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孕妇慎用

合集下载

怀孕期间不能吃的中药以及保胎食疗

怀孕期间不能吃的中药以及保胎食疗

怀孕期间不能吃的中药以及保胎食疗1、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这些药物破血通经,会影响胎儿发育,不能服用。

比如虻虫、水蛭、莪术,三棱等。

2、开窍走窜类药物比如皂荚、蛇蜕、穿山甲、蜈蚣、蟾酥、麝香等。

3、涌吐类药物。

比如藜芦、瓜蒂等。

4、逐水类药物。

比如牵牛子、商陆、芫花、大戟、甘遂等。

5、攻下类药物,比如芦荟、番泻叶、巴豆等。

怀孕期间的慎用中药凡是利滑、辛热、活血祛瘀、破气破血、沉降类的药物都要慎用。

比如磁石、常山、南星、半夏、薏米、瞿麦、茅根、丹皮、牛膝、肉桂、花椒、干姜、附子、王不留行、五灵脂、蒲黄、红花、桃仁、枳实、芒硝、大黄等。

一、莲子糯米粥材料:糯米100克,莲子50克做法:莲子去心用温水浸泡30分钟,然后和糯米一起放入锅中,煮成粥即可。

功效:安胎养神、补中益气。

二、安胎鲫鱼汤材料:阳春砂仁15克,生姜6克,鲫鱼1条做法:鲫鱼宰杀干净,生姜去皮切丝,阳春砂仁研末装入鱼肚里,然后将鲫鱼、生姜放入炖盅,加1碗水,炖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对女性孕期呕吐、胎动有良效一、供给充足的热量女性在怀孕期间由于胎儿、胎盘以及自身体重增加和基础代谢增高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有充足的热量的摄入。

孕初期很多孕妇有孕吐的困扰,可能会食欲不振,这时更应该注意食物的供给。

可以随时吃一点高热量小零食,如饼干、酸奶、坚果等。

二、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孕早期应更加注意蛋白质的摄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有鸡蛋、猪瘦肉、鸡肉、兔肉、牛肉、鱼类、豆制品、小米、豆类等。

在动物蛋白中,牛奶、蛋类的蛋白质是所有蛋白质食物中品质最好的,其原因是最容易消化,氨基酸齐全。

孕妇应孕初期可以多吃以上食物保胎。

三、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女性怀孕时期需要的营养是全面的。

因此,在饮食调节上孕妈应注意各种维生素营养的吸收,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来补充各种维生素。

尤其是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的摄入。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胡萝卜、西红柿、鸡蛋、牛肝和猪肝、牛奶、奶酪。

妊娠禁忌(中药)

妊娠禁忌(中药)

妊娠禁忌(中药)中国药典(2000年版)与卫生部部颁药品标准(1992年)[注意事项]中规定得妊娠禁用药与慎用药品种1、妊娠禁用药:马钱子、2、妊娠忌用药:天仙子、轻粉、斑蝥、雄黄、三棱、莪术、水蛭、关木通、土鳖虫、川牛膝、千金子、千金子霜、巴豆、巴豆霜、甘遂、芫花、京大戟、牵牛子、商陆、丁公藤、芒硝、玄明粉、阿魏、猪牙皂、益母草、麝香、附子、虻虫、天山雪莲花、鳖甲胶、陆英。

3、妊娠慎用药:蟾酥、华山参、硫黄、干漆片、姜黄、急性子、瞿麦、制川乌、制草乌、番泻叶、白附子、枳实、三七、大黄、王不留行、西红花、红花、肉桂、苏木、虎杖、卷柏、漏芦、禹州漏芦、穿山甲、桃仁、凌霄花、牛膝、蒲黄、郁李仁、枳壳、天南星、冰片、草乌叶、禹余粮、常山、赭石、关白附、干蟾、菊三七、用药禁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配伍禁忌·《本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

”但相恶与相反所导致得后果不一样、相恶配伍可使药物某些方面得功效减弱,但又就是一种可以利用得配伍关系,并非绝对禁忌。

而“相反为害,甚于相恶”,可能危害患者得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故相反得药物原则上禁止配伍应用、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得配伍禁忌,有“十八反"与“十九畏”。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篓、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五代后蜀韩保升修订《蜀本草》时,首先统计七情数目,提到“相者六十种,相反者十八种”,今人所谓”十八反”之名,盖源于此。

