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腕臂偏移计算、a值取值

合集下载

技能鉴定-接触网工高级工(计算题、绘图题)

技能鉴定-接触网工高级工(计算题、绘图题)

五、计算题1.在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区段,采用GJ-70+TCG-l00,最高气温为+40°C,最低气温为-20°C,吊弦离中心锚结900m,αj=1.7*10-5/°C,计算温度为40°C时吊弦偏移值。

(5分)解:由tp =(tmax+tmin)/2, (2分)得tp= 10°C ,由E=Lαj(tx-tp),(2分)得E=459mm。

答:(向下锚偏)(1分)2.在半补偿弹性链形悬挂区段,采用GJ-70+TCG-85,+40°C,最低气温为-20°C,吊弦离中心锚结600m,αj=1.7*10-5/°C,计算温度为30°C时吊弦偏移值。

[333010201] (5分)解:由tp =(tmax+tmin)/2, (2分)得tp= 10°C ,由E=Lαj(tx-tp),(2分)得E=204mm。

答:(向下锚偏)(1分)3.在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区段,采用GJ-70+GLCB85/173,+40°C,最低气温为-20°C,某悬挂点离中心锚结500m,αj=1.7*10-5/°C,计算温度为-10°C腕臂相对于支柱中心的偏移值。

(5分)解:由tp =(tmax+tmin)/2, (2分)得tp= 10°C ,由E=Lαj(tx-tp),(2分)得E=-170mm。

答:(向中锚偏)(1分)4.在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区段,采用GJ-70+TCG-l00,最高气温为+40°C,最低气温为-20°C,某悬挂点离中心锚结800m,αj=1.7*10-5/°C,计算温度为40°C 时定位器相对于支柱中心的偏移值。

(5分)解:由tp =(tmax+tmin)/2, (2分)得tp= 10°C ,由E=Lαj(tx-tp),(2分)得E=408mm。

接触网常用计算公式

接触网常用计算公式

接触网常用计算公式附件一、接触网常用计算公式:1.平均温度t p和链形悬挂无弛度温度t o的计算t max+t min①t p=2t max+t min②t o弹= -52t max+t min③t o简= -102式中t p—平均温度℃(即吊弦、定位处于无偏移状态的温度);t o弹、t o简—分别表示弹性链形悬挂和简单链形悬挂的无弛度温度℃;t max—设计最高温度℃;t min—设计最低温度℃;2.当量跨距计算公式n∑L I3LD= i=1n∑L I√ i=1式中L D—锚段当量跨距(m);n∑L I3=(L13+ L23+……+ L n3)—锚段中各跨距立方之和;i=1n∑L I=(L1+ L2+……+ L n)—锚段中各跨距之和;i=13.定位肩架高度B的计算公式B≈H+e+I(h/d+1/10)h/2式中B—肩架高度(mm);H—定位点处接触线高度(mm);e—支持器有效高度(mm);I—定位器有效长度(包括绝缘子)(mm);d—定位点处轨距(mm);h—定位点外轨超高(mm);4.1 接触线拉出值a地的计算公式Ha地=a- hd式中a地—拉出值标准时,导线垂直投影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mm)。

a地为正时导线的垂直投影应在线路的超高侧,a地为负时导线的垂直投影应在线路的低轨侧。

H—定位点接触线的高度(mm);a—导线设计拉出值(mm);h—外轨超高(mm);d—轨距(mm);4.2 接触线拉出值a的计算公式a=m+c式中a—接触线拉出值(mm);m—定位点处接触线与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mm);C—定位点处受电弓与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mm),由C=h*H/L确定(h为外轨超高;H为接触线高度;L为轨距)。

