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企业战略管理会计问题研究—综合业绩评价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业绩评价研讨

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业绩评价研讨一、引言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制定和执行战略来获取竞争优势。
会计业绩评价是对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财务和非财务绩效进行量化评估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企业战略管理与会计业绩评价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会计信息评估企业的战略执行情况。
二、企业战略管理与会计业绩评价的关系企业战略管理和会计业绩评价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企业战略管理的目标是识别和实施能够提供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
而会计业绩评价则通过对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绩效进行量化评估,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企业战略管理需要依赖会计业绩评价的结果来判断战略执行的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战略方向。
会计业绩评价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会计业绩评价通过记录和报告企业的财务数据,为战略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企业可以根据财务数据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等重要指标,以便制定有效的战略。
2.评估战略执行情况:会计业绩评价可以对企业的战略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通过比较实际绩效与预定指标的差异,企业可以评估战略实施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战略方向,以提高企业的效益。
3.识别新的战略机会:会计业绩评价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新的战略机会。
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和竞争优势,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4.监督资源利用情况:会计业绩评价可以帮助企业监督资源的利用情况。
通过对成本、预算等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及时发现资源利用的问题和浪费情况,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如何利用会计信息评估战略执行情况评估战略执行情况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会计信息是评估战略执行情况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一些利用会计信息评估战略执行情况的方法:1.利润分析:通过对企业的利润情况进行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比如,可以使用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来评估企业的盈利状况。
如果企业的利润率持续下降或净利润增长率不高,可能表明战略执行存在问题,需要调整战略方向。
研究企业战略管理中的绩效评估

研究企业战略管理中的绩效评估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战略,并且能够有效地实施它。
此外,也需要一套绩效评估机制,来实时评估企业实施战略的有效性。
绩效评估要在企业内部的所有层面进行,从高层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都必须有相应的绩效评估机制。
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并且在那里保持竞争力。
企业战略管理中的绩效评估有多种方法。
其中一种方法是基于财务指标的绩效评估。
这个方法相对简单,因为它主要依靠企业的财务报表,从中测量企业的财务表现。
但这个方法也不能满足所有的评估需求,因为有很多企业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财务问题。
另一种方法是基于绩效指标的绩效评估。
这个方法包括构建一套基于企业目标的绩效指标,并通过度量这些指标来评估企业的绩效。
这个方法需要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先明确自己的目标,并根据这些目标制定一些定量的绩效指标。
这些指标可能包括市场份额、销售增长率、员工满意度、客户满意度等等。
通过跟踪这些指标,企业能够知道它们是否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以及需要做什么来纠正偏差。
第三种方法是基于关键绩效指标的绩效评估。
这个方法和上面的方法相似,但是关键绩效指标是企业成功的核心因素。
这种方法的一个例子是“平衡记分卡”,这个方法以四个维度来测量企业的绩效: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
对于每个维度,企业应该定量地测量它们,并且通过它们来追踪企业是否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关键绩效指标的方法被广泛运用,并且它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能够直接衡量企业面临的挑战,并且汇报关键的进展情况给管理层。
企业战略管理中的绩效评估需要在不同的层面进行。
高管层需要对企业的战略实施进行绩效评估,中层管理人员需要管理团队,来确保他们的团队和部门能够实现预期目标,而员工需要知道他们试图向哪个方向前进,并且需要向他们汇报潜在的成功。
通过不同的绩效评估方法,管理层可以识别出容易忽略但却对企业成功至关重要的资源和活动。
战略管理会计业绩评价的理论及方法

第二节 业绩评价指标、评价标准 及评价标准的确定方法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是业绩评价系统的核 心部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指标体系的构建 是由评价目标和评价对象决定的,企业 管理者业绩评价的指标体系应该能体现 管理者的自身能力和工作的努力程度。
一、业绩评价指标
