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课件-经行口糜(月经前后诸证)

合集下载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 ppt课件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  ppt课件
PPT课件
11




三、诊断要点 1、排除生理性停经→早孕 2、了解第二性征 3、有无全身性疾病 4、是否服用药物 四、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月经特点、来势,有无腹痛。 2、治疗原则: 虚者补而通之 通经 实者泻而通之
PPT课件
12



3、分型论治:
肝肾不足→补肾养肝调经 归肾丸 气血虚弱→补气养血调经 人参养荣汤 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 加减一阴煎 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血府逐瘀汤 痰湿阻滞→豁痰除湿,调气活血通经→苍附导痰丸
月经病
中医妇科学
1
PPT课件
月经病概论



概念: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发生异 常或伴月经周期出现的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素体正气不足 再感外邪 病因病机 七情所伤 多产房劳 大病久病 诊 断:根据周期、经期及量、色、质判断。
PPT课件
2
月经病概论

辨证:根据期、量、色、质结合腹痛情况 治则: 调气血 1、调经以治本 补肾 扶脾 疏肝 2、分清先病后病 3、周期性用药 4、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5、结合年龄重视不同脏腑
24
PPT课件
5
月经先期

气虚: 补气摄血调经
补中盖气汤

血热
阳盛血热 清热凉血调经 清经散 肝郁血热 舒肝清热调经 丹栀逍遥散 虚热 养阴清热调经 两地汤
6
PP周期基本正常,月经总量明显 少于正常或行经时间缩短不足两天,量亦 减少者。 二、病因病机
血虚 虚 肾虚 血瘀 实 痰湿
9
PPT课件
经期延长



概念:行经时间延长7天以上,周期基本正常。 病因病机: 实:气滞血瘀,瘀血内阻 冲任不固 虚:阴虚内热,虚热内扰 诊断:与漏下,赤带鉴别 辨证论治: 血瘀 桃红四物汤+失笑散 止血固冲任 阴虚血热 两地汤+二至丸

中医妇科学课件-经行情志异常(月经前后诸证)

中医妇科学课件-经行情志异常(月经前后诸证)

试述经行情志异常的病因病机。临证如何辨证论治?
谢谢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调经。 方药: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逍遥散:柴胡白术当归白芍茯苓甘草薄荷煨姜
逍遥散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薄荷助柴胡疏达之 力;当归、白芍养血调经;白术、茯苓、甘草和中健脾;煨姜温胃行 气。全方疏肝理气解郁。
若肝郁化火,见心烦易怒,狂躁不安,月经量多,色红,经期提前者, 加牡丹皮、栀子,或用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以清肝泄热。
素性抑郁寡欢,每因小事而执拗不解。于两年前逐渐发现神情呆滞,语多 怪诞,或怒目瞠视,或自怒自责,或多言兴奋,或向隅独泣。诸般表现多 在经前数天开始发作,经后始渐趋平静,一如常时。曾在某医院住院治疗, 诊为周期性精神病,经用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彰而自行出院。询之素日 抑郁寡欢,痰多口黏,不食不寐,惕然易惊,胸闷呕恶。月经周期尚准, 经量或多或少,色鲜无块,每次行经4〜5天。视苔白腻,舌边尖红,切脉 沉弦略滑。
(二)治疗原则
治疗需结合本病证型,因于肝郁者,治当养血疏肝;因于痰火者,治 当清热涤痰。
(三)分型论治
1.肝气郁结证
主要证候:经前、经期精神抑郁不乐,情绪不宁,烦躁易怒,甚至怒而发 狂,经后逐渐减轻或复如常人;胸闷胁胀,不思饮食;苔薄腻,脉弦细。
证候分析:情志抑郁,肝失条达,经前冲气偏盛,肝气夹冲气上逆,扰乱 心神,致情志异常,而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烦躁易怒,甚至怒而发狂, 经后冲气渐平,逆火随血去而减,故经净复如常人。肝郁气滞,故胸闷胁 胀;肝气犯脾,故不思饮食。苔薄腻,脉弦细,为肝郁之征。
【诊断】
1.病史平素有情志不舒史。 2.症状经行期间或经行前后,出现情志变化,表现为烦躁易怒,悲伤
啼哭,或情志抑郁,喃喃自语,甚或狂躁不安,经净后情志恢复正常, 伴随月经周期而反复发作。 3.检查 (1)妇科检查无异常改变。 (2)辅助检查可见血清泌乳素升高,雌激素/孕激素比值升高。

