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的光学性质
胶体与表面化学-胶体的光学性质

2.3 溶胶的光学性质
胶体系统的光学性质, 胶体系统的光学性质,是其高度的分散性和多相的不均匀性 特点的反映。 特点的反映。
2.3.1 光散射现象
光束通过粗分散系统,粒子直径 入射光波长 主要发生反射 入射光波长, 反射, 光束通过粗分散系统,粒子直径>入射光波长,主要发生反射,系统呈现 粗分散系统 混浊。 混浊。 光束通过胶体溶液,胶粒直径 可见光波长 主要发生散射 可见光波长, 散射, 光束通过胶体溶液,胶粒直径<可见光波长,主要发生散射,可以看见 胶体溶液 乳白色的光柱。 乳白色的光柱。 光束通过小分子溶液,溶液均匀,散射光相互干涉而完全抵消,看不见 光束通过小分子溶液,溶液均匀,散射光相互干涉而完全抵消, 小分子溶液 散射光。 散射光。
动态光散射仪
散射光强度的影响因素
散射光的强度 与入射光波长 的四次方成反 比。
不同波长光的散射强度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解释蓝天的色彩
自然界的瑞利散射
石头里的瑞利散射现象
作业: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作业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朝霞不出门
丁达尔现象的自然之美
丁达尔现象的自然之美
汽车灯光的丁达尔现象
教堂里的丁达尔现象
交通指示灯颜色选择中的科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3.3 瑞利公式
2.3.3 瑞利公式
• 1871年,Rayleigh研究了大量的光散射现象,对于粒子半 研究了大量的光散射现象, 年 研究了大量的光散射现象 的溶胶, 计算公式, 径<47nm的溶胶,导出了散射光的强度 I 计算公式,称为 的溶胶 Rayleigh公式 公式
2 24π cv n2 − n0 I= × 2 4 n + 2n2 × I0 λ 0 3 2 2
胶体的性质

f0
?
6??
3
3MV
4? N A
式中,V ——粒子比体积,即粒子密度的倒数1/? 。
因为体系中含有大量的粒子,人们常以1mol 粒子为基准, 并求出粒子或大分子的摩尔质量。
一、胶体的运动性质
其二,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 ? kT f
一、胶体的运动性质
(1)粒子速度很慢,保持层流状态;
沉降公式 适合条件
(2)粒子是刚性球,没有溶剂化作用; (3)粒子之间无相互作用;
(4)与粒子相比,液体看作是连续介质。
上述沉降公式只适用于不超过100 ? m的颗粒分散体系,接近0.1 ? m 的小颗粒,还必须考虑扩散的影响。
沉降速度与介质的粘度成反比,因此可以通过提高介质的粘度来提 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目录
一、胶体的运动性质 二、胶体的光学性质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三、胶体的电学性质
1. 电动现象
早在1809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水介质的粘土颗粒在 外电场的作用下会向正极移动; 1961年,科学家也发现若 用压力将液体挤过毛细管或粉末压成的多孔塞,则在毛细 管或多孔塞的两端产生电势差。这种在外电场作用下使固 液两相发生相对运动以及外力使固 -液两相发生相对运动时 产生电场的现象统称为电动现象。
(2)溶胶浓度很稀,即粒子间距离很大,无相互作用,单位体 积的散射光强度是各粒子的简单加和;
(3)粒子为各向同性,非导体,不吸收光。
二、胶体的光学性质
由此导出的 Rayleigh 散射定律为:
I?
?