相畏为中药七情之一,内容已如前述。

但从宋代开始,一些医药著作中,出现畏、恶、反名称使用混乱得状况,与《本经》“相畏”得原义相悖。

作为配伍禁忌得“十九畏”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得。

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历代医药学家虽然遵信者居多,但亦有持不同意见者,有人认为十八反、十九畏并非绝对禁忌;有得医药学家还认为,相反药同用,能相反相成,产生较强得功效、尚若运用得当,可愈沉疴痼疾。

妊娠禁用和慎用的中药饮片

妊娠禁用和慎用的中药饮片

之樊仲川亿创作
妊娠禁用和慎用的中药饮片 1.妊娠禁用的中药饮片丁公藤、三棱、土鳖虫、天仙藤、马钱子、天山雪莲、天仙子、巴豆、巴豆霜、水蛭、甘遂、芫花、阿魏、京大戟、红大戟、洋金花、闹羊花、牵牛子、千金子、千金子霜、莪术、猪牙皂、大皂角、商陆、斑蝥、雄黄、轻粉、黑种草子、蜈蚣、麝香、川乌、草乌、草乌叶、朱砂、两头尖、天南星、罂粟壳、干漆、马兜铃、全蝎。

2.妊娠慎用的中药饮片三七、大黄、王不留行、木鳖子、牛膝、片姜黄、白附子、西红花、红花、肉桂、华山参、龙脑、苏木、郁李仁、虎杖、卷柏、枳壳、枳实、禹州漏芦、漏芦、禹余粮、急性子、穿山甲、桃仁、凌霄花、通草、常山、硫黄、番泻叶、皂矾、蒲黄、赫石、瞿麦、蟾酥、牛黄、人工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制川乌、制草乌、天花粉、乳香、没药、附子、芦荟、益母草、玄明粉、芒硝、桂枝、苦楝皮、金铁锁、意苡仁、牡丹皮、制天南星、黄蜀葵花。

妊娠禁用和慎用的经常使用中成药 1.妊娠禁用的中成药小金丸、牛黄解毒丸、六味安消散、心痛口服液、华佗再造丸、血栓心脉宁胶囊、纯阳正气丸、狗皮膏、活血止痛散、桂枝茯苓胶囊、益母草膏、通天口服液、通心络胶囊、麝香保心丸。

2.妊娠慎用的中成药万应胶囊、川芎茶调丸(散)、气滞胃痛颗粒、安宫牛黄丸、乳癖消片、复方丹参滴丸、独一味胶囊、桂枝茯苓丸、夏天无丸、黄连上清丸、麝香痔疮栓。

孕妇慎用玉竹的原因

孕妇慎用玉竹的原因

孕妇慎用玉竹的原因咱们都知道,玉竹是一种中药材,平时可能会出现在一些养生茶或者药膳里。

但对于孕妇来说,可得小心这玉竹,最好慎用呢。

孕妇的身体啊,就像一个超级精密的小宇宙,这时候身体里正发生着各种奇妙的变化。

胎儿在肚子里一点点长大,孕妇身体的激素水平啊、生理机能啊,都跟没怀孕的时候大不一样了。

玉竹呢,它虽然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之类的功效,可对于孕妇这个特殊时期的身体来说,就有点像个不太受欢迎的小麻烦。

玉竹是一种中药材,这就意味着它有自己的药性。

孕妇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可不仅仅是自己在消化吸收,肚子里的小宝宝也会受到影响。

玉竹的药性可能会影响孕妇体内的气血运行或者激素调节。

比如说,可能会干扰孕妇本身就比较敏感的内分泌系统。

想象一下啊,孕妇的身体就像一个已经设定好程序的精密仪器,玉竹这时候跑进去,就有可能打乱这个程序的正常运行。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孕妇在孕期讲究的是气血平和、安胎为主。

玉竹虽然是滋阴的好东西,但它的滋阴效果可能对于孕妇来说有点过了头。

就好比你本来只需要喝一小杯水,结果有人给你灌了一大桶,那肯定就不合适了呀。

这种过度的滋阴,也许会让孕妇身体里的阴阳平衡被打破,进而影响到胎儿的稳定发育。

再从安全的角度想想,现在市面上的玉竹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的。

有的可能经过了很多加工处理,里面说不定还残留着一些对孕妇和胎儿不好的物质。

孕妇要是不小心吃了这样的玉竹,就像在玩一场危险的小冒险,谁知道会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情呢。

