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_国家公园规划

合集下载

2025 年 国家公园法

2025 年 国家公园法

2025 年国家公园法2025年国家公园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这项法律的通过旨在建立更加健全的国家公园体系,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国家公园是指为保护自然遗产和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特定地区,为公众提供休闲、旅游和教育的场所。

2025年国家公园法的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批优秀的国家公园,确保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首先,国家公园法将确保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受到最高级别的保护。

这些核心区域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地带,也是珍稀物种和自然遗产的重要栖息地。

根据国家公园法规定,这些核心区域将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管理,以确保它们的完整性和健康。

其次,国家公园法还将推动国家公园的生态修复和保护。

国家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区,其目标是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根据国家公园法的规定,相关部门将加大对国家公园的生态修复力度,通过植被恢复、水资源管理和野生动物保护等措施,保护和恢复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

此外,国家公园法还将加强科学研究和教育活动。

国家公园既是自然保护区,也是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场所。

国家公园法要求国家公园开展科学研究和教育活动,并与科研机构、学校和社会组织等合作,推动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的发展。

此外,国家公园法还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国家公园是为公众服务的场所,公众的参与和身份扮演了重要角色。

国家公园法规定,国家公园的规划和管理应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需求,建立公众与管理方之间的沟通渠道,促进公众参与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

国家公园法还对国家公园的经费和保障机制进行了明确规定。

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为了确保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园法要求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经费保障和管理机制,确保国家公园的运作和发展。

综上所述,2025年国家公园法的通过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项法律的实施将推动我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保护和恢复珍贵的生态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北京2008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

北京2008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

北京2008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2002年5月15日浏览: 495项目名称:北京2008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合作院校:斯洛文尼亚卢布尔亚那大学景观设计学系外国教授:Davorin Gazvoda(达沃尔•吉斯沃达)时间:2002年3月-8月成果获奖: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设计国际竞赛优秀奖简要说明北京2008奥林匹克公园设计方案——“荷花”奥林匹克公园的一个主要创意是整个设计像荷花在荷塘中繁茂生长一样。

运动员、裁判员和其他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好比被荷叶呵护的水中和水面上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

中央的步行区域和必要的交通设施是关键。

人流从地铁中出来好像穿越荷塘水面(正好在现存的荷田周围相同的位置),精心设计的南主入口将设计最大的一片荷塘,并依此形成基本的几何构图,一直延伸到各个主要的体育场馆。

荷花作为代表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一个象征的创意体现了20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特征。

传播文化: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个国际盛会,但同时更是主办国弘扬自己特殊文化的极好机会;普天齐聚:荷花具有的"团圆"的涵义,吸引人们聚集在一起,那一刻所有参赛队伍、裁判员、观众和所有关心奥林匹克的人们汇聚一起,并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广泛传播;和谐自然:亭亭玉立的荷花穿过浓密的圆形叶丛构筑一个几乎完美的图景,几乎可以与人的躯体和灵魂的和谐相媲美;丰富多彩:荷花丰富的功用和同样硕果累累的奥运盛会惊人相似,运动员不仅仅为奖牌而战,他们还通过奥运盛会缔结新的友谊,在职业生涯中携手共进;参加国的社会活动家们通过这个盛会扩大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展现本国经济和文化;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系通过奥运会延伸,成为很多国家拓展交流合作的契机;奋发向上:从碧波荡漾的荷塘冉冉升起的美,激发人们通过辛勤的付出和经年累月的艰苦训练、通过参加奥运会达到人生的顶点,因而奥运会上每一个参与者都是赢者;天时地利:荷花花期与奥运会的举办时间一致,奥运会期间正是荷花盛开,莲子新出的理想季节。

国家公园设立规范

国家公园设立规范

国家公园设立规范
国家公园的设立规范一般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的设立规范因国家而异。

一般来说,国家公园的设立规范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国家公园的定义。

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设立的,以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目的的公共土地。

二、国家公园的功能。

国家公园的功能包括保护特定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湿地、湖泊、山脉、河流等,以及保护特定的生物群落,如野生动物、植物等;研究自然资源,探索自然规律;开发自然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的现实需求,如旅游、教育、娱乐等。

三、国家公园的设立条件。

国家公园的设立条件包括: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自然价值;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可以满足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的需要;具有较好的管理条件,如具备足够的物质条件,具有较完善的管理机构;具有较强的社会支持,如社会上对设立国家公园的共识较强。

四、国家公园的管理制度。

国家公园的管理制度应包括:设立国家公园的法律法规;制定国家公园的管理规定;建立国家公园的管理机构;实施国家公园的管理措施;组织国家公园的管理考核。

国家公园创建标准

国家公园创建标准

国家公园创建标准
国家公园的创建标准是确保其能够达到既定的保护、教育、休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以下是国家公园创建的一些关键标准:
一、生态价值和生物多样性:
候选地区应具有显著的生态学意义,包括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重要的生物多样性或者包含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二、自然和文化属性:
该地区应包含值得长期保护的自然景观或显著的文化特征,如古老的遗址或土著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