月经前后诸症---中医妇科学

月经前后诸症---中医妇科学
➢ 孕酮不足:PMS常发生在有排卵的周期,黄体期孕 酮不足可导致PMS。
➢ 孕酮不足以致雌激素相对过多,而产生电解质平衡 失调,细胞外液增加,出现头痛、水肿、烦燥、乳 胀等。
➢ 肝病患者雌激素代谢受影响,易致经前期综合征。
2、神经调节失常
➢ β一内啡肽(β一EP)的影响: ➢ 正常月经周期β一EP从排卵前开始升高,持续至下
1、阴 道 细 胞 学 检 查 2、宫 颈 粘 液 检 查 3、内 分 泌 检 查 4、基 础 体 温 测 定 5、其 它 检 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浆蛋白,
血浆葡萄糖,胰岛素的测定主要是排除全身性疾 病或低血糖。
五、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心、肾疾病引起的水肿、营养缺乏性水肿 相鉴别;
有乳房结节者应与乳腺病相鉴别; 精神症状严重者应与精神障碍性疾病、神经官能症
治法:清胃泄热。 方药:凉膈散《和剂局方》。 大黄 朴硝 甘草 栀子 薄荷叶 黄芩 连翘 竹叶
病案分析
张某,女26岁,未婚。2008年10月20日初诊。 主诉:经来乳房胀痛、烦躁3年。 现病史:患者近3年来每值经来双乳胀痛,心烦易怒, 思想纷纭,失眠多梦。曾服药治疗,但效果不佳。近 来症状加重,发展至经期情绪失控,常与人吵,但经 后又如常人。未次月经9月25日,现双乳胀痛,下腹隐 痛,眠差,二便尚调,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有力。 平素月经正常,无特殊病史。
2、经行头痛
特点:头痛伴随月经周期而作,部位不固定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是气血为病
阴虚阳亢 血虚 瘀血阻滞
辨证论治
辨虚实:根据疼痛时间、性质、部位 治疗大法:调理气血
(1)阴虚阳亢
主证:经行头痛,或巅顶痛,头晕目眩,烦躁易 怒,口苦咽干,手足心热,经行不畅,色红质稠。 舌红苔少,脉细数。

中医妇科学:月经前后诸证

中医妇科学:月经前后诸证

中医妇科学:月经前后诸证月经期前后诸证经前或经期周期性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如头晕、头痛、发热、身痛等,经期过不治疗症状可消失。

病名证型主证治则方经行发热肝肾阴虚经后或经期、量少、色鲜红、质稠;午后发热、五心烦热、两颧红赤、口燥咽干、舌红苔少、脉细数。

滋阴肝肾育阴清热蒿芩地丹四物汤血气虚弱经后或经期发热、量多、色淡、质稀、热势不扬,动则自汗出。

神疲肢软,少气懒言,舌淡苔白润,脉虚缓。

补益气血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血瘀经前或经期、乍寒乍热、量多、色紫黯、质稠夹块、小腹疼痛拒按、块下则痛减、舌质紫黯边有瘀斑、脉沈弦数。

化瘀清热血府逐瘀汤加丹皮经行头痛血虚经后或经期头痛、量少色淡、质稀、面色晃白、神疲肢倦、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小腹空坠、面唇舌爪甲淡白、舌淡苔薄、脉细弱。

益气养血八珍汤加曼荆子、首乌肝火经行头痛或颠顶掣痛、量多、色鲜红、质稠、头晕目眩、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清热平肝熄风羚角钩藤汤血瘀经前、经期头痛、色紫黯、质稠夹块、小腹疼痛拒按、块下则痛减、舌质紫黯边有瘀斑、脉细涩或弦涩。

