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国家标准

合集下载

电动汽车常用国家标准目录

电动汽车常用国家标准目录

1 1 0 1 非最新 1 1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电能质量技术要求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 一般要求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第2部分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第3部分 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条件 电动汽车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 第1部分:非车载充电机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 第2部分:交流充电桩 电动汽车电池箱更换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 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 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通用技术要求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技术导则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规范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能计量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电能计量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电池更换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电动汽车充电站/电池更换站监控系统与 充换电设备通信协议 用于Ⅰ类和电池供电车辆的可开闭保护接地移动式 剩余电流装置(SPE-PRCD)
IEC 784:1984
ISO 8715:2001 ISO 8714:2002 SAEJ 551-5 JAN2004
ECE R100
EN 1821-2、 EPA TP002 ECE R101.01 SAE J2711 ECE R101.01 ECE R83
ISO/TR 11954:2008
IEC 61982-1:2006 IEC 61436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量 试验方法

中国电动汽车最低续航标准

中国电动汽车最低续航标准

中国电动汽车最低续航标准
中国电动汽车最低续航标准是指电动汽车在充满电的情况下,能够行驶的最低里程要求。

2019年,国家标准委发布了《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和能耗评价》(GB/T 30512-2019)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和能耗的评价方法和技术要求。

根据这个标准,纯电动汽车的最低续航里程应不少于150公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的最低纯电续航里程应不少于50公里。

这些要求逐渐提高,到2022年,纯电动汽车的最低续航里程应不少于300公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的最低纯电续航里程应不少于80公里。

这些标准的实施,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推广具有重要作用。

一方面,提高了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促进了市场需求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电动汽车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推动了绿色出行的普及。

- 1 -。

中国电动汽车安全标准

中国电动汽车安全标准

中国电动汽车安全标准
中国电动汽车的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车辆结构安全:对电动汽车的车身结构和底盘进行强度测试,确保车身能够承受碰撞和翻车等情况下的安全性。

2. 动力系统安全:对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等关键动力部件进
行安全性能测试,确保在正常使用和剧烈碰撞等情况下不会引发火灾
或爆炸。

3. 充电系统安全:对电动汽车的充电设备进行安全性能测试,
确保充电过程中不会发生电气故障、触电等安全问题。

4. 驾驶员安全:要求电动汽车配备符合安全标准的安全带、气
囊等安全装置,以提供驾驶员和乘客的碰撞保护。

5. 车辆辅助系统安全:对电动汽车的辅助系统,如制动系统、
转向系统等进行安全性能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且不会引发安全隐患。

6. 可靠性测试:对电动汽车的各项安全功能进行可靠性测试,
确保在长时间使用和不同环境下都能保持正常工作。

这些安全标准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及相关部门制定和
监管,并与国际标准接轨,旨在确保电动汽车在道路行驶过程中的安
全性。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国标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国标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国标背景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为了保障电动汽车使用的安全和稳定性,国家陆续发布了多项针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动汽车的安全要求国标。

国标介绍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国标是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相关标准的首要其中之一,编号为GB/T 27930-2015。

该标准于2015年3月1日发布,实施范围为在我国销售和使用的新能源汽车。

国标中规定了电动汽车的用途安全要求、电气安全要求、机械安全要求、环保要求、电池安全要求等内容。

用途安全要求电动汽车在使用时,需要符合一系列安全的用车要求,诸如在给车辆进行维修保养前要关车门、刹车踏板要正确使用、转向系统要正常、驾驶员必须确保视野开阔等等。

电气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的关键部分是电气系统,所以电气系统的安全要求尤为重要。

国标中规定了可靠性、绝缘电阻、过电压保护等内容。

机械安全要求国标中对电动汽车的机械部分也做出了规定。

例如:燃油车熄火后,发动机会停止运转,但使用电动汽车时,电动机和电池等元件可能仍然在运转。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国标规定了车辆的制动长度,使得车辆在停车后能够迅速停止运动。

环保要求电动汽车环保要求是非常重要的规定。

它主要是对车辆使用的材料或部件是否环保进行规范。

例如:“电动汽车变速器的润滑油应符合无铅要求。

”电池安全要求电池是电动汽车的能源中心,其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国标中规定了电池的充电、放电、温度、短路、过电压保护等重要内容。