三、管理框架:
必须有明确的管理架构和规划,以确保该区域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

这通常涉及多个级别的政府机构合作以及与当地社区的合作。

四、法规保障:
必须有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框架来支持国家公园的创建和管理,包括土地征用、资源开发限制和保护措施。

五、科学依据:
国家公园的选定应基于彻底的科学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估,以确定其
设立的适宜性和必要性。

六、公众参与:
在国家公园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应鼓励公众参与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平衡和妥善考虑。

七、教育和游憩功能:
国家公园应提供教育资源和解说服务,同时提供适当的游憩设施,使公众能够体验自然并了解其重要性。

八、可持续发展: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国家公园应通过合理的游客管理和资源利用,实现生态旅游和其他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公园的创建标准旨在确保这些区域能够以其生态和文化价值为公众所享用,同时为未来的代际保留下来。

国家标准助力未来国家公园建设

国家标准助力未来国家公园建设

国家标准助力未来国家公园建设作者:耿国彪来源:《绿色中国》2021年第11期“《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范》是在总结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相关标准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公园的功能定位,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进行了明确定位,即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属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专项规划,是国家公园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公园空间管理和发展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具有空间属性、建设属性和管理属性,并约束和指导下层次规划。

”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行的“国家公园标准”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唐小平表示。

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领导人峰会上宣布,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

其中,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国家公园的准入条件和认定标准。

2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相关负责人就国家公园的准入条件和认定标准等情况进行了说明。

据了解,我国早在1956年就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随后的60多年中,逐步建立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个。

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目前我国的国家公园建设,是在60多年自然保护成效以及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起点高和后发优势。

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成立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集聚了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海洋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科学研究、规划评估、调查设计、保护管理等领域的知名专家,按照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推进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标准化工作。

2020年12月,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大力支持下,《国家公园设立规范》等5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贯穿了国家公园设立、规划、勘界立标、监测和考核评价的全过程管理环节,为第一批国家公园的正式设立,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提供了重要支撑。

国家公园创建三年工作计划

国家公园创建三年工作计划

国家公园创建三年工作计划第一年:1. 确定目标:制定一个明确的国家公园创建的目标和愿景,包括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可持续旅游、提供教育和研究机会等方面的目标。

2. 调研规划区域:对可能建立国家公园的区域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包括地理特征、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群落等方面的研究。

3. 建立合作关系:与当地政府、民间组织和相关利益相关者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共同参与国家公园的创建和管理。

4. 法规制定: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确保国家公园的法律地位和管理框架,并确保公众参与和利益保护。

5. 社会宣传:通过社交媒体、宣传活动和会议等方式,向公众介绍国家公园的目标和利益,并收集公众意见和建议。

6. 资金筹集:探索各种资金来源,包括政府拨款、捐赠、伙伴关系等,并建立资金筹集的机制。

第二年:1. 规划设计:基于第一年的调研和收集的公众意见,制定国家公园的规划和设计,包括设施建设、路线规划、游客中心等。

2. 生态保护:确保国家公园内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保护,包括采取措施防止非法捕猎、破坏和污染等。

3. 培训和招聘:组织培训和招聘工作人员,包括保护员、解说员、导游等,以提供适当的服务和保护。

4. 建设设施:根据规划和设计,开始国家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包括游客中心、露营地、步道等。

5. 教育和研究:建立与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提供教育和研究机会,以促进公众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区域的科学研究。

第三年:1. 管理和运营:确保国家公园的管理和运营工作顺利进行,包括制定管理计划、监测生态系统和游客活动等。

2. 旅游开发:与旅游业者和当地社区合作,发展可持续的旅游业,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并确保游客的质量和数量的适度控制。

3. 公众参与:与公众保持紧密联系,定期举办会议、研讨会和展览等活动,听取公众意见和解决问题。

4. 营销和推广:制定营销和推广计划,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宣传国家公园,吸引更多游客。

5. 持续改进:开展评估和监测工作,定期审查和改进国家公园的管理和运营,以确保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当前公园运营现状对国家公园未来发展的启示

基于当前公园运营现状对国家公园未来发展的启示

基于当前公园运营现状对国家公园未来发展的启示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根据当前公园的运营现状,对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提出几点意见。

通过举例当前公园运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并希望可以为国家公园建设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参考。

关键词:国家公园;现状;政企分离;发展;建议引言自1956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公园——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1]。

自那以后,我国的公园建设掀起一番风暴,公园建设事业发展蒸蒸日上。

逐渐的我国开始设立了森林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城市湿地公园、家矿山公园等等。

随着公园建设的迅猛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普及科学知识的层面上都作出了较大贡献,但是实际运营中也出现了种种问题。

至此,本文就当前各种类型公园运营发展的现状作出分析,就国家公园未来发展提出几点见解性的意见。

1国家公园建设的概念及历程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这一概念源自于美国[1]。

其主要建设目的是国家及地区为保护一个或者多个典型生态系统而建设的具有完整性的、生态旅游及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等等因素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