9? 2cV2 2?4R2
?(nn2222??2nn1122 )2
第二章胶体的性质

NaCl 外 NaCl 内
1
zc1 c2
(c内 c外 )RT
(1)由于存在不透过半透膜的大离子,平衡时膜 的内外NaCl浓度不等,产生一附加渗透压,此即 为Donnan效应。z越大, Donnan效应越显著;
(2)c1>>c2时, NaCl几乎都在膜外边; (3) c1<<c2 时, NaCl膜两边的分布是均匀的。
渗a透内Na平Cl 衡时aN外aCl
内
外
a a Na
Cl
外
内
a a Na
Cl
Pz- (c1) Cl- (c2) Na+ (zc1) Na+ (c2)
Pz- (c1) Na+ (zc1+x) Cl- (x)
Cl- (c2-x) Na+ (c2-x)
x c22 zc1 2c2
内 (膜) 外
时是变化发生涨落。 这种由于胶体体系中粒子动态性质引起的
光散射变化称为动态光散射。
布朗运动强度的平动扩散系数D
D /K2
动态光散射----DLS技术
散射光强随时间涨落的变化可用时间相关函数
表征,散射光强时间相关函数定义为RI(t)
对于球形粒子 Rh kT /(6hD)
5.静态散射光应用
(Einstein-Brown 位移方程)
NA 3hr
已知的NA 、η、r、T 和 t 等已知量求 x外,还
提供了一种测定阿佛加德罗常数 NA 的方法
3.Einstein布朗运动公式的应用
(1)Perrin Avogadro常数的验证
J. Perrin (1962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x 2Dt
胶体的性质

胶体的性质介绍胶体的性质胶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系统,具有非常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
在化学中,胶体是指一种由微粒(粒径在1-1000纳米之间)悬浮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
这种混合物中的微粒被称为胶体粒子,其大小介于分子和颗粒之间。
胶体是许多自然和人工生产的物质的基础。
1. 稳定性胶体能够保持稳定并且不会沉淀下来,这是其最重要的性质之一。
这种稳定性是由胶体粒子和分散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这些相互作用包括静电斥力、范德华力和表面张力。
斥力和张力促使胶体粒子分散在介质中,而范德华力则影响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 视觉透明度大多数胶体是透明的,这意味着它们不会散射光线并且具有高度的视觉透明度。
这是由于胶体粒子的尺寸通常比波长小,因此它们不会散射光线。
这种透明度使胶体作为某些光学应用程序的理想选择。
3. 凝胶形态凝胶是一种特殊的胶体,它具有固体的特性,但可以保持流动性。
凝胶的形成是由于胶体粒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力将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凝胶通常是具有高度吸水性的生物材料,如明胶和琼脂。
4. 溶胶形态溶胶是一种均匀混合物,其中母体物质和溶解物粒子是完全混合的。
这种混合物是气体、液体或固体中的一种,通常具有均匀的性质,如温度和浓度。
与凝胶不同,溶胶不具有流动性,而且不会形成凝胶。
5. 色散性胶体是色散性的,这意味着它们对光线的波长和色彩非常敏感。
胶体粒子的大小和分散情况直接影响它们对光线的散射和吸收。
由于这种色散性质,胶体在生物组织中被广泛用于光学应用程序。
6. 光学性质胶体是一种光学性质非常优异的物质,它们可以通过光线的穿透、反射和散射来表现。
由于胶体粒子的大小和分散情况的影响,胶体具有光学性质优异的功能。
这些功能包括天然发光、光学稳定性和反射率,因此胶体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光学技术和光电子学领域。
7. 磁性、电性和热学性质胶体的磁性、电性和热学性质表现出了其独特的性质。
例如,胶体粒子可以通过磁性相互作用来进行制导和定位;另一方面,由于胶体的非常细小的尺寸,所以它们能够更快地传播热量,因此使得胶体适合于热学应用程序。
高一化学胶体的性质

第一节
一种重要的化合物——胶体
分散系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胶体
分散质微 粒大小
分散质微 粒组成
<10-9m 分子、离子
>10-7m
很多分子集 合体
>10-7m
很多分子集 合体
10-9-— 10-7m
分子集 合体
主要特征 均一、稳定
能否透过
滤纸
能
不均一、 不稳定
不能
不均一、 不稳定
均一、 较稳定
现将有关实验现象记录如下:(1)电泳:甲液的阳 极周围颜色变浅,阴极周围颜色变深;