(一)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在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中,委托代理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委托人与代理人订立或明 或暗的契约,授予代理人某些管理决策权并代表其 从事某种经营活动。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契 约是不完全的,必须依赖于代理人的“道德自律”, 而这是一种风险,因为代理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 身效用时可能作出不利于委托人的行为,这种风险 被称作“道德风险”。
能和努力程度。作为一项评价标准,标杆瞄准
最大的不足就是信息的不完全,对于外部标准
的获得,有时需要花费很大的费用,有时根本 无法取得。
2、业绩标准矩阵
业绩标准矩阵是指同时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标准 来确定业绩评价标准并对业绩进行评价。比如 可以同时以预算标准和竞争对手标准为标准。 以香港上市的汇丰控股经理奖励计划为例, 1999年股份奖励由以往的与每股盈利增长挂钩 修订为与预先制订的股东总回报挂钩。汇丰预 先制订的目标是在五年内使股东回报最少上升 一倍,这是一种预算标准,是绝对标准。股东 总回报的定义是指有关期内的股份价值及宣布 派发的股息收入的增长(假设股息全部再用于 投资)。同时也采用了相对标准,考虑地位相 若的同业股份市值平均上升水平。
战略管理会计业绩评价的理 论及方法
一、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理论基础, 也是研究管理者业绩评价问题的基础,正是由于现 代企业中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才使得对企业管理者 进行业绩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 制变得十分必要。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精编_推荐】级财务管理专业专升本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07级财务管理专业(专升本)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优先推荐)1.关于×××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2.关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分析【精编_推荐】级财务管理专业专升本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3.×××企业盈利能力问题研究4.关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探析5.新会计准则与×××企业的固定资产减值核算6.浅谈×××企业筹资风险的问题及对策7.新旧准则下的资产减值对×××企业的影响8.论×××企业的税务筹划9.浅析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成本控制——以×××企业为例10.关于×××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缺陷与对策分析11.关于×××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的思考12.浅析×××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编_推荐】级财务管理专业专升本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3.×××企业库存管理的问题研究14.新《无形资产》准则对×××企业的影响15.关于×××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分析16.浅析新准则及新税法下企业所得税的核算17.试析×××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及其对策18.对顺×××地区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思考19.关于×××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20.×××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分析及对策21.×××企业成本控制与措施22.×××企业利润表分析【精编_推荐】级财务管理专业专升本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业绩评价方案分析

外部指标与内部指标相比更为客观,它反 映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评价,不易 受到内部人员的控制,但缺陷是外部的 利益相关者不能完全了解企业的实际情 况,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
路漫漫其悠远
3、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是指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报告中的数据计算
的指标,传统的业绩评价大多使用财务指标,用财 务指标来评价业绩简单明了,但是仅用财务指标来 评价管理者的业绩存在以下缺陷:(1)财务指标 面向过去而不反映未来,不利于评价企业在创造未 来价值的能力上的业绩。(2)财务指标容易被操纵, 过分注重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会计利润,使得企业管 理当局采用各种方法操纵利润。(3)财务指标主 要来自财务报表资料,不包含大多数影响企业长期 竞争优势的因素,如产品质量,员工的素质和技能 ,也不能反映经营过程和顾客的满意程度等。
路漫漫其悠远
2、预算标准 预算标准是指以事先制定的年度计划、预算和预
期达到的目标作为评价标准。预算标准在业绩 评价中的应用很广泛,比如标准成本。预算标 准主观性较大,人为因素较强,但如果预算是 建立在对未来的合理预期上,制定得科学合理 的话,应该是一种好的标准,会有很强的激励 效果。
路漫漫其悠远
3、公认标准 公认标准是指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和长期的
路漫漫其悠远
标杆瞄准主要是企业内部管理上的一种制度,但 是这种建立评价标准的方式对管理者的业绩评 价也有借鉴意义:(1)由于标杆瞄准是以领 先企业为基准的,因而必然具有合理性和可操 作性。这种目标与计划目标相比,能够不断追 踪、把握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2)标杆瞄 准引导企业在经营中达到最优秀的竞争对手的 业绩,安排和调动企业内部的各种力量,使企 业赶上并最终超过竞争对手;(3)以标杆瞄 准来制定标准可以更好地衡量企业管理者的才 能和努力程度。作为一项评价标准,标杆瞄准 最大的不足就是信息的不完全,对于外部标准 的获得,有时需要花费很大的费用,有时根本 无法取得。