1.1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发展历程1984年,我国台湾建立了第一个以“国家公园”为名称的公园——“垦丁国家公园”[2]。

2007年以前,我国并无“国家公园”的概念,但是并不是说我国就没有国家公园。

自1982年起我国逐渐建设了森林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城市湿地公园、家矿山公园等等多种类型的保护地,其本质上也是以国家公园的实体存在。

1.2我国建立国家公园的实践07年,我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正式揭牌成立。

这也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公园[3]。

08年我国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了云南省作为国家公园的试验点,其中云南省政府常务会明确表示有省林业厅正式负责国家公园建设的主管部门。

国家公园 建设规范

国家公园 建设规范

ICS 03.020.01Z 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26428-2009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 301—2009国家公园建设规范National park -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2009–11–16发布2010–03–01实施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DB53/T 301-2009《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是国家公园的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结构如下:——DB53/T 298-2009《国家公园基本条件》;——DB53/T 299-2009《国家公园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DB53/T 300-2009《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DB53/T 301-2009《国家公园建设规范》。

为了规范国家公园建设,为了规范对国家公园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国家公园工程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和投资效益,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国家公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主管部门审查国家公园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建设全过程建设部分的尺度。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西南林学院国家公园发展研究所、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研究监测中心、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唐芳林、周红斌、朱丽艳、司志超、钟明川、杨芳、黎国强、刘绍娟、赵建新、戴明、王海亮、孙鸿雁、叶文、沈超、杨彦峰、华朝朗、王钰、宋劲忻。

国家公园建设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家公园的建设规模与项目、项目布局、功能、基本条件及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公园的工程建设项目。

2 总则2.1 国家公园建设应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不得破坏所在区域生态系统或文化景观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 国家公园工程项目建设必须具备下列前提条件:——有建立国家公园的批准文件;——有经批准的国家公园的总体规划;——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和实施主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的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年。

A.5
B.10
C.15
D.20
用户答案:[B] 得分:12.00
2.根据《国家公园功能分区规范》,国家公园可区划为严格保护区、生态保育区、传统利用区和()。

A.管理服务区
B.科教游憩区
C.游憩展示区
D.外围控制区
用户答案:[B] 得分:12.00
3.在《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中,国家公园的游憩展示区的面积应控制在()以内
A.5%
B.6%
C.8%
D.10%
用户答案:[A] 得分:12.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8道题】
1.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可包括哪些专项规划?()
A.保护
B.科研
C.教育
D.游憩
E.社区发展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4.00
2.国家公园的保护体系规划主要包括()。

A.确界定标
B.管护规划
C.巡护规划
D.防护规划
E.生态恢复规划
用户答案:[ABCD] 得分:0.00
3.《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15]25号)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永续利用,改革各部门分头设置()等的体制,对上述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合理界定国家公园范围。


A.自然保护区
B.风景名胜区
C.文化自然遗产
D.地质公园
E.森林公园
用户答案:[ABCDE] 得分:4.00
4.国家公园具有哪些功能()。

A.保护
B.科研
C.教育
D.游憩
E.社区发展
用户答案:[ABCD] 得分:0.00
5.美国国家公园的基本入选标准包括()。

A.国家重要性(National Significance)
B.适宜性(Suitability)
C.可行性(Feasibility)
D.不可替代性
用户答案:[ABCD] 得分:4.00
6.国家公园的科研监测对象应包括()。

A.植被覆盖和土地覆被类型;
B.国家公园核心资源:植被、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生境(栖息地);
C.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极小种群物种或珍稀濒危、狭域特有物种,或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或重要研究价值的物种;
D.对当地社区群众生产、生活影响较大的动物物种;
E.重要环境要素(气象、水文、土壤);
F.外来入侵植物物种。

用户答案:[ABCDEF] 得分:4.00
7.国家公园自导式解说是由()等无生命设施、设备向访客提供静态的、被动的信息服务。

A.书面材料
B.标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C.语音
D.导游
用户答案:[ABC] 得分:4.00
8.国家公园向导式解说的解说人员可以包括哪些人员()。

A.导游
B.国家公园讲解员
C.志愿解说者
D.其他能够介绍当地相关信息的人员(包括当地社区居民等)。

用户答案:[ABCD] 得分:4.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8道题】
1.在国家公园的严格保护区和生态恢复区可以适度规划旅游基础设施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
2.国家公园规划的投资估算将投资结构按工程类别划分为保护、科研、教育、游憩、社区发展、管理等六类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3.作为开展公众教育的重要载体,国家公园为人们提供了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体验自然的场所和机会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4.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
5.景观协调、绿色环保是国家公园项目及设施建设的原则之一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6.《国家公园基本条件》(DB53/T298-2009)明确了国家公园需要达到的资源条件、适宜性条件和可行性条件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7.国家公园的旅游活动为大众旅游,在规划设计中不用考虑环境容量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
8.国家公园在IUCN的保护地分类体系中属于Ⅱ类保护地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