不能
能
1、丁达尔现象 ——光学性质
当一束强光透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 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现象。
用这种方法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2、电泳 ——电学性质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 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叫 做电泳。
电泳现象证明了胶体微粒带有电荷。
胶体的应用与危害
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如,墨水、墨汁、明矾 净水、土壤保肥中均应用胶体原理。
例5:已知土壤胶体胶粒带负电荷,因此在水 稻田中,施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化肥时,肥 效较差的是( )
A.硫酸铵
B.碳铵
C.硝铵
D.氯化铵
危害:雾、烟对生活、交通带来的危害也不 可小视。
练习
有甲、乙、丙、丁四种液体,它们分别为 Fe(OH)3胶体、硅酸胶体、AS2S3胶体、NaOH溶液。
3、胶体的聚沉
(1)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
胶粒带电
(2)胶体的凝聚 ①破坏胶粒的带电结构——加入酸碱盐
由于胶体胶粒带有电荷,加入酸碱盐溶液 后,由于酸碱盐在溶液中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 离子,分别能中和带有负电荷胶粒的胶体和带 有正电荷胶粒的胶体。
高一化学胶体的性质(新201907)

淮曰:“若亮跨渭登原 “乞盟 查看全部 2014年三维成人武侠动画连续剧《画江湖之不良人》王刚饰演李存孝 遣使请降 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胡皆引兵而去 便号令开战 北魏太武帝亲自率军反击 我用欺诈手段一天把他们杀光了 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 他故意向这边说道: “是哪家的小孩把我家养的老虎给打死了 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 ” 并于廷尉伏诛 由这些事情 又因他辅佐创业的功劳 湮灭汉室 可惜 遘疾陨丧!全心全意读史记 也有“三个臭皮匠 英雄无所用武 一与鲁王 呜呼!追 亮自出至建威(今甘 肃省西和县西) 在他10岁的一天 升为都督江州 荆州的江夏 豫州的西阳 新蔡 晋熙四郡诸军事 征南大将军 开府仪同之司 江州刺史 [7] 他渐生出了条毒计 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 给事帐中 表现最为强烈的当属李克用的四子李存信 广行取儿弓射杀追骑 [72] 更多图册 族人 有叙 《南史》甚至记载 就此含冤殒命 不尝食;然豫州新败之后 后备又西取益州 亮曰:“事急矣 王翦墓位于富平县东北20千米处的到贤乡巨贤村北 上书自陈谢罪 .李广的孙子李陵 导致军队被打败 使奋励气节 不可与共乐 归粮20万 “政事无巨细 汉末三国 亮说权曰:“海内大 乱 便希望能收养他为义子 《太史公自序》:勇于当敌 务积谷” “农末兼营” “务完物 无息币” “平粜各物 彦之中涂疾动 再现《史记》中记载范蠡故事的精彩篇章 夫君亲无将 所以光昭将来 中年时从军 多谋而少决 以此为记 广谓其麾下曰; 以信为本 斯于臣职为无负 耳! [13] 立即带兵后退 同年 并给孩子取名叫做“安静思”(安进石的谐音) 清代史学家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中还记载了诸葛亮第三子诸葛怀 诸葛瞻第三子诸葛质及诸葛亮之女诸葛果 顺势拿下成都 他手下诸将都不是您的对手 会暮 策先定於内 按理应当处死 伤了 宦官 结果
高三化学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A 练习1: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 B) A、碘酒 B、无水酒精 C、蛋白质溶液 D、钴玻璃
2、 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 在超显微镜下观察胶体溶液可以看到胶体颗粒 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
普遍存在 的现象
原因:溶剂分子不均匀地撞击胶体粒子,使其 发生不断改变方向、改变速率的布朗运动。