战略管理会计中的业绩评价问题

顾 客 、 部 经 营 过 程 、 习 和 内 学
平 、 工 培训 次数 、 训 费 比率 、 员 培
成 长 三 方 面 的 考 核 指 标 绝 大 多 数
是 反 映 非 财 务 信 息 。 在 平 衡 积 分 卡 的 顾 客 类 指 标 方 面 . 管 理 层 要 确 定 企 业 即 将 要 面 对 的 竞 争 性 客 户 和 市 场 份 额 , 并 计 量 企 业 在 这
三 、 论 结
较 . 出差异 及差异形 成原 因 。 拽
维普资讯
1
,
_
传 统 的 业 绩 计 量 方 法 受 到 挑 战
一 、
企业长每 期 目标 自 舞 翻非 财赣 }
目标 、 部 与 内 部 目橛 i 米 目 标 外 謇
问题 的 提 出
所 以 现 代 企 业 的发 展 需 要 在 业 绩 的 财 务 计 量 基 础 上 ,对 业 绩 进 行
外 的 策 略 、 业 绩 对 净 利 的 提 高 是 否有帮 助及 有多大 帮助 。
平 衡 积 分 卡 的 财 务 指 标 分 析
方 面 而 提 炼 出 第 五 方 面 的 指
标 。就 一 般 意 义 而 言 . 分 卡 所 指 积 四 个 方 面 指 标 基 本 反 映 和 兼 顾 了
综 合 评 价 , 便 从 更 高 层 次 , 犬 以 更
和 现 行 指 标 等 各 个 方 面 。 平 衡 积
分 卡 是 用 来 交 流 和学 1 ; 习的 系 统 , 而 不 是 一 个 控 制 系 统 。 适 个 系 统 与 战 略 管 理 会 计 的 开 展 是 十 分 有 意 义 的 下 面 把 四 太 指 标 又 / 为 6 " 财 务 和 非 财 务 业 绩 评 价 指 标 来 展
战略管理会计业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战略管理会计业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取得持续的成功和发展,战略管理至关重要。
而战略管理会计业绩评价作为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提供了关键的决策支持和绩效评估依据。
本文将深入探讨战略管理会计业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工具。
一、战略管理会计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一)战略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强调企业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明确的战略来获得竞争优势。
业绩评价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以确保各项活动都有助于实现战略愿景。
(二)委托代理理论在企业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业绩评价可以作为一种监督和激励机制,促使经营者为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而努力工作。
(三)权变理论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业绩评价方法也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特定的环境和战略需求。
二、战略管理会计业绩评价的方法(一)财务指标评价法传统的财务指标如净利润、资产回报率等仍然是业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单纯依靠财务指标存在局限性,例如无法反映非财务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短期行为等。
(二)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企业业绩进行综合评价。
它将战略转化为可衡量的目标和指标,使企业能够全面、平衡地看待业绩。
在财务维度,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客户维度关注客户满意度、市场份额等;内部流程维度关注企业内部运营的效率和质量;学习与成长维度关注员工的能力提升、创新能力等。
通过这四个维度的相互关联和平衡,帮助企业实现长期战略目标。
(三)经济增加值(EVA)EVA 考虑了企业的资本成本,通过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来衡量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EVA 鼓励企业管理者做出能够增加股东价值的决策。
(四)战略地图战略地图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各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
它有助于企业明确战略路径,将战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
三、战略管理会计业绩评价方法的应用(一)明确企业战略首先,企业需要清晰地确定自身的战略定位和目标。
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业绩评价研讨

非财务指标
关注企业的内部运营、客户和市场 反馈、创新和学习成长等方面,如 交货准时率、客户满意度、研发投 入等。
综合指标
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整合 ,形成综合性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全面反映企业的综合业绩表现。
04
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业绩评价体系实践
业绩评价体系的实施
确定评价对象
建立评价指标
明确业绩评价的对象,包括企业内部各个 层级的管理者以及企业整体。
战略管理会计是指为企业提供战略方向,促进企业实现长期 发展目标,将企业内部运营与外部环境相结合,对会计信息 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的会计分支。
战略管理会计突破了传统会计的限制,将重点放在企业竞争 优势、价值链分析、成本效益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战 略信息支持。
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战略性
战略管理会计着眼于企业 的长远发展,关注企业的 战略目标和竞争策略,从 战略高度分析和处理会计
详细描述:随着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跨文化交流和全球标准化的需求将对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业绩 评价产生重要影响。业绩评价将需要更多地考虑国际化的因素,以提供更准确、具有可比性的评价结 果。
社会责任对业绩评价的影响
