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4-2 第四章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铁路变电支柱设计,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直 线 之 字 力
2020/2/19
4.5 支柱负载计算
一、支柱负载的确定 支柱承受的负载按其方向可分为垂直和水平负载
(五)下锚支线索改变方向产生的水平力
2020/2/19
4.5 支柱负载计算
一、支柱负载的确定
下锚分力 ● 由于下锚改变了线索方向,补偿张力将在转换柱处产生一个
垂直于支柱的水平力,这一水平分力就是下锚分力。 ● 根据所处线路不同,下锚分力的计算也不同。要分直线区、
曲线区、绝缘锚段关节、非绝缘锚段关节几种情况。
2020/2/19
4.5 支柱负载计算
直线区段的下锚分力
2020/2/19
4.5 支柱负载计算
直线区段的下锚分力
2020/2/19
4.5 支柱负载计算
曲线区段的下锚分力
2020/2/19
B、因下锚引起的偏移值;x、曲线造成的偏移值;Z、轨面处锚 柱侧面中心至悬挂中心的距离。
1、支柱风负载 P0 支柱本身的风负载可由下式求出:
P0 0.615 KV 2 F 103
2020/2/19
4.5 支柱负载计算
一、支柱负载的确定 支柱承受的负载按其方向可分为垂直和水平负载 (二)水平负载
2、接触悬挂传给支柱的风负载
接触悬挂传给支柱的风负载包括:接触线风负载
Pj
承力索的风负载
Pc附加导线的风负载
Pf
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Pv 0.615vKdLV 2
2020/2/19
4.5 支柱负载计算
一、支柱负载的确定
线索风负载
2020/2/19
4.5 支柱负载计算
一、支柱负载的确定 支柱承受的负载按其方向可分为垂直和水平负载
腕臂计算原理(发布)(1)-1

三、现场安装情况
三、转换柱非支腕臂计算 计算L08#非支斜腕臂。
已知参数: Cx=2517mm,δ=29mm/m, Hs=7800mm,Hx=6000mm, Hj=6400mm,Hc=7800mm, Hf=500mm,Lpb=Lxb=690mm, Ks=Kx=180mm,Ht=105mm,a=300mm,Ltc=300mm, Lcg=200mm 1. 计算套管双耳至棒平耳孔 水平距离:
L1 CX Ps c Ks a
=2517+7.8×29+0-180-(-100) =2663.2mm 2. 计算平腕臂长度:
P1 L1 Lcg Lpb
=2663.2+300-690 =2273.2mm 3. 依次计算套管双耳和承力索座位置:Lc=2273.2-300=1973.2mmmm Lt=1973.2-300=1673.2mm
4.安装图参数: 拉出值a=-300mm,Ltc=300mm,Lcg=200mm
三、转换柱非支腕臂计算 计算L08#非支平腕臂。
已知参数: Cx=2517mm,δ=29mm/m, Hs=7800mm,Hx=6000mm, Hj=6400mm,Hc=7800mm, Hf=500mm,Lpb=Lxb=690mm, Ks=Kx=180mm,Ht=105mm,a=300mm,Ltc=300mm, Lcg=200mm 1. 计算承力索座至上底座接棒瓶 孔水平距离:
L1 CX Ps c Ks a
=2517+7.8×29+0-180-(-300) =2863.2mm 2 L 2 L2 2863 .2 2 500 2 2906 .53mm 1 Hf
P2 L2 Lcg Lpb 2906 .53 200 690 2417 mm
接触网4-2 第四章腕臂支柱容量计算教材

gb 0
l
q0
式中: n ——悬挂数目; ——链型悬挂单位长度自重负载(kN/m); ——链型悬挂单位长度覆冰负载(kN/m); ——跨距长度,一般选最大允许跨距。
2019/4/17
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一、支柱负载的确定 支柱承受的负载按其方向可分为垂直和水平负载 (一)垂直负载
(五)下锚支线索改变方向产生的水平力
2019/4/17
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一、支柱负载的确定 支柱承受的负载按其方向可分为垂直和水平负载
(五)下锚支线索改变方向产生的水平力
2019/4/17
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二、支柱负载计算法
计算接触网支柱负载确定支柱容量,采用校 验计算法。首先从标准支柱类型中选用一种, 计算该柱上各力的大小,找出诸力对支柱地面 中点处的力臂,求出力矩,合力矩之和即为所 计算的支柱负载。
2 3 P 0.615 KV F 10 0
2019/4/17
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一、支柱负载的确定 支柱承受的负载按其方向可分为垂直和水平负载 (二)水平负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接触悬挂传给支柱的风负载
接触悬挂传给支柱的风负载包括:接触线风负载 承力索的风负载
Pc 附加导线的风负载
Pf
Pj
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2019/4/17
2019/4/17
Pv 0.615v KdLV 2
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一、支柱负载的确定 支柱承受的负载按其方向可分为垂直和水平负载 (二)水平负载
接触悬挂传给支柱的风负载包括:接触线风负载 承力索的风负载
Pc 附加导线的风负载
Pf
腕臂计算(1)