所以啊,孕妇们为了自己和肚子里宝宝的健康,在孕期最好还是对玉竹慎用一些。

如果真的有什么不舒服,或者想要调理身体,一定要先去问问医生的意见。

毕竟医生才是最专业的,就像超级英雄一样,能给孕妇和宝宝最靠谱的保护。

可不能自己随便就吃含有玉竹的东西哦,咱们得稳稳当当、小心翼翼地度过这个特殊又美好的孕期呀。

孕妇用中药禁忌有哪些呢

孕妇用中药禁忌有哪些呢

孕妇用中药禁忌有哪些呢
孕妇是特殊的人群,平时的日常生活都需要特别的小心,一旦哪些细节出现了问题,是很容易对身体出现问题的,那么孕妇平时也有得病的时候,很多孕妇都不敢吃药,中药也会适当的食用,但是孕妇食用中药的时候有哪些方面的禁忌呢,下面就对孕妇的中药禁忌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禁用牛黄解毒丸、大活络丹、至宝丹、六神丸、小活络丹、牛黄清胃丸、牛黄清火丸、伤湿止痛膏、复方当归注射液、苏合香丸、十滴水、云南白药、三七片、益母膏、麝香壮骨膏、七厘散、小金丹、百降丹等。

慎用藿香正气丸、防风通圣丸、牛黄上清丸、蛇胆陈皮末、胆石通、气滞胃痛冲剂、木香顺气丸、香砂养胃丸、大山楂丸、麻仁润肠丸等。

饮片:
禁用附子、乌头、水银、巴豆、芫花、大戟、水蛭、商陆、蜈蚣、雄黄、雌黄、牵牛子、麝香、牛膝、牛黄等。

慎用生大黄、芒硝、甘遂、三棱、生南星、刘寄奴、皂角刺、生五灵脂、穿山甲、射干、凌霄花、茅根、木通、通草、薏苡仁、赭石、桃仁、槐花、蝉蜕、丹皮、干姜、肉桂、半夏等。

不能单独使用当归尾、红花、蒲黄、苏木、枳实、槟榔、厚朴、川椒、滑石、郁金等。

以上药物使用时需与其它药配伍使用,以减低副作用。

以上就是针对孕妇中药禁忌问题详细的介绍了,其实大
家对于孕妇来说,身体一定要重点保护,服用药物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影响到肚中的胎儿健康的,那么孕妇在吃中药的时候一些禁用的药物是千万不要吃的,这样的药物是含有毒性的,一旦食用危及到胎儿的健康。

妊娠禁忌(中药)

妊娠禁忌(中药)

妊娠禁忌(中药)(一)中国药典(2000年版)和卫生部部颁药品(1992年)[注意事项]中规定的妊娠禁用药和慎用药品种1、妊娠禁用药:马钱子。

2、妊娠忌用药:天仙子、轻粉、斑蝥、雄黄、三棱、莪术、水蛭、关木通、土鳖虫、川牛膝、千金子、千金子霜、巴豆、巴豆霜、甘遂、芫花、京大戟、牵牛子、商陆、丁公藤、芒硝、玄明粉、阿魏、猪牙皂、益母草、麝香、附子、虻虫、天山雪莲花、鳖甲胶、陆英。

3、妊娠慎用药:蟾酥、华山参、硫黄、干漆片、姜黄、急性子、瞿麦、制川乌、制草乌、番泻叶、白附子、枳实、三七、大黄、王不留行、西红花、红花、肉桂、苏木、虎杖、卷柏、漏芦、禹州漏芦、穿山甲、桃仁、凌霄花、牛膝、蒲黄、郁李仁、枳壳、天南星、冰片、草乌叶、禹余粮、常山、赭石、关白附、干蟾、菊三七。

用药禁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配伍禁忌·《本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

”但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果不一样。

相恶配伍可使药物某些方面的功效减弱,但又是一种可以利用的配伍关系,并非绝对禁忌。

而“相反为害,甚于相恶”,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故相反的药物原则上禁止配伍应用。