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业绩评价将更加注重社 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这包括环境保护、员工 福利、公平交易等方面的表现。社会责任将 成为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业绩评价的重要方面
案例二:某大型企业的业绩评价
总结词
该大型企业运用战略管理会计工具,实现业绩评价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详细描述
该大型企业引入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确保业绩评价与战略目标保持一致。通过分析关键绩效指标,如成本、利润 、质量等,企业能够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实现长期发展目标。此外,企业还注重员工激励与业 绩评价相结合,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 ............................................................. 巨人集团的危机史与思考 (1)(一)巨人集团危机史,,,,,,,,,,,,,,,,,,,,, 1 (二)巨人集团危机史的思考,,,,,,,,,,,,,,,,,,, 1二、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在战略业绩评价中的应用, ,,,,,,,, 2(一)战略业绩评价的涵义,,,,,,,,,,,,,,,,,,, 2(二)战略业绩评价的模式,,,,,,,,,,,,,,,,,,, 2(三)应用平衡计分卡体系的数据,,,,,,,,,,,,,,,, 3(四)应用平衡计分卡体系的成功案例,,,,,,,,,,,,,, 3(五)平衡计分卡体系的成功原因,,,,,,,,,,,,,,,, 41. 平衡计分卡体系的基本框架,,,,,,,,,,,,,,,,, 42. 平衡计分卡体系的主要内容,,,,,,,,,,,,,,,,, 43. 平衡计分卡体系的优势,,,,,,,,,,,,,,,,,,, 7三、 ....................................................... 平衡计分卡体系在我国应用的思考........................................ ,,7(一)平衡计分卡体系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7(二)平衡计分卡体系在我国应用的问题,,,,,,,,,,,,, 81. 我国企业应用环境方面问题,,,,,,,,,,,,,,,,, 82. 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方面问题,,,,,,,,,,,,,,,, 8(三)平衡计分卡体系在我国应用的建议,,,,,,,,,,,,, 91. 优化平衡计分卡体系应用的环境,,,,,,,,,,,,,,, 92. 完善平衡计分卡体系的评价指标,,,,,,,,,,,,,,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XJJ ,,,,,,,,,,,,,,,,,,,,,,,,,,*企业战略管理会计问题研究一一综合业绩评价分析一、巨人集团的危机史与思考(一)巨人集团的危机史1992年,史玉柱的巨人公司升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注册资金 1.19亿元,公司员工100人。
年底实现纯利3500万元,年发展速度达500%。
1993年,巨人集团在全国各地成立了38家全资子公司,员工达290人,一年内推出中文手写电脑、巨人传真卡等产品,实现销售额300亿元。
1993年之后,巨人集团走上扩张之路,多元化经营一一计算机、生物工程和房地产方面。
在保健品方面,投资5亿元,一年内推出百种产品,产值总目标:1995年10亿元,1997年达到100亿元。
在房地产方面,在生物工程尚未巩固的情况下,却巨资投向房地产陌生领域,拟建的巨人科技大厦由开始18层涨到70层,由开始的1/3靠卖楼花,1/3靠贷款,1/3靠自有资金计划变到零贷款,全靠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
巨人集团在多元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自身的弊端。
于是集团内部就进行了干部大整顿,集团向各大销售区派驻财务和审计总监,财务总监和审计总监直接对总部负责,同时两者相互独立,相互监控。
但是,整顿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局面。
1995年底,巨人集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1996年,史玉柱将公司重点转向减肥食品“巨不肥”,销售大幅上升,但是其中的一些利润却被人私吞了,还有出现了违规违纪,挪用贪污的事件,造成公司财务混乱,资产流失严重。
此时,巨人大厦因缺乏资金,史玉柱将生物工程的流动资金投向大厦的建设,导致巨人保健品销售急剧下滑,生物工程停产。
最后,巨人集团陷入破产危机中。
(二)巨人集团危机史的思考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在市场中生存。
很显然巨人集团没有立足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保持,没有以长期利益最大化为战略目标,而是采取盲目的扩张战略。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考虑外部环境。
巨人集团选择的发展战略没有考虑到集团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忽略了企业的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
一方面房地产行业面临竞争火热,风险大,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等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巨人集团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资金问题,和银行缺乏沟通。
第二,过分追求短期利益。
战略的宗旨是长期生存稳定发展。
而巨人集团,突然进军陌生的房地产行业,只为了获取短期利益,缺少战略计划,比如巨人大厦的计划想改就改,缺乏全局考虑,最后造成资金紧张。
第三,内部流程处理不当。
巨人集团的战略制定,是一个人的主观构想,缺乏管理层和运营部门的沟通讨论。
造成企业决策集中化,短期化,不但没有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反而给短期利益的战略招致巨大风险,而且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所以说,企业业绩评价在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企业业绩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有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二、平衡计分卡体系在战略业绩评价中的应用传统业绩评价体系重短期利益而轻长期利益、重局部利益而轻整体利益,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经济时代下企业战略经营管理和战略经营业绩评价的需要了。