腕臂计算(1)武九支柱腕臂计算(中间柱)【单腕臂】一.计算条件1.需要测量的数据(1)现场实测的斜率值X1(斜率仪测量)之后需转换成斜率的转换值f=(80-68*2+X1)/1000,其中80为垂直线路侧的斜率,68为顺线路方向的斜率;(【】)(2)侧面限界CX;(3)线路超高h1(曲外为正,曲内为负)之后需算出接触线距线路中心c=a-m的值,c=a-h1*H/L,其中H为导线高度6450,L为两轨间距1435;2.图纸上给定的数据(1)导线高度和结构高度分别为6450和1400;(2)拉出值:直线一般是±300;曲外一般为+150,曲内一般为-150;(3)混凝土支柱H78、H93的总高是9.2+3,其中:埋深至钢轨的距离是3950,但考虑到支柱下陷,以3970进行腕臂计算;3.材料上量出的数据(1)上底座通长130,但支柱在埋深不够的情况下,所采取的孔外装时另需外加60的槽钢厚度,即算190;(2)下底座通长100,和上底座的一样,孔外装时另需外加60的槽钢厚度,即算160;(3)P棒瓷通长840(双重绝缘);单重绝缘740(4)X棒瓷通长790(双重绝缘);单重绝缘690(5)承力索座至P腕臂的边缘距离为88;(6)五孔套管双耳中心至P腕臂的边缘距离为74;4.技术参数(1)上、下底座之间的距离1750(支柱)〖小限界时,也需调整为1550左右〗;【2500的吊柱通常是1550】(2)定位器坡度400(矩形(限位)定位器),也就是定位点至定位管中心的距离;【站线定位器通常取300】(3)五孔套管双耳中心至承力索座中心的距离300〖小限界时,需调整为350〗,而承力索座中心至P腕臂的边缘距离为350,其中二者之和为650〖小限界时,需调整为700〗;(4)由导线高度和结构高度分别为6450和1400,可得到下底座的为6450+1400-88-1750=6012【注:YHL的钢柱和孔外装的水泥柱的计算就按下底座至轨平面6012的位置进行安装和计算,上下底座间距1750的位置进行安装和计算】;○注根据不同的轨面连线至支柱标示【3900,即支柱底部外露的一孔和二孔中间的位置】(以轨面为基准)h2、支柱下底至钢轨连线,即支柱埋深3950(计算时:以3970为计)和以3900为基准可计算出下底座的安装高度h为6012+3970-(3900-h2)=?,这时更需注意以6012上下浮动200的范围内都采用孔内装,反之,若超过时,则采用孔外装。
接触网课程设计 支柱的选择

接触网课程设计支柱的选择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语平时(30)修改(40)报告(30)总成绩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21 年 7月 13日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报告1 方案选择1.1 支柱选用根据要求选择支柱型号,根据地质条件设计基础,并对支柱进行负载容量的计算。
本题主要说明腕臂支柱的选择要求。
对支柱进行校验主要是计算负载,支柱的负载是支柱在工作状态下所承受的垂直负载和水平负载的统称。
支柱负载越大,支柱基底面处所承受的弯矩也越大。
支柱的负载计算,就是计算基底面处可能出现的最大弯矩值,其目的是根据计算结果来选择适当容量的支柱。
我们通常所说的支柱容量,是指支柱本身所能承受的最大许可弯矩值。
支柱的最大弯矩,除了与支柱所在位置、支柱类型、接触悬挂类型、线索悬挂高度、支柱跨距及支柱侧面限界有关外,还与计算气象条件有直接关系。
最大弯矩可能出现在最大风速、最大附加负载(覆冰)或最低温度的时候。
在计算最大弯矩时,一般应对三种气象条件进行计算,取其中最大值作为选择支柱容量的依据。
一般来说,支柱的最大计算弯矩多发生在最大风速及最大冰负载时。
本文就取最大风速及最大冰负载时作为选择依据。
进行支柱负载计算时,应根据支柱悬挂类型,按垂直负载和水平负载分别计算,计算之前,必须具有所有计算应具有的原始结构尺寸数据,并确定相关的参数,原始结构尺寸数据及相关参数可以查接触网设计手册得到。
1.2 方案选择设计一个建造于天然地基上的基础,应具备三个条件:基础自身具有足够的强度;基础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接触网支柱的基础是直接埋置于土体中的,其埋置深度一般都小于5m,属于浅平基。
接触网支柱的受力特点是水平负荷大,因此,其抗倾覆的稳定性是很重要的。
根据支柱负荷的大小,基础的结构和形式也不尽相同。
支柱类型有很多,一般为现场浇注的混凝土整体基础形式,基础内预埋设地脚螺栓,安装时将支柱拧固于地脚螺栓上。
广清城轨接触网中间柱腕臂及腕臂支撑计算

