
第1课时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
人教版三年级下
口算
20×30= 600 10×30= 300
30 × 40= 1200 50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4000
50 × 20= 1000 40× 120= 4800
160×30= 4800 40×40= 1600
新华书店
1.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5、6、7题。 完成《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21 × 13
63 21 27 3
24 × 12
48 24 28 8
1. 笔算下列各题。
11 × 14
44 11 15 4
22 ×1 3
66 22 28 6
2. 列竖式计算。
33×33= 1089 33
× 33 99
99 108 9
11×26= 286 11
× 26 66
22 28 6
12×12= 144 12
独立笔算
14×2= 28
14 ×2
28
231×3= 693
2 31 ×6 3
93
说说笔算方法。
快到“六一”儿童节了,今年我们班要表彰
14名优秀少先队员,老师准备每人买一支
价值12元的钢笔作为奖品,一共需要多少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1. 教具:计算器、算盘、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可以拆分为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再将结果相加。

3. 讲解:教师通过课件,详细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步骤。

强调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如对位、进位等。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理解。

2. 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用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解决。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有一个细节需要特别关注,那就是探究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这个环节对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原理。

2. 学生能运用笔算方法准确完成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

3. 学生能通过具体的计算例子,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规律。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际操作,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多次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为今天的课程做铺垫。

2. 新课导入(10分钟)- 教师详细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原理,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乘法的过程。

- 教师演示笔算方法,强调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3. 实践操作(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 学生通过多次练习,逐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规律,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将乘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导入法: 通过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入新的课程内容。

- 讲解法: 详细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原理和笔算方法。

- 合作学习: 学生分组进行计算练习,培养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实践操作: 学生通过多次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 总结法: 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规律。

教学评价-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程度。

- 练习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评估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 总结与拓展: 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规律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以及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教学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和掌握笔算的算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是下一课时进位乘的基础,因此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我根据知识的前后联系,从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导入开始,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作好准备,让学生尝试把旧知迁移到新知中。

教学中把情境图、口算算式和竖式计算三者结合起来,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算理,掌握算法。

先让学生分析情境图,根据情境图运用已有的知识口算。

在多种算法中教师作归纳,提出根据图片可以把12盒分为2盒和10盒,和同学们共同列算式计算。

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以用竖式计算,同学也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在交流用分析错误的书写方法,掌握正确的书写。

将竖式计算和口算作比较,将口算和竖式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但是过高估计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过程的掌握,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乘积时,数位乘错顺序。

正确的的笔算顺序是用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两位数个位和十位,再用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

出错的同学大多是用第一个两位数的个位去乘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再用第一个两位数的十位去乘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有时看他的最终结果是正确的,但是里面的过程却是错误的。

新课结束后安排了多种题型的练习,基础的计算题帮助学生巩固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掌握,提高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同时明白验算的重要性,自觉养成验算的习惯。

同时改错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笔算时容易犯的错误,知道笔算时的注意点,争取能做到不犯这些错误。

最后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3篇)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3篇)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3篇)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精选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教科书第46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景里理解并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拟正确娴熟地计算。

2、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与他人沟通,享受独立思索后发表自己见解的欢乐,获得胜利的体验。

3、能应用学问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意识。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亲密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把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乘的挨次和其次局部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指名说得数并说出怎样口算的)115= 1105= 11050=3020= 30200= 30020=2、笔算:244= 392=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

十位,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揭题示标学习目标:会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探究新知1、出示课本46页例1的情境图(1)学生观看: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2)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该怎么列式呢?(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该怎样计算呢?2、我们一起来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仔细看课本46页例1,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过程。

思索: 1、笔算1412时,先用其次个因数()位上的()去乘14,得数的末位和()位对齐。

2、再用()位上的()去乘14,得数的末位和()位对齐。

3、最终把()和()加起来。

(5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3、让学生依据自学指导自学,独立自考,尝试解决。

4、小组汇报,边板书边讲解师生共同分析14乘12的笔算方法1 41 22 8 。

142 的积1 4 0 1410的积1 6 8 1412的积说明:在把两个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便利,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问题。

我们要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即两个两位数相乘的结果仍然是一个两位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如何计算以及如何避免进位。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进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大家出一个例子:小明有2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量是小明的3倍,请问小红有多少个苹果?2. 例题讲解我们需要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计算问题,即23乘以3。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如何避免进位。

我会一步一步地给大家讲解,将3写在23的下面,然后从个位数开始相乘,得到3乘以3等于9,写在个位上,然后是3乘以2等于6,写在十位上。

我们将这两个结果相加,得到69。

所以,小红有69个苹果。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大家出一道类似的题目,让大家自己动手计算:小华有45个橙子,他的朋友小丽的橙子数量是小华的两倍,请问小丽有多少个橙子?4. 讲解答案大家计算出来了吗?答案是90个橙子。

我们同样可以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计算问题,即45乘以2。

我们将2写在45的下面,然后从个位数开始相乘,得到2乘以5等于10,这里我们需要注意,10是一个两位数,所以我们要将1写在十位上,0写在个位上。

然后是2乘以4等于8,写在十位上。

我们将这两个结果相加,得到90。

所以,小丽有90个橙子。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45 x 2 =4 (45的十位数乘以2)+9 (45的个位数乘以2)_______90 (结果)七、作业设计(1) 12 x 3 =(2) 35 x 4 =答案:(1) 12 x 3 = 36(2) 35 x 4 = 140小王有26本故事书,他的朋友小李的故事书数量是小王的两倍,请问小李有多少本故事书?答案:小李有52本故事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项目
内容
1.口算。
12×3=42×2=15×4=
12×30=42×20=15×40=
2.列竖式计算。
23×756×416×8
3.读教材第46页例1。
一套书有14本,买了12套,求一共多少本,就是求12个14是多少,列式为14×12。计算时可以先计算10个14是(),再计算2个14是(),最后把结果相加;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2乘14得28,然后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乘14得14个十即140,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14×12=()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参考答案:
1.368460360840600
2.161224128
3.14028168140281681681410
4.相同数位 个 相加
5.429961759528492672
6.12×12=144(只)
小刚这样算:小红这样算:
14×10=140
14×2=28□+来自=□4.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把()对齐,从()位乘起,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
5.列竖式计算。
39×1131×3123×33
22×2412×4121×32
6.三(1)班同学要用千纸鹤来布置教室,每串12只,需要用12串。一共需要折多少只千纸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