5.接触线定位拉出值变化量Δa max的计算公式Δa max=I z-√I2z-E2max式中Δa max—定位点拉出值的最大变化量(mm);I z—定位装置(受温度影响)偏转的有效长度(mm);E max—极限温度时定位器的最大偏移值(mm);由上式可知E=0时Δa=06.定位器无偏移时拉出值a15的确定:(取平均温度t p=15℃)a15=a±1/2Δa max式中 a—导线设计拉出值(mm);Δa max—定位点拉出值的最大变化量(mm);a15—定位器无偏移时(即平均温度时)的拉出值(mm)。

腕臂计算原理(发布)(1)-1

腕臂计算原理(发布)(1)-1

三、现场安装情况
三、转换柱非支腕臂计算 计算L08#非支斜腕臂。
已知参数: Cx=2517mm,δ=29mm/m, Hs=7800mm,Hx=6000mm, Hj=6400mm,Hc=7800mm, Hf=500mm,Lpb=Lxb=690mm, Ks=Kx=180mm,Ht=105mm,a=300mm,Ltc=300mm, Lcg=200mm 1. 计算套管双耳至棒平耳孔 水平距离:
L1 CX Ps c Ks a
=2517+7.8×29+0-180-(-100) =2663.2mm 2. 计算平腕臂长度:
P1 L1 Lcg Lpb
=2663.2+300-690 =2273.2mm 3. 依次计算套管双耳和承力索座位置:Lc=2273.2-300=1973.2mmmm Lt=1973.2-300=1673.2mm
4.安装图参数: 拉出值a=-300mm,Ltc=300mm,Lcg=200mm
三、转换柱非支腕臂计算 计算L08#非支平腕臂。
已知参数: Cx=2517mm,δ=29mm/m, Hs=7800mm,Hx=6000mm, Hj=6400mm,Hc=7800mm, Hf=500mm,Lpb=Lxb=690mm, Ks=Kx=180mm,Ht=105mm,a=300mm,Ltc=300mm, Lcg=200mm 1. 计算承力索座至上底座接棒瓶 孔水平距离:
L1 CX Ps c Ks a
=2517+7.8×29+0-180-(-300) =2863.2mm 2 L 2 L2 2863 .2 2 500 2 2906 .53mm 1 Hf
P2 L2 Lcg Lpb 2906 .53 200 690 2417 mm

接触网工中级题库含答案

接触网工中级题库含答案

接触网工中级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吊柱不得扭曲,宜向受力反方向倾斜不大于()。

A、4°B、6°C、2°D、1°正确答案:C2.高铁供电设备接触线平直度:检查接触线与检测尺之间的()符合要求,不得大于0.1mm/m。

A、弯度B、长度C、间隙D、角度正确答案:C3.软横跨接地侧绝缘子泄漏距离不小于()。

A、1600mmB、1050mmC、1450mmD、960mm正确答案:A4.供电段承接试运行任务后应()组织实施。

A、审核后B、实验后C、及时D、校验后正确答案:C5.瓷制棒式绝缘子(抗弯)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A、3.0B、4.0C、2.0D、2.5正确答案:D6.更换火花间隙等开路作业时,应使用短接线先行短接,设置短接线时不得影响()。