国标的实施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国标是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安全相关的最重要的法规之一。

对于生产商和消费者而言,了解和遵守这些规定有助于避免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风险。

尤其对于大众消费群体而言,遵守国标是保障自身安全的最佳途径。

同时,国标的实施带动了电动汽车、电池等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不断完善规定也会使行业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结论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国标是我国电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法规和标准之一。

生产商和消费者都应认真学习与遵守这些规定,以达到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推动电动汽车等相关的技术进步与发展。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18384)-标准解析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18384)-标准解析

GB 18384-2020 标准解析1、概述2020年5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定制的GB 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此标准代替原GB/T 18384-2015《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系列标准,重点关注电动汽车在静止、充电以及正常运行等情况下的诸多特殊安全性,比如高压防护、整车防水安全、电池电化学安全等。

整体框架件表1-1。

备注:在传统燃油汽车安全要求基础之上主要规定了电动汽车的电气安全和功能安全。

2、重点试验项目2.1 高压警告标记(参见标准5.1.2)高压警告标记为适应国际标准,图标细节进行更改(圆角改为尖角)。

B级电压电路中线缆和线束的外皮应用橙色加以区别。

2.2 遮拦或外壳要求(参见标准5.1.3.2)乘客舱内、货舱内的遮拦和外壳应满足IPXXD的防护要求,乘客舱外、货舱外的遮拦和外壳应满足IPXXB的防护等级要求。

通常遮拦和外壳只能通过工具才能打开或去掉,否则则要有某种方法使其中的B级电压带电部分在遮拦和外壳打开后1s内至少满足一下两种要求之一:——交流电路电压应降到不超过30V(AC),直流电路电压应降到不超过60V(DC);或——B级电路存储总能量小于0.2J。

2.3 连接器要求(参见标准5.1.3.3)a) 连接器通过工具才能打开;或b) 打开后带电部分满足IPXXB;或c) 至少两个动作才能打开且外部机械锁止;或d) 高压互锁1s内断电(≤30V AC或60VDC)。

2.4 高压维修断开装置要求(参见标准5.1.3.4)a) 高压维修开关通过工具才能打开;或b) 打开后带电部分满足IPXXB;或c) 高压互锁1s内断电(≤30V AC或60VDC)。

2.5 充电插座要求(参见标准5.1.3.5)2.6 绝缘电阻要求(参见标准5.1.4.1)2.7 电位均衡要求(参见标准5.1.4.3)2.8 电容耦合要求(参见标准5.1.4.4)2.9 充电插座要求(参见标准5.1.4.5)2.10 防水要求(参见标准5.1.5)2.11 驱动系统电源接通和断开程序要求(参见标准5.2.1)2.12 功率降低提示要求(参见标准5.2.2.1)2.13 REESS低电量提示要求(参见标准5.2.2.2)2.14 REESS热事件报警要求(参见标准5.2.2.3)2.15 制动优先(参见标准5.2.2.4)2.16 挡位切换(参见标准5.2.3)2.17 驻车要求(参见标准5.2.4)2.18 车辆与外部传导连接锁止要求(参见标准5.2.5)2.19 其他引用标准(参见标准5.3~5.9)。

电动汽车国家质保标准

电动汽车国家质保标准

电动汽车国家质保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电动汽车国家质保标准是指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和市场需求,对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和销售商在售后服务、产品质量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和规范。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加强对电动汽车行业的监督和管理,提高电动汽车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般来说,电动汽车国家质保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是对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和销售商的资质和行为要求。

政府要求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相关资质和技术实力,严格遵守生产标准和质量管理制度,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对销售商方面,政府要求其必须合法经营,提供真实有效的产品信息和服务承诺,不得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手段欺诈消费者。

是对电动汽车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检测要求。

政府要求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生产产品,保证产品符合安全、环保、节能等要求。

政府还要求对电动汽车产品实施严格的质量抽检和监测,确保产品质量达标。

是对电动汽车售后服务的规范要求。

政府要求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和销售商必须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包括产品质量保修、召回服务、技术支持等,保障消费者权益。