化瘀通络通窍活血汤经行眩晕气血虚弱经后或经期头晕目眩、量少、色淡、质稀、小腹绵绵作痛、神疲肢倦、心悸怔忡、舌淡苔薄、脉细弱。

益气养血调经止晕补中益气汤加熟地、首乌、阴虚阳亢经前或经期头晕目眩、量少、色鲜红、质稠、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潜阳熄风止晕杞菊地黄丸加钩藤、石决明痰湿上扰经前或经期头痛眩晕、量少、色淡、胸闷呕恶、头晕心悸、口腻纳呆、带下量多质稠如痰状、大便不爽、舌胖苔厚腻、脉弦滑。

燥湿化痰熄风止晕半夏白朮天麻汤经行身痛血虚经后或经期身体酸痛或麻木、量少、色淡、质稀、神疲肢倦、心悸气短、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养血益气柔筋止痛当归补血汤血瘀经迟、经期腰膝肢体关节疼痛、色紫黯、质活血通络散寒趁痛散稠夹块、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边有瘀斑、苔薄白、脉沈紧。

止痛经行泄泻脾虚经前或经期泄泻、量多、色淡、质稀、脘腹胀满、神疲肢倦、面浮肢肿、带下量多、舌淡苔薄、脉濡缓。

月经前后诸症PPT课件

月经前后诸症PPT课件
15
2 肝肾亏虚
主症:经行或经后出现两乳作胀作痛,乳房按之 柔软无块。月经量少,色淡。腰膝酸软,两目干 涩,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质红,舌苔薄或少, 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肝,理气通络。 方药:一贯煎《柳州医话》加鸡内金、麦芽。 生地 沙参 麦冬 当归 枸杞子 川楝子
16
二 经行泄泻
定义
每值行经前后或经期,大便溏薄,甚或水泻,日解数 次,经净即止者,称为“经行泄泻”,或称“经来泄 泻” 。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理肠
方药:痛泻要方《丹溪心法》加柴胡、木香。
白芍 白术 陈皮 防风
若乳房胀痛加麦芽、王不留行
兼痛经加香附、延胡、乌药。
兼月经不调加当归、香附、山药。
23
三 经行头痛
定义 每遇经期或行经前 后,出现以头痛为主
要症状,经后辄止者,称为经行头痛
中医治法:以调肝、脾、肾及冲任、气血为主,尤以调肝 为要。
治疗分两步:经前、经期针对主证治其标。平时辨证求因 治其本。
西医治疗:心理疗法、调整生活状态
药物治疗(抗焦虑药、抗忧郁症药、螺内酯、B6、 抑制排卵)
对症处理
9
一 经行乳房胀痛
定义 每于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经后,出
现乳房作胀, 或乳头胀痒疼痛,甚至不 能触衣者,称为“经行乳房胀痛”。 特点 乳房胀痛随月经周期而发。
13
1 肝气郁结
主症:经前乳房胀痒作痛,或乳头痒痛,甚至 不能触衣者,胸闷肋胀,精神抑郁,善叹息。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舒肝理气,和胃通络 方药: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加麦芽、青皮、鸡内金 柴胡 枳壳 芍药 川芎 香附 陈皮
14
加减
加薄荷、苏梗以理气宽胸 若乳房胀硬有块,加夏枯草、王不留行、橘叶、橘核、 山慈菇以通络散结。 情绪忧郁、闷闷不乐加香附、合欢皮、婆罗子、郁金。 少腹胀痛加川楝子、元胡、乌药。 若有肝郁化热,治以疏肝清热方用丹栀逍遥散《景岳全 书》 丹皮 栀子 当归 白芍 柴胡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煨姜 薄荷 。