A、作业B、轨道电路C、回流回路D、信号回路正确答案:B7.高速铁路支柱整正过程,不允许利用()为支撑点使用整正器。

A、信号机B、应答器C、枕木D、钢轨正确答案:D8.限界值一般根据()或运行实践确定。

A、计算B、目标C、经验D、设计正确答案:A9.极限条件下,避雷器高压侧引线对接地体之间的距离大于()。

A、330mmB、400mmC、300mmD、350mm正确答案:D10.高速接触网结构高度一般为()。

A、1.4~1.7B、1.3~1.6C、1.1~1.4D、1.1~1.7正确答案:B11.软横跨各杵头杆螺纹外露长度应为()mm。

A、20B、20~80C、30D、50正确答案:B12.接触网动态检测中是通过()来测量受电弓弓头振动的垂直加速度,修正滑板的惯性力。

A、硬点B、冲击C、接触压力D、离线正确答案:A13.电流单位的标准表示符号是()。

A、AB、mAC、μmD、kA正确答案:A14.对于定位斜拉线的计算可以通过()计算。

A、直角三角形B、相似三角形C、平行四边形D、勾股定理正确答案:B15.()补偿装置,在时速200—250Km/h客运线上广泛采用。

接触网大修更换承力索时解决平腕臂(斜腕臂)偏移问题及 值控制

接触网大修更换承力索时解决平腕臂(斜腕臂)偏移问题及 值控制

接触网大修更换承力索时解决平腕臂(斜腕臂)偏移问题及值控制摘要:从接触网大修工程中更换承力索施工当中,总结出影响承力索倒接后b值控制以及平腕臂(斜腕臂)发生偏移的因素,并找到了解决办法。

对类似大修换线施工和新建电气化铁路线承力索架设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接触网;b值;平腕臂(斜腕臂)偏移;施工1.引言在接触网大修工程中承力索倒接后平腕臂(斜腕臂)发生偏移以及承力索坠砣值不能达到标准是长期以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常在进行承力索倒接时,一般是在倒新承力索时,平腕臂(斜腕臂)向中锚方向偏一些,坠砣在承力索倒接放线前提升1.5m~2m的高度。

此种方法没有对承力索倒接过程中承力索的线胀系数、线索弹性延伸、线索蠕动等一些变化量的产生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其结果直接导致承力索倒接后,腕臂和定位偏移过大,从而使接触网几何参数发生变化,在参数超出极限值后将导致机车受电弓刮弓、钻弓等事故,严重情况下将影响整个锚段接触网设备的运行状况,这时需调整平腕臂(斜腕臂)和坠砣b值,大大影响了有限天窗时间。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明确承力索在倒接过程中影响平腕臂(斜腕臂)偏移和影响b值的因素,以及在倒替后的环境变化对承力索的影响等。

2.影响值的几个因素2.1新线延伸量对值的影响《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TB10208—98)5.9.8条规定,未经超拉的新铜承力索延伸率为4×10-4~7×10-4(取5×10-4),则承力索延伸量:(1)反映到值变化为:(2)其中,为滑轮传动比。

2.2曲线区段线长度变化量在曲线区段,由于曲线力的作用,新旧承力索会产生一段水平距离,在倒承力索后会对值产生一定影响。

如图1。

图1 曲线段线索长度变化示意图其中,为曲线半径;为新承力索倒接后的状态;为新承力索倒接前的状态。

为倒接前后的水平距离。

由图得:则新承力索在倒承力索后的长度变化量其中,(3)则(4)通过补偿反映到值变化即:(5)其中值的产生是由于线索所受曲线力而形成,可作如下近似计算。

技能认证接触网专业考试(习题卷3)

技能认证接触网专业考试(习题卷3)

技能认证接触网专业考试(习题卷3)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34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所有接触网设备,至( )受电开始即认定为带电设备,之后接触网上的一切作业均必须按本规程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

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2.[单选题]作业平台车上有人作业时,检修作业车的移动速度不得超过( )km/h。

A)5km/hB)10km/hC)15km/hD)20km/h3.[单选题]新建电气化铁路在牵引供电设备送电前 ( ) 天,建设单位应将送电日期通告铁路沿线路内外各有关单位。

A)7B)10C)15D)304.[单选题]200km/h及以上区段一般不进行步行巡视。

每月应利用检修作业车进行一次巡视,运行速度不高于( )。

A)20km/hB)40km/hC)160km/hD)200km/h5.[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垂直天窗内组织的项目。

()A)上、下行渡线分段绝缘器检修B)上、下行渡线分割绝缘子检修C)上、下行横向分割绝缘子串检修D)隔离开关检修6.[单选题]道口安全揭示牌设于限界门汽车前进方向( )的立柱上。

A)左侧B)右侧C)上部D)中部7.[单选题]交叉渡线道岔处的线岔,在交叉渡线处两线路中心的交叉点处,两支悬挂的汇流排中心线分别距交叉点()mm,允许误差±20mm。