政府还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有效地解决消费者投诉和纠纷。

是对电动汽车市场监管的强化要求。

政府要加强对电动汽车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欺诈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政府还要加强对电动汽车企业的信用监管,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二篇示例: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电动汽车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在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方面,电动汽车仍然存在很多挑战。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各国纷纷出台了电动汽车国家质保标准,以规范行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也不例外。

自2019年开始,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电动汽车的质保标准,旨在促进电动汽车市场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标准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标准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标准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标准是指适用于中国境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
技术规范和标准。

中国目前主要采用的电动汽车充电标准包括以下几种:
1. 国家标准 GB/T 20234.2-2015:适用于旅行车辆的交流充电设施;
2. 国家标准 GB/T 20234.3-2015:适用于商用车辆的交流充电设施;
3. 国家标准 GB/T 2023
4.4-2015:适用于电动汽车直流快速充电设施;
4. 国家标准 GB/T 18487.1-2015:适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组通用规范;
5. 国家标准 GB/T 18384.2-2015:适用于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这些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技术要求、安全性能、通信
协议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安全、高效和可靠。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与国际标准组织合作制定
了一系列与电动汽车充电有关的国际标准,努力推动国际电动汽车充
电标准的统一化和互通性。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国标解读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国标解读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国标解读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其安全性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国家标准。

本文将针对该标准进行解读,详细介绍其主要内容和要求。

首先,该标准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车辆构造:要求电动汽车的构造必须符合安全性要求,必须安装相应的安全设备,如制动系统、安全气囊、安全带等。

2.电气系统:要求电动汽车的电气系统必须具有安全可靠的电气绝缘和电气隔离措施,防止电气系统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

3.电池系统:要求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必须具有安全可靠的电池管理系统和防护措施,以防止电池短路、过充、过放、过温等情况。

4.充电系统:要求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必须具有安全可靠的充电管理系统和防护措施,以防止充电火灾、充电电击等情况。

此外,该标准还对电动汽车的碰撞安全、车辆安全性能、燃油汽车转换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总的来说,该标准是为了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而制定的,其中的要求和规定都是针对电动汽车的特点和安全隐患而制定的,对于电动汽车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标准号
纯电动1GB/T 19596:2004
2GB/T 18385-2005
3GB/T 18384.1-2001
4GB/T 18384.2-2001
5GB/T 18384.3-2001
7GB/T 18388-2005
8QC/T 742-2006
9QC/T 743-2006
10QC/T 744-2006
11QC/T 741-2006
12GB/T 18333.2-2001
13GB/T 18386-2005
14GB/T 18487.1-2001
15GB/T 18487.2-2001
16GB/T 18487.3-2001
17GB/T 18387-2008
18GB/T 4049.2-2005
19GB/T 19836-2005
20GB/T 18488.1-2006
21GB/T 18488.2-2006
22GB/T 17938-1999
23GB/T 20234:2006混合动力1GB/T 19752-2005
2GB/T 19751-2005
3GB/T 19753-2005
4GB/T 19754-2005
5GB/T 19750-2005
6GB/T 19755-2005附件标准1GB/T 22068-2008
2GB/T 24347-2009
3NB/T 33001-2010
4NB/T 33002-2010其他1GB 156-2003
2GB 4208-2008
3Q/GDW 237-2009
4Q/GDW 238-2009
5Q/GDW 234-2009
标准名称实施日期电动汽车术语2005/6/1
电动汽车 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2006/2/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1 部分:车载储能装置2001/12/1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2 部分:功能安全与故障防护2001/12/1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3 部分:人员触电防护2001/12/1电动汽车 定型试验规程2005/10/1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替)2006/8/1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2006/8/1
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2006/8/1
车用超级电容器2006/8/1
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2001/9/1
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 试验方法2006/2/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一般要求2002/5/1
电动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2002/5/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2002/5/1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辐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kHZ2001/12/1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2006/2/1
电动汽车仪表2006/2/1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条件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试验方法
工业车辆 电动车辆牵引用铅酸蓄电池 优先选用的电压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2005/10/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2005/10/1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量 试验方法2005/10/1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量 试验方法2005/10/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定型试验规程2005/10/1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污染物排放 测量方法2005/10/1汽车空调用电动压缩机总成
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报批)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条件
标准电压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电动汽车充电站布置设计导则及编制说明
电动汽车充电站供电系统规范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气接口规范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