因为传统业绩评价体系注重财务指标分析,忽视非财务因素的衡量;注重短期业绩,缺乏对企业的长期利益的衡量,忽略企业长期价值的创造;注重局部业绩,忽视企业整体利益;注重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忽视对企业与其外部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衡量。
由于传统业绩评价不能适应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就出现了战略性业绩评价体系。
它是基于价值和战略而对组织的各个部门和员工的业绩进行评价和引导,使业绩评价体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一)战略业绩评价的涵义战略业绩评价是从战略和价值的角度,动态地对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并提供及时反馈信息,以便企业形成正确的决策,从而引导企业发展的一种管理体系。
它是在传统业绩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结合企业的战略,采用财务与非财务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动态地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并提供及时反馈信息,起到强化企业管理职能的作用⑴。
(二)战略业绩评价的模式企业业绩评价先后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即19世纪以前的观察性业绩评价;工业革命后到20世纪初的统计性业绩评价;20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的财务 评价,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出现了战略性业绩评价。
而近 10年较为成熟的战略性业绩评价模式有: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记分卡。
其中平衡计分卡体系成为 75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战略管理工具。
它是由美国管理会计学家罗伯特 ?卡普兰和 复兴方案公司总裁大卫? P.诺顿提出,它是在原有的财务评价系统的基础上,注 入了有关的无形资产等非财务指标, 主要是围绕企业的长远规划,制定与企业目标紧密相联、体现企业成功关键因素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而组成的业绩评价 系统。
而这个系统由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部分组成。
(三)应用平衡计分卡体系的数据(1) 根据Gartner Group 调查表明:在《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前 1000位 公司中有70%的公司采用了平衡计分卡体系,Bain & Company 调查也指出,50% 以上的北美企业已采用它作为企业内绩效评估的方法。
[20](2) 平衡计分卡涉足到各个行业,全球各个行业的企业(甚至包括一些非盈利性机构)对平衡计分卡需求每年也以成倍的速度增长。
2003年Bala needScorecard Collaborative Pty Ltd 的调查统计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有 73%的受访 企业正在或计划在不久的将来运用平衡计分卡; 有21%的企业对平衡计分卡持观望态度;只有6%的企业不打算运用平衡计分卡,如图1.1所示:[20] 图1.1 全球范围内企业使用平衡计分卡的情况(四)应用平衡计分卡体系的成功案例以下是应用平衡计分卡的成功案例:全球范圈内金业仇ffl 平粉&>卡的情况■计则点亦夂聲卓冥■王在考虑足舌宴能□丰打笄实港昭聲斛"来海 r 6? I record C Q I I sbo r>l i ve Ftp Ltd ^aic^Bi BSC Treads-200 3Ci Dbi i Surber les-ui ts>(1)美孚石油(Mobil Oil )美国营销及炼油事业部1993年引入平衡计分卡,帮助美孚从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以生产为导向的石油公司转变为一个分散的、以客户为导向的组织。
1995年,美孚的行业利润率从最后一名跃居第一名,并连续四年保持了这个地位(1995〜1998)。
不良现金流发生了转变,投资回报率位居同行业榜首。
[20](2) Brown & Root 能源服务集团(Brown & Root Energy Services) Rockwater 分公司1993年,该分公司总裁为管理团队引进了平衡计分卡,用以帮助两个新合并的工程公司明确战略并达成共识,将他们从低成本的小贩转变为有高附加值的合作伙伴。
平衡计分卡的设计过程被用于构建团队、鉴别客户价值目标的不同观点以及为企业目标达成共识。
1996年,该公司的增长和获利率均在本行业位居榜首。
如(五) 平衡计分卡体系的成功原因1. 平衡计分卡体系的基本框架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这四个方面说明企业的发展潜力和战略,也是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如图1.2所示:图1.2 平衡计分卡体系的基本框架2. 平衡计分卡体系的主要内容平衡计分卡主要由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这个四个方面组成, 这四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因果联系链,要提高经营成果,产品必须得到顾客的信赖,要得到顾客信赖,必须改进内部生产过程,改进内部生产过程,必须培训员工。
因此,这四个方面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
(1)财务方面所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最终都是通过财务状况来反映,所以平衡计分卡中的财务指标与传统业绩评价一样,主要通过收入增长指标、生产率提高指标,资产利用率指标。
但是,企业处在不同时期,财务衡量的侧重点就有所不同。
①企业处在成长期,是以企业的长期回报为目标,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和顾客。
此时财务状况主要通过销售增长率来衡量。
②企业处在维持期,是以提高企业生产能力,获取丰厚利润为目标。
此时财务衡量侧重于获利能力,通过营业收入、投资回报率。
③企业处在收获期,以现金流量最大化,减少营运资金为目标。
此时财务衡量主要通过现金流量来衡量。
无论企业处在何种时期,都必须考虑财务风险。
(2)顾客方面企业要提高生产经营,就必须努力为顾客创造价值,满足顾客的需要,获得顾客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