A)200B)130C)250D)1008.[单选题]设备寿命周期规定,避雷器为()年。

A)5-10B)10-12C)5-8D)8-129.[单选题]软横跨承受( )接触悬挂时采用双横承力索A)5组及以上B)6组及以上C)7组及以上D)8组及以上10.[单选题]中心锚结布置原则之一是:在曲线区段,一般设在靠( )的一侧。

A)曲线多、半径小B)曲线多、半径大C)曲线少、半径小D)曲线少、半径大11.[单选题]开口销掰开角度不应小于_______。

A)45°B)60°C)75°D)90°12.[单选题]从安全角度考虑,设备停电必须有一个明显的( )。

任务三 接触网定位装置

任务三 接触网定位装置

(a) 直管定位器 (b)T型定位器 (c)软定位器 (d)T型软定位器 定位器结构
(a) 直管定位器
(b)T型定位器
(c)软定位器
定位器
• 在隧道内及非绝缘腕臂支柱上的定位装置,是由T型定位管、支持器 和棒式绝缘子构成的,棒式绝缘子直接安装在支柱肩架或隧道埋入杆 上。
1-T型定位管;2-长支持器;3-棒式绝缘子
h H c L
式中:c—线路中心线距受电弓中心的偏移值 (mm); h—外轨超高(mm); H—接触线到轨面高度(mm); L—两轨条中心之间的距离(一般取 1500mm)。
接触线对线路中心的距离可由下式计算:
m a c
式中:m--定位点处接触线距线路中心的距离( mm); a--定位点处接触线距受电弓中心的水平距离(mm)。
m m标 m实150100 50mm
所以应使定位处接触线位置向外轨侧“拉”50mm,才能符合设计定位要求。
任务三 接触网定位装置
定位装置的主要作用: 使接触线始终在受电弓滑板的工作范围内,并且使接触线对受电弓的 磨耗均匀,将接触线所产生的水平力传递给腕臂。 对定位装置的要求: (1)定位装置应保证将接触线固定在要求的位置上。 (2)当温度变化时,定位管不影响接触线沿线路方向的移动。 (3)定位点弹性良好,当机车受电弓通过时,能使接触线均匀升高,不 形成硬点,且不能与该装置发生碰撞。 定位装置是由定位管、定位器、定位线夹及连接零件组成,根据支柱 设立位置的不同,其结构也有不同。
(4)单拉手定位:通过软定位器、铁线和悬式绝缘子直接 安装到支柱上,将接触线定位的方式称为单拉手定位。
(5)双定位:有两根接触线需要在同一支柱处分别固定在 需要位置上。
(a)直线非绝缘转换柱

浅析接触网腕臂计算方法

浅析接触网腕臂计算方法

浅析接触网腕臂计算方法发表时间:2019-08-15T15:43:52.580Z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12期作者:田弘扬[导读] 随着电气化铁路的迅速发展以及不断地提速,对电力牵引供电系统的施工工艺及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接触网专业的施工中,腕臂预制的精度高低直接影响着后期的整个网系统。

本文主要从直线区段链型悬挂单腕臂中间柱和非绝缘关节双腕臂转换柱的计算公式的推导,简要分析接触网腕臂的预制。

(中铁二十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西安 710048)摘要:随着电气化铁路的迅速发展以及不断地提速,对电力牵引供电系统的施工工艺及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接触网专业的施工中,腕臂预制的精度高低直接影响着后期的整个网系统。

本文主要从直线区段链型悬挂单腕臂中间柱和非绝缘关节双腕臂转换柱的计算公式的推导,简要分析接触网腕臂的预制。

关键词:接触网;腕臂;预制1.腕臂计算的目的当在既有非电化区段进行电化改造且既有铁路线路中心及轨顶高程保持不变时,我们可以很准确的测量出组立之后支柱的准确侧面限界,再依据设计导高、拉出值等参数可以较准确的计算出腕臂管长度;当处在新建电气化铁路区段时,很多时候会出现站前站后交叉施工的现象,此时为了更加快速、准确的实现腕臂安装等一系列高空作业施工,就得将腕臂提前预制,可实现更快、更高效的批量化安装。