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和“十九畏”。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篓、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五代后蜀韩保升修订《蜀本草》时,首先统计七情数目,提到“相者六十种,相反者十八种”,今人所谓”十八反”之名,盖源于此。

相畏为中药七情之一,内容已如前述。

但从宋代开始,一些医药著作中,出现畏、恶、反名称使用混乱的状况,与《本经》“相畏”的原义相悖。

作为配伍禁忌的“十九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

对于十八反、十九畏作为配伍禁忌,历代医药学家虽然遵信者居多,但亦有持不同意见者,有人认为十八反、十九畏并非绝对禁忌;有的医药学家还认为,相反药同用,能相反相成,产生较强的功效。

孕妇用中药滋补身体,要避开这几样中药

孕妇用中药滋补身体,要避开这几样中药

孕妇用中药滋补身体,要避开这几样中药很多妈妈怀孕的时候,都很注重身体的调理,吃些滋补营养的东西,也有妈咪觉得中医温和,选择用中药调理。

在中药调理的同时,妈咪们一定要注意,不是所有的中药都对身体有好处,有些也是会导致流产的哦~比如宫斗剧常出现的麝香……哈哈,但也不要恐慌,注意一下丹七君列出的几点就可以了。

中药滋补是十分温和的!准妈妈温补养生需慎重前人有“产前一团火”之说,意即妇女怀孕了,就怀有一颗生命的火种,这火种是需要一定温度的。

这火不旺,生机乏力,就需要温,就需要补,让其燃起生命的活力。

同时,怀孕之后,体内血液既要供应自己的活动所需,又要供养胎儿,故血液和营养物质需要量多,也需要补。

但从另一方面讲,这火不能太旺盛,太旺盛并不是好事,过犹不及。

现在还有许多人认为,妇女一旦怀孕,非大补特补不可!以为这是中医的观点。

其实中医养生是讲究辨证论治,不虚不补,主要是调整体内阴阳平衡。

体虚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分;补药有补气、养血、滋阴、助阳之别。

中药辨证论治调出孕妇好身体◇如果有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疲倦乏力等表现,则为气虚体质,宜选用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山药等补气类中药。

◇如果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华、口唇淡白、头晕眼花等,则为血虚体质,宜选用当归、何首乌、白芍、熟地黄等补血类中药。

◇如果有形体消瘦、面红潮热、口干咽燥、心烦眠少等,则为阴虚体质,宜选用麦冬、天冬、石斛、沙参、生地、黄精、女贞子、旱莲草等滋阴类中药。

◇如果平素怕冷喜暖、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腰膝冷痛、小便频数,大便不成形等,则为阳虚体质,宜选用肉苁蓉、补骨脂、杜仲、菟丝子、沙苑子、仙茅等温阳类中药。

需要强调的是,孕妇应在中医指导下,根据其体质和病情,辨明气、血、阴、阳或脏腑之虚,辨证进补。

如不加选择盲目进补,就会反受其害。

准妈妈中药养生要注意“胎前三禁”准妈妈使用中药养生,必须考虑到中药对孕妇本人以及胎儿的影响,以防导致胎儿畸形、流产等。

与用西药一样,妊娠期用中药也宜慎重,可用可不用的药应该不用。

浅谈孕妇喝中药应禁忌禁用与护理

浅谈孕妇喝中药应禁忌禁用与护理

浅谈孕妇喝中药应禁忌禁用与护理中药治病,独具特色,疗效确切。

药用于人,利害双重。

孕妇用药,既保证疗效,又注意安全,因某些药对孕妇、胎儿有影响。

1.孕妇用药的认识孕育是妇女的生理特点,因血液供养胎儿,所以相对的形成血虚,由于胎儿的增长,影响气机升降,易产生气滞痰郁诸证,此外也因脾胃虚弱,生化之源不足或肾气亏损,致胎元不固,所以临床治疗疾病应和安胎并举,补肾为固胎之本,培脾乃益血之源,本固血充则胎安如盘。