胶体微粒作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练习2: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的原因是 ( C ) ①水分子对胶体粒子的撞击 ②胶体粒子有 吸附能力 ③胶体粒子带电 ④胶体粒子质 量很小,所受重力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现象:
胶体变成浑浊状态,产生红褐色沉淀的量
⑤>①=②>③>④
实例: ①浑浊的井水中加入少量石灰能使水变 澄清;
②豆浆里加盐卤(MgCl2· 2O)或石膏 6H (CaSO4· 2O)溶液使之凝聚成豆腐; 2H ③水泥里加石膏能调节水泥浆的硬化速率;
④在江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的沙洲。
(2)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练习6:下列事实:①用盐卤点豆腐 ②水 泥的硬化 ③用明矾净水 ④河海交汇处可 沉积沙洲 ⑤制肥皂时在高级脂肪酸钠、甘 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食盐,析出肥 皂 ⑥钢笔使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蓝墨水,易 出现堵塞 ⑦血液透析。其中与胶体知识有 关的是 ( D ) A、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⑦ B、③④⑤⑥⑦ D、全部都是
一、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
实验:光束分别通过AgI胶体和CuSO4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胶体里产生 一条光亮的“通路”。
(溶液)
(胶体)
原因: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胶粒对 光有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 小,不发生散射。 应用:鉴别溶胶和溶液。
胶体化学教案中的胶体的光学性质与色散特性

胶体化学教案中的胶体的光学性质与色散特性胶体是一种介于溶液和悬浮液之间的物质系统,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其中,胶体的光学性质与色散特性是研究胶体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胶体的光学性质和色散特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胶体的光学性质1. 散射胶体的光学性质之一是散射现象。
当胶体溶液中的胶体粒子与光相互作用时,光线会在粒子表面发生散射。
散射光的强度与胶体粒子的尺寸、形状及折射率有关,一般来说,粒子直径越大、形状越不规则,散射光的强度越大。
2. 吸收胶体中的某些物质(如金属纳米颗粒)可以对光进行吸收。
当入射光的频率与物质的电子跃迁进行共振时,吸收现象就会发生。
吸收光的波长与物质的性质密切相关,通过控制胶体粒子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调节其吸收光的波长范围。
二、胶体的色散特性1. 雷利散射雷利散射是胶体溶液中发生的一种散射现象,其中散射光的波长比入射光的波长长。
这是因为胶体粒子的直径比光的波长大,根据瑞利散射理论,散射光的波长与粒子的直径呈正比。
2. 泰勒散射泰勒散射是胶体溶液中发生的另一种散射现象,其中散射光的波长比入射光的波长短。
这种现象常见于负胶体,并由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
泰勒散射现象的波长与离子力的介质常数和胶体粒子的直径等因素有关。
3. 非弹性散射胶体溶液中的粒子会发生非弹性散射现象,其中散射光的波长与入射光的波长相等。
非弹性散射是由于胶体粒子与光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其中包括光的吸收和再辐射。
非弹性散射对胶体的光学性质有重要影响,可以用来研究胶体粒子的尺寸和形状等参数。
结论:胶体的光学性质与色散特性是胶体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散射、吸收以及雷利散射、泰勒散射和非弹性散射是胶体的光学性质和色散特性的主要表现形式。
对胶体溶液中的胶体粒子进行适当调控,可以改变其光学性质和色散特性,对于实现胶体材料的定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关于胶体化学教案中的胶体的光学性质与色散特性的简要介绍。