第五节 月经前后诸症ppt课件

第五节 月经前后诸症ppt课件

辨证论治-经行吐衄
肺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量少, 色鲜红,月经每先期、量少;头晕耳鸣, 手足心热,两颧潮红,咽干口渴。舌红, 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引血下行 方药:顺经汤(《傅青主女科》)加牛膝。 当归 熟地 沙参 白芍 茯苓 黑荆芥 丹皮

辨证论治-经行情志异常


阴虚阳亢证 主要证候:经行头痛,甚或巅顶掣痛,头晕目眩, 月经量稍多,色鲜红,烦躁易怒,口苦咽干,手 足心热。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止痛。 方药:杞菊地黄丸(《医级》)加钩藤、石决明。 熟地 山茱萸 山药 茯苓 丹皮 泽泻 枸杞子 菊 花
辨证论治-经行头痛


诊断要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症状 常见症状为:乳房胀痛、头晕、头痛、身痛、肿 胀、泄泻、口舌糜烂、吐血衄血、粉刺、情志异 常、烦躁易怒、失眠等。 躯体症状:头痛、乳房胀痛、腹部胀满、颜面肢 体浮肿、体重增加、运动协调功能减退; 精神症状:烦躁易怒、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 疲乏以及饮食、睡眠、性欲改变; 行为改变:思想不集中、工作效率低、意外事故 倾向,易有犯罪行为或自杀意图。
诊断要点
体征 每随月经周期见颜面及下肢凹陷性水肿, 体重增加,或乳房有触痛性结节,或口腔 粘膜溃疡,或见荨麻疹、痤疮。程度轻重 不一,月经干净后渐消失。 妇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诊断要点
辅助检查 激素测定、宫颈粘液检查、基础体温测定 等多示有排卵月经周期。 内外科检查无异常。如血常规、尿常规、 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血浆蛋白检查等, 可排除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眩晕、泄泻、水 肿。
病因病机

肾、肝、脾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是导致月 经前后诸症的重要机理,而素体禀赋又是 引发本病的关键因素。

月经前后诸证32ppt课件

月经前后诸证32ppt课件
经行情志异常 ·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 妇科检查 辅助检查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经行情志异常 ·鉴别诊断
热入血室 脏躁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经行泄泻 ·定义
每值行经之际,或行经前后, 出现大便者溏薄,甚或水泻,日解
数次,经净自解者 又称“经来泄泻”、“经行而
泻”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经行吐衄 ·病因病机
肝郁化火 阴虚肺燥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经行吐衄 ·诊断、鉴别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妇科检查 辅助检查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经行情志异常 ·病因病机
肝气郁结 痰火上扰