因此凡峻下、滑利、破血、耗气、散气等药物,一般均为禁忌或慎用。

但也不能机械的看待。

此举二例恶阻病人。

一例辨证肝热,选用抑肝和胃的药方,另一例乃痰滞,选用豁痰降逆的药方,二方中均有半夏而没敢用,因属孕妇禁忌,致使胃气不降。

因冲脉上接阳明(胃)下连少阴(肾),使太冲脉盛,上犯于胃,痰饮停滞,使脾胃气虚,胃气不降,病情加重,饮食难下胎失所养,终至流产。

半夏堕胎是指生半夏性味甚毒不可用,制后的半夏毒性很小为降逆止呕、温化痰湿的要药。

不少临床医生因见《别录》中有堕胎这说而不敢用,贻误病机,致使邪伤胎气。

《素问,六元正经大论》中有:“妇人重身毒之何如。

”歧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

”王海藏在《医垒元戎》中讲:“若妊娠伤寒,大便硬,小便赤,气满而脉沉数,阳明太阳本病也,急下之,宜大黄六合汤。

”方中有大黄、桃仁当属孕妇禁忌,但根据病情,照用无妨。

陈修园在《女科要旨》中说:“妊娠二、三月,心烦恶食呕吐等证,医名恶阻,用六君子汤辄效。

”方中半夏亦属禁药,应是“有故无殒”的。

2.禁忌药品的分类孕妇用药禁忌,古代多有记载,明代李时珍总结为40余种有代表性的禁忌药物,阐明了孕妇禁用的观点,并著有流传至今的“妊娠禁忌歌。

”“虫元斑水蛭及亡虫虫虫,附子乌头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米与蜈蚣,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

”上述药物一直指导着妊娠禁忌用药,清代王孟英在李时珍禁忌用药的基础上增加至100余种,现分类中主要是“妊娠禁忌歌”中的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中药似乎比西药要安全些。

因此,当孕妇遇到某些疾病或不适时,常会选择中药。

其实,这种想法并非全面。

孕妇服用中药也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尤其是在孕早期(妊娠期前三月),更不能随便服用中药。

此外,即使是治疗疾病也应尽量避免长期服用中药。

孕妇需禁用和慎用的中药,概括起来主要为活血化瘀药、凉血解毒药、行气祛风药、苦寒清热药。

因此,除了具有这些功效的单味中药外,以下中成药孕妇也不宜使用。

理血类:凡是具有活血化瘀、理血通络、止血等功能的中成药,如七厘散、小金丹、虎杖片、脑血栓宁、云南白药、三七片等,孕妇应慎用。

清热类: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燥湿等功效的中成药,如六神丸在怀孕早期服用可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则容易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含有牛黄等成分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败毒膏、消炎解毒丸等,容易引起孕妇流产。

祛风湿痹痛类: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为主要功效的中成药,如虎骨木瓜丸,由于其中的牛膝具有活血作用,川乌药性辛热,因此容易引起胎儿发育障碍。

类似的中成药,还有大小活络丸、天麻丸、虎骨追风酒、华佗再造丸、伤湿去痛膏等。

抗栓再造丸中的大黄具有攻下作用,水蛭则能破血,因此孕妇应禁用。

泻下类:有润肠通便等作用的中成药,如十枣丸、舟车丸、麻仁丸、润肠丸等,有损胎气,容易引起孕妇流产。

消导类:有消食导滞、消痞化积作用的中成药,如槟榔四消丸、九制大黄丸、清胃中和丸、香砂养胃丸、大山楂丸等,都具有活血、行气、攻下之效,孕妇应慎用。

理气类:具有疏畅气机、降气行气之功效的中成药,如木香顺气丸、气滞胃痛冲剂、开胸顺气丸、十香止痛丸等,因下气破气、行气解郁力强而成为孕妇应慎用。

开窍类:具有开窍醒脑功效的中成药,如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安宫牛黄丸、行军散等,因含有麝香,孕妇用之易致堕胎。

驱虫类:具有驱虫、消积、止痛功能,能够驱除肠道寄生虫的中成药,如囊虫丸、驱虫片、化虫丸等,孕妇也不宜服用。

祛湿类:凡是治疗水肿、泄泻、痰饮、黄疸、淋浊、湿滞的中成药,如利胆排石片、胆石通、结石通等,因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功效,孕妇都不宜服用。

敛疮类:以解毒消肿、生机敛疮为主要功能的中成药,如祛腐生机散、疮疡膏等,都含有活血通经之品,而百灵膏、消核膏、百降丹中含剧毒药较多,这类中成药容易导致孕妇流产,因此孕妇应禁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