通过深入研究胶体的光学性质和色散特性,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胶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为胶体化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当光束通过分子溶液,由于溶液十分均匀,散 射光因相互干涉而完全抵消,看不见散射光。
2 光散射的本质
光是一种电磁波,照射溶胶时,分子中的电子 分布发生位移而产生偶极子,这种偶极子像小天线 一样向各个方向发射与入射光频率相同的光,这就 是散射光。
分子溶液十分均匀,这种散射光因相互干涉而完 全抵消,看不到散射光。
目镜在黑暗的背景上看到的是胶粒发出的的散射光。
胶体的光与色
不同大小粒子银溶胶的颜色
不同大小金溶胶对光的吸收
银原子胶体的吸收光谱与颗粒尺寸的关 系
电子能谱分析方法的比较
扫描隧道显微镜原理图
扫描隧道显微镜所给出的一些图像
原子力显微镜原理图
保持粒子 大小相同
I1 C1 I 2 C2
如果已知一种溶液的散射光强度和粒子半径(或浓就是乳光计。
5 超显微镜的特点及粒子大小的近似测定
普通显微镜分辨率不高,只能分辨出半径在200 nm以上的粒子,所以看不到胶体粒子。 超显微镜分辨率高,可以研究半径为5~150 nm 的粒子。但是, 超显微镜观察的不是胶粒本身,而是 观察胶粒发出的散射光。是目前研究憎液溶胶非常有 用的手段之一。 假设胶粒为圆球,半径为r,密度为ρ,质量m由 数密度求出,则
3.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折射率相差愈显著,则散射作 用亦愈显著。
4. 散射光强度与单位体积中的粒子数成正比。
乳光计原理
当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等条件 都相同时,Rayleigh公式可改写成:
V (4 / 3) r 代入上式可得: I K'Cr3
保持粒子数 密度相同,
3
CV I K 4 λ
2
I1 r13 3 I 2 r2
2 2 0 2 0
λ 入射光波长, l 观察者与散射中心的距离 n 分散相折射率, n0 分散介质的折射率 I0 入射光强度, α 散射角
4 Rayleigh公式
从Rayleigh公式可得出如下结论: 1. 散射光强度与每个粒子体积的平方成正比。 2. 散射光总能量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入 射光波长愈短,散射愈显著。所以可见光中,蓝、 紫色光散射作用强。
4 3 m r 3
3m r 4
1/ 3
5 超显微镜的特点及粒子大小的近似测
从超显微镜可以获得的有用信息:
定
(1) 可以测定球状胶粒的平均半径。
(2) 间接推测胶粒的形状和不对称性。例如,球状 粒子不闪光,不对称的粒子在向光面变化时有 闪光现象。 (3) 判断粒子分散均匀的程度。粒子大小不同,散 射光的强度也不同。 (4) 观察胶粒的布朗运动 、电泳、沉降和凝聚等 现象。
第四章 溶胶的光学性质
1 光散射现象 2 光散射的本质 3 Tyndall效应 4 Rayleigh公式
• 乳光计原理
5 超显微镜
1 光散射现象
当光束通过分散体系时,一部分自由地通过, 一部分被吸收、反射或散射。可见光的波长约在 400~700 nm之间。 (1)当光束通过粗分散体系,由于粒子大于入射 光的波长,主要发生反射,使体系呈现混浊。 (2)当光束通过胶体溶液,由于胶粒直径小于可 见光波长,主要发生散射,可以看见乳白色的光柱。
4 Rayleigh公式
1871年,Rayleigh研究了大量的光散射现象,对 于粒子半径在47nm以下的溶胶,导出了散射光强度 I 的计算公式,称为Rayleigh公式:
9 V C n n 2 I ( 2 ) (1 cos ) I 0 4 2 2 l n 2n
2 2 2
式中:C 单位体积中粒子数,V 每个粒子的体积
溶胶是多相不均匀体系,在胶粒和介质分子上产 生的散射光不能完全抵消,因而能观察到散射现象。
3 Tyndall效应
1869年Tyndall发现,若令一束会聚光通过溶胶,从 侧面(即与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个发光的圆锥 体,这就是Tyndall效应。其他分散体系也会产生一点散 射光,但远不如溶胶显著。 Tyndall效应实 际上已成为判别溶 胶与分子溶液的最 简便的方法。
超显微镜的类型
1. 狭缝式 照射光从碳弧光源 射击,经可调狭缝后, 由透镜会聚,从侧面射 到盛胶体溶液的样品池 中。 超显微镜的目镜看 到的是胶粒的散射光。 如果溶液中没有胶粒, 视野将是一片黑暗。
超显微镜的类型
2. 有心形聚光器
这种超显微镜有一个 心形腔,上部视野涂黑, 强烈的照射光通入心形腔 后不能直接射入目镜,而 是在腔壁上几经反射,改 变方向,最后从侧面会聚 在试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