在腕臂的预制过程中,主要是根据现场实测数据以及设计给定的参数,计算出水平腕臂及斜腕臂的长度,再扣除各连接件的长度或高度,进而确定水平腕臂管和斜腕臂管的实际长度。

由于各连接件之间空隙从在,避免安装后的腕臂出现“低头”现象,在扣料时还得适当的将斜腕臂管予以加长。

2.腕臂预制计算中的各项参数在腕臂的预制计算中需要明确的各项参数有:根据设计平面图、安装图,可以得到以下参数:导高、拉出值、结构高度、上下腕臂底座安装间距、侧面限界、曲线半径、定位器长度、定位器安装坡度等;需要现场测量得到的数据有:支柱斜率、支柱实际侧面限界、定位点轨顶实际超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8 25.5 11.1 22.1 9 8 19 16
63.8 76.5 89.3
11.5 22.95 34.425 9.78 19.55 29.325
57.4 68.9 80.3 91.8 48.9 58.7 68.4 78.2 47 40 56 48 65 57 75 65 51
55.3-112 -122 -131 -140 -150 -159
-102 -112 -122 -133 -143 -153 -163 -173 -111 -122 -133 -144 -155 -166 -177 -188
-107 -119 -131 -143 -155 -167 -179 -190 -202
250 -43 -47 -51 -55 -60 -64 -68 -72 -77 -81 -85 -89 -94 -98
300 -51 -56 -61 -66 -71 -77 -82 -87 -92 -97
350 -60 -65 -71 -77 -83 -89 -95
400 -68 -75 -82 -88 -95
-102 -119 -136 -153 -170 -187 -204 -221 -238 -255 -272 -289 -107 -125 -143 -161 -179 -196 -214 -232 -250 -268 -286 -303 -112 -131 -150 -168 -187 -206 -224 -243 -262 -281 -299 -318 -117 -137 -156 -176 -196 -215 -235 -254 -274 -293 -313 -332
旋转腕臂偏移值(有载、不含新线延伸)
说明:xx铁路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5°,吊弦腕臂定位器正常位置温度:25° 实际 气温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正常 气温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L △t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0 100 150 38.25 33.15 28 24 22.95 17.85 14.025 12.75 8.925 7.65 3.825 2.55 0 -2.55 -5.1 -7.65 -10.2 -12.75 -15.3 -20.4 200 51 45.9 44.2 39.1 37 32 30.6 25.5 23.8 18.7 17 11.9 10.2 5.1 3.4 0 -3.4 -6.8 -10.2 -13.6 -17 -20.4 -23.8 -27.2 -30.6 250 300 350 400 102 450 115 103 88 84 73 500 128 115 111 97.8 94 81 550 140 126 122 108 103 89 600 153 138 133 117 112 97 650 166 149 144 127 122 105 700 179 161 155 137 131 113 107 750 191 172 166 147 140 121 115 800 204 184 177 156 150 129 122 102 850 217 195 188 166 159 137 130 108
7.65 15.3 5.95 11.9 4.68 9.35 4.25 2.55 0.85 0 8.5 5.1 1.7 0 2.98 5.95 1.28 2.55
38.3 45.9 53.6 61.2 68.9 76.5 84.2 91.8 99.5 31.9 38.3 44.6
6.38 12.75 19.125
置温度:25° 900 230 207 199 176 168 145 138 115 107 84.2 76.5 53.6 45.9 23 15.3 0 -15 -31 -46 -61 -77 -92 -107 -122 -138
900 -153 -168 -184 -199 -214 -230 -245 -260 -275 -291 -306 -321 -337 -352 -367 -383 -398 -413 -428 -444 -459 -474
57.4 63.8 70.1 76.5 82.9 89.3 95.6