2020年20期方法创新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广清城轨接触网中间柱腕臂及腕臂支撑计算周国维(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1概述接触网腕臂组装是电气化接触网施工中的一项关键工序,而腕臂预配计算是腕臂组装中的重点和难点。
能否准确计算及预配腕臂,使腕臂组装能一次到位,直接影响电气化施工效率。
在广清城轨接触网施工过程中,存在由腕臂支撑过长导致的腕臂支撑与腕臂夹角不符合要求,腕臂支撑与平腕臂绝缘子、定位环距离过小等问题,本文就此类问题对接触网中间柱腕臂及腕臂支撑计算方法进行探讨,为接触网问题整改提供参考。
2腕臂计算2.1安装方式广清城轨接触网采用带回流线路的直接供电方式全补偿简单直链型悬挂,中间柱正、反定位安装方式如图1所示。
2.2平腕臂计算在腕臂计算中,需先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定位点到线路中心的距离m 值。
由腕臂计算模型图2可得,支柱在曲线外侧时平腕臂长度L P =H p *β+C x -m-C+L 露头。
注:L P :平腕臂总长度;H p :平腕臂离轨面高度;β:支柱斜率(广清城轨桥梁、路基区段采用H 型钢柱,近似计算β可直接取0);C x :侧面限界;m :定位点到线路中心线的距离;C :腕臂上其他零部件长度的代数和(图中C=L 腕臂底座+L 绝缘子-L 铁模压板=100+800-90=810mm );L 露头:承力索座中心至平腕臂管帽距离。
上述公式中H p 、β、C x 、C 四个量可现场直接测出,而m 值需通过其他计算得出。
m 值与拉出值a 、外轨超高h 、接触线高度H 及轨距L 有关。
当定位点在线路中心线和曲外之间时,可得m=a-c 。
注意a 、m 有符号规定:m 为正值时,摘要:文章主要论述广清城轨接触网中间柱腕臂及腕臂支撑的预配计算方法,针对目前存在的腕臂支撑过长问题,通过计算腕臂长度,可计算出相应的腕臂支撑长度,保证腕臂安装一次到位。
接触网腕臂计算论文

中铁建电气局集团第三工程课题名称: 定位点和支柱位置的论述及腕臂计算项目部:XX指导老师:XX课题人:XX毕业学校:华东交通大学联系方式:XX定位点和支柱位置的论述及腕臂计算摘要本文主要论述腕臂计算,腕臂计算中涉及的参变量有限界、超高和支柱斜率等,这些参变量有的是通过现场测量得到,有的通过理论计算得到。
其中定位点到线路中心的距离m值就要通过理论计算才能得出,定位点位置变化直接影响m 值变化,所以定位点与m值的关系也是本文论述之一。
关键词:定位点; m值;腕臂计算Discussion on Positioning Point and Pillar Position and Cantilever CalculationABSTRACTThere are several calculation of catenary, the cantilever calculation is one of the keys. In order to obtain data corresponding to the wrist arm, we have to go through the actua measurement. For example, bounded, super high and pillar slope. The measurement data ar e relatively different from design values. So calculation of cantilevers is on the basis of t he actual data.We know that the length of wrist arm is A=l*δ+Cx+m+C. When the positioning point and pillar position changes, we are with M is it right? Of course not.For positioning point and pillar in different position, it should be a corresponding plus or minus M. This is what I want to focus on this discussion,when we should add or subtract M.Key Words:Positioning point;The pillar position;M;Calculation of cantilevers1 引言在接触悬挂系统中,接触网腕臂支持结构起到了支撑、定位并承受机械与电气荷载的作用。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第4章 支持装置支柱及其基础