中妇课件经断前后诸证

中妇课件经断前后诸证

• 治疗法则 温肾壮阳,填精养血。
• 方药举例 右归丸(《景岳全书》)。
• 熟地 山药 山茱萸 枸杞 鹿角胶 菟丝子 杜仲 当归 肉桂 制附子
• 方歌 右归菟鹿仲附桂,熟地枸杞萸药 归。
• 趣记 枸兔鹿归附仲,药熟芋肉。
• 若肾阴阳俱虚者,证见时而畏寒恶 风,时而潮热汗出,腰酸乏力,头
晕耳鸣,五心烦热,舌淡苔薄,脉
• 绝经前期:指卵巢有活动的时期,包括自青春发育到绝 经,也就是绝经前的整个生育期。 围绝经期(更年期):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 临床特征上、内分泌学及生物学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 象(40岁左右),也就是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一直持 续到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1994年以前的妇科教科书中 “更年期”又称围绝经期。 绝经过渡期:指绝经前的一段时期,即从生育期走向绝 经的一段过渡时期,包括从临床特征上、内分泌学及生 物学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即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的 征兆)一直到最后一次月经。 绝经:卵巢激素对子宫内膜影响引起的最后一次阴道出 血的那一刻时间。现在都公认妇女自然停止行经1 年, 就是自然绝经。 绝经后期:绝经是卵巢功能的真正衰竭以致月经最后停 止。自人生中最后一次月经以后一直到生命终止这一整 个时期称为绝经后期。
放射治疗史。
二 症状
最早出现:月经紊乱,潮热,汗出和情绪改变。 • 月经紊乱:月经频发或稀发,不规则流血,闭经。 • 潮热汗出:胸-头部-颈部-面部,继而汗出热退。
此过程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发作次数无规律。 • 情绪改变:易激动,烦躁易怒,或无故悲伤啼哭,
不能自我控制。此外,尚有头晕头痛,失眠心悸, 腰酸背痛,阴道干燥,阴痒,尿频急,皮肤瘙痒 等症状。
病历
张某,女,50岁.患者月经紊乱2年, 时3个月一行,时半个月一行,现停经半 年,出现头晕耳鸣,心烦意乱,面部炽热 继而汗出,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燥咽 干,皮肤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后与转归】
本病若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若正虚体弱,病情较重者,也有部分患者治愈后容易反复发作。
【案例】
杜某,女,39岁,已婚,医院职工。1973年6月29日初诊。
患者曾足月顺产两胎。近年经前后头顶痛,口舌生疮,经后面 目虚浮,胃纳差,平素血压偏低,曾患梅尼埃病。月经周期常提 前四五天,量中等。末次月经6月24日。现经水适净,面色较黄,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医辨证:血虚肝旺,虚火上炎,兼有脾虚之征。 治法:滋肾养肝为主,佐以健脾益气。 方药:熟地黄15g,生地黄15g,女贞子15g,怀山药25g,党参15g,
太子参15g,甘草6g,生龙骨30g。3剂,每日1剂。 另:冰硼散1瓶,蜜调外涂口舌溃烂处。
应查血常规,必要时行病变局部渗出物培养及皮肤过敏实验等, 以除外其他疾病。
【鉴别诊断】
1.口糜表现为口腔糜烂,无月经周期发作特点。
2.口疮表现为口舌溃烂灼痛,无月经周期发作特点。
3.狐蟄病狐蟄病与西医学的贝赫切特综合征相似,是以虹膜睫状 体炎、滤泡性口腔溃疡、急性女阴溃疡为主要特征,非特异性皮 肤过敏反应阳性有助于诊断。本病口咽糜烂与阴部蚀烂并见,且 不具备随月经周期呈规律性发作的特点。发作时实验室检查可有 白细胞中度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等血液生化指标改变。
(三)分型论治
1.阴虚火吐证
主要证候:经期口舌糜烂,口燥咽干,月经量少,色红;五心 烦热,尿少色黄;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候分析:阴虚火旺,火热乘心,经期阴血下注,则虚火益盛, 故经期口舌糜烂;阴血不足,则月经量少,色红;阴津虚少,不 能上乘,则口燥咽干;阴虚不能敛阳,则五心烦热;内热灼津伤 液,则尿少色黄。舌红苔少,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征。