29.8 35.7 41.7 47.6 53.6 59.5 65.5 71.4 77.4 83.3 89.3 95.2 101 23.4 28.1 32.7 37.4 42.1 46.8 51.4 56.1 60.8 65.5 70.1 74.8 79.5 21.3 25.5 29.8 34 38.3 42.5 46.8 23 7.65 0 -15 -23 -31 -38 -46 -54 -61 -69 51 55.3 59.5 63.8 68 72.3 14.9 17.9 20.8 23.8 26.8 29.8 32.7 35.7 38.7 41.7 44.6 47.6 50.6 12.8 15.3 17.9 20.4 4.25 0 -8.5 -13 -17 -21 -26 -30 -34 -38 5.1 0 -10 -15 -20 -26 -31 -36 -41 -46 5.95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8 0 -14 -20 -27 -34 -41 -48 -54 -61 25.5 28.1 30.6 33.2 35.7 38.3 40.8 43.4 14 0 -19 -28 -37 -47 -56 -65 -75 -84 15.3 16.6 17.9 19.1 20.4 21.7 0 -10 -20 -31 -41 -51 -61 -71 -82 -92 0 -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0 -12 -24 -36 -48 -60 -71 -83 -95 0 -13 -26 -38 -51 -64 -77 -89 0 -14 -27 -41 -54 -68 -82 0 -14 -29 -43 -58 -72 -87 8.5 0 -17 -26 -34 -43 -51 -60 -68 -77 9.35 10.2 11.1 11.9 12.8 13.6 14.5 6.38 7.65 8.93 10.2 11.5 12.8
-26 -52.7 -79.05 -105.4 -132 -158 -184 -211 -237 -264 -290 -316 -343 -369 -395 -422 -448
偏移方向:实际气温大于正常气温是往下锚方向偏移,反之往中锚方向偏移。 无载腕臂偏移:△t×线胀系数×L(△t为实际气温与正常气温的温差,L为腕臂至中锚的距离,铜线的线胀系数为0.017) 有载腕臂偏移:无载腕臂偏移+偏移差(△1) f1(有载驰度)=(综合负载×L⌒2)/8*额定张力 f2(无载驰度)=(承力索单重×L⌒2)/8*额定张力 △1=8(f1⌒2-f2⌒2)/3L (综合负载为承力索、导线、吊弦的综合重量)
-102 -115 -128 -140 -153 -166 -179 -191 -204 -217 -109 -122 -136 -150 -163 -177 -190 -204 -218 -231
-101 -116 -130 -145 -159 -173 -188 -202 -217 -231 -246 -107 -122 -138 -153 -168 -184 -199 -214 -230 -245 -260 -113 -129 -145 -162 -178 -194 -210 -226 -242 -258 -275
-107 -115 -122 -130
实际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正常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L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02 -122 -143 -163 -184 -204 -224 -245 -265 -286 -306 -326 -347 -106 -128 -149 -170 -191 -213 -234 -255 -276 -298 -319 -340 -361 -111 -133 -155 -177 -199 -221 -243 -265 -287 -309 -332 -354 -376 -115 -138 -161 -184 -207 -230 -252 -275 -298 -321 -344 -367 -390 -119 -143 -167 -190 -214 -238 -262 -286 -309 -333 -357 -381 -405 -123 -148 -173 -197 -222 -247 -271 -296 -320 -345 -370 -394 -419 -128 -153 -179 -204 -230 -255 -281 -306 -332 -357 -383 -408 -434
-0.9 -1.7 -1.7 -3.4 -2.6 -5.1 -3.4 -6.8 -4.3 -8.5 -5.1 -10.2 -6 -6.8 -13.6
-4.3 -5.1
-6.8 -7.7 -8.5 -9.4
-11.9 -17.85
-95 -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