2. 预应力混凝土支柱
横腹杆式预应力混凝土支柱
4.4 基础稳定性校核及类型选择
土的力学性质 棱柱基础设计计算 扩大基础稳定性计算 钢柱基础类型及其选择
1. 土的力学性质
土体应力和应变图
1. 土的力学性质
4. 钢柱基础类型及其选择
扩大基础类型
4. 钢柱基础类型及其选择
为了施工方便,一般做成单阶或双阶的基础,目前常用的15m钢 柱基础如下图所示。
15 m 钢柱基础外形
4.5 支柱负载计算
垂直负载 水平负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垂直负载
2. 水平负载
曲线形成的水平分力
2. 水平负载
接触线之字形布置
2. 水平负载
按跨越的股道分 有单线路腕臂、多线路腕臂;
按导线的定位方向分 有标准腕臂、反向腕臂。
1. 腕臂支持装置
在我国电气化铁路中,最广泛采用的是旋转绝缘腕臂,根据它在 线路中的作用和性质,分为中间柱、非绝缘转换柱、中心柱、锚 柱和道岔柱等。 【中间柱支持装置】
直线中间支柱支持装置示意图
【非绝缘转换柱支持装置】
4. 高速接触网定位装置
日本新干线采用的HC型定位器
4. 高速接触网定位装置
日本北陆新干线采用的定位器结构
Re250型接触悬挂采用的定位器
4.3 支柱
支柱的分类原则 预应力混凝土支柱
1. 支柱的分类原则
根据支柱上的支持装置的不同,可以分为腕臂支柱、软横跨支 柱、硬横跨支柱和定位支柱。
按用途可以分为中间支柱、转换支柱和锚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9/18
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一、支柱负载的确定 支柱承受的负载按其方向可分为垂直和水平负载 (二)水平负载
1、支柱风负载 P 0 支柱本身的风负载可由下式求出:
2016/9/18
Pv 0.615v KdLV 2
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一、支柱负载的确定 支柱承受的负载按其方向可分为垂直和水平负载 (二)水平负载
接触悬挂传给支柱的风负载包括:接触线风负载 承力索的风负载
Pc 附加导线的风负载
Pf
Pj
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2016/9/18
Pv 0.615v KdLV 2
(五)下锚支线索改变方向产生的水平力
2016/9/18
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一、支柱负载的确定 支柱承受的负载按其方向可分为垂直和水平负载
(五)下锚支线索改变方向产生的水平力
2016/9/18
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二、支柱负载计算法
计算接触网支柱负载确定支柱容量,采用校 验计算法。首先从标准支柱类型中选用一种, 计算该柱上各力的大小,找出诸力对支柱地面 中点处的力臂,求出力矩,合力矩之和即为所 计算的支柱负载。
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一、支柱负载的确定 支柱承受的负载按其方向可分为垂直和水平负载 (一)垂直负载
1、接触悬挂自重负载。 包括:接触线、承力索、吊弦的自重负载
q0
在覆冰时,还应该包括覆冰负载,即:
Qg nq0l ngb0l
2016/9/18
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一、支柱负载的确定 支柱承受的负载按其方向可分为垂直和水平负载 (一)垂直负载
Qg nq0l ngb0l
gb 0
l
q0
式中: n ——悬挂数目; ——链型悬挂单位长度自重负载(kN/m); ——链型悬挂单位长度覆冰负载(kN/m); ——跨距长度,一般选最大允许跨距。
2016/9/18
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一、支柱负载的确定 支柱承受的负载按其方向可分为垂直和水平负载 (一)垂直负载
三、支柱负载计算及其容量选择
(一)中间柱负载计算及容量选择
直线区段支柱
一般以选风从田野吹向线路侧为计算依据,支柱的力矩和由下 式求出:
1 M 0 Qg Z Q0 Z Pc H c H j ( Pj P之 )+ 2 1 1 Pf H f Q f a f Q f 0 a f P0 H 2 2
2016/9/18
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三、支柱负载计算及其容量选择
在设计中,腕臂柱负载计算一般考虑:中间 柱、中心柱、转换柱等。由于支柱所在位置和 悬挂数目的不同,受力条件也不同,应根据具 体情况精确计算,并经济合理的使用支柱。下 面介绍常用的中间柱、中心柱和转换柱的计算 方法。
2016/9/18
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一、支柱负载的确定 支柱承受的负载按其方向可分为垂直和水平负载
(三)曲线上线索改变方向产生的水平负载
2016/9/18
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一、支柱负载的确定 支柱承受的负载按其方向可分为垂直和水平负载
(四)直线上接触线之字值形成的水平分力
2016/9/18
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一、支柱负载的确定 支柱承受的负载按其方向可分为垂直和水平负载
2 3 P 0.615 KV F 10 0
2016/9/18
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一、支柱负载的确定 支柱承受的负载按其方向可分为垂直和水平负载 (二)水平负载
2、接触悬挂传给支柱的风负载
接触悬挂传给支柱的风负载包括:接触线风负载 承力索的风负载
Pc 附加导线的风负载
Pf
Pj
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2016/9/18
腕臂支柱容量计算
三、支柱负载计算及其容量选择
(一)中间柱负载计算及容量选择
曲线区段曲外支柱 以风从田野吹向线路为计算依据,其合力距为:
1 1 M 0 Qg Z Q0 Z ( Pc PRc ) H c P0 H ( Pj PR j ) H j 2 2
1 ( Pf PRf ) H f Q f a f Q f 0 a f 2
2016/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