西医学口腔溃疡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
本病历代医家虽无论述,但根据其病变部位,主要表现在口、 舌。而舌为心之苗,口为胃之户,故其病机多由心、胃之火上炎 所致。其热有阴虚火旺,热乘于心者;有胃热炽盛而致者,每遇 经行阴血下注,其热益盛,随冲气上逆而发。
1.阴虚火吐素体阴虚,或欲念志火内动,或热病后耗津伤阴,值 经行则营阴愈虚,虚火内炽,热乘于心,心火上炎,遂致口糜。 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酌加麦冬、五味子。 知柏地黄汤主治阴虚火旺,精,小便短赤。方中以熟地黄、母、
黄柏、牡丹皮清肾中之伏火,佐茯苓、泽泻,导热由小便外解。 全方共奏滋养肝肾,清泻虚火之功。
若胃火伤阴者,症见经行口糜,牙龈肿痛,或牙龈出血,烦热 口渴,大便燥结,舌红苔干,脉细滑而数。治宜滋阴清胃火,方 用玉女煎(《景岳全书》:石膏熟地黄麦冬知母牛膝)。
经行口糜的辨证以热证为主,或因虚热,或因实热。阴虚火旺 者,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属胃热熏蒸者,多有口臭,舌苔黄腻。
治疗以清热为原则,具体治疗或滋阴清热,或清热泻火。平时 宜滋养肝肾,调理治本。经行口糜发作之时以清热之剂,适加活 血化瘀之品,水煎置凉后,频频含服,其效尤佳。也可局部用双 料喉风散喷涂于患处。
2.胃热熏蒸证
主要证候:经行口舌生疮,口臭,月经量多,色深红;口干喜 饮,尿黄便结;舌苔黄厚,脉滑数。
证候分析:口为胃之门户,胃热炽盛,经行冲气夹胃热逆上, 熏蒸于上,则口舌生疮,口臭,热盛迫血妄行,故月经量多,色 深红;热盛灼伤津液,则口干喜饮,尿黄便结。舌苔黄厚,脉滑 数,均为胃热炽盛之象。
治法:清胃泄热。 方药: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凉膈散:大黄朴硝甘草栀子薄荷叶黄芩连翘淡竹叶 凉膈散主治大人小儿脏腑积热,唇焦咽燥,舌肿喉闭,颌颊结
月经前后诸证:经行口糜
目 录
【病因病机】 【诊断】 【鉴别诊断】 【辩证论治】 【其他疗法及临证要点】 【预后转归及案例】
每值经前或经行之时,口舌糜烂,如期反 复发作,经后渐愈者,称为“经行口糜”。
本病历代文献中少有记载,但临床常见此 病,近年常有报道。《素问气厥论》有 “鬲肠不便,上为口糜”之论,即言大便 秘结,热气上蒸而发为口糜之病机特点。 以“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的原则进行辨 证论治,收效颇佳。
【其他疗法】
1.中药局部外用双料喉风散(含人工牛黄、珍珠、冰片、黄连、 青黛、甘草、山豆根等)喷于患部,每次适量,每日4〜5次。
2.针灸治疗治以清热泻火。体穴选太冲、公孙、内庭、内关、人 迎。耳穴选口、肾、脾、胃、心、三焦、内分泌。
【临证要点】
经行口糜以经前或经期在舌体、齿龈、颊部或口唇等部位发生 溃疡为主,严重时可因溃疡疼痛而影响进食;月经过后,溃疡自 然愈合,下次月经又再复发。患者常有劳累过度、睡眠不足,或 热性病史。实验室检查多无明显异常改变,但对口糜较重者,应 查血常规,必要时行病变局部渗出物的培养及区肤过敏实验等以 除外其他疾病。临证需与口糜、口疮、狐蜜病进行鉴别。
2.胃热熏蒸嗜食辛辣香燥或膏粱厚味,肠胃蕴热,阳明胃经与冲 脉相通,经行冲气偏盛,夹胃热上冲,熏蒸而致口糜。
【诊断】
1.病史有过劳或热性病史。 2.症状经前或经行时有口舌红肿、糜烂生疮,伴随月经周期而发
作,经后渐愈。
3.检查 (1)妇科检查无异常。 (2)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多无明显异常改变,但对口糜较重者,
硬,口舌生疮等证。方中朴硝、大黄清热泻下,连翘、竹叶、栀 子、黄芩清热解毒,甘草缓急和中,薄荷叶清疏。全方咸寒苦甘, 清热泻下,则胃热自清,口糜自愈。
若烦渴引饮者,加石斛、麦冬、天花粉以生津止渴。若脾虚湿 热内盛者,症见口舌糜烂或口唇疱疹,腕腹胀满,大便馒臭。治 宜芳香化浊,清热利湿,方用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滑石 茵陈黄芩射干石菖蒲川贝母木通霍香连翘薄荷豆蔻)。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本病以热证为主,或因虚热,或因实热。必须详辨虚实,大凡 以脉数实而大,口干喜饮,尿黄便结者,属实;脉数无力,口干 不欲饮,属虚。阴虚火旺者,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胃热熏蒸者, 多有口臭,舌苔黄腻。
(二)治疗原则
以清热为主,虚者养阴清热;实者清热泻火。 药宜用甘寒之品,使热除